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时间:2022-06-12 15:15:44 教师 我要投稿

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骨干教师培训有感1

  7月6日到7月13日,在郑州师院有幸参加了河南省骨干教师培训和名师选定培训,7天的课程虽然短,但是却是参加这么多培训以来唯一的一次要考试的培训,400人的培训会场常常是只听见笔在记录的声音,大家专心的听、专心的记、专心的背,虽然大家都在为名师的选定在做最后的努力,紧张的氛围中透漏出学习的喜悦,每个人都想在这人才济济的培训班里脱颖而出,实现自我的跨越式发展。参加骨干培训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做名师的目标。不过这种目标的显露更加隐性而已,因为名师之路注定坎坷和充满艰难。我很庆幸自己能够经历了这个过程,能够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体会到做一名爱学习的学员的幸福,经过一次培训,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见识,坚定自己的决心,这已经足够让自己欣喜不已。

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培训一共邀请了三位省内外的名师专家,武凤霞是河南省特级教师,是少数走出河南走向全国的名师之一,这次是第二次聆听武凤霞的专业成长报告,一名普通的教师,十年磨一剑,靠着自己的执着才在在从教十年后有了自己的第一次市优质课比赛,虽然历经艰辛,但是武凤霞校长执着而又自信的信念一直支撑着自己,因为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梅花香自苦寒来,武凤霞老师充满自信的走着每一步,用自己的执着换取了最终的成功。段惠民老师,一名普通的乡村小教师,从一次参加国家优秀班主任评选的机会中脱颖而出,通过毛遂自荐,主动登台,让评选委员会认识,最终评为全国十佳班主任,一鸣惊人的经历背后更多的是多年的积淀,能够毛遂自荐登上全国的舞台显示了一名名师的魄力,正是这样的经历加上多年的积累,让段惠民老师成了班主任工作的专家。孔凡哲教授,从最初的中学普通老师,到选择考研、考博,从中学一跃而成为东北师大教授,课改专家组成员,高考命题教师,这里面体现的更多是对自己目标坚持不懈的追求,正是这些专家对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才成就了自我,也让自己走向了全国,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专家和名家的经历启示我们,一个人身处怎样的环境并不重要,重要的要有坚定的目标和有为了目标坚持不懈的追求。只要有梦想,只要敢坚持,总有实现自己愿望的那一天。

骨干教师培训有感2

  如果把这次的骨干教师培训比作春风的话,那么她无疑吹进了老师们的心田。

  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们在洛阳幼儿师范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我们在感受各个专家老师的思想、理念的时候会想到:从教育实践方案的制定到培训内容的选择,从所聘请的教授的特点到班主任老师的配置,无一不体现洛阳幼儿师范学校老师的用心;无一不在传递和诠释着一种态度,一种幼师文化——宽泛性、接纳性和包容性。

  这次培训说长很长,因为它带给我们的理念可以使我们沿着陶行知的爱满天下的思想一直走下去;这次培训说短又很短,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那么全面的内容时就已经结束······

  回想第一天来到幼师的场景:门口的礼仪生把我们这些“新生”迎进校园,开班典礼上的领导发言,张家森校长谈师德仿佛让我们这些“疲倦老师”感受到巨大的正能量!汤翠英教授的《世界的陶行知,永远的中国人》让身为老师的我们从新审视自我,剖析自我。最令我们感动的.是汤教授的那种态度,一个下午三个小时站着给我们传播陶行知的思想,她在用自己的行为阐释了什么是陶行知思想的精髓。而成尚荣教授的《教师专业素养》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把以前的东西做一梳理,很佩服他的博学多才和幽默。师范学院的杜燕红教授我并不陌生,她经常到我们幼儿园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而《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更是耳熟能详。从学习指南到如何运用指南解读儿童我们开展了很多工作,但是杜燕红教授却用她独特的方式为我们解读指南打开了一扇通俗易懂的大门!感觉以前的困惑一下子找到了依据,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很兴奋和开心!期待着和她下一次零距离的对话!印象最深的还有河南实验幼儿园的王华老师给我们分享的美术活动的精髓。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是带着欣赏的眼观和我们分享孩子们画出得美好世界。她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爱孩子感染着我们这些老师,在一天的对话中我不止一次的庆幸我找到了工作的榜样,从而让我更加有激情地面对我的孩子们······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们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思想和理念。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从而改变自己。

