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

时间:2022-06-21 02:22:50 艺术 我要投稿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1

  逆向设计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可以指导一节课或者是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大概念,从而建构观念,最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理解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所以当今的教育界提出了要为理解而教的口号,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的潜心思考和研究。

  之前,张宏伟老师来到咱们学校做讲座,我没有听到他上课,只是听他说设计思路就已经心潮澎湃,在短短的一节课中,他就让学生重新认识了数学。

  他提出的全景式数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明白生活到处是数学的影子,数学是上帝创造的语言,用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如果说这是一节课的灵魂,那课堂上的思考就是这节课的骨肉,他上完每一节课都要反思:是否始终关注了学生如何思考,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是用在数学思考力的培养上的。他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就是一个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为理解而教,必须先做到为理解而提问。

  《课堂提问的艺术》是两位有30年教学经验的美国老师编写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理解而提问。

  一、什么是课堂提问应该改变的?

  在设置提问的目的'上过分注重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强调提问的检查功能;在问题的类型上,过于倾向设计低水平的识记性问题;这些琐碎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多少价值。

  在问题的设计上,随意性、偶然性太大,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提问技巧。多数问题问着问着就变成了死胡同,并不通达,与目标的达成并无关联。

  在提问的反馈上,有些教师会引导学生分享结果,但他们的课堂最终都演变成一场学生或者教师的独角戏,所有的交谈内容都是为了证明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处理偏简单化、重复化。

  总之,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处于可"控制"地位,而学生往往处于答问的"失语"状态。

  二、怎样才能有效提问?

  理解是什么?书中的解释是:理解意味着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思维认识、思考技能,把所学知识和与理解、解决现实问题连接起来,是概念获得、建构或者同化的过程。简单地说,理解就是理论与实践碰撞出来了火花。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作者提出了Qu:Est教学策略,它可以分成三类:收集策略、搭桥策略、锚定策略。观察、回忆、比较、对照、分组、贴标签、分类分别对应了认知的不同水平。

  真正的有效提问是什么样的?一个好的问题,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们首先会探讨那些能集中、引导和调节学生初始的思考成果的问题,也就是聚焦核心问题。教师必须学会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每一个策略都围绕着核心问题展开,也就是具有认知性提示的问题。也就是相当于逆向设计中的基本问题,属于上位知识范畴。

  对学生而言,核心问题提示的思维操作,连接当前对内容的个人理解与新知识之间的通道。所以,必须明确核心问题的属性。问题表述必须清晰简洁、中心明确、具有开放性。利用动作词汇聚焦思维操作,比如"你可以告诉我橘子有什么特点吗?"这就是一个失败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的主干以"什么"、"以什么方式"或者"怎样"为主体。

  一旦学生对我们的核心问题做出回答,我们必须立刻意识到需要补充哪些问题才能帮他们生成高质量的回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这里需要设计一些加工性问题,用于激励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课堂内容,并建构一个更完善的认知操作。例如:"你怎么知道那个的?""你为什么那么说?""你有什么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这些问题就是在搭脚手架,给学生一个个支架去解决核心问题。

  三、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案例

  从一个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的影响小实验的设计说起,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分析出来影响实验的客观因素,改进实验工具,增强逻辑推理能力,形成严谨科学的探究态度。

  围绕核心问题与学生的对话,应用书中的加工性问题提问方式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核心问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本书,让我知道如果说教学过程是理解性教学的核心,那么有效提问就是整个教学的生命线。在课堂上多一个好的问题,就在点亮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理科思维。为概念理解而教学不能只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口号,它必须在我们的课堂中变成现实。研究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一直在路上……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2

  我十分羡慕那些艺术家们,凭借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总是把美轻而易举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把美随心所欲地注入人们的心间。他们在创造美的同时又肆意播洒着。艺术家在我的眼里似乎成了美的化身!然而刘显国老师却说:“教学艺术是艺术中的艺术。”这让我心头一震:“什么,难道教师也可以像搞艺术的人一样彰显美,挥洒美吗?”当我合上书本时,我已经深深明白刘老师那话中的含义了。在这里我领悟到教学艺术的美,我知道教师就是这种美的缔造者!

  书中有这么一则例子:一堂阅读指导课上,一位老师让学生看书几分钟后提问:“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发言很积极,有的举起了手,的有抢着说:“是因为沙!”“是没有地下水!”“是海市蜃楼!”……教师责问:“谁叫你们乱哄哄的?不知道纪律吗?”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说:“是因为沙漠被晒热了产生的。”回答显然不完满,但并不离谱。教师冷冷地说:“是这样吗?我们这里也有沙,也有晒热的时候,有那些现象吗?片刻,见一位学生眼望窗外出神,“某某你说说看。”“我说不清楚。”这个同学站起来嗫嚅地答道,老师责备道:“那你还心不在焉!我以为你懂了呢。站着想清楚了再说。”全场默然,不知所措。以后,这位教师课堂提问,学生常常无语相对!我想,从中足以看出教育者智慧的重要性了!艺术是需要智慧的,缺少了它,美感也随即消失了!课堂美不美,教师的提问和评价显得极为重要。

  在我们的教学中就普遍存在着这一现象:越是到高年级的学生上课发言越不积极,即使有人发言也是寥寥无几。或许从中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的提问方式以及对学生回答时的评价方式。我们是否追求过课堂教学美?扼杀了美即便是扼杀了学生回答的兴致和情趣,必然会激起厌学的心理。学生厌学乃教学的最大失败。因此,在课堂提问中,老师要精心地预设,备课前进行精雕细琢,把自已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倾注于课堂,抓住兴趣点、疑难点、发散点进行提问。这样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课堂提问艺术》这本书列举了好些案例供我们参考,我想这正是作者良苦用心所在,因为这些案例就如同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吸引着读者,从中我收获颇多。爱思考的你或许能从中得到更多启示呢!

