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抗疫感人事迹(通用21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抗疫感人事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抗疫感人事迹 篇1
这是一位“60”后,59岁的宁化县公安局民警曾国珊,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了,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他主动请缨:“我是老党员,以前参加过隔离点工作,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我去!”在退休前站好最后一班岗,用自己的坚持守护人民的安全。
当我们到达迎宾大酒店时,他正带领年轻的辅警在隔离点执勤。面对我们的采访时,他笑着说,多宣传一下年轻人,我已经老了。接着,曾国珊坚定地说道:“这没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我是一名有着33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前能再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我觉得十分光荣……只要我在公安岗位在职一分钟,就要尽全力去守护人民群众安全,只希望疫情能快点过去,大家都能平安!”
虽然警容会老,但警魂永驻,疫情不退,警察不退,向这位“硬核”的老民警致敬。
“80”后,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而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突然来袭,让宁化县公安局民警王志强、何彩虹这对年轻的夫妻一起走上了“战场”,丈夫王志强被抽调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需要24小时连轴转,妻子何彩虹则是被分到了重点人员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组,白天基本都守在核酸检测到晚上9点才回家,只留下年幼的孩子一个人在家。
白天孩子自己在家上网课,爸爸没法回家、妈妈没法陪他,夫妻俩就给家里安了一个摄像头,有空的时候妈妈就瞅他两眼,都靠他自己在家学习。“铄铄,乖乖的,好好上课”、“放心吧,妈妈,你安心上班”,孩子自己在家上网课,说不着急是假的,但孩子很懂事,老师很照顾,我们很满足。
到了晚上彩虹姐一回到家,便要面对孩子的追问:“妈妈,我想爸爸了,他怎么不跟你一起回家?我能给他发视频吗?微信视频连线又无人接听。”孩子自言自语地说:“爸爸肯定在工作,我发条语音吧,他下班就能听见了”。“爸爸,我想你,希望你快点回家!”
他们是儿女,是父母,但他们更是警察,作为双警家庭,前线有“我”,身披藏蓝,就意味着牺牲和奉献;后方有“他”,警察的孩子,就意味着需要拥有更多的理解和自强。
抗疫感人事迹 篇2
xxx,中共党员,山东省海阳市人,现任克拉玛依市银河路消防救援站车辆管理员,二级消防士。面对疫情传播的严峻形势,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秉持“党旗扛在肩,冲锋我在前”的战斗意识,带头写下请战书,充分发扬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xxx还积极主动请缨,担任起了每日体温测量、营区消毒、人员器材洗消训练的责任,主动为单位分忧解难,严格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每天既要保证好车辆装备器材的完整好用,还要负责好为队员测量体温,详细记录体温的变化,及时做好比对,密切关注着队员的体温变化情况。同时,xxx每天还要亲自勾兑50斤重的消毒水对营区进行全方位的消毒。这些天,他的双手由于每天要与酒精接触,已经多处出现开裂和脱皮。面对繁重的.工作,他更是无法兼顾自己的小家,每日工作结束后,视频里的孩子都已经睡着了,面对妻子的埋怨,他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继续默默的在这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
抗疫感人事迹 篇3
疫情发生后,接到下沉社区通知后,政设施巡查所职工王红就到她所在的社区建兰路吴西街社区报到,被分到所居住的曦华源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10月23日一早,她便和其他几位社区志愿者一起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她所在的曦华源小区,是七里河区建兰路街道最大的居住小区,有住宅楼24栋,住户约有15000多人。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登记人员信息、查验健康码、维护现场秩序、劝导小区内聚集的大爷大妈回家,由于小区里居住的老年人较多,她通过和大爷、大妈们拉家常,耐心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居家要求及注意事项,让他们做好个人防护。
核酸检测时,她就用喇叭逐栋楼通知住户到楼下进行核酸检测,协助维持现场秩序、登记检测信息,15000多人的核酸采集下来需要连续十个小时。稍做休息她又要上岗,晚上七点到十点是她每天在小区大门口值守的时间,对进出小区的每个人核实健康码,每天下来要连续工作15个小时,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下来,她已经疲惫不堪,时常累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因长时间站立腿脚变的浮肿,但她还是在继续坚持。她虽然在小区居住,但是忙起来顾不上回家吃一口热饭,只能坐下来啃几口面包或吃包方便面,就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女儿和母亲,她将家丢给了年迈的老母亲,和丈夫一起坚守在志愿服务一线。
她说“我虽然是一名普通职工,但是面对严重的'疫情,我更需要在一线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工作中受到的不理解和委屈都能积极面对,时常也有很多住户对我说‘谢谢、辛苦了!’,也让我心里挺感动的。有一次,一对老夫妻排队做核酸检测,走到我面前时给我敬了个礼,我当时感动的都快哭了!”
