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给我的反思3篇
音乐课给我的反思1
我在教学歌曲《留给我》一课时,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歌曲的主要内容。歌曲以环保为主题,在教学中让学生想象我们希望的生活环境,根据学生的陈述教师版画:一幅美丽的风景。然后又启发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破坏环境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导致的后果:天上见不到太阳、月亮、星星、小鸟等;地上也看不到山川、河流、森林、小草和鲜花等。
教师依次将这些风景擦得,很容易就唤起了学生的共鸣。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非常愿意尽自己的'努力保护环境。而且在学习歌曲中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设计反馈出学生强烈的唤起公众共同参与环保的意愿。在结束课前,给学生恢复美景的机会和权力,学生积极性特别高涨,画出了他们心中美丽的风景。
展示了他们美好的愿望。加上我的动员—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会使我们环境大变样。学生愿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保护环境,效果良好。
音乐课给我的反思2
音乐欣赏课,我就在疲于奔跑间抱着“老脚本”匆忙上阵。
上课一开始,我先播放了一段录像,请学生观看由卡拉扬指挥的西洋管弦乐曲《新世界》片段。
提问:“这些乐器中你能说出几件名称?”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到今天的新课——西洋管弦乐队。我先简单介绍了管弦乐队的编制,然后再简介弦乐器及其中各个成员的特点,介绍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的曲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最后打开音响,请学生欣赏这首小提琴独奏《思乡曲》。
这时,只感觉到整个教室的气氛是闷闷地、沉沉地,学生像是提不起一点兴致去听、去感受。到《思乡曲》放完,有些学生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交头接耳有之,打瞌睡的亦有之……我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罚他们坐了小半节课,并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下课铃声响后再继续后面的欣赏,算是对他们上课态度不端正的惩罚。
……
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无疑这是一节极失败的音乐欣赏课。而责任并不在学生,在我自己:首先,那天在已经上了四节课疲惫不堪的情况下,自己思想上有了偷懒、松懈的想法,从情感上来讲,显然对学生也造成了一种负面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法感染学生,又怎能上好音乐课?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问题也很大。一开始,就把枯燥的音乐知识灌输、说教式地强加给学生,学生当然不能接受。这种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仍然把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导致学生参与性极差,十分被动。再说他们当天也是在上了六节课的疲惫不堪的情况下来到音乐教室,如果课堂上不能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愉悦性,教学效果很难理想。痛定思痛,我决心重新备课,好好研究教材教法,争取能让另外两个班的学生积极参与本课的欣赏,体验感受弦乐特有的艺术魅力。
案例二:
上课一开始,我在多媒体上出示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体会这首诗的情感意境。
然后设问:“假如现在请你配乐诗朗诵,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音乐?”
“抒情柔美的旋律比较适合”
“略带忧伤的.旋律”
“思乡之情嘛,应该选择速度较为缓慢一些的乐曲”
“思乡一般都是游子单独在外,感觉孤单的时候产生的感情,所以我认为音乐应该选择安静些的,最好是独奏曲,而不是合奏。”
我赞许的说:“恩,很有道理!那么你们认为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更合适呢?”
“钢琴”
“小提琴”
“二胡!”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争论着。
于是我让他们欣赏几个预先准备好的音乐片段,一段是较为抒情的钢琴独奏曲,一段是小提琴独奏《思乡曲》。
“猜一猜你现在听到的是什么乐器?你认为哪一段更适合为这首《乡愁》配乐?”
学生静静地聆听,轻轻地朗读。在自主体验、分析比较后马上争先恐后地举手。
“两首都可以!”
“小提琴更合适!”
“为什么呢?”我马上不失时机地问道。
一位同学说:“小提琴拉奏时弦发出的声音是那么的缠绵、哀怨,与人心底的思乡之情最为吻合”
“你说的太好了!……”
在欣赏体验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掌握了小提琴的音色特点,及表现性能。
而在猜乐器的时候,也有同学把小提琴说成了二胡。因此我在肯定他能听辨出弦乐器的同时,因势利导把西洋管弦乐器与民族乐器作一比较,自然而然导入了本学期的重要知识点,学生掌握起来既清楚又轻松。
音乐课给我的反思3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小学二年级的音乐课。主讲的是位青年教师,在讲台上也很投入,无论在音乐的把握方面,还是在运用语言情感交流方面,教学环节设计面面俱到,同时也注意了教法的合理运用。唯一使人感到美中不足的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分析这堂课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观念没有更新,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陈旧、保守的教学模式,其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课堂当“讲堂”,以自我为中心。例如:从导入课题到教授歌曲,这位教师几乎一直都是自己在讲、在唱,手忙脚乱,偶有提问,也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完全把学生当成了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
第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而是只顾自己完成教学的步骤,及教学环节。例如:在学习歌曲时,把结尾一个音四分音符的时值,学生把它唱成二分音符的时值,老师也没有及时纠正,而是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样,势必导致教与学的脱节。
第三,没有注重“师生交往”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就感到是流于形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所以没有创造良好的心理,情感的环境的教学活动手段和发挥“交住”的作用,也就导致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如何真正发挥呢?更谈不上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提高。
那么,如何避免教学中教与学的脱节呢?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是时代的发展和音乐教育实践的要求,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教学改革的目的明确,才能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两个基本点: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关键是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学生虽为教学的对象,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有主观能动性,且每个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各有差异,教师传授的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被转化吸收。把学生的情感的体验与理验相结合。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学生不愿意学,教师讲得再好也是无用的,因此,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始终围绕学生来进行。
其次,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要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怎样学”。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通过听、唱、做、操作,带有情感的基础,有韵味表达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真正做到学生能高度参与教师的教学中来,要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真正和学生交流起来,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落实在参与性和创造性上面来。
另外,教师还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估计,特别是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只有在了解清楚的情况下,教学才有针对性,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优选教法,使教学效果有显著的起色。
如果做到了以上的几点,那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音乐课给我的反思】相关文章:
音乐课给我的反思11-26
音乐课给我的反思(3篇)11-28
音乐课后反思12-05
音乐课反思03-06
(精选)音乐课后反思07-06
【精选】音乐课后反思07-06
【热门】音乐课后反思01-17
音乐课后反思【热门】01-17
【热】音乐课后反思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