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真实身世历史

时间:2023-07-25 10:15:19 兴亮 历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白的真实身世历史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对李白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的真实身世历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的真实身世历史

  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唐朝三位李姓大诗人中,李贺可以肯定为皇室后裔,李商隐似乎也与皇室沾亲带故,那么李白与皇室有没有关系呢李白自己认为与李唐王室关系很密切。在与李唐王室中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交往时,诗人经常理直气壮地称他们为族叔、族兄、族弟、族侄等等。李白曾经给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李祗写过三首诗,名为《寄上吴王三首》,毫无愧祚地自称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意思是他也是老李家这颗大树上的枝杈,与那些金枝玉叶是同气连枝。据说吴王并没有异议,默认了他为同宗。那么,李白如何与李唐王室叙谱连宗的呢

  大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捕入浔阳狱,八、九月间,经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的营救出狱,十月左右病卧于宿松山。此时,正逢宰相张镐率军东征睢阳(在今河南境内),平定安史叛军,李白就写了《赠张相镐》诗二首给他。在第二首中,李白叙述了自己祖先的功业: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富年颇惆怅。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

  诗人自称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认定自己是汉代飞李广的二十五代孙。当年李广全身心投入抗击匈奴的事业中,身经大小七十余次战斗,气概象秋风一样劲壮,其谋略为人惊叹,其功绩为人景仰,可是由于意外的挫折没有能够得到封侯,让后人无不痛惜。他英武的气概与壮越的情怀留传给了他的子孙,直至百代之后还旺盛地保持着。诗人自豪地说他自己就是李广的后裔之一。无独有偶,李唐王室也认为他们是李广的后裔。当年飞李广的后代有一支定居陇西成纪,这也就是唐代郡望中赫赫有名的陇西李氏。李白与李唐王室不约而同地宣称是陇西李氏,这样看来,李白与李唐王室关系确实相当密切了。

  不过,今天许多专家指出,唐人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诚实。当时望族势力强大,地位崇高,许多人都喜欢冒充著姓,什么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铺天盖地,甚至李唐王室都有假冒陇西李氏的嫌疑,来历颇为不明。李唐王室利用手中的职权,使自己的血统合法化了,但李白这一族却未能跻身其中。

  李白一族号称李广十六世孙李暠之后,天宝元年,唐玄宗下诏让李暠后裔中的绛郡、姑蔵、敦煌、武阳四支编入宗正寺,正式认可他们为金枝玉叶,但李白家一族却没有通过审核,被排除在外。后来不少细心的专家如郭沫若等发现李白在与皇室宗亲交往时,称呼颇为混乱,经常与人家谱牒中的排行不合。有人就私下里揣摩:当年李白一家从西域回来时,为了站稳脚跟,抵御当地人歧视的眼光,就假冒是李暠之后。

  李白一家是否假冒陇西李氏,还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考察。不过,他们来自西域的说法,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据有关碑铭记载,李白的父亲名为李客。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名字呢陈寅恪先生解释说,那是因为李白的父亲是西域人,西域人的名字与华夏不同,所以称他为胡客,也就是外乡人的意思,客并非他父亲的本名。李白本来出生于碎叶,即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托克马克附近,大约五岁左右,李白的父亲牵着他从河西走廊来到陇南,然后沿岷江而下,最后驻足在绵州昌隆,即今天的四川江油。既然从西域迁过来,在财产丰饶的前提下,为什么不到通都大衢去居住呢俞平伯先生又告诉我们,李白的父亲是因避难或避仇或避官司等难以名言的原因躲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州,所以行为很低调。

  从隐姓埋名的角度来看,李白的父亲做得很成功。即使他培养了这样一个流光四溢的天才儿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能不引人瞩目,但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绞尽脑汁也无法挖掘出半点关于李客的信息。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介绍李白的身世时说,李白一家在神龙初年逃到四川,复指李树而伯阳。所谓复指李树,这句话其实说得很含混,可能意味着李白一家在西域已经不用李姓,回到四川后才回复本姓;也可能暗示李白一家本来与李姓毫无关联,正如老子李耳一样,很偶然地选择了这样一个姓氏。葛洪《神仙传》记载:老子的母亲在李树旁生下了他。老子一出生就能说话,指着李树说要以此为姓。倘若是后者,那么李白一族就与皇室没有任何牵连了。

