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24-11-07 00:02:14 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开题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开题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开题报告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开题报告1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xx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在“总目标”里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分学段要求里强调: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这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提高,明确了目标。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改革理念,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活动性。目前,有关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尽管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但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有必要在课改实验中加强研究。

  (二)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近些年来有关中华古诗文诵读、背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中华海外人士也很关心传统文化的发展,甚至在海外的炎黄子孙出于对祖先文化的情感,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开展诵经活动。在国内,教育部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性,并且在分学段要求里,强调了各个年段的目标,规定了基本的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古诗的量。这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改革理念。目前,有关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学校早已自发形成了校本特色,甚至编写出了校本教材。尽管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不够切合实际,缺乏计划性、系统性。所以有必要在课改实验中加强研究,研究出一套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探究的方式方法。本课题也是想就此展开探究,为教学改革服务。

  二、课题的界定、课题假说和研究目的

  (一)课题的界定: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况,克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它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与综合性学习的研究都以取得显著成效,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和方法实践研究却比较欠缺,传统文化遭受严重侵蚀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学必须承担起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进行新课改的语文教师迫切需要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途径。在综合性学习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必将为语文新课改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同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二)课题假说:

  如果能够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发展目标,针对教与学的实际情况,通过综合性学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那么,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保证学校可持续地稳定发展。

  (三)研究目的:

  就学校而言,本课题组研究旨在在“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总课题下,全面探索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理论体系及可行性方法,为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和实验学校提供创

  新平台,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长,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贡献。

  就学生而言,是要促使其具有创造的意识,培养创造的能力。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学会在综合性学习中发展个性,培养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华传统文化大观》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

  四、研究的内容: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体现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个案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4、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的基本步骤:

  本课题研究预期时间为3年。分三个阶段开展研究工作。

  (一)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0月)

  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确定实验班级和相关实验教师,制定实验方案。

  2、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好理论认识笔记并进行交流。

  3、认真研究实验课题,提高对课题的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对实验项目的共识。

  4、做好实验前期的数据整理:如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的登记工作及其他准备。

  (二)实验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1月)

  1、指导不同实验班级开展实验项目,做好实验阶段的原始记录工作。

  2、做好实验阶段的评估工作。

  3、针对问题进行策略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和教学反思、策略指南。

  4、定期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举办实验工作研讨会和交流会。

  (三)结题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0月)

  1、呈现师生实验成果。

  2、做好课题实验的论证,总结及成果整理汇编工作,写出研究报告与结题报告,汇编课题优秀论文、优秀课例和典型个案,对实验进行终结性评估。

  3、推广成功的实验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集结汇编研究实验中的典型案例、教学反思、行动研究案例等

  (二)集结汇编教师在研究中所形成的教学论文、研究论文等

  (三)建立参与课题研究教师教学情况档案

  八、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负责情况

  王艳具体负责本课题总的构想、设计,组织管理,人员协调,全面主持本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总调控,负总责。

  杜凤珍、廖锡英具体负责最新经验信息、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的收集、比较、分析、筛选、整理和课题实施的科研工作,以及实验研究的指导和实验研究资料总的积累,实验成果的整理与申报、推广。

  李燕娥、李秀珍具体负责实验方案的实施、落实和研究指导工作,负责各方面研究案例的收集、整理、数据的统计和阶段性的研究总结

  等工作。

  石翠玲、黄月霞具体负责本课题方案的落实。

  九、课题研究开展的保障条件

  (一)配备精干的骨干教师和学科领头人作为课题研究组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保证研究的质量。

  (二)制定科学严格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和正常推进。

  (三)学校领导重视支持和配合,保证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活动相互交融,有序展开和共同推进。

  (四)学校在经费、场所、资料、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保障,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开题报告2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其主体特征应是传统,即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传统是一个历史概念,它在历史的进程中虽然在不断充实、发展和变化,但从其本质来看,没有延续和稳定就谈不上传统。今人谈传统,往往强调其发展变化的一面,可谓本末倒置。传统文化只是社会文化中的由历史承传下来的比较稳定的、有自己特色的那一部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新生文化共存于现实社会之中,构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真正把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并使之绵延千年的是民族传统文化。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党领导曾说道:“中华民族伟大崛起首先是文化、精神在世界上的认可、追随和崛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促使教师不断地汲取养分,加深自身的传统文化功底,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

  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气氛,逐渐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使大家成为学者型教师;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是在皂郊中心小学进行的,实施范围较小,本课题认为通过在我校内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适应其他学校。

  三、研究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能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

  3、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四、研究内容

  (一)经典诵读如何进校园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诵读,是一项大工程,在教材的选用、诵读的理念研究、诵读方式及教学方式的研究、课程设置、如何与现代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克服课时数不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评价等,都需要作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

  (二)如何用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分显性和隐性文化,用传统文化来打造校园文化是大成小学的重要办学举措,学校将深入细致的开展相关工作。

  (四)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来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

  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是推动传统文化和影响师生的重要手段,传统文化活动的有效性,是开展传统文化必须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内容。比如开展孝亲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家长进校帮助开展活动等,将是我们要全力做的工作。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总纲,从中小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基础,边研究、边实践,并以具体实践为主体。

  (1)进行在学生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研究(现状分析、成因、对策等)。以调查问卷为主,座谈、讨论为辅。

  (2)收集、归纳、分析、借鉴国内其他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而对本课题进行深化。在此部分,主要以相关的论文和课题为主体,提炼、借鉴其中与本课题相适应的'部分,并加以实践、验证。

  (3)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育人素材,诸如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俭、让以及励志、创新、发明等,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开发学生情商、智商,挖掘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4)发掘、研究、弘扬秦晋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这些文化遗产如经史子集一样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所在。

  (5)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墙面上可以悬挂一些格言、警句,可以用中国的毛笔书法艺术表现出来;

  在走廊里面可以用镜框装裱几幅精美的中国画,以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在教室里面的墙壁上面可以张贴些传统文化的句子,让有限的教室空间生发出无限的教育资源,这样学生随时可以感受到人文的抚慰,艺术的熏陶和大师的召唤。

  (6)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将之应用于现实,而实践无疑是最好的试验田,不仅可以检验我们的研究成果,更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题效果的不二选择。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12——20xx.4)

  目标:领会课题启动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制定实施方案,清晰课题组成员各自的研究方向和职责要求。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xx.5——20xx.10)目标:通过问卷调查,搜集资料,把握研究重点。第三阶段:提升阶段(20xx.11——20xx.3)目标:通过实践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四阶段:经验总结,整理成果(20xx.4——20xx.10)目标:形成大成小学特有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统资料(含文档、图片、视频、教案、教材、经验总结、研究报告)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12-18

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03-13

音乐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3-16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12-04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1-08

小学研究性开题报告范文02-29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开题报告05-22

中华传统文化03-02

家庭教育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