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时间:2022-06-09 11:59:2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

  “肩头,妈妈的肩头,是我家的风雨山脊。”

——题记

  翻开藏青色书皮的《文化苦旅》,细细品味,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又有着洞若观火的透彻,你仿佛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位游子不羁的灵魂。我不禁自问,是怎样的家庭,怎样的经历打造了这样一个文坛的传奇?直到翻到了最后,看到了那一篇——《为妈妈致悼词》。我才了然于胸。原来,在传奇人物的背后有这样一位伟大坚强的母亲。有母如斯,儿子怎能不铸就一片辉煌。

  这是余秋雨先生在他母亲追悼会上的讲话,文章虽不长,但字里行间都溢满了对母亲深深的崇敬与浓浓的思念。

  余秋雨坦言自己中学时获得了全市作文比赛第一名和数学竞赛大奖,就要归功于母亲在他七岁时就让他替代她,来为所有的乡亲写信、记账。他坚强人格的形成也是深得母亲的遗传,面对那么多谣言的一次次围攻他从不反驳,他曾说“只要见过我妈妈,你们就明白了”。母亲给予他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记得有一次我从农场回家,吃惊地看到一张祭祖的桌子居然在自动移动。细看之下才发现妈妈一个人钻在桌子底下,用肩在驮桌子。家里的人,有的被关押了,有的'被逼死了,有的被流放了,没有一双手来帮她一把,她只能这样。”母亲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生死祸福。为了在战争岁月支撑起这一个小家庭,母亲竟然同意到最贫困的乡村生活,一切生活细节都回到她完全不熟悉的原始起点。为了给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的他挣两元钱,他的母亲在那么冷的天赤着脚去一家小工厂洗铁皮,浑身上下都被水浇湿了。至今作者还能记得那年她贴着两元钱币握着他手掌时的温热……我想余秋雨在想到此情此景时,在追忆往昔的艰苦岁月时,必定泪眼婆娑,必定满脸的不舍。试想,全天下有哪一个有良知的子女愿意母亲受这般的苦楚。就像全天下的母亲一样,见不得孩子受一点点委屈。

  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文坛奇人的母亲,她就是史铁生的母亲。她隐忍、包容,为了鼓励双腿瘫痪的史铁生活下去,她隐瞒自己的病情,日夜忍受病痛的折磨,直到临死前最后一刻,心心念念的还是她的孩子,告诉孩子要“好好而活”。

  大抵全天下的母亲都是如此,为了孩子她们可以倾其所有,如果需要她们以生命为代价,她们也会毫不犹豫,义无反顾。想想自己的母亲也是如此,每天清晨,当我还沉浸在梦乡中的时候,妈妈已经轻手轻脚的起来,为我们洗衣做饭。她清楚我们每个人的喜好,餐桌上总有我和爸爸喜欢的菜,而对于她的喜好我却知之甚少。我的生日她总能一年不落地记得,次次都是尽心准备,但她的生日总会用一句“生日快乐”轻轻带过,甚至过去好久,才突然想起。所有的家务好像从来就是她的本职工作,无怨无悔,任劳任怨。而我却觉得享受她的悉心照顾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世界上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地对你好,除了父母。只有他们的爱无缘无故,有始有终。

  我内心产生了丝丝的愧疚,母亲欣喜的看着女儿从蹒跚学步到亭亭玉立,眼神中时刻透露出“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自豪。我却从未关注母亲原来的一头乌发何时已爬上了缕缕白发?眼角的皱纹何时又深了几分?挺直的腰背何时已伛偻弯曲?回首往昔,我感觉欠父母的真是太多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一切都还来得及,我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像你爱我一样好好爱你、疼你、宠你。

  妈妈,女儿已长大,女儿的肩膀已不再稚嫩,今后就让我成为你的风雨山脊,路过泥泞,路过风,从阴雨一直走到艳阳。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2

  近日,在欣赏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时,看到这么一段话:“中国历史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错。”

