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天气和气候说课
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法指导:
1、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以成为千古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红军发动闪电战,未料寒冬早到,士兵冻伤,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了威力。而苏联红军利用冬季的用力条件,发动全面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这说明在战争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一不与天气和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新授:1、天气
[课件展示]关于天气的散文节选“前些天暖和的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乌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的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散文节选中对天气的描述,结合生活体验实例,分成小组从时间上、变化上讨论归纳天气的特点及其概念。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进一步便引导学生,边举例说明,便归纳板书。
一、天气
1、概念2、特点
[学生活动]读课本57页插图分组讨论并用详尽的语言描绘图中的内容。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引导并总结:
[课件展示]
(1)冷、热----气温
(2)雨、雪、雹----降水
(3)风、扬尘、沙尘暴---风
(4)晴、阴、多云---云
(5)雾、霜、露---雾
教师总结:气温、降水、风、云、雾灯是我们描述天气的要素。
2、气候
引导学生总结河北省的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并由此分析气候概念及其特征。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学生活动]分析天气和气候的共性及差异
[课件展示]
共性差异
都是指天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
气候具有稳定性
天气指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气候指的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学生活动]判断下列语句是属于天气还是气候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北非撒哈拉地区终年亚热降水很少。
东边日出西边雨
昆明四季如春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多云转晴
乌云密布
冬冷夏热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观察天气,努力探究天气变化的秘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国家许多地方以及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气象台、气象站、气象联络网,许多叔叔阿姨日夜不停地监测天气的变化,每天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使人们更好地工作、学习。我们要从小向他们学习,下边老师教给你们简单的观察、记录天气的情况。
过渡: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呢?
学生:手机、电话(拨打121,天气早知道)观察(看云识天气)收看天气预报-------
(板书)二、天气预报
过渡: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一般先出现的是卫星云图,什么是卫星云图?如何根据卫星云图来判别简单的天气预报呢?
(板书)卫星云图:
教师讲解: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再合成精美的云图照片。目前,电视节目中通常使用的云图,就是红外云图通过计算机处理、编辑而成的假彩色动态云图画面。在彩色的红外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练习:
请同学们判断出教材上P58的“卫星云图”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家乡所在地的天气状况(青藏高原有雨)
[学生活动]:识别天气符号(打开课本P58主要天气符号图)
请用语言叙述这些符号的特征,可用小组竞赛形式:
学生:晴天符号是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多云符号是一朵云彩;冷空气前锋符号象一个齿轮,小三角的尖端指向冷空气运行的方向,中雨是云朵的下面有两条倾斜雨注----
教师对个别符号进行讲解。
大家一起回忆讨论,并试着归纳天气预报的概念
[学生活动] 1、展示教材P58“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学做天气预报员吗?
把学生分为六人为一小组各小组任意挑选城市,发布天气预报,教师做好巡回指导,让学生在模仿预报员的过程中加强对主要天气符号的记忆和理解。
2、练习教材P59活动第二题,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介绍的活动是否妥当?并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说为什么不妥?(台风——捕鱼不合适;沙尘暴——跳绳不合适;霜冻——插秧不合适;晴——打球合适)
3、教材P59活动第3题: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风和日丽——天气;暴风骤雨——天气;四季如春——气候;阴转多云——天气。)
本课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和不足,互相交流学习的感受,对不明白的还可以继续提出疑问。对有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板书设计: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
1、概念2、特点
二、气候
三、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课后作业
1、写一篇“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小论文(教师稍做指导:可综合写,亦可就某一方面写)。
2、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一、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知识。
天气和气候,如果按传统的授课方式,讲起来会有些难度,因为气候、卫星云图等专业术语很抽象,而本节课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出发,从同学们的观察、回忆入手,了解天气和气候,教案中列举了既浅显又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说明掌握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
二、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地位,请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强化人文素养,肩负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功能。
本节课不仅注重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而且也重视了过程和方法,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准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中通过对身边的天气和气候的了解,以及在生活中的影响的探究,指导学生关注气候、关注生活,提出对气候灾害的合理建议,对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天气和气候说课】相关文章:
《骆驼和羊》说课设计10-15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说课设计11-09
冬至的气候特征和饮食习惯09-24
(精选)冬至的气候特征和饮食习惯07-09
关于天气和季节的谚语10-19
筹资管理说课设计 筹资渠道与方式说课设计11-13
说课比赛总结11-24
检阅说课设计11-13
燕子说课设计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