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时间:2023-08-09 11:10:15 偲颖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精选10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战鳌头,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春夜喜雨》等九篇作品。

  这节课,我们学习杜甫(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鉴赏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解题

  1、“茅屋”: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园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

  杜甫草堂至今犹在,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圣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颂的诗篇。多少名人大家为此作诗题联,咏志赞叹,现在,我们以名家的诗作题联及诗人自己相关的诗句作引子,来共同欣赏学习这一名篇。

  2、写作背景:

  从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变以来,流转兵间,奔波秦陇的杜甫,总算暂时歇下脚来。这时,他已经四十九岁了。可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公元761年2月,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崔光远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是个毫无学识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杜甫心情恶劣。这年八月,恰恰遇到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不止一次遭遇暴风雨袭击。一次堂前临江一棵两百岁的楠木也被连根拔起,屋漏把诗人搞得十分狼狈。在那个狼狈的夜晚,诗人想得很多很多,留下了这一名篇。

  三、学习新课

  (一)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齐读

  (二)译

  1、阅读课文提示,边诵读课文,边参看注释,有的,有的翻阅资料,有的互相询问、讨论;教师在学生行间查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

  2、讲清特殊词意

  3、参考翻译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三)析

  1、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明确:

  秋风卷屋

  群童抱茅忧国忧民

  夜雨湿屋

  2、挑出你们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1)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词:

  如: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写出风的迅猛,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换成“吹”,风的力度不够;“掀”表现不了茅草的动态。

  “三”是虚数,“几”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

  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铁”表示a、很凉、很硬(天寒冷);b、色彩: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2)品位含义丰富的词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

  如: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的含义是什么?

  a、叹息天公无情毁屋。b、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

  c、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再如:“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四)总结迁移:

  全诗共四节,前三节描写了秋风卷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三幅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杜甫一家的不幸遭遇。然而令人佩服的是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时,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苦境地的“寒士”,表现了只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尽管在当时的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宽阔的胸襟却永远闪耀着光芒,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忘的绝不仅仅是他的诗,更是杜甫他这个人。

  今天,你从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

  四、结束语

  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会受到人们的爱戴。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有感情地诵读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2

  学习目的:

  1、了解杜甫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进步思想。

  2、学习精选材料以表达中心思想的艺术特点。

  3、背诵默写文言文。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精选材料,平易质朴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目标导学。

  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和重难点。

  二、作者、背景

  简介导入:(多媒体展示补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本篇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十。

  三、听朗读。

  1、熟读课文。注意下列词语的发音:

  怒号()挂罥()长林梢()庇护()突兀()布衾()三重茅()沉塘坳()飘转()俄顷()丧乱()厦()见此屋()

  2、理解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歌: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四、小组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阅读探究第一层。(1)解析文言。

  (2)思考:这节诗使你想像到了怎样的情景?哪些词语渲染了风的威力?

  明确:秋风肆虐之中,诗人茅屋的屋顶茅草被风卷走的惨状。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等一系列的动词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

  (3)这一段的叙述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

  诗人对茅草的关注,透露着对现实的焦虑,侧面反映着诗人处境的艰难窘迫。根根茅草的.动向都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使人痛苦的心弦。心苦痛惜

  (4)概括层意:

  2、阅读探究第二层。

  (1)解析文言。

  (2)思考:这节诗表现了怎样的情形?诗人此时的心情怎样?明确:一群顽皮孩童当面将茅草抱走,诗人喊得口干舌燥无济于事,只能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表现诗人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

  (3)概括层意:

  3、阅读探究第三层。

  (1)解析文言。

  (2)思考: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你觉得哪些词语运用得较为传神?

  明确:表现了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生活。如:“麻”字形象地说明雨点的密集;“铁”字道出了被子的陈旧、脏硬、量少等,说明了杜甫生活的困窘。(3)概括层意:

  4、阅读探究第四层。

  (1)解析文言。

  (2)思考:无法入眠的杜甫在想些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情怀?