  提到贬官,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苏轼。当年的“乌台诗案”,在北宋朝野上下掀起轩然大波,“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也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苏轼满腹才情,与弟弟同登进士,他的应试之作深得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欣赏。连宋仁宗读了兄弟两人的文章都大为惊叹:“朕为子孙得两宰相矣。”正当苏轼要一展心中抱负时,却遇王安石变法,本着文人的意气风发,耿直的'他多次上书皇帝,反对新法,不曾想遭小人蓄意构陷排挤,一贬再贬,辗转杭州、密州、湖州、黄州等地。

  少时读苏轼诗词,最初对他的印象,停留在苏轼与苏小妹斗诗的有趣片段,我才知道才情可拜相的苏轼,长相是有些粗陋的,远不似白马王子的伟岸,小小失落的同时却深深被他有趣的灵魂不断吸引。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苏轼诗词,越发的发现,苏轼与苏东坡不是一个人,这在他被贬前后的诗词对比中可见一斑。

  苏轼被贬黄州时,生活是极其不易,他的月银根本养不活一大家子人。当时的黄州知州是个惜才的人,他很同情苏轼,就将黄州东门外的一处小山坡交给苏轼耕种。苏轼的手是舞文弄墨的手,却也能扛起锄头,田间地头地耕种了起来。耕作之余,一时兴起,给自己取名“苏东坡”。

  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千古绝唱《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每每读两赋,我仿佛能看到那个遗世独立的身影,他孤独中透着悲凉,极尽的悲凉之中,又是那么的超脱自然。

  而我独爱他的《定风波》,这首词是他在黄州沙湖道中遇大雨时所作:“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好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世间所有的喜怒哀乐,爱恨嗔痴在东坡的眼里,都如过眼烟雨。大学时,每当我们为赋新词强说愁时,班主任老余就跟我们说:“小小年纪,愁啥愁,去把苏轼的《定风波》给我背十遍。”当时不解老余深意,而如今也能明白几分了。

  是啊,东坡的一生,我们能窥见的只有一分。合上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竟不知自己的思绪跑了这么远,顿时又生出痴想,如果能穿越,一定要变成一个关西大汉,与苏东坡泛舟江上,打着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然而,东坡词,小女子吟诵,总还是差些什么似的。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3

  阅读《文化苦旅》你会发现我们祖国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里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印迹,这就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奔泻而出。然而,一点点、一点点地品味这山、这水、这人,那深沉的沧桑也演化成长长幽幽的叹息!文化是一种内涵、一种深度,有时也是杯具的见证。

  《酒公墓》记述了张先生一生的无奈叹息:身为状元的后代,留学归来的学者,本有一个不错的教员职位。因故被青帮抓取做了师爷,后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断腿;之后又到一所学校教书,然而乡野学生却不能理解他所说的“爱”,只能无奈离开;从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后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称为“酒公”,无儿无女、孤独地走完了一生!

  读完文章不禁感叹,可悲啊!在那个时代,一个留学归来的学者,本应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应在社会上大有作为。却被一群对文化人没有丝毫敬重的“青帮”头目抓取做装点门面的工具:他们大概觉得占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可是这种整日打架斗殴、吃喝玩乐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内心?最终张先生用自我身体的.残疾挣脱了野蛮。这时我想起了那句俗语“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这时张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之后他又遇上了一群自以为读过书的人,他们生活在落后的农村,他们没有见过世面,他们不能理解“感情”怎样能够在带大家面前谈论;他们嘲笑他的出格……张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蛮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选择离开!

  张先生寂寞一生,仅有酒解其心中之美,仅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于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无奈!

  联想到本书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飞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里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里仅有饲料,没有鲜花!随着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动:愤怒、悲哀、无奈、苦涩……有没有苦涩的泪滴悄悄滑落?

