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医生抗疫事迹

时间:2024-08-05 00:23:17 新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感染科医生抗疫事迹(通用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事迹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染科医生抗疫事迹(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染科医生抗疫事迹(通用7篇)

  感染科医生抗疫事迹1

  2020的农历新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爆发,让忙碌、疲惫代替了新年的兴奋与喜悦,成为抗“疫”阻击战最真实的写照。在这场战“疫”中,无数“卫士”负重前行,他们不忘初心,坚守使命,迎难而上,他们就是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敬业奉献,救死扶伤!

  鲁甸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此次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阵地,50岁的邝明发,就是坚守这块阵地的“当家人”!作为科室主任,一名有着多年从事感染性疾病诊治经验的感染科医生,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全院疫情防控战的号角吹响时,他就做好了沉着应战的准备。

  大年三十,医院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邝主任便迅速召集科室所有人员开始了接诊之前全面的人员分工及流程布置,高效应对,让防控救治工作紧跟上级布署,层层落实到位;并第一时间把自己安排到发热门诊这个具有传染高风险的岗位,切实把防疫宣传、检测、排查工作落实到每一位进院的发热病人,着力在“早”字上下功夫,一旦发现有疫情,迅即进行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随着疫情宣传排查的不断深入,到医院就诊排查、隔离观察的病人呈直线上升,他担心同事们会体力不支,不仅抢着接待病患,还主动承担夜班值守。对来诊的发热患者,他总是详细地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和登记、记录,不放漏一个可疑人员,力求将疫情危害尽可能地降到最低,减少疫情扩散的风险;对于排除及解除医学观察的患者,他耐心细致地做好健康宣教,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让患者及家属进一步增强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守土有责!医院感染科就是我的阵地!”这是邝主任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隔离病房中,他是同事们的主心骨,是病人的贴心人,为全力救治患者,他的身影穿梭在病区的各个角落,就像一台不知停歇的发动机,忘我地工作着,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处在隔离病房的病人,看到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每天多次进入病房消杀,检测体温、各种身体检查、限制人员出入,精神和心理压力巨大,有时会情绪爆发,强烈要求出院。面对这样的情况,邝主任总是想方设法地耐心安慰,用暖心行动使患者紧张的情绪逐渐舒缓下来,积极配合检查治疗……作为疫情一线最危险的地方,医院感染科本应该让人望而生畏,邝明发却用最质朴、最赤忱的爱心之光点亮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每一个病人。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感染病救治经验的老医生,他深知阻击不仅仅是敢于牺牲,更重要的是用丰富的专业知识让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更要避免医护人员的感染。为此,在每天的`交班晨会上,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带领全体医护一遍又一遍地重温发热门诊诊疗常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诊疗常规、防护服的穿脱、病房环境的消毒、医疗废物处理、血样采集、传送标本流程、疑似患者入院工作流程等。用带着沙哑的嗓音一遍遍叮嘱科室的所有医护人员,“我们是一个集体,在照顾好病人的同时,一定要认真做好自身的防护;只有我们的自我防护做好了,疫情来了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对他来说,作为感染科这个大家庭的“大管家”,看护照顾好这个“家”也是他的使命和职责之一。然而对于自己的家人,邝主任却是心怀愧疚的,因为在疫情来袭之初,他便义无反顾地离开一家老小,匆忙奔赴疫情防控前线,至今已经快二十天没有回家了,他带领感染科的全体医护都在这场战役中坚守着,并努力给予每一位患者温暖与希望。

  有人说,“拯救一人是英雄,拯救千人是医生”。疫情来袭,义无反顾,舍小家、顾大家,这就是疫情防控前线每一位“白衣战士”的真实写照。医者仁心,大爱如磐,只要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天未结束,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会一直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义无反顾地坚定选择“逆行”,坚守在抗“疫”一线,待到春暖花开时,繁华与共,温暖如初……

