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
1、知识点的认识: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当环境中一个或同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2、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的认识.常见题型为举个实际生活中现象来让我们判定是哪一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并能进行简单地解析.
3、解题思路点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经常了一些结合地理条件,如南、北方的温度明显不同或者山上山下温度差,导致某些生物在两地生长状况不同的试题.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南橘北枳”等.另外要注意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知识进行区别记忆,有时还会出一些判断属于环境以生物的影响还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或适应的例子.如: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判断这一事例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还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个属于典型的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2
名词: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4、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5、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如: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本种小鱼为食。)6、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6、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例如: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体,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5、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7、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7、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语句: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①光:阳光对生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A、光的强与弱对植物:如松、杉、柳、小麦、玉米等在强光下生长好;人参、三七在弱光下生长。浅海与深海,海平面200M以下无植物生存。b、光照时间的长短:菊花秋季短日照下开花;菠菜、鸢尾在长日照下开花。c、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鱼的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d、光照长短与动物的生殖: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使家鸡多产蛋。E、光线影响动物习性:白天活动与夜晚活动。
②温度:a、不同地带的差异:寒冷地方针叶林较多;温暖地带地方阔叶林较多b、植物的南北栽种:苹果、梨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c、对动物形成的影响: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生长在寒冷地带,体形大;d、对动物习性的影响:冬眠—-蛇、蛙等变温动物;夏眠—-蜗牛;洄游:迁徙;季节性换羽。③水分: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水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生态因素;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2、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起作用的;但各种生态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有关键因素和次要因素之分。3、区分共生、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图象。a、共生图象:特点是两种生物个体数量为同步变化,二者同生共死;b、捕食图象,特点是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者先减少,为被捕食者,后增者后减少,为捕食者。被捕食者图象的最高点高于捕食者;c、竞争图象,特点是两种生物开始时个体数量为“同步变化,以后则你死我活。4、决定海洋不同深度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阳光。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此项仅供参考,可以不掌握)
名词:1、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2、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3、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4、适应的相对性: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不是绝对的。
语句: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因为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断变化,而生物的遗传具有保守性,不会因为环境变化立即改变其遗传性,因此适应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选择作用不会一次到位,更不会造成尽善尽美的选择结果,所以,适应具有相对性。
2、适应的普遍性: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外形的适应性特征。
3、适应具有相对性的原因:遗传物质稳定性与环境条件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4、保护色:动物体色与背景色彩相似,利于取食避敌,避役(变色龙)、比目鱼、雷鸟、蝗、某些沙漠植物
5、警戒色:动物体色与背景色彩形成对比色,具有恶臭(毒刺)或者鲜艳色彩(斑纹)的特点,充分暴露自己,警告敌人不要侵犯,以防止“两败俱伤”。警戒色是冒充的“艺术”,以鲜艳色彩向动物们发出警告。(例如:黄峰、蝮蛇体表的斑纹、瓢虫体表的斑点)
6、拟态:生物形态、色泽模拟背景生物体,(如:竹节虫、尺蠖的形状像树枝、枯叶蝶、有的螳螂成虫的翅展开时像鲜艳的花朵,若虫的足像美丽的花瓣、蜂兰。)
7、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3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与实验法。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向下各约10千米。生物种类最多的圈层是岩石圈;不借助任何工具,能在各个圈层生存的生物是细菌和真菌。
3.生物圈为生物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5.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物因素:竞争关系(两种生物互相比赛)
合作关系(两种生物互相帮助)
寄生关系(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物的适应性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8.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9.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10.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11.植物——生产者(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生态系统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等
12.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的积累是沿着食物链营养级别的升高而不断增加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3.食物链书写规则:
○1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2箭头必须从被吃者指向吃者;
○3结束时必须是该食物链中没有其它能吃该生物的为止。
1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6.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7.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
18.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P37-39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注意:标本的实际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5×,10×)×物镜放大倍数(10/0.25,40/0.65)
2.物镜有高倍镜和低倍镜之分,区别如下:
高倍镜低倍镜
放大倍数大小
视野明亮程度暗亮
细胞数目少多
形态长、细短、粗
3.显微镜观察步骤:(将书中的图示顺序牢记在心!)
(1)取镜和安放:左手托,右手握,将显微镜放置距边缘7厘米处,略微的偏左。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同时转动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眼睛看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视野最亮为止。(光线不足,用凹面镜;光线过强,用凸面镜.)