疫情仍在继续,坚守仍在继续。众志成城,在不经意的细节里展现;大爱无疆,是职业的品格。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王红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和其他同事一道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将小区居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她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也是防疫战线上最美的“身影”。
抗疫感人事迹 篇4
xxx,南白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党员xxx主动请求加入新成立的位于上蔡村的'区级医学观察点工作,并作为南白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方代表,全权负责该观察点改建运行。从观察点建设第一天起,她凭借自身13年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知识直接参与了观察点设置、管理和对外联系等一系列工作。从除夕开始,她默默坚守观察点,日夜奋战在第一线。
xxx不仅对观察点管理工作尽心尽责,还直接参与接收密切接触者工作。为了减少上卫生间次数,更为了节省紧缺的一次性防护服和用品,她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半,期间不喝水、不脱防护服,一度被闷得汗流浃背。当有不理解的人问起,她只是微微一笑:“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胸口的党徽。”
抗疫感人事迹 篇5
xxx,区卫健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自我市出现疫情后,xxx一直坚持工作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瓯海区所有疫情第一手资料均出自他的手。去年农历年底,瓯海区首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发生以来, xxx马上带领团队工作,经过3天的'连续奋战,终于形成了第一个确诊病例的所有资料。虽然满脸疲态,他却依然认真投入,丝毫不松懈,当仁不让成为疾控中心“指挥部”的中坚力量,熬夜通宵工作成了常态。因为连续作战,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咽炎发作,同事们劝他稍微停一停,他却平静地说:“我能休息,疫情可不会休息。”
接到作战指令后, xxx第一时间把妻子和孩子送到泰顺老家,然后吃住在单位,一直未曾离开。2月2日晚8时,xxx激动地拨通了妻子的电话说:“瓯海今天没有新增病例了,你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 他要将第一个捷报送给妻儿,感谢家人。这是与妻儿分别后的第20天,也是他除工作外主动拨打的第一通电话。
抗疫感人事迹 篇6
xxx,瓯海区中西医妇产科病区护士,xxx是一位二胎妈妈,第二个孩子才两岁多。疫情发生后,区三医作为瓯海区发热病人救治定点医院,急需全区医护人员支援。1月22日,在医院接到申报通知以后,xxx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要求到隔离病房工作。作为一名二胎妈妈,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
次日,xxx便收拾好行李,离开家人,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工作。为了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率,在隔离病房工作的.一段时间里,医护人员24小时吃住在医院,不能离开医院回家。疫情的严峻和不断透支的体力让她忍不住对家人的思念,特别是当视频里两个孩子叫“妈妈”的声音更让她潸然泪下。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对“小家”的思念更加坚定了xxx投入疫情防控战斗的信念,一边是厚重的防护服和被汗水浸透的衣裳,一边却是给病人最专业的护理和温情的照顾,她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守护者——白衣战士的“初心”。
抗疫感人事迹 篇7
xxx,瓯海三医内科主治医师,作为内科主治医师,xxx特别擅长呼吸内科各种疾病诊治和肺功能检测。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的袭击,xxx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到一线救治中。从1月23日到现在,他一直待在发热病房中不曾出来,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带上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厚厚的帽子和口罩,寒冷的冬天也闷出了一层细密的汗。即便这样的`工作环境,他依然耐心、细心对确诊病人进行救治。作为青年骨干医生,xxx还毅然站出来成为医院第一批留观医疗救治组的医务人员。