  礼貌不被理解、不被接纳,那是一种怎样的悲苦!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4

  《文化苦旅》这本书大抵是高中时候就有所听闻,原谅我幼时所阅不过是三五杂志,童话故事尔尔,既未曾潜心侍读过鲁郭茅巴老曹的作品,亦未曾以四书五经等等作为启蒙。

  倒是入了高中后,因是对文言的喜爱,才慢慢喜欢上所谓的深层次的阅读,喜欢上之乎者也。更是临其形,摹其意,在此也要感谢我高中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包秋艳先生的栽培和认可。

  再长了些年岁,便开始由小说及散文,由历史至哲学,杂文闲谈,大家经典,略过一二,不敢言熟读默背,却也在此过程中悟出需得在吸收中反刍,在阅读后写感,以此帮助自己理解和思考文中内容。

  前段时间同事常捧一本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也有一友称其在读此书,便买了本开始读起来。

  读至书半,已是讲到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的成文时间,且不论此间余先生之文笔内涵,行文思想,单就其中一个观点,让我侃侃写下这些文字。

  书中提到余先生游历各古文明遗迹后,对比中华文化之传承。在此摘抄一段。

  “那么漫长的历史,中断和泯灭太正常了,而既不中断也不泯灭,却是异数中的异数,很让人费解”。

  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断层过的。这句话大抵就是这一篇的总结,同时也是我们在初高中历史课堂上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而也正因这句话的'反复提及,这一现象的重复表达,大多人都已对此麻木而遗忘。

  但是认真仔细的去思考,且不论远一点儿的焚书坑儒,文字狱,水火等等,就论眼前身边当下中东恐怖组织对于当地文明和遗迹的破坏,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就连坚硬桑沧如石,端庄肃穆如佛,都能被人类的极端和暴戾给毁灭,回过头来想,当年学富五车装车里的竹简,天一阁里代代相守的藏书,这些承载中华民族之魂与意的脆弱。又是如何在千年悠悠里吟唱。

  我在办公室里写下这些文字,尽管身边同事皆在,却仍因这些咏唱和传承之艰难与之付出的牺牲而盈眶。这大抵就是文化的自爱与自信。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5

  闲暇时间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在这物欲横流、焦躁不安的大社会里,读一本好书静中求定,,给心灵来一次洗礼,给心情来一份平静,给人生来一份思考。《文化苦旅》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爱余秋雨,爱极了他的《文化苦旅》,爱极了他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抒发自我情感,爱极了他用文字带领我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绝对身临其境,你知道,对于我这个爱旅游的人来说是多棒的礼物,还有那美得无可挑剔的文字,连标点符号都是另类的美景。

  书打开,一瞬间眼前多了个人,他就像是我的导游。渐渐,我情不自禁的加入到了旅行的队伍,又仿佛整个旅行中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天南地北、天高海阔……导游的影子,摸不着,看不到,却处处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牵动着我的思绪,让我真实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

  莫高窟,这个让人既怜爱又惋惜的地方。这里的雕塑用现在的词来形容“会呼吸的壁石”再合适不过了,它都有脉搏和呼吸,带着少女般的腼腆和娇嗔。“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如此生气,如此鲜活,又如此惋惜,如此让人揪心。恨透了那个中国历史的罪人,那个无知愚昧的王圆箓,那个让中国文化损坏、流失的历史罪人,他可知道他的行为让这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来到了阳关,这是文人墨客钟爱的圣地,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成为大家神往的地方,无需任何修饰、任何夸大,这就是文字的独特魅力。它能到你心坎,带你到未知的地方还让你沉浸其中。在我看来不管是滴官逐臣、废墟还是荒原,纵使痕迹消散,也钟是文化长流中靓丽的风景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美谈也永不会相忘于江湖。其实人生何尝不就是一道道废墟组成,人这一生不都是由昨天的废墟累积而成的,没有昨天哪来的今天、明天?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实实在在的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他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它,就是都江堰”。像极了我们的母亲,包容,低调,无私奉献,卑微如青苔, 庄严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声, 坚如千年的寒玉。都江堰就是母亲的化身,因为有个都江堰,才有了千里平川,才有了天府之国 。都江堰之于母亲再合适不过了。

