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2-03-10 12:09:01 教师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热门】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热门】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

  班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个体差异导致了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有的能说能唱又能跳,有的只有顽皮的劲不喜欢学习,而有的'从不做声,在这个小家庭里,我们老师就是家长,就是妈妈,该如何引导如何教育呢?尤其是一些比较内向,不做声的孩子,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善表现而已。

  做早操时,由于要全面观察孩子们,老师所用的小哑铃一直是由站在排头的小米负责帮忙带过来的,小米呢比较聪明伶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任务,我们也喜欢安排给她,因为她可以完成的又快又好,是老师的好帮手。有一次,小米因为感冒请假没来幼儿园,在做早操的时候,又到的哑铃操的时间了,我依旧站在原地等待孩子们那好哑铃就位做操,不一会儿,段春夷小朋居然给我送来了小哑铃,这时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她平时一直是默默无闻,不管是上课时还是在游戏时,很少听到她的声音,今天居然是她先发现小米没来,而且给我送来了小哑铃,这让我又惊讶又欢喜,然而,这又让我深思,对于像她一类的孩子,乖巧、听话、不顽皮,平时很少会注意到他们,可以说有一些忽视。其实她们也很想表现自己,可能由于胆小,不自信,丢失了许多表现自己的机会,那么我们教师又应该如何对待呢?我想,还是应该多提供孩子们锻炼的机会,在不断的尝试中,能找到真我,做个自信开朗的小宝宝。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

  我们班有很都同学都值得我学习,有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郭雨坤,有各科基础都很夯实的陈书艾,有书写和成绩都十分出色的江孟琨。而我更佩服另一个人。

  她,有着一张瓜子脸,上面镶嵌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一个马尾总是高高扎起,穿着一套整洁的校服,看起来十分精神。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当然是我们的班导助理——邓妙言。

  她十分乐于助人。有一次,在下楼梯的时候,崔津博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手给摔肿了,当时我并不知道,走到操场后我才发现他的眼里充满了泪花,果然,我仔细一听,发现他在小声的抽泣,我连忙跑过去问道:“你怎么啦,是不是谁欺负你了?”他举起右手给我看,呀!他的手肿了,当时我以为不是很严重,也许明天就好了。就和别的同学玩去了,也就没有管他。就在我没走多远,邓妙言就看见崔津博的`手肿了,她把他给带走了,我以为她只是带他到胥老师那里就算了,可是她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她是先把崔津博带到胥老师那里说明情况,然后再把他带到医务室,医生给了崔津博一块冰,邓妙言不是在旁边袖手旁观,而是接过冰块小心翼翼的给崔津博敷了起来,她十分轻,生怕弄疼了她,她那样的认真,神情是那样的严肃。敷完手后,还把崔津博带到食堂用。

  你看,邓妙言是不是很棒呢?她是我心中的好榜样。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

  上中班以后,为了进一步锻炼幼儿的劳动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我们经常邀请孩子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整理器械箱,分发点心和碗筷,整理床铺,等等。每天午饭后的散步时间,我们会请两三位孩子留在活动室里,帮着拎拎桶、挂挂毛巾什么的,不少孩子总是积极响应。于是,我们便轮流邀请一些主动请缨的孩子,分配适当的劳动任务,让他们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在与教师一起劳动的过程中,这些孩子变得越来越能干,也乐于与教师交流。可是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踊跃参加劳动的总是那些活泼、动手能力较强、平常愿意和教师交流的孩子,那些比较内向、做事较慢或平素就贪玩的孩子几乎从不举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孩子的性格因素外,还与我们的选择习惯有关。刚开始,由于我们担心孩子能力不足,所以邀请的都是一贯比较能干的孩子,他们在不断的参与和我们的肯定中获得了成功与自信,因而表现更加积极。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原本就自信心不足,加上教师没有邀请他们,他们自然而然就置身事外,渐渐丧失了主动性。而那些调皮的孩子只想着远离教师的视线嬉闹,对劳动自然不感兴趣。那么,有什么办法让所有孩子都积极投身到为集体服务的活动中呢?我们的策略是:

  1.把劳动作为奖励内容

  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愿意在集体中承担一定的任务,表现自己的能力。我们将参加劳动作为对表现好的孩子的一种奖励措施,有效激发了孩子的内在动力。

  一次午餐后,我们对孩子半天的表现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对有进步的孩子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表扬,然后提出要求:“因为你们表现很棒,所以老师请你们来帮忙。你们愿意吗?”受到邀请的孩子自然开心不已,看到周围羡慕的眼光,自豪感油然而生。后来,随着参与劳动的人越来越多,我不得不制定值日表,安排孩子轮流参加劳动。