  感染科医生抗疫事迹2

  邱其武,荆门一医感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湖北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委员,湖北省医院协会传染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委员,荆门市医学会感染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2月的一天晚上11点,邱其武从一医北院病区走出,此时他已在病区工作超过12个小时,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洗漱完毕,打开已经放置好几个小时的盒饭,他匆匆扒了几口已经冷掉的饭菜。放下碗筷,便开始整理一天来科室患者的病情资料。

  春节前,一种叫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在感染一线工作了20年,身为荆门一医感染科主任的邱其武也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严重的传染病疫情。从今年1月16日他所在的感染科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以来,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病区,每天到凌晨一二点下班是他和同事的工作常态。

  2003年非典肆虐时,邱其武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两年,一腔热血的他自愿投身到疫情最严重的一线;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来袭时,他仍旧是那个勇敢的前行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当前,邱其武再次站了出来,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及疑似感染者的救治工作中。他的行为,给了科室同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念和决心,大家也纷纷在“请战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抗“疫”一个多月来,科室没有一个人撤退。

  由于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较多,邱其武每天除了出诊、会诊,还要带领医护人员查房、询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实施人员隔离……每天大家忙得就像停不下来的陀螺,甚至连吃饭、喝水、上厕所都成了奢侈。同时他还注重在心理上对病人进行疏导,告诉他们病情并不可怕,只要配合短期内就会治愈。对病人提出的需求,只要能做到,他总会尽力满足。

  自从1月22日打包衣物离开家人,到现在他没有踏进家门半步,“每天工作到深夜,根本没有时间回家,也害怕传染给家人和邻居。后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行禁令,想回也回不去了。其实不回家就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相信家人能够理解。”邱其武说。如今,他和所有参与疫情防控的同事全部住在隔离的宾馆里,说是休息,有时被子也就沾沾身,“只要病区有急事,必须立马起床赶去处理。”同事们劝他休息几天,他拒绝了,“这时候,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离开。”同事们感慨地说,“他不是共产党员,却胜似共产党员”。

  快速反应,加强防控

  国家传染病直报系统是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系统录入并上报的个案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容不得出半点差错,而医院感染科是流行病学调查的最前沿阵地。每当重大疫情发生,邱其武所在的感染科都要配合各级疾控部门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

  1月16日,科室收到全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职业的.敏感使得邱其武对这一病例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他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至医院党委,进而层层上报至卫健部门。市卫健委迅速作出部署,要求各医院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相关工作和公共场所防控措施,对疑似患者进行病例诊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和医学观察。

  由于该患者为武汉返荆人员,在多家医疗机构有就诊史,与其密切接触者有近30人之多,邱其武和同事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配合疾控部门对所有人员进行电话随访,提醒大家有发热咳嗽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

  疫情发生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将荆门一医等医院指定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对患者要做到应收尽收。虽然该院感染科是全市最大的传染病专科,但面对日益转入的新冠肺炎患者,医院的感染病区只能一扩再扩,目前该院已建成10个感染病区。春节前,为满足南城区发热患者的就诊需求,医院党委作出了在南院建设发热门诊的决定。身为科室带头人邱其武立马投入相关的前期筹备工作,积极调配医疗设备、物资,组建医疗救治小组,短短几天内南院发热门诊正式投入使用。

  逆风而行,舍生忘死

  作为传染病科的医护人员,没有人比他们更明白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意味着什么。而身为白衣战士,大家明知有被感染的风险,仍逆风而行,因为他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院感防控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自疫情发生以来,邱其武带领科室人员不断强化院感防控,完善隔离制度,严格执行三区两通道建设(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并在缓冲区增设三道关卡,从而有效避免了医护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平时,他总不忘提醒大家严格按标准流程洗手、穿脱防护服,力求将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此前,荆门一医为全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之一,2月13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对全市新冠肺炎救治格局作出调整,荆门一医被确定为市直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定点救治医院,一时间邱其武和大家的任务更重了,在北院设立新冠肺炎危重症病区(ICU)迫在眉睫。浙江援荆医疗队到来后,大家全力配合,2月14日,一个基本符合院感要求的可以容纳23名患者的新冠肺炎ICU建成。当天上午10时许,病区迎来首位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如今,荆门一医第二个新冠肺炎ICU也已建成投用。

