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精选1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吧,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精选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1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疫情袭来最危险的第一线,是驻守乡村的村医,坚守岗位,勇敢逆行,用平凡之躯,守护你我的安危。就是这些平凡的村医,为我们撑起了疫情防控的一道屏障,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三口塘镇两位年过七十的老村医,原本应该退休在家颐享天年,但毅然选择了成为一名抗“疫”战士,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仍不顾自身安危,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的事迹,感动了乡亲们。
郑新选是三口塘镇石湖塘村的村医,今年73岁,身患肝病,体质很差。为了抗击疫情,积极响应县防冠指挥部的工作要求,每天坚持上门为湖北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者测量体温。其中有一位密切接触者极不配合,且体温反复,每次测量体温郑新选都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反复宣传,风里雨里从未间断,积极为该密切接触者联系上级会诊,并安排了4次转诊检查,成功排除了患有新冠肺炎的可能。
莫朝雄是三口塘镇豪山口村的村医,今年71岁,身患高血压、糖尿病,腿脚行动不便。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从未抱怨,坚持为武汉返乡人员监测体温,宣传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相关政策。一开始也受到了武汉返乡人员的冷讽和口头谩骂,但是通过不断的解释宣传,最后得到了他们的认同及配合。因工作劳累,在2月9日发生低血糖反应导致昏迷不醒,及时送往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依然不忘安排其女儿莫金梅(本镇另一个村的`乡村医师)继续给豪山口村的医学观察人员测量体温,自己身体略好就坚持要出院回来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给村民带去一份安心。
七旬抗“疫”战士郑新选、莫朝雄,就是我们身边平凡英雄,是防控一线“最可爱的人”。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幸福、平安,正是有许许多多像郑新选、莫朝雄一样的人,在危难面前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他们平凡而伟大。作为被这些平凡英雄默默守护的普通人,为乡村医生郑新选、莫朝雄点赞的同时,也应该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助力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2
29岁的夏思思是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岁的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发现异常。
当天,夏思思刚下夜班,交接班后准备回家,临时接到任务,便通知丈夫改变行程,折回医院参与救治,协调专家会诊、检查。随后几天,夏思思担心老人病情,主动留在病房。尽管有做防护,没想到还是被感染了。1月19日,她突然发起高烧,经检查,发现肺部CT磨玻璃影改变,高度疑似,便在协和江北医院隔离治疗。曾与丈夫商量康复后一起上一线。“刚开始病情比较平稳,我们还商量,等她好了,我俩一起上一线。”夏思思的丈夫、武汉市普爱医院骨科医生吴石磊哽咽着说。2月7日半夜,夏思思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心跳骤停,医院连夜组织抢救,命虽然保住,但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专家组决定,先上ECMO(人工心肺)、立马转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ICU,夏思思病情、血压波动大,各大医院专家都在为其想办法。无奈,2月23日凌晨6:30分,抢救无效离世。夏医生,一路走好!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3
蒋金波,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
2020年1月28日23时50分,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十几天的蒋金波医生,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时年58岁。
据悉,在1月15日,在疾控中心工作了38年的蒋医生就主动请缨上一线,成为了流行病学调查组的'一员,因为单位只有一名专职司机,蒋医生还自愿担任兼职司机,和同事深入火车站、汽车站、各高速路口设卡点、大型商场等进行防疫指导。从1月15日到28日,蒋医生没有申请过休息,在28日下乡完成消杀工作后,倒在家中。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4
朱海秀生于1997年,是河南省洛阳嵩县纸房镇朱王岭村人。2019年7月毕业后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医院内科ICU病房护理工作。22岁时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她坚韧、顽强、有责任、有担当。2020年1月24日,报名参加该院驰援医疗队,投身武汉抗疫工作中。
她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说:“救人嘛,本来我们医护人员就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在武汉工作期间,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长期间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周围显得乌青。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品和接触消毒用品,她的脸上长出了很多湿疹,并且往外渗血。从这些画面不难看出在武汉的20多天里,她的内心经历了什么样的考验的挑战。