  如此多文化的美丽多愁在书中铺展开来,一种从未有过的灵魂震撼、精神洗礼、心灵升华,在心底荡漾开来。虽然我们对文化的了解可能只是一点点的表面,但我分明听到了中国文化坚实的脚步声在跋涉、在旅行……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

  余秋雨先生。

  他以笔为弓,以墨为箭,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会聚在白纸一张之上,写着对人世间乐与哀的体悟。一字一句一段一章直入读者心底,激起一阵波荡。

  他的文章温吞厚重,又不乏美丽明艳,如此矛盾,上演着一场笔尖上的魔术。

  我向来喜欢历史,来自千百年前的一点痕迹总能让我心如止水。

  在历史长河中,自己渺小如一粒粟,投身于天地之间。我这一个愚人的所思所想所语不过是一阵烟,来无际,去无痕。即使这样,仍想留下一些东西,以各种形式留下,这就是活人的证据,死人的墓志铭。

  历史再多数情况下仅仅印刻在书本上,驻留在影像中,失了实感,看不真切。余秋雨踏上寻史之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写。亲身去体会,将肉身隐于浩渺山河之中,思绪追随古人游荡。

  他眼中有太多东西 他能感受到太多东西。一花一木一草在他心底都能翻起巨浪。故而,他永远是充满感情,热情洋溢。

  他对历史的`感悟是深刻的,因而他的文字也是沉重的。因而这书,不同于普通的游记,少了些寻欢作乐的意味,蒙上了历史厚尘。

  总的来说,很好看,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看。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7

  蝴蝶的标致源自黑暗束缚中无数次的蠕动,挣扎,破茧而出的是令人惊艳的新生命;流星的标致源自相互间剧烈的碰撞,划过天际的是生命华美的绽放。

  辉煌的胜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满了就义的血雨。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执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气力,可能在我们勇敢前行的每个脚印里。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历史的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艰难。他们中,有不少人沉没在潦攀历史的长河中,从此销声匿迹。但也有一些人,凭借着自身的坚忍与顽强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传千年。正如书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独中化悲痛为气力,与低徊婉转中吟唱出了“绿肥红瘦”的绝妙辞章;东坡居士乐观旷达,屡遭贬谪,以乐观幽默化解人生的苦楚,于旷远中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远离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东风又起的小楼上吟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歌,万千愁怨在坚强的沉默承受中成就了词帝的盛名。

  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味的孤独和苦楚,然而默然里的`那份坚忍和承受让他们积蓄了生命的气力。最终,生命如烟花般催然绽放!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苏武北海牧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却。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脊梁担当起人间大义,铸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让他坚守;是责任,让他担当。苏武仿若空谷幽兰,志洁行芳,一股幽香永驻人间。

  每当我们爱慕别人的非凡成就时,是否清楚,在这胜利的背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无法想像的艰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付出,泪水,汗水,甚至是我们鲜红的血液,都是取得辉煌胜利的滋养剂。

  其实,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坚持、忍耐中的执着才是抉择胜利的地方!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8

  读了雅荷清影代友人而发的《一次旷世的文化苦旅》,这篇文章主要是记述玄奘西行取经的事迹的,让人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的《行脚深深》,我也将他的几句话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在古代的中国大地上,走得比较远的有四种人:一是军人,二是商人,三是诗人,四是僧人。军人奉命,商人逐利,远行的.目的比较浅显。诗人的远行就深刻的多了,因为他们的步伐踩踏到了精神领域;然而相比之下,精神目的更为明确,因此也走得更为艰苦的却是僧人。”“这些远行的僧人,不像军人、商人那样成群结队,大多是形影孤单;也不像诗人、文人那样总有诗文纪行,大多数是默默无声。但正是他们,一年一年走下去,终于走出了惊人的精神成果。”

  这惊人的精神成果是什么?那就是:穿越闭塞,走向开阔;穿越孤独,关爱世界;穿越荒凉,营造胜景!