  明确:诗人没有对自身遭遇叫苦连天,而是推己及人,由眼前个人的不幸想到天下所有的“寒士”,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

  (3)概括层意:

  五、课文小结。

  全诗层次清晰,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由自己推想到别人,条理分明。描叙每一个中心时,选用精当材料,不枝不蔓,问题集中,主旨鲜明。用语非常准确、生动、鲜明,“怒号”反映风的威力;“飞渡”、“洒”、“挂”、“飘转”、“沉”描写茅草被卷走的各种姿态,活灵活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

  2、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1、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

  2、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对联,导入正课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诗圣杜甫笔下记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的作品有哪些?《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春望》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要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简介创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三、朗读训练

  1、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2、朗读方法指导

  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②韵脚读出延长音;

  ③以手指轻击大腿示拍子配合节奏法;

  ④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3、进行朗读比赛

  四、整体感知

  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明确:1、描写了四幅画面:秋风怒号图、群童抱茅图、娇儿恶卧图、遥望广厦图。

  2、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感受秋天

  1、先找出文中描写秋天的相关句子,然后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并感受其特征。

  2、把你所想象的场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提示:围绕秋天狂风肆虐、乌云密布、大雨如麻、凄凉肃杀的特征展开想象。

  六、走进草堂

  1、走进草堂看到了怎样的情形?找出描写的语句并感受其特征。

  2、请位同学给我们当回导游,带我们去参观当时的草堂。

  提示:草堂是一贫如洗的'凄伤之地。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摆设极其简陋、棉絮破旧不堪。

  七、走近杜甫

  把你想象中的诗人情形描述一下。

  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外貌和表情入手描述。

  八、聆听杜甫

  试想,堂堂一代诗圣,却落得如此境地。这是谁之过?那颗千疮百孔的心此时又发出怎样的呐喊?

  九、遥寄杜甫

  此时此刻你想对杜甫说些什么?

  十、以诗赏诗,向课外延伸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山河破碎,金瓯尚缺。

  3、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垂老别》)——战乱中子孙亡尽的老汉愤然参军告别老妻的凄惨场面。

  4、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孝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连年战争重新被征召的士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的那个社会的缩影。

  5、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756年))——写安史之乱中逃亡和被俘长安的遭遇,痛诉妻离子散之苦。

  6、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石壕吏》)——写战斗残酷,死伤惨重,民不聊生,就连老妇人也要被迫上战场。

  十一、布置作业

  如今我们生活的常州城内高楼林立,周边乡镇别墅幢幢,百姓安居乐业。假如杜甫看到这种生活情景,他会是什么心情?请发挥想像,从杜甫角度画一幅画,为画配小诗一首或一段心理独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

  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学过许多大诗人杜甫的诗歌,那么你又对杜甫有多少了解呢?(学生发言)

  好,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河床逆流而上,回到一千二百年前,去成都浣花溪畔座简陋而破旧的`杜甫草堂,一起去触摸这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爱国之心。

  (二)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诗体知识

  1.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

  3.诗体知识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三)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扫除字词障碍

  2.播放本诗的配乐朗诵

  3.指导学生朗读

  (四)深入课文,疏通文意

  1.诗歌翻译

  2.精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段内容。(板书体现)

  3.从一到三两节中任选一小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说说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五)问题探究

  1.精读一二三节,并赏析揣摩诗人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2.“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诗人怎样情怀?(学生小组讨论)

  (六)情感升华

  再读文章,读出诗人的愁苦,读出诗人的潦倒,读出诗人的痛心、痛惜、痛苦,读出诗人发自肺腑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5

  教材分析:

  杜甫的这首诗,从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高尚精神境界里受到教育。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唐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及杜诗基本风格;

  2、进行朗读训练,理解诗中的细节描写,精当的用词;

  3、体会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细节描写、朗读训练、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杜甫的精神、情怀。

  教学设想:

  加强诵读训练,这样才能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主要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背景·导入

  简介: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命运坎坷。唐肃宗上元元年,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成都浣花溪筑草堂栖身,但秋风破屋,夜雨屋漏,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因有此作。

  了解背景知识,初步感受诗人感情。1、激发学习兴趣;

  2、为阅读教学准备必要的背景材料、感性知识。

  二、感知·定向

  1、范读课文;

  2、明确学习重点:

  细节描写

  朗读训练

  思想意义

  3、解析“学习重点”,导入下一教学环节。

  听读;

  注意字词读音;

  整体感知全诗。1、使学生了解全诗概貌;

  2、加强阅读目标定向。

  三、诵读·品味

  1、辅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重音、动词;

  2、提问:

  “怒号”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卷”换成“吹”、“刮”行不行?