大年三十的鞭炮声中,xxx接到小女儿的视频电话,问他什么时候能回家。视频里女儿稚嫩的声音和满怀期待的眼神,让他不禁红了眼睛。他告诉女儿,爸爸正在为大家“打怪兽”,等打完便回家。懂事的女儿却告诉他:“我在家很听话,爸爸安心打怪兽。爸爸永远是大英雄。”
抗疫感人事迹 篇8
xxx,丽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质控负责人,xxx已从业30载,今年3月将退休。但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她主动请战。为预防出现交叉感染,一线医务人员如何防护,后勤人员如何防护,患者如何防护,成了她工作的重点,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同时,她经常在各个科室轮流转,提醒医务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工作。2月3日,单位接到命令要在娄桥街道一宾馆设立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点后,xxx主动申请参与,宾馆设施如何改造、观察点医务人员如何防护、污染物如何处理、防护用具如何消毒都亲自把关。从留观点开始运转到现在,她从没回过家;经常累得直不起腰就稍微靠一下,夜里失眠了就吃安定片入睡。她说:“为了早日战胜疫情,再难也要坚持住,站好最后一班岗。”
抗疫感人事迹 篇9
“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院长xxx说。57岁的xxx用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被湖北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9年12月,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多年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职业敏感让xxx第一时间判断,这不是普通的传染病。他果断决策将这些病人迅速集中到隔离病房,穿上防护服,进隔离区查看症状,分析研判并进行救治。然而,就在金银潭医院收治首批病人22天后,同为医疗人员的`xxx的妻子,在工作中被感染新冠肺炎,住进了相隔十多公里的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妻子入院三天后,xxx前去探望,却只待了不到半小时,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鲜为人知的是,xxx在2018年被确诊患上了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症。这种罕见病目前无药可救,通常会因为肌肉萎缩而逐渐失去行动能力,就像被慢慢冻住一样,最后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他向全院职工隐瞒了自己的病情,继续奋战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
每日灯火通明的金银潭医院,xxx以“渐冻”之躯冲锋在前,拖着高低不平的脚步追赶时间,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2800余名患者,其中不少为重症、危重症患者。一个多月,夜以继日,xxx病了。躺在床上输液时,他手里仍拿着各种材料数据了解病人情况、重症人数、救治进展……共产党员、院长、医生,是xxx的三重身份。当人们劝他休息时,他说:“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听者为之动容落泪。
抗疫感人事迹 篇10
80后女民警xxx,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专业,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现为江岸区公安分局永清派出所武汉天地社区涉外警务室民警。
1月29日,永清派出所组建“转运突击队”,xxx主动请缨。
2月1日下午,派出所接到辖区社区求助,一名确诊女患者的丈夫需要隔离。xxx和同事敲开其家门,开门的六旬男子没戴口罩。有些紧张的xxx稍作调整,便宣讲有关政策、询问还有哪些困难,很快取得对方的.理解配合。
转运车辆空间狭小密闭,民警转运时风险高,能不能搞个“隔离仓”?xxx找来塑料桌布和透明胶带,将车辆前后分隔封闭得严严实实。从此,所里有了一辆简易送治专用车。
“曹警官,我们这有两名密切接触者,不肯去集中隔离点,还把社区干部赶了出来,你快来看看吧。”2月4日下午4时许,xxx接到辖区吉林社区求援电话,立刻和同事赶到该住户家门口。
社区工作人员说,这家男主人刚因新冠肺炎去世,女主人和儿子是密切接触者。xxx耐心劝说了半个多小时,母子俩最终同意隔离,随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下楼。
疫情发生以来,xxx依法送治又温情帮扶,是同事们眼中的“女汉子”,社区群干亲切地称她为“曹姐”,她先后配合社区劝说、转运“四类人员”十余名,在“拉网大排查”中成功劝说转运确诊、疑似病例4人。