  余秋雨先生这些年的负面新闻已经够多,但并不影响他在对于中国文化领域里的苦旅和跋涉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他宁肯放弃一个正厅级的高位不坐,自讨苦吃,扑下身子遍访中华古老大地上的文化遗迹,甚至走出了国门,探访尽可能探访得到的文化遗址,为了什么?为了寻找我们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生命基因,寻求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发明的优秀文化对社会进步、民生繁荣的文化因素。这样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利益取舍,这样的荣辱选择,难道不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心理承受吗?也正是因为他敢于并勇于作出这样的艰难选择,因而也成就了他在文化领域的研究中高蹈独步,卓有建树。

  哪个人都不是完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点这样那样的缺点或毛病,即使是伟人也都概莫能外。所以,对于像余秋雨先生这样的文化学者,我们也应当作出我们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取长弃短,趋利避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方为正确的态度。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9

  读完《文化苦旅》,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定是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人的神经,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直到再读完了《山居笔记》才终于决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为之踯躅,让我的心灵为之震荡而深感敬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构建召唤后代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变成一种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声长叹。我一边在为那些因为心境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所皱眉,一边又为这样挚诚的一种迫切而由衷的慨叹。是的,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呼喊,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不管调门是否过于鼓噪,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吗?在这样的时代,难道文化还只是精英们的特权?

  文字上的完美尽管艰难,但毕竟是一种技,可修炼,可学习,可提高,还可炫耀,可虚张声势;文字背后的真实社会责任感、紧迫感,一种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炼,一种愿意负重敢于吃苦的力量,这些,更是《文化苦旅》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这些,才让我这样对历史本来并不干兴趣的读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笃笃声与船桨划破江面的水涛声,才让我数次在梦中拜倒在天一阁朱红大门前虔诚的膜拜,不自觉的问:你来了吗,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题记

  初读余秋雨先生的这本《文化苦旅》,是在一个闲适而慵懒的午后,它沉默的立于最底层的一个角落,藏青色的封面上寥寥几个大字,与其他花里胡哨的“畅销书”相比,确实平淡了许多,若不是时有耳闻,当时绝不会拿起它。而当翻开这一张张洁白柔软的纸页,午后的暖阳轻柔地拂在清晰整齐的字迹上,顿时升腾起阵阵墨香。被一行行充满魔力的字迹吸引,思绪缓缓走入先生的那个世界,走向那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历史古迹,走近那一篇篇古迹下掩埋的文化往事,走向遍布苦旅足迹的山河,走近饱经风霜的中华文化……就此,踏上别样的旅程。

  从温婉秀丽的江南小镇到大漠孤烟的西北荒原,从千里冰封的北国废井走到人文富饶的中原沃土,先生一步一个脚印,让自己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其中山河风景的秀美之中又与祖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的文化往事交融纷杂,历史的沧桑感与自然的旖旎磅礴交叠于一体,认人无端地感动,无端地谓叹。

  在书中与作者一同浏览的一幕幕,一处处都让人为之折服赞叹,在秋雨先生大气而不失细腻的笔触下,我们被引领见证了他的足迹下、视野中的中华大地。拿《都江堰》中的描写来说,从开始未见的不屑与懒散,到一步步走向那处,再到所见时的震彻心扉,我们似是被一只手牵引着随着一行行墨迹伴着当时的作者走向此处,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描写得却充满魔力与大气,几处短短的描写,作者的文学底蕴早已显露,身临其境之感,更是无以言喻。

  而身为一位文人,在探索大好山河之景时,秋雨先生更多的是在探寻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他走过大半个中国,从阳关的一片茫茫沙丘中看到了多少年前边关将士的悲壮,从北国一口废井眼中窥测着曾经文人的停歇与古人的.征战,从杭州西湖中幻想着几代人的心血汗水……足迹之下,先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祖国河山的秀美,更多的是中华历史长河中文化的风尘往事。

  毋庸置疑,这是一场苦旅,一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苦旅,更是一场见证中华文化被窃取、被亵渎、被破坏的苦旅!先生在自序中写道:“那是一种这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最后总要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山河,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1