  目前,我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取得初步成效,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邱其武和全院投入战斗的所有医护人员一样内心充满着欣喜。他们的付出,领导、同事都看在眼里,2月16日晚,医院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火线入党仪式,邱其武在内的12名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虽然我还不是一名正式党员,但我会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目前这场战争还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都不能放松警惕。我对自己和大家的要求是,疫情不退,决不撤退!”这是邱其武和同事们向300万荆城市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感染科医生抗疫事迹3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这个冬天显得格外寒冷,格外漫长。腊月二十八这天,很多病人都办了出院手续准备回家过春节,感染科难得这么清闲。大家七嘴八舌说起了过春节的事。一个同事说,我今年春节好不容易不值班,能回老家与公公婆婆一起过春节,结婚四年了,老人们早就盼着这一天;另一个同事说,我也是好几年没与爸妈一起过春节了,我的班排在了正月初三,终于能与爸妈过个团圆年了。能与家人一起过春节在其他人看来也许不是什么难事,可对于医院感染科兼急诊科的人来说,那真是件幸事。大家正说的兴高采烈的时候,主任赵菊霞进来说:“刚刚接到院方通知,近日武汉新冠肺炎传播迅猛,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疫情,大家可能在新闻上已看到了,国家实行一级响应,医院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将发热门诊设在咱们科,咱们科做为疫情点,只能接诊发热病人及需要医学观察的患者,现要将咱们科室住院病人全部转到别的科,希望大家做好思想准备、积极配合工作”。

  赵主任的话使大家的情绪一下子落入低谷,一个个美好的愿望瞬间全都成了泡影。这几天通过媒体大家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他们深知感染科、发热门诊是医院最危险的地方,他们中间大多孩子还小,有两个正在哺乳期。恐慌、害怕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科主任赵菊霞和护士长张巧琴一方面组织大家积极学习新冠肺炎的诊疗知识,参加各种培训,一方面给大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安慰大家,给大伙鼓劲打气,大家没有一个有怨言的。回到家后他们都分别给父母做耐心的解释,默默地地安排着家里所有事宜,并把洗漱用品,换洗衣服等带到科室,有的甚至剪了头发,做好长期战斗和随时被隔离的准备。由于工作量大,形势严峻,主管县长、卫健局领导、医院领导多次开会安排部署,又从其他医院和本院其他科室抽调医生、护士充实感染科力量。

  短短十来天,对感染科的同事来说是紧张而漫长的,也是温馨和充实的,在他们中间发生了很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赵菊霞是感染科兼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疗救治组成员。接到院方通知后,赵主任积极响应号召,立即建立应急人员群,加班加点,跑前跑后,参加各种会议,组织科室人员培训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因为没有成熟的诊疗方案,国家也在不断完善,所以,每出一版,赵主任和护士长张巧琴就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积极培训,保证人人熟练掌握诊疗制度、流程及方案,还要参加院内专家会诊,有时候等待检验结果一直到深夜。几天来只回过一起家。她还不断用微信安抚鼓励被隔离的'同事,就像家长一样,一心为大家着想,为患者着想。

  张巧琴是感染科护士长。在这场的战斗中,深感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隔离好每一位医学观察患者;保护好感染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照顾好大家的生活;协助科主任培训新冠肺炎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准确迅速地将院方的每一道指令传达到位并落到实处。整理、打扫、消毒病房,为隔离患者创造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忙的几天都没有回家。三岁的女儿在电话中哭着说:“妈妈怎么好多天都不来看我了,是不是不要宝宝了”?她一边安慰女儿,一边还在忙碌着科里的事情。有时候忙的一天吃不上一顿正经饭,晚上也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或更少。

