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19 16:29:56 音乐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篇1

  《茉莉花》是四年级音乐教材上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懂得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选择性。如果我们一味地照本宣科,很难令学生感兴趣,课堂就显得空洞,失去了它的光泽。于是我根据他们的特点重新思考了《茉莉花》这个题材,决定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设计一堂充满美感、给学生美的享受的音乐活动课。

  我上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题鲜明突出。

  从学生走进教室一直到走出教室,可以说学生每时每刻都是在美妙的《茉莉花》音乐声中愉快度过的。为了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我收集了大量的相关音乐素材,因为如果只是让学生反复聆听同一首乐曲,哪怕该乐曲再优美,学生的兴趣也很难保持长久;另一方面,我在启发学生欣赏乐曲的过程中,指向十分明确,那就是音乐本身,而不是为了音乐之外的其它东西,介绍音乐之外的有关背景知识,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鉴赏音乐。

  二、教学内容丰富。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充实教学内涵。为此,我搜集了很多茉莉花的音乐,包括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通俗唱法的《茉莉花》、交响音乐《茉莉花》、民乐演奏《茉莉花》以及不同演唱形式的《茉莉花》等等。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了巧妙的优化组合。如今的学生求知欲旺盛,知识面广,探求能力强,他们期待的是信息量大的教学,如果我们仅仅把教材上那点点有限的.内容教给学生,那学生是既不会满足也不会满意的。

  三、教学形式巧妙。

  在这节课中,我放手让学生对不同地区、不同演唱形式、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进行对比评价,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事实表明,对比欣赏不失为音乐欣赏教学的一种好的教学形式。学生的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对作品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对五年级学生来说,要真正把握乐曲特点,领会乐曲内涵,就需要对不同类型的作品加以对比,因为孤立地分析某一个的艺术特色需要一定的音乐专业修养,对于一般人,特点往往是对比出来的。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篇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由于民族音乐文化长期根值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为人民所喜爱,所以,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就是尊重本民族人民音乐欣赏习惯的连续性,运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实施美育,就可以极大提高这种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通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学生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强化爱国主义情怀。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这段表述,可以理解音乐新课程中对民族音乐的弘扬将具体地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使学生了解认识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和责任;第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而民歌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并在人们一代一代的口头相传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的一门艺术,是中华民族音乐的典型代表。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也曾说:“民歌是民族的产物,它的创造永远都不会达到止境,在它的任何阶段中,它总同时寄托在很多形式里。”个人也非常喜欢中国的民歌,因为它们短小精悍,易于传唱、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所以,我选择了《茉莉花》这首中国民歌的杰出代表,尝试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元素,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茉莉花》是一首流行于全国的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她以其委婉流畅、细腻优美而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外国人喜爱,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学情上看,学生对《茉莉花》已相当熟悉,为了使《茉莉花》散发新的活力和魅力,本课我不单单停留在这一首歌的教学上,而是以“茉莉花”为主题,增加了河北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以及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等内容。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茉莉花》及民歌特点的认识,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20xx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个手提红灯笼的小女孩在全世界亿万观众面前,唱响了〈茉莉花〉,那清新优美的曲调,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也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重现这激动人心的一刹那,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样的情境导入必定会吸引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首民歌,问题的设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心理。接下来歌曲的学唱、感受也变得顺理成章了。这样的旋律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我不想在歌曲学唱上多花时间,而是挖掘歌曲的丰富内涵,通过歌曲处理,更好地表现歌曲,感受歌曲。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音,什么调式,节奏是紧密的还是宽松的,引导学生一边听辨一边思考,找出民歌的相通点,一般都是五声调式。歌曲演唱时,学生的音色很美,只是最后一个音显得有点低,不利于声音的.发挥,所以我做了小小的改动,把它提高八度,速度放慢,这样的处理更易于表达爱花、惜花,不忍将它摘下的情感。在反复吟唱中归纳江苏民歌的特点——优美柔和、细腻委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歌根值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体现了不同的地域色彩。江苏人细腻委婉地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东北人却是豪爽热情的,他们毫不遮掩对茉莉花的喜爱,体现在他们的歌曲里,显得风趣幽默。河北人的刚直爽朗,也带给茉莉花不同的感觉。引导学生听辨这三首极具代表性的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引起强烈的听觉反差,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民歌和那里的人民是离不开的。通过听辨、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经过比较学生发现三首《茉莉花》,节奏有的宽松,有的紧密,情绪有的清新优美、有的豪爽热情、有的刚直爽朗,特别是东北版的,衬词和拖腔的加入,更增添了几分风趣和幽默。而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五声ZHI调式,同样表达了对茉莉花的喜爱。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将听赏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去挖掘它们的内涵和联系。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首《茉莉花》早在一百多年前,唱响了全世界。歌剧《图兰朵》或许离学生的生活很远,但有了《茉莉花》旋律的注入,它离我们又那么近。选取其中的几秒钟,引导学生听辨用了那个版本的《茉莉花》,让他们有目的的听赏,增强民族自豪感。最后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带给学生视听享受的同时,也呼唤他们情感的共鸣。最后的宣泄————完整演唱《茉莉花》时,学生果然比之前唱得更好。

