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读后感2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意林》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意林》读后感1
今天读《意林》时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茂密的森林中,生活着一头英俊的大象,它高大的身子像堵墙,它粗壮的四肢像四根木桩。有一天晚上,它出去散步,碰到一只掉在陷阱里的老鼠向它求救。大象疑惑地说:“你怎么会掉到陷阱里?”“一只野猫追我,一不小心就掉进来了!”老鼠沮丧的回答。“好吧。”好心的大象把长长的鼻子伸进陷阱,老鼠顺利地爬了上来。“我要报答你!”站在大象的脚边,老鼠大声说。大象哈哈大笑着走了。有一天,大象被猎人网住了,第二就会被运走,它伤心极了。那只老鼠听说后,集合一群伙伴不停地啃网绳,终于在天亮之前救出了大象”。
读后我思忖着,活在当下的人们,有不少已经找不到如故事所揭示的那样的“老鼠”了。在他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会毫无条件的挺身而出,而在你需要帮助或困难之时,他会不闻不问,佯装不知;做法行为实属令人费解,当然也的确有知恩图报的好人,我们都知道以前江西瑞金县沙洲坝是一个干旱缺水的村庄,毛泽东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开挖水井,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问题。村民为感谢毛主席,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书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古人有,今人也有。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们的这些做法无不激励着我,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因为一个人只有懂得知恩、感恩、报恩,才真正懂得人生中什么是博爱,才会舍得播下真诚的种子,才能真正把自己融入到无私的奉献中,因此,感恩教育无不贯彻在我的教育教学始终。这不禁让我想起没过多久的教师节,孩子们自制的贺卡,纷纷如雪片般落在讲桌上,尽管是微不足道的贺卡,但这里承载的却是孩子那份沉甸甸的祝福,这张贺卡足以见证我对孩子们的感恩教育在其本身得以体现,我会继续做下去,为了自己,更为了这群可爱的孩子们。
自从读完了大量的小说,便渐渐开始对其厌倦了几分。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总不能这样耗下去。于是,我便开始了散文的阅读,其影响力最为强大的便是《意林》。
《意林》中曾有一篇文章叫做《流水不争先》。说来也怪,我很少会有不理解的题目。每一篇文章的题目一亮,我就会知道这篇文章大概的意义,反而这《流水不争先》,我却从来都没有听闻过,也从来都没有拟用过。我当时在想,这应该是篇……其实我也说不上来,当时就懵懂了。
但当我阅读这篇文章后,竟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文章中有一个儿子励志要好好学习,于是每天都在看课外书,甚至不眠不休。儿子的母亲看到后,跟儿子说:“流水不争先,一口吃不出个胖子,要想好好学习是不能够整日都聚集在学习上的,李大钊说过,学就认认真真地学,玩就痛痛快快地玩。那流水啊,慢慢地流啊流啊,从来不去争夺先后,而是在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到时候,有力量了,还在乎什么先后呢?”这句话就像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般点醒了我,原来,流水不争先还有着这样深的含义。
读完这篇文章不过一个月,我就又在一本书《寻找前世之旅》中找到了这个含义。书中叶隐对秦始皇说过:“你说,是这样直接出一拳的力量大些呢,还是这样先缩回去在打出来的力量大些呢?”从此,“流水不争先”这五个字从来都没有在我的心中淡忘过。
