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重阳节习俗

时间:2023-10-18 09:36:15 美云 重阳节 我要投稿

广东重阳节习俗

  说到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习俗,相信大家都能随口说出几样,像吃重阳糕、登高、赏菊、喝菊花酒之类,而在我国广东各地,重阳节还有另外一些地方色彩浓郁的习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广东重阳节习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东重阳节习俗

  广东重阳节习俗

  清远连州:抬大神

  “抬大神”是清远连州民间流传的,大型的传统傩戏、傩祭活动,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至今已经有过千年的历史,主要节目就是在节日当天村民们簇拥着各种鬼神像环镇游行,这种节目一来是为了登高助兴增添风采,二来是可以驱邪。

  阳江:风筝节

  “北有潍坊,南有阳江”,阳江是中国风筝之乡,放风筝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还有“中国风筝之乡”称号。而如今阳江更是成为了国际性风筝赛事、风筝节的举办地。每年重阳节阳江都会在南国风筝场举办风筝文化节,邀请各地风筝代表队来比赛,每年都会吸引上百万群众前来观赏。

  番禺:登高

  重阳节当然少不了登高赏菊,番禺人把登高看做是一种免灾避祸的活动。在番禺周围有莲花山、白云山、大夫山、滴水岩、十八罗汉山等登山之处,很多人在重阳节前夜就开始登山,并准备好帐篷露营,等待第二天观赏日出。

  佛山:秋祭

  佛山的秋祭有上千年历史。在古代秋祭,人们会登山扫墓,祭奠祖先,如今佛山的秋祭是每年秋色欢乐节的一部分。活动当天,秋祭作为欢乐节的开场大戏,在佛山祖庙举行,届时会有仪仗入场、上祭品、敬香、切烧猪等传统重阳节祭祖习俗。除此以外,还会有钟鸣鼓、宣读祭文、祭祀舞蹈等表演。

  台山:牛肉墟

  牛肉墟本来只是台山水步镇山口墟的一个特定的墟日,每逢重阳节开墟。后来政府决定把开墟时间提早到九月初一,于是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大批珠三角游客前来牛肉墟买牛肉、吃牛肉。牛肉墟每年都举办牛肉节,每年节日期间都会吸引超过10万的游客远道而来。

  韶关:浸菊花酒

  在粤北客家地区,客家乡民们称重阳节为“九月节”,最为独特的习俗是浸菊花酒。这是一个中原古俗,现在流传的地区已经很少。在节日当天,村民们会上山采摘野菊,掺和在酿酒的粮食中一起酝酿,直至第二年的重阳节再把酒拿出来全家一起畅饮。

  惠州: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人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惠州民谣中唱道: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本来放风筝一般在春天,但是由于当地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风力适中,所以成为了最佳风筝时节。

  每年重阳节期间,大批风筝爱好者都会到市内一些大型公园里放各式各样的风筝,展示自己的技能。现在比较受欢迎的公园有市区内的宾江公园和位于江北的体育公园。

  与重阳节相关的人物

  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大概的意思是自己身处异乡,到了重阳节的时候不能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甚是想念。尤其是最后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自己在重阳节这天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题目中的九月九日便是重阳节,而重阳节又被称老人节。在古代重阳节是什么节?重阳节的传说都有什么?重阳节的传说与那个人物有关系?

  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重阳节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形成、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紧紧围绕健康平安、洪福长寿、趋吉避邪这一企盼美好未来的主题,演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主旋律。重阳文化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瑰宝,其内涵丰富而博大精深。

  广东重阳旅游攻略

  阳江风筝历史悠久,背后还流传着一段故事。据闻在宋代,一位名叫王亘的州官于北山的“仙掌石”上凿了一个“流杯池”,一到重阳节,他就会邀请社会名人到“仙掌石”,一边玩着古时“曲水流觞”的游戏,一边放风筝作为观赏。后来,就演变为阳江重阳节风俗。阳江的风筝品类繁多,做工精细。有传统风筝,像“百足”、“崖鹰”等;也有“排蓬风筝”,其能够迎风而上并且在高空平稳定位,主要提供人们欣赏;还有一种“风蛾风筝”,可以在空中自动点燃鞭炮,非常壮观。

  同样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风俗,狗仔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狗仔墟原本是大仙诞日的一个活动。之所以会形成狗仔墟,相传是因为每到大仙诞日,几万游客会到西樵登高,头脑精明的商家为了赚取更多钱来到西樵山下的官山城区设摊,游客来去匆匆,像活泼的小狗一样迅速,所以就叫狗仔墟。如今由于重阳节的登山游客也很多,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个文化风俗,狗仔墟也成为重阳节西樵人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洗礼,能够历尽沧桑繁华依然的传统活动屈指可数,老人家都喜欢感受和参与这样的传统文化习俗活动,重阳节孝敬老人带他来感受传统热闹气氛。

  作为广东省著名的长寿之乡,根据不完全统计,肇庆市德庆官圩镇的金林水乡从清朝开始,就有八位过百岁的老人,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二十多人。进入水乡前要乘搭轻舟,到达以后,你就可以看到充满年代感的山墙,博古龙灰脊图案和燕尾飘脊的古祠堂群。不仅建筑带有自己的特色,金林水乡还有很多令人出乎意料的地方,比如无人售货市场、关帝炮会、雄鸡舞和打醮等。

  广东重阳节的习俗

  广州番禺人把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每当重阳来临,人们便三五成群或全家结伴来到莲花山、白云山、大夫山、滴水岩、十八罗汉山等登山览胜。许多都是在重阳日到来的前夜就开始登山,并备好食物和帐篷,露宿山顶,等待日出。