疫情汹涌而来,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确诊,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愈出院。这些数字变换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喜剧。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5
马承武,中共党员,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小河口镇中洲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
2020年1月31日,马主任在疫情防控流动人员劝导卡口执勤时,突发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时年54岁。
据悉,马主任患有心肌梗塞,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由于自1月25日开始连日劳累,加上没怎么吃饭,导致病情复发,倒在了疫情防控一线。马主任牺牲后,因特殊时期,家属没有办丧事,下午两点多走的,六点多到了殡仪馆,八点多就带着骨灰回来了。马主任的儿子现在也在镇里的一线,做着和马主任一样的.事情。
据悉,1998年马承武同志被评为小河口镇抗洪劳模,2019年被评为小河口镇优秀党务工作者。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6
面对疫情,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选择了冲上防疫“一线”;在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她放弃与家人团结,而是选择面对每日“无限”的工作;得知自己的奶奶生病后,她放弃去陪伴,去照顾她,仍坚持抗击新冠肺炎。
她是谁?她是李倩,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目前是小组的小组长,科室质控小组成员之一
其实,当疫情发生的消息传来的那一刻,她就做好了时刻“冲锋陷阵”的准备。即使已了解到武汉“新冠肺炎”是多么的凶险,深知自己要与出现的“新冠肺炎”的病人“零距离”,她没有半点的犹豫和退缩,主动站在了“防疫”一线,积极报名加入援鄂医疗队。1月24日晚上,海南省卫健委要求医院组建赴鄂支援医疗队,医院凌晨紧急通知,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的报了名。大年初二,本应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她离开了家,回到医院进行赴鄂支援前的培训。1月27日,大年初三,她出征湖北抗击疫情。到达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她和一行的战友们帮助监利县中医院改造了重症病房。2月1日,由他们从无到有一手建立的重症病房收入了第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隔离病房,他们需要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四个多小时不间断地工作。虽然湖北的冬日异常的寒冷,但是她却常常汗流浃背。由于新环境与原单位不一样,李倩总担心自己在照顾患者时,另外一个房间的病人出现病情变化她却来不及发现,所以值班的时候她总是往返于各病房间,时刻牵挂着每一位受新冠肺炎折磨的患者。
每当有不能理解的.人问起李倩:“你这样拼命到底是图个什么?”,她总是笑着回答:“图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今,她在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的同时,家乡的奶奶还生着病。空闲的时候,李倩会和家里视频说说近况,她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希望奶奶病情快点好转。
直到现在,李倩仍冒着生命危险与其他医护工作者一道默默地在抗击“新冠肺炎”。他们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最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个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履行自己作为护士的职责!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7
自2月2日接到通知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1名志愿者便前往滨江新区长林社区配合当地同志开始了他们的防疫抗疫工作。他们中有年逾50的“老革命”、也有刚刚入职的“小同志”;有年富力强的“大丈夫”、也有敢打敢闯的“巾帼英雄”。
2月3日,第一轮入户调查和宣传工作开始了。此时正值疫情高发期,家家门庭紧闭,叩门时要么半天无声、要么大声一句“搞么子的!”面对群众的不理解,52岁的钟涛不停地往返于门房和楼栋间,一遍遍地敲门、打电话,直到业主理解配合调查为止,一天下来衣衫已经不知道被汗水浸湿了几次。陈瑞静,一名年轻的“90后”,听说一位同志因交通受阻无法参加时,便主动请缨承担长林安置小区25户近100人的入户调查工作。该小区属无人看管小区,人员混杂,没有基础数据,入户难度大。陈瑞静没有半点怨言,耐着性子挨家挨户敲门,逐一宣传解释。在她的努力下,长林安置小区是该社区中最早一批完成入户调查任务的小区。
随着疫情的发展,第二轮疫情防控大走访大排查工作于2月8日启动。这一轮的走访排查将居民的健康状况纳入调查范围,要求更高,内容更细,任务更重。为更好地完成调查任务,退伍老兵燕晓军同志自掏腰包购买红外线测温计,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逐门逐户地为居民测量体温,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住户。年强的小伙熊鑫负责洪森新世界61户195人的摸排工作,是所有摸排任务量最重的,涉及到的外地返乡人员也最多。为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结果精准,他在完成入户任务后,还需要认真核对体温数据,反复确认摸排结果,经常到夜深了才回家。