  中国有灿烂的历史,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还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肥沃的土地,它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

  细细体会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当然,这些事并不见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凛然,它们很真实,很贴近生活。例如《道士塔》中那愚昧无知的王道士从外国人手中接过极少的钱财,却让他们搬走一箱箱记载着中国历史的珍贵典籍。作者最终写道: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是啊,看到这个故事,我的心也在滴血。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仅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把心灵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去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礼貌历史中,遨游畅想,这正是《文化苦旅》不一样于其他散文之处。在山水中解读历史,在历史中发掘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我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仔细读过读《文化苦旅》后,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

  因为老一代创造的奇迹,才造就我们这一辈的'骄傲,才使我们摆脱令人屈辱发指的历史。但如今的我们仍以过去的光辉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里?当历史倒转轮回时,我们会不会再次面临屈辱?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明天的期望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当今的我们更应当努力,为了我们的祖国……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3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文化苦旅》

  从风卷黄沙,大漠孤烟的黄河之源,余秋雨为我们讲述了《道士塔》塔下的秘密与哀怨,为我们构架了《莫高窟》断壁残垣,带我们欣赏了《阳关雪》。再到水秀江南,温婉柔美的烟雨之乡,余秋雨带我们游览了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的《白发苏州》、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以南国特有的柔肠百转为背景,把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

  从《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表现人与文化相知相伴的历程,再到《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于细微之处,用通俗之法,揭示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作者用笔丈量中国的文化大地,用脚走在深邃苍凉的历史路上。

  读《文化苦旅》,恰似翻开了中国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的,不止是山川、河流,更承载着厚重渊博的文化之情。

  走进书中,深觉这趟巡视华夏的“旅途”,不是高唱欢歌的赞颂,所以它不甜,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那是一种苦涩的味道,每一座城池,宫殿,庙宇……,在它们背后有着刺痛人心的故事,那是身的“苦旅”,更是心的。

  它逼迫着我们正视,正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逼使我们不得不在历史的牵引下,走向前去,终于我们看到了荒漠。黄沙卷不平那道道沟壑,曾经,那有着艳光四色,盛开在石壁上的古画,静静地看守敦煌千年的变迁。当“土匪”的第一刀划下,它便连同由它守护的卷卷佛经,死在了遥远大洋彼岸,他人的玻璃罩中。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那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云的江南;那是一阵杜鹃啼可以急红一城杜鹃花的江南;那是一阵风起可以哄开一个季节的柳絮的江南。江南是水做的,它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它的人也一如水一般,温婉细腻,秀美轻灵,那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它的水也时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与顽强的性情,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英豪之气,正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余秋雨从西北领我们走到了江南,他教我们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合上书卷,道士塔,莫高窟,阳关寄托着他悠远的凭吊;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承载着他浓重的感喟;白发苏州,江南小镇,蕴涵着他深沉的思考。贞节牌坊令人感慨,,贵池傩事令人反思。余秋雨的散文,追索文化生成的奥秘,感受文化历史的兴衰,有对文化缔造者的由衷的礼赞,又有对文化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我们不由自主向外望去,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正呼唤我们去倾听,去感知。让我们读过书后,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沉重而苦苦的步伐,缓慢的行走在上面,只有理解,认识了过去,才能谈及未来。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2

  拿起《文化苦旅》,我的心情是沉重而有压力的,“文化苦旅”顾名思义,这一条文化苦旅是艰辛的。一改以前的轻松潇洒,文字多了份苍老和沉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余秋雨说:“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引发人生沧桑感。”倘佯在历史的海洋中,他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思绪中,因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衰得失而或喜或悲。

  庐山,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在这里诠释了它的价值意义。

  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

   <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3

  我拿到的《文化苦旅》是牛皮纸的封面,书内的纸张泛着青黄。我不知这样安排是否刻意,只是当我翻开它的时候,不禁莞尔:它,与余秋雨先生自命的“漂泊旅程”倒真是十分相衬。

