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景观语言符号表意研究

时间:2022-04-20 09:27:34 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化旅游景观语言符号表意研究

  [摘要]事实上所有出现的文化表象都是符号学的附属品,放在景观设计中亦是如此。它不仅可以增加设计的理论性,也让设计过程与思路严谨与有条理,更具有其科学性。文化旅游景观中的语言表达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通过语构学的结构去表达景观语言,本文重点研究文化旅游景观语言符号表意,在辅助文化旅游本身的现象表达同时满足景观设计学的设计语言表意,让文化旅游景观构建出景观语言体系,并相互作用最后反应在旅游者本身的体验度上,成为景观设计中的语言符号学。

文化旅游景观语言符号表意研究

  [关键词]文化旅游景观;旅游体验;符号学;符号表意

  1、追溯旅游的本质

  人类从一个长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短暂居住的行为和方式就是旅游的本质,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另一种生存方式,人类会以怎样的姿态生活,这不但是人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哲学的重要问题,下面是从哲学的角度上去思考旅游的本质。从哲学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人类是以怎样的生存方式与土地相连的,我是什么样的身份与地位?我处在一个什么地方?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难题。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在思想上认可了“我在”的源泉是“我思”,却避开了“我在”的展现方式。所以,海德格尔指出“栖居”的概念,说明了“栖居就是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的方式”。

  人类存在于这片土地上的本质是居住,“人类的生活”仍是“生活于居住地”。因此,旅游只属于生活的一种方式之一,换个地方改变着人类栖居方式。因此,人类通过旅游,居住的另一形式证明“我在”,找到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它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旅游的时间中回归自我。于是乎,人们选择出行选择用旅游的方式时刻提醒着自己的初心,人在旅途中通过对事物的体验与感知自我的本源,旅游中的体验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在迷茫的现代生活的自我藉慰,回避了个性的缺点,得到自我,找回自我,回归本源,实现了“我在”的目的。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这便是人居住之本质。

  2、文化旅游景观中的符号体验的产生

  符号学与语言学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20世纪初诞生的符号学对语言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对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符号学本身是一个具有严谨性与科学性的学科,景观语言同样受符号学的影响,在景观设计构思中通过运用符号学理论,让整个设计过程与设计思路更加具有逻辑性与科学性,同时游人也能很好的感受和体验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景观中的设计语言符号是由景观形态、形式、空间、尺度、以及质地因素等等去直观体现的。在我国有众多的历史人文,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悠久的古建、园林等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日渐被人们遗忘了本身的背景与历史而只在乎景观的外部体现,其实每一个人文景观都有其专属的符号,展现“有内涵的形式”这种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文符号中的历史精神与人文意向。

  人们只有很好的去掌握人文历史以及景观语言符号中所传达出来的意义,才能很好的体会文化旅游的真正价值,因此景观语言设计当中应当更注重对文化的描述与理解,挖掘其中存在的深刻含义,用生动的方式附属在景观设计语言中,游人才能更好的体验文化旅游。索绪尔视语言为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的整体,景观符号也是一样的模式与解读。

  过程1:从客观的对象表层形态出发感受景观符号。这一步骤从人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对事物表层形态给予的第一感知。同样客观事物也是第一时间把自身的形态、色彩、声音等特质传递给游人,游人对现象做出不一样的反应与回应,并把这样的记忆放入大脑中,形成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了来自景观符号醉直接的碰撞,也是感受景观符号的过程。

  过程2:从主观的感悟和理解出发去挖掘景观符号。只有第一过程的环节过程中建立起了游人对景观表象的兴趣作为基础,才会引起游人对下一步景观符号的解读。符号不仅仅停留在表层感知,在刺激感官的过程中,中枢神经传递出一兴奋的状态并随之激起对景观语言符号区的探索欲望,随后向皮下组织延伸,产生情感。在这时,游人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通过自我对客观事物的审视与琢磨,产生对景观语言符号的感知与解读。上面的两个过程阐述了整个景观语言符号的解读过程。如果游人在对旅游景观直停留在了感受过程,那么这反应看景观语言没有真正的传递到游人思维中,这样的活动也会相对的乏味和体验度较低。若当游人在感受与感知中解读了景观符号,那么这个景区景观设计出的语言表意是成功的并能相应的得到体场所记忆感深刻的体验与感受。

  3、文化旅游景观语言符号设计理论

  景观语言符号在结构主义理论中有两层内涵,分别是表层结构内涵和深层结构内涵,在一定条件下,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可以互相转换。在景观语言符号中表层结构表现为形式、形态、风格等等;而深层结构往往试试不容易看出的设计师想要将设计想法表达在景观中的语言要素与情感寄托。在景观语言符号的表层结构即为景观设计上的表象形式,语言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形态语言、纹理语言、照明语言和色彩语言等等。