  刘婷是发热门诊的一名接诊医生,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正处于哺乳期的她当时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咳嗽不止,但她毅然放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投入到工作岗位中。还为自己做了检查,然后每天加大药物剂量,为的就是早点养好身体,以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持续战斗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1月27日上午8时,她接诊了一位患者,自述从武汉江汉大学返乡,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好几天了,而且越来越严重,不放心来医院就诊。她和当班护士接诊了这位患者,仔细询问了流行病学史,症状,检测体温,简单的查体后建议她作血常规及胸部CT进一步明确诊断,经过各种检查,结果为阴性,她又建议患者居家隔离,继续观察,并报告了科主任。她深知作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就会使疫情在延长县城蔓延,所以她在工作中做到细心、耐心、专心。

  刘晶晶是感染科医师。她说:“刚接到疫情阻击任务时,大家都很紧张,也很害怕,可我们都知道这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必须得上”。1月31日下午五点多正当她值班时发热门诊接诊了一位患者,自述之前接触过从武汉返乡的亲戚后开始咳嗽,而且越来越厉害。她仔细询问了患者流行病学史,症状,检测体温,简单准确的查体后建议她作血常规及胸部CT明确诊断,当她看到CT片上右肺后段小片结节后,心里一惊,有种不好的预感,迅速报告赵主任,再次仔细询问情况后立即上报医院新冠肺炎专家组,专家组迅速组织专家会诊,决定暂时隔离患者并留院观察,进一步采集鼻咽拭子送检明确诊断,这时已经离她下班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了,她如果稍微拖一拖,就可以把病人留给下一班医生。但她的职责告诉她不能那样做,她立刻给病人采样。这时总值班又打来电话:外科一位住院患者的家属是武汉返乡人员,在住院部陪护病人,体温37.3,医院专家组建议同时给这位病人及家属采集鼻咽拭子。她二话没说和值班护士为三位“可疑患者”采集鼻咽拭子,工作结束后已经是凌晨一点了,手机上有无数个未接电话全是家里打来的。她回过电话,告诉老公:“我被隔离了,暂时回不了家,照顾好儿子,我没事,不要担心”。

  申延静是感染科的一名护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由于她们面对的都是可能的感染者,每日身着防护服隔离衣,完成现场采样后,第一时间将样本送到县疾控中心。为保持办公室区域清洁整齐,她坚持每日4次对诊室空气、地面及物品表面进行消毒,擦拭物体表面。认真做好门诊接诊日志登记,确实做到不漏报错报一个病人,不感染一名医务人员。2020年1月23日,她第一次接待两个从武汉返乡人员,她没有畏惧害怕,全程陪同患者抽血、检查、化验。另一个血常规正常,但CT正好和这次新冠的影像学检查相似。她临危不乱,第一时间向相关领导报告。采集咽拭子和抽血之后,患者被隔离了、留院观察。此时,大家都有些紧张,可她没有慌乱,为了防止进一步被感染,她立刻对发热门诊所有地方进行消毒。还有一次她班上来了一家四口人都是从武汉回来的,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小孩还发着烧,儿科齐主任前来会诊,听诊之后齐主任说小孩肺上有问题,她沉着冷静,认真给病人测体温,抽血,做检查。同时进行空气消毒,含氯消毒液擦拭,拖地,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完后处理垃圾。

  吴苗苗是感染科护士,孩子不到一岁,还在吃母乳。2020年1月24日早上8点,她接到一位武汉返回延长的发热病人,临危不乱的为这位疑似患者做了护理治疗,完成一系列工作后我与病人一同被隔离,直到下午四点多,检查结果出来呈阴性,悬着的心终于放下。2020年1月29日早上,又来了一位疑似患者,全副武装地进入隔离区对这位患者进行采集咽拭子及抽血检查,之后又被隔离。期间病人不断发烧,拉肚子,吴苗苗不停为他送药、测体温并安慰病人。到了晚上一直没有接到检查结果通知,她的心里忐忑不安,一晚上都无法入眠……直到第二天重新采样,我又被隔离24小时,累计隔离60小时,直到结果呈阴性,一颗悬着心终于放下了。回到家里孩子哭的声音都哑了。

  其实,在感染科发生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三天三夜可能都写不完。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只有忙忙碌碌的身影,只有平平凡凡的工作。感染科的医护人员们就是这样冒着生命危险在抗疫的最前线忘我地工作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初心和使命……