(3)观察:双眼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然后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玻片制成。
4.常用玻片的三种类型: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如:血细胞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如:洋葱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5.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清水)→取→展→盖→染(稀碘液)→吸
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取→涂→盖→染(稀碘液)→吸6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区别以及各个结构的功能。
(★为植物细胞特有)
★细胞壁:不具有生命,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功能(因此植物细胞形状规则)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物质进出的必经之路。
★叶绿体: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形态比线粒体大些,不是所有植物都有叶绿体,只有叶肉细胞和幼茎中才有,果肉细胞中没有。)
线粒体:细胞进行呼吸的场所,可使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需要的能量多,线粒体数量较多。)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和以外的物质。
7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废物排到细胞外。
8.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气等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含碳如: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
用实验区分有机物与无机物:用铁丝串一粒种子放到火上加热,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盐,烧掉的物质就是有机物。
9.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合作用)和线粒体(呼吸作用,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气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释放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将有机物里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0.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为双链的双螺旋结构;基因是DNA上带有遗传物质的片断,DNA和蛋白质组成了染色体。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水稻体内有12对。
1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除癌细胞外,细胞都不能无限制生长,长到一定的体积就要进行分裂,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12、分裂的过程:
○1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2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3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13、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分裂结束,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14、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四大组织、八大系统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如:唾液腺、小肠腺上皮、消化道上皮
受精卵组织肌肉组织:收缩、舒张。如:平滑肌、心肌、肱二头肌
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如:脊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4
探索生命
1.显微镜:
⑴反光镜: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⑵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⑶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
⑷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因此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
⑸粗准焦螺旋:粗略调节,找到物象;
⑹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物象更清晰。
2.临时玻片的制作过程:擦玻片→中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若为动物细胞滴0.9﹪的生理盐水)→取材料→放水中,且展平→盖盖玻片→染色、吸水(染色用稀碘液)。
3.实际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4.显微镜成像的规律: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是“d”。
5.怎样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像偏什么方位,就把玻片向什么方位移(如从显微镜中看到物像在左上方,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6.显微镜中污点的找寻(转动目镜,污点动,在目镜上;或者移动标本,污点动,在玻片上;或者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7.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视野会变暗,应换大光圈、凹面镜。
8.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让光线能透过。
9.科学探究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即实验变量是的)。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是全透性的。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围墙和门卫”。)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4)细胞核:(贮存并传递遗传信息。——“管理和调控部门”)。
5)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即光合作用的场所——“生产车间”,是能量转换器)。
6)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把有机物的化学能释放出来,是能量转换器)。
7)液泡:(内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
2.动物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4)线粒体。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不同点: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
4、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它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5
一、幼根的生长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根尖的结构
根冠:保护作用
分生区: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属分生组织。
伸长区:细胞能不断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成熟区:表皮细胞形成根毛,内部形成导管,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二、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1、芽中有分生组织,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幼苗形成后,茎、叶、花都是由芽发育而成的。枝条由叶芽发育而成,花由花芽发育而成。
2、小麦、水稻、竹子等植物属居间生长。
三、木本植物茎的加粗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1)树皮:内侧部分叫韧皮部,里面有筛管
(2)形成层:由几层细胞构成,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向外分裂形成新
的韧皮部,向内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所以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草本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长得很粗。
(3)木质部:很硬,有很强的支持力,内有导管。
(4)髓: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2、年轮:
同一年形成的木材,颜色是逐渐变新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共同构成一个环带,叫年轮。
四、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植株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氮、磷、钾。
2、合理施肥,多用农家肥。
五、无土栽培:
不用土壤,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叫无土栽培。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6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为您提供的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知识点复习:观察动物细胞,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一、人和动物的细胞形态不同,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动物细胞模式图。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7
