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踏雪寻梅》

时间:2022-08-27 09:23:41 音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音乐教案:《踏雪寻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1

  教学目标:

  1、了解黄自生平,能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2、学会歌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

  3、为歌曲即兴创作陪衬声部,主动参与音乐表现。

  重点与难点:

  1、为歌曲即兴创作陪衬声部;

  2、体会歌曲情韵。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媒体播放音乐《送别》,引入课堂

  二、导入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送别》是《城南旧事》中的插曲,这首二、三十年代的老歌是用一首歌曲的曲调,由李叔同填词而成的。在这个时代,我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多媒体出示黄自照片及简介。他创作了大量的既古典又有西洋风格的音乐作品。

  三、新授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踏雪寻梅》就是这种风格的.歌曲。

  1、媒体出示歌词,播放音乐,学生想象意境;

  2、提问:听了这首词,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呢?

  3、(多媒体出示)叙情景,配合情景画面

  4、学唱歌曲(解决难点)

  四、激励表现:

  1、歌曲处理:讨论、互评、集体评议

  2、即兴创作

  五、拓展、延伸

  听赏黄自的作品《抗敌歌》,并由此延伸开,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黄自的资料,为接下来的欣赏课做准备。在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2、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和运用;培养演唱二声部曲谱的能力。

  3、听赏《冬天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后半拍起的乐句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多听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师一味地教唱歌曲,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过提示力度的对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3/4 30 20 10 | 30 20 10 ‖

  mi mi mi ma ma ma

  学生保持正确姿势做断音练习。

  三.节奏游戏:

  放《踏雪寻梅》的录音,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

  1、简介歌曲,放录音。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学生欣赏歌曲,想象一幅画面,并把它画下来。

  2、歌曲教学:

  (1)齐读歌词。

  (2)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

  (3)再次欣赏歌曲。

  (4)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

  (5)巩固几遍。

  (6)请个别唱得好的同学独唱歌曲。

  (7)歌谱教学:听琴声逐句唱歌曲的谱子。整体连起来唱一遍,注意要正确的唱好断音。

  (8)全体同学唱歌曲,个别同学打击乐器伴奏。

  3、歌曲处理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五、听赏《冬天的故事》

  六、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3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这首歌意境高雅,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对比等表现手法。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注意曲谱,加强示范。

  学情分析:

  学生学唱歌曲《踏雪寻梅》,应注意正确地唱好断音,多唱多练习,并体会断音与连音唱法的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对歌曲的学唱将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聆听《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学习梅花勇于与严寒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

  难点: 歌曲中断音与连音的对比演唱为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 导入新课《踏雪寻梅》(赏梅)

  师:同学们喜欢花吗?今天向同学们推荐一种我最喜欢的花儿,请看…(多媒体放映)

  师:(看完图片)我最喜欢什么花儿呀?为什么呢?

  生:回答。

  师:怎样才能寻找到梅的芳踪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踏雪寻梅”。(多媒体出示课题)我想邀请大家一同去踏雪寻梅,但直接去是不是太没意思了呢,所以要考考大家哦!

  第一关 你们能唱一唱下面这条旋律吗?

  35 50

  25 50

  35 50

  11 10

  响叮 当 响叮 当 响叮 当 响叮 当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休止符了吗,下面就让小毛驴来提醒大家。

  学生:齐唱

  第二关:加上了顿音记号,你们会吗?

  大家觉得自己正确吗?小毛驴又来提醒大家啦。

  学生:唱

  我:嗯,大看来大家都有好好的看小毛驴的提醒哦。

  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接再厉,就剩下最后一关了。

  第三关:别忘了之前认识的渐强记号。

  大家还记得这个符号吗?那大家来试试加上他效果会如何。

  学生:加上渐强符号演唱。

  过关,播放梅花图片

  三 新课教学 (听梅)

  我: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来一起读一读歌词。学生:齐读

  我:同学们读完之后,知道词中“雪霁”、“坝桥”、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答。(不知道,没关系。有老师来告诉你们。)

  了解了歌词后,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该曲的词作家。

  1.初听:

  (1)问题: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象并描述北方冬天下雪时的景色,为歌曲创设意境。)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2)简介歌曲创作背景与作者。

  黄自:中国作曲家。代表作品还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旗正飘飘》等。其中歌曲《思乡》、《抗敌歌》、《长恨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作品反映的内容和作者的概况。