  2.让劳动富有游戏性

  在教师心目中,参与劳动是一种锻炼。而在孩子眼里,劳动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游戏,他们享受这种和教师一起把活动室整理干净、充分显示自己能力的感觉,享受水流冲在抹布上、拖把在地面游走的过程。如果这种“游戏”更具趣味性.那么它就会更具吸引力。所以,我们和孩子一起给每一种劳动内容都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例如,将擦桌子叫作“给桌子洗脸”,将拖地当成“给地板挠痒痒”,将挂毛巾变成“数数比赛”……孩子们沉浸在游戏情境中,劳动也变得格外快乐。就连那些原本调皮的孩子也愿意参与其中。

  3.降低工作难度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如果教师要求过高,劳动强度太大,他们会很容易对劳动失去兴趣。所以,我们每次都降低劳动要求,详细讲解劳动技能和方法。比如:有米粒和汤渍的`桌子,孩子往往是擦不干净的,于是我们教师先用清洁剂擦洗一遍,然后要求孩子两人一组面对面站在桌子两边,将拧干的干净抹布摊铺在桌面上左右移动,每人负责自己面前的一半,从这头擦到那头,然后再沿桌子四周擦一遍。这样孩子会产生胜任感,并通过自己的行动体验到挑战自我的快乐,不仅劳动技能有所提高,参与劳动的热情也更高了。

  4.促进合作与交流

  合作劳动总是更有乐趣。于是,我们鼓励幼儿两三人一组,共同完成劳动任务。孩子有时会分工协作,有时会相互竞赛,有时会相互提醒和纠正,当然偶尔也会调皮玩闹,但都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也逐渐习惯了合作这一重要的劳动形式。午后散步时,是活动室里一天中最清静的时候,此时我们可以边劳动边和孩子聊聊天。在这种非正式、平等的交流中,即便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也愿意敞开心扉,积极回应。

  曾看到一篇报道,说国外有一些高校明确表示拒绝接收中国独生子女入学,原因是这些孩子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所以,我们应该从娃娃开始,让孩子爱劳动、会劳动、有机会劳动,真正成为“脑子指挥双手、双手锻炼脑子的手脑健全的人”。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

  今天是重阳节,周老师给我们留了个作业,就是回家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打个电话,向他们祝贺重阳节快乐。

  回到家后,我心里想,如果给他们打了电话,这样会不会不好意思啊。哎呀,算了,算了,没关系的。打电话就打电话吧。先给姥姥家打吧。“哒哒哒哒”----“喂,是姥姥吗?”姥姥说:“是我啊!有什么事吗?”“其实我也没有什么事,就是祝福您和姥爷重阳节快乐!”“好!好!好!蕾蕾真孝顺啊!”姥姥高兴的说。

  爷爷去世了,只剩下奶奶一个人了,孤零零的。而且爸爸还让奶奶去我们家的厂子里看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好让奶奶去了。“哒哒哒哒”----“喂!是奶奶吗?”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谁呀?”“是我,奶奶!”“有什么事吗,蕾蕾?”奶奶问。“今天是重阳节。我祝福你重阳节快乐!”我自信的说。说完就把电话挂了。我能想象她那憔悴的面孔,也能想象奶奶听到后是多么的激动。奶奶个子矮矮的,身材瘦瘦的',皮肤黑黑的,声音粗粗的。她的外表不怎么惊人,但是做起事情来却总是一丝不苟。做针线活更是认真仔细,又美观。

  我知道爸爸是个大孝子。可他为什么非要让奶奶去看厂子呢?奶奶已经六十多岁了。最近,我发现她日见消受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我问妈妈:“爸爸为什么非要让奶奶看厂子呢?她已经六十多岁了。”妈妈生气的说:“小孩子,你们懂什么呀!不要瞎问了。”说到这里,我哭着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让奶奶安享晚年呢?”“奶奶!求求您!可不可以再活十年。等到那时,我会拿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去见您。我会给您很多的好吃的。海鲜白酒什么都不会缺。我一定让您过上吃喝不愁的好日子!”

  今天,我的同学孙永情对我说:“我梦到你成了居世第四,很富哦!而且是你说服了美国总统,美国归顺了我们国家了,你还成了美国的女总统了。”听了这些,我兴奋的问:“是吗?”孙永情坚定的说:“当然喽!”

