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07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知识总结之二
一.受众需要决定了广播电视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1.受众的需要是多变的,也是多样的。同时为了受众必须了解受众。
2.广播电视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
(1)报纸的新闻以综合。深度报道吸引受众。
(2)广播新闻以短,快,新取胜。
(3)电视新闻以现场实况和面对面直接报道见长。
二.(填空方面)广播电视传播的一切信息均是依赖声音和画面展现的。所以我们把声音和图像又称广播电视语言。
广播电视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三个要素。
三.电视有声语言的作用
电视中的声音也是由语言,音乐,音响三要素组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揭示主题,阐明意义。
2.补充画面形象的不足。
(1)补充说明画面表达不出来而又需要让观众了解的内容。
(2)画面表达不完整而又是表达主题不可缺少的内容。
(3)从画面上看不懂或不易理解的。
(4)帮助观众加深对画面的理解和扩大知识面的有关内容。
3.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4.画龙点睛的升华画面内容。
5.对画面形象起显影和放大作用。
6.对转场起纽带作用。
四,节目音乐在节目中发挥如下五点作用:
1.通过节目配乐,强化内容的情感,情绪力度,烘托气氛。
2.作为编辑手段,凸显,整合节目,创造蒙太奇效果。
3.作为节目的声音标志。
4.作为节目的间隔和过度。
5.填充时间的空档。
五。音响效果。它是信息传播者制造出来的或转借来的声音。
1.创造主观化音响。
2.创造现实当中不存在音响形成,以配合新奇,怪异。陌生等非日常经验性的情景画面。
3.营造,渲染气氛。
4.通过音响效果,突出段落分割,实现转场。
六,电视造型符号
1.形体符号。2.表情符号。3.色彩符号。4.空间符号。5.图标符号。6.纪实照片符号。
七.电视画面的特性
1.连续性电视画面是连续活动的画面。
2.再现性画面所拍摄的对象是具体存在过的,画面能客观地再现现实。
3.现场性画面表现是始终进行时态,是正在进行的情景。
4.选择性拍摄对象是被选择过的,反映摄录者的主观倾向。
5.多义性单个画面的内涵是不确定的,可以做多种理解。
八. 电视画面的传播功能。
1.纪实传播。2.形象传播。3.直接传播。
九.广播电视的有声语言。
1.规范口语。广播电视语言既要适合口头表达,又要严谨规范,这一点是由广播电视传播方式决定的。
2.语音的规范。
3.词汇的规范。
4.语法规范。
十.声画关系。
声音和画面传播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也就是说,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就是声音的发声体,或者声音就是在具体说明和面中的失误情景。
1.声画对位。指镜头画面与声音队列,它们按照各自规律彼此表达不同的内容,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单是画面或但是声音所不能完成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