后来,妈妈又告诉我了《老子》中的四个字“上善若水”。在我看了解释后,发现它的意思并不同“流水不争先”一样,而是更深层次的含义。“流水不争先”有着“细水长流”的意思,也有着“不争先后”的意思。而“上善若水”有着“如同水一样, 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上善若水”与“流水不争先”基本是一样的意思,但“流水不争先”总是有着要达到的目的,不管这个目的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称为“流水不争先”,而“上善若水”的目的是造福一切,是一个好的目的。所以,我觉得,“上善若水”更加谨慎,更加让后人敬佩,尊敬。
一篇简简单单的文章,却给了我维持许久的学习。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是《意林》杂志的首语,虽然改变的一生我还没有看到,但这时间上的学习与知识,还是要感谢《意林》。
我来到了一片奇怪的林子里,那里的树叶不是绿油油的,而是透明的水蓝色。每一片叶子都透着智慧的光芒。我惊讶极了,连忙走近细细观察,发现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多么神奇啊!我索性坐下来,翻开一片叶子读起来……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板凳狗》。讲述了一条名叫“板凳”的小狗英勇上风雪迷漫的白帽子山顶送电报,后来因为救一个患了急型克山病的人再次跑上风雪交加的山顶报信。可这次暴风雪比上次要凶猛的多,它把药交到主人的手里,病人救活了,可板凳狗却永远的闭上了眼睛。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这条用生命扞卫忠诚的狗狗让我肃然起敬,一只狗都能不顾自己的.生命而去救别人,我们人类更要懂得无私奉献,帮助他人。带着泪珠,我翻开了下一片叶子。
《我想带一下你的眼镜》这个标题落入我眼帘的时候,激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我也是一个眼镜妹。带着好奇的心,我继续读了下去。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五年级的女生近视了却不肯带丑丑的眼镜,结果因为看不清黑板而闹出了许多笑话。她的班主任细心地发现了,于是根本没近视的她却买了一副漂亮的眼镜。让女生知道戴眼镜也可以很漂亮。她的班主任真是个善解人意的老师啊!如果近视了不戴眼镜的话近视程度会加深的。虽然是个简简单单的故事,但我却从中读到了关爱,而且似乎闻到了爱的芳香。
正当我沉醉在故事里的时候,一个小精灵笑吟吟的出现了:“好看吗?欢迎来到意林。”我吓了一跳:“你是?”小精灵说:“我是意林的守护精灵,这可不是普通的林子……”“我知道,这是充满着智慧、意义的林子,谢谢意林,让我懂得了这么多道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我打断了小精灵的话。小精灵笑了:“看来,这片神秘的林子你已经很了解了,那么,欢迎你常来。记住,这里永远给爱故事的人开放。”说完,小精灵就不见了。我微微的笑了一下,继续沉醉在下一个故事里……
对,感谢充满智慧的林子,让我学到了很多道理,进入到知识的空间,在里面尽情畅游。也让这个暑假过得充实,有意义。我爱你意林,这是我的小秘密。
《意林》读后感2
刘心武的《长吻蜂》,其中有段话颇有同感:“生命单纯,然而美丽。活着真好,尤其是能与自己以外的一切美好的东西相亲相爱,融为一体!生命能沉浸在自己喜欢、利己也利他的境界里,朴实洒脱,也就是幸运,也就是幸福。”别人为我为何教书,我不敢说我喜欢但我真真切切感觉到上班我喜欢,没什么充分的理由,更不是因为矫情才这么说,就是喜欢。每天早上起床尽管也想睡懒觉,可爬起来去上班一点都没感觉到负担。或许更喜欢的同事间的那种氛围吧,还有就是喜欢上课时的感觉,尽管有时感觉到嗓子冒烟。看到一个个小孩子感觉好可爱,特别喜欢的是低年级孩子,不是我教的,见到却仍大声喊我“钱老师好!”最爱看每天早上出操时,张颖那甜甜的,毫无学生跟老师之间那种距离感的笑容,真好!
