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基于史实的文学创作,主要描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感情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因此学生学习的重点应是通过毛主席惊闻噩耗、艰难抉择时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解读主席既是父亲、又是国家领袖的真挚感情和复杂内心。学习的过程应围绕课后关键习题“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毛主席的人物形象,去理解批示上“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式理解“拟定、踌躇、马革”等几个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2、能通过找关键句、抓关键词、结合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3、结合《作业本》习题,了解文章内容,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古诗词导入,融情于诗
在匈奴时时入侵唐朝边关之际,王昌龄曾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文天祥被俘虏之时,他毫不犹豫地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清军入关之际,顾炎武曾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徐锡麟游历边境之后,看到荒凉的情景,不禁感慨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好一个“何须马革裹尸还”,同学们,这些激荡人心的诗句,让我们明白:中国自古以来,从不乏忠心报国的热血男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的主人公就是毛泽东同志。(课件出示毛主席图片)他曾组织中国志愿军前往朝鲜参加过一次重要的战役,你们知道吗?(抗美援朝),谈谈你对这次战役的了解(生自由交流)老师课前也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请看(出示抗美援朝简介)
这次战役约有12万志愿军战士长眠于朝鲜土地上,其中有一位战士就是我们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记录的便是毛主席得知儿子牺牲后的事。(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快速翻到课本的56页,看看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有两个部分)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你认为难理解的词语,想想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理解?同时思考: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着完成《作业本》第三题。(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3、词语:拟定(联系上下文)、奔赴(找近义词)、踌躇(找近义词)、黯然(联系上下文)、马革(联系上下文)。
4、学生展示第三题:当场修改不足之处。
课文的第一部分,《作业本》已经帮我们理好了!第二部分,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预设:最后一空。毛主席面对两份电报,他要做一个——抉择,这抉择让他——为难、矛盾、犹豫、艰难。所以此处可以填——艰难抉择。
现在,你能结合第三题说一说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吗?
预设:第一部分:毛主席收到爱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悲痛万分。第二部分:毛主席在将岸英遗体运回国,还是安葬在朝鲜的问题上艰难抉择,最终决定将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板书:闻噩耗悲痛做抉择艰难写批示忍痛)
师小结:课文讲的就是这两件事,面对岸英的牺牲,作为父亲的他,身为国家领导的他,内心是悲痛的、矛盾的。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把毛主席的内心世界写具体的呢?
第三板块: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
(一)研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1、我们继续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快速找出毛主席得知爱子牺牲时的消息后,是什么样的反应?
2、预设: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读一读)
3、电报里的哪句话让主席有了这样的反应?
预设: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时跑出被烧死。
4、毛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老师带来了一段资料,请快速浏览。现在知道主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了吗?(悲痛万分、撕心裂肺、悲痛欲绝)(指导朗读)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长子,在那个年代,长子是家族的门第,是家族的希望。毛岸英虽然从小经历坎坷,但他积极上进,在毛主席心里,他是个优秀的儿子,对他给予了厚望。可想而知,当主席惊闻岸英牺牲的噩耗,他是多么撕心裂肺、悲痛欲绝啊!(齐读)
(1)出示第二句:收到这封电报,毛泽东悲痛万分。
第三句:收到这封电报,毛主席悲痛万分,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2)此时大家都能体会到毛主席内心的悲痛,那第2句话不是更直接写出了他的悲痛万分吗?
预设:第一句写得更详细、具体。
(3)是的,作者通过如此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使我们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一位因失去儿子而悲痛万分的父亲。
5、他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是真的没话可说了吗?
预设:不是的,他是太过于悲痛了,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6、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他心里在想什么呢?你从哪里知道的?(课件出示课文第三段的中间部分“岸英是毛泽东最心爱的……这次怎么会”)读一读。
7、回想过往的一幕幕,毛主席更是悲从中来。谁来读一读。
8、刚才的语句中,没有一个悲或痛字,却处处体现着悲痛,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
预设:“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9、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主席当时是这样大声地叫岸英的吗?
预设:不是,因为是喃喃着,所以应该是轻轻地说。
10、此时此刻,毛主席多么希望岸英能像去苏联留学时那样平平安安地回来,像去农村锻炼时那样平平安安地回来,他喃喃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
此时此刻,毛主席想到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所受到的苦,他的眼睛模糊了,喃喃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
此时此刻,毛主席多么希望岸英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亲切地唤着“爸爸”。他哽咽了,喃喃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
可是岸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他再也唤不回心爱的儿子了。主席压抑着心中的剧痛,喃喃着岸英的名字,这一处作者通过什么描写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主席悲痛的心情——语言描写。(板书:语言)
11、除了语言描写,还有哪些描写呢?(板书:神态、动作)是呀!短短一句话,我们就从主席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中又一次体会到了他的丧子之痛。
12、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份体会,再来读好这段话。
(二)自学第二部分
过渡:毛岸英,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了,于是朝鲜人民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以此纪念,可这样一来,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却连儿子的遗骨都见不到了,他同意了吗?(同意了)那他当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同学们,请你们默读课文第二部分,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并试着完成《作业本》阅读题的第(1)小题。
1、交流展示,体会句子,带着感情朗读。
2、随机补充。
3、在父亲和国家领袖的角色中,毛主席艰难抉择了一晚上,最终还是忍痛割爱,将爱子安葬在遥远的朝鲜。同学们学到这,你对毛主席的人物性格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以国家为重、不徇私情、平凡、伟大)
小结:是啊面对爱子牺牲的事实,他是个普通平凡的父亲,想要见见儿子最后一面也是人之常情。而想到朝鲜战场上死去的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他又是个伟大的领袖,他不愿搞特殊。经过一夜的艰难抉择,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上,留下了毛主席忍痛写下的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细致入微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切身感受到了毛主席在得知爱子牺牲后的内心世界,像这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希望今后大家也能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去。
板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02-16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读后感03-17
处处留心教学设计04-14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04-18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06-03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02-13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12-13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10-13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设计03-14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13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