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2-08-08 20:01:02 心理学 我要投稿

心理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学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论文1

  摘要

  观众是影视艺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影视艺术的再创造者,这种双重身份使观众在影视艺术美学的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研究观众的审美需要,不能忽视的是对观众审美心理的研究。这种心理活动既包括视听结合的审美感知阶段,又包括充满情感的审美理解阶段。

  关键词

  影视受众 接受美学 传播学

  一、从接受美学视域下探寻受众心理

  在文学领域,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从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到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在接触接受美学之前,需要对“召唤性结构”这一术语做一简单阐释。因为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的“召唤性结构”认为:“每一部文学作品在原则上都是未完成的,总有待于进一步的补充。但从本文的图式化结构来看,这一补充是永远不能全部完成的。”他看到了作品形象体系仅仅构成一个图式框架,中间有许多不确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通过创造性想象去填充、丰富甚至重建。伊瑟尔继承并发挥了英加登的观点,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本文结构就是“召唤性结构”。它召唤读者有可能把作品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本文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电影在电影语言上有了显著的变革和创新,综合运动镜头(包括推、拉、摇、移、跟镜头和俯仰拍摄等)、快速摄影、变焦距镜头、跳接、定格等电影语言广为流行。但是,同时西方影视美学研究日益转向观众,尤其是雅克·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论,使观众心理学特别是观众深层心理结构的研究日占上风,甚至著名电影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也在1977年出版了《想象的能指》这部著作,标志着电影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衡量一部影视作品优劣的标准至少是由作品本身的价值和受众自身的认识水准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创造者必须依据在创作的心理过程、尊重观众参与的意愿与观众的参与,所有可能的方法去鼓励艺术语言和艺术的热情的观众的参与,这将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完成后,为更多的观众去接受。

  二、从传播学角度透析受众心理

  观众是影视艺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影视艺术的再创造者,这种双重身份使观众在影视艺术美学的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欣赏者是通过感受、想象、体验、理解等活动,把作品的艺术形象再创造为自己脑中的艺术形象,并且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再评价。”观众不是被动的接受群体不仅表现在他们要联系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及阅历去理解影视艺术,而且能在艺术家创造的基础上进行能动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活动与创作主体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于甚至背离创作主体的特点,表现出观众在接受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所以影视艺术是极富观众参与和渗入的艺术,同时观众把这种参与性和渗入性用言行自由地表现出来。

  观众在接受影视艺术时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需要--审美需要。它是人对美的一种带有极强倾向性和迫切感的精神追求。当然这种审美需要由于观众的受教育程度、艺术修养、情感上的内在需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就是因为这些不同特点的存在而使得影视艺术在创作时能够更多彩地表现生活,使社会意识和内驱力达到无形的统一。因此,“对影视观众审美需要的研究,将具有更为深远的实践意义”。研究观众的审美需要,不能忽视的是对观众审美心理的研究。这种心理活动既包括视听结合的审美感知阶段,又包括充满情感的审美理解阶段。所以观众在接受影视艺术时得到的不仅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而且在思想、认识、情操、道德等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的心理感觉,它属于审美的范畴,通俗来讲就是一种审美的感知,这种感知要求观众具有对影视艺术视听的能力。“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由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种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程度为限。”对于影视观众来讲要具备对于艺术的感受能力,没有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再美的艺术也毫无意义。对影视艺术的审美感知使接受者得到的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从影视艺术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在审美理解阶段。审美理解活动始终贯穿着充满情感的联想、想象和形成审美意象的心理活动,并始终洋溢着情感的波涛。审美联想是在审美感知基础上产生的并不创造审美意象的心理活动,是审美接受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心理形式。审美想象是比审美联想更高一级的创造审美意象的心理活动,是人类的高级属性。审美意象是充满情感的生动活泼的朦朦胧胧的情理统一的意中之象。这一系列心理活动,虽然处于不同的层次,但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

  三、从接受美学与传播学的'互动关系中解析受众心理

  对受众研究的共同关注是进行接受美学和传播学互动研究的切入点。

  接受美学将文学史看成文学效果历史的审美策略,这一理论基础其实是将整个审美活动看成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姚斯自己也说过“文学研究不是完美的语言结构,也不是封闭的符号系统,而是依靠问与答进行解释,使创作与接受及作者作品读者的动态过程合理化的历史学”在此接受美学暗合了传播学的基本原理。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五个”模式或许能从传播学的角度重新冷释接受美学的意义。“五个”模式即谁(控制分析)——说什么(内容分析)——媒介(媒介分析)——对谁说(媒介分析)——取得效果(效果分析)。

  在接受美学之前的文艺理论,更注重的研究对象是“谁”控制研究,“说什么”内容分析如符号、原型研究,而忽视了“渠道”媒介分析,“对谁说”受众分析和“取得效果”效果分析。而接受美学正是在审美传播轨迹上将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拓展,使审美传播过程的研究趋于完整这样,接受美学和传播学在基础理论上的共通点显而易见。

  按照传播学理论,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目的、动机、内外特性,均影响着传播的进展,最典型的就是一种选择性的心理活动。接受美学的诸多理论,如期待视野、未定点等,如果放在传播学内考察,则都处在这种选择性心理活动的关照下。选择性心理过程的研究是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几十年来比较一致的理论是,信息在流动的每一个过程中必然受到传播环境的制约,传播环境的不同必然影响传者、媒介以至受众的状态,从而最终影响到信息的接受。而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对此作了新的阐释。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传播学和接受美学在研究方法上有合流的趋势。以传播学的理论重新让释美学,很可能成为美学研究的一条蹊径。如精神分析美学,它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个人传播问题,从自我、本我到超我,是人的内部信息或者说心智在人的不同精神层面上传播的过程。但是,传播学和美学又不可能合二为一,它们毕竟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但基于上述两种理论的相近、合流之处,进行一些借鉴和互动研究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是美学家和传播学者都应该注意到的。

心理学论文2

  摘 要 社会的进步,促使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职场。当今社会,女性不仅继续承担着传统的相夫教子的职责,而且和男性一样,需要撑起事业的“半边天”,身兼“贤妻良母”和“职业女性”双重角色。但对于现代女性来说,日益增大的生活压力和出色扮演好社会和家庭双重角色的需要,都让她们的心理负担较重。

  关键词 职场女性 心理压力 调解

  1引发职场女性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

  就总体而言,职场女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更大的心理压力,陷入心理困境:

  1.1就业带来的压力

  我国长期存在劳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严峻形势,社会就业压力大。职场女性之所以精神高度紧张,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量大引起的;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还时常左右着行业用人的标准,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用人单位普遍存在的“女不如男”的观念,即使十分优秀的女性,在竞争中往往要比男性付出得更多才能得到认可。众多职场女性以为只有拼命干,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加薪、晋升;还有的工作缺乏信心,常常担心自己被炒鱿鱼,或被别人超过等等。在同样的工作水平上,女性在就业、岗位竞争、升职、提薪等方面均处于劣势,有的单位在优化组合、干部任免中歧视女性,使女性在择业、再就业时经常处于被动地位。许多职场女性在感受不公待遇的同时,时常觉得焦虑不安,工作兴趣减退,动力缺乏,内心压抑,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1.2双重角色的压力

  职业女性的双重角色是指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不同角色的角色规范不同。社会要求女性独立、勇敢、竞争、工作干得生气勃勃;家庭要求女性温存、体贴、贤惠、勤劳、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定位要求女性承担多重负荷,她们不仅要与男性一样在职场拼搏,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庭劳动,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比男性付出更多。双重角色冲突使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中陷入两难境地,当双重角色出现矛盾时,往往要求女性须有所取舍。很多职场女性,在工作和家庭问题上无力分身,最后心身疲惫,以至于相当多的职场女性无法把“事业、婚姻、子女教育”调和到一个平衡状态,进退维谷时的心理冲突使职场女性紧绷的神经变得脆弱,经常出现烦躁不安、神经过敏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1.3自身因素的失衡

  由于特殊的生理因素,职场女性要面对经期、怀孕、分娩、哺乳、更年期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伴随生理变化的同时还有较大的心理波动,任何一个生理阶段处理不好,都容易造成生理、心理疾病,这也是抑郁症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通常要高于男性的原因。在生育哺乳、提前退休等阶段,女性不仅被迫中断职业生涯,而且经常由于个人体形的改变、容颜的衰老等问题令女性心情沮丧。不少职业女性事业心较强,目标制定过高,对自己的期望比较高。但是,一些高素质的知识女性在完成学业进入社会的时期却正是婚育的最佳时期。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有些人常常遇到挫折,使期望难以实现,于是怨天尤人、无所适从、拒绝接受事实,以致出现心理障碍。

  2职场女性心理压力的调解

  冰心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就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职场女性的心理压力是要排解的,过于沉重的心理压力必将导致身心疾病的产生,损害自身的健康。那么,职场女性应该如何消除心理压力?

  2.1调整认知偏差,通达处世

  大凡事业有成者、生活幸福的女性大都注重对自己性格的塑造,能扬长避短,很好地把握自己。女性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弱点,调整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格,控制自己的波动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工作和挑战,对待晋升加薪应有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态度等等,通过这些以提高自己的抗干扰力,以帮助自己走向成功。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时,不要盯着别人的成绩怨恨,更不要想把别人拉下马,要树立自信心:我不比她们差,我一定比她们干得好!别人有本事,只靠嫉妒,不仅不能阻止别人进步,而且自己也无所长进。只有虚心向人学习,提高自己才是明智的选择。学习如同女人的美丽一样,是一生的工程。面对无处不在的竞争,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女人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才能拥有灿烂而充实的人生。

  2.2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正确处理人际关17S

  人生在世,家庭、工作、社会各占一定的比例,厚此薄彼都会出现心理问题。职场女性应该有效地组织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让自己变成工作的奴隶。在工作和生活上,应有明确界限,下班后就应充分休息,而不应还惦记着工作,如果工作压力太大不能忍受,该放弃的应该放弃,合理安排一些时间与家人朋友在一起。工作再忙也要多与家人沟通,不要忽略精神关怀。当感到巨大心理压力和出现悲伤、愤怒、怨恨等情绪时,要勇于在亲友面前倾诉,并获得他们的劝慰和开导,以消解不良情绪,同时也能得到家人朋友的理解。不要轻易以牺牲自我为代价,也尽量不要牺牲他人,要让全家人共同成长与发展,在实现自己独立梦的同时,要兼顾家庭尤其是不能忽略了孩子情感生活的需求,争取事业与家庭双赢。有了和谐而适度的人际关系,就有了支持的力量,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心情才能愉快。