  这是一次音乐与民族相结合的尝试,学生沉浸在《茉莉花》清新优美的旋律中,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肯定会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更感兴趣,无形中提升了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篇3

  我对《茉莉花》这首民歌小调非常的喜欢,她旋律优美,琅琅上口,全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含蓄,生动地刻画了茉莉花的洁白无瑕、美丽圣洁、芬芳怡人、朴实无华形象,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唱演奏,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有一句话说的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无论是在100多年前的意大利歌剧创作,还是在2008的奥运会场上、又或者是今年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庆典上,都荡漾着《茉莉花》的音乐,从某种意义来讲,《茉莉花》代表了中国的音乐形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所以我决定选用这个课题来上一节区的音乐比赛公开课。我想让孩子们感受到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乐更美!

  上完这节课我感受颇深,从专家评委们的肯定和孩子们开心的表情中,我知道这节课上的是成功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悟,希望能与同学科的老师共勉、共进!

  (一)、深入钻研教材,确定三维目标。我反复研究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目标的设定要清楚明确,这对目标的实施、检验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抓住了音乐性。本课的组织教学发出的指令、唱上下课歌,调控学生的纪律、听音乐时的律动、赏花时的背景音乐烘托氛围、歌唱时强弱处理、音乐术语的――乐句、重复乐句表达、音乐风格的对比、教师的演唱、指挥等整个流程始终贯穿着音乐。

  (三)、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互动效果好。本课各个环节基本上都是与学生商量往后走,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不包办代办。这也是本课的一个亮点,由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讲台上不限只是老师,学生也发挥着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与音乐融为一体,主动地去体验,他们对音乐的表现与创造才有可能成功。特别在歌曲处理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做作曲家、小老师等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收集和整合的资料要丰富。不要轻视多媒体的作用,并且作到与时俱进,本课采用上海“世博”的茉莉花音乐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五)、教学形式多样。在这节课中,我运用了运用探究法、模仿法、合作法、听唱法等引导审美体验,鼓励个性创新,关注全体参与。我着手让学生对不同地区、中外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进行对比评价,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六)、教学语言不够严谨。在讲述音乐风格时,我的表述不清楚,例如:北方人、南方人的性格,我说成了北方、南方的性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语言表述方面更加严谨。

  (七)、要注重生成性,补救教材的缺憾。上课时,学生在低声区的演唱效果不够好,我没有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可给学生升调演唱,升调演唱在教学过程中可增加新颖感。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篇4

  紧张而激烈的市音乐优质课比赛终于结束,回顾整堂课有满意的地方,也有遗憾,现总结如下:

  1、语言不够精炼。一堂高质量的课是没有废话的,教师的语言可以直接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新课。那天由于紧张我说了很多没有预设的词语,也许对于别人来说没有注意到,但是,要想把课上好一定要在语言上再下功夫。

  2、与学生的距离有点远。当时上课的舞台很大,板凳的排列也有些靠后,所以按我习惯的站位来说,这样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有点远了,这样一来可能就有失亲切感。

  3、结尾有些仓促。一个好的结尾可以让人意犹未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天我怕超时就仓促的结尾了,我想整堂课就算讲得再好,这样的结尾也会不给力的。