学习初中的生物中,有哪些知识点需要大家掌握的?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
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HONP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未分裂)(以分裂)
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
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
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
(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
2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2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或星射线周围聚集着很多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物理状态叫线粒体——提供能量
27.凝集原:红细胞表面的抗原
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体
28.纺锤体分裂中能看见(是因为纺锤丝比较密集)而单个纺锤丝难于观察
29.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
化学组成:合成培养基、组成培养基
用途: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30.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31.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受精作用
32.试验中用到C2H5OH的情况
Ⅰ.脂肪的鉴定试验:50%
Ⅱ.有丝分裂(解离时):95%+15%(HCl)
Ⅲ.DNA的粗提取:95%(脱氧核苷酸不溶)
Ⅴ.叶绿体色素提取:可替代**
33.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
34.基因=编码区+非骗码区
(上游)(下游)
(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
等位基因举例:AaAaAaAAAa
35.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是为了调节PH
36.物理诱导:离心,震动,电刺激
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PEG
生物诱导:灭火的病毒
37.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某一时期,这个时期最可能是囊胚
38.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病毒仅具有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
阮病毒仅具蛋白质
39.秋水仙素既能诱导基因突变又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这跟剂量有关)
40.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AIDS)
41.已获得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的刺激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过敏体质),可能不发生过敏反应(正常体质)
42.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43.用氧十八标记的水过了很长时间除氧气以外水蒸气以外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中也有标记的氧十八
44.C3植物的叶片细胞排列疏松
C4植物的暗反应可在叶肉细胞内进行也可在维管束鞘细胞内进行
叶肉细胞CO2→C4围管束鞘细胞C4→CO2→(CH2O)
45.光反应阶段电子的最终受体是辅酶二
46.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
47.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应需要酶,暗反应也需要酶
48.脂肪肝的形成:摄入脂肪过多,不能及时运走;磷脂合成减少,脂蛋白合成受阻。
49.脂肪消化后大部分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再有毛细淋巴管注入血液
50.大病初愈后适宜进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蛋白质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51.谷氨酸发酵时
溶氧不足时产生乳酸或琥珀酸
发酵液PH呈酸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产生乙酰谷氨酰胺。
52.尿素既能做氮源也能做碳源
53.细菌感染性其他生物最强的时期是细菌的对数期
54.红螺菌属于兼性营养型生物,既能自养也能异养
55.稳定期出现芽胞,可以产生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
56组成酶和诱导酶都胞是胞内酶。
57.青霉菌产生青霉素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放线菌杀不死真菌。
58.细菌:凡菌前加杆“杆”、“孤”、“球”、“螺旋”
真菌:酵母菌,青霉,根霉,曲霉
59.将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时运用CaCl2目的是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
60.一切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
61.生物的一切性状受基因和外界条件控制,人的肤色这种性状就是受一些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调节的。
62.“京花一号”小麦新品种是用花药离体培养培育的
“黑农五号”大豆新品种是由杂交技术培育的。
67.分裂间期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没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68.注意:细胞内所有的酶(非分泌蛋白)的合成只与核糖体有关,分泌酶和高尔基体,内质网有关
69.叶绿体囊状结构上的能量转化途径是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70.一种高等植物的细胞在不同新陈代谢状态下会发生变化的是哪些选项?
⑴液泡大小√吸水失水
⑵中心体数目×高等植物无此结构
⑶细胞质流动速度√代表新陈代谢强度
⑷自由水笔结合水√代表新陈代谢强度
72.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
73.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的过程
病毒RNA→DNA→蛋白质
RNA→DNA→HIV病毒
RNA→RNA
74.流感、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
75.自身免疫病、过敏都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造成
76.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使大脑皮层,感受器是下丘脑
78.骨骼肌产热可形成ATP
79.皮肤烧伤后第一道防线受损
80.纯合的红花紫茉莉
82.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可能没有叶绿体可能没有线粒体(例如:蓝藻)
83.神经调节:迅速精确比较局限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比较缓慢比较广泛时间较长
84.合成谷安酸,谷氨酸↑抑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来缓解
85.生产赖氨酸时加入少量的高丝氨酸是为了产生一些苏氨酸和甲硫氨酸使黄色短杆菌正常生活
86.生长激素:垂体分泌→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激素:垂体分泌→促进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腺体分泌激素
胰岛:胰岛分泌→降糖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孕激素:卵巢→促进子宫内膜的发育为精子着床和泌乳做准备
催乳素:性腺→促进性器官的发育
性激素: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激发维持第二性征,维持性周期
87.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
88.植物的个体发育包括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胚胎发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胚后发育)
89.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
90.所有生殖细胞不都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91.受精卵不仅是个体发育的.起点,同时是性别决定的时期
92.杂合子往往比纯合子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93.靶细胞感受激素受体的结构是糖被
靶细胞感受激素受体的物质是糖蛋白
94.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时间、光合作用面积、光合作用效率(水,光,矿质元素,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95.离体植物组织或器官经脱分化到愈伤组织经在分化到根或芽等器官再到试管苗
96.16个细胞的球状胚体本应当分裂4次而实际分裂5次
基细胞
受精卵→
顶细胞→16个细胞的球状胚体
97.受精卵靠近珠孔
98.细胞融合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
99.内胚层由植物极发育其将发育成肝脏、心脏、胰脏
胚层、外胚层由动物极发育成
100.高等动物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中关键的时期是原肠胚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并形成原肠胚和囊胚腔两个腔