  2.3注重修养,积极面对现实

  一个人从儿童到青年、中年、老年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背。人的一生要面临许多选择,要把握自己的人生机遇,在不同时期分清生活与事业的侧重点,分配好精力。作为女性,容貌再美也会衰老,内心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接受过程。时间可以扫去女人的红颜,但它却扫不去女人经过岁月的积淀才能焕发出来的美丽,这份真正的美丽就是女人经过岁月的洗礼而成就的修养与智慧。要充实自己的生活,不要老想着别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应从更多的方面来评价自己,如和睦的家庭、事业的成功、良好的社会关系等,外貌不是一个人的唯一。岁月可以夺走女人的一切,却夺不去女性那颗宽厚、智慧、纯真、善良的心,它只能把女人变得一天比一天优雅。

  现代职场女性在压力面前,要学会正确分析压力的成因,学会自我释放压力,女性不仅要身体健康,更要拥有健康的心理,这样人生才会美丽。

心理学论文3

摘要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基础课,《旅游心理学》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旅游心理学》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调的现象。只有构建符合旅游职业岗位需要的教学项目,立足能力培养,创新教学方法,健全考评机制,才能实现学以致用。

  一、《旅游心理学》教学改革的背景

  旅游心理学是导游专业和旅行社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设置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导游与旅行社管理专业的学生认识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原则;掌握旅游消费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熟悉与了解各类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策略,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对人的旅游行为进行准确预测;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为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门课程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动态的。旅游专业的学习,对旅游的研究,离不开对其主体――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同时,对旅游的研究也离不开对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企业的管理心理和服务心理的研究。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灵活性很强,教学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

  二、《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师资队伍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旅游学和心理学两大学科,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广博的知识积累。但在实际教学中,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比较单一:或是心理学,或是旅游学。前者往往不懂旅游学,教学中以枯燥的心理学理论为主,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脱钩现象;而后者往往又缺乏心理学理论基础,教学中以旅游学知识为主,缺乏心理学理论作指导,使旅游心理学名不符实。

  2、教学形式单一

  旅游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课,又是一门实践课,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熟练应用于工作生活之中。要教好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程,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储备、丰富的旅游从业经历和多方的才华支持,还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以课本为主的教学方式,甚至有一些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填鸭式”充斥着整个教学活动。

  3、考核体系单一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最简便有效的手段。但旅游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对这门课程的考核应以实践应用为主。从目前的情况看,许多高校仍然以检查学生对书本概念、原理等知识点掌握程度的闭卷笔试的形式为主。这种考核形式只关注学生对该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考核缺乏全面性。

  三、《旅游心理学》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在《旅游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多个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方法的改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奠定学生良好的理论基础。

  1、案例分析法

  一般来说,选择的案例宜典型、生动,这样才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能使他们从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旅游安全事故处理心理》一节教学中,就可采用此法:事先,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个真实的案例――湖南湘潭市导游文花枝在带团中突遇交通事故,将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导游在神智清楚的状态下该如何处理交通事故。

  2、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即让学生围绕某个探究的中心问题,模拟不同的旅游活动场景,通过学生的模拟表演,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处理问题的恰当方法与技巧。此方法能较好地化难为易,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以简单、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能进行类比或反向联想,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情景模拟的形象性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如在《客房服务心理》一节的教学中,学生模拟宾客在客房的种种心理需求,“服务人员”则以自己的各种举措赢得了“客人”的满意和称赞。

  当然,除了学生的模拟外,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现场参观来增强学生对旅游心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如在《饭店商场服务心理》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参观了太湖饭店的商品部,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观察,很好地掌握了宾客在购物时心理变化的八个阶段和服务员接待宾客的八个步骤。

  3、启发引导法

  运用此法,教师能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者。此法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使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旅游产品》一节的教学中,我首先提出“什么是旅游产品”,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待旅游产品的组成,再由学生归纳旅游产品的特点。

  4、讨论法

  讨论法即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自发表意见,集思广益,以进行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教学方法。此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想;可以启发学生学会钻研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可以培养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和口头表达能力。讨论前,教师要提出讨论的题目和讨论的具体要求,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或参考材料,或进行调查访问,认真准备讨论意见。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深入。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要进行辩证地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在《知觉概述》一节的教学中,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分别讨论知觉的四个特性在旅游生活中的运用,每组各派一名代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宣布讨论结果,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学习效果特别显著。

  5、读书笔记法

  读书笔记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书本,学生通过当堂完成读书笔记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此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上的材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导游旅行生活服务心理》一节的教学中,一上课我就将事先设计好的表格画在了黑板上,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将表格中的有关内容完成。

  下课前,通过指定一些学生在黑板上完成表格检查学习效果。

  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能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毕明建,王海萍.旅游心理学教学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xx(5):60-62.

  [2]杜晔.任务教学模式下的故事改编与学习风格的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20xx(2):13-15.

  [3]洪艳,胡美萍.高职高专旅游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9-70.

  [4]段会娟,马军涛.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xx(1):96-97.

心理学论文4

  一、引言

  爱因斯坦说过:"智力上的成就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

  二、性格的概念及其表现

  所谓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其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表现在人对现实事物的一贯态度上的特征和在恒常的行为方式上的个性特征。

  三、性格的类型和结构特征

  (一)性格的类型

  性格的类型是指在一个人身上所共有的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由于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现有的性格分类还很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机能类型说

  从知、情、意三者在心理机能上的优势性的角度来分析,人的性格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混合型。理智型者在心理机能方面理智成分占优势,表现为能够从理性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不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和支配,思维活动多,观察事物认真仔细。情绪型者在心理机能上情绪成分占优势,表现为情绪波动大,不稳定,处理问题易感情用事。意志型者在心理机能上意志成分占优势,表现为行动目标明确,做事果断而坚定,自控力强,但有的人则失于固执、任性。混合型者则兼有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的部分特点。

  2、向性说

  从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角度来分析,性格可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者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经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和兴趣,开朗活泼、不拘小节、善于交际;内倾型者行礼活动倾向于内部,一般表现为沉静、深思熟虑、反应缓慢、适应环境较困难、交际面窄、较孤僻。

  3、独立——顺从说

  从个体认知方式的角度来分析,性格可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人倾向于以自我内部的参照作为认知的依据,在认知事物时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对物比对人更感兴趣,,喜欢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空间方向感强,属于非社会定向者。场依存型的人倾向于以外界的参照作为认知的依据,在认知事物时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对人更感兴趣,善于与人交往,空间方位感较弱,属于社会定向者。

  (二)性格的结构特征

  从结构组成的观点看,人的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构成物,它是多方面的,包含有多种多样的特征,其中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这些结构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们在个人身上结合为独特的整体,从而形成不同于他人的、个人独有的性格特征。

  四、性格与教学

  ,从性格的分类及结构特征可知性格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有人热情、开朗、活泼、外露;有人深沉、内向和多思;有人大胆自信有余而耐心仔细不足;有人耐心仔细有余,大胆自信不足;有人快中易粗,粗中易错:有人却慢条斯理,有条有理。性格就是由各种特征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每一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有着特定的体系,其行为的表现方式也有着他所特有的样式。而这些性格差异可以在教学上得到体现。

  尽管性格多种多样,也存在差异性,但是性格无所谓绝对优劣与好坏。正如歌德所说:"在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的。作为教育者,应该首先承认这种差别,不论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丑小鸭还是白天鹅,老师不能因为这些差异而造成在教学态度上的不同,厚此薄彼,冷热不均,更不能歧视性格不同、生理有缺陷或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应该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一样地满腔热情对待、尊重理解他们。因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同等的。因此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重视学生整体,又必须看到每一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扬其某一性格之长,而避其之短,通过创造性劳动,使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都朝着有利于教学的方向发展。

  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注意学生的性格差异。因为内向型性格与外向开朗型性格的学生接受语言知识的程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外向型性格的学生爱参与、乐于表达、善于交往。有些在课堂上爱举手发言,极愿意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怕出错误,竭尽可能地为自己创造语文交流的机会,抓住一切可能来弦耀和卖弄自己的语言能力。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恰恰相反。有些同学沉默寡言,不善长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回答老师问题时未说话先红脸。自己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会回答也羞于表达,对他们我们应尽量做到多鼓励少批评,满腔热情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心理上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逐步克服性格上的弱点。上课时尽量创造不让内向型性格同学畏惧的课堂气氛。有意识地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来表现自己,教师提问时有目的地预留给他们一些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尽量做到让这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去努力尝试,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就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多给鼓励,多给期望,以弥补因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发展不良的损失,只有当他们深深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时,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才会萌发。”

  既然性格对学生的学习如此重要,那教育者应该了解并掌握学生性格特征在学习上的具体表现,并根据这些不同表现类型进行不同的教学。

  1、竞争型。这类学生为了表现自己比班上其他人学得更好,往往喜欢张扬个性,出风头,把课堂视为定胜负的场所。他们注意分数和教师的奖励,希望在与其他学生的竞争中获胜。但由于竞争机制的引进,例如教学竞赛游戏活动,烘托了课堂教学气氛,吸引了其他同学学习的目光和注意力,所以尽管这类学生虽然热情高,有时对问题考虑也并不成熟,在抢答问题或竞赛时,可能弄得哄堂大笑,从而使教师难于驾驭课堂,延误教学时间。另外,这类学生每次都希望教师请他们回答问题,当教师让别的学生来代替他们时,心里就会闷闷不乐。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类学生的性格特征,给予他们适当的展现自我的机会。

  2、协作型。这类学生喜欢与同伴和教师合作,把课堂看作学习社交的场所。愿意同其他人交换意见,也乐意帮助别人。在当今交互式互动教学模式中,这种性格类型的学生最容易被教师所喜爱。但他们有时缺乏竞争性和创造性,教师就应该在这些方面多给予他们意见和建议,多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3、回避型。这类学生对课堂学习和班里发生的事不感兴趣,不愿意参与课堂里的师生活动。尤其对英学习不感兴趣,其中有在学习上没有成功体验的人,有羞涩胆小,不善言词的人。这时候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想方设法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对于羞涩胆小,不善言词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维护和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4、参与型。这类学生对课程内容和上课感兴趣,喜欢参加班级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这类学生,他们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参与教学活动,表现得不是特别积极,也不过于拘谨,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

  5、依赖型。这类学生只想学习教师布置的内容,对知识缺少好奇,总指望权威人士指导和告诉他做这做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依赖型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不敢表现自己,怕这怕那,没有独立性和竞争性。教师应当激励他们敢于开口,不怕出错,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积极与他人合作,投入互动教学、竞赛活动之中。

  6、独立型。这类学生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但也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这是可喜的一类学生,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独立型学生。但他们有时可能会缺乏协作精神,陷入一种孤军作战的困境,故而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既要独立思考,又要参与合作,协同完成互动教学任务。

  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效果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良好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学业成功。而学习上的成功又能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产生良好的心境,使其提高未来的学习志向水平,学习便会更加勤奋。进而促进开朗、乐观和积极进取的性格发展。反之,学习常常失败,必然导致消极、颓丧、恐惧、退缩、羞愧等情绪体验,久而久之,会加强消沉、悲观、自卑、厌世等不良性格特征。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

  五、良好性格的培养

  性格在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呢?