  青莲居士的称号,据说也体现了李白对西域若明若暗的情愫。明代大才子杨慎在《丹铅续录》中信口说:李白生于彰明县之青莲乡,其诗云青莲居士谪仙人是也。后人大抵也这样理解。但世上还是很多认真仔细之人。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杨天惠出任彰明县令,亲自到李白故居调查,发现当地名为清廉乡,此清廉非彼青莲。在李白研究领域曾经最居权威的学识渊博的王琦,则解释说,青莲语出自西竺,梵语称作优钵罗花,清净香洁,不染纤尘,李太白的自号可能源于此意。这就是说,青莲居士的称号确实寄寓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但诗人思念的可能不是五岁后的那个家乡,而是出生之地西域西竺之地,它在古人眼中也属于西域。

  又有专家指出,李白之所以对西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是因为他有着胡人血统,有着胡人的身体特征。胡怀琛先生曾经详细调查了李白的国籍,最后对李白的相貌提出了质疑。李白的超级追随者魏颢,原名魏万,又曾改名为魏炎,一心希望目睹李太白的风采,历经千辛万苦,跑遍大江南北,终于在广陵撵上了李白。他看到的李白是什么样子呢在《李翰林集序》中,他描写到: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头大目深,似乎与古书中所说的什么碧眼胡僧的样子差不多。胡怀琛先生得出结论说,这或许说明李白的母亲竟不是中原地方的人。

  专家们还说,岂止李白的母亲,甚至李白一家的人名字都指向了西域。李白有位妹妹名叫月圆,日出与东,月生于西。李白的父亲给女儿取这样的名字,就是告诉我们她的来历,李白不是也说:金天之西,白日所没。康老胡雏,生彼月窟。李白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伯禽,小名为明月奴。明月奴,按照今天说法,就是西方来的小家伙。至于大名伯禽,原是周公旦的长子,本名为鲤,与李谐音。而李子原产西方,正如南朝大诗人沈约《咏李诗》所云:青玉冠西海,碧石弥外区,化为中国实,其下路成衢。

  专家们辛勤考证的成果我们固然不能轻易否定,但也不能轻易引申,把天下所有李姓或名为明月的人都当作西方人,更不能同意他们把李白咏月的诗歌都当作对故土的怀念,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乃至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有著名学者说:联系李白一家的经历,再来考察这首诗的情绪,应该认为李白之咏月具有比喻意义,原来都寄寓对远西出生之地的怀念。这种理解,还是不应该更好。

  人物生平

  早年天才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李白先世曾迁居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后其父逃归于蜀,定居绵州昌隆县青莲乡,李白即出生于此。祖籍为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奋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辞亲远游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秋,病卧扬州。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遂家于安陆。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

  开元十六年(728年),吐蕃屡次入侵。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唐玄宗为自己40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并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诏令天下诸州宴乐,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国财赋,强制税法,广为聚敛,供朝廷奢侈之用。李白29岁。在安陆。

  蹉跎岁月

  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谒宰相张说,并结识其子张垍。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他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邠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是年杜甫十九岁,游于晋州(今山西省)。

  开元十九年(731年),玄宗多任宦官,尤宠高力士,时四方表奏,皆先为高力士所决。十月,玄宗驾幸洛阳。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秋到嵩山五岳之一的中岳(为河南省登封县的名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遂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开元二十年(732年),十月,玄宗出巡,诏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员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十二月,归还洛阳。是年全国户数为786万余,人口4543万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李白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岁未,归家安陆。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正月,唐玄宗亲注老子《道德经》。令天下士庶(士大夫阶层与庶民)家藏一册,每年贡举时加试《老子》策。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献赋谋仕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李白为唐玄宗献上著作《明堂赋》,赋云:“穹崇明堂,倚天开兮。”又云:“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祀兮悠哉!”按赋中有“臣白美颂”等字样,疑太白曾以此赋在东都洛阳进献玄宗。此赋盛赞明堂之宏大壮丽,写尽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

  李白《明堂赋》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谋求官位,其写作时间为开元二十七年拆毁明堂之前,他赋明堂一是为了谋仕的需要,二是“以大道匡君”的需要。由于家庭的缘故,李白不能应常举和制举以入仕途,只能走献赋之路,这是真献赋谋仕的原因。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理,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

  供奉翰林

  天宝元年(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钦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后玄宗赐金放还。