抗疫感人事迹 篇11
2021年冬季的望奎疫情,给原本幸福、详和的xx市,投入了一枚定时炸弹,不快速排查,可能会引爆全城。xx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各行各业,密切配合,闻令而动;抗疫人员火速集结,逆行而上。利达医院在小姜院长的带领下,一批批采样人员;核酸检测人员;流调人员;隔离点医护人员......,披上战袍,披星戴月,奔赴抗疫前线。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当病毒再次来临时,利达医院在小姜院长及各位院领导的带领下,迅速集结,决定实行“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听从指挥”的行动方针,小姜院长和参与此次疫情防控的各位院领导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坚持在前线进行疫情防控指挥,所有医护人员在凛冬时节,穿上铠甲,将自己埋在寒风中,只为换来不会迟到的春天。
有一群人,身着白衣,将人民牢牢守护在防线内,自己却只身奔赴抗疫前线,他们是子女,是父母,也是他人的另一半,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无畏前行的勇气逆行至抗疫前线,2021年1月12日晚19时,利达医院临时接到卫健局三中采样点的'采样任务,当医务科主任何婷打通胃肠镜室护士长孟祥爽的电话后,里面传来的是孩子的哭声,她一边哄孩子,一边说:放心领导,我让婆婆过来看孩子,马上就到......,平和、坚定的几句话,夹杂着孩子的哭声,让电话两端的两位妈妈,已经满眼是泪,撇下一周岁的孩子,奔赴最危险的抗疫一线,内心的煎熬、纠结、痛苦,只有做过妈妈的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得到。
一时风雨急,九州共砥砺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曾在“非典”中被保护的孩子们,如今接过战袍,与前辈比肩,同时间赛跑。20多天内,利达40余名采样队员吃住在医院,三中、中本、万宝山、升平、金牛社区、香榭花墅、安虹社区、府城书苑......利达的采样队伍,足迹遍布xx市区和乡镇二十多个地区,其中包括数个中风险地区和望奎返安人员,共完成采样工作达三万余人次。临行前,院领导再三叮嘱,一定要做好防护,要每位队员都平安归来。所有队员在室外零下二十多度的艰苦条件,确保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符合感控要求,认真落实人次洗手,用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采样任务。
凛冬已过,皓月长明
河上没有桥还可以等待结冰,走过漫长的黑夜便是黎明。黎明有多远?在胜利来临前没有人知情,他们只知“利达在,爱永恒”就是这种信念,使人乘风破浪,大敌当前,踏马出征;将不下令,兵不卸甲的防控执行为牛城迎来了春季的皓月长明。
新冠疫霾下,采样队员常常是早上出发时,家里的单元门还是敞开的,结束工作时,就已经被贴上封条,为了确保全市防控措施精准到位,封了一个队员,第二个队员就立刻上来补位......,不讲条件,不计代价,舍小家顾大家,正是她们前赴后继,奔赴采样一线,才能够使应检尽检工作落实到位,为这场xx市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保卫战送上了捷报和凯旋。
抗疫感人事迹 篇12
2022年,新冠肺炎病毒持续袭扰xx,这次是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它的传播性是原有病毒的百倍,xx再次打响了疫情保卫战。
疫情就是命令,抗疫就是责任。自2022年4月9日起,我院党委迅速反应,积极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医技影像党支部积极号召支部党员同志积极参与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全体支部党员主动应战,迅速投入到应急核酸采样队伍中去。
小赖同志,医技科资历丰富的医生,每当支援核酸采样都冲锋在前,不管是去年的从化、今年初的东莞,到我市核酸筛查,都能见到她的身影。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孩子的妈妈,她每次都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作出榜样作用。由于科室人员紧张,外派任务繁重,维持运转的人员不足,小赖同志更是主动担当,顶烈日、耐高温,连续6日投身核酸采样一线工作,天天为自己“带盐”。小赖支援核酸采样的同时,还兼顾科室值班,多日来奔波在采样点和医院之间,无暇顾及家中老小,为防疫工作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小陈同志,医技影像党支部党员,核酸采样应急医疗队第一梯队队员,多次参与省内核酸采集任务,此次从4月9日xx防疫战打响开始就第一时间投入到应急核酸采集工作中。分别被派驻xx区晓港湾、xx区均和桥西社区、xx区清湖第五联社开展采样工作,经常由一大早出发,一直持续到深夜,基本都是凌晨才能到家。6月12日中午,轮休在家小陈同志看到所在社区正在开展核酸检测,由于人手紧缺,采样员只有两人,社区群众,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顶着烈日在排着长队轮候,他主动向社区提出加入采样工作,自己承担一个采样桌,争取尽快完成本社区采样工作,缩短人群轮候时间,减轻采样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负担,最终该社区采样点提前完成了任务,社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了提升。