  根据家庭、社会、学校及自我教育等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特征:

  1、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在性格行程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榜样任务的影响往往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同时应该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成为学生性格发展中能够直接模仿的榜样。

  2、提高学生的自立意识,培养其自立行为。自立是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

  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做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学校的教育是影响学生自立的主要因素。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做好事情的能力常持怀疑态度以及包办、代替太多,亦不利于自立意识和自立行为的养成。因此,教育者和抚养者应大胆放手让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事情,提供其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采用民主讨论的方式帮助其做好事情,并对其自立意识和行为进行鼓励、认可和赞赏。同时,学校要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观,除了抓好学习外,也要注重包括自立在内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自尊水平。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自我价值判断

  的感受;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感、重要感的情感体验。两者都是个体自我意识的重要方面。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水平:一是教师、家长和学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而非挫折教育;二是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期望、鼓励和赞赏,以代替中国传统教育中过多的挑剔、批评和指责;三是帮助学生分析、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改变把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的习惯;四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强调与自己过去比较所获得的进步。

  4、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和自强行为。自强是个体不断提升自我,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努力进取,克服困难的一种人格动力特质。个体的成就的动机对自强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高成就动机的个体往往具有高自强意识。此外,父母抚养方式、家庭气氛对学生的自强意识和自强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和自强行为上,既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挫折或者失败体验。可以在归因上进行训练,训练学生把失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自身的不努力,把成功归为自身的坚持和勤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完成困难性任务,在实践中养成学生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六、总结

  由于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性格差异往往使得每个学生都有着与他人不同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所以,个体的学习特殊性一定与个体的性格特点相联系。只要我们抓住学生性格特点的差异与学习状况的相关联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通过教师、学生与家长素质的共同提高和相互间的互促与互动,营造出"了解性格,承认差异,创造条件,指导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认识自我中完善性格,发挥潜能,在学会学习策略中,提高智能,体验成功,不仅对研究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探索教学的改革,也是十分有益的。

心理学论文5

  关键词:边际效用价值论;心理学;经济学

  引言

  边际效用探讨的是人们内心的满足程度。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去解决经济问题,这种思考方式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19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经历了重大变革,细胞的发现、达尔文相对论和万有引力的提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从研究神的存在开始转向研究人自身的发展,从人类起源到内心活动都是人们的探讨范围。为了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学者不但要思考如何使资本收益最大化,还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利用当时最新的理论方法去解释经济现象,这个时候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在人们视线,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自然成为了当时学者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一、边际效用价值论、心理学与经济学

  要明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首先就要说明本文的经济学所指的范畴。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解释国家治理与财富积累的一门学科,后来西方学者为了推行“全球化”,便去掉了“政治”一词将其改名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及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要被共产主义取代,扎根于辩证唯物主义而极力回避描述人的主观意识。综合历史中各经济学流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时间以19世纪80年代心理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为界,不包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心理学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多,每增加的一单位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描述的是人对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判断,即欲望。商品或服务能否满足人的欲望,取决于个人的心理感受。

  因此,边际效用价值论本质上是以人的主观心理感受来衡量商品和服务给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作为分析人的满足程度的切入点,使得欲望、需求诸如此类的心理感受变得可以考量,它考查的并不是人的满足程度总量是多大,而是单位增加量的大小和变化。边际效用价值论为考查人的满足程度带来了真正可以操作的方法,这一操作方法的产生正是源于人们开始从心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产生的。

  2.边际效用价值论与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边际学派最早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其代表人物庞巴维克对边际效用的论证是:心理上的感觉决定了人们对物品的主观价值判断,买卖双方根据各自对物品的主观价值判断进而达成交易,成交商品的价值即为客观价值,客观价值是边际效用价值的完成形态。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使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了新的研究视角,边际效用价值论第一次让经济学者把纷繁的经济现象和人复杂的内心世界结合到了一起。后来的经济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心理学解释经济现象,心理学也成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一部分,例如凯恩斯用“流动性偏好”解释收入该如何分配,以及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交叉学科――经济心理学,它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经济学兼心理学教授乔治卡托纳创立的。

  3.心理学的研究对经济学的重要性

  经济学以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致力于解决社会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资源分配关系到个人就会有逐利动机,因此不能忽视人的心理活动。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经济学者更好地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理解经济活动参与者背后的动机,只有掌握了经济动机,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经济学者更好地从人的角度而不是以经济现象的角度,去考虑经济现象发展之下人的活动,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启迪经济学者的研究,例如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个案分析法能使经济学者关注经济活动中个别人的行为,防止共性的理论掩盖个性的现象。

  二、本文的写作目的

  学者有关心理学和经济学关系的论证从未停止过。美国联邦储备局前任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所谓新经济就是心理学”。经济学家在解释自己的理论时提出了很多基本概念,比如价值、选择、产权、机会成本、贸易等,它们是经济学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家则认为,这些概念都包含了人类的行为及心理成分[1]。研究经济心理与经济行为的相互关系,能够为经济行为的预测和调控提供可靠的心理科学依据,并为我国制定改革方案和推进改革事业提供可靠的心理科学依据[2]。经济学者借鉴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实验经济学的创始人,Vernon Smith因“在实验经济分析尤其是选择性市场机制研究中引入了实验室实验”而获得诺贝尔奖[3]。

  心理学和经济学紧密相连,前者自然会对后者的方法论产生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实践辨证法基础上的系统抽象法,具体来说囊括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本文作者认为,心理学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对经济学产生了影响:扩大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增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用性;明确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方向性。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三、心理学研究对经济学的影响

  1.心理学扩大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心理学让经济学者开始探讨人的心理活动,扩展了经济学者的研究对象,经济学者的研究视野不仅仅局限在用纯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在亚当斯密、李嘉图之前的经济学者几乎都在研究如何积累财富,当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反抗封建统治的时期,经济学者转而探讨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的合理性以及资本如何获得最大收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学者才开始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普通的个人身上,体现在边际效益价值论的产生和后来的心理学成为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真正覆盖到了完整的社会生活之中。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例如商务谈判、买东西讨价还价,如果只从实现均衡价格的角度去分析,往往得到的结论是简单却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博弈双方的反复要价的是心理变化。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对经济社会的心理预期会影响政策的有效性,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建立在完全信息之上,只有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政策才会起到作用,这表明,心理预期已经成为了经济学者考量的不可或缺的变量。当前,人们的心理活动已经是构成市场经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人们心之所想的判断,才是完整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确保了解释经济现象的完整性。 2.心理学增强了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经济行为是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心理学的思想。以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为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在于企业如何生产、消费者如何花钱,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国家该如何制定经济政策,这些模型无外乎都是对经济现象的简单描述并且建立在苛刻的假设条件之上,如果不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即使理论很完美,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我们也不会觉得它们的实用性体现在哪里;只有在分析过程中加入了大家熟悉的心理因素,我们才会觉得模型是有生命力的、是为我们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才真切体会到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心理学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外在环境塑造的,并且人的行为反过来会影响外在环境,这就要求经济学者不仅要提高分析个人的经济行为的理论性,还要重视考虑了心理作用而产生的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确保研究成果甚至政策制定是切实可行的。心理学极大地推动了博弈论的发展,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其模型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完全”到“不完全”的转化正是经济学者对心理学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且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现状描绘。只有从相关人员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我们才会说这是理论完整的运动过程,也是理论的实用性所在。

  3.心理学明确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方向性

  心理学本质上以人为研究对象,经济学与心理学应该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学科,因为它们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有关人的,并为人服务的学科。经济学的理论也不应该脱离心理学有关人性、认知、理性和欲望的限定,不应该停留于表面上地描述、解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的市场活动参与者的行为。经济学者在思考经济问题时参考了人的心理因素和需求,就能明确人的目的和动机,并综合考虑人所处的环境和人本身的条件,把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会有助于产生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学理论。做到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变从前的以资本、利益为研究方向,经济学者便掌握了以人为本方向,经济学的研究也会顺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四、结论及建议

  综合了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学与经济学相互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加以完善和补充。因此未来经济学的研究仍要参考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但要注意的是,经济学者要吸收利用心理学中有利于解释人的经济行为的合理成分,而不是简单地将心理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相加。另一方面,经济学者在解释经济现象、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不能完全依赖人的心理因素和需求而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我国国情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即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矛盾是公有制经济和官僚资本的矛盾。因此我国的经济学不能忽视政治因素,我国的经济学适用于经济学的叫法。我国的经济学理论不仅要扎根于本土的经济现状,还要依靠本土的心理学研究。只有我国的百姓才是最了解我国现状的,国外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不适合解释我们自己的心理状况,外国的文化入侵、国内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容易让我们迷失在物质欲望之中不能自拔,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带给我们牢固的心理依靠。因此我们要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心理学。

  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人民需求日益多样化,政策制定必须要考虑到民众的心理接受能力。政策的执行必须保持连贯性,否则会失去民众的信任,在社会上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经济学者必须要重视心理预期对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的影响,注重民意,让人民畅所欲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我国老百姓的诉求,更好地保证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彭凯平.经济人的心理博弈:社会心理学对经济学的贡献与挑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xx,03:61-69

  [2] 方强,海韵,曼达,晓蒙.经济行为心理学刍议――兼及我国经济改革的心理科学依据问题[J].经济科学,1992,04:30-34

  [3] 皇甫刚,朱莉琪.Vernon Smith开创的实验经济学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xx,03:243-248

  [4] 李霞.心理学与经济学相融合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4:67-69

  [5] 马胜祥,周景辉,李佳健.中国经济心理学的现状与出路――关于心理学在中国经济学领域应用性研究的思考[J].心理科学,20xx,01:166-168

  [6] 刘永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87-91

心理学论文6

  幸福在每个人眼中的视网膜上成不同的像,不同的人对幸福也有不同的追求。但有时我们往往会忽视身边的小幸福,忽视身边的人和物给我们带来的开心与感动。所以,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幸福观,树立好心态,为自己将来的幸福作一个好的规划。

  【关键词】:幸福,心态,幸福观。

  这个学期我有机会接触了幸福心理学,在这次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深入了解的东西,对一些事物也有了不同于之前的看法。老师在课堂上生动形象的讲课方式以及饶有趣味的课堂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关于幸福的定义,我有了自己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以前懵懂的我!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所谓幸福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位深爱你的人,一帮可信赖的朋友。当你看到这句话时,一切随之拥有。”在庆幸自己能看到这么富有哲理的言语的同时,也感叹这句关于幸福的注释很好,很实在,可惜那时候我并没有进行太深入的思考。

  这学期在第一节幸福心理学课上老师引导了我们一起思考什么叫幸福,我发现在被别人忽然问道什么是幸福时我竟然回答不出。于是,我又想起一个电影里讲的东西:在这个电影里面,范伟饰演一个农民工,人家问他什么是幸福?他也愣了一下给出了这个回答:我饿了看到别人手里拿一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别人穿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就蹲在那里就比我幸福。这种回答很有意思,它就是一个比较。按照他的逻辑,幸福一定意义上是我们比较出来的。随后坐在我旁边的同学说了一句话:“什么叫幸福很简单的,幸福就是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啦!”这时,另一个同学说道“你们还记得去年春节晚会上,小沈阳跟赵本山演的那个小品《不差钱》吗?里面有句话成为了去年一个流行语。小沈阳说人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完”。赵本山说不对,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活着,钱没了”。我赞同这样的观点”

  听完他们这两句话,我们都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他们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拜金主义者,一个特现实的人。如果所有的答案都把幸福和钱挂钩,那幸福是否就意味着钱越多的人就越快乐呢?