  3、引导想象:

  后三句中描绘的景象;

  诗人当时的模样。1、学生朗读;

  2、回答: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风的凶猛气势;“卷”字除表现风大之外,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

  3、想象、表述、概括。使学生通过诵读、思考、想象、表述,理解诗人用词的准确,描绘的生动,并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1、指名朗读第二小节并辅导;

  2、第二节写什么?

  3、“归来倚杖自叹息”,“叹”的是什么?

  4、评价诗人的“叹息”。1、朗读;

  2、概括:“群童抱茅”

  3、讨论回答:“叹”的`是:天公无情毁屋;

  群童不明苦衷;

  黎民生活困苦。抓住诗人之“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突破难点。

  1、范读第三小节。

  2、字词辅导:

  俄顷、向、黑

  布衾、恶卧、彻

  3、提问:

  “铁”换成“石”行不行?“长夜”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一小节写什么?1、参照注释理解字词;

  2、答问:

  “铁”字说明被子的硬、冷、脏,且押韵;

  双关:既指时间,又指动荡的社会。

  3、齐读这一小节;概括:“长夜沾湿”本节难理解词语较多,且又富有表现力,是以把它们作为使学生理解诗人长夜难眠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基础知识的教学。

  1、提问:为何还要写第四小节?

  2、分析:本节大意;

  展示同一题旨的诗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安得万里裘,裹盖四周垠。天下无饥寒,温暖皆如春。”……

  评价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3、提问:第四小节怎样概括?1、答问:由个人的不幸联想到他人,深化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2、齐读这一小节;

  3、概括:“推己及人”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情感,并将教学导向深入,提升“这一节课”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激活学生的潜在探究热情,为本节课的作业布置做铺垫。

  四、整合·小结

  1、设疑:

  第四小节的用韵、诗句的长短、表达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小结:

  歌行体的特点;思想意义。思考、答问:

  第一小节押“ao”韵,后三节换韵;前三节以七言为主,第四节变为长句;前三节叙述,第四节抒情。分析后进行整合,使学生了解文体常识并对全诗产生完整的印象。

  五、巩固·延伸

  1、课内练习:

  选出一处你认为写得好的诗句并说说好在哪儿。

  2课外作业上:

  像这首诗一样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读过哪些?搜集其中的名句,加以整理,并在课下与同学交流。

  将这首诗改写成文。

  1、答问;

  2、课外作业建议分组完成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1、巩固、拓展;

  2、试图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促进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飞跃。

  备课小结:

  诗歌的教学,注重的是在诵读中品味理解,因而备课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的指导与训练;而如何使学生由课内走课外,使一节课不仅仅只是“一节课”而已,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今考试形势的要求,受“研究性学习”的启发,设计了一些相关环节,虽有“效颦”之嫌,但还是想以此作一点尝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6

  教学目标

  1、诵读指导

  2、把握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要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唐师曾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并且一直影响到一千年后的今天。杜甫的作用举足轻重,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我们曾学过他的《春望》(请同学们齐声背诵),在这首诗中,我们曾为他的忧国忧民之情而肃然起敬。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杜甫的感情世界:(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展示课件:杜甫简介写作背景题目)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

  2、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投影部分字词注音)

  3、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把握诗歌节奏。

  三、品味语言

  “这首诗你们至少读了两遍了,在语言上有什么感觉呢?里面有哪些字词使你特别留意的?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发表观点。教师相机点拨。提点完毕后,全体朗读一遍诗歌。

  (教师可在做示范,对诗中的部分词语进行赏析评价)

  (四)师生讨论。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思考诗歌的内容意义。在其中贯通对难重点的把握。