  感染科医生抗疫事迹4

  沈阳本轮疫情发生之初,农工党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支部党员、感染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盛秋菊还在葫芦岛绥中支援。2月15日元宵节晚10点半,全家人还沉浸在团圆的气氛中,她突然接到科室主任电话:“支援绥中医疗队,明早6点出发,有困难吗?”“我没问题,主任,您放心。”没有丝毫犹豫,作为感染科医生,从2020年初新冠疫情开始,她已经习惯,早就做好准备,随时服从安排投入到任何抗疫任务中去。即日起,盛秋菊被任命为盛京医院援绥医疗队副队长,2月16日——3月11日支援绥中24天,在县医院发热门诊负责排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抵绥次日,盛秋菊就投入到发热门诊医疗工作中,下了夜班依然协助队长尽心尽力安排队员的通勤起居,不分白天晚上,全力为大家做好一切保障工作,保证每一名队员的健康与安全。她还和队长一起,充分发挥传染科医生的专业优势,给绥中县医院发热门诊的三区两通道设置提出合理建议。

  虽然,盛秋菊对发热门诊的医疗救治工作驾轻就熟,但她也更加小心谨慎。从2020年疫情伊始,盛秋菊最早在发热门诊一线工作,曾经最忙碌时,她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连续工作10小时。疫情常态化管理后,她作为感染科医生多次轮值发热门诊医疗组长,严格把关,做抓捕新冠病毒的排头兵。援绥回沈之后的隔离时日,看着与日俱增的病例数,她如坐针毡,刚结束隔离,就立刻投入到了沈阳的抗疫战斗中去。主任本来安排她担任医疗组长,听到同事因孩子没人看管不能值班,她主动跟主任申请一线值班,随后按医院要求开始闭环工作。她总是说:“新冠是传染病,诊治患者是传染科医生的职责和使命,我们责无旁贷!”

  从2月17日离沈援绥,到4月15日沈阳“解封”,整整两个月时间,她回家的时间不足10天。关心儿子上网课的.学习情况,她抽空检查孩子的作业,尽可能不让孩子落下功课。丈夫也在医院闭环工作,孩子和奶奶在家。小区管控阶段,她担心家里一老一小的饮食,定时“抢菜”快递回家。想到孩子和父母,她禁不住落泪。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因为医生的职责,她没有做到。但她相信言传身教,相信榜样的力量,相信唯有自己有担当,才会从孩子身上看到勇敢和坚强。

  沈阳的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倒春寒”过去,真正的春天终于到来。为了坚守岗位,为了行使职责,有那么多如盛秋菊一样的勇敢者离家逆行。正因为有这些勇敢的人保护,我们的城市才安然无恙。

  感染科医生抗疫事迹5

  2020年的春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着我们的亲人,打乱了医院的正常秩序。在疫情面前,全院的医护骨干挺身而出,责无旁贷,陈俊平和感染疾病科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一起,始终战斗在疫情救治的第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19日上午,党委书记王群峰、院长张中汉等医院班子成员带领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疾控科等部门负责人,来到感染性疾病科现场办公,紧急布置战“役”任务,她一马当先,带头在请战书签上自己的名字。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9年的“手足口病”,再到“H1N1流感”,每一次战“疫”感染性疾病科都是守卫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经受过艰险历练的她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她和护士长发挥各自优势,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及时搞好科室战前动员,学习掌握新冠肺炎诊疗规范。根据医院统筹安排,需要把感染性疾病科改成隔离病区,当时,在感染性疾病科的两层楼里,一层住着“手足口病”、“水痘”等轻症患者,陈俊平分别向他们说明疫情突发的情况,在得到理解配合之后,让他们带药出院或转院。二层住着三位危重病人,虽多方劝解转院,但仍然遭到拒绝。为此,她谅解这些病人的难处,积极报告实情,提出合理化建议,争取上级支持,后经县卫健体委协调,由医院派来救护车把危重患者转入其他医院,为全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做好了入住准备。