  了解完曲作者,老师来和大家做个游戏。(踏歌寻音)

  四 歌曲教学:(唱梅)

  1教师范唱。

  2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

  3模仿毛驴铃声的节奏,注意情绪与力度,并演唱歌曲。

  4音乐知识

  断音记号:表示音的间断的唱奏记号。断音记号是用实心或者空心的.记号。写在音符上面。这些音表示要唱的干净、短促、有弹跳力,大概占原音二分之一。

  5二声部演唱

  注意音型:1 3 1 5

  叮当叮当

  6情感表达: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演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设计意图:在能以不同方式和力度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二声部演唱,加强对歌曲情绪情感的表达。

  五 课堂小结(畅想)

  (略)

  六 课后小记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多听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师一味地教唱歌曲,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过提示力度的对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歌曲。 在欣赏与演唱中学到知识,并体会到快乐。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4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注意断音记号的演唱,感受断音和连音的区别。

  2、能用适当的力度来演唱歌曲,特别是掌握渐强和渐弱的演唱。

  3、为了使歌曲演唱的更有韵味,能用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处理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熟练处理力度记号。

  2、歌曲中出现的难点节奏和前八分休止节奏的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踏雪寻梅》。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诗,诗的名字叫《踏雪寻梅》,想听老师来朗诵一下吗?

  生:想!

  师:好,那听老师来朗诵一遍,听的时候,请大家想象一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老师把《踏雪寻梅》的歌词以诗歌的形式展现,老师再有感情的朗诵一遍)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生:我仿佛看到了雪后初晴,腊梅花开,有个小朋友骑着毛驴去赏花,小毛驴脖子上的铃铛发出了叮当叮当的声音。

  师:同学们描绘的真好,现在诗情画意都有了,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乐韵,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幅美妙的画面所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歌曲。

  师:这首诗是音乐家黄自于三、四十年代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的歌词,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

  (出示歌谱,并播放课件欣赏歌曲)

  师:请大家说说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哪些地方你觉得很难?

  学生经过讨论,自己总结出歌曲的难点。

  3、出示旋律并学习:

  (1)用听唱法重点练习刚才学生提出的难点。

  (2)分句练习,跟琴自学歌谱。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自己填入歌词演唱歌曲。(同样难点乐句,用听唱法反复演唱)

  (4)把断音记号重点练习下,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加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5)复习力度记号,在几个乐句上添加合适的力度记号,请学生进行选择填充,并说说用这些力度记号表现了怎样一副情景。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6)把填充完整的歌曲再次演绎一遍,注意歌曲中的断音记号,力度记号。

  4、完整地演唱歌曲。

  采用多种演唱形式来巩固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

  5、拓展练习

  在完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最后一个乐句加一个声部进行练习。一半学生唱旋律声部,另一半学生用“响叮当,响叮当”的旋律作为第二声部进行伴唱,感受和声的魅力。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三、下课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5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聆听、学唱《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梅花精神。

  2、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唱《踏雪寻梅》,并能用清新、明快、和谐的声音唱歌曲的第二声部。

  3、能用各种方式探索音响效果为歌曲配伴奏,创设歌曲意境。

  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踏雪寻梅》的二声部演唱和用探索的音响为歌曲作表演唱。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自制课件

  学生座位:U字型

  教学程序:

  ★(课前播放殷秀梅的《我爱你,塞北的雪》,感受一个“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的意境。上课铃响音乐即停。)

  一、观看音像――感悟冬趣

  1、师:好一个北国风光,万里雪飘,这样的冬景真是美不胜收。我们今天的内容就是感受冬天的独特魅力。

  ★打出字幕“冬之韵”(有下雪、飘洒的感觉)

  2、欣赏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师:请欣赏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说说在歌曲中,让我们感受到冬天给我们带来哪些乐趣?(老师可用几个简单的动作引发学生的小小参与)

  生自由发言,快乐的`圣诞、雪橇、铃铛声……

  3、引入下一环节:

  师:一串欢快的、叮当响的铃儿把我们带入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在座的你们,会找到哪些乐趣呢?