  读它的时候,我也正在旅途中,同样怀了一份“旅”的心境,只可是,我的这段旅程要舒适安逸得多。合上它的时候,我仍在旅途。坐在一辆稍有些颠簸的大巴车上,轻轻抚过牛皮封面上四个工整却厚重的黑色大字,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我想,我和先生一同,作了一次漂泊,只可是,我,漂泊在墨迹里。

  山

  先生写过的山很多,我却偏偏记住了一座沙山。那座依傍着月牙泉的,鸣沙山。闭眼,是大漠一望无际的黄沙。可当我睁开双眼,看到的却是那几座连绵的沙山。松软,缓缓滑动的细沙,时而随风高旋,时而沉默于脚下。血色残阳,金黄戈壁,美不胜收。

  这一路,虽然我仅将手指覆于书页上的墨迹,却分明感到自我和先生一齐爬了这沙山。我仿佛能够感受到脚下所踩的沙地的起伏和柔软,感觉到下陷的沙粒流动的触感。我心中的那份急躁,竟是由“不能迅速登顶”而生。所生一双健康善于爬山的腿,却奈何不了这眼前的鸣沙山,换了谁,都难免有些急躁。但先生教会了我怎样心平气和怎样忍耐与坚持。慢慢地,一点一点向沙山的山顶靠近。站在山顶俯瞰月牙泉的那刻,我只想抬头与先生相视一笑。

  那明晃晃的月牙泉对我的诱惑不比先生小,于是“哧溜、哧溜”的几步,又一次来到山底。顺顺当当地,没有前仆,没有后仰。

  突然被自我的会心一笑惊醒,回想脑海中的那座沙山,金灿灿,明晃晃,熠熠生辉。

  洞

  人们说,这是一个普通的溶洞;先生说,此洞要么不进,进去便是半个诗人。

  踏着先生的足印,我也同样跌跌撞撞地往里面走。这是一个漆黑的洞。伸手可触到凹凸不平的石壁,抬头就是无数尖锐的钟乳石。头顶蝙蝠横飞盘旋,脚底盲鱼游窜,或许,这就是阐述历史应有的气氛?

  有水声,或许是千百年前的水?有叫声,或许是千百年前古老生物的后代?我不明白。只是我明白,当我的手抚过一行行墨迹的时候,我仿佛正抚过一扇石幔,那上边嵌着海螺贝壳,还有古老的珊瑚,在我心底重重一击。那一瞬,沧海变桑田。

  我是追随先生的脚步进入这个洞的。这个洞,在我眼前是那么神秘,却又那么沧桑。人类的祖先曾出此刻那里,他们举着明明灭灭的火把,如电影片段快速在我的眼前回放闪过。历史磕磕绊绊,最终走到了今日,这个洞似乎就是它的眼,漆黑深邃,却带着让人无法抗拒的`亲切感,静静地看着如今的人们,给这沉寂了千年的洞穴,再一次带来人的生气与新鲜的脚印。

  它的名字,是白莲洞。

  湖

  西湖,是一个太老太老的话题。世人皆宠的西湖,总一次又一次被提起。尽管已去过多次,岸边的石板石砖,细小的土粒,以至柳树干上有个特殊的纹路我都记得清晰。但再次看到先生写这个题目,一时竟有了初次邂逅时的心动感觉。西湖很厚重,的确,就像先生说的,它积淀了太多的朝代。跟着先生,从未触碰过西湖水的我,最终触到了。它细细地从我的指缝间穿过。我跟着先生,从宋代胜迹游到清代遗宅,恍惚着穿越了四个朝代,谁能在此刻告诉我历史的真谛?怕是,谁都道不清吧。

  在这西湖畔,我看到一位位文豪、诗人、才女、隐士从那里经过,还有两段神话般唯美的感情故事。猛然抬头,我看到先生定定在湖岸迎风而立,若有所思。

  眼前那被薄纱蒙了许久的西湖最终除去了迷茫,断桥无言,荷群无言,碧水无言,可我,却什么都听见了。

  一次又一次,细心翼翼地触碰着青黄纸张上的墨迹,我想,我是作了一次漂泊的。在墨迹中,跟着先生从荒凉大漠,行至温婉华中,再到精致的江南。一路颠簸,一场苦旅。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4

  我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便被封面上那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静而悠远,夕阳的余辉在这里投下一片阴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车轮碾过的痕迹。这些轨迹,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的艰辛跋涉?抑或是文化的苦苦追求与探索?