  从1月25日收住第一位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到病区收住的15个确诊患者全部出院;30多天她从没有离开过隔离病区。她在隔离病区负责病人的治疗,审查并亲自修改病历,与省市专家组视频连线查房会诊,做康雅病区、检查检验及120救护车的协调和信息传递工作。作为县医院防治专家组的成员,她时刻关注着发热门诊、康雅病区和隔离病区的就治情况。早上7点多给医院专家组提前汇报病区病人情况,上午查完房把诊疗方案及治疗意见发送过去,以便专家组制定治疗方案;然后把专家组研究调整好的方案再传递给大家执行;接诊新入院病人,和同事们讨论治疗方案,再把检查检验结果传递给相关科室;与急诊科联系出车为患者做检查;与疾控科配合采集标本检测病毒核酸。她把每一位确诊患者的病情、检查检验结果、用药情况及专家会诊意见都详细地记录在笔记本上,随时准备着给医院专家组汇报并备省市专家组会诊;确保每一位患者治疗到位,为每一位患者的康复倾尽全力,尽职尽责。

  在保证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防护,不能让一个医护人员感染。隔离病区先后抽调来三批医护人员,他们虽然没有在感染科工作过,但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无论哪一批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陈俊平都丝毫不放松警惕,都要和当班的护士长一起,采用人盯人的方法,确保医护人员都穿戴防护到位。她十分关注每一位战友的身体状况,总是提醒大家注意保暖,多喝开水,防止感冒。当有人员感冒时,她嘘寒问暖,及时通知后勤保障组送医送药。

  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是她的一贯作风。她在隔离病区的这段时间,各项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查房、检查、取标本、做治疗等事宜全程跟踪服务,一丝不苟,常常累得大汗淋漓。

  她经常利用微信和对讲机与患者沟通。遇到心理压力大,焦虑忧愁的患者,就反复和患者沟通,做心理疏导,并将沟通情况定期向医院汇报。患者李某是第一例确诊病人,他的妻子也不幸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心理压力很大。为了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陈俊平多次和他们谈心,请示领导后特意安排让他们夫妻住一间病房,以便相互安慰鼓励。得知他妻子入院前被猫抓伤的情况后,报请医院协调疾控中心予以狂犬疫苗注射。夫妻二人康复出院时,专门发微信留言:“感谢您的关心和安慰,感谢院领导和疾控中心的'关爱和照顾,您和医院领导都是我们最亲的亲人。”患者张某是第二例确诊病人,上有和他一起从武汉返回家乡的老母,下有年幼的孩子,还有怀着身孕的妻子,担忧、恐惧等精神状态特别明显。陈俊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分白天黑夜,利用一切有利时机,不厌其烦和他沟通,使他的情绪逐渐稳定,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康复出院时,张某说:“真的很感激您,要不是您一直安慰我,我心情不会好得这么快;要不是您一直鼓励我,我的疾病也不会好得那么快!”另一确诊病例李某康复出院时激动地说:“陈主任,您像家长一样亲切,给我治病,给我安慰,给了我战胜疾病的信心,托您的福!”陈俊平真诚地说:“都托党和政府的福,你的康复是我最大的幸福。”

  一个多月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在隔离病区的30多个日日夜夜里,她先后同三批战友并肩作战,坚守抗疫一线,无怨无悔,用自己的职业操守诠释了白衣战士的风范。

  3月15日隔离结束后,她又积极要求到发热门诊轮流值班。发热门诊是对抗新冠肺炎的最前线,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病情复杂,全身穿戴防护用具,白班夜班轮替,对体力精力都是严峻的挑战,她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感染科医生抗疫事迹6

  感染性疾病科,是公主岭市中心医院一个非常普通的科室,可是当疫情来临时,16位柔弱的女性站在了同生死较量的第一线,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为岭城人民铸成了一道安全的保护墙!