  正所谓: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骨干教师培训有感3

  时光匆匆,岁月无痕。不知不觉间,从教已有十几个春秋;不知不觉间,在语文教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十几年。我挚爱我的事业,我热爱我的专业。总感觉做老师的收获,是“春种一粒籽,秋收万棵粟”;总感觉做语文老师的味道,就像窖藏的老酒,愈久愈醇香……

  收获是醇美的,但醇美的背后也许是迷醉。迷醉了就会少几分清醒……

  十几年前,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我就有幸在市语文评优课活动中获奖。那时候,对语文教学的新奇和热爱是我孜孜不倦研读教材教法的十足动力。记得有一次从别人手里借来一本板书设计,爱不释手。但无处可买又无法据为己有,就在假期里趴在床上整整忙活了三天,图文并茂的竟抄了将近100页!后来,这本手抄版的板书设计在案头陪了我好多年。那时候,备一节课舍得花费许多心血,讲一节课愿意听取很多意见。记得有一次讲公开课《苏州园林》,事先已经精心准备了好几天,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良好,但还是捧着本子挨个儿向各位听课老师虚心讨教,一圈下来居然又记了四十多条意见!而今再想想那时候的收获,真是日进斗金啊!

  但不知从何时起,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性多了,热情少了;经验多了,创新少了。总感觉自己对教材内容已成竹于胸,总认为驾驭课堂已轻车熟路。殊不知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时是会发生逆转的,多次的教训经过总结的确会变成宝贵的经验,但如果把多年的经验奉为经典而一味因循守旧,这也许又会成为新的教训,成为超越自我时无法逾越的障碍,也会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实践证明,固步自封的结局只能是裹足不前!“瞻前顾后”,我的确是需要清醒了!

  感谢我市教育局与市27中联合举办的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活动。让我有幸参加并在听完27中几位青年语文教师的精彩讲课后,能与来自全市的50余名骨干语文教师畅所欲言,共同交流探讨教材教法及心得体会,欣喜之余我深受触动和启发。我开始深深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回来后认真罗列了一番,发现这些问题其实也是我周围好多老师,尤其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颇有共性的问题,我就把对自己的几点要求写了下来,算是对自己语文教学工作的警示,也顺便给与我有同样问题的同仁提个醒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啦!

  (一)别丢了基础知识

  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要讲解一篇文章,往往喜欢带领学生欣赏文章的情节结构,艺术特色,给学生讲修辞的运用,悬念的设置,讲人物的性格,事物的特征。。。。。。。好像这些才是”技术性”的知识,而往往忽略了或不屑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认为那是小学阶段重点学习的东西。其实,小学阶段仅仅是个开始,而大量鲜活的'词汇还需要继续积累,易混易错的常用字词还需要我们继续引导学生去辨别分析,诸如字的音形义,词的词性词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短语的类型特点,简单单句的句子成分,二重复句中用来区分关系的关联词,以及病句的修改等,都应该系统的做一些讲解。但因为许多老师有急功近利思想或单纯应试思想。认为我省的中考已经多年不涉及此类问题,所以总在教学中大胆弃舍,但实践证明,规范的语法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益处多多。近几年来我们的中考命题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在考卷中有所体现。而很多考生在中高考试卷中基础知识部分丢分严重的现象,也反映出我们基础知识教学环节的薄弱。也许有些东西中考不会直接涉及到,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时间长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的隐性作用和长效作用就会凸显出来,它会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项训练活动中举重若轻,,大受裨益。

  (二)别丢了教材内容

  好多年了,我省的中考语文试题因为遵循稳定原则而保持格局基本不变:古诗词默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后来又增加了名著考查,基础知识考查和综合活动能力考查。但有两点是不变的:文言文总在课本之内,现代文总在课文之外。这就又使我们的一部分语文老师有了自我调整的教学方案:文言文和古诗词我就重点讲课程标准上列出的各版本都共同选入的,即我们常说的文言文16篇和古诗词34首其余的一律不再讲解分析,尤其是在初三复习阶段。而现代文阅读则更是自由灵活,因为知道绝对不考原课文,就大胆省而略之,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我认为这实在是舍本求末之举!