2月9日,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全县对住宅小区、家属区实行更加严厉的“211”管制措施,凭临时通行证出入。元宵节当天,为了不影响电信和发改局家属区42户住户正常出入,志愿者陈鹏、王慧敏互相配合着,把刚刚到手的.临时通行证加班加点地送到每位住户手上,直到6点半才在家人的催促中回到家中欢度元宵。
这些只是自然资源和规划和规划局志愿者们的工作瞬间,他们全身心地为滨江新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心血。他们聚在一起,为了那共同的目标——“疫情早点结束,春暖花开的日子早点到来!”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8
80后女民警曹怡坤,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专业,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现为江岸区公安分局永清派出所武汉天地社区涉外警务室民警。
1月29日,永清派出所组建“转运突击队”,曹怡坤主动请缨。
2月1日下午,派出所接到辖区社区求助,一名确诊女患者的丈夫需要隔离。曹怡坤和同事敲开其家门,开门的`六旬男子没戴口罩。有些紧张的曹怡坤稍作调整,便宣讲有关政策、询问还有哪些困难,很快取得对方的理解配合。
转运车辆空间狭小密闭,民警转运时风险高,能不能搞个“隔离仓”?曹怡坤找来塑料桌布和透明胶带,将车辆前后分隔封闭得严严实实。从此,所里有了一辆简易送治专用车。
“曹警官,我们这有两名密切接触者,不肯去集中隔离点,还把社区干部赶了出来,你快来看看吧。”2月4日下午4时许,曹怡坤接到辖区吉林社区求援电话,立刻和同事赶到该住户家门口。
社区工作人员说,这家男主人刚因新冠肺炎去世,女主人和儿子是密切接触者。曹怡坤耐心劝说了半个多小时,母子俩最终同意隔离,随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下楼。
疫情发生以来,曹怡坤依法送治又温情帮扶,是同事们眼中的“女汉子”,社区群干亲切地称她为“曹姐”,她先后配合社区劝说、转运“四类人员”十余名,在“拉网大排查”中成功劝说转运确诊、疑似病例4人。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9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患者体征的轻微变化,还是一个造成污染的漏水点,都有可能潜藏着危机。每一次化险为夷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故事。
赵童:那一刻我只想着救人要紧
正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查房的人叫赵童,是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生。几天前,看到这位8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情绪低落,他和主治医生反复询问,但老人始终表示自己只是有些乏力。
赵童判断老人表现出的体征只是冰山一角。经初步诊断,老人虽仅有腹胀表现,但符合“急腹症”特点,急需进行CT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危及生命的病症。没想到刚做完CT回到病房,老人的情况突然恶化,各项指标开始报警。
目前老人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截至目前,在赵童和队友们的努力下,他们负责病房的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已经转为轻症,30名患者治愈出院。
胡晟民:用年轻的肩膀担起责任
医务人员想方设法救治患者,消防员们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以赴。洪湖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是当地7个定点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由于排污系统设备老化,医疗废水无法处理和排出,外溢风险很大。洪湖市消防救援站的7名90后消防员组成了“医疗废水输转党员突击队”,承担起每天医院的医疗废水清运、处理任务。
正和队友一起爬上6米高储罐罐顶的小伙子叫胡晟民,今年刚满22岁,他的爸爸和爷爷都是消防员,从小耳濡目染,如今接过接力棒的他,每次任务也总是冲在前面。设备连接好,抽水开始,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漏水和喷溅的时候,之前还发生过意外。
后来胡晟民和队友们顺着水线找到了水带上一个极小的漏水点,才排除了隐患。从那以后,他们在抽水作业时也更加谨慎。
强忍着恶臭味,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抽水作业,近20吨医疗废水全部抽进了环保污水运输槽车,胡晟民和队友们再将这些医疗废水输转到9公里外的污水处理点进行处理。而这样的输转,他们每天要重复两到三次。截至目前,胡晟民和队友们已累计输转医疗废水500多吨。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10
张继先奶奶,1966年出生,今年54岁了,医学硕士,参加工作三十余年。张继先医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此刻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内科党支部书记。
抗击“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时,37岁的张继先就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一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从那时起她就养成了看病要问病人的住址、职业的习惯,也正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模式,使她养成了对病毒敏锐的洞察力,对疫情高度的警觉性。荣获抗击非典战役“三等功”。