  对抗疫情,众志成城!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1月22日接到命令后,全科16位工作人员全部上岗,把疗区所有的患者转治或者出院,科室第一时间进入战备状态,在市中心医院领导的领导下,全体医护人员临危不惧,整装上阵,开始了与新冠肺炎的较量。

  感染性疾病科作为阻击新冠肺炎的最前沿阵地,无疑是最危险的地方。发热门诊建立初期,百事待举,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难摆在我们面前,重中之重是经院感专业人员指导,细分病房及医务人员分区,必须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护士长按照新冠肺炎的防护标准,带领全体医务人员迅速细化改造房间。面对新冠病毒,全世界都未知的病毒,我们无所畏惧,义无反顾地冲上了抗疫最前沿。面对突然剧增的发热门诊量,2人一组;为了节省并不充足的防护用品,医护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发热门诊一呆就是5-6个小时,经常不能按时就餐,吃凉饭是常事。24小时工作是一种常态。疫情之初,孙主任和护士长还要跟随救护车接送外来返岭人员,往返4-5个小时,原本就晕车的她们,经常是下车后顾不上脱下防护服就呕吐不止。院领导亲临指挥、部署,人手不够,动员全院内科医生轮值。

  1月26日夜,我们接诊了第一例输入性确诊病例郑某,在市疾控专家的指导下,年轻的护士第一时间进入隔离病房,采血、取核酸,隔离病房启动。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我们,防护服紧张,本来2个小时一换班,但为了节省防护服,我们每个进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都是5-6个小时后才换岗,太多困难等待去克服,最多的时候科室9个病房都住进了患者,科主任带领经治医生查房、会诊,面对情绪不稳的患者,还要做心理疏导,每次从病房出来,都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请省级专家会诊,指导治疗。隔离病区的患者需要复查CT时,我们医护人员穿好防护的同时还要亲自为患者穿好防护,并带领患者走指定路线去检查后再带领患者返回隔离病区,最多时一天要带领6、7个患者去检查,一个患者检查从预约到结束需要40分钟,而我们为了减少人员和患者接触,就派一名医生去陪检,一天下来人累的近乎虚脱,但大家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护士长带领护士既要承担超负荷的护理工作,还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带领护士到病房进行护理处置、卫生保洁、医疗废弃物处理、患者出院或者转院后的终末消毒,协调相关科室人员在发热门诊的工作,筹划紧缺的防护用品,培训医护人员正确穿脱防护服,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等等。为确保医护人员不被交叉感染,所有病区工作人员必须穿上三层以上的隔离衣,戴上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帽子、口鼻罩,更为了为医院节省昂贵的一次性防护服和用品,医护人员在进入隔离病区前尽量减少喝水、少吃东西,厚厚的防护服经常把我们闷得汗流浃背,工作强度非常大,几个小时下来我们常常感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虚脱到极致。

  尽管如此,为了给各级部门提供第一手数据,除了正常的医疗工作外,每天还需要上报大量的表格,出了隔离病房回到隔离居住的宾馆,很多时候填报到深夜。因为保洁人员不懂防护,所以隔离区以及工作区域的消杀、保洁、医废处理都是由护士去完成,当工作结束,脱下防护服时,医护人员全身如同水洗了一样,漂亮的面庞被压出一道道的痕迹。

  而这样的工作,每天都在重复着。这还不是全部,有的医护人员身体出了状况,孙一哲主任的膝关节年前一直在治疗中,但因为疫情突袭,她顾不上治疗,每天拖着疼痛的腿去病房查房,开会到深夜,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找省专家组远程会诊;刘智慧副主任心肌缺血,天天吃药顶着。大家脸上口罩的压痕、手上消毒液使用过多过敏的红肿、消杀后的呼吸道压迫,加上对亲人的思念,许多人都身心俱疲,要问难不难,确实难;要问累不累,确实累。医务人员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无法想象的压力。但是大家没有一个叫苦、没有一个喊累,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燃烧着自己。在我们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3月2日随着最后一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公主岭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清零。

  70多天的日夜奋战,1800多个小时的.无悔坚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放下的太多太多,牺牲的太多太多,我们忘记了自己是一位妻子,忘记了自己是一位母亲,更忘记了自己是一位女儿,我们只因为自己是国家的医护人员,祖国有难,必定奋勇直前。在这期间,我们从未流过一滴泪,可是当第一位成功出院的患者激动的握着我们的手,说是我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时候,我们竟喜极而泣,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胜利的泪水,这是心酸的泪水,这里面又包含着多少家人的担忧,多少对家庭的亏欠……

