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思政课教师典型事迹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思政课教师典型事迹(通用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迹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政课教师典型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政课教师典型事迹1
薄老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曾经是一名军人家属的她,2010年因为丈夫工作的需要,来到奉贤这片热土,任教于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学校。
五四学校是一所远郊农村学校,学校当前规模较小。适应学校工作需要,薄建美老师连续几年承担了中学部四个年级的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连续十年担任班主任。教学,班级管理,薄老师日常工作非常的繁忙,但她任劳任怨,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所带班级在2011学年度和2013学年度分别获得“奉贤区自动化小队”“”奉贤区快乐中队”荣誉称号;在2015年度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2018年4月,在上海市奉贤区《i奉贤·贤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评比中获一等奖,主题班会课评比三等奖;2019年3月,在弘文学校教育集团第二届综合学科教学评比中获二等奖;2019年6月,在上海市奉贤区初中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中获一等奖。
薄老师深爱着教育事业,深爱着给她快乐和感动的.学生们。作为一名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她将再接再厉,在教育这片热土继续耕耘,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思政课教师典型事迹2
宝石学概论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科学技术类选修课。从2019年开始,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迄今已经进行了五轮次。在2019年燕山大学首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宝石学概论课程思政教改项目获得了2019-2021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立项。在2021年,宝石学概论课程被评为燕山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建设项目。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于万里也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结合授课实践,撰写课程思政研究论文两篇,将于近期刊出。
于万里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紧紧抓住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为了能够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挖掘出思政要素,授课教师不仅注重研究专业知识,而且注重了解专业内容涉及的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就使得在挖掘思政要素时思路更加开阔,挖掘出的思政要素与专业内容更自然、更协调。
第二方面是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一方面,授课教师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再学习;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还非常关注时事政治,并将时事内容融入到教学中,使课程思政案例跟上时代的脉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方面是加强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授课教师于万里非常注重教师的行为规范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于万里说,学生不仅仅要听教师是怎么说的,更要看他是怎么做的。教师必须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是课程思政的难点。教师于万里在授课时结合宝石学的专业特点,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
第一方面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和灵魂。比如,在介绍中国的著名钻石时,通过介绍两颗中国最大的钻石金鸡钻石和常林钻石的发现过程及钻石主人的经历,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方面是工匠精神。有关工匠精神的案例比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大国工匠精神。比如,中国合成钻石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中国养殖珍珠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5%以上。另一个方面是个人层面的工匠精神。比如,在介绍宝石的多色性时,具有多色性的宝石在加工时需要严格按照多色性的方向进行加工,否则宝石就会出现颜色不纯正的现象。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逐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第三方面是科学精神。授课教师尽量将具有科学精神要素的内容隐性化,多介绍案例本身,在不知不觉中,将科学精神渗透到了教学内容中。在案例的引入时,尽量从案例与专业知识的联系入手,使案例的引入更自然,学生更易于接受。比如,燕山大学田永君院士研制出比天然金刚石还要硬两倍的纳米孪晶金刚石,这是在超硬材料领域的一个重大科学贡献。金刚石本身就是最著名的宝石——钻石,田永君院士还是我们燕山大学的教师,就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故事,因而对学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第四方面是传统文化。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和田玉,又称中国玉,因产于我国新疆和田而闻名于世界,是世界公认的品质最为优异的一种玉石,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再比如田黄,它是产于中国福建的一种玉石,由于很多皇帝的印章由田黄制作,田黄也成了皇权的标志。由于玉文化渗透广泛,内涵非常丰富,于万里在授课过程中,多采取画龙点睛的.形式一句带过,以免对玉文化涉及过多,影响专业内容的介绍。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则深深地浸润其中。
第五方面是职业道德。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授课教师在教学中介绍的多数是工作中实际经历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的介绍,使学生对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为了解课程思政的效果,授课教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对2019年春季~2020年秋季参加了《宝石学概论》课程学习的学生共发出问卷529份,收回484份,回收率占91.5%。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93.7%至97.2%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未来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每一位教师光荣而神圣的责任。为了搞好课程思政建设,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德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思政课教师典型事迹3
