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课后反思

时间:2022-09-03 23:06:35 语文 我要投稿

《放飞蜻蜓》课后反思3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放飞蜻蜓》课后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放飞蜻蜓》课后反思3篇

《放飞蜻蜓》课后反思1

  陶先生的循循善诱的教育,孩子们具体地说出自己对这些关键词的理解,并能在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品味课文的细节,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陶先生的人格魅力学生默读课文,通过陶行知与孩子们的'对话,说说对蜻蜓的了解。学生紧扣文本,提出吃食、尾巴、眼睛三个方面的知识,并整合书本资源与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来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蜻蜓,利用蜻蜓知识大比拼的环节,目的在于激发孩子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有的学生展示了精彩的手抄报,有的介绍了蜻蜓的一生,有的解释了什么叫蜻蜓点水……孩子们面前的图片、资料和书中做出的有关蜻蜓知识的记号,让我明白了,他们关于蜻蜓知识的了解并不比老师少。

  临下课时,我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先生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建议他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关于陶先生的资料,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好地了解先生,从先生教育学生的一个个小故事中得到启发。走进新课程,我们为师者首先应是一个善于学习者,向书本学习,更新理念;向学生学习,做平等中的首席;向同行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陶先生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放飞蜻蜓》课后反思2

  《放飞蜻蜓》讲述了教育家陶行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我主要从认识蜻蜓和走近陶行知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认识蜻蜓

  陶行知先生如何教孩子认识蜻蜓是本文的主线,在引导学生了解蜻蜓的知识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了解蜻蜓的特点和作用。学生紧扣文本,提出吃食、尾巴、眼睛三个方面的知识,并整合书本资源与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来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蜻蜓。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蜻蜓知识大比拼,目的在于激发孩子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有的学生展示了精彩的手抄报,有的.介绍了蜻蜓的一生,有的解释了什么叫蜻蜓点水……

  二、走近陶行知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描写陶先生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体会,你能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划、悟。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慈爱的抚摸,商量的口吻、小心地翻着……”,走进文本、阅读文本、感悟文本中陶先生的循循善诱的教育,孩子们具体地说出自己对这些关键词的理解,同时补充陶行知的故事,从而体会陶先生的慈爱和谆谆教导,感受陶先生的人格魅力。

《放飞蜻蜓》课后反思3

  x月6日,观看了李老师的《放飞蜻蜓》,有收获,有反思。

  这节课的课前交流得非常好。教师在课前交流的时候把《四块糖果》没讲完的部分讲给孩子们听,这样做,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本课的学习,而且使学生对陶行知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对本课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有的课前交流只是单纯地让学生熟悉老师,消除紧张;有的课前交流为本节课做铺垫,本节课的课前交流就属于后者,我认为后者效果更好。

  本节课的随文识字做的非常好。比如,在让学生开火车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出示生词卡片“翠贞”“孑孓”“田埂”,通过指名读、齐读的方式让学生认读生词。在让学生观看了孑孓的图片之后,再读这个词,并一边出示卡片“苍蝇”“蚊子”“孑孓”一边让学生齐读,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词语的印象,巩固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生记住“复”字时,通过让学生记住“日复一日”这个词来记住“复”字中间是“日”,这个办法非常好。

  通过表演读,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引导学生理解“七嘴八舌”这个词语时,教师先问学生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学生有的'回答“抢着说”,有的回答“争前恐后地说”,然后教师就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师扮演陶行知问,学生回答。于是,老师说:“瞧呀,你一言,他一语,争着说,抢着说,你们刚刚就叫七嘴八舌。”其实,当师生跟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时,学生在当时的语言环境中就已经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七嘴八舌已经不必再做任何解释,如此,学生学到的词语就是活的词语,而不是死的词语。

  教师在领着学生复述课文,板书时,本来教师心中的答案是“谈蜻蜓”,可是学生回答的是“说蜻蜓”,教师就把自己心中想好的“谈”改成“说”,此时此刻,我看到了真实的课堂动态生成,看到了教师真正的以生为本,教师这一点做的非常棒。

  这节课让我疑惑的是,在教学生写生字“蜻蜓”时,教师只是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蜻蜓”两个字,告诉学生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再无其他。首先,我觉得教师范写时把黑板挡得严严实实,我根本看不见她是怎么写的,想必学生也看不到教师的板书,那么学生的书空就是想当然的书空,其次,教学生写生字环节不够扎实,我认为教学生写生字,不仅师要范写,生要书空,学生还要在练习本上写几个,然后教师展示学生的字,再纠正学生写的不好的地方,最后再让学生写几个,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会写这个字了。

  值得商榷的是,教师在出示蜻蜓尾巴的视频之后,问学生见过蜻蜓的尾巴没有,学生答“没有”,教师也说自己也没见过蜻蜓的尾巴,陶校长也没见过,课文中用了一个词,然后大屏幕就出现红色字体的“据说”。我觉得这里可让学生自己找一找这个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对语言的敏感,这样会更好些。

  总之,这是一堂好课,亮点很多,这么年轻的教师把课上成这样已经很值得我佩服了。

【《放飞蜻蜓》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放飞蜻蜓》课后反思09-01

《放飞蜻蜓》课后反思2篇10-04

放飞蜻蜓作文03-23

草原课后反思09-09

《雷雨》课后反思11-28

《秋天》课后反思07-30

小班课后反思08-25

备课的课后反思02-10

家课后反思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