  1.把握诗歌的内容。

  ⑴问:由题目看,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单独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点拨:由题目看,可初步了解到这是在八月的时候,诗人因茅屋被秋风刮破之后写的诗。“为”在这里是“被”的意思。

  ⑵问: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发泄因茅屋被秋风吹破而产生的不满么?联系诗中所描写的情况推测作者的境遇和思想感情。(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并提出新问题)

  点拨:诗人的不幸是接二连三的。秋风、群童、薄衾、夜雨使老杜甫的痛苦逐层加深。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战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诗人当时非常贫困,这些可以从居所的`简陋、茅草的难得、寝具的陈旧等看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的心情无疑是非常的沉重。

  2.思考诗歌的意旨。

  ⑶问:面对这重重的不幸,换了主角是你,你会有什么心理活动?而诗人的表现如何?

  点拨:诗人的心情无疑十分沉重悲苦,“长夜”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苦难结束的迫切心情。“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

  ⑷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表达诗人理想的句子是哪一句?抒情的高潮部分是哪一句?

  (学生集体找出答案,并朗读之)

  点拨:(略)

  ⑸问:诗人的理想你们看来,在当时可以实现吗?那为何还要如此不切实际?

  点拨:诗人的理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即使他甘愿自我牺牲也是一样。

  他生出这样的愿望,是基于对人民困苦生活情况的深切体会,诗人个人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意识迫使他自己为民疾呼,这在于他是自然的,毫无功利色彩。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一方面也凸显出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那一颗热忱于百姓的赤子之心。诗人超人一等的博大胸襟,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

  (6)对比一下,那么她是不是范仲淹心目中的故仁人呢?

  四、小结

  1、课堂小结。

  2、录音范读,(注意节奏和重、拖音)

  3、学生借鉴录音的方法,自由吟读诗篇同时背记诗歌内容。

  4、学生共同朗读。

  五、能力拓展

  赏析杜甫的其他现实主义风格的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六、作业

  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诵本诗并背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7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副对联,猜猜歌颂的是谁: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学生回答)对,是杜甫。安史之乱爆发后,饿殍遍野,生灵涂炭,杜甫举家南迁,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但他不以个人的得失为重,仍用饱蘸感情的笔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与泪的诗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写于此时,当时杜甫一家辗转流亡到了成都。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茅屋。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暂时结束了流亡的生活。可是,谁曾料,一场大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长夜难眠,于是写下了这首伟大的诗歌。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三、深入探究

  1.诗歌第一段中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好?请说明理由。为何几根茅草会如此牵动诗人的视线?

  明确:示例:“怒号”一词用得好。“怒号”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公元759年冬,杜甫弃官入蜀,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浣花溪畔暂时落脚。但是即使要盖一间简陋的草屋,他也是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一个勉强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所以几根茅草也会如此牵动诗人的'视线。

  2.诗人写这首诗时只有四十多岁,正当中年,为什么他说自己已经“老无力”?真的是指年纪大了吗?

  明确:被吹落到平地上的茅草,还有可能捡回来,重新盖在屋顶上,但是却被小孩子给抱走了,在我们看来一文不值的几根茅草,在杜甫的眼中却是非常珍贵的,因为这关乎生计。所以,当时的杜甫虽然只有四十多岁,但是我们读到“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这两句时,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拄着拐杖的干瘦老人那老态龙钟的模样,原来他早已心力交瘁,未老先衰了。

  3.杜甫一向怜民爱民,为什么要骂抱走几根茅草的顽童为“盗贼”呢?

  明确:诗人忍不住要骂抱走茅草的小孩子为“盗贼”,实在是无奈之语、愤激之词,这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只是因为诗人太贫穷了。诗人如果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面对大风刮走茅草而心急如焚;同样,“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不值钱的茅草。

  4.把被子比喻为“铁”好在什么地方?孩子为什么会“恶卧”呢?你从“娇儿”一词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出了被子的硬和冷。据说杜甫本来有两个儿子,但是其中一个夭折了。杜甫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道:“入门闻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杜甫在长安困守了十年,在安史之乱前才终于获得一个小官职。这时就想着到妻子和孩子的寄居地奉先县去探望。没想到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路有冻死骨”的惨状,一进家门,才知道自己的小儿子也已经被活活饿死了。那么,现在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却跟着自己颠沛流离,只能睡在这么一个家徒四壁,甚至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燥地方的屋子里,怎么可能会有好的睡相呢?恐怕还经常做噩梦吧!小小年纪却经历了那么多本不该经历的事情,身为父亲,面对这一切却无能为力,所以,他是多么羞愧和痛心啊!此时此刻,诗人已经肝肠寸断,他心里一定在心疼地呼唤:我娇弱可怜的孩子呀!