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真诚信仰者,是一个师德高尚、严谨治学,对教育事业满腔热情者,她就是始终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35年之久,在师生中有着良好口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的专职思政课教师——杨树虹。
1、真诚信仰,躬身践行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杨老师深刻认识到,坚持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必须始终关注和认真解决的核心问题,对这些理论的执著信仰是一个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根本。杨老师从业以来始终对这些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并以此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学中坚定不移地传播,让学生入脑入心。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坚决抵制那些“白天信马列,晚上敬鬼神”之人。不断专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其成为自己灵魂的统帅,因为只有自己首先躬身践行,学生才会信你所讲的理论。
杨老师曾经问一个学生“为什么要入党”?学生说“首先在专升本上有优势,其次在就业时优先”。据此她做了个调查,持这样观点的学生还大有人在,她认识到如果把这样的世界观归为实用主义的话,究其根本是信仰的缺失和偏差,为此她查阅了大量的材料,在党课中特意做了一个专题“让理想信念成为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的讲座,用详实的案例教育学生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精神上入党,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确立科学信仰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2、勇挑重担,任劳任怨
杨老师从事专职教师以来,勇于承担重任,积极主动拓展新课程,1985——2020年先后担任《民族理论》《法律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美学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平均每年的课时量均达到570课时左右,超出工作量230课时。从2014开始既承担专科生的教学又承担本科生的课程,多头教学,对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无怨无悔,任劳任怨。
2018年,杨老师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建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网课录制,在录制中承担了本门课难度最大和内容最多的两个章节的组长,11名教师20多个视频,并亲自录了4个难度最大的视频。在录制过程中不断与老师们沟通,亲自把关审查每个视频的.结构布局和内容的准确性,策划了这门课的片花制作流程和文案的写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录制任务。
2019年12月11日,杨老师的课堂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听课人——来学院调研的自治区副主席艾丽华一行。艾丽华副主席听完杨老师授课后给予极高的评价,建议把这堂课打造为公开课,让更多的老师观摩学习。
杨老师编制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的课程设计,制定本科生的教学计划。在尊重教科书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面,对教材做整合,既考虑教材的完整性又突出了学生关心的热点和兴趣,制作高水平的教学课件,突出教学的重点,图文并茂。并积极对青年教师 “传帮带” ,让青年教师听课,帮助青年教师修改课件,引导他们专研学术,耐心修改论文,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在科研方面也能独当一面。
3、因材施教,真情育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抽象又生动,如果把鲜活的理论讲枯燥了、把朴素的真理讲玄奥了,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直线下降。为了让所讲的内容鲜活生动,杨老师勇于探索创新,因材施教、因时而变。不断学习新知识,领会新精神,在博览群书中汲取和筛选资料,投入大量的时间备课,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历层次采用不同的案例和教学方法,给学生有温度、有质量、高水平的知识传授和灵魂启迪。由于对所讲授的理论的真诚信仰,杨老师的课总是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用激情澎湃的语言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一名本科班学生说“您是第一位让我感到灵魂震撼的老师”。不断探索、钻研、改进教学方法,拓宽知识面、创造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互为作用,如在启发式和激情式的教学过程中穿插答记者问式,即由同学就社会热点和心理方面的困惑提出问题,教师直接回答,体现了教与学的平等和尊重。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形式,创造性的使用“谈一谈”“拍一拍”“做一做”的实践项目,把单纯的理论变成践行。
杨老师经常对学生讲两句话“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课上为师,课下是友”,对学生态度亲切,很多学生给她发信息说喜欢她温柔亲切。她关怀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经常通过面对面沟通和其他通讯手段为学生们排忧解难,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关心疏导,为学生走出困惑提供可靠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在生活方面主动伸手帮助确实有困难的学生,以个人的名义给生病的学生捐款捐物,把因记错开学时间早到的一名学生领到家中,像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这位学生毕业多年只要回到呼市就住在她家,真正成为良师益友。
4、潜心科研,奉献社会
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杨老师潜心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教育厅课题一项,参与学院课题一项,国家级课题一项。参编教材2部,公开发表了专业与教学方面的论文20余篇,有7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其中1篇是CSSCI来源期刊,1篇是CSSCI来源期刊拓展版。多篇文章获得省级以上的奖励,其中一篇获得内蒙古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三等奖,2013年被评为院级“科研十佳”。2011年主持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获得优秀教学团队,2012年《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有着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杨老师在学院多次被其他系部邀请进行讲座,为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还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到社会中,曾在内蒙古慧丰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职业培训教师,主讲《企业员工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对于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的提升和与客户沟通能力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04年在移动公司的“创业梦想基金”的选手选拔与培训活动中担任培训教师,成功完成了对选手创业目标指导、创业梦想阐述的培训,2005年春节期间在内蒙古卫视现场实况播出,得到公司领导和选手的好评。
思政课教师典型事迹4
