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技巧有哪些

时间:2022-10-14 11:54:02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技巧有哪些

  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也是整个经典物理理论的基础,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技巧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技巧有哪些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技巧有哪些

  一、解题技巧

  1.巧用隔离法

  当问题涉及几个物体时,我们常常将这几个物体“隔离”开来,对它们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其运动状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列式求解.特别是问题涉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隔离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2.巧用整体法

  将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去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称为整体法.整体法能减少和避开非待求量,简化解题过程.整体法和隔离法是相辅相成的.

  3.巧建坐标系

  通常我们建立坐标系是以加速度的方向作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有时为减少力的分解,也可巧妙地建立坐标轴,而将加速度分解,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求解.

  4.巧用假设法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有些力存在与否很难确定,往往用假设推理法可以迅速解决.使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假设某力存在(或不存在),然后利用已知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肯定或否定所做的假设,得出正确的判断.

  5.巧用程序法

  按时间顺序对物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的解题方法称为程序法.其基本思路是:先正确划分问题中有多少个不同的运动过程,然后对各个过程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巧建理想模型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往往要建立一些理想模型.例如:将物体看成质点,光滑接触面摩擦力为0,细线、细杆及一般的物体为刚性模型,轻弹簧、橡皮绳及弹性模型等等.

  二、临界极值问题

  1.在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动力学问题时,常常讨论相互作用的物体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会发生分离等等.这类问题就是临界问题.

  2.解决临界问题的关键是分析临界状态.例如两物体刚好要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上必须出现最大静摩擦力;两个物体要发生分离,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弹力必定为零.

  3.解决临界问题的一般方法

  (1)极限法:题设中若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这类词语时,一般就隐含着临界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常常是把物理问题(或物理过程)引向极端,进而使临界条件或临界点暴露出来,达到快速解决有关问题的目的.

  (2)假设法:有些物理问题在变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临界问题,也可能不出现临界问题,解答这类题,一般要用假设法.

  (3)数学推理法:根据分析的物理过程列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然后由数学表达式讨论出临界条件.

  三、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2)选取研究对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同一题目,根据题意和解题需要也可以先后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4)当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其合力;如果物体受力较多,一般把它们正交分解到两个方向上去分别求合力;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一般把各个力分解到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的方向上.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物体所受外力、加速度、速度等都可根据规定的正方向按正、负值代入公式,按代数和进行运算.

  (6)求解方程,检验结果,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本章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高考的重点,这是由于它在经典力学中的地位,以及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所决定的,本章多与运动学、以及电磁学联系在一起综合考查.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并学会应用。

  拓展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技巧

  1.隔离法的巧妙运用

  当问题涉及到几个物体时,我们往往会把这些物体“孤立”起来,分别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根据它们的运动状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公式来求解问题。特别是当问题涉及到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隔离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2.熟练使用整体方法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整体法。整个方法可以减少和避免未知量,简化问题求解过程。整个方法和隔离方法相辅相成。

  3.巧建坐标系

  通常我们建立的坐标系是以加速度的方向作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有时为了减少力的分解,可以巧妙地设置坐标轴,并分解加速度,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公式求解。

  4.假说方法的巧妙运用

  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很难确定某些力是否存在,这往往可以通过假设推理快速解决。使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假设某种力存在(或不存在),然后利用已知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肯定或否定所做的假设,得到正确的判断。

  5.程序法的巧妙运用

  通过按时间顺序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程序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正确划分问题中不同运动过程的个数,然后对每个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巧建理想模型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问题时,往往需要建立一些理想模型。比如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光滑接触面的摩擦力为0,细线、细杆和普通物体是刚性模型、轻弹簧、橡胶绳和弹性模型等。

  二、临界极值问题

  1.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动力学问题时,经常讨论相互作用的物体是否会相对滑动,接触的物体是否会分离等等。这样的问题是关键问题。

  2.解决临界问题的关键是分析临界状态。例如,当两个物体即将相对滑动时,最大静摩擦力必须出现在接触面上;两个物体要分开,相互作用力——弹力必须为零。

  3.解决关键问题的一般方法

  (1)限定法:当标题设计中出现“最大”、“最小”、“恰到好处”等词语时,一般隐含着关键性问题。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会将物理问题(或物理过程)引向极端,进而暴露出临界条件或临界点,从而快速解决相关问题。

  (2)假设:一些物理问题在变化过程中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关键性问题。假设一般用来解决这类问题。

  (3)数学推理:根据分析的物理过程列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然后由数学表达式讨论临界条件。

  三、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仔细分析问题的含义,明确已知条件和所需数量。

  (2)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几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同一题目可以根据题目的含义和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对象的应力和运动。

  (4)当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外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如果对象只受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合力;如果物体受力较大,一般将其正交分解为两个方向,分别求合力。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力一般分解为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方程,外力、加速度

  这一章是NMET的重点和着力点,这是由其在经典力学中的地位和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所决定的。本章多与综合考试的运动学、电磁学相关,要求学生掌握并学会如何应用。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技巧有哪些】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解题技巧有哪些08-04

行测定义判断解题技巧有哪些11-07

朗读的技巧有哪些12-16

求职的技巧有哪些05-08

阅读方法有哪些技巧07-29

演讲与口才的技巧有哪些09-11

有效谈判技巧有哪些09-07

大闸蟹的挑选技巧有哪些11-01

关于朗读的技巧有哪些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