  5.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是作秀还是真情流露?

  明确:是真情流露。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诗人的为人,读诗人的内心,读诗人的思想,读诗人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人说些什么?

  五、课堂小结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一座破败的茅草屋,却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崇敬之情,再次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杜甫的其他代表诗作。

  2.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对主人公的动作、神态的描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8

  一、教学目标设计:

  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在制定的三个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当然,也是难点)。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用具设计、实验教材设计或多媒体展示资料

  用Power Point制作教学课件,根据教学过程,随堂使用。(具体见“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讲课之前的“开场白”设计

  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重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注:由于进行优质课讲课比赛,采取易校讲课的方式。我的授课地点是胶州一中。学生是高二年级。我执教的是高三年级的课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课之前实行抓阄,老师学生互不见面。怎样跟学生快速沟通,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为此,我决定临时来一段“开场白”。)

  临近上课还有一分钟,教师微笑着用平和的语气给学生说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好,我姓张,来自胶州三中。三中是一所新学校(注:2000年5月由胶州师范学校改制办普通高中),我们很注重向先进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今天来到这里,就是向一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很高兴和大家合作上这一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课后,我将把同学们的良好学风和美好风范带回三中,传达给三中的同学们。”

  (分析:这段话说完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微笑地看着我,很友好的样子。讲课结束以后,一些听课的老师对我说:这些话很管用,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抓住了,挺创新的。说句实在话,创新谈不上,内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在“拉拢”学生,有跟学生套近乎的嫌疑。实际上,适当地跟学生“套近乎”,目的是为了缩短老师与学生在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合作。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应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我的“演技”不算高明,一些优秀教师在一些大型的观摩课和讲课比赛中早已使用。但在这节课的教和学中,我明显感觉自己给学生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好几次看似尴尬的“冷场”均“化险为夷”,师生之间交流融洽、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注重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拘成规,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二)精心设计导语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学生回答:现实主义诗人。教师板书。)人们叫他为(学生回答:“诗圣”。教师板书。)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

  ?(学生回答:安史之乱。教师板书。)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我们刚学过他的诗歌《登高》。我起个头,大家一起背诵。(注:学生背诵完毕,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画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诗,并用异色突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不是一万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别人家里吃饭、聊天,而是“居无定所、到处飘泊、客居他乡”的意思。《登高》一诗即是诗人客居四川奉节时所写,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分析:这是一段看起来挺冗长的导语,须耗时约五分钟,很容易有满堂灌之嫌。而我之所以仍坚持这样做,乃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提出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因此,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对高二的同学来说,对杜甫的理解,以前也许只限于“三吏”“三别”的一鳞半爪的知识。补充“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内容,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对“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一段描写“安史之乱”文字,我用了慷慨急昂的语调,抑扬顿挫、满含激情地进行了朗读。此时,我的心情很激动,同学们也被我的激情所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进一步顺理成章地提出学习目标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

  (分析:鉴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①揣摩诗歌语言②品味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运用诗歌朗读知识,为本诗朗读训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具体做法如下:

  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学生齐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然后又让学生齐读。

  连续齐读二遍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最后,教师进行范读。(注:要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毕,如果效果好,学生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2、局部赏析

  ⑴、让学生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分析: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本段中再找出描写风之猛烈的词语“卷”,并跟“刮”、“吹”等词语比较优劣。

  明确:“卷”字好,因为很形象化,有力度,跟后面的动词“飞”-“洒”-“挂”-“飘转”-“沉”相对应。

  (分析: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摩语言,确定词语是否用的得当,这种阅读方法很好。在揣摩语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进一步强调朗读时要重点突出这些词语,注意体会其运用的妙处。)

  ⑵、赏析第二诗节

  设计问题①⑤⑥让学生描述: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你是什么心情?从本段中找出体现这一心情的词语

  讨论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在具体描写中看到作者的心情,这种方法叫“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设计问题②讨论: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设计问题③:群童为何抱茅?