  文言文和古诗词的诵读学习是让我们的学生多多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用以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初中三年里,各版的语文课本里都有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名篇佳作,让学生在记忆力旺盛的青少年时代多多诵读,其实是给了他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不是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况且积累多了,阅读文言文欣赏古诗词的能力自会提高。所以我们不主张只圈定16篇34首。但是我们冀教版的现行教材,不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没

  有讲读与自读之分,如果都细细处理,任务量的确又很大,怎么办?我的办法是,每一单元中重点讲解一篇文言文和一篇现代文,其他的都以阅读文训练的形式来处理。

  文言文重点抓住精彩段落或句子,让学生认真诵读,根据以前所积累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然后老师再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赏析。学生对作品理解深刻了,精彩段落或句子的背诵也就不是大问题了。现代文则按三分法(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四分法(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分类定位,归纳每一种文体常见的问题及解题的思路方法,课本里的典范文章如果精析细讲,确实可以收到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明文有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议论文有吴晗的《谈骨气》,记叙文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说有契诃夫的《变色龙》,诗歌有余光中的《乡愁》,散文有朱自清的《春》。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并作出完整的答案。老师只做适当的补充。这样每一篇文章都可以从方方面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字的音形义到词的感情色彩到修辞方法到篇章结构到景物描写到人物性格到故事情节,从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说明内容到论点论据论证……学生在出题答题的过程之中,消除了出题的神秘感和做题的紧张感,锻炼了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提高了阅读水平。当然,老师要善于总结归纳,让学生学会做”这一类题”而不是“这一道题”。总之,踏实而系统的学习,比抛开课本让学生盲目而散乱的去做大量粗制滥造的课外阅读题,效果要好的多。

  (三)别丢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无论做什么事情,自主总比被动的效率高。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寻疑解疑答疑的效果,确实比老师在黑板上一味的填鸭式讲解好的多。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共同探讨问题,比师生单纯的一对一问答式启发教育效果也不错。但我们做老师的有时候就是放不下一颗拳拳之心呐。总认为那样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好多问题就自己包办着一堂课讲下来了,尽管讲的旁征博引,声情并茂,但台下的学生并不领情,有的甚至已经梦游周公去了。其实,我们做老师不必这样辛劳,但这需要技巧。上一堂课之前,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要巧妙的设计问题,课上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生自己悟出的道理和方法,印象深刻,一辈子都不会忘掉,当然,这需要老师在课下的功夫做足。这叫课下以劳待逸,课上以逸待劳,别舍不得,试试看,说不定学生会在课堂上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新奇和惊喜!

  (四)别丢了情感教育

  以前我们常说德育教育,但我总认为用情感二字涵盖的范围更广,它包括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情倾向,个性发展,道德品质,气质修养等方方面面的教育,在这一点上,语文课是当之无愧的阵地和前沿。想想看,还有哪门课能像语文这样,优美含蓄的凝练深刻的蕴藏如此之多的至真至善至美啊!

  但我们往往一上课就是新旧知识的联系,考试范围的划分,重点难点的分析,大题小题的罗列。我们往往忽略了,没有了情感的滋润,语文课堂就是一片荒芜的沙漠。

  《拣麦穗》里纯纯的人性之美,《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成长的忧伤,《晏子使楚》的智慧雄辩,《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的忠肝义胆,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杜子美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精美的文章总有唯美的思想,我愿语文课成为孩子们真善美滋长的第一课堂。

  (五)别丢了写字教学

  我发现我们现在的学生,书写能力是真差!说实话,有时我看着收上来的学生作业,看着看着我的脑袋就大了。为什么?又脏又乱又难看!我再统计考卷中他们的作文分,字脏的基本上是二类文以下。

  学生书写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小学基础没打好,比如作业太多没时间练,比如网络时代键盘输入的普及……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做语文老师的不重视。我认为每周设一节写字课很有必要。现在国家很重视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已经准备为学生的书写定级,不管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我们语文老师最起码都应该教学生一笔漂亮的硬笔字。

  还有,对我们的学生,别丢了耐心,别丢了热情,别丢了大语文教学的环境;别丢了公平,别丢了公正,别丢了那几个所谓的后进生……而对于咱们自己,别丢了对专业的认真,别丢了对工作的热情;别丢了不断完善和充实,别丢了不断提高和进步;别丢了跟同事们交流的习惯,别丢了向同行们学习的每一个机会!

【骨干教师培训有感】相关文章:

骨干教师培训有感3篇06-12

骨干教师培训05-20

骨干教师培训制度02-08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06-11

物理骨干教师培训11-03

骨干教师培训计划11-07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06-21

骨干教师培训方案07-27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