  很快,老师在课堂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不是有钱就能带来快乐,像我现在虽然不是富翁但我很快乐、很幸福。可能每个人的幸福观都不同,对于我来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像教书、带孩子等等都是非常幸福的事,幸福是靠你们自己去感受的”。

  我想我之所以没有像老师一样有一个明确的幸福观跟自身缺乏思考和总结及当今的社会的基本状况有关。就如《卓越企业家终身学习月刊》上所讲的一样: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一下今天这个社会,叫做快速、多变、多诱惑,这就是当今世界的状况。中国经济发展很快,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变化得很快,这是好的地方。但同时也是给我们带来麻烦,比如快速会让我们有些麻烦,那就是忙。我们人人都很忙,有很多事要做。其实忙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我们忙到最后连心也丢失了。所以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要去寻找心。也就是我们很少去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没有及时地去体验自己的幸福。于是身边的小幸福都被自己忽视了!

  学习了幸福心理学之后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探索自己的幸福观。

  其实自从踏入大学以来我经常感觉到空虚,我不知道自己整天在干嘛?真的感觉不到快乐,找不到幸福感。因为我内心一直纠结着!之前我是没有了读书的机会,后来在斗不过自己内心强烈想读大学的愿望时,我冲破重重阻力来到了民政读书。开始的一段时间我是踌躇满志,积极地竞选班委,加入学校的部门与组织。可过了一段时间我就焉了,我发现我的内心不快乐。因为我不喜欢费尽心机去拉拢同学支持我;不喜欢在部门里表面上和所有的人都和和气气的,而背地里却在争权拉派;不喜欢在舞台上表现很假很假的一面。受这种环境的熏陶我发现我的幸福观也悄悄地发生了一些改变。我在想:是否幸福就是在班上每门功课都得A,然后拿到国家奖学金;是否幸福就是在部门里争一个好的位置坐,受到众人的敬仰,随意地支配别人;是否幸福就是在每个大型的舞台上都能看到他亮丽的身影,获得鲜花与掌声,让同学们都钦佩自己;是否幸福就是和每个老师都打好关系,说话有底气、做事有背景有靠山。正是因为这些想法让我每天都不开心,因为这些我一条都做不到。我发现自己在这个学校如同一只蚂蚁,渺小地不能再渺小了。我努力着却做不到这些,所以我更加地自卑,更加地瞧不起自己。于是我的心情也跟着自己的内心变化此起彼伏,频繁地出现焦虑、恐怖、悲伤的心理现象。

  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有了新的改变,我不再抱着那些自己讨厌也做不到的幸福观了。在审视自己一段时间后我为自己找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也遵从了自己的感受,不再强求一些什么,好好地把握自己的幸福,为自己将来的幸福做一个规划,享受自己的人生。

  现在,在我眼里开心就是最重要的事。我一直认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吃自己喜欢吃的,结交自己喜欢的朋友,和自己心仪的男生谈恋爱是很幸福的事。因为这样自己很开心,把每天都过好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因为对于别人来说所谓的幸福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但开心的感觉是一样的。只要自己觉得开心那就是幸福。有人说,“幸福其实就是开心的另一种说法。”不过幸福比开心包括的要多,开心只是说自己当时的一种心情,而幸福包括了健康、家庭、爱情、事业和友情。如果这些都很完美,那你就是很幸福的人了。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完美”,这时,只要你开心就是幸福了。

  确保现在的幸福感得可持续发展,对于以后的幸福我也应该做一个好的规划。

  对于健康我要重视了,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身体不好,那么他干其他的事也会经常有着有心而力不足的感觉。众所周知,钱可以买到药却买不到健康的。所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我们都非常重要,健康是成就幸福的因素之一。

  在大学里我要谨慎地对待恋爱问题,找到一个合适的'男友,为自己将来的婚姻打下基础非常重要。众所周知:爱人是与你相伴一生的人。如果你的爱人与你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你就会拥有和谐的家庭,而和谐的家庭才是你停泊的港湾。当你外出时,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有人牵挂着你;当你回到家里,有人嘘寒问暖,疲惫的身心在这儿得到修整。革命导师列宁与妻子克鲁普斯卡妮,科学家居里夫妇,他们志同道合,互相理解和赏识,甚称典范。不管他是否与你一同从事相似的事业,你俩都能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奋斗。所以,当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够被一个异性深深地爱着,就是你的幸福。如果你的爱人与你同床异梦,家庭便危机四伏,你便寝食难安了,而幸福也会荡然无存了。所以在大学里我要为自己的幸福做好规划,不要因为寂寞而随便找一个男的谈一场耗钱、耗时、耗力、耗感情的恋爱。

  虽然之前因讨厌阿谀奉承而没有幸福感,但我不能忽视朋友给自己带来的开心,不能忽视朋友的重要性。《永远是朋友》这首歌里有句歌词说得好:“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俗语也说多个朋友多条路。生活在大千世界,一个人一生会遇到许多困难,而个人的能力和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别人的帮助。即使你很富有,很有能力,也不可能做到万事不求人。而且,许多时候,我们除了物质的需要以外,还有精神的需要。你的感情需要与人交流,你的心声需要有人倾听,你的思想需要有人理解,你有些矛盾和疑问需要有人化解……所有这些,都需要朋友。美国前总统林肯说:“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应该是他同别人的友谊。”友谊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盏明灯,它能照亮人的心灵。有了一帮可以信赖的朋友,你的生活才会一帆风顺,丰富多彩。所以,要想获得好的幸福感,朋友这条链子不能断的。

  幸福是一个奇特又重要的东西,它如同刚吹起来的泡泡一样,五彩缤纷地点缀着我们的天空、点缀着我们原本单调又乏味的人生。它轻盈地飘起,晶莹剔透的样子又是多么脆弱易破碎呢。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幸福观,为自己将来的幸福做一个规划,享受自己的人生。

心理学论文7

  [摘要]人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经济学是以人的理性作为其分析问题的出发点的,而心理学在非理性领域的研究拓展了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探索人类行为之后的动机。“消费者对特定的感觉意象与衍生意义的权重,决定了他们购物的具体指向”,本文对消费者品牌选择进行心理解析。

  [关键词]品牌心理学

  探求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基本原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类的需求并不是平行和同等重要的,而呈现一定的台阶,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较高的需求才会成为激励因素。品牌内涵的发展也正是沿着“功能性-象征性-体验性”的途径演进的,从关注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满足生理、安全上的需求,到追求情感、身份、尊重,然后把目光投入“通过品牌向他人展示自我”,获得一种心理上温馨美好的感受、遐想。

  1、消费者是如何理解品牌的?

  我们发现很多人在走进商场的时候,事先对购买什么牌子的商品是有一些考虑的。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另外消费者在购物时还存在着一种规律,即商品档次越高,购买的现象越普遍。从心理角度讲,名牌的心理效应就是反应在费者认你的牌子,去买你的东西,达到这个效应,你的牌子就差不多成为名牌的行列了。

  2、品牌选购过程的心理学分析

  “来自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人们接受到外界信息中,83%的印象通过眼睛,11%借助听觉,3.5%依赖触摸,其余的源于味觉和嗅觉”。因此,在品牌的设计和传播上,要给顾客足够的刺激强度,形成“视觉冲击力”和“轰动效应”。

  在品牌的认知上,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品牌的认知需要和谐,即有关同一品牌的信息应该是相近或相容的。”否则,就会出现费斯汀格(L·Festinger,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所称的“认知失调”(CognitiveDissonance),即当人们发现自己的信念与行为不一致时而感到焦虑的精神状态。“获得人们的认同是品牌真正的价值所在”,调整这种失调,可以采取改变“导致不协调因素的重要性;个人认为他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协调可能带来的后果。”(斯蒂芬·P·罗宾斯)。利用知名心理学家史金纳(B·F·Skinner)的强化理论,可以对厂商和经销商希望的行为给予外在的激励(或惩罚),使之形成购买习惯或惰性。

  在品牌联想上,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网络模型认为,人的记就像一张网一样有许多联系着的节点(每一个节点就是一个记忆单元,是用来表达每一条信息的固定点的`)。当人在2个节点之间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进行信息加工时,其之间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之后,联系和节点之间就可以被激活(这里的节点可以是关于企业的信息)。品牌是串联起的故事集,动人、温馨、令人浮想联翩。同时利用心理学中的以点带面和迁移效应(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对陌生的事物总带有观望和不信任的心理)进行品牌的延伸,在产品(服务)之间互通、互感。

  品牌体验需要“指消费者需要(消费产品)是为了追求感官上的愉快、体验上的多样化与在认知上的新奇刺激”。这成为现时和未来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点,约瑟夫·派恩II认为体验经济将成为未的主流经济形态。

  3、关于品牌的态度和信念

  “人的态度(Attitude)形成的基础是经验,其一般是在与对象的直接接触中形成的,从第一次接触开始,然后是随之而来的体验;态度形成的另一个信息来源是广告。”这说明态度是可以在后天的学习中形成或改变的,其途径为:“简单重复”(重复暴露的二因素理论模型;熟悉强化了态度);“经典的或工具的条件化学习”(刺激反映和体验);“观察的学习”(在任何一个组织中,人们倾向将“重要的他人”视为行为表率)以及“信息加工”(消费者对特定产品或劳务信息掌握得越多、信息可信度越大,便可能对它产生更强烈的态度)。消费者信念(Belief),是“消费者持有的关于事物的属性及其利益的知识”。对同一事物顾客可能有不同的信念,从而影响顾客的态度。如认为名牌产品或服务设计精良、品质卓越。“有了这个信念,消费者就有了一种积极情感的体验,也就是相信这个品牌的东西能满足其需求”。那么,如何影响信念呢?心理学同样认为信念和态度一样,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加以改变。这正是企业所希的,也是努力加以利用或改变的。

  如何提高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度?有一个途径就是广告的重复策略。现在一部分人认为重复越多越好。因为重复越多,知名度会越强。

  从心理学的理论,这叫重复暴露的二因素理论模型。根据这个理论,假设你的广告不断地重复,每一次重复在心理上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积极因素和乏味因素。当你重复若干次时,积极因素的效果很快上去。然后,你继续重复,该效果开始减少,乏味因素开始出现,它的表现作用小,但是当重复到一定次数以后,效果便明显了。当这两个相互作用时,会出现一曲线,表明在一开始效果与重复的次数成正比,超过一定次数后再重复,就会适得其反,产生反面效果,这是心理学的一个理论。