  李杜相识

  李白《静夜思》

  天宝三载(744年)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随后三人同游河南济源王屋山阳台宫,欲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他已经仙逝,惟睹其画,李白有感而作四言诗《上阳台贴》。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箓的盖还,为他造了真箓。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济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李杜两人分手。

  安史入幕

  李白与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春在当涂。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避难剡中(今浙江省嵊州)。至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市),与张旭相遇。夏至越中。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返金陵。秋,闻玄宗奔蜀,遂沿长江西上,入庐山屏风叠隐居。

  至德元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五月,郭子仪、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复河北十余郡。六月,安禄山率部攻破潼关,生擒哥舒翰。

  至德二载(757年),李白五十七岁。正月,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抒发了建功报国情怀。永王擅自引兵东巡,导致征剿,兵败。李白在浔阳入狱。被宋若思、崔涣营救。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后,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是年杜甫四十六岁,四月,从贼营逃出,谒肃宗于凤翔,授左拾遗。

  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史思明反。五月,肃宗罢张镐宰相,出为荆州大都督长史。十二月,史思明陷魏州(今河北省南部)。李白五十八岁。李白自浔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是年杜甫四十七岁,为华州司功参军。

  赋歌而终

  李白行踪图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路歌》后去世。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

  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

  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

  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主要影响

  诗

  综述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

  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诗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

  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语言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代表作品

  《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

  词

  今传李白词大多出于《尊前集》,但由于《尊前集》本身的成书年代及真伪都成问题,故李白词的真伪也许仍会继续争论下去。按照词学界的一般看法,至少《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箫声咽》和《清平乐》的前四首,在没有发现有力的证据之前,应该据宋人的说法,看作李白的作品。

  不管李白是否有词作,“李白词”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这一名称代表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而这些词到底是不是李白所作倒是次要的事情了。就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在词史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这一地位犹如古代希腊神话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作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李白词”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偶像。

  李白在词坛上处于开山祖地位,这是词学家的共识。即便传世“李白词”确实全部是伪作并不属于词体,李白仍然是词体发展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这一环,就无法全面地说明词体的发展史。从唐末五代《花间集》以来,所有的唐宋词选集、总集,在具体操作中,都不会忘记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题记中提上一句。其作为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词人,虽然只有很少几首著作权经常受到怀疑的词作,但却从来没有人对他表示过任何的不满或批评意见。

  书法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草书5行,共25字。款署“太白”二字。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背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上阳台帖

  剑术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喜欢剑术。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

  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一百零七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三次,“剑壁”一次,武器之“剑”犹有一百零三次之多。属于剑的“铗”出现了一次、“吴钩”一次、“吴鸿”一次、“湛卢”一次、“干将”一次、“莫邪”一次、“青萍”两次、“秋莲”两次、“霜雪”两次、“匕首”三次、“龙泉”四次。总计,“剑”字共出现了一百一十八次(统计时把“吴钩霜雪明”“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分别计做一次),分布在一百零六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

  思想

  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永王东巡歌》《行路难》(其二)都反映了他的这类思想。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是李白的老师,此人于开元四年(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五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李白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现实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

  这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体现。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可热……通过对政事纲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感,洞幽烛微,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乱将作。“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古风》其三、十五、二十四、三十九等都对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所以在《将进酒》《江上吟》《襄阳歌》等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逃避现实等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历史评价

  杜甫: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②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③“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④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⑤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一作始)归来。(《不见》)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忆李白》)⑦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其二》)

  贺知章:“谪仙”(《本事诗》)。

  崔宗之:思见雄俊士,共话今古情。李侯忽来仪,把袂苦不早。清论既抵掌,玄谈又(一作多)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担囊无俗物,访古千里馀。袖有匕首剑,怀中茂陵书。双眸光照人,词赋凌子虚。(《赠李十二白》

  任华:①我闻当今有李白,大猎(一作鹏)赋,鸿猷文,嗤长卿,笑子云。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登庐山,观瀑布,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一作明)。余爱此两句:登天台,望渤海云垂大鹏飞,山压巨鳌背,斯言亦好在(一本无在字)。至于他作多不拘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或醉中操(一作扫)纸,或兴来(一作乘兴)走笔。手下忽然(一作有)片云飞,眼前划见孤峰出。②见说往年在翰林,胸中矛戟何森森。新诗传在宫人口,佳句不离明主心。身骑天马多意气,目送飞鸿对豪贵。承恩召入凡几回,待诏归来仍半醉。权臣妒盛名,群犬多吠声。有敕放君却归隐沦处(一本无处字),高歌大笑出关去。且向东山为外臣,诸侯交迓驰朱轮。白璧一双买交者,黄金百镒相知人。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测,数(一本无数字)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八咏楼中坦腹眠,五侯门下无心忆。(《寄李白》)