“疫情上报第一人”的故事。去年12月26日上午,张继先奶奶接诊了家住医院附近小区的老两口儿,他们因发烧、咳嗽就医,拍出来的胸部CT片,虽然症状看起来像是流感或普通肺炎,但CT片的结果与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儿子的CT片,肺上也有特殊表现。同一天,还有一位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存在同样的发烧、咳嗽和肺部表现。28日、29日,门诊又陆续收治3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前后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景不对,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医院高度重视,立即决定上报。张继先的.坚持上报,为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卫健部门拉响了警报。12月底,国家卫健委派出高级别专家组,赴武汉调查病情,迅速应对处置。张继先成为“疫情上报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继先奶奶“像救火队员一样”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在离新冠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她从网上又团购了30件帆布衣服用作防护。至于为什么团购而不是让单位配发,她说:“如果医院配发的话需要订做,而网上买能够很快到货。”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张继先的情绪不止一次崩溃。有的病人病情发展太快,手段用尽,还是走了,她大哭;有时防护服快没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她大哭……“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这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说自我已竭尽了全力。
2月6日,湖北省给予张继先同志记大功奖励。把最高的荣誉给医护人员!把最美的称赞给白衣天使!把最便利的条件给一线的战士!把最优厚的待遇给为这次抗疫做出贡献的人!
张继先奶奶在疫情面前,身经百战的,临危不惧,敢于担当,如今又一次冲在了战斗最前线。她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也是一名抗击疫情的老兵,更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值得我们每个小朋友学习,让我们向张继先奶奶致敬!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11
李广华,女,1976年8月出生,任饶河县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2019岁末,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并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新年伊始迅速蔓延开来。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已受到严重威胁,抗疫已是刻不容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然而伤害却是难以预料的。面对肆虐的疫情,时间就是生命。在这个关键时期,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广华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带领中心医护人员充分发挥基层健康服务体系的“网底作用”,在上级卫健行政部门发出决策部署要求的第一时间,她迅速启动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她为组长的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联防联控小组,加强落实各项针对性防控举措,为更好地抗击疫情打下了坚实基础。不惧危险,义无反顾投入到抗疫一线工作中。在她身先士卒的带领下,中心全体医务人员紧跟步伐,自愿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一线工作,并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请战书上按下自己的红手印,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投入到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针对新冠病毒的以“发热、乏力、干咳为首要主要症状”她在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别设立了独立的发热门诊,同时配有临床经验丰富、经过传染病知识培训的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发热病人接诊筛查流程,认真落实发热病人登记报告制度,发热门诊有明确标识,保持良好通风,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人流、物流交叉,切实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同时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控制疫情。在诊治过程中,她要求中心医务人员坚持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规范病例发现、报告和处置,接诊过程中,时刻注意询问发热病人有无两周内武汉相关市场流行病,认真做好病例排查工作,及时识别可疑病例。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在进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她还要求设立了体温预测处,配备体温枪、手套、消毒液、洗手液等相关医疗、消毒、防护器械,进出患者均测量体温并进行消毒。并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询问近期身体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发现体温异常的患者并及时给予相关处理,把疫情的.防控做到完备细致不遗漏。事无惧细,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员。在信息发达的时代,疫情扩散、人人自危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和谣传也困扰着人们。