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时间:2022-06-02 09:41:16 历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1

  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会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从事采集狩猎活动。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基本相同。能够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捕鱼,群居;具有审美意识。

  昌盛的秦汉文化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

  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孝文帝改革措施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张骞通西域

  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38年

  (2)目的:联络大月氏(zhi),共同夹击匈奴。

  (3)意义: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19年

  (2)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1)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

  (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承诺、不辱使命。

  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P14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3

  【课程标准】

  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年代,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屈子行吟图》,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历史学研究巨大成功之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道教、佛教兴起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大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通过对“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屈原、司马迁的传说与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1、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2、我们本地人过世之后,如何祭奠?

  听、讲,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大诗人屈原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起来简介屈原的生平事迹。

  2、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见识、书上的介绍,谈谈屈原的成就。

  3、教师总结,突出其伟大的成就(世界文化名人,被译为多国文字)。人们为什么纪念屈原?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思想教育、同化之。

  三、司马迁与《史记》

  1、开门见山指出司马迁及其《史记》。抽学生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及事迹。

  2、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观察书上的插图,讨论、思考、归纳得出“司马迁写成此书的原因?”

  3、问:《史记》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呢?学生阅读教材,

  认真思考,特别是理解“纪传体”通史的。

  4、指导学生理解“纪传体”通史。

  讲、听

  阅读、讨论、发言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佛教的传入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出其中的要点。

  2、简介佛教的教义。让学生思考,佛教为什么在我国逐渐流行?你能举出佛教对我国影响深远的事例吗?

  阅读、理解、思考、发言。

  通过例子,加深理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五、道教的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

  简介道教的教义,让学生谈谈道教传播的原因。

  说说道教对今天影响的事例。

  阅读教材。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小结

  【教学后记】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必考知识点03-18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01-31

七年上册历史知识点11-08

七年上册历史知识点06-02

初一历史必考知识点(9篇)05-27

初一历史必考知识点9篇04-20

高二上册历史知识点11-06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01-12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数学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