还有一篇让我感动流泪的是《爱心传承》。讲述的是一对为了大山里的孩子能上学而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教育事业的父女的故事。因为父亲的爱心和愿望,把自己的女儿和一批批孩子送出了大山。又因为父亲的.故园情结,女儿在师范毕业后又回到了大山深处,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关山的孩子,用心血和汗水为关山的孩子们托起了金色的希望。说不上到底是因为故事情节还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水平感动我,但读着,是真的被感动了。也许是为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还能有这么多心灵的净土,所以被感动。也或许是同为教育工作者,更能体会其中的艰辛,所以有同感。可这一切,都只是发出了一点感慨而已,也许过了明天,我就不再想起这个故事了。记录下这些,只因为那一刻心灵的被触动。庆幸的是,对这一切,我还没到无动于衷的地步,我的心还有柔软的地方还有洁净的一方。
作者认为 造成刘宇飞之死的是援助者她认为 援助者是一施舍与恩典的态度资助刘宇飞的
这里撇开刘宇飞的个人因素不说因为他只是个受伤的孩子而已(而且 作者也没有提及刘宇飞的因素)
造成悲剧的罪魁当然是肇事者那个逃串的司机 事情已经发生 天无绝人之路
"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心的人 得知他的故事 要资助他上学
对于资助者的态度是何种我不知道 更不敢去妄自揣测 既然作者是从其朋友那里得知那么我也只能从其只言片语中胡思乱想了
倘若我们做为资助者 了解男孩的故事后 恐怕很难以施舍与恩典的目的去支持他去上学后文会有提示
而是为了因为故事的感动去帮助他这么 那位资助者的出发点是好的 也是对的
出发点如果是对的但方式运用不当 往往会事与愿违 反而做了错事儿
接下来要看他的方式了
在男孩每次考试都不理想心情沮丧之际
"捐助人又给他汇来一笔钱 随钱寄来的 还有一封信 信中写满鼓励他的话 并承诺 若他能考上重点大学 他将继续资助他直到他大学毕业"
作者用到"鼓励"二字说明什么呢 说明资助者并没有站在所谓施舍与恩典的角度上对其不理想的成绩进行冷嘲热讽 而是安慰 鼓励 全无所谓"不良动机
至于承诺他上名牌之事 相信每位资助者都会这样寄予期望 因为从刘宇飞的情况来看他曾经成绩优异 有潜力 并非资助者不顾现实
他如果考不上大学 他和他残存的家庭将毫无出路
资助者并没有触及其敏感的地方用词及语气和态度都是得当的
所以 资助者的方式也没有错
孩子终究是走了 除了肇事者和资助人 还有谁是造成悲剧的客观因素呢
老师和家长
再看看老师和他爸爸的表现吧
他的家庭监护人和学校监护人
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以后你要加倍努力用优异的成绩报答这个好心人"
父亲喜极而泣,他说孩子 你要好好读书 不能枉费了人家一片好心"
孩子毕竟是孩子主观思想容易受大人的引导/误导 有些事情只能由孩子自己去理解 去领悟 捐助这事更是这样
如果大人不去把话挑明资助本会被孩子转化为动力 可窗户纸被捅破了 起初孩子并不觉得可到后来 就在潜意识里 变成了压力了
(注意的是 是时资助者并没有提出任何期望 期望是在刘宇飞考试不利的情况下提出来用做激励的)
"我 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他" 学习的目的变了质
至于为什么他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如人意 很简单 上面就是原因
一错 不能再错错加错 无可改了
老师看他的眼神 越开越失望 "
"父亲虽没有责备他 但那心痛的样子 让他过目不忘"
做为老师与家长对待这个孩子 为什么总是用大人的视角去看他 为什么总从外界施加无形的压力
眼神能杀人 杀死人的心亲人失望的样子让人最痛
如果 此时有人能够走进他的内心去疏导 在心理上给予适时的辅导 接下来的 就.......
由于捐助人的有一封信注意 作者主观认为 "这封信 如一块巨石 沉沉地压在他心上"要知道是谁把希望变成石头
他开始对"老师的提问答非所问 " 最后 :找他谈话 告戒他 不要拿捐助人的钱开玩笑"
此话出自师之口多少有些恨铁不成钢 但未免太重了!
最后 18岁的季节 画上了生命的句号......
事情的起因 我们谁也不能挽回别无选择 幸而有捐助者的资助 若他三人能将此次机遇处理得当那么又会是个什么样的美好故事
孩子的不成熟 家长和老师的"及时"误导
错能在捐助人吗?千里之外的他除了提供资金 而身边的人 为什么不能提供好的心理支持???
大家是不是绝得我仅从一篇文章里挑着句字编成一篇挑刺的文章 有些不具有说服力是片面的
呵呵 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请你再肯定一下!
定了没?
哈哈 作者何尝不是另个我呢? 她也只是听的转述 我们谁也没有去认真的了解 调查 怎么能忘下结论
更何况是有些质疑某些人的味道的文章!
我们都错了!
【《意林》读后感】相关文章:
意林的句子11-04
《意林》随笔11-10
意林读书随笔12-31
意林读书随笔02-20
意林的经典语录11-05
读《意林》心得11-21
《意林》随笔精选4篇12-03
《意林》经典读书体会07-20
意林读书笔记03-22
《意林》读书笔记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