101.生物体内的大量元素:CHONPSKCaMg
102.生物群落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或能量
103.细胞免疫阶段靶细胞渗透压升高
104.C4植物
叶肉细胞仅进行二氧化碳→C4(正常)
仅光→活跃的化学能(NADP,ATP)
围管束鞘细胞C4→CO2→三碳化合物
(无类囊状结构薄膜)
ATP+NADP―→辅酶二+ADP
供氢供能
105.关于基因组的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有丝分裂可导致基因重组×
B、等位基因分离可以导致基因重组×
C.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D.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106.判断:西瓜的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是3个不同的物种×(三倍体是一个品种,与物种无关)
107.生物可遗传变异一般认为有3种
(1)将转基因鲤鱼的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鲤鱼杂交产生三倍体鱼苗(染色体变异)
(2)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血红蛋白病(基因突变)
(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男孩(基因重组)
108.目的基因被误插到受体细胞的非编码区,受体细胞不能表达此性状,而不叫基因重组(插入编码区内叫基因重组)
109.判断(1)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例:上海动物园中的猿猴和峨眉山上的猿猴是同一物种不是同一群落)
(2)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3)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不一定有地理隔离,只需生殖隔离即可)
109.达尔文认为生命进化是由突变、淘汰、遗传造成的
110.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11.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112.种群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性别组成、年龄组成
113.基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的分离
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连锁定律
114.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界物由于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够
较长时间的保持动态平衡
115.乔木层↑
灌木层↑由上到下分布
草本层↑
而为了适应环境乔木耐受光照的能力最强,当光照强度渐强时叶片相对含水量变化不大
116.被捕食者一般营养级较低所含的能量较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总个体数一般较多
117.生态系统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界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118.湿地是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且具有防洪抗旱和净化水质等特点
119.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靶细胞的能力
120.可以说在免疫过程中消灭了抗原而不能说杀死了抗原
121.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汗液等
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例如:泪液)、白细胞(例如:伤口化脓)
122.胞内酶(例如:呼吸酶)组织酶(例如: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
123.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是协同作用
124.肾上腺素是蛋白质
125.低血糖:40~60mg正常:80~120mgdL
高血糖:130mgdL尿糖160mgdL~180mgdL
126.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有3层作用
⑴使效应T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
⑵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
⑶增强其他有关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
127.酿脓链球菌导致风湿性心脏病
128.HIV潜伏期10年
129.三碳植物和四碳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
130.C4植物
光反应在叶肉细胞中进行ATPNADPH进入围管束鞘细胞中,叶肉细胞CO2固定形成C4,C4被运入维管束鞘细胞形成CO2生成C3后变成糖类物质
140.将豆科植物的种子沾上与该豆科植物相适应的根瘤菌这显然有利于该作物的结瘤固氮
141.高尔基体功能:加工分装蛋白质
142.植物的组织培养VS动物个体培养
143.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母系遗传出现性状分离不出现性状分离比
144.限制性内切酶大多数在微生物中
DNA连接酶连接磷酸二脂键
145.质粒的复制在宿主细胞内(包括自身细胞内)
146.mRNA→一条DNA单链→双链DNA分子
蛋白质→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单链DNA→双链DNA
147.单克隆抗体是抗体(单一性强灵敏度高)
148.厌氧型:链球菌严格厌氧型:甲烷杆菌
兼性厌氧型:酵母菌
149.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150.植物培养时加入:蔗糖生长素有机添加物
动物培养时加入:葡萄糖
151灭活的病毒能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152.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两次筛选,筛选杂交瘤细胞,筛选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
153.细胞壁决定细菌的致病性
154.根瘤菌固氮的场所是细胞膜
155.放线菌产生抗生素,而青霉素多产生于真核生物
156.利用选择培养基可筛选:
酵母菌、青霉菌——运用的试剂是青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运用的试剂是高浓度氯化钠
大肠杆菌——运用的试剂是依红美兰
157.研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用液体培养基
158.PH改变膜的稳定性(膜的带电情况)和酶的活性
159.发酵工程内容⑴选育
⑵培养基的配置:①目地要明确
②营养药协调
③PH要适宜
⑶灭菌
⑷扩大培养
⑸接种
160.发酵产品的分离和提纯⑴过滤和沉淀(菌体)
⑵蒸馏萃取离子交换(代谢产物)
161.判断:
×⑴固氮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既有原核生物又有真核生物(无真核生物)
×⑵自生固氮微生物异化作用类型全为需氧型
(反例:梭菌为厌氧性)
√⑶固氮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既有自养型,又有异样型(蓝藻,园褐固氮菌)
×⑷共生固氮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全为异养性
(蓝藻+红萍、蓝藻+真菌成为地衣)
163.诱变育种的优点提高突变频率创造对人类有力的突变化学诱变因素有硫酸二乙酯、亚硝酸、秋水仙素
164.胆汁的作用是物理消化脂类
165.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
166.人体内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可能大量转化成糖类,说明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时是有条件的,且转化程度有差异。人体内主要是通过糖类氧化分解为生命提供能量,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供能。这说明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相互制约
167.注射疫苗一般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特定抗体
168.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具有定向性化学递质需要穿过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69.遗传规律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70.中枢神经不包含神经中枢
17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典型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的综合应用
172.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运输方式⑴主动运输⑵自有扩散
173.动物有丝分裂时细胞中含有4个中心粒
174.染色体除了含有DNA外还含有少量的RNA
175.蛋白质和DNA在加热时都会变性而当温度恢复常温时DNA恢复活性而蛋白质不恢复活性
176.离体的组织培养成完整的植株
⑴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型
⑵这种技术可用于培养新品种快速繁殖及植物的脱毒⑶属于细胞工程应用领域之一⑷利用这种技术将花粉粒培育成植株的方式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8
1.呼吸系统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①呼吸道的功能:清洁、温暖、湿润。
②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A.、肺泡的数量多。
B、肺泡的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2.呼吸运动:呼吸肌主要包括肋间肌、膈肌人和哺乳动物体内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平时所说的呼吸,是指外界气体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呼