  魏万:“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白居易:①“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②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渚蘋溪草犹堪荐,大雅遗风不可闻。(《李白墓》)③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姚合:李白坟三尺,嵯峨万古名。(《送潘传秀才归宣州》)

  许浑: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途经李翰林墓》)

  曹松:李白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昔朝曾侍玄宗侧,大夜应归贺监边。山木易高迷故垄,国风长在见遗篇。投金渚畔春杨柳,自此何人系酒船。(《吊李翰林》)

  贯休:①日角浮紫气,凛然尘外清。虽称李太白,知是那星精。御宴千钟饮,蕃书一笔成。宜哉杜工部,不错道骑鲸。(《观李翰林真二首 其一》)[②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观李翰林真二首 其二》)

  皮日休:①负逸气者,必有真放,以李翰林为真放焉。(《七爱诗》)②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磥砢千丈林,澄澈万寻碧。醉中草乐府,十幅笔一息。召见承明庐,天子亲赐食。醉曾吐御床,傲几触天泽。权臣妒逸才,心如斗筲窄。失恩出内署,海岳甘自适。刺谒戴接,赴宴著縠(一作谷)屐。诸侯百步迎,明君九天忆。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大鹏不可笼,大椿不可植。蓬壶不可见,姑射不可识。五岳为辞锋,四溟作胸臆。惜哉千万年,此俊不可得。(《七爱诗 其五 李翰林》)

  韦庄:李白已亡工部死,何人堪伴玉山颓。(《漳亭驿小樱桃》)

  杜荀鹤:何为(一作谓)先生死,先生道日新。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天地空销骨,声名不傍身。谁移耒阳冢,来此作吟邻。(《经青山吊李翰林》)

  齐己:竭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冥心入海海神怖,骊龙不敢为珠主。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一作饭)游神向悬圃。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须知一一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读李白集》)

  徐夤:谪下三清列八仙,获调羹鼎侍龙颜。吟开锁闼窥天近,醉卧金銮待诏闲。旧隐不归刘备国,旅魂长寄谢公山。遗编往简应飞去,散入祥云瑞日间。(《李翰林》)

  殷文圭:诗中日月酒中仙,平地雄飞上九天。身谪蓬莱金籍外,宝装方丈玉堂前。虎靴醉索将军脱,鸿笔悲无令子传。十字遗碑三尺墓,只应吟客吊秋烟。(《经李翰林墓》)

  裴说:杜甫李白与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怀素台歌》)

  徐铉:高情丽句谁偏重,圣代词臣李谪仙。(《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其八》)

  宋白:李白宫词多好句。(《宫词 其一百》)

  田锡:太白谪仙人,换酒鹔鹴裘。扁舟弄云海,声动南诸侯。诸侯尽郊迎,葆吹罗道周。哆目若饿虎,逸翰飞灵虬。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浩浩歌谣兴,滔滔江汉流。下交魏王屋,长揖韩荆州。千载有英气,兰君安可俦。(《读翰林集》)

  王禹偁:李白王维并杜甫,诗颠酒狂振寰宇。(《酬安秘丞歌诗集》)

  胡瑗:李白好溪山,浩荡旌川游。题诗汪氏壁,声动桃花洲。(《石壁》)

  梅挚:贾生学赡思仪汉,李白才多合继骚。(《酬赠王益舜良殿丞·其二》)

  梅尧臣:①祢衡负其才,沉没鹦鹉洲。李白负其才,飘落沧江头。后亦多效此,才薄空羁囚。文章本济时,反不能自周。吾尝戒吾曹,慎勿异尔流。(《送李逢原》)②我读李白问月诗,乃知白也心太痴。明月在上尔在下,月行岂独君相随。(《读问月》)

  黄庶:句编天下口,千载字不灭。(《宿采石》)

  杨杰:半醒半醉游南国,浮利浮名重一毛。天上星精钟太白,人间文格埒风骚。仙翁曾换金龟酒,老笔空传紫兔毫。姑熟遗音千古在,长随春色满江皋。(《李翰林祠》)