支部每一个同志都是初心的践行者。穿越古今的剧情,不单单虚构在偶像剧里,更真实的被记录在医技影像支部核酸采样的镜头里。身穿洗手衣,外套防护服,他们穿越在百年的氏族宗祠与现代建筑之间,是最美的穿越者。
医技影像党支部同志们积极参加核酸采集应急医疗队,他们每一个都是我们支部一面面鲜活的党旗,他们正用着自己的行动,让群众感到安心,感受到党的温暖,采样地街道纷纷送来感谢信。同时,医技影像支部党员的影响下,所在科室的其他非党员同志也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到核酸采样工作。
抗疫感人事迹 篇13
xxx,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
2020年1月28日23时50分,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十几天的xxx医生,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时年58岁。
据悉,在1月15日,在疾控中心工作了38年的'蒋医生就主动请缨上一线,成为了流行病学调查组的一员,因为单位只有一名专职司机,蒋医生还自愿担任兼职司机,和同事深入火车站、汽车站、各高速路口设卡点、大型商场等进行防疫指导。从1月15日到28日,蒋医生没有申请过休息,在28日下乡完成消杀工作后,倒在家中。
抗疫感人事迹 篇14
小杨,女,1998年6月出生,现xx县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护士。
2022年7月19日晚,定西卫健委紧急组织抽调40名医护人员支援xxx抗疫,接到医院通知,这位年轻的小姑娘主动请缨,体现出妇幼人的大格局,大姿态。奔赴前线,参加支援xx抗疫的医疗队。
到达xx后,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她主要任务核酸检测和样本接收,当收到通知对阳性酒店进行环境核酸采样时,不辞辛苦,没有任何怨言,积极认真做好环境采样及样本编号,酒店十几层,每层20多个房间,每上一层楼,每采集一个房间,都是一种很严峻的考验,直到次日清晨,她拖着疲惫的身体把样本送到疾控中心检测,才安心的回房间。作为定西支援医疗队里面年龄最小的,她用她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白衣天使的职责。
8月23日,她所在的小县城,被按下了“暂停键”,或许寂静更是无声的力量,而这位小姑娘还是毅然决定参加核酸采样工作,积极的参加到抗疫工作中。核酸采样是一项危险高强度工作,常常连续六七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不去厕所。防护服密不透气,一轮采集下来满身是汗,头发湿得像刚洗了澡,口干舌燥、衣服湿透,卸下N95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每个人都在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就是在这样严峻辛苦的环境下,她依然工作在第一线,体现了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疫情面前,无惧无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中,她明知危险,却知险而上,坚守抗疫,加班加点,全力保障“应检尽检、不漏一个”。她说道:作为众多中的“大白”,她做出的贡献微乎其微,但坚信,只要每一位抗疫“大白”拼尽全力,聚起缕缕微光,就一定照亮抗疫顺利路,最终战胜疫情。
抗疫感人事迹 篇15
“我是一个没有任何资源的人……大家都在为这个事情努力,我只是一个组局的人。”xx说。2月26日,国家邮政局印发通知授予xx“最美快递员”称号,并号召向xx学习,凝聚起全行业投身疫情防控斗争的强大力量。
1月23日,武汉全城公交地铁停运。金银潭医院因为位置偏远,医护人员上下班通勤成为难题。在经历了反复的思想斗争之后,顺丰快递员xx下定决心去接送医院下夜班的求助者。随后,xx把金银潭医院的需求信息往其他群里发送,并开始招募志愿者。出行问题初步解决后,让援鄂的医护人员吃上热乎乎的白米饭成为xx的执着心愿。他采取扫街的方法,看到开门的餐厅就进去谈合作,终于找到了一家固定供餐的餐厅。爱心就像雪球,越滚越大。一个又一个新的“局”不断组成,一点一点的爱不断传递,一点一点的计划渐进实施,这背后,是众多如xx一般的'志愿者怀着爱心、凭着勇气聚到一起。平凡之人追随本心,做出了非凡之事。
xx有一段话朴实又感人:“人这一辈子碰不到这么大的事情,不管做什么,尽全力做,不后悔。其实想想,我开始做这件事的初衷很简单,一天接送一个医护人员可以节省4个小时,接送100个就是400小时,400个小时,医护人员能救多少人,怎么算我都是赚的。”