对此,她挤出时间先对中心的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网络培训答题等形式,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了更新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她连日组织召开了服务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培训会。这是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认识,更为服务中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宣传和给人民群众解疑,她不辞辛苦带领同事们以各种形式积极宣传预防冠状病毒肺炎工作。发放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宣传单;应用智能外呼电话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使用智能外呼短信推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室外电子屏24小时滚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在单位门前悬挂条幅,设立宣传板,借用卫生健康局公众号定期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等。她从除夕就开始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她心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任何一件事都没有抗击疫情重要。舍小家,为大家,尽显巾帼担当。她也是母亲,妻子,女儿,她的家人也需要她。她的儿子正在上高三,面临高考这一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正是需要母亲陪伴和鼓励的时候,她也依然奉献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依然选择挺身而出。她说,在疫情危机的时刻总要有人站出来,我要尽已所能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她的带领下,饶河县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员上岗,舍小家,为大家,将自己的利益抛在了脑后,决心为抗击疫情贡献全部力量。疫情不停,坚守仍在继续,她坚信只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她是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国家有难、人民遇险的紧急关头,用忠诚和担当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基层女干部的神圣责任,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12
沈广涛,男,1976年1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现任中华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代表处主任、中华志愿者杂志社黑龙江省联络处社长、哈尔滨陆军预备役防化团政治处副主任、呼兰区青年联合会常委、副主席。
2020年1月,庚子年伊始,正当全国人民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时候,一种新型病毒从武汉爆发,一路蔓延到全国。工厂停工、商铺停业、居民区封闭,一时间,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和消杀用品成了最紧俏的“年货”,价格飞涨,“一罩难求”。正月初五的晚上,一条接龙信息在志愿者圈被不断的转发,是他,在别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晚会合家欢乐之时,与省委宣传部共同发起“抗击疫情志愿同行”主题志愿活动,联合社会组织、爱心人士、青联委员为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筹集防疫物资。国难当头,危急时刻,志愿者、青年企业家、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6个小时,筹集口罩6万余只,酒精、消毒液等2000余斤。20万余元款项有了,可是,多数工厂尚未复工、具备资质的厂家都在南方、政府订单优先等等因素都使口罩的北归之路异常艰难,一夜之间,沈广涛急得满嘴大泡。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6万支口罩陆续运抵哈尔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人员聚集就增加了互相传染的风险,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口罩分装、清点、打包这些本应该十几个人共同完成的工作,沈广涛自己全部承担了下来,两整天在办公室都是他一个人孤单忙碌的身影,闲下来时他还不忘苦中作乐,自嘲地说,以后又可以接个工作——快递打包!听者心酸,他却乐在其中。
接下来的又一个难题是如何送到一线去,对冠状病毒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接触、飞沫是主要传染途径,大家劝他别去送了,让各单位安排人员来取吧。这个建议当即被他否定了,他说:“一线的同志已经很辛苦了,他们为我们守住病毒传播的第一道大门,给他们送点防护用品又算得了什么呢?!”。尽管有多名志愿者报名参与,但考虑再三,沈广涛只允许两人与他同行,在他心里,每个人都有家,不能让他们的家人担心,志愿者们的健康安全也是最重要的,不能让任何人冒风险!当我们宅在家中抱怨无聊的时候,他却奔走于机场、高速关卡、火车站,社区、乡村等人员最密集最危险的地方,将一包包口罩、一桶桶酒精、一箱箱消毒液交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当我们看电视、吃水果的时候,他的午餐和晚餐只是一桶方便面。在得知我们的志愿者参加了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上街执勤,更有请缨驰援湖北的医生,他自费购买了测温仪、防护服、护目镜、酒精棉片等防护用品,驱车送到他们手中。
