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几月几日

时间:2022-07-05 12:35:30 寒食节 我要投稿

寒食节是几月几日

寒食节是几月几日1

  从万年历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

  20xx寒食节是几月几日呢?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也就是在4月5日左右,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寒食节的由来及传说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相传,那是在很早很早,早到了春秋时代,也许是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也许是白天突然乌云密布,但是,一定是什么天生异象。因为晋献公死了,好歹是个霸主,是一定不能悄悄地离开的,不带走一片云彩,必定是天地为之动容。可惜,历史没有说天地之间如何大战,只记载了晋国内乱,诸子争夺王位,公子重耳被赶出晋国,在外避难。先锋营首领介子推等大臣跟随重耳忠心耿耿,在国外流亡19年。最困苦的情况下,重耳流亡到卫国,饿不能行,众臣采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忠臣介子推偷偷地进山沟里,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同野菜煮成汤送给重耳。重耳接过来狼吞虎咽吃个精光,这才问从哪来的肉菜汤,旁边的大臣告诉是子推从大腿割下来的',重耳听了感动的泪如雨下。

  寒食节吃"冷食"

  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之后,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寒食节终于推而广之,扩展到全国各地,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寒食静静地融入了清明。

寒食节是几月几日2

  寒食节每年的寒食节在冬至过后的105天,在清明节前后一两日。20xx年寒食节时间为,20xx年04月04日 星期三 (戊戌年(狗年)二月十九)

  寒食节习俗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寒食节习俗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寒食节踏青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结语:寒食节原有祭祀的习俗,到现今为止依然有些地区流传这过寒食节吃冷食的传统,但这个节日已经渐进被人们所遗忘了。有新的节日出现自然就会有就得节日被取代。

寒食节是几月几日3

  “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唐代诗人来鹄的诗句,描绘出寒食节细雨连绵,草长花落的清冷景象,也表达出诗人身在羁旅的愁思满怀,在当时传为写景抒情的佳作。

  问:20xx年寒食节是几月几日?

  答:20xx年寒食节是20xx年4月4日,农历二月十九,星期三。

  20xx年的寒食节时间是20xx年4月4日。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最早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汉代,山西民间每逢寒食,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但在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统治阶级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寒食节在我国民间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寒食节到来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寒食节是几月几日】相关文章:

寒食节是几月几日3篇12-29

冬至是几月几日_冬至是几月几日农历10-14

今年处暑是几月几日10-25

冬至时节是几月几日10-12

寒衣节几月几日05-25

圣诞节是几月几日?12-25

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日09-30

中元节是几月几日10-22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