  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东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清远连州保安镇的重阳“大神”盛会已持续千百年。每到重阳日家家户户贴门对,村村寨寨结彩门。盛会最引人注目的是“抬大神”、“踩八卦”、“摇高神”、“扮故事”等节目。

  佛山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旧时的重阳节,扫墓人士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带上祭品上山拜祭先人。而今的重阳节则由上山扫墓祭祖演变为家中祭祖。

  广东省和广西省,以客家人为主,至今仍然保留着重阳节祭奠祖先的习俗。农历九月初九,在粤北客家地区有许多客家乡民称之为“九月节”,每逢这一天,客家人往往要扶老携幼登高望远、赏菊赋诗。

  尤为独特的是还有不少地区流传着中原古俗——浸泡菊花酒。晒干的嫩菊和些许菊叶与蒸好的糯米相混合后,撒上一层客家酒粬,保温发酵数日后,初步酿成菊花酒。将这些菊花酒液封坛后放置于阴凉处,直至第二年重阳,一家尽情开怀畅饮。

  潮州人过重阳节不但有放风筝的习俗,还会制作美味的“油麻团”作为祭品。放风筝,潮州人叫做“放风禽”或“放风琴”。这是因为风筝都是以飞禽或相似飞禽的形状制作而成的,所以有此称谓。又因潮语的“禽”与“琴”谐音,故又称之为“放风琴”。

  在潮州地区,当地人用“油麻团”作为祭品也有一定的来历。因为“油麻团”的“团”,潮人在这里读“缘”,“团”正好与“缘”的读音相同,因而古时候的潮人,便有了在重阳节“结缘”的重要习俗,其意是结个良缘。重阳节当天,左邻右舍之间互相探访,互赠“油麻团”。

  重阳放纸鹞也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潮汕重阳节的习俗

  1、祭祖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有一些潮汕乡村也将重阳当成祭祖的节日,潮俗在重阳节祭祖的都是家境比较清贫者,他们无力在每个祖先的忌辰都祭拜,便在这一天做个总的祭拜,求得祖宗谅解。

  2、放风筝

  放风筝是潮汕群众性的一种民间游戏活动。潮俗的重阳节放风筝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此时节,天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最佳时期;再说潮州的韩江每到此季节,又有大片的沙滩露出江面,更是放风筝的难得场所!

  在潮汕农村,有不少人信命运,认为每逢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转运日”。因而此日有些人携带自己的风筝登高放飞,意谓“衰运”尽去,“好运”将来。人人都想方设法让自己的风筝顺利高飞并任其飘流,以偿心愿。不过有不少风筝在中途放飞时断线,故潮谚曰:“九月九,风筝断线满天走”。对断线飞来的风筝,人们忌捡,怕捡到别人的“衰运”。

  3、制作“油麻团”

  在潮属地区,用“油麻团”作为祭品,也有一定的来历。因为“油麻团”的“团”,潮人在这里不读“妥弯5”,而是读为“缘”,“团”正好与“缘”的读音相同,因而古时候的潮人,便有了在重阳节“结缘”的重要习俗,其意是结个良缘。是日,左邻右舍之间互相探访,互赠“油麻团”。这是潮人重礼仪,讲团结友爱的具体表现。

  又因潮人对此节日的传说,与全国各地有所不同,主要的:一说是日是太阳公公生日;另一说是“九皇诞”。相传“九皇诞”是以纪念“九皇爷”来纪念汉族封建政权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的隐语。故自古以来,潮人便有以“油麻团”和应时水果祭祀太阳公公或“九皇爷”,并有持素一天之俗。

  4、食“九皇斋”

  旧时潮州戏班自初一日起至初九晚上要食斋,称食九皇斋。自初一日起全班人员穿白衫裤,天天焚香敬奉,初九晚上,全体敬拜(连同玄武山佛祖和戏神田元帅一起拜)。民间也有拜九皇者。但在泰国潮籍华侨裔食九皇斋却很隆重,自初一至初九或初十,普遍有食九皇斋,祀拜皇神之俗。

  他们所祀的九皇神,与中国神书上所说的北斗辰宿不同,也与潮汕本土民间传说的人皇九个头,有九个兄弟,分管九州的九皇神不同。他们拜的九皇神,传说原是九个贼,后被观音大士收服,改邪为正,大慈大悲,做了许多善事,成为佛门的大弟子,而受人们的崇拜,构成了有异于本土的潮汕华侨民俗的一部分。

  5、菊花餐

  重阳节古称菊花节。古人有:“九月重阳都下赏菊”、“九月九日饮菊酒,人共黄花醉重阳”及“九月黄花插满头”等诗句。

  古往今来,潮汕人家,世代相沿,“九九”重阳有赏菊、餐菊、饮菊、插菊等风俗。古医籍《神农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之妙效。故古人赞美菊花为“延寿客”,其功可知矣。

  重阳节习俗

  1.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放纸鸢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鸢,线爱长”。纸鸢就是我们所说的风筝,广东、福建等地一直保留着重阳放风筝的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3.登高

  (1)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4.吃重阳糕

  (1)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2)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5.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不少地方家族观念和祭祖观念正日渐淡薄。

  6.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7.饮菊花酒

  (1)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2)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

  8.佩茱萸

  (1)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2)《本草纲目》说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而古人则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9.吃羊肉面

  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10.归宁父母

  旧时,重阳节也叫“女儿节”,凡有女儿已经出嫁的人家都会准备名酒和糕点,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这便是“归宁父母”。

【广东重阳节习俗】相关文章:

广东重阳节习俗07-19

有关广东重阳节的习俗07-04

广东重阳节习俗4篇07-19

广东重阳节习俗(汇编4篇)01-27

广东清明节习俗07-09

广东清明节的习俗07-01

广东潮汕中元节习俗06-26

重阳节的习俗06-20

重阳节的习俗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