  品牌美誉度不是简单取决于产品那个实物的物理、化学的特性,还要考虑到人的价值观体系。我们做独特卖点的时候,不能仅限制在产品的物理、化学特性这些“理性”层面。而要考虑这个卖点和消费者心理的特点这两者是否一致,从感性即“非理性的”角度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所以,品牌美誉度必须要有一个信念,有了这个信念,消费者有一种积极情感的体验,也就是相信这个品牌的东西能满足其需求。

  4、心理学上的光环(晕轮)效应和选择性知觉对品牌的影响

  情人眼里出西施,意乱情迷,光环萦绕。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对环境的性质的认识往往存在这种“光环(或称之为晕轮)效应”,根据第一印象或者某一方面的优缺点,铺陈开来,由点推面,形成整体上的认知。这对品牌的沟通有建设性的意义,注重“第一印象”、坚持高标准、形象统一、理念连贯,让顾客晕得长久、痴迷。

  我们有这样的体会,茫茫人海中找人,并不会不知所措,而会选择性地分配眼球,有的放矢,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选择性知觉。网络的应用和普及,消费者选择渠道增多,什么是消费者选择的焦点呢?无疑强势品牌会秋波频频逼入眼睑,启示为制造品牌CIS的亮点。

心理学论文8

  摘 要:

  自社区心理学产生以来,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受到来自社区心理学发展的挑战。社区心理学主要关注“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连接个体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心理学过程”。在社区心理学的影响下,当代教育心理学逐渐形成理论观点的多元融合。了解以上趋势,对当代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和教育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社区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挑战

  自心理学研究产生以来,经典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层出不穷、不断发展,其中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各分支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也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领域。但在近十年中,教育心理学不断适应各学科的要求,朝向一种包容性广泛的方向发展。我国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但形成体系的教育心理学还源于西方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学者一方面学习、引进西方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展开独立研究。尽管当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比较成熟、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体制上也趋于完善,但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创新,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不足逐渐显露。

  一、社区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一)社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显现。为了捍卫个人利益,美国国民发起了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为社区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准备条件。然而,社区心理学真正诞生的标志是1965年5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维姆斯哥特市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会议产生并创建社区心理学这一新领域,同时呼吁社区心理学重点关注“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连接个体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心理学过程”。美国心理学会则在第二年成立了社区心理学分会。

  尽管如此,直至1975年4月,社会心理学才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中真正取得了学科建设的独立地位。会议的主题是预防与促进社会行动以及公平与尊重多样性作为主题,同时探讨了社区心理学家的培训模式,促进了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卫生的分离,使社区心理学真正走向学科独立和特色化发展。1987年,美国心理学会将社区心理学分会改名为“社区研究与行动学会”(SCRA),促进了美国社区心理学向多学科合作及重视行动研究过渡的新阶段。

  (二)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社区心理学的服务和干预重点是加强个人与社区目前的心理防御能力,同时发展和提高个体个人能力而不是治疗其病例缺陷。因此,这种服务和干预重点可以大大降低心理或药物治疗的个体人数。因此,社区心理学家逐渐将工作聚焦于一级预防(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二级预防(心理症状早期阶段的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官能障碍的治疗等)。

  2.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区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与社区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合作的研究关系,将理解提高个体、社区及社会的生活质量作为研究对象。广义地讲,社区心理学关注个体与社区之间多样的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关系,社区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生态学水平的分析,像朋友圈、工作环境、学校、志愿者协会、宗教集会、教会、社区及邻居,或者更大意义上的社会或文化均属于这类社会关系。此外,社区心理学还关注互助型组织和自助型组织,当个体面临巨大压力事件时,会采用非正式渠道(朋友,邻居,同事)来获得社会支持。因此,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是社区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

  3.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社区心理学属于交叉学科,因此其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参与观测法,是研究者“加入”社区生活,与社区成员一起工作、生活,从而观测他们的情况的方法;

  (2)个体定性访谈法,是以合作的方式和开放式问题来消除参与者语言和经验的影响,集中于小样本研究的方法;

  (3)聚焦组访谈法,与定性访谈相似,但在团体中可能消除一致的观点;

  (4)社区个案研究法,是集中于一段时间仅研究单个组织或社区的方法;

  (5)定量观测法,是以大样本数据进行标准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6)随机区组实验法,是采用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的实验方法;

  (7)非同质比较组实验法,和区域实验很相像,无随机分配条件;

  (8)间断时间序列设计,是采用多基线设计,在实验干预前后对一个或几个情境进行纵向测量的方法。

  (三)社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自1975年美国奥斯汀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议以后,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的趋势,每种趋势都代表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1.预防和提高社会胜任力

  社区心理学的.发展能有效解决社区居民的各类问题,如儿童的社会发展障碍和学习障碍;青少年各类行为问题;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离婚、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

  2.社区构建、公民参与和授权

  为了体现社会构建以及公民参与的趋势,社区心理学家集中于研究、开发或创造一种社区系统。这种系统一方面能够加强社区居民的社区感觉,推动其参与群体活动计划、实施的经验,另一方面能够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影响更多的居民群体,帮助他们进行社区变革并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3.理解人和文化的多样性

  社区心理学家正尝试创建与文化社区中居民的合作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心理学家不仅鼓励居民参与研究设计和实施的各方面,而且试图让他们理解不同的文化群体以及这些不同文化群体所产生的各类因素。

  4.社区心理学的生态学转向

  社区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向是逐步建立生态化的社区。研究者凯利及其同事提出了社区心理学的四个生态学规则,即相互依存、资源的循环、适应和延续。社区心理学还对环境心理学进行了长期关注,他们都强调自然条件下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同时将其概念、理论等应用到社会行为中。此外,研究者西恩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社区心理学对物理环境的研究兴趣逐渐增加。 (四)我国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西方的社区心理学正趋于成熟,但在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显现一些有关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个体对社区心理学的认知仍旧模糊不清。不少人认为,社区就是“居委会”的翻版。但是综合我国实际情况,社区心理学既要狭义地研究小区居民的心理服务工作以及和谐小区建设工作等问题,也要广义地研究和谐社会建立的问题。因此,我国的社区心理学重点关注个体问题行为的预防以及个体社会能力的促进,同时提供社区的生活水准,建立和谐文明社会。

  我国心理学者对社区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一是社区与青少年发展。考察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社会态度以及家庭因素中家庭软环境(家庭关系和家教方式)之间的关系。在保护青少年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社区预防与矫正使社区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二是社区老年人的研究。考察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社区集体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三是其他社区人群的研究,特殊女性(更年期妇女、离异女性)、亚健康人群、残疾人群、外来人群等。

  二、对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挑战

  (一)方法论的挑战

  社区心理学为当代教育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多元化、生态化的理论视角。随着社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兴起,教育学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研究,将原有的方法论进行改进,并从另一角度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了取向多维、方法多元、立场多重、观点多样、研究环境生态化的宗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过程,而教育心理学面对的是情感丰富、有情感体验的人,因此量化研究与实验方法必然导致教育情境的局限。社区心理学以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生活环境生态化作为研究目标,在方法上给当代教育心理学家提供了另一种研究决策。

  (二)对研究内容的挑战

  社区心理学是一门建立在众多相关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开放,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区分什么不是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不是什么是社区心理学的。尽管这门学科的科学地位已经得到承认,但其具体研究领域仍在不断发展,相关内容界定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很可能与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有部分重叠。同时,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一定作用,例如在对青少年教育的一些观点方面,社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能对经典的教育学原理发起了挑战。

心理学论文9

  摘 要 职场压力影响着员工的心理健康,也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必须采取措施控制职场压力,包括促进企业管理层对职场压力的重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职场压力 员工 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职场中的压力表现尤甚。根据《财富》杂志对189家企业1000名管理人员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表示面临的压力过大。缓解员工压力问题,保证员工心理健康,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职场压力和心理健康的概念

  职场压力指的是人们在职场中因为面临各方面的因素而产生的压力。比如工作量过大、职场人际关系过于复杂、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等等,都会让人不同的压力。每一个身处职场中的人,都会有压力。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没有疾病或者其他隐患存在,都保持着正常状态。拥有心理健康,是员工有效开展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满意度,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职场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积极影响:一定的压力能让员工感觉到精力充沛,富有激情,并能增强紧迫感、责任心,并拥有自信和成就感,能完成高质量的工作。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会据员工学历、性别、能力、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及阶段性特征等给予员工不同压力,激发员工正能量,推动其与公司一同发展。

  负面影响:过大的职场压力:一是会让员工产生焦虑感,感到身心疲惫;二是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激情、效率和责任心;三是会让员工对工作、公司失去希望,带来企业工作环境的不稳定,如离职率增加;四是会让员工失去生活的信念,严重者甚至会走上极端,如患上抑郁症、精神病、自杀等。

  三、缓解职场压力保障员工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促进企业管理层对职场压力的重视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如经贸局、工商局等乃至中小企业管理局等要首先担起责任,通过座谈、案例并举、交流、考察等方式加强对企业主压力管理意识的培训,使企业主在警醒自身压力同时,也重视企业压力的管理。其次,行业协会能利用自身平台和优势,如内刊、年会等推动企业管理层压力意识提高。第三我国培训机构应推出压力管理的相应课程,做好对企业压力管理的推动工作。

  (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企业的工作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种。硬环境指的是企业的硬件设施建设,比如办公场所需要配备有绿色植被、轻松幽默的宣传画,甚至于还能有一些音乐,员工有较满意的食堂,能吃得舒心和放心,有卫生整洁,配备有电视等现代设备、能睡得踏实的宿舍,有员工俱乐部能在下班后进行娱乐。软环境是指的企业的工作氛围、舆论氛围等。这种环境的构造主要是由企业主、企业的管理者营造的。我国企业要实现有效的压力管理,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更要在企业的“软环境”建设上下功夫,使员工的压力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发挥作用

  人力资源部门首先应认真学习压力管理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在案例和方式方法上的学习;其次,应完善企业的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和工作说明书是员工有效开展工作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源部门开展绩效考核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员工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工作环境乃至报酬等进行客观评价和考核,做到知己知彼;第三,要根据企业各个岗位的不同,将压力管理融入于招聘、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之中,根据各个环节的异动等发现员工存在的压力,并及时寻找缓解或解决的办法;第四,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基本薪酬+岗位薪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相结合的激励方式,调整员工的工作状态,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变压力为动力”,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首先应推动文化活动的开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文化活动计划,其中,调动员工主动参与文化活动计划的'制定是基础工作;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如开展定期的沟通会议,基层员工与各级管理者的交流会,甚至能仿效华为等公司的做法,设立“话聊室”,掌握员工的工作、生活动态,发挥党工团的作用,开办与企业主平等交流的沟通机制,发挥工会的作用,在工作时间、工资等方面,进行集体协商,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第三,要聘请外部的心理专家,定期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进行调查和诊断,寻找企业员工存在压力的压力源,同时,开展有效的压力缓解培训手段,加强员工缓解压力能力的提升;第四,要组织开展户外活动,户外活动能使员工从紧张的工作环境里脱离出来,在较开阔的环境里让思想和精神得到放松。

  总之,企业一定要对职场压力和员工心理健康有高度的重视,在经营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压力管理经验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加强对员工的压力管理,协助员工的生理和心理实现健康,从而推动企业运营呈现健康状态,为企业的科学经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秀忠,孔伟.管理心理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xx.