  总之,所有的失误也好,不满也好都是因为紧张和准备不充分,这次有幸被选送到省里继续参赛,我会查缺补漏继续努力,争取优异成绩吧!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篇5

  本节音乐课以欣赏、歌曲学唱为主,让学生多听、多唱、多感受,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本节课以茉莉花为主线,在授新课之前,就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由器乐曲《茉莉花》作为导入音乐,相关的图片作为欣赏,熟悉的旋律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歌曲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也有很大影响的中国民歌:奥运会上、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我们都能听见《茉莉花》熟悉优美的旋律。这节课的教授我让学生先从欣赏民族的`作品出发,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引起了学生学习本首歌曲的极大兴趣,清音雅韵的茉莉花不仅散发中国人真诚善良的本质,还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宋祖英的悉尼放歌,都是代表《茉莉花》在走向世界,因此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唱歌曲非常的容易,但如果要唱好就不太容易了,于是我让学生反复聆听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他们体会江苏民歌的那种委婉抒情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感受音乐的巨大魅力,激发学生再次演唱《茉莉花》时,可达到本课最高潮。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篇6

  星期一下午第一节,迎来了我的第一个公开课,我开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四课《芬芳茉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演唱《茉莉花》,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及对祖国的热爱。能够通过节奏训练,准确识读四分附点音符、切分节奏等,学习并掌握歌曲的速度、音色、力度等。通过学习演唱、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茉莉花》,了解歌曲演唱形式,进行简单音乐创作。

  导入,我运用旅游话题,了解学生去过的地方,看过的景色,然后引导同学到江苏水乡,带同学们一起坐船去江苏,在船上,我准备了多种节奏型,让同学们先掌握今天所学歌曲的基本节奏。

  接着出示江苏美丽的图片,让同学们感受水乡的.诗情画意,并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在欣赏的时候思考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特点。

  教唱是整节课的主要环节,先让同学们跟着钢琴用“啊”哼唱旋律;再按节奏朗读歌词,最后把歌词带进旋律有表情地演唱。

  最后,请同学们当作曲家,丰富并设计《茉莉花》的演唱形式。

  课后,伍裴婉老师、吴若琳老师、苏晓玲老师对我的课堂教学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课堂上,应多以学生为主体,化被动为主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2、在问问题方面,应该多引导学生思考,可请个别同学起来回答,最后再总结,方可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3、在教学方面,音乐知识可抽查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的程度,起到进一步巩固的作用。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篇7

  《茉莉花》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的歌曲,本单元以“花”的绚丽芬芳为主线,通过欣赏演唱感受“花”的寓意,表现美丽、幸福、和平、与爱的主题。弘扬民族音乐,充分领略民歌的独特魅力,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此首歌曲是单乐段的歌曲,也是深受全国人们喜爱的民间小调,它清丽、柔婉,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在第一课时时候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以及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并比较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先是常规课的步骤,然后是出示茉莉花的课间,让学生在美妙的境界中欣赏茉莉花导入新课。然后进行歌曲学唱。第二个重难点八分休止符的演唱很好的表现。并在整个过程当中很好的提示学生声音的修饰和对花的寓意的理解,达到升华情感以美育人的目的。今天的教学效果不错,再加上歌词的串进,能够体会到我们中国广阔的民族音乐花园中有无数的芳香花朵等待我们去采撷,让学生们在《茉莉花》婉转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篇8