  《风雨天一阁》写了一座经历数百年风雨沧桑的普通的楼阁,被一代代人世代保护着,却终被强盗偷窃所骚扰,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其悲怆的文化奇迹”。天一阁承载的文明与历史太多太多。天一阁的命运正是当时中华文化的命运,中华的许多许多文化宝藏在静静地经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之后,竟未为人所敬,不为人所珍,最终落入虎口。而当其几近灭亡时,人们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寻回几粒残碎不堪文化碎片,叹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苏东坡突围》使我明白才华横溢、豪放高达的一代文豪苏东坡被一群奸诈卑鄙﹑强词夺理的小人诬陷时的无奈与痛苦,被排挤,被批判,被嘲笑,被流放,可他却并未丧失继续努力生活、前进的勇气。我小时候曾为苏轼美妙清澈的水调歌头所倾心,为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所震撼,现在则为他的涅槃重生所深深感动和钦佩。他的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他的'艺术和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的成熟了。在历史和文化中永远地站住了脚,永不流放。

  如此多的历史的真相和文化的美丽多愁在书中铺展开来,一种从未有过的穿越的恍惚在心底荡漾开去。虽然我们对文化的了解可能只是一点点的表面,但我分明听到了那样深沉的脚步声,咚咚咚,在叩响中国文化的大门。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

  我想必每个人对旅程的感到应该都是美好的,因为我们可以去一个自己不曾生活过的地方。穿过这个陌生地方的每一条街道,领略不一样的景色和风土人情。同样,这些也是我对旅程的一个想法。所以当我第一眼看到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散文《文化苦旅的》的时候我的心中不免有了三点疑问。

  首先,散写作多是一些优美的'抒情文章,比如席慕容和宗璞的散文。当然也有一些叙事性的,比如鲁迅先生的散写作《朝花夕拾》里面就重点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的一些琐事。但是这些散文类型多有抒情之意。所以当看到一本以游记为主题的散文时,我不免眼前一亮,想要看看散文类型的游记文章有何不同。

  其次,旅程应该是享受的、快乐的,余秋雨先生为何要在“旅”这个字前面放一个“苦”字,他的旅程是不是和我们的旅程又有别样的不同。

  最后,,我们现在的旅游理念多为拍拍照,买买纪念品之类的,去的也大都是一些繁华城市,名胜古迹。这种旅行的方式反而使我们忘了一个地方它那从千古传递过来的文化底蕴。作者书中的足迹断不了一些诸如莫高窟、都江堰、武侯祠等知名景点,但也不少浓墨着笔于一些不为我们熟知的地方。一种把旅程赋以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带着这些想法和疑问,我慢慢的导语了这本散写作。《文化苦旅》这本散写作中在我导语过的文章,作者的修辞、语言都较现在风行的散文有着很大的差别。现在散文多是优美、细腻之词,读后让人联想到的是娇柔之美。但是在这本书中的散文,各个旅程的描绘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多是朴实的文词。读起来让人感到是那种肃穆的静谧的美感。

  其中最让我喜爱的就是,作者靠着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古人身处此地当时的心境和生活。比如作者在《三峡》中写到了流浪江湖的李白;在《阳关雪》中写到了送别故人的王维;在《柳侯祠》中写到了遭到贬谪的柳宗元等等。这些类似的篇目中我不仅导语到了青山秀水的壮丽,更读到了古人的心境与情怀。此时才了解了文化的传承对古迹的首要性。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12-09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9-30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11-02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1-03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2-11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6-13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荐】01-01

【精】《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16

【热门】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