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容积有规律地扩大与缩小,从而完成外界气体与肺内气体的交换。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9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典型例题:
1.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D)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4.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0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由小到大)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相同)和变异(不同)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生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知识点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
复杂的反射(后天经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
背初中生物的最快方法 初中生物记忆小妙招
怎样背生物才能很快的记住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初中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
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突破难点
有些初中生物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
归纳总结
在初中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快速背诵初中生物的小妙招
要字精简法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简单、光合、水”。在记忆时,要不断反问自己,“简单”到什么程度?(有些藻类是单细胞,多细胞的也基本上没有分化);“光合”意味着什么?(有叶绿素,自养);“水”是指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
2.鱼的主要特征: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水鳞鳃鳍,一(心)房一(心)室”。
趣味联想法
心脏的腔与两种血管相连的关系及血流方向可用六个字概括为“出室动、回房静”,即:动脉与心室相连,血液从心室出来经动脉流向全身;静脉与心房相连,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
还可以用趣味联想去记忆这六个字:出了“教室”要多多“活动”,回到家里自己的“房间”就该“静下来”读书写作业。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1
一、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
1、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浓度为0.9%,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刮:用消毒的棉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漱口的.目的是清除口腔内的杂质)。
4、涂:把棉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5: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
6、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稀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
动物的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
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比较
1、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2、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2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3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空气等
2、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圈内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1)捕食关系:例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2)合作关系:例如蜜蜂大“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3)竞争关系:例如到田里的杂草和水稻
(4)寄生关系:例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
(5)共生关系:例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二、探究实验: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2、设计对照实验:
在研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所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3、变量唯一: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都应相同。
4、对照组和实验组:
一般来说,对照组要确保实验对象的某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满足实验对象所需要的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处理)。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则缺少一个适宜的条件(接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处理)。
三、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方法步骤: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取10只鼠妇放在铁盘中央。然后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一段时间后观察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
4、注意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光
(2)本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是无光的一侧;实验组是有光的一侧。
(3)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确定的变量引起的?
采用对照实验,可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4)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用一只?
防止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
(5)所用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不是,所用鼠妇的数量越多,实验的难度也就越大。
(6)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小组的平均值?
计算全班各小组的平均值,可减小实验误差。
(7)实验结束后,对鼠妇如何处理?
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标签搜索:七年级期中复习
相关链接:
必备的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要点总结:藻类植物
20xx最新初一上册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4
种子植物
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变蓝的是胚乳,因为胚乳内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
2、将胚的各个部分(胚芽,胚轴,胚根)都连在一起的是胚轴。
3、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发时因为无胚。
4、被子植物(桃树)与裸子植物(松树)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5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七年级生物学习方法
方法/步骤1:
第一,教科书要熟烂于心。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段”,这往往是高频考点。
方法/步骤2:
第二,要选择一到两本辅导书(多了就没工夫看了)。
七年级生物学习技巧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可持续高效发展、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生物圈知识点03-16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2-07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04-12
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和细胞知识点10-13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12-21
生物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07-18
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生物圈知识点4篇03-16
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生物圈知识点(4篇)06-13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2篇12-23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5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