xx只是一个快递小哥,但他同样在一线为抗击疫情英勇战斗,他以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只要力所能及地为别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奉献,一个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平凡岗位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
抗疫感人事迹 篇16
29岁的xxx是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岁的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发现异常。
当天,xxx刚下夜班,交接班后准备回家,临时接到任务,便通知丈夫改变行程,折回医院参与救治,协调专家会诊、检查。随后几天,xxx担心老人病情,主动留在病房。尽管有做防护,没想到还是被感染了。1月19日,她突然发起高烧,经检查,发现肺部CT磨玻璃影改变,高度疑似,便在协和江北医院隔离治疗。曾与丈夫商量康复后一起上一线。“刚开始病情比较平稳,我们还商量,等她好了,我俩一起上一线。”xxx的'丈夫、武汉市普爱医院骨科医生吴石磊哽咽着说。2月7日半夜,xxx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心跳骤停,医院连夜组织抢救,命虽然保住,但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专家组决定,先上ECMO(人工心肺)、立马转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ICU,xxx病情、血压波动大,各大医院专家都在为其想办法。无奈,2月23日凌晨6:30分,抢救无效离世。夏医生,一路走好!
抗疫感人事迹 篇17
xx年的春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的扩散,兰州街头格外的清冷。面对疫情的传播,大部分人都选择窝在自己家中与家人团圆,但兰州街头巷尾却多了一群“逆行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这个城市的安宁。xxxx街道xxxx社区有这样一位“逆行者”她叫xxxx。
xxxx是社区低保专干同时负责社区安全生产的工作,由于疫情的暴发,她从大年初三就奋战在防疫的第一线,经常加班到深夜,没有休息一天。作为楼院长的她要负责电子公司新旧家属院和民政厅家属院三个楼院的.外来人员排摸情况。戴上口罩和手套,在有限的防护条件下,一户一户走访,挨家挨户上门,不时刻忘提醒居民带好口罩,做好防护。每天打电话询问隔离人员的情况,要求隔离人员每天上报体温。
在遇到居民对社区工作不理解产生不满情绪时,xxxx有时候还要耐心的给居民进行讲解和疏导,让居民了解疫防控的重要性。她经常对居民说“现在是特殊时期,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就是对他人负责,我是楼院长所以我得对你进行监控,一定不能出门,有什么困难你尽量给我反映,我一定会帮你向社区街道反映的”。防疫物资下发后,她牵挂楼院的困难家庭和低保户,第一时间主动上门给困难居民群众送去口罩等防疫物资。坚持每天在民政厅家属院门口进行值守,做好楼院居民出入登记和车辆登记消杀工作,及时外来人员劝返工作。
抗疫感人事迹 篇18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我院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挺身而出,为父老乡亲构筑起坚固的健康防线,用自己的行动演绎出一个个动人的防疫抗疫故事。下面让我们走近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毕仕龙同学,了解他的抗疫事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社区村居分散、人员复杂,防控力量紧缺,这给疫情防疫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毕仕龙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决抗击疫情,果敢坚毅逆行,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时代担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防疫战士!作为防疫志愿者,每天在村口的临时登记处进行来往车辆的登记排查,对村内的居民区、交通道路采取消毒措施。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解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的`注意事项,确保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毕仕龙同学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他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他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责任与担当!