  传说世界上有一棵愿望树。我不希望自己多富有,多有知识。我只希望奶奶长寿,再活它几十年。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5

  中午时分,孩子们正沉浸在自选游戏的快乐中,一个声音打破了融洽的氛围:“老师,凡凡把小青蛙放进龙虾缸了!它会被咬死的。”孩子们纷纷围过来,一个个义愤填膺地怒视着凡凡,仿佛他是可恶的坏家伙。凡凡却是一副神态自若的样子,还用小手放在嘴边“嘘”了一声:“别吵,我们一起看看,龙虾和小青蛙会做朋友吗?要是不会,我会救它的。”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察起来。只见龙虾慢慢悠悠地卷起尾巴,立起身子,张开大钳子舞动了两下,就把整个身子转过去向旁边前行,似乎对那只惊吓得一动不动的青蛙丝毫不感兴趣。小青蛙呢?愣了半天终于回过神来,一跳一跳打了几转之后,也安静地吸附在缸壁。“你们看,他们不是挺好的吗?”凡凡对此好像胸有成竹,一旁的小朋友们也长出了一口气。“凡凡.你下次可别吓我们了。”东东耐心地提醒凡凡,其他孩子也应和着劝告着。出人意料的是凡凡的总结性陈述:“如果我不这么做,你们怎么会看到龙虾是不咬青蛙的呢!”此刻,我不免庆幸自己的等待,要是我急欲阻止,不会亲见如此惊险而生动的一幕,也无法了解凡凡淘气的真实原委。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如果孩子没别的事情可做,有时候他们就会制造一些恶作剧。教师应该将孩子的这种创造力引上正轨,并让它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基于这种认识,我修正了对凡凡的教育方式: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凡凡从事一些冒险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同时,还有助于建立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定期帮助孩子用新的工具及材料做一些实验,不要求孩子的每次实验结果或每次活动都有实际用途,真正的创造力往往要伴随着许多次的失败;

  避免对凡凡不切实际的想法太快地表示反对,并对孩子说一些诸如“那样做根本不行”之类的令孩子灰心丧气的话;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当孩子所犯严重错误需要适当纪律论处的话,惩罚要对事不对人,不要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为凡凡选择一些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玩具或活动,如放大镜、磁铁、用于制作纸盒、卡片等的薄纸板等,都比那些成品的玩具更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鼓励凡凡收集一些东西,如羽毛、纽扣、种子、邮票或感兴趣的任何东西,收集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创造精神,允许凡凡将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带回家,有可存放的小天地。

  实施一段时间后,小朋友们热情地称赞凡凡为“小小博士”。凡凡依然眨巴着那双大眼睛,兴高采烈地邀请你去看他的`新发现或新发明。

  可见,创造力是在孩子获得一种真正的自尊感的气氛中得以发展的。透过“越轨行为”,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需求,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自由创造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意向,及时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创新要求,这一切都将成为培育孩子创造力的沃土。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6

  在课间活动时,孩子们正用一张报纸卷起来做纸棒,发现这根纸棒一夹就弯了。“为什么会弯呢?”这个问题使孩子们开始了新的尝试:有的将一张报纸扭曲但发现还是会弯曲;有的将一张纸做纸棒轻轻夹着玩,但发现一不小心纸棒就弯了;少威用几张报纸卷起来粘住,这次终于成功了,棒子没有弯。孩子们兴奋地欢呼。杨月和武彤在玩游戏“乘风破浪”时,杨月选择了纸张比较厚的杂志封页,武彤选择了一张普通的旧报纸。在玩的过程中,武彤发现她的报纸总是要掉下来,杨月的却不会掉下来。她在多次的尝试后换了一张和杨月一样的`报纸,发现报纸始终贴在她的胸口,她开心的笑了。老师:“为什么那张报纸老是要掉?”贝贝:“大概是太重了吧。”老师:“重的报纸一定会掉下来吗?”……

  四个孩子又开始了尝试。自由活动时,贝贝开心地来告诉我,她们发现的秘密,还将自己的发现介绍给了大家:“报纸越重,跑的速度就要越快。”在对孩子尝试游戏的观察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孩子的力量。他们有探究勇气、发现未知的能力。旧报纸的游戏给孩子们一个整合学习的机会,孩子们在其中接触到的厚度——力度——速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眼中可能是高深的,但孩子却通过自己的方式触摸到了这些未知,并在其中获得了宝贵的体验。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7

  你会对别人的一个哈欠充满好奇吗?你会为一只小蟾蜍兴奋不已吗?你会为了一朵小红花拼命努力吗?你轻笑:怎么可能?

  是啊,这些事都太小了,我们都长大了,再也不屑去做了,但是这些却是幼儿园里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幼儿园里,有哭有笑,笑容是真的,眼泪也是真的。人生漫长,世界广阔,多少悲欢离合,世事艰辛,而所有复杂故事的最初却都是从这个简单的世界里开始的。

  还记得那些现在想来过于幼稚当初却想得认真的事吗?还记得那些带领我们走进这个世界的老师吗?