  [2] 曾垂凯.工作压力与员工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人类工效学.20xx.

  [3] 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4] 周晓琴.外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xx.

心理学论文10

  一、少女漫画的概念

  少女漫画一般是指以9至17岁的少女为主要读者的漫画。少女漫画的起始一般公认是1953年在《少女组》上连载的《蓝宝石王子》,手冢治虫提出了漫画创作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需要选择不同漫画取向的观点,并创作了这部“面向女孩子的作品”。这是日本漫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二、青少年心理特点

  1.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初中学生开始步入青春期,各方面都开始成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情感非常丰富,情绪波动较大,两极性的表现明显。但是独生子女往往感情匮乏,社会竞争加重了心理冲突,传播媒介促使了其思想感情的复杂和早熟,使他们迫切需要倾诉的对象和途径。他们将美术活动作为心理动力,自然而然地将想法倾注笔底,表达内在的气质特点,流露一种情绪和心态。文饰性的特点也帮助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会用曲折、简洁、隐晦的方式表达感情。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特征,使得青少年的内心活动十分丰富,但是表露出来的很少,许多思想感情和内心秘密都不愿向别人吐露。学生会通过在日记或信中插图、制作装饰画或布置小摆设、描绘贺卡馈赠亲朋好友等途径诉说少男少女的情怀,这是一种隐秘、复杂、深沉的语言,以女学生为甚。临摹和绘画少女漫画能让她们找到精神上的陪伴,也能辅助她们从一定程度上诉说自己的情感。

  2.艾尔金德的青春期社会认知发展观

  青春期的思维模式带有青春期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这包含个人神话和假想观众两个方面。青少年会通过想象描绘出关于自己命运和个人形象的故事,青少年也非常关注自己,认为周围的人会像观众一样注视她。少女漫画就是抓住了这一特点,跌宕的故事情节和华丽的画面风格很容易让学生将自己代入故事,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幻想着自己也是美丽的少女,也能得到大家的关注。所以学生所绘制的少女漫画都会带有一定的自我主义倾向,从人物的形象到场景的绘画,表达的都是以自我为主体进行的想象。

  3.对于同一性的追求

  青少年关注“我是谁”,也考虑“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和“我将来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并努力发现或证明自己的人格。许多青少年便将漫画中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参考对象,在动漫展场里会经常看到许多青少年在模仿自己所崇拜的动漫人物,或许这些人物的精神特征有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能够让他们意识到如何克服自己在现实中遇到的困难,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这一时期的同一性也伴随着个人神话和假想观众。

  三、分析对于少女漫画学习的原理和特点

  1.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提出的学习过程的8个阶段模式很好地阐述了青少年进行少女漫画学习的过程,包括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首先,学习者趋向某个目标的动力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出于对艺术的喜爱,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和模仿对象进行学习。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漫画书,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场景、服装、配色等方面信息进行知觉编码,并将其储存在短时记忆中。通过前期大量的阅览和短时记忆,学生在脑海中累积了许多自己喜欢并关注的知识,对于同类型的信息进行重新整合编码并转入长时记忆。之后在绘画时,学生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某个画面或者某个人物,都是因为这一阶段使长期记忆的痕迹已经保留在其大脑中了。遇到相同的画风或者类似的绘画手法时,学生就会回忆之前所接触到的漫画中是否也出现过,进行信息的比对填充或替换;或者根据绘画所需要的主题,快速将脑海中储存的分类知识提取出来,这就是学习迁移的过程。美术学习使学生学会了绘制人的骨架和肌肉,能以不同动作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或对于外部环境条件和所受刺激的反应。最后完成完整的美术作品,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其中获得自我效能感,还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可以进行知识的补充,如透视或细节问题。对学习内容的反馈也是一个强化的过程。

  2.少女漫画学习的特点

  笔者曾经参与西安高新第二学校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作为初中美术教师,笔者并没有局限学生的创作题材或创作形式,但大部分女生都是带着自己喜欢的少女漫画书来上课的,她们认为只有将这一类型的画画好了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她们参照这些书临摹、学习,还能够自主创造出一个人物。可是最终大部分学生画出来的人物都是一个样式、一种风格甚至一个模样。起初笔者非常担心这样的学习方式会让她们的创造力受到局限,导致她们创作的作品产品化,但是通过翻阅学习文献资料之后,笔者开始理解学生的这种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遏止学生对漫画的模仿,反而应该在了解漫画的特点之后,在学生现有的水平上指导其创新,最终使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日本漫画在绘画方面追求精细,这也正是绘画学习者应该追求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对漫画笔触的分析引导学生,使其不断进步。

心理学论文1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性和深入性,我校于20xx年11月22~26日举办了题为“滋养心灵 快乐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

  本次心理健康宣传周的主要活动有学生和家长的专题讲座、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原创作品征集活动、心理健康宣传展板展示、心理健康宣传咨询日及心理影片展播,旨在营造全校心理健康氛围,加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此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的参与性高,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一、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纪实

  11月22日在升旗仪式上,学校心理教师秦艳霄的讲话拉开了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的帷幕。同日下午,初一、初三年级各班举行心理主题班会。初一年级班会主题是“初中生活,我准备好了”,初三年级班会主题是“心新向荣”。本次初一、初三的主题班会均由各班的心理委员主持,班级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踊跃,有效解决了心理困惑。

  11月23日下午,心理教师尚玉宁为全校学生做了有关感恩和如何调整考试心态的心理健康教育电视讲座。列举事例引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学会体谅、理解父母;同时介绍了考试的目的,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学习查找知识的薄弱环节,利用考试进行总结和反思。本次讲座对广大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调适自我起到了一定的排忧、解惑的作用。

  11月24日下午,全校学生观看了电影《叫我第一名》。它讲述了一个患有妥瑞氏症的人,凭借着对人生的乐观心态与追求梦想的执着,如愿成为人们眼里妥瑞症患者不可能从事的职业——教师的故事。此次电影展播,帮助学生们学会了从容地正视、接纳自己的缺点,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激发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增强了追求梦想、坚持到底的信念。

  11月25日是本次心理宣传周的“心理咨询日”,我校邀请到陕西省学校心理学会多位专家为全校学生提供权威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心理测试和咨询,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了自己,强化了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了心理调节能力。

  11月25日下午,达博教育向我校爱心捐赠心理实验器材。捐赠仪式由宋晋安副校长主持,达博教育及我校多位领导出席了捐赠仪式。宋晋安副校长表示我校会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来回报社会的厚爱。

  11月26日下午,我校邀请陕西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咨询师、中国儿童基金会委员刘月娥老师,给学校初二、初三年级部分家长做了题为《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讲座。刘老师采用体验式的方式,使家长在活动中感受不良的亲子沟通方式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笑声中反思、收益,改变与孩子沟通的心态和方法。

  本周全校学生参与心理原创作品征集活动,作品类型包括心理格言、心理漫画、心理健康教育徽标、心理情景剧剧本等。作品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具有科学性和创意性。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经评委组决定,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这项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的创作才能和个人风采,起到了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体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展板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在心理教师秦艳霄的指导下,初二年级各班心灵导师(心理委员)联合制作心理健康宣传展板,展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战胜恐惧、告别孤独、微笑每一天、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主题。展板内容丰富,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很有教育意义。

  二、本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特色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此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向全校发出通知,要求全体师生全力配合开展工作,保证了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校园网站也就本周活动进行了相关系列报道。

  2.普及性高、参与面广。本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学生讲座、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原创作品征集、心理健康宣传展板展示、心理健康宣传咨询日、心理影片展播。每天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全体学生普及、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而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共同提高的目的。

  3.针对性强。对于家庭教育讲座,我校选择了初二、初三年级部分家长参与此活动。11月初我校心理教师对家长进行亲子关系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并向每位家长发放调查结果和建议,同时家长给予学校反馈。本次参与讲座的初二年级的家长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亲子关系需调整的那部分人;初三年级各班由班主任在了解班级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每班选择5名需要调整亲子关系的家长参加讲座。此次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需要帮助的家长参加家庭教育讲座,可以指导他们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能。

  4.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我校各年级各班设置了心理委员两名,心理教师定期召开培训会和座谈会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包括专业心理知识的讲解和助人自助技能的指导。旨在由心理委员观察并及时报告同学中存在的异常心理现象,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同学、朋友间的心理辅导,化解他们的人际矛盾,解除心理困扰,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培训会上,心理教师就如何制作心理展板、如何支持召开好心理主题班会等对心理委员进行相关培训。在本次活动周中,心理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他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周围同学积极踊跃参与活动,协助学校更加有效、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邀请校外心理专家。邀请校外心理专家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专业服务,是本次心理活动周的`特色之一。周四的“心理咨询日”,我校邀请到陕西省学校心理学会专家孙爱娟、司晓东、严静和稽亚萍老师为全校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现场咨询。周五的家庭教育讲座我校邀请到陕西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咨询师、中国儿童基金会委员刘月娥老师,给学校初二、初三年级部分家长做题为《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讲座。

  三、心理健康宣传周效果

  1.营造了良好校园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识,形成了人人重视心理健康、关注心灵成长的良好氛围,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消除了对某些心理学知识的误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展板由每班心理委员负责,联合宣传委员及其他学生,结合学生们对心理知识的需求,在经过调查、整理资料、设计展板版式后制作,如:《我爱我自己》通过“心中的瓶子”“WE THINK”“量一量你有多少水”“如何爱你自己”和“爱自己爱别人”五个板块阐述“学会自爱”这一主题,其中针对“爱自己”和“自私”两个概念的不同进行了明确的解释,消除了大部分学生对“爱自己”认识的偏见。

  现场心理咨询也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发展、成长的重要性,关注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有心理困惑可以求助心理老师。纠正了一些对心理学认识的误区,消除了一些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取得一定的效果。

  3.增强了学生心理自助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所提高,逐渐开始接受心理咨询服务。活动结束后主动求助心理老师解决心理困惑的学生人数逐步增多。这些表示学生希望在心理咨询后提高自身心理自助的能力,这也反映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化。

  4.提高了家长亲子沟通的能力。我校精心挑选200余名需要帮助的家长,针对他们在亲子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召开家庭教育讲座。讲座后,专家和心理教师一起为家长做了现场咨询,解答家长们提出的各种困惑。家长们表示:讲座很实用,既使自身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又学到了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5.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课间,各年级学生兴趣盎然地参观心理健康宣传展板,并学习展示的内容,他们纷纷表示展板内容丰富,与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很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看后受益匪浅。在心理影片展播后,学生们表示,看到患有妥瑞氏症的人都可以保持乐观心态去追求梦想,自己有什么理由退缩和放弃?心理健康教育电视讲座纠正了一些学生平时存在的、常见的心理学认识误区,强化了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了心理调节能力。

