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职称评定浅议论文

时间:2022-09-26 10:11:02 教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教师职称评定浅议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教师职称评定浅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教师职称评定浅议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上海交通大学讲师晏才宏的个案,认为大学职称评定应在学术自由的理念下,引导教师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大学教学也是学术活动,教学水平应是学术评价的首要内容,而不应过分强调论文数量在学术评价中的份量。

  【关键词】晏才宏;高校职称评定;学术水平;学术评价

  一、引言

  晏才宏,上海交通大学讲师,殁于肺癌,享年57岁,至死也未能评上副教授。这是一个让人伤感的人生活剧,伤感的中心词是职称。职称,是任何大学教师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人们眼中,职称的高低代表着大学教师的学术水平,影响着他们的经济利益和占有的学术资源,所以每一位大学教师都积极地向更高层次的职称奋斗,五十多岁的年龄差不多都是个教授。晏老师年近六十,至死才是个讲师,他的学术水平不高这是很多人都会想到的。然而与人们的想法大大不同,在晏老师去世三天内,上海交大校园BBS上竟发表了学生的千余篇悼念文章,学生还自发筹资为他出版纪念文集。他高超的教学水平为学生认可、推崇,他在课堂上的音容笑貌为学生怀念。学生们在宴老师身后的所作所为,恰恰是给了他教学水平一个极高的评价。可是,现实与希望又有着那么远的距离。了解了宴老师的经历,笔者以为,职称作为现行的评价大学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存在商榷之处。

  二、大学教学也是学术活动,教学水平也应是学术评价的重要内容

  1、教学水平也是学术水平

  现在的人们普遍认为职称代表学术水平,那什么是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是不是学术水平笔者认为,学术水平是一个复合概念,有研究水平的成份,也有教学水平的成份。

  大学是学术机构,大学教师以学术人员的身份,因学术而汇聚在一起。学术是学术人员在当代社会中以大学等机构为核心进行的有关高深知识的活动及其结果。

  [1]有关高深知识的活动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大学是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高等教育的本质是高深学问的教学与探究,它不仅仅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科学的发展,还要为高等教育自身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服务,它的探究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发展的探究,而且还要对知识如何传递进行探究。

  ’[2]也就是说大学的具体学术活动内容很多,包括教学活动、研究活动等等,即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也是学术活动,而反映这些学术活动水平高低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等也都是学术水平。

  2、教学水平是学术水平的首要内容

  大学从中世纪诞生时就有着传播、传递知识的功能,经过数世纪的发展,她的功能从单一的教学,经过教学与科研并重,进而扩展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并且还在不断扩展。从大学功能扩展的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学始终是第一位的,而且仍将是第一位的。再有,进行高效率的知识传递与传授,也是需要教师付出精力钻研探索教学方法、排列组合知识内容以及斟酌教学语言的。因此,评价一个大学教师的学术水平,其教学水平应该是第一位的,一位具有高的教学水平的教师,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称呼。教学水平的高低怎么评价呢,那当然是大学的培养对象――学生说了算,从这个方面来说,宴老师的高超学术水平毋庸置疑。

  3、不应过分强调论文数量在学术评价中的份量

  当下的现实情形,职称严然是评价大学教师学术水平的尺子,而论文是这把尺子上的刻度。宴老师没有评上教授的重要原因是论文。根据高校现行评价体制,教师评职称主要看研究论文的数量,而晏老师几乎没有发表过一篇像样的学术文章,他生前认为,发表学术论文要十分慎重,必须在某个领域有突破性的创见才拿得出手,为评职称而拼凑论文的做法他不忍为。近年来,学术道德的规范与失范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热议话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会各领域的腐败风气的蔓延与冲击下,学术界的各色丑闻也接连不断,剽窃、抄袭及一稿多投之风蔓延,与此同时,醉心于和献身于学术的真正学术人日减,相当一批身处学界之人甘居平庸,乃至追求平庸,制造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

  显然,晏才宏老师是当今大学教师中的另类,坚守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拒绝追名逐利,坚守一个学术人应有的道德规范,这恰恰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他有着高的学术水平,但是不为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所认可。晏老师没有教授的职称称号,但学生们给了他极高的评价,他是一位高水平的教授。所以认为晏老师学术水平不高的评价是大错特错。笔者认为,做为教师学术水平尺子的职称,以研究论文的数量为准的现行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制过分地强化了研究水平而弱化了教学水平,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而且在这一体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供需矛盾――发表论文的需求与学术期刊版面的供给之间的矛盾,催生了中国特有的学术期刊卖版面的现象,致使发表的学术论文良莠不齐,搅混了学术环境。

  三、在学术自由的理念下,职称评定标准应引导教师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

  学术自由伴随着大学的产生而产生,每位学术人在自由的大学殿堂中自由地从事学术活动,大学教师应该有自由选择他所感兴趣、所擅长的学术活动。相较于过去的大学,现代大学的内涵十分复杂,学术活动的范畴深广,多数教学与研究工作非一人所能够承担,而一所大学的整体效能是其全体教师个人效能的综合体现。换句话说,一所大学的整体学术水平是其全体教师教学水平与研究水平等等各方面水平的综合体现,既需要有擅长教学方面的教师,也需要有擅长研究方面的教师,二者缺一不可。反过来,每一位具体的大学教师作为独立的学术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优长差异,或长于教学,或长于研究,等等,而兼长于教学与研究及其它者毕竟是有限的。大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保障每位教师自由从事学术活动,使大学的学术活动运行能够在整体上达到最优化。

  晏老师看来是长于教学,且又不为名利所诱,自觉从事最适合自己的学术活动,自觉为大学默默地做贡献。如果大学能够建立一种合理的多元化的学术评价制度,给如晏老师类型的长于教学的教师提供应有的发展空间,则对大学整体的良性运行和教师个人的发展都不失为双赢的选择。近年来针对大学的招生制度,社会不断呼吁大学方面应为有特殊才能的偏科、怪才学生开辟绿色通道,使他们能够有渠道进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达到为国家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目的,以适应创新型社会对特色人才需求的形势。晏老师无疑是教师中的一朵奇葩,他是教学的偏科,为什么就不能将保护特色人才的意识从学生延展到教师,为他开辟申报职称的绿色通道

  上海交大一位负责人说:在中学,这样一个老师可被评为特级教师,但是大学要求教学、研究并重,教师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创新知识,两者不能偏废。以此衡量,晏才宏就不够全面。官方意见站在官方的角度上或许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从公众特别是被教育者学生的反应和关切来看,当前普遍采用的大学学术评价标准的得与失或许有值得反思之处。

  四、结语

  当前,大学的学术评价标准与制度是一个不断被热议的话题,不仅饱受教育界人士的批评,而且也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切。事实上,许多大学的管理者也认真地探索并制定了一些新的办法,体现了评价方面的多元化与灵活性,取得了某些方面的进步。笔者期望在未来的制度性探索中,能够为象晏才宏这样默默坚守的老师提供适当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有益于大学的整体发展。

  【注释】

  [1][3]彭江。中国大学学术研究制度变革[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杜希民,梁克荫。高等教育学新探[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xx。

【大学教师职称评定浅议论文】相关文章:

教师职称评定总结12-15

教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08-07

教师个人职称评定述职报告04-03

教师职称评定个人述职03-23

教师职称评定申请书01-29

教师职称评定个人自我评价03-13

中级教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12-17

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总结05-07

教师职称评定个人述职报告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