  ——题记

  1、《老师,咱们睡觉吧》

  这学期我带的是中班的小朋友,小家伙们仿佛有无穷的精力。每个星期一的午睡时间,晨晨都特别兴奋,就是不愿意睡觉。由于晚上没睡好觉,我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随即,泪水充满了眼眶。晨晨看见了,好奇的看着我,问:“老师,你怎么哭了?”“我没哭。”“没哭怎么眼里都是眼泪啊?”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里怎么会有泪呢?”晨晨挠挠头:“是因为我不愿意午睡吗……对了,你刚才打了个哈欠,所以你流泪了。”“对!晨晨真棒!观察的可真仔细。那你知不知道老师打哈欠流眼泪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呢?”晨晨低下头想了一会,说:“老师,你是不是困了呀,困了打哈欠可难受了,我们睡觉吧。”

  2、《老师,是青蛙吗》

  今天早上刚上班,中一班传来一阵喊叫声,“是什么呀?”“是小青蛙吗?”。我过去一看,原来他们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小小的蟾蜍,他们班的刘老师想把它请出去,这个小东西却气的肚子鼓鼓的,肚皮透明的像是要破了,四条腿伸的直直的。“老师,让它和我们玩儿一会儿吧?”李嘉怡小声的说,“好吧,但是别用手去碰它。”刘老师停止驱赶,蹲下来和幼儿们一起认真而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小家伙,“瞧瞧,这到底是一只小青蛙还是小癞蛤蟆呢?”刘老师也不敢确定了。“应该是一只小蟾蜍吧!”我说“我也不敢确定,干脆上网查查吧。”上网查了查,哈哈,还真是蟾蜍,这小家伙也是一种益虫,会吃蚊子等害虫,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及人类的健康,它还会分泌毒液,它的毒液还有腰用呢。哈哈,我和幼儿们长见识了,谢谢这只不速之客——蟾蜍。

  3、《午餐咸菜的效应》

  魏金昊小朋友最近感冒了,总是不好好吃午饭,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为了得到我的表扬,就使劲地吃饭,不吃菜。于是中午用餐时,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吃饭,希望他可以多吃点菜。我说:“今天青菜很香哦,来尝一尝。”魏金昊不情愿地说:“我不喜欢吃。”我夹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给他看,魏金昊有点心动了,学着我的样子夹起一点青菜,可是刚嚼了几下就又吐了出来。看到这种情况,我十分担心,不吃菜感冒怎么能快点好呢?我对他说:“只要你吃一点菜,老师就给你咸菜做奖励,好吗?”魏金昊十分高兴,爽快地吃了自己的一口菜,我信守承诺给了他一小块咸菜。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每次午餐我都给魏金昊“加餐”,有时也会给其他小朋友,不知不觉中,幼儿们都食欲大增。

  4、《小蜻蜓是“英雄”》

  今天幼儿们出去喝水时,突然飞进来一只蜻蜓,那是一只漂亮的红蜻蜓,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翅膀,飞上飞下的直惹得幼儿们争相追逐它。现在想让场面安静下来是不可能了。

  于是,我大声说:“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一种什么昆虫?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它是专门吃蚊子的英雄。叫蜻蜓。”“真的吗?老师,蚊子可坏了,它都叮了我好几个疱。”“对呀,它还能传播疾病呢。”听了幼儿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我补充说:“蜻蜓的宝宝也吃蚊子的宝宝呢,真是大大的英雄,所以说它是一种益虫,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多吃坏蚊子。”噢,我们懂了,幼儿们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对幼儿的教育,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抓住机会,利用身边发生的小插曲,同样能起到非一般的效果。

  5、《“蹲下来”,做幼儿的朋友》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说多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细细一推敲,它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

  我们可以将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那我们每天亲切的称幼儿为“小朋友”时,不是也应该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感情去和幼儿交流吗?只有我们将幼儿真正当作我们的“小朋友”,才会用朋友的身份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进步,从幼儿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发现和行为。

  这种以平等融洽的关系提供的支持最易于幼儿沟通,也最容易被幼儿接纳。

  6、《弄脏的蔬菜印章画》

  王艺睿小朋友白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长得白白胖胖。自从入园第一天起,老师们都非常喜欢她。作为她的.班主任,每当看到她聪明可爱又调皮的样子,我也会特别喜欢这个小丫头。

  每次区域活动时,她都积极参加,今天也不例外。

  在益智区中,幼儿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用各种蔬菜做蔬菜印章画。有的幼儿印出的是小花被、有的幼儿印出的是一座小房子。正在我聚精会神的欣赏幼儿们的印章画时,听到了告状声:“老师,王艺睿把我的印章画弄脏了、王艺睿把颜料瓶打翻了、王艺睿把颜料弄到我身上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她,而是给了她一个会意的微笑,同时又摸摸她的头,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你只是想要帮助他们把印章画印的更好、更漂亮,是不是啊?这时,我把他的印章画给小朋友们展示了,并且对她的画进行了表扬,她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别的幼儿也都不怪她了。