  如教鲁迅先生的《药》一课时,在交待了写作背景后,就可提问:课文的题目为什么用一“药”字?有什么寓意?《药》这篇课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写什么?暗线写的是什么?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了一个“花环”,作者的用意何在?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这样提问,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交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不用详细讲析,学生经过钻研,就能理出课文的艺术结构,领会其内容,阅读能力也就会自然得以提高。

  再如教学《项链》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除了课文的这种结尾法外,你能想到另外比这更好的结尾法吗?你设想的这种结尾法和课文的结尾法相比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经过这样的一问,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教师设想了好几种结尾法,经过反复讨论比较,同学们明白了课文的情节到最后作者来这样一个意外的结尾,叫人感到惊奇(遗失了假项链,赔偿了真项链)。“谜底”不在小说中间揭晓即借佛来思节夫人在结尾处的几句话来点明“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这样即有余味可寻,又升华了主题,使读者从结尾处回溯全文。这种结束之妙,远非其他任何结束之法可比。

  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优秀的教师都十分讲究“提问”艺术,总是想方设法投石激浪,通过提问启开学生思维闸门,让其自己提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我想这也正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去努力的。

  课堂美不仅对提问有讲究,倾听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好比是制作艺术品的一道工序,做好了便可以锦上添花了!

  用欣赏的眼光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吧,不要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正确理解学生的发言。倾听时用自己特有的智慧及时做出总结,使学生获得明晰的结论。确切表扬正确的回答,要鼓励学生补充或纠错。若回答得好的不表扬,有错误的不纠正,听这任之,会使提问流于形式,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不恰当的回答,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对回答加以保护。象文中第一个例子中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否定,面露不悦,语含讽刺,无疑会挫伤学生答问的积极性。何况教师提出的问题实在来得太突兀,必然要全文了解透彻,然后须善于概括,才能回答得较完美。如果注意学生心理,以平等和蔼的态度、真诚热情的语言,把他们的“负反馈”调整为“正反馈”,就既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又能保护其发言的.积极性。再说学生的回答方式,举手发言固应大力提倡,有时七嘴八舌未尝不是好事。它正是学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的反映,正是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良好心理特征的表现。

  读完这本书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极为深刻。那就是作者说理举例相结合,如此生动又简洁明了的表达最讨我这种人欢心了。当然,这得归功于笔者的精思巧设。他说提问应坚持“四忌四宜”。(1)忌俗宜新。一个小故事,一条民间谚语,一句顺口溜引出的提问,往往令人耳目一新。反之,提问落入俗套,久而久之,则令人生厌,顿生乏味之感。(2)忌碎宜精。问,要问在点上,多而散是提问之大敌。它不能民展智力,反而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耗费在无滋无味的提问当中。(3)忌灌宜导。提问应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同步”关系,吃透教材,因利就势,徐徐“导”来。(4)忌平宜曲。把“文如看山不喜平”换成“问如看山不喜平”,“跳一跳,摘到桃”,教师的提问要拐几个弯,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多跳跳,而不是送给学生“摘桃子的梯子”。朋友,当你读了这小段文字是否也有所感所悟呢?

  读过此文,我对照了一下自己在平时课堂时的提问,感触颇深。看来提问还真是一种艺术,能塑造课堂的气氛美。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快乐,个个心驰神往。加上教师语言美以及教学时的节奏美,将会令课堂教学充满艺术美。让我们在实践中多斟酌多探讨如何添加自己的课堂艺术修养吧!努力地让学生美美地享受课堂,爱上课堂,尽心地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之花越开越艳丽。倘若高年级的学生依然能像低年级的孩子一样活跃在课堂的答问中来,那将是多享受的一件事,那种感觉一定很美很美……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3

  读刘显国教授的《课堂提问艺术》一书,感触颇深,受益菲浅。联想起自己的工作实际,深知课堂提问是一门高雅的艺术。

  对于提问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上是经常用到的,但是如何做到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呢?当我读到《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之课堂提问艺术时很受感悟。大家都知道,提问是一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很早以前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现在新课程课标更加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达到有效提问,记得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式的提问进行教学,之后,《学记》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引导,而不是勉强牵拽,要激励而不是压抑;要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做结论”。

  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很容易因其他事物而转移注意力,使课堂教训效果下降。但是如能适时地加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并能激活课堂气氛。通过提问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关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习方法;还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训练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由提问到思考的途径,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智慧,还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提问的潜力如此巨大,我们何不利用它挖掘它呢?

  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并在听取其他教师的授课经验,我总结了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如下:

  一、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四、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以及“在平地上挑着东西前进做不做功?”等问题,引导学生对照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辩论,收到的效果比较理想。

  总之,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相关文章:

课堂提问的艺术07-28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04-04

读《课堂提问艺术》有感3篇12-05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03-18

《有效课堂提问策略研究》课题总结12-17

《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读后感01-31

《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读后感03-16

教师实习心得体会:课堂提问技巧06-09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