  今年我如愿以偿的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对未来的教学生涯充满了期待。

  可是,在教课的过程中并不像自己想象那么简单,在课堂上会出现很多问题,接下来我就我第一次在七年级(1)班开的公开课《茉莉花》为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茉莉花”这一主题展开,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展示了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茉莉花,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以外的更多的`茉莉花的音乐知识,开扩了他们的视野,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突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注重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注重了学生的审美培养,在歌曲教学环节中,其中歌谱试唱部分,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还不能完全认识简谱,因此我用希腊字母为歌谱标上了唱名,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希望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识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茉莉花》的细腻婉转,深情惬意,感悟茉莉花的洁白无瑕的精神品质,我简洁的讲解了地理环境和地方民歌的关系。但这节课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没有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原因应该有三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学生,学生都来自农村,农村小学对音乐的教学不是很重视,学生的一些音乐品质不是很高,音乐知知的基础技能都比较薄弱,音乐欣赏的能力比较有限。另方面是教师的原因,首先是所欣赏内容,欣赏内容只注重课标,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音乐素材,其次就是在欣赏音乐作品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太少;最后一方面是客观原因,就是这节课是欣赏课,欣赏课在调动学生的气氛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了解学生,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素材去教学生,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为学生们热爱音乐,树立终身学习音乐打下良好基础,还要多看一些相关教学视频,多听一些其他老师上课,取他们所长为自己的教学所用,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建议,努力克服、改善自身不足。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篇9

  不同形式的茉莉花,让学生学到了课本知识以外的更多的茉莉花的音乐知识,开扩了他们的视野,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突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注重了学生的审美培养与个性发展。 本课设计以一首家喻户晓歌曲《茉莉花》贯穿始终。备课时,我发现,要把不同形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详细地介绍给农村学生,还要使他们对于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等诸多曲调和风格都要有所感知,同时了解一定的人文知识。那是有一定难度的。

  为了使这节课目标的达成,我作了如下的设计:首先金色大厅里我们都能听见《茉莉花》熟悉优美的旋律。学生亲身感受中华民族的音乐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古老而文明的中国走向世界,清音雅韵的茉莉花不仅散发中国人真诚善良的本质,还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音乐财富。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产生了兴趣,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学生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课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美的享受。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茉莉花》的细腻、婉转、情深、意切,感悟茉莉花的朴实无华、洁白无暇的精神品质,领略中国民歌的持久魅力,我简洁地讲解了地理环境和地方民歌的关系、语言与民歌曲调的关系、地方文化对民歌的影响、民俗民情对民歌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创作的《图兰朵》就是以中国元朝为背影,把《茉莉花》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中国民歌《茉莉花》也随着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享誉世界,藉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及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这节课我精心设计好每个教学细节,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听觉器官、视觉器官,让学生们喜爱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篇10

  《茉莉花》这一课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通过课堂教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祖国的民族音乐艺术真的是博大精深,就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越挖掘就觉得根扎得越深,要想把握住她的精髓所在就要了解和掌握许许多多的知识。而要想让学生了解、吸收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仅靠一堂课是远远不够的。

  回顾整个课堂教学。尤其是对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处理,我觉得对《茉莉花》这节新授课过程中我有得有失:

  1、紧扣 “茉莉花” 音乐这一主题,多元化展示了茉莉花的文化艺术背景。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茉莉花”音乐主题展开:背景音乐的导入、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的演唱、教师全身心投入的范唱……清新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南、北茉莉花的探究对比,以及融入了现代元素的《茉莉花》的赏析,无不体现着浓浓的音乐文化氛围,凸显了新课程强调的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2、注重引导,强化了对学生歌唱声音表现的要求:轻、柔、美。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基本能够做到眼睛看指挥,耳朵听音乐,自我调整、控制好嗓音的使用,大部分学生都能用喜爱茉莉花之心、赞美茉莉花之情轻轻地演唱歌曲《茉莉花》。同时也感受了不同地区《茉莉花》的旋律特点,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拓展注重了渗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课的拓展部分,不仅强调了音乐的情感体验,而且渗透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一首民歌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能够打动各个国家不同肤色人们的心?那是因为她的旋律优美、委婉、清新、自然,让人想到了和平、美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的民族艺术要好好的传承,因为她是我们……。

  执教了《茉莉花》一课,也带给我更多的思考。例如,如何设计让学生更为兴趣的节奏教法,如何准确精炼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即时评价。如何在茉莉花的歌曲美丽里去体会生活的美,体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等人文科学的内涵。我们都要思考。以后再讲这节课的时候我会把这些内容融汇到自己的设计中去,力争使这节课上得更加完美。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04-05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10篇12-01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2篇04-12

小学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2篇)04-21

小学音乐歌曲茉莉花教学设计05-24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06-23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热门】04-14

【热门】小学音乐教学反思04-14

【精】小学音乐教学反思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