  6.扩大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多家报社、媒体对我校心理活动周工作进行报道,大力赞扬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工作很有意义,对我校进行了很好的宣传。

  本次心理活动周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我们相信,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帮助更多的学生走出困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明年的心理健康宣传周将会更加精彩。

心理学论文12

  儿童心理学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实现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知识理论和学习策略是本文的重点,以此使教师认识到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思想品德教学

  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介入学习的认知活动,但它形成了个体意识倾向性中的学习态度,积极的个性品质不仅能激励、驱策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能促进和推动智力的充分发挥,而消极的个性品质则会阻碍、干扰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注重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要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必须让心理教育成为初中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心理教育使政治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针对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学习在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等的心理规律,研究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围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逐个分析各元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起到指导教育、教学,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的教学目的。制订完整的.教学计划,环环相扣。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罗森塔尔效应,切实地表明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作用,该现象通过暗示改变老师对学生的认知,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循环往复,使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最终实现对学生产生良性影响的效果。2.鼓励语言的积极作用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做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学生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学生一生;错误和武断的结论,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更加注重细节,充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在心智未成熟的状态下,容易受到教师不经意的言行伤害,对待胆子小、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是如此,易打消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积极性,会影响学生未来思想品德的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本身是针对学生道德进行培养的课程,而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大众心理的评价,同样属于心理学范畴,教师要教好思想品德课程,避免不了要引入教育心理学的方式、方法。只有抓住和掌握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才能有效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逐渐创新、融入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应注重自身衣着、行为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自觉总结和反思实践中的道德知识,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发挥榜样作用。如果平常教育学生的东西自己都做不到,对学生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很难有说服力。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的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正确的处事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和谐共处,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蓉蓉.基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心理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xx

  [2]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心理学论文13

  摘 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由于情绪的不稳定带来的一系列的学习上的问题,根据认知情绪调节的相关理论,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认知情绪调节 大学生 学习 策略

  一、当前大学生的学习问题

  “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高校教育已经把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的学习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教育目标。然而目前有多项关 于大学生学习问题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学习问题。20xx年在南京市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上,大学生最关注的十大心理问题公布,其中学习压力位居大学生最关注的心理问题之首。Abouserie的研究揭示,大学生最大的压力源是与学习直接相关的因素,如考试成绩及其结果、学习的负担重等。

  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几年来大学生学习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学习没有动力,懒散拖拉,将学习视为苦差事,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2、学习方式不当,没有近期或远期的学习目标,不能科学有计划的组织实施,学习方式存在很大问题。3、学习道德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诚信,急功近利,投机取巧。4、学习情绪不稳定,其中学习情绪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好的时候,学习兴趣浓厚,信心十足,学习效果好,但容易好高骛远,自以为是;情绪不好的时候,学习兴趣淡漠,学习意志消沉,学习生活无序,学习效果差,容易灰心丧气,怨天尤人。对学习生活的两级情感体验强烈,情绪好时觉得快乐,情绪低落时觉得沉重、枯燥乏味和痛苦。

  大学生的学习情绪的稳定性对大学生学习的自控力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情绪一般会受到各类问题的影响,比如学习、生活、交友、就业压力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情绪的稳定性。如果高校只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大学生学习中的情绪变化等心理过程,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的效度。美国心理学家莫勒认为情绪在学习中是最为重要的,情绪有特殊的引发作用的驱力。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情绪,管理和调动学生的情绪,作为教育的宝贵手段。

  二、 认知情绪调节

  情绪是指人们对环境中的某种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态度的身心体验,是最基本的感情现象,也是一种对人生成功具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情绪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之分。正面情绪是积极肯定的情绪,它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信自律,促进个体创造性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负面情绪是消极否定的情绪,它会使个体意志消沉,兴致低落,阻碍人们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学习。个体的情绪反应有时候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协调一致,但有时候则与个体的生活环境产生矛盾与冲突,与特定的生活情景不相适应,这就需要个体经常进行情绪调节以适应生活环境。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孟昭兰认为情绪调节是对情绪的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认知情绪调节是指个体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或个体内部发生矛盾而又无法及时有效解决而产生的一种负面、消极的情绪体验后所做出的情绪认知方面的有意识的调整行为。格鲁斯提出,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很多,最常用和有价值的策略有两种,即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其中,认知重评就是指认知改变方面的情绪调节,指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事件的认识,它是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负面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评价,是一种有益的情绪调节方式。

  三、认知情绪调节与学习的关系

  认知情绪调节与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关系。合理的情绪调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付出更多的自觉投入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情绪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绪会使学生赋予学习以一种享乐的性质,他们更多地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促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表现出明显的期待和努力倾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详细的学习计划。而消极的情绪会使学生把学习看作是强迫行为的负担,对学习的内容缺乏兴趣和信心,没有学习目标和合理的学习计划。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所说的那样,“正是那些对人特别有意义东西,才能表现为他的活动动机和目的”。为了使学生真正有效地参与学习,应该让使学生真心实意的接受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而不是让他们仅仅明白这个道理,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价值感。学生只有在心情上为学习的理由找到一个立足点,才会对此积极实施。因此教育既要改变学生,也要改变学习本身,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习潜能。 论文网 http://www.lw54.com

  四、应对策略

  (一)增强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它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能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克服学习困难,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动机影响努力程度,努力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的结果,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

  1、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明确而又合适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学生目标明确后,在学习过程中才能重点突出,有的放矢,从而避免学生盲目的的无计划的学习。

  2、教师要提供学生学习的诱因,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可以把专业学习的思想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促使学生产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避免枯燥传授,要尽可能的使传授的思想和内容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对学生的意见要及时的反馈,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他们学会真正的享受学习和使用知识中的乐趣。

  3、对学生要经常性的进行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意义,让学生能感受到自己在学习团体中有一定的价值。比如说在学习的过程可以给学生布置既不太难也不太容易的任务,让学生有确保成功的机会,促成他们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关注,积极调动学习情绪。

  1、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有差异,但是他们的情绪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以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学生的情绪,针对学生的情绪及时应变,比如学生情绪高的时候,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尽快到进入学习主题;在情绪的低潮期,由于学生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学习倦怠,教师就应该重新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2、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形成或改变,教师的自我言行会给学生产生榜样和示范作用”。在20xx年度美国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调查中显示,教师发自内心地喜爱教学管理工作,对工作的社会意义有深刻的认识或体验,能感染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召他们的心灵。一位合格教师,无论是谈吐或衣着都要得体大方,个性热情开朗,处于良好情绪中的老师,精力集中,思路清晰,这样也能够较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能使学生不知不觉的受到教师的情绪感染,很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教师要正确对待消极学习情绪的学生,教师如何看待消极学习情绪的学生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首先教师要有信心能够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信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成绩是可以提高的,他们是值得教师重视和为之付出努力的,认为学生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有责任帮助学生克服障碍,达到目标。平时要平等对待这些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具备一定的学习潜能,而教师是自己潜能的引导者,从而学生们会发现学习过程变得积极而有意义。

  (三)重视学风建设,改善学习氛围。

  学风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学风能够形成促进大学生勤奋学习、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学风包括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和学校的学习氛围等。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效过程。因此高校应该成立学风建设专项领导小组,要重视学风建设,将学风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围绕学风建设对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并开展相应的思想工作和活动。同时要加强对学风的监管,比如检查学生的考试不及格率情况,学生的上课出勤、晚自习出勤等常规考勤工作、学生的学习诚信情况等等。在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评估方面,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估体系,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导作用。

  (四)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

  由于学习情绪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学生的家庭环境,在校期间的交友恋爱关系,经济、就业压力等等因素,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1、学校成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辅导人员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帮助学生进行正常的心理疏导,以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增强社会适应,做出明智的选择,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2、思想政治工作者和任课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了解和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要结合心理知识进行授课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1]许佩卿,叶瑞祥.新形势下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若干思考.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87-88

  [2]叶素贞,曾振华.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3]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204-205

  [4]王振宏,郭德俊.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xx.629

  [5]胡云君.初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xx

  [6]冯立婷.大学生自我决定能力、情绪调节和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xx

  [7]孙红梅 郝志红.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调查与应对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xx

心理学论文14

  浅谈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摘 要:出版与一九三六年的《文艺心理学》是朱光潜先生早期的一部美学著作,是以心理以及生理学为背景来阐释美感经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美学上的贡献之大,是很值得我们推敲与学习的。文章从审美欣赏与人生的关系,是否带有名理思考,且从美感经验的特征着手,我们想阐释它对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一些赋予远见性的指导。

  关键词: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的美学家。被誉为“中国美学史上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式的人物,融会中西的美学开拓者。生于安徽桐城县阳和乡吴庄。名光潜,字孟实。他是我国把西方美学系统地引进到中国来的人,其间,先生用中国的视角来将西方的学说融会贯通。《文艺心理学》洋洋洒洒前后20余万言,涉及到许多美学的重要命题,核心上说是对“美感经验”的分析。所谓美感经验就是在欣赏或创造艺术的时候人们内心的心理活动,即克罗齐美学中的形象直觉,这一观点也是早期的先生美学的切入点与立足点。之后,由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引入,朱光潜先生对他早前的形式美学的思想做出过批判,在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后,先生打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之间的桥梁。关于朱光潜先生的美学,如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给《谈美》的序中所说的:“他散布希望在每一个心里,让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所能做的多。他告诉你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手里。”

  一、艺术审美欣赏与人生的关系

  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的序言,就开章明义地说道:“从前,我受到康德到克罗齐一线相穿的形式派美学的束缚,以为美感经验单纯的是形象的直觉,在聚精会神中我们观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不旁迁他涉,所以抽象思考、联想、道德观念等都是感觉范围以外的事。现在,我察觉到人生是有机体,科学的、伦理的和美感的种种活动在理论上虽可分辨,在事实上却不可分割开来,使彼此相互绝缘。”[1]朱光潜先生后来受到歌德与黑格尔学说的影响,因为他们的学说都是非常注重人的整体性的。继而,看到了克罗齐学派的是在机械地把直觉与人生割裂开来,朱先生认为“他的毛病在太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先生并没有完全推倒形式美学,而是在批判地继承形式派美学思想。具体的来说,朱先生是认为,在艺术活动之中,存在一个前因后果活动,这其中所谓的“前因”即联想的阶段和“后果”即名理的思考的阶段是分列在审美经验的前后的,也就是人们在进行艺术创造与欣赏的时候,那一霎时的心理是不掺杂任何在那个孤立绝缘意象以外的意识活动的,即“美感经验和名理思考不能同时并存”,但是在直觉的前后是带有抽象思考的。亦及朱先生在《“慢慢走,欣赏啊!”》里面提到的,“我们把实际生活看作整个人生之中的一片段,所以在肯定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时,并非肯定艺术与整体人生的隔阂。”[2]