  这种间接地教育方式,我发现她特别容易接受。也使我在日常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从中受益匪浅!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8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下到生产车间后,先了解整个xxx生产的流程,从采购入库,到领料生产,到最后的成品入罐,对整个车间的生产活动有了基本认识,这对我们熟悉企业,进行实务操作打下良好基础。

  其中,先前我们对xxx的生产几乎一无所知,但下到车间之后,我们不仅了解了生产流程,还进一步了解了xxx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用途,由于脂肪酸生产完后是直接用于公司后面的扬子石化生产,所以每个月的生产有一定的额度.而且由于季节和温度等条件的限制,机器开工的时间长度及强度也有相关的规定,另外,对一些流水线的参观,也激发了我对如何通过新流水线的建设,对降低生产成本的思考,于是,感受颇深的一点,要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基本、基础的作业环节是要了解的,否则,很容易让理论脱离实践.

  在熟悉了车间的生产流程后,工作人员拿了以前的交接班记录和中间产品申请单和报表等资料给我们看,在翻看这些资料的'过程中,有不懂或弄不清楚的资料,积极向同事请教,在他们的耐心指导下,我们对车间的整个产品检验的程序方法有了一定上的认识。

  由于化工生产是不间断的,所以车间生产必须时刻有人,车间的工作人员采取四班两倒(一天白班12小时一天晚班休两天)和常白班制度.我们车间有四个人(主任,工艺员,等)上长白班,其他人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班四班两倒.

  虽然我们没有正式分配,但我们都严格遵守车间的生产纪律,遇到不懂不明的地方都积极发问,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在车间里必须首先了解生产工艺流程,我们先查看了每个仪器和设备,并了解他们的名称和用途,遇到不懂的地方工艺员就跟我们耐心讲解.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们把工艺流程图画下来以便更好的熟悉工作环境.当然在化工生产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因此我们刚进车间时主任就给我们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我们被安排在丙班和他们一起倒班,这样我们可以亲自参与实际的生产中,下和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是否还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生产工艺流程脂肪酸是应用相当广泛的工业原料,可以榨油下脚料油泥为生产原料,广泛应用于橡胶硫化剂、塑料热稳定剂、润滑剂,纺织用柔软剂、化纤油剂等,在医药方面,用于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和甜味剂等。据调查,国内脂肪酸年需求量30万吨,年产量20万吨,缺口10万吨。市场需求量很大脂肪酸的生产制造方法,由原料经水解反应生成粗脂肪酸和甘油水,生成的粗脂肪酸经蒸馏工艺形成成品,其特征是:所述的水解反应是原料经过两个以上的水解塔(25),所述的水解塔(25)内采用导热油加热;所述的蒸馏工艺是先采用真空蒸馏装置对脱气塔(27)内的粗脂肪酸先脱水脱气,再经过蒸馏,冷凝后即得成品。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9

  晚上,正准备睡觉,手机突然响起了短信提示音,打开一看,号码是陌生的,但短短的一句话却像炸弹一样在我脑袋里炸开了:“罚站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但如果孩子连为什么被罚站都不知道,这样的教育还有意义吗?”

  我睡意全无。

  我让谁罚站了?躺在床上,脑子如放电影一般重复着白天在幼儿园的每一个细节,可怎么也想不起有谁被罚站过。

  一夜无眠。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小朋友的花名册,我想知道,短信到底是哪个家长发给我的,这样我就能知道是哪个小朋友为了什么事受罚了。可遗憾的是,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竟然找不到那个电话号码……难道,是发错了吗?和我搭班的老师来了,我把短信给她看,她瞪大了眼睛:“可能吗?现在有谁会体罚孩子?估计是家长误会了吧。”

  可是,这误会从何而起呢?要知道,无风不起浪啊……

  我把这个电话号码写在黑板上,问小朋友是谁的爸爸或妈妈的手机号码。可小朋友们只是静静地坐着,没一个回答。我继续问有哪个小朋友昨天晚上跟妈妈或爸爸聊过幼儿园里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小朋友们纷纷说起昨天晚上跟家长聊的事儿。这时,安安怯生生地举起小手,说:“老师,黑板的手机号码,好像我妈妈刚换的新号码……”