  曾巩:①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信矣辉光争日月,依然精爽动山川。曾无近属持门户,空有乡人拂几筵。顾我自惭才力薄,欲将何物吊前贤?(《谒李白墓》)②子之文章,杰立人上。地辟天开,云蒸雨降。播产万物,玮丽瑰奇。大巧自然,人力何施?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犹壮。大骋厥辞,至于如此。意气飘然,发扬俊伟。飞黄駃騠,轶群绝类。摆弃羁馽,脱遗辙轨。捷出横步,志狭四裔。侧睨驽骀,与无物比。始来玉堂,旋去江湖。麒麟凤凰,世岂能拘?古今僻儒,钩章摛字。下里之学,辞卑义鄙。士有一曲,拘牵泥滞。亦或狡巧,争驰势利。子之可异,岂独兹文?轻世肆志,有激斯人。姑熟之野,予来长民。举觞墓下,感叹余芬。(《代人祭李白文》)

  王安石:①太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②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

  范纯仁:李白千篇敏异常。(《到汉东和张伯常六首 其一 》)

  韦骧:堂间画像冰玉质,高风爽气何凄凄。文章光燄本万丈,来此寂寞由谗挤。当时放荡沉清骨,因有声名不漂没。莫论楚屈与吴胥,谁有高才追彷佛。(《李白祠堂》)

  苏轼:①“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②李白当年流夜郎,中原无复汉文章。(《沿流馆中得二绝句 其二 》)③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又伪作乐天诗称美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乃戏作一绝》)④李太白,狂士也。又尝失节于永王璘,此岂济世之人哉? 而毕文简公以王佐期之,不亦过乎?曰: 士固有大言而无实,虚名不适于用者,然不可以料天下之士; 士以气为主,方高力士用事,公卿大夫争事之,而太白使脱靴殿上,固已气盖天下矣。使之得志,必不肯附权幸以取容,其肯从君于昏乎?夏侯湛赞东方生云:“开济明豁,包容宏大。陵轹卿相,嘲哂豪杰。笼罩靡前,跆藉贵势。出不沐显,贱不忧戚。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介。雄节迈论,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吾于太白亦云。太白之从永王璘,当由迫胁;不然,璘之狂肆寝陋,虽庸人知其必败也。太白识郭子仪之为人杰,而不能知璘之无成,此理之必不然者也。吾不可以不辨。(《李太白碑阴记》)

  苏辙:李白诗类其为人,骏发豪放,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也。语用兵,则先登陷阵,不以为难;语游侠,则白昼杀人,不以为非。此岂其诚能也哉!白始以酒诗奉事明皇,遇谗而去,所至不改其旧。永王将窃江淮,白起而从之不疑,遂以放死。(《栾城三集》)

  郭祥正:又如李白才清新,无数篇章思不群。(《奉和蔡希蘧鹄奔亭留别》)

  舒亶:不见风流李谪仙,彩笺谁继碧云篇。(《秋日登中山怀道人》)

  孔平仲:①洒落风标真谪仙,精神犹恐笔难传。文章若出斯人手,壮浪雄豪一自然。(《李白祠堂 其一 》②太白之精出李白,诗中元帅酒家豪。轩然眉目已如此,况著当年宫锦袍。(《李白祠堂 其二 》)

  黄庭坚:李白诗如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

  晁补之:客星一点太微傍,谈笑青蝇玉失光。载酒五湖狂到死,只今天地不能藏。(《采石李白墓》)

  陈师道:青莲居士亦其亚,斗酒百篇天所借。(《题画李白真》)

  李廌:山东太白谪仙人,笔捲天河气拂云。(《钓台 其二 》)

  王庭圭:始知李白飘然思,俊语天成安用些。(《次前韵酬刘美中》)