  这也是和马克思主义观点有相通之处的,部分之和并不等于整体,因为整体也有它自己特有的属性。而一味的直觉思维观就是割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周围看成是单一的平面,即便存在整体,这个整体也只是平面上与把杂多硬生生地放入整一中的整体罢了,这种观点是根本无法体会到整体里蕴含的那层有机联系的深层属性的。我们要知道,美学是人的美学,人是审美里重要的主体。所以,如果在论说美的命题的时候,把人的因素给丢弃了或没有放到主导的因素上去,这些学说都是偏颇的。这也是我们研究朱光潜先生美学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由此我们才能将后来的书朱先生的卷慢慢展开,细细品读。

  二、文艺心理学里的美感经验的特征

  我们说朱光潜先生是把西方美学带入中国的先锋人物。他的书籍是集合各家之言之所长,出去糟粕,淘洗出精华,并把它们融汇在一个体系里面的之后再为我所用,这是朱先生在美学史上具有卓越贡献的地方。《文艺心理学》中,他成功引用克罗齐的“直觉说”,布洛的“距离说”,立普斯的“移情说”,加以批判继承,继而升华对美的看法,尤其是表现在对美感经验的看法。就此,朱先生对于欣赏中的心理事实作出了五个方面的精当的概括:第一,美感经验是一种凝神的境界。在这一时刻,我们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局面。那个所欣赏的艺术对象就立马成为了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这种无所为而为之的.境界就是所谓形象的直觉,纯粹不受打扰的直觉活动。第二,如之前说到的,这种美感经验与名理的思考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的,这种距离是若即若离的才好。第三,从物我两忘的境界上升到我们同一的境界,产生了移情。物与我的之间形成了往复回流的,相互浇注的回荡。第四,美感经验不光与心理有关,其实与生理的关系也很大。在移情作用之中,不光我们的心跟随物在摇摆,我们的筋肉与呼吸等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是这种变化看不出来,是隐在内的模仿运动,即“内模仿”。第五,美感经验中的形象往往是不固定的,是随每个人的个性而异的,直觉就是每个人凭着自己的情趣性格在事物中突然显现出的形象,所谓的创造。

  三、总结

  其实,先生把西方几百年的美学思想进行分类与解析,也对西方的文本做中国式的解读。先生曾说,他是无意于建立一个以思辨哲学为基础的美学体系,只是想用通俗的方式介绍西方的理论,能对中国美学界有一些启蒙与借鉴就好。这也是日后我们要带着这一问题去阅读的原因,找到文化与文化的切合点,无疑会加强我们对文本与语境的阅读和审视的能力。(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

  [2] 《朱光潜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心理学论文15

  【摘要】

  社区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其目标强调预防、强调环境与个体的协调、讲究生态学观点、尊重个人和社区的差异、促进个体能力发展。社区心理学对于大陆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社区心理学;生态学分析;新视角

  1西方社区心理学的诞生

  社区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在兴起的社区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对社区心理学诞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社区心理学是由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而成的一个新兴领域。多数西方心理学家认为,1965年在美国的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标志着社区心理学的诞生。当时的会议明确提出了“社区心理学”这一名称,并把“参与者-理论家”角色定为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指南,会议同意将社区心理卫生的功能从治疗干预扩展到预防领域,并在工作中采用生态学的观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社区心理学初步确立了学科的基本价值观、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体和社区的多样性,在生态学水平分析上,通过行动研究和合作研究,挖掘个体和社区的力量和资源,提高个体、社区和社会的生活质量。

  2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社区心理学关注个体、社区和社会的关系,是在社区背景中对社会系统与个体福祉之间关系的研究。它代表了对于人以其生活于其中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为背景的行为和幸福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2.1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社区心理学是一门大力倡导参与社区变革与发展、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在西方的心理学体系中,社区心理学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以及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其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它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人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把人置于社区背景和社会系统之中,是西方社区心理学最为突出的标志。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1)预防重于治疗:在社区心理援助体系的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便是初级阶段,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预防;(2)强调环境与个体协调的重要性:调整环境可以让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同时需要在早期就加强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3)讲究生态学观点:人和环境是互动的,所以需要调整个人,也需要调整环境;(4)尊重社区每一个人和团体的差异性:每一个人有权利和其他人表现得不同,表现不同并不意味着异常或是较为次等。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当中,约有一成是强调少数群体,因为社区心理卫生重点关注的是较弱势的、不被重视的群体;(5)促进能力:促进个体能够更主动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2.2社区的生态学水平分析

  社区心理学采用了Bronfenbrenner的生态分析水平的概念,即描述社会情境的水平。用生态学水平的概念来分析社区,而不仅仅是发展中的个体,有助于澄清和说明一个单独的问题或事件。用生态学水平去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用多重维度解释社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什么是社区?现在社区这个术语不仅仅是地域,已经逐渐演变为多层次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室、联谊会、网络虚拟社区或文化社团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社区。以生态学分析水平对社区进行分类。在社区这个关系网络中,个体的最近端是微观系统,它与个体最接近,包括面对面的沟通;系统的最远端是间接的接触个人,离得越远对个体行为就有越广泛的影响。以对个体的影响从近到远的系统依次是微观系统、组织、地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主要是那些与个体最接近的,人与人之间能面对面进行的人际间的交往的环境,如家庭、学校、朋友、居住区、工作组、自助团体、合唱团、运动队等,在微观系统中,个体形成人际关系、承担社会角色、共享活动。微观系统是很重要的支持来源、同时也是成员冲突和负担产生的根源。组织比微观系统大,拥有正式的结构,有头衔、细则、政策、会议和工作时间、管理关系等。组织通常由微观系统的集合构成。如班级、院系、管理者、职员组成一个学校。地域可被理解为一系列的组织或者微观系统。个体通过社区组织和机构,参与、共享地域的生活。一个邻里居民协会就是一个组织,而整个邻里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地域。宏观系统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团体、社会运动、公司、工会、各级政府、国际组织、政治经济力量和观念体系。通过政策和特殊决定(如立法和法庭判决),通过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宏观系统发挥着影响力。

  2.3社区心理学的价值观

  社区心理学是7种核心价值为基础,分别是:1)个体和家庭健康健康指的是生理和心理健康,包括个体幸福和目标的实现。健康指数包括心理压抑及症状,愉快心情诸如心理弹性、社会-情感技巧、个人主观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等指标。这些指标是形成社区心理学干预的标准。2)社区感社区感是社区心理学的中心,它指的是对联系个人与集体的归属感、依赖感和相互责任的感知。社区感是社区和社会行动的基础,同样也是社会支持和临床工作的基础。3)尊重人类的多样性个人和社区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他们。承认、尊重社区多样性,承认并尊重各种社会身份,如不同性别、民族、种族、国籍、性取向、健全或残疾、社会经济地位或收入、年龄或其他特征。4)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可以定义为资源、机会、责任、义务以及权力,作为一个整体被公正地、平等的被分配。5)公民参与公民参与这种价值是指民主决策的进程,这种民主决策能使所有成员都参与决策。特别对那些直接受决策影响的个体而言更为重要。6)合作和团体的力量这个价值涉及社区心理学家与公民的关系、与工作过程的关系。以往的心理学家往往具有专家身份:象研究者、咨询顾问、临床心理学家等类似角色。这种专家身份实际上是在专家和当事人之间建立了层级的、非平等的关系。7)实验基础这种价值指的是只要有可能就要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整合社区研究和社会行动。

  3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与其它心理学研究领域相比,社区心理学有一种研究视角的转换。社区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这个个体是怎样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存在的,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联系。

  3.1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

  与临床心理学一样,二者都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相互的交叉和联系。但社区心理学不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领域或分支,区别是:

  (1)社区心理学关注的是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临床心理学强调对个体心理疾病的诊断、咨询和治疗。

  (2)社区心理学关注心理问题和失调的预防,有主动性;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疾病和障碍的事后治疗,具有被动性。

  (3)社区心理学重视个人和社区的优势,鼓励个体参与到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行动方案的制定中,专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性的关系,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缺陷问题,专家和个体是病患关系。

  (4)社区心理学注重行动研究,强调多学科的合作,临床心理学更多地关注应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3.2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二者的.联系:都关注个体的社会能力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建设,都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区别:

  (1)在研究方法上,社区心理学注重基于社区合作下的行动研究,并把行动研究视为学科发展的活力所在;社会心理学更擅长实验研究。

  (2)社区心理学把预防问题行为,促进个体社会能力作为研究的目标,应用和服务色彩浓厚,社会心理学偏重于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探讨,即使是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是如此。

  (3)社区心理学更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更关注人际交往和社会变迁。

  4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启示及发展的困难

  4.1启示

  (1)社区心理学主张以预防为中心。社区服务和干预的中心应是增进个人和社区的心理防御能力,不仅仅是治疗人们的心理疾患和缺陷。社区心理工作者应该聚焦于初级预防(预防个体和社区心理问题的出现)和次级预防(在个体和社区心理问题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心理官能障碍的治疗)。

  (2)对心理问题从生态学水平进行分析。社会生态学认为,一个人身处的每一个社会系统都是个体的整个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的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再视受害者个人为问题所在,或是简单化地给个人贴上异常的标签,而是审视整个生态系统,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和环境的影响,关注制度的和组织的因素。理论立场的转变促使社区心理学不再单纯从个体内部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而是同时考虑改善外部生存环境,特别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促使人的心理问题的根本解决。

  (3)更关注心理学在社会实践方面应用。社区心理学除了提供直接服务外,社区心理学家还可以对组织、社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社区心理学既要研究社区中居民的心理健康、社区心理服务,还应该向社会公众传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要研究如何运用社区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社区组织、公共服务与社会支持方面的问题。

  (4)关注弱势群体,注重社会支持的效用。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层级结构迅速嬗变,弱势群体逐渐开始显露出来,社区是弱势群体最为集中都地方,也是社会支持工作最终的落脚点。在社区中开展社会支持活动,容易得到弱势群体的认同,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共同开发社区资源以促进共同发展。

  4.2困难

  (1)公民(包括心理学家的)社区意识普遍淡漠,社区心理学难以进入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在中国大陆,长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社区管理体制,公民(包括心理学家)社区意识普遍淡漠,习惯化养成了依赖政府的被动心态,视社区管理为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对社区服务和社区行动缺乏参与的动机与热情。心理学家社区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社区问题被忽略。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去关注。没有关注就不会有研究。这也许是大陆社区心理学研究迟缓的一个原因。

  (2)心理学家对参与社会实践普遍缺少兴趣与经验。社区心理学在重视发展理论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更强调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的实践意义。反对传统的临床心理学把问题置于个体的内部。

【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旅游心理学论文07-29

管理心理学论文07-28

心理学论文(15篇)12-15

心理学论文15篇12-08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论文05-25

积极心理学感悟论文11-13

环境心理学论文11-11

优质心理学与生活论文06-18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