  怎么会是安安?他可是个既懂事又能干的孩子,自觉又自律,每次评“好孩子”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安安告诉了我们事情的原委:原来昨天晚上睡觉前,他那个当老师的妈妈向孩子问起了幼儿园的事。安安说,他在幼儿园表现很好,可不知为什么,一到午睡的时候,老师不让他马上上床睡觉,也不让其他小朋友上床睡觉,而是叫他们站在床边,可是为什么要“罚”他们站,谁也不知道……于是,他妈妈就给我发来了这条短信……

  事情终于搞清楚了,可心却沉沉的,一点也轻松不起来。原来,因为幼儿园条件的限制,我们班的活动室在一楼,但午睡室却在四楼。虽然一直教育孩子们上楼梯的时候“要安静,不能跑,一个跟着一个走”,可走到四楼,特别是盛夏的时候,几乎每个小朋友都气喘吁吁。为了孩子的健康,每一次进午睡室的时候我们都会叫孩子先在床边站着休息一会儿,直到不喘了才上床睡觉……

  我以为,这么“简单”的事,这么“容易理解”的.事,我们懂,孩子也一定懂,所以也就没有作特别的强调。谁知道,“误会”还是产生了。

  跟孩子们解释了“罚站”的原因后,我忙给安安妈妈回了个电话,虽然安安妈妈一再道歉,可我心底的这个结并没有马上打开。不管如何,在这场不大也不小的风波中,我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也知道了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更细心、更用心,并要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关爱。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0

  在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说:“我背上很痛。”妈妈说:“可能是腰酸吧!你白天干什么啦?”爸爸说:“我白天在帮送鸭料的工人拿鸭料呢!”妈妈说:“拿鸭料的工人可以自己拿呀!为什么你帮他们拿?”爸爸说:“我看着他们很辛苦的样子,就帮他们拿了。”妈妈说:“那你就自作自受喽!”

  我说:“爸爸,我来帮你敲背吧!”爸爸说:“好,还是我儿子乖。”我说:“没什么啦,这是我应该做的'。”

  还有一个晚上,妈妈身体不舒服。爸爸正在烧饭,我说:“爸爸,我上去陪妈妈了啊。”爸爸说:“好,你赶快去吧。”我走到妈妈旁边说:“妈妈你要喝水吗?要吃药吗?”妈妈说:“我不要,我就躺一会儿吧。”我说:“妈妈,您睡吧!”

  妈妈醒来后,我说:“妈妈,你睡了好长时间了。”妈妈说:“谢谢你一直陪着我。”爸爸对我说:“你真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快吃饭吧!”

  通过了这两件事,我懂得了什么叫孝敬父母。我以后还要好好对待父母。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1

  早晨,我急匆匆地经过走廊,迎面遇上了正要下楼参加户外活动的小二班小朋友。“袁阿姨!”一声快乐的呼喊打破了周围的平静。

  我愣了一下,继续往前走。“袁阿姨,你忘了吗?你抱过我的!”小家伙这么一喊,整个队伍立刻就兴奋起来:“袁阿姨,你真漂亮!”“袁阿姨,你真帅!”“袁阿姨,我喜欢你!”甚至有孩子直接跑过来抱住了我的腿。

  “袁阿姨,你真幸福!”小二班的老师打趣着说:“来,我们让袁阿姨找找谁走得最神气,袁阿姨会再拥抱你们!”

  “好的,我们到操场上去!”我和孩子们一起来到操场,孩子们围着我站成圆圈,点到谁的名字,谁就跑过来和我拥抱。大宝一步三跳地跑过来.两腿顺势搭上了我的双腿,直接就搂着我的脖子吊到了我身上:隋杨大声喊着“袁阿姨,我来了……”张开双臂跑过来,紧紧地抱住了我;刘衡更有趣,不仅把脸贴在我的脸颊上.还乐呵呵地来了一句“谢谢你!”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拥抱能带给我和孩子们这么多的快乐!

  平时,我常常会在孩子们起床的'时候走进班级,帮孩子们梳梳头发,提提裤子,顺便拥抱一下孩子。我只是顺手的一个无意举动,没想到孩子们竟然会牢牢记得!更没想到孩子会用这样一种方式回报我的拥抱!感动之余,我深深地陶醉了。这小小的拥抱不仅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也让我体会到了做一个幼儿教师的幸福。

  幼儿教师最基础的素质要求,就是要爱孩子,并要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孩子们知道“老师喜欢我”,并愿意亲近老师,和老师一起游戏、学习。那么,就让我们从拥抱孩子开始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2

  飞旋因轻微感冒而请假,可已经连续两个多星期没来园了,是不是孩子病情严重了?我担心着孩子的病情.打电话给她妈妈,孩子妈妈却似乎比我还惊讶:“孩子还没有去幼儿园吗?我不知道啊,我在外地出差呢,可能是她姥姥没有送孩子吧!”当天下午,飞旋就来到了幼儿园。原来,飞旋的病早就好了,因为妈妈出差,一直由姥姥照顾,孩子不愿意来幼儿园,姥姥就由着孩子的性子,一直在家玩了一个多星期。

