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改“三得”

时间:2022-06-15 09:59:06 历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历史新课改“三得”

  历史课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但对于这门新课程中的某些人物、某些事件学生却并不陌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他们更是充满了期待,应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要使他们保持这样一种心情,持之以恒地上好历史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两年执教历史新课程的教学经历更是加深了我这一方面的认识。

历史新课改“三得”

  按照教学规律,学生随着历史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兴趣应该越来越高,但事实上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常常反而是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越来越多,他们对于提问通常是“一问三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困惑了。

  为此,我深入研究历史新课程标准,广泛学习教学理论,认真观摩同行的教学,逐渐加深了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第二个层次是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历史;第三个层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三个层次都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密切关系。这样,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就成为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从我已有的课堂教学来看,注重的是改进教学方法,还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还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是“治标不治本”。于是,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探索,有所心得。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人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触觉学习者:当他们能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会学得最好。他们通常被叫作运动触觉学习者。第二种是视觉学习者:当他们看到学习内容以图像形式出现时,他们学得最好;有一小部分人为“印刷符号型”,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第三种是听觉学习者:通过音乐、谈话的声音而学得最好(见《学习的革命》)。这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并无优劣之分,但教学时若能注意到学习方式的不同,并以此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时,教师的讲授和对部分学生的提问,只适应于听觉学习者。此时若加上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绘制的图片或添加的多媒体声像影片,视觉学习者会开始启动。若再加入课堂讨论、课堂表演,那么,触觉学习者也被调动了。这样的学习效果岂不是更好了。

  二、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营造情感化的历史课堂氛围。

  学习状态是指学习的适当的精神状态,它是学习的大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若能注意历史课堂的情感化,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处于流动的状态,学生便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历史是人文学科,它具有浓郁的情感性,具有营造情感化课堂的极佳素材。只要教师注意选择,合理运用,历史内容之中所蕴涵的形形色色的喜、怒、哀、乐以及真、假、美、丑等有血有肉的因素都可成为情感化历史课堂的极佳素材。

  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我先展示这样一幅画面:音乐声中,“春秋战国的纷争”七个大字被熊熊大火所包拢。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接着,通过“千金一笑”的典故导入新课。由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被吸引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高涨。到学习“春秋争霸情况”时,我设计了四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①假如你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诸侯,你如何使自己成为当时的霸主呢?②比一比,你的做法与当时著名霸主的做法,哪个更高明些?③齐桓公、晋文公两人的做法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④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给你哪些启示?随着问题的解决,课堂气氛也越来越热烈,学生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到学习“战国七雄的形成”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生动直观地展示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生动的展示会让学生的兴趣更浓。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请学生说一说他所了解的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在学生高昂的情绪下,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很快理解战国时期的仗是怎么打的,具有什么特点,真正体会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由此可见,学生的情绪处于流动时,他就很快能融入课堂教学,极快地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认识。而且,此时的思想认识往往是发自内心的。

  三、注重学习活动中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

  学生的学习类型没有什么优劣之分,但教学时却要注意选择兼顾所有学生学习类型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就能兼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类型。那怎样在学习活动中注重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呢?

  首先,让学生参与课前活动,各展所长,自己去感受触摸“历史”。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时,在课前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将一些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推荐给学生。然后根据课文的分目,把全班分为三个小组。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上图书馆、上互联网搜集资料,进行新课预习。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带领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自己动手制作有关教材内容的课件。这样的群体活动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其次,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自主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的变化》新课时。我让学生先带着问题:“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阅读课文,思考,归纳,回答。在此基础上,请三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分别上台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学生走上讲台,扮演老师的角色,这一做法很容易激发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课堂实践,学生展示的成果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掌握。当学生讲完后,我会给予及时的、鼓励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会使每位参与课前准备活动的学生如沐春风,产生极大的成就感。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广泛的变化?这些变化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此时的探讨,相信不会再有“混水摸鱼”的学生了。

  最后,老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展示才华,以求最佳发挥移情效应。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教室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校园、社区、名胜古迹、园林山川都可成为课堂。对于在这样的大课堂中开展的学生活动,历史教师要积极参加。活动是展示教师才华,拉近与学生距离的有利时机。活动中教师的适时讲解、点拨,都会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近,从而对老师产生信任,甚至产生崇拜。师生间感情的融洽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同时,学生把在大课堂学到的一些知识如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中发现的社会热点、疑点等现实问题,带回到课堂上,也可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历史新课改“三得”】相关文章:

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反思04-02

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反思3篇04-03

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06-09

新课改培训总结04-14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文05-25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文06-12

语文新课改培训总结04-26

新课改工作总结05-19

高三历史教学总结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