  形态语言中如尖锐的、平滑的、崎岖的、起伏的都会给予游人讽刺、动感、柔和等感受;纹理语言中的不同材料肌理表现了不同的纹理语言,它可能具备的是历史年代感,也可能是清水混凝土代表的简洁现在的审美与审视,再或者是不同地域材料纹理所体现的地域地方特色的反映等等。色彩语言与表达了不同的含义,白色代表纯洁、宁静、美好与低调;黑色代表诙谐、典雅与坚硬态度;红色代表了热血、动力、喜庆等。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的语法规则中,每一句需要传递给游客的信息都是通过景观符号语法系统串联建立的,是景观语言符号运用规则和结构规律。语言规则指挥着景观语言符号沟通与交流。

  构建景观语言句法时,一般情况下是对单句进行拆分重组构建语言的关系所遵循的一定规则与规律。景观语言语法规则中都具备有和谐统一的特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原则,对应的景观设计语言的尺度、节奏、对称、组合等关系,“在变化中寻求统一”在符合一定规律的节奏变化下,在差异总产生整体景观的统一,也就是我们设计语言中的规划统一与主题风格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确保了景观语言的和谐统一性,也确保了游人审美体验的统一。

  4、文化旅游景观语言符号设计手法与应用

  在文化旅游景观中,景观语言符号的表意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表述,

  第一,对于游人来说,它往往决定了游客在整个文化景观旅游体验与感受,

  第二,对于设计师而言,景观符号能很好的反应出设计师想要表达的外在文化观念与内在诉求,

  第三,则是对于景观本身而言,它是景观价值的体现。在文旅景观设计应用过程中景观语言符号可以在以下几个设计手法中体现。

  (1)隐喻。景观设计手段中常常用到,用一个相类似的景观元素或塑造的某种景观空间概念以代替另一种景观物体或情感概念,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是比喻的一种。不直接点明是比喻,但实际上是打比方,如景观元素设计中常常会运用方正的空间隐喻严肃曲线空间代表着活泼等等,景观设计常用是作为对需要传达给游人的信息而产生的设计手法。特别是在文化旅游景观中,常用来比拟景观文化要素,让游人产生共鸣,在体验、感知与想象中去产生对当地文化要素的解读,这样,景观设计的意义也会体现出来。

  (2)象征。象征手法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含义,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在文化景观设计中,往往会运用具体的事物直观的简洁的去体现景观作品的意思,如梅兰竹菊象征着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鸽子象征和平友谊,鸳鸯象征爱情等。运用象征性的符号设计手法,同样也可以使繁琐复杂、深奥难懂的情节简练化、形象化,还能延伸景观元素本身的设计意义,带给游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增加景观作品的艺术性。

  (3)重现。重现手法是对地域景观符号记性结构和功能的充分研究分析后,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法对地域符号形象的再现利用,而并非是简单的模仿或复制。对于地域符号的重现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平面的图像,还可以是物质实体符号,如枯山水表现当地山水格局、材料的重新运用反应当地历史、图文去再现古老传说等等,重现的设计手法往往会结合功能性的需要在文化旅游景观中呈现,在文化旅游景观设计中处在重要的地位,在作用上它不仅反应的是地域主题信息意义更重要的是对一段文化或者一段历史的再现。

  5、总结

  旅游的本质是在过程中证明“我在”而这种“我在”是在体验中感悟出来的。文化旅游景观本身产生的旅游体验感,从符号学的视角来看,旅游体验必然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由客观景观符号、可见可闻、旅游产生的各类活动等去反映产生,另一方面则是主观的受到客观事物影响与自身的感受具备的作用方式。在文化旅游景观中它们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并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因此,在文化旅游景观中,最首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做到详细的场地调研与分析,对人、文、生活、历史的掌握,设计师才能研究和设计出准确度高的语言符号表达,从而减少对场地的曲解。能达到群众中的认可,就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现设计,让游人真正参与和体验到文化旅游的精髓,这就是我们在研究文化旅游景观符号表意的意义。

【文化旅游景观语言符号表意研究】相关文章:

《水井与符号文化》阅读答案09-23

《水井与符号文化》阅读答案4篇09-23

文化产业研究07-21

文化旅游宣传口号08-23

文化旅游宣传口号09-17

文化旅游调研报告11-02

文化旅游工作总结03-03

文化旅游活动方案03-27

旅游活动文化方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