  中国有句老话叫“隔代亲”,在现实生活中,像飞旋姥姥一样宠着孩子、依顺孩子的祖辈家长不在少数。老人疼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可一味地纵容不仅耽误了孩子正常的学习活动,还容易让孩子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理解:幼儿园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就不去。这非常不利于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也会使孩子对待入园甚至入学的态度变得轻率和想当然。我在和飞旋妈妈的交谈中发现,其实她也觉得姥姥太惯孩子了,但因为工作忙,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

  我想,这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年轻爸妈应多跟孩子在一起,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任务,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引导祖辈家长建立相应的教育意识,做好隔代家长的沟通工作。于是,我有意识地加强了与飞旋姥姥的交流,渐渐地,姥姥开始了解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很感慨地说:“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习跟在家里玩确实不一样.我以后不能随便让飞旋在家赖着不上学了!老师,你有什么事就告诉我,我有的是时间帮你们做事!”

  隔代亲,是老人的一种情感寄托.只要我们多与老人交流,老人就会了解怎样做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而老人也非常愿意为了孩子而配合老师的工作。换一个角度来看“隔代亲”,换一种方式引导祖辈家长,他们就能成为我们日常教育活动的好帮手。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3

  一到春天,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喜欢从野外捕捉一些小蝌蚪,带到幼儿园的“自然养殖角”里养护。幼儿每天会不定时地去看望、加水、喂食物等;教师则会在此基础上,生成“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等教学活动。

  一天,我在走廊边走边和教师谈论环境创设,这时,有个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王老师,我想问您,喂养的小蝌蚪变成小青蛙时,为什么都要死掉,或者不见了?”我转身问道:“这个现象是你发现的还是小朋友发现的?”她说老师发现了,孩子们也发现了。我问此现象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回答是还没有深入下去。这时,我们正巧已来到自然养殖角的小蝌蚪旁边,只见瓶瓶罐罐里的小蝌蚪,有的变成了四条腿的小青蛙,但尾巴还留着。有一个瓶子里,确实死了一只小青蛙,浮在水面上。据教师介绍,另几瓶里原来都有变成的小青蛙,这两天却都不见了。于是,我随手把一个有死青蛙的.蝌蚪瓶从架子上拿下来,同时又选了几个养有小蝌蚪未变成小青蛙和已变成小青蛙而活着的蝌蚪瓶都拿到走廊上,对教师说:“你们提的这个问题,让孩子们先来说说是怎么回事好吧。”

  于是教师叫来大班的6个小朋友,先让他们观看里面的小蝌蚪和小青蛙。然后,问一位在我身边的小男孩:“你看看,这里的小青蛙怎么了?”“老师,这个瓶子里的小蝌蚪变成小青蛙后都不见了。”“为什么呢?”“不知道。”我又接着问:“这瓶子里的小青蛙呢?”小朋友一齐说:“死了。” “为什么小蝌蚪变成青蛙就会死掉呢?”一个小朋友抢着说:“没有饭吃,饿死的。” “不对,变成小青蛙后,它就会把没有变的小蝌蚪吃掉,不会饿死的。”另一位小朋友说:“是水太脏了,死掉的。”“不对,不对,小蝌蚪、小青蛙在田里,水比这里更脏,怎么没有死掉呢?”另外一个小朋接过话题说:“青蛙是要坐在荷叶上的。”我接着问:“这里没有荷叶怎么办?”只见这位小男孩眼珠子转了一下说:“我可以到外面去找一些树叶来,放在瓶子里当荷叶,让小青蛙坐在荷叶上,就不会死掉了。”多好的方法啊!这是农村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可能是孩子们从书上、媒体上和生活中看到青蛙与荷叶有一种直接的生活联系。但他们却不知道这就是小蝌蚪与小青蛙在生理变化上的根本性区别。因为小蝌蚪是用两腮来呼吸空气,而小青蛙是用肺部呼吸空气的。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蝌蚪身体各部位都会发生全新的变化。从蝌蚪到青蛙,生理上的变化促使其生活环境也随之而改变,从生长在水里发展到水陆并存的两栖生活。这表层的知识一旦被孩子们发现后,他们就会用各种方法,为青蛙的生存提供方便和可能。于是,我又向他们提出了新的问题:“除了树叶飘在水面上,供小青蛙栖息,还有别的方法吗?”刚才被捂住嘴巴的幼儿回答说:“有,我可以用木块、树枝放在瓶子里,让小青蛙爬到上面来。” “还有其他办法吗?”一位小女孩站起来说:“我去搬一块石头,放在水里,让它露出水面,小青蛙就可以站在石头上,不会死掉了。”“你们看,这里有好几个小蝌蚪要变成小青蛙了,你们还把它放在这样小的瓶子里,还灌满了水,它们会活吗?”这时,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对了,我们应该把这些小蝌蚪放在比瓶子还大的地方,里面要小石头、木块、树叶这些东西,小青蛙就不会死,也不会跑掉了。”我说:“对啊,到那时,青蛙妈妈会来感谢你们的。”