他说,他们“不计小家得失,义无反顾守护大家”,是冲锋陷阵无畏的.战士,我们必须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这些冲在一线逆行者是在用生命守护我们祖国和人民安全,我们能为他们做哪些保障?为此沈广涛积极联系华夏保险公司为全省各战线的一线工作人员免费申请了10万份防疫险,单笔保额20万元,总额高达200亿元。他欣慰的笑了!疫情严重,他不怕吗?说不怕是假的,他也有家人有孩子,也是血肉之躯。但人的一生可以轻于鸿毛,也可以重于泰山,既然选择了志愿之路,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从火车站回来的路上,沈广涛说:“我们戴一会儿口罩,都会觉得呼吸困难,那些工作人员却要长时间穿着防护衣,全副武装,不敢多喝水也不能休息,当负责人接过口罩握着我的手连声说谢谢的时候,其实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我觉得这么做人生才有意义,才是值得的,将来才值得我们去回忆。
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志愿者是精神文明的引领者,志愿行为更是这个社会向上向善的充分体现。这个时代需要志愿者,更需要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带头人,心系社会、情系群众,初心不改!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13
于水平,男,1970年3月出生,民盟盟员,绥化肇东市嘉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肇东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肇东市甜城义警协会会长。
于水平是一位地道的东北汉子,有着肇东人特有的硬汉性格,敢作敢为,敢为人先,越是艰险越向前。应对新冠肺炎上一线、义助病人做康复、抗洪抢险运物资,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到一次次危难时刻显身手的义举,再到与新冠肺炎的战“疫”,总能看到他一往无前的风姿和他身后坚定的甜城义警和爱心志愿者们!疫情无情人有情。2020年春节,本是举国同庆的日子,可新冠肺炎来了,于水平作为肇东市爱心志愿者协会、甜城义警协会会长快速做出反应,向肇东防控指挥部请战,带领志愿者们随时待命,愿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贡献一份力量。1月28日下午,在等待指挥部指令的同时,他紧急召集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为肇东抗击疫情献出一份力,筹集第一批防疫物资:口罩2000个,医用酒精100桶(10斤/桶)。次日早上,他就带领志愿者,分组将这些防疫物资送到了一线的民警和社区工作者手中。他表示,协会还在继续筹集物资,将陆续发放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
他向团队发出了“带头加强防护、依法有序参与、加强正面宣传、助力排查治理,为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贡献更大力量”的倡议,作出了“疫情不灭,爱心不退”的庄严承诺。近一段时间,于水平带领他的团队协助西园区东顺社区管辖的无物业的老旧小区、西园区兴顺社区管辖的粮食小区、教育大厦等小区200多个单元进行整体消毒;协助肇东市公安局、派出所、社区悬挂宣传条幅、安放废弃口罩垃圾收集箱,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提高大家安全意识,不造谣、不信谣,传播正能量;协助交警实施交通管制,每天带领30至40名志愿者参加协勤,分散到12个管制点,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配合市公安局管制车辆,一直到交通管制结束。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带领志愿者、义警冲锋到了第一线。病魔无情人有情。当一个偏远农村的普通农民家庭为年仅6岁的脑肿瘤患者求助无门的时候,于水平站了出来,他身后的团队跟了上来。2016年1月,肇东市尚家镇6岁男孩田璐嘉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又被发现脑部有肿瘤,手脚活动不协调需要康复治疗。钱从哪里来?医院怎么去?这个家庭一筹莫展。于水平和他的团队来了,“钱我们帮着筹一点,接送孩子去医院我们全包”,于水平率先捐出了1000元钱。
三九严寒没有挡住志愿者的热情,58次往返接送理疗,小璐嘉神奇地肢体康复了,能够正常的行走玩耍了。孩子妈妈激动地拉着于水平说:“真的`太感谢三哥你了,要是没有你,孩子到现在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于水平说:“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我已经把小璐嘉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只要孩子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就尽管来找我。”洪水无情人有情。宣化乡的干部群众永远也忘不了2017年8月2日这个日子,这是一个极端天气,仅一天时间当地的降雨量就达到了187毫米,有人说:“那雨下的,俩人离着一米远,互相都看不见。”宣化乡是肇东市的最低点,周边的雨水都向这里汇集。党委政府一边组织抢险,一边组织群众转移,极需人力物力。于水平站了出来,他身后的团队跟了上来,仅3天时间就募集到10余万元的抢险物资,80多位爱心志愿者冒雨把这些物资及时运送到了抗洪一线。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肇东社会各界人士和爱心企业募捐100多万元资金,有力支持了党委政府抗洪抢险,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这就是于水平和他的团队——爱心志愿者协会和甜城义警协会,他们用赤子之情和博爱之心不断点亮互助之火,传递志愿精神。
他们坚信:手拉手就能汇流成海,心连心就能筑起长城!
【防疫工作个人的事迹】相关文章:
防疫工作个人事迹(精选6篇)10-01
防疫个人的事迹(精选14篇)09-30
防疫工作个人简要事迹(精选7篇)10-01
防疫工作先进个人的事迹(精选8篇)09-30
个人防疫工作先进的事迹(精选5篇)09-30
防疫工作个人简要的事迹(通用7篇)10-01
防疫工作个人先进的事迹(通用5篇)09-28
防疫个人事迹(精选6篇)10-04
防疫个人宣传事迹(精选9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