坚决抗击疫情,果敢坚毅逆行,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时代担当!面对疫情,不退缩、不畏惧,始终冲在战“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积极分子的初心和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抗疫感人事迹 篇19
xxxx是xxx职业学院计算机与艺术传媒分院xx级软件技术二班学生。疫情期间xxxx通过网络新闻,看到那些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奋斗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和一线工作者,他深受感动,在看到xxxx县阳光社区志愿者协会的征集令时,他想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就这样他报了名,成为了xxxx阳光社区的`一名志愿者。
在志愿服务期间,他主要负责登记社区出入人员的基本信息,并按照规定统计省内外人员出入等工作。他坚持“为社区人民守好一道安全防疫线的原则”,第一次上岗是在夜间,但他丝毫不敢懈怠,出入社区的人员和车辆虽不多,但来往人员凌乱,统计数据,电话回访,疫情防护变得格外困难,他仔细核对,认真应对。xxxx的冬天冰雪严寒,有时冻得实在受不了,他垫垫脚、跳一跳,再想想疫情最前线的工作人员,又燃起了斗志,继续努力工作。
虽然环境相对严寒,他却感到很高兴,因为大部分外来人员和车辆都非常配合排查工作,还有居民关切地提醒志愿者们注意防护并捐赠了一次性手套,让他更有了热情,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可以很快战胜疫情。
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让价值在实践中闪光。xxxx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抗疫感人事迹 篇20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蔓延到青海省,工作强度日益增大,考验着湟源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湟源县交通运输局党总支在疫情防控中不忘工作职责初心,牢记为民服务使命,始终以保障县乡道路畅通、人民出行安全为工作主线,及时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和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和应急保障队伍,明确细化责任分工,守好全县交通运输责任田。面对严峻的形势,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党总支组织委员、副局长何仓同志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恪尽职守、尽忠使命,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昼夜奋战在公路防疫卡点和汽车站等客运防控一线,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恪尽职守,主动作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何仓同志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在青海省尚未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之前,结合春运客运安全工作,把疫情防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提前安排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举措,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主动联系协调县卫健部门,在县红十字会、县医院和县疾控中心专业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局属各单位、县公交公司等工作人员,开展客运应急急救知识、汽车站等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和演练,对春运应急车辆及客运车辆配发医药急救箱,通过医护人员的现场授课和实际操作演练,提高了广大司乘人员及客运服务人员的'卫生急救能力和安全意识,为全县交通系统和道路运输行业全力抗击疫情,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在春节期间,何仓同志主动放弃休息,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坚持每天到汽车站、公交公司等指导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主动协调解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考虑到汽车站仅有12名工作人员,加之专业知识欠缺,科学防控力量薄弱实际,抽调局机关5名执法人员充实防控力量,同时积极联系协调县卫健、公安等部门派驻7名医护人员、公安民警,有力增强了科学防控的能力。第一时间落实县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部署,及时协调各下属单位,迅速抽调20名交通执法人员,连夜分组赴4个检查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组织15名交通执法人员在县城内汽车站、各发车点共7个站点开展疫情检测和运输市场秩序维护工作,赴各检查点站点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到岗和工作开展情况。