  这则案例中,“腮呼吸”还是“肺呼吸”的科学知识反映在幼儿日常关注的“养殖小蝌蚪”的过程中,师生互动时,教师没有点破,而是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多种方法改变小青蛙的生活环境来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到何时才可以让幼儿来理解“腮呼吸”和“肺呼吸”的知识,不同的教育对象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老师们,不妨你们也去试一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4

  这几天连续的阴雨把孩子们困在了教室里,今天中午看见外面雨停了,我便对孩子们说:“把玩具收起来,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到外面散散步吧!”“耶!太好了……”孩子们一边欢呼一边动作迅速地整理好玩具,手拉手开始排队啦!这时恒恒却若有所思的站在一旁,我便走上前提醒他:“恒恒!快点和好朋友手拉手,我们现在要去外面散步了!”“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下雨天好还是有太阳好?”原来恒恒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满心期待地去散步,他的小脑袋里竟在思考这样“深”的问题?我该怎样去回答和处理呢?恒恒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对于个体孩子提出的随机问题,我是与这个孩子产生互动讨论呢?还是把这个问题抛给更多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一起参与交流讨论,从而引发孩子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于是第二天的中午,我便组织了一次雨天好还是晴天好的谈话活动,把问题再次抛给孩子。我说道:“昨天恒恒问了我这样的问题,下雨天好还是有太阳好?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你们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这下孩子们议论开了,孩子们一边说我便把他们的观点记录了下来:

  1.喜欢晴天的理由:太阳出来让植物生长;晒晒太阳人不会生病;太阳出来可以晒衣服,太阳出来可以出去玩,我们可以锻炼身体……

  2.喜欢雨天的理由:下雨天植物不会干枯,下雨天河水不会干,可以穿漂亮的雨鞋,撑着伞出去玩,下雨天的.雨声特别的好听,水滴很好看……

  从孩子们阐述的观点中,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还是比较单一的(因为没有哪个孩子是既喜欢雨天又喜欢晴天的),因此我又随即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有的喜欢下雨有的喜欢有太阳,那么如果一直下雨或者一直有太阳,这样好吗?今天回家好好想想,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明天我们再来交流!”

  在这次的交流讨论中,大部分孩子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显然这次谈话并没有结束或者说得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又引发了新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日常活动中随机生成的问题,可以变得非常有价值,可以引发一次次的集体活动,把个体孩子的问题和经验转化为集体孩子的问题和经验,在观点的碰撞中、经验的分享中、情感的交流中让孩子们更多的去关注、去发现、去思考!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

  老师,节省点水吧

  那天中午,轮到我做保育,孩子们吃完午饭,我便收拾好餐桌,到洗手间洗刷勺子和餐盘。因为楼下班级也在用水,我把水龙头拧到最大,水流却依然很小,我便把水盆放到水龙头下面接水。一会儿的工夫,水流突然变大了,冲到水盆里哗哗作响,水盆里的水渐渐满上来了,我忙着给饮水机加水,也没理会。

  这时,淇淇来到洗手间:“老师,我要洗洗手。”我指了指旁边空着的三个水龙头,说:“你在老师旁边洗吧。”他看了看空着的水龙头,又看了看我这边哗哗直响的水流,一声不吭地走到我旁边,把手伸到水盆上方的水龙头下,洗了起来。

  我很纳闷,问他:“淇淇,洗手间这么多空余的'水龙头,你为什么偏偏在老师这儿洗手呢?难道你没看到老师正在洗餐盘吗?”他不假思索地说:“原老师,你看,你这边水龙头的水哗哗地直流,都已经满出来了,真可惜。我在你这边洗手,就不用再浪费其他水龙头的水了,这样就能节省一点水了,你说是不是?”我一愣,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多么可爱的孩子!水资源是宝贵的,他把节水的意识落实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面对孩子,我突然感到很惭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5-18

幼儿教师教育的随笔10-22

幼儿教师的教育随笔04-02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6-20

幼儿教师的教育随笔反思09-04

幼儿教师个人教育随笔07-27

幼儿教师教学教育随笔09-16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荐】10-09

【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1-05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推荐】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