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清明节为什么要植树
清明节为什么要植树?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为什么要植树呢?这是因为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植物成活率高,成长快,所以俗语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植树的民俗源于丧葬习俗。早在西周时期,封建统治者便开始在坟头栽种树木,不过那时的植树只是统治者显示地位的一种标志。而平民百姓是不准立坟和植树的,因此,坟头植树尚不普及。到了春秋时期,民间才开始仿照统治者的行为在坟头植树,而此时的植树也只是作为祖坟的一种标志而存在的。
据《礼记》中所述,孔夫子就曾在云游之前,为了将来能够确切辨认祖坟,就在其父母的坟头种植了松柏。但这时的植树与清明节尚无关联,而真正将清明与植树两者结合到一起的,则要归功于汉高祖刘邦了。
相传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因多年在外征战,无暇回故乡,直到他做了皇帝之后才回乡祭祖,但却一时找不到父母的坟墓。后在群僚的帮助下才在乱草丛中找到一块破旧的墓碑,于是便命人修坟立碑,并植以松柏以做标志。
恰巧这天正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刘邦便根据儒士的建议,将清明定为祭祖节。此后每逢清明,他都要荣归故里,举行盛大的祭祖、植树活动。后来此习流传民间,人们便将清明祭祖与植树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民俗。
到了唐代,清明踏青与清明插柳的民俗十分盛行。所谓插柳,原指人们身上插戴柳枝的一种行为,但在田野踏青和坟茔祭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将柳枝往坟头或地上一插,柳便成活,无意中也起到了植树的作用。
清明插柳的来历是什么?
其一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柳条插进泥土即活,有强大的生命力,插到哪里,哪里成荫。柳树的生命力特别顽强,插柳插出不少柳树,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慢慢形成了清明植树的习俗。
其二是说插柳避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取杨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人们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在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插柳可以避邪驱鬼。
清明插柳还有一说,是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的。晋文公再次来到绵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感到十分惊奇。他随手折了条柳枝,编成圈戴在头上,由此众大臣和民众纷纷效仿,衍生出寒食节折柳和门前插柳的习俗。
到了唐代,由于清明、寒食两节相邻,人们为了祭礼方便,就将两节合而为一,于是寒食插柳、植柳的风俗便演变为清明插柳与植柳了。此后历朝历代,相袭流传。
从节令上讲,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正是北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非常适合栽种树木。中国第一个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是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胜利后,1920年7月31日,北洋政府根据孙中山的倡议,颁布法令规定清明节为我国的植树节。
但是在实行过程中,人们发现清明节作为植树节仅对北方地区适合,对南方来说已经太晚,过了植树的最佳时机,南方各省请求把植树节提前。孙中山逝世后,为纪念这位一贯倡导植树的先驱,将孙中山逝世的日子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清明节为什么要植树】相关文章:
清明节为什么要踏青07-15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02-04
清明节为什么要踏青4篇07-15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2篇07-12
重阳为什么要登高01-22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12-03
为什么除夕要守夜10-26
为什么要设立清晰的目标?03-02
人为什么要晚上睡觉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