  李纲:①谪仙英豪盖一世,醉使力士如使奴。当时左右悉谀佞,惊怪恇怯应逃逋。我生端在千载后,祭公只用一束刍。遗编凛凛有生气,玩味无斁谁如吾。(《读李白集用奴字韵》)②谪仙乃天人,薄游人间世。词章号俊逸,迈往有英气。明皇重其名,召见如绮季。万乘尚僚友,公卿何介蒂。脱靴使将军,故自非因醉。乞身归旧隐,来去同一戏。沈吟紫芝歌,缅邈青霞志。笑著宫锦袍,江山聊傲睨。肯从永王璘,此事不须洗。垂天赋大鹏,端为真隐子。神游八极表,捉月初不死。(《读四家诗选四首 其四 太白》)③呜呼天宝间,治乱如反掌。兵戈暗中原,豪杰多长往。谪仙当此时,逸气隘天壤。脱身来江东,缥渺青霞赏。作诗几千篇,醉笔笼万象。(《游五松山观李太白祠堂》)

  吕本中:“唐自李、杜之出,昆耀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江西宗派图序》)

  李弥逊:众鸟高飞云去闲,相看只有敬亭山。孤标尚想风尘外,佳句长留天地间。影落金牛撩客恨,手摩玉兔练仙颜。故山风月非人世,何事骑鲸去不还。(《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亭诗有怀用似表弟韵》)

  林季仲:江汉滔滔去不回,几人留得诗名来。要须洗以千斛水,莫令胸臆生纤埃。清狂我爱李太白,乱之鸥鹭谁嫌猜。一生事业在杯酒,富贵于我何有哉。长安市上唤不醒,醉眼徐为君王开。挥毫散雾金銮殿,气使权倖如奴儓。风骚独步千载上,鞭挞扬马咍邹枚。长流夜郎得不死,定知造物须怜才。文采至今独未泯,耳孙气象何崔嵬。寤言世士少风骨,慨然力欲扶衰颓。刊传家集流海内,廉顽立懦兹为媒。分颁亦及蓬荜士,使者踏破阶前苔。神交不待读终卷,骑鲸恍惚来瑶台。气酣日落酒不足,更挽天河注玉杯。呜呼俗隘直可哀,吾非斯人谁与陪。朝游蓬莱夕方丈,去去相随翔九垓。(《谢李端明惠李翰林集》)

  邓肃:①李白豪篇惊倒人,举目望天不计斗。(《醉吟轩》)②李白高视空无人。(《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其三 自叙三首》)

  释本才:红尘数尽去来人,李白元是痴措大。(《偈十二首 其二 》)

  吴芾:高风直节谁能继,只有诗篇后代传。(《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其二十四》)

  邓元奎:谪仙诗在晚唐重,坡老身亡两蜀轻。(《挽赵秋晓》)

  冯伟寿:谪仙往矣,问当年、饮中俦侣,于今谁在。叹沈香醉梦,胡尘日月,流浪锦袍宫带。高吟三峡动,舞剑九州隘。玉皇归觐,半空遗下,诗囊酒佩。云月仰挹清芬,揽虬须、尚友千载。晋宋颓波,羲皇春梦,尊前一慨。待相将共蹑,龙肩鲸背。海山何处,五云叆叆。(《玉连环/解连环 忆李谪仙》)

  张恪:常怀玉垒李谪仙,精神浩瀚游八表。顶摩苍天弄白日,方丈蓬莱思清矫。(《安定山》)

  崔敦礼:予为谪仙兮,薄游人间。傲岸不谐兮,世路艰难。(《太白招魂》)

  陆游:①李白杜甫生不遭,英气死岂埋蓬蒿。(《记梦》)②李白嵚崎历落。(《感事六言八首 其七》)③饮似长鲸快吸川,思如渴骥勇奔泉。(《吊李翰林墓》)

  朱熹:李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盖圣于诗者也……李白见永王璘反,便从臾之,文人之没头脑乃尔……李白诗中说王说霸,当时人必谓其果有智略,不知其莽荡,立见疏脱。(《朱子语类》)

  辛弃疾:“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忆李白》)

  陈亮:①李白字太白,清风肺腑明月魄。扬鞭独步止一人,我诵太白手屡拍。②岂特文章惟足法,凛凛气节安可移。金銮殿上一篇颂,沉香亭里行乐词。此特太白细事耳,他人所知吾亦知。脱靴奴使高力士,辞官妾视杨贵妃。此真太白大节处,他人不知吾亦知。(《谪仙歌》)

  金朋说:笔端文彩辉星斗,怀抱诗豪泣鬼神。超迈英才贯绝世,明皇宠异贵无伦。(《李谪仙》)

  韩淲:采石矶头捉月仙,脱靴意气尚飘然。沈香亭北惊尘世,且惜閒身棹酒船。(《李白泛舟图》)