  患者郑某,是湖北人,听东北话有障碍,医护人员与她只能近距离沟通,患者孙某,因为全家都在隔离,情绪近乎失控,吵闹、抽搐,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因为她的抽搐发作,我们不止一次进入隔离区去抢救,最多一次,五名医护人员同时进入隔离病房抢救,抢救成功后,医护人员虽然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但是脸上却是胜利的笑容,因此,在正常的治疗护理之外,我们每天抽出专人陪护她,照顾她的情绪、照顾她的喜好,最终她成为了我们的朋友,现在时常给我们发来问候的语言。另外一位孙姓患者,情绪忧郁、焦虑,每天愁眉不展,担心同时隔离的丈夫血压升高,担心同时隔离的儿子的病情变化,医护人员又变成了心理医生,每天进行心理疏导,并且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她,因为全家的亲人都在隔离中,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是医务人员帮助解决,年轻的护士们向她贡献出了自己的用品。由于在隔离中,医护人员只能将自己的水果及生活用品送给患者。

  面对疫情,我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全科医护人员只有一个行动:冲上去!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既是白衣天使又是白衣战士,我们用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用付出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感染科医生抗疫事迹7

  3月30日,是感染科医生苏婷婷带领团队进入隔离病房的第14天。那天晚上,刚准备下班的苏婷婷接到消息,马上有新病人送来。她二话没说,立刻折返病房,和其他战友一起做好各项准备迎接新病人。那晚,他们忙碌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依然照常工作。其实,这些对于隔离病区的医护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3月17日,苏婷婷主动请缨,加入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她说:“我是感染科医生,抗疫是我分内之事,这个时候,我必须冲到第一线,这样才能无愧我的职业和从医21年的坚持。”她的父亲身体不好,作为女儿的她原本应该多陪陪父亲,照顾在父亲身侧。儿子正在上高二,正是需要专心学习的时候,需要家长在家多照顾,但是疫情发生,她义无反顾请战去一线,进入隔离病房“战斗”。

  由于有感染科重症ICU工作的丰富经验,在隔离病房的日子,一般病情稍微重一些的新冠病人都是收在苏婷婷的病区。除了做好病人的日常治疗之外,每天组织参与市级专家、隔离病区医生对病患进行全员查房,讨论病情,制定一人一策。还要做好其他基础疾病的会诊工作,指导患者俯卧位通气等配合治疗。此外,进入隔离病区的病人初到医院大多紧张焦虑,还要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必要的时候联系心理医生进行远程指导。

  抗击疫情除了责任、信心和勇气,更需要科学治疗、防护和对患者的关怀。近日,隔离病房来了一位老先生。老先生除了新冠肺炎的症状之外,还有前列腺增生的疾病。苏婷婷及时帮他请泌尿外科会诊,解决了老先生的难题。到隔离病房的`第二天,正好是老先生的生日,医院为他送上了小蛋糕、贺卡和鲜花等,医护人员一起为他加油鼓劲,祝他生日快乐并早日康复出院,暖心的举动令患者感动不已,连说谢谢。

  还有好多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也是如你我般的普通人,关键时刻却冲在最前方。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面对疫情,那些直面病毒的身影,在隔离病房却俨然成为患者最坚强的依靠和守护天使!

【感染科医生抗疫事迹】相关文章:

抗疫期间的医生事迹(通用25篇)01-13

抗疫先进医生事迹简介(精选8篇)05-01

检验科核酸检测抗疫事迹(精选8篇)11-21

基层医生抗疫主要事迹(通用20篇)01-03

最美抗疫乡村医生事迹(通用6篇)05-04

2022抗疫事迹(精选12篇)05-20

抗疫核酸检测护士事迹01-04

网格员抗疫优秀事迹12-28

护士抗疫事迹(精选20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