  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设计问题④:“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⑶赏析第三诗节

  设计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这就该到第几段了?(生:第三段)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⑷设计问题转入第四段的赏析:“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段,结合全诗内容,在“诗人”一词前加一个词语或短语,以构成偏正短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一词最好。因为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能体现出诗人的这种品质。杜甫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然后再补充介绍《自京邑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等句子,及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又呈吴郎》诗,进一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思想。(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

  在此基础上,扩展补充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例句(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说明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这些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记住这些令人钦敬、令人敬仰的名字以及他们留下来的千古绝唱

  ⑸最后教师做陈述总结: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六、练习设计

  (一)、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二)、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

  “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

  “大庇”“寒士”“呜呼”“何时”

  “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七、教后记:

  以上是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做的几点尝试,谈不上创新。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普遍、内容最广泛的学习。作为教师,应紧紧围绕创新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减负、优质、高效的教改之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9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析诗歌语言,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言初步的鉴赏能力。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中教学难点: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导入(2)

  背古诗《春望》导入课题,(PPT出示课题)

  二、诗歌学法指导(1)

  问:学习古诗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1、析诗题。

  2、知作者。

  3、想画面(故事)。

  4、品语言。

  5、悟情感。

  三、分析诗题、简介作者

  1、简介作者

  2、解析诗题:(板书课题)

  (1)“为”的读音,(2)“为.....所”被动句式,(3)歌行体。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4)从诗题看,这首诗写了什么事?你觉得作者会抒发什么感情?

  四、初读,知内容。

  过渡:带着这些猜测,让我们来读这首诗——

  1、师范读,生画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把握重音和停顿

  2、学生试读:(正音,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思考:你读到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秋风破屋的不幸)

  你能不能用几个词或短句概括诗人都遭遇了那些不幸吗?

  例:秋风破茅屋

  指导归纳:秋风破茅屋群童抱茅去丧乱长夜苦

  五、默读,想画面。(配乐)

  过渡:很好。那么大家能把刚才概括的内容描述出来吗?

  在前三节中找出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然后描述出在你大脑里浮现的画面

  例:略(PPT)

  六、自读,品语言。

  过渡:之所以能在我们的大脑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那是因为诗中那些生动传神的词,然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

  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很精彩的字、词、句进行赏析。并在班内交流

  2、对比阅读:

  卷我屋上三重茅吹我屋上三重茅

  (“三”是虚数,“几”的意思,那你认为在这里究竟表示多还是少,为什么?)布衾多年冷似铁布衾多年冷似冰

  七、品读,悟情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过渡:这些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所遭遇的不幸,那么,作者写这些不幸遭遇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背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1、了解背景:(这首诗那个词暗示了时代背景?)(PPT出示背景资料)

  2、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发泄因秋风破屋的不幸而产生的不满吗?

  3、换位思考:假如你有同样的处境:如5·12地震,地震家里房屋受损的举手!面对当时情景,你想到些什么?(引导理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杜甫很忙”之我见。

  一度时期,人们很喜欢看穿越剧,也向往穿越。因此就有人想起了“诗圣”杜甫,现在的杜甫在忙什么呢,请看——“杜甫很忙”

  (一分为二看问题:放松,调侃,对传统文化的捍卫。)

  1、看漫画,说看法

  2、填诗句:

  九、小结

  (记一记)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象火烧似的焦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__韩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10

  教材分析

  这首诗被收录在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公元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所以学好本诗将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

  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三、情感目标

  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点: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学情分析: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90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集体又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巧妙使用类比手法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05-0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04-2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0篇05-2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0篇)05-2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通用8篇)12-2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开课教学实录(通用11篇)05-09

为你而歌作文03-21

破茧的作文03-06

《破茧》有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