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语文经常考试的知识点

时间:2022-06-22 19:12:09 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中语文经常考试的知识点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中语文经常考试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中语文经常考试的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四)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五)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六)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七)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八)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九)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十)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十一)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三)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

  十四)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五)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六)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七)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

  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八)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九)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二十)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一)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二)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二十三)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对应解决:

  (1)结构是否完整

  缺乏主语:通过刻苦学习,使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删去“通过”或“使”)

  缺乏谓语: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删去“为”或句尾加上“而奋斗”)

  缺乏宾语: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句尾加上“方法”)

  (2)成分搭配是否妥当

  主谓不当:现在,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预期的任务已经完成。

  动宾不当: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主宾不当:他的家乡是广东顺德市人。

  定中不当: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3)语序是否合理

  例:每个有理想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应该是“都希望将来”)

  (4)句式是否杂糅

  例: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否做好工作的前提。(删去“有没有”和“否”)

  (5)前后文意是否矛盾

  例: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白云飘浮在高空。(删去“五彩缤纷”或“白”)

  (6)语意是否重复

  例: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删去“具体”)情,以后再告诉你。

  (7)是否产生歧义

  例:小王见到小李,他告诉他,他(改为“自己”)在厂里评上了生产标兵。

  (8)用词是否得当

  例:大家都说他的批评又正确又尖刻。(“尖刻”改为“尖锐”)

  (二十四)句式变换:

  ①主动句和被动句互换

  例:战士们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主动句)

  例: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被战士们击退了。(被动句)

  A、主动句变换为被动句

  方法:把原主语调作为宾语,把原宾语调作为主语,之间加介词“被”,原谓语动词置后不变。

  B、被动句变换为主动句

  方法:把原主语调作为宾语,把原宾语调作为主语,之间删去介词“被”,原谓语动词置于主语后不变。

  ②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

  例:我们的战士都是勇士。(肯定句)

  例:我们的战士不是懦夫。(否定句)

  A、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方法:主语不变,谓语动词变为否定词(加上“不”“没有”等否定词)原宾语变为反义词。

  B、否定句变为肯定句

  方法:主语不变,谓语动词变为肯定词(删去“不”“没有”等否定词)原宾语变为反义词。

  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转换

  例:他勤劳。(肯定句)

  例:他并非不勤劳。(双重否定句)

  方法:主语不变,原谓语(动词)前加上(或删去)双重否定词(“不是不”“非不”等),宾语不变。

  ④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例1:这成什么话(反问句)

  这不成话。(陈述句)

  例2:西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句)

  西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陈述句)

  例3:难道我们不对吗(反问句)

  我们是对的。(陈述句)

  A、反问句变陈述句

  方法:主语不变,谓语动词变为肯定或否定宾语不变,反问语气词删去,问号改为句号。

  B、陈述句变反问句

  方法:主语不变,谓语动词变为肯定或否定宾语不变,加上反问语气词,句号改为问号。

  (二十五)标点符号:

  (1)分号与顿号的区别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顿号表示句中并列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例: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2)问号的用法

  ①表一般疑问

  例:你知道小玫为什么不来上课吗

  ②表设问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人民。

  ③表反问

  例:难道你真的不明白这件事情的吗

  (3)双引号的用法

  ①表引用

  例:同志在《八股》里说:“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②表特定称谓或强调

  例: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像军队的一个班,书记好比是“班长”。

  ③表反语(讽刺)或否定

  例:这样的“理论家”,实在还是少一点好。

  (4)省略号的用法

  ①表内容的省略

  例:这个校办工厂现在可以生产车床、电机、变压器、水泵、电线上百种产品。

  ②表思维的跳跃

  例:(孔乙己)说:“偷读书人窃书不算偷。”

  ③表被抢白而话没有说完

  例:(孔乙己)说:“不不要取笑”

  “取笑昨晚我亲自见到你被丁举人吊着打。”(酒客)

  ④表说话吞吐

  例:“我···我······我坦白。”面对铁证,犯人只能老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5)破折号的用法

  ①表解释说明

  例: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②表递进

  例: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③表转折

  例: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

  ④表声音的延续

  例:周——总——理,你在哪里

  (二十六)修辞手法:

  (1)准确认知比喻、排比、反复、拟人、反问、设问、夸张、对偶、借代等常用修辞。

  (2)避免混淆。

  ①比喻与比较

  比喻一般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喻体和比喻词在句中至少有其中一项。

  比较仅是双方在程度、范围等方面的对比或类比。

  例: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比喻)

  例:他比他爸爸还高。(比较)

  ②比喻有明喻(比喻词通常如“像”等)、暗喻(比喻词通常如“成了”、“是”等)借喻(比喻词通常不出现)之分。

  ③比喻与借代

  比喻一般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喻体和比喻词在句中至少有其中一项。

  借代通常直接以相似体替代本体。

  例:她像圆规直立在我的面前,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比喻)

  例:圆规尖叫着跑到我的面前,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借代)

  ④一般疑问、反问和设问

  一般疑问通常是提出问题,别人解答。

  反问质问他人,答案却在问题中。

  设问通常是自问自答。

  ⑤排比与反复

  排比通常由三句或以上的意义相近的语句组成。

  反复通常由两句或以上字同义同的语句组成。

  例:《周恩来年谱(1949——1976)》详细记述了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期间的重要业绩、主要思想和作出的重大贡献;反映了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进行的艰辛探索;表现了周恩来为党、国家和人民利益殚精竭虑,无私奉献,顾全大局,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再现了周恩来日理万机,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日夜操劳的感人情景和非凡的管理国家的才能。(排比)

  例:无耻啊,无耻,这是特务们的无耻,恰是我们的光荣。(反复)

  ⑥夸张有夸大和缩小之分

  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例:闰土的见识广博,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见到的只是四角的天空。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1、围绕中心,及时复习。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好一个中心内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其次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复习最好在遗忘之前,倘在遗忘之后,效率就低了。语文学习中的背诵尤其如此。

  2、查缺补漏,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复习中一旦发现知识的缺漏及薄弱环节,要及时弥补,不可欠“债”。

  3、先回忆,后看书,增强复习效果。

  4、看参考书,适当拓宽知识面。

  小学语文的学习技巧

  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小学中语文经常考试的知识点】相关文章:

语文考试知识点04-20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知识点12-08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02-28

小学语文国学知识点12-07

语文必修五考试重点知识点12-28

九年级语文考试知识点09-04

小学语文短文分析知识点09-16

小学语文基础语法知识点12-07

语文小学考试反思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