  释居简:龊龊复龊龊,未死如未生。公去月明在,留得青山茔。青山倚公高,屹立千载英。翠巘拓吟垒,飞瀑按酒兵。行客一仰止,折几鄙吝萌。狂歌长短吟,迈古日月明。俊逸兼鲍谢,丽则侪云卿。骅骝博艳姬,土苴群方兄。节峻玄霜严,义重紫禁轻。酹土土长燥,雷魁何由平。生男禁多才,此话闻阿庚。真才弃如土,大厦谁支倾。不用谢安石,大雅空垂名。(《续当涂别驾林率庵赋谪仙李翰林》)

  高翥:白骨定随风月冷,青山长共姓名存。(《拜李谪仙墓》)

  刘克庄:等闲挥醉笔,咳唾千篇,长与诗家窃膏馥。身是酒星文星,刚被诗人,□唤做、禁中颇牧。便散发、骑鲸去何妨,从我者谁欤,安期徐福。(《洞仙歌·其一·癸亥生朝和居厚弟韵,题谪仙像》)

  罗大经:李太白当王室多难、海宇横溃之时,作为歌诗,不过豪侠使气、狂醉于花月之间耳!社稷苍生,曾不系其心膂;其视杜少陵之忧国忧民,岂可同年语哉!(《鹤林玉露》)

  陈东之:谪仙一去五百载,人间山水无清辉。(《游沃洲山》)

  张侃:冠世文章李翰林,掀天功业汉淮阴。抹靴捧砚荣虽甚,受钺登坛眷益深。远窜夜郎挥老泪,生擒云梦负初心。穷泉二子应追恨,不解君前早脱簪。(《戏用东坡先生韵二首·其一》)

  严羽: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沧浪诗话》)

  吴龙翰:先生放旷士,浩气吞洪濛。(《拜李谪仙墓》)

  方一夔:翰林非世人,金晶应星躔。手弄玉帝旂,堕作诗酒仙。行迹老屐齿,侠气馀龙泉。淋漓洒醉墨,妙语穷真筌。信手拈斧斤,一挥中方圆。彼哉夸夺子,骇汗莫敢肩。玉堂不能留,飘落南海边。从此誇汗漫,一往五百年。(《读李翰林诗》)

  宋无:①嗜酒傲明时,何因贺监知。承恩金马诏,失意玉环词。名与三闾并,身将四皓期。匡山有书读,应亦叹归迟。(《李翰林墓·其一》)②一骑紫鲸去,空掩谢山茔。落月今谁吊,长庚夜自明。乾坤沉秀气,江水带哀声。天上多宫府,文章不可轻。(《李翰林墓·其二》)

  王奕:唐朝组绶不能羁,驴背人者(谱本作看)醉似泥。自欲驾虬凭化往,不因飞燕误宫题。(《和叠山拜李白墓》)

  徐钧:风骨神仙籍里人,诗狂酒圣且平生。开元一遇成何事,留得千秋万古名。(《李白》)

  萨都剌:我思李太白,有如云中龙。垂光紫皇案,御笔生青红。群臣不敢视,射目目尽盲。脱靴手污袜,蹴踏将军雄。沉香走白兔,玉环失颜容。春风不成雨,殿阁悬妖虹。长啸拂紫髯,手撚青芙蓉。挂席天(一作千)万里,遨游江之东。濯足五湖水,脱(一作挂)巾九华峰。放舟玉镜潭,弄月秋浦中。羁怀正浩荡,行乐未及终。白石烂齿齿,貂裘泪濛濛。神光走霹雳,水底鞭雷公。采石波浪急(一作恶),青山云雾重。我有一杯(一作斗)酒,和泪洒天风。(《过池阳怀李翰林》)

  傅若金:太白天才放逸,故其诗自为一体。子美学优才赡,故其诗兼备众体,而植纲常系风化为多,三百篇以后之诗,子美其集大成也。(《清江集》)

  郑珞:半世醺醺笑独醒,九原漠漠掩重扃。月沉牛渚三山晚,云抹蛾眉万古青。遗庙有碑题姓字,荒阡无主泣山灵。文光不泯归天上,卧看楼头太白星。(《和吴当涂源吊李白墓》)