王利仙,包头市第四十八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政史教研组长,政治备课组长,青山区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坊成员。包头市优秀思政课教师,青山区优秀教师,青山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从教十多年来,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展评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微课比赛二等奖,包头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青山区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王老师深知使命光荣,责任巨大,为坚守教育初心,不断砥砺前行。
坚定政治信念,做理想信念的传道者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决定事业的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作为思政课教师,王老师时刻牢记“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学科使命,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鲜明的政治立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并感染带动学生。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聚焦时政热点、焦点,强化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运用富有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先进典型材料,讲好“中国故事”,带动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握思想之舵,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提高教学本领,做教学活动的创新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不仅表现为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表现为创新思维、拓展视野,推进思政课与时俱进地发挥最大作用。为此,王老师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创新上下功夫,积极探究符合学生实际的、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深入挖掘与时俱进、蕴含思政元素和教育功能的鲜活材料,力求课堂“接地气、育新人”,不断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课。作为备课组长,王老师带领备课组老师,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抓手,以德育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备课活动并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并在市区两级教研检查中获得一致认可。从教以来,王老师多次执教青山区思政示范课、教研讲座,承担包头市名师视界以及内蒙古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教材送教下乡示范课等,起到了很好地引领示范作用。
王老师连续七年担任初三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如何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有更高效的复习,王老师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复习模式。思维导图、复习小卷、分层训练……每一届学生,都有适合他们的复习模式,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与之相符的复习方案,所带学生也连年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增强人格魅力,做学生成长的示范者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人格,才有吸引力。唯有先以德立身,而后才能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王老师经常告诫自己“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课上为师,课下是友”。每每接任初三教学工作,王老师第一件事就是尽快记住孩子们的名字,了解孩子们的状况,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与不同的关怀与辅导。王老师总是按时侯课,走进教室,去观察了解学生,和学生沟通。在初三复习的后期,有些学生压力较大,王老师总会为学生准备一些小零食,在轻松的氛围中疏导学生的压力......每一年孩子们毕业,一声“仙儿姐”,便是孩子们对她最大的回馈。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作为思政课教师,王老师时刻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强、人格要正为信念,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成长为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教师!
思政课教师典型事迹5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她与青春同行,与真理同向,将热情化为动力,用道义鞭策自己;坚守岗位,践行“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全的人格,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她就是思政教研室优秀教师:杜建英。
自2016年担任思政课教师以来,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钻研教学方法,关注国内外热点事件和政策变化,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撰写论文,担任班主任工作,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主旨,让思政课成为“育人”的主阵地。
在教学中,把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定位,明确每一门课的培养目标。课堂上,她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时,将MBTI性格理论等心理学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我,找到自我的职业定位;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法庭认可的有效证据,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条怎么写,民事起诉状怎么写等实用知识。除了教会学生知法、学法、用法之外,还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自觉形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在《哲学与人生》课中,让学生学会如何智慧的生活;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中,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一主旨来开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总之,她对每一门课都用心钻研,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自任课以来,她荣获东胜区首届心理健康教师基本功竞赛三等奖,先后两次获得市级教职工岗位技能大赛二等奖,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班主任业务能力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一直锲而不舍地在自己岗位上讲好每一节思政课,让孩子们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享受思政课带来的乐趣,让思想的甘泉浸润学生的心灵,让智慧的火花燃点青春的梦想。
【思政课教师典型事迹】相关文章:
小学思政课教师典型事迹(通用5篇)09-23
思政课教师优秀事迹(精选8篇)09-23
优秀思政课教师主要事迹02-13
优秀思政课教师教学事迹(精选7篇)09-23
优秀思政课教师事迹(精选6篇)09-23
最美思政课教师事迹(精选15篇)05-06
思政课教师事迹(通用7篇)09-23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精选5篇)09-23
思政课教师育人事迹(精选21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