  学生回忆、诉说自己在冬天的乐趣如:堆雪人、打雪仗、溜冰等。

  设计意图:《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描写冬天意境的歌曲,大家都能哼唱,而且较欢快,给他们创设“美丽的冬天”的意境,感受到冬天的气息,初步体验到冬之韵的意境。

  二、诗词诵读――感悟冬韵

  1、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国传统的诗是怎样表达对冬日雪景的感受?

  ★(老师打出踏雪寻梅图和诗)

  2、老师有感情诵读诗词,简单解说:“雪霁”的“霁”是雪后放晴;“灞桥”是指有扶手的石板桥。它把你带入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3、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读这首诗?(请一、二位学生朗读)

  4、分析题目“踏雪寻梅”

  师:诗人是怎样踏雪寻梅的?

  (骑着毛驴,寻着花香去找梅花)

  三、赏学歌曲――感悟冬韵

  1、初听歌曲

  师:作曲家黄自看到了这首诗以后,把它谱成了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说说音乐给我们的带来什么感觉?(听磁带上的音乐)

  可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歌曲,也可随音乐晃动身体。欣赏后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音乐情绪。

  2、复听歌曲★(打开有画面的整首曲谱)

  师:这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生动地抒发了人们骑驴去赏梅的兴奋心情,而铃儿的叮当响声,则形象地描绘出这一生动情景。再次欣赏时可注意两声部的谐和。

  3、朗诵歌词

  师:刚才我们已经用各种方法朗诵这首诗,现在用用两个声部按歌曲节奏的方法来试试。(引起学生的好奇和配合,也为歌曲的二部合唱作铺垫。)

  先由老师与一位学生先试一次,再分两小组进行配合。

  4、学唱歌曲。

  A.先学第二声部★(只有第二声部的旋律和歌词)

  师:在此声部要注意什么问题?(、 p等)此声部是为烘托、陪衬的作用,注意力度的控制。

  跟琴哼唱一遍,再唱唱第二乐段,注意前面要活泼、跳动,后面要抒情、连贯。

  学生在唱第二声部时,老师唱第一声部加入进来。(无伴奏)(两声部的感受和配合,让学生感觉合唱并不是很难。)

  B.学习第一声部★(打开有画面的整首曲谱)

  a.跟琴学唱2-3遍,提示:“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在“好花”的地方,前半拍的休止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好”字。

  b.轻唱第一声部,注意力度记号,老师可示范一、二句。

  c.分声部进行配合:一半高声部,一半低声部,老师视情况可帮较弱的声部;反之进行练习。也可用几位学生唱高声部,大多数学生唱低声部的形式。

  5、表现歌曲

  A.师:同学们随时把调羹放在口袋中,是否可用它为这首歌曲伴奏呢?

  分组敲击一种节奏:X―|X―|;X X| X X|;X X X X | X X X X |等

  先各自敲击两小节,再合奏两小节,最后配合伴奏带或老师的钢琴声。

  B.打击乐加上学生的歌声,第二乐段可以不要打击乐。一、二次(一个大汇合)

  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吐艳枝头,千百年来人们赞美这样的雪梅精神。我们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把人们去赏梅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曲谱,并播放。带着问题去聆听,可以给聆听以指向性,并可检测,培养他们良好的欣赏习惯。循序渐进,使合唱变的较易掌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四、创作旋律:(也可做课后作业)★刚才我们学习了黄自创作的歌曲,你们也可以去学学,把王安石的词配上旋律,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

  师:梅花总是挑选在最严寒的冬天开放,这种敢于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是大家值得学习的,下面让我们来朗诵一首非常熟悉的古诗《梅花》。

  A.鼓励个别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诗歌;集体朗诵。

  B.为古诗配旋律。(多媒体展示古诗及与诗歌意境相应的图片。)

  即兴创作旋律要求:①用相应的节奏;②用1 2 3 5 6五个音创作旋律;③唱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朗诵,充分感受冬天里梅花争奇斗艳的画面,并体会到梅花精神。通过即兴创作演唱,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推到又一个高潮,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歌曲的即兴创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今天我们感受里冬天特有的快乐和韵味,希望大家喜欢冬天。

  迈着轻快步伐、听音乐《踏雪寻梅》出教室。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相关文章: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03-24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06-01

《踏雪寻梅》评课稿07-29

踏雪寻梅的评课稿08-12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5篇03-25

《踏雪寻梅》评课稿(4篇)03-13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通用6篇)04-29

《踏雪寻梅》评课稿4篇02-26

中班音乐教案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