  高棅: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或谓其始以《蜀道难》一篇见赏于知音,为明主所爱重,此岂浅材者徼幸际其时而驰骋哉!不然也。白之所蕴,非止是。今观其《远别离》《长相思》《乌栖曲》《鸣皋歌》《梁园吟》《天姥吟》《庐山谣》等作,长篇短韵,驱驾气势,殆与南山秋气并高可也。虽少陵犹有让焉,余子琐琐矣。(《唐诗品汇》)

  陈叔绍:荒祠林下栖精爽,遗韵人间泣鬼神。(《过李白墓》)

  程敏政:谁见吟魂月里归,临风怀古思依依。史中出处犹真伪,地下形骸果是非。采石人家空奠酒,盛唐诗派不传衣。骑鲸浩气今安在,一片江流荡落晖。(《李白墓》)

  祝允明:千载更无仙谪下,只应愁杀贺知章。(《当涂历阳溧水界中数还往遂怀李翰林》)

  孙承恩:①白也真天才,变化如神虬。生平耻龌龊,迈往隘九州。词林昔供奉,天子宠渥优。一朝被谗搆,斥远金殿头。高情与逸思,芥带弗少留。供奉非公荣,夜郎非公忧。诗笔驱万象,醉眼轻王侯。晞发扶桑巅,濯足沧海流。今古等一瞬,天地同一沤。以兹昔人言,谓公似庄周。公去几阅世,公名重千秋。谁云公则亡,神爽八极游。蓬壶隔弱水,浩荡不可求。缅怀旧行踪,使我心悠悠。(《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其五·李翰林》)②天才踔发,逸气横出。龙骧鹏抟,不可控执。友视万乘,奴使贵珰。采石捉月,神游不忘。(《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百二十三·李翰林》)

  杨慎:李太白为古今诗圣。(《周受庵诗选序》)

  李攀龙:①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②太白五七言绝句,实唐三百年一人。盖以不用意得之,即太白亦不自知其所至,而工者顾失焉。

  王世贞:①五七言绝句,李青莲、王龙标最称擅场,为有唐绝唱。少陵虽工力悉敌,风韵殊不逮也。②五言古、选体及七言歌行,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子美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以奇拔沉雄为贵。其歌行之妙,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者,太白也;使人慷慨激烈,歔欷欲绝者,子美也。《选》体,太白多露语率语,子美多穉语累语,置之陶谢间,便觉伧父面目,乃欲使之夺曹氏父子位耶!五言律、七言歌行,子美神矣,七言律,圣矣。五七言绝者太白神矣,七言歌行,圣矣,五言次之。太白之七言律,子美之七言绝,皆变体,间为之可耳,不足多法也。太白古乐府,窈冥惝怳,纵横变幻,极才人之致然自是太白乐府。(《艺苑卮言》)

  李贽: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生亦荣,死 亦荣,囚亦荣,流亦荣,永生、永荣!(《李白诗题辞》)

  梅之焕: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题李太白墓》)

  郭之奇:①苍松渺渺谪仙坟,采石矶头草木芬。此地江山空识李,唐朝内外不容君。词林气魄青莲重,诗酒风流白水分。闻道骑鲸非复是,春峰箕尾伫遥氛。(《过采石吊李白墓》)[②英豪相视一杯中,笑向金銮顾紫宫。貂作当年知己具,靴留千载侍臣风。《过采石吊李白墓四首 其一 一快其遇知章也》③主恩朋意两殊遭,知遇无缘答寸毫。只为宫阉多气色,故藏名姓入醇醪。《过采石吊李白墓四首 其四 一快其以酒相忘而伤其志也》

  程文正:苍苍松柏绕层岑,谢朓青山葬翰林。天子呼来犹得谤,世人欲杀亦知音。烟迷墓杳渔樵路,月照楼空江海心。鹦鹉鸬鹚杯杓好,死生有约酒星沉。(《采石李翰林墓》)

  胡介:才可压宫妃,气能轻宦寺。才气两无亏,先生非大醉。(《书李翰林集后》)

  龚自珍: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 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最录李白集》)

  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

  黄锦祥:“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李白的真实身世历史】相关文章:

唐僧西行的真实历史09-23

历史上真实的女儿国09-23

历史上真实的首次西天取经09-25

(实用)历史上真实的首次西天取经07-07

历史上最美的皇后真实照片:原来皇后都长这样09-26

李白的诗歌鉴赏04-12

忆李白作文04-15

诗仙李白作文03-08

关于李白的作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