有时因应急车辆紧张,何仓同志驾驶私家车到检查点查看,积极为一线的同志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当了解到应急帐篷和床铺不足,轮班人员只能在汽车内睡觉休息,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及时向县指挥部和局领导汇报,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积极协调,落实保障。根据交通运输局党组分工和安排,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与县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积极协调联系,为交通运输局、公交公司、汽车站、出租车公司一线的防控人员配备防护物资和站场消毒设备,同时专门建立了物资发放台账,按程序和要求,严格做好防护物资和站场消毒设备发放工作,确保防控物资准确无误,第一时间发放到一线、发放到最需要的站点。严格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在县汽车站、公交站、公交车、出租车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及车辆做好消毒和外来人员登记工作,实行数据日报制度。积极与相关乡镇、湟源高速路政大队协调联系,及时封闭湟源县城关镇至湟中县拦隆口镇公路(湟中交界处)、湟源县扎藏寺至草原公路(海晏交界处)、蒙尕公路和兔儿台至日月山景区公路等4条公路,从源头上遏制疫情输入我县。积极协调申中收费站、多巴收费站为全县85辆新冠疫情防控应急保障车辆办理免费通行手续,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行条件。
身先士卒,铁肩扛责。随着疫情防控任务的加重,何仓同志多次主动请缨到防控一线,听到要设立西宁火车站设立返源人员临时接待点,再次请缨,与县交通、公安、卫健等部门抽调的24名同志,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全面负责开展接待点各项工作。为切实提高接待点工作效率,保证高效运转,何仓同志结合工作要求和实际情况,积极向县指挥部建议实行接待点轮班轮岗制,按实际工作量和工作轻重缓急情况,将接待点工作人员分为三组进行轮岗,何仓同志主动兼任一组组长。期间,何仓同志仔细研究、分析和考虑每个重点环节,设计并实行派车记录表、返源人员运送三联单、返源人员登记接送表、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表、办公地点车辆消毒记录表、财产物资小组交接清单表和生活补助发放表,有力促进了接待点工作人员、车辆的统一调度和精细管理,对每个工作环节都明确且细化了具体工作要求和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落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按照接待点工作要求,对返源人员接待引导、二维码扫描、最近15天行动轨迹查询、信息登记、体温检测、消毒、转接、运送等工作流程及物资管理、健康管理、信息报送等内业岗位进行了详细分工,做到了返源人不停留、不聚集、不扎堆,保障“直通车”服务。在积极发挥总协调人职责,抓好接待点全面工作的同时,主动加强与兄弟县区接待点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并及时把好的做法经验融入到工作实际中。天气虽寒冷,但在西宁火车站湟源接待点,工作紧张有序而又不失温馨,时常看到工作人员为等待转接的旅客送去矿泉水、方便面等,充满着温暖的关爱。
抗疫感人事迹 篇21
有人说,“03年,全世界保护90后,这一次,换90后保护全世界。”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从“九省通衢”武汉,到“革命热土”xx,一座座城市都按下了“暂停键”,停下了往川流不息的交通、停下了新春佳节的聚餐、停下了计划许久的出行,而停不下的,是医务人员的接诊救治,是一线工作人员的排查宣传。
在xx市xx镇,90后小夫妻xx、xx,就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他们的青春守护xx人民群众的安全。
1993年出生的xx,是唐市中心卫生院的一名普通医生。面对疫情,年轻的小周成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名白衣战士。他坚决服从医院的安排,转战在唐市中心卫生院与xx高速收费站卡口之间,参与诊治发热病人、转运疑似病人、测量外来人口体温等工作。长时间的日夜颠倒、无尽的值班与检查,xx有时候连日子都数不清。但是他知道,xx是xx的“南大门”,肩负着全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责任重大。面对入常的车辆,他细致而专注,面对就诊的乡亲,他热情而耐心。凌晨1点的高速卡口寒风凌冽,吹不灭小周和他的同事们防控疫情的信念,上午10点的阳光明媚耀眼,照亮了这位医生小哥哥一往无前的仁心与妙手。
防疫“一线”,有“他”在坚守。
1994年出生的xx,目前在xx镇人民政府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工作,参与了全镇疫情防控工作的整体调度和安排。1月23日,当大部分群众都欢快地准备着年夜饭的时候,xx和她的同事们,正在紧张准备全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的材料。当天下午,会议结束,xx又紧张地投入到后续工作中。等走出办公室时,最后一抹余晖渐渐消失,安静的小镇洋溢着过年喜悦,她却知道:这个年,不好过。对于xx来说,2020年的.春节,没有一顿又一顿丰盛的聚餐、没有走亲访友欢乐、没有吃喝玩乐的悠闲,只有一条条疫情排查信息、只有办公室紧张而急促的键盘敲击声、只有自己与同事手机上一条接一条的信息与一个又一个电话。xx每天保持与全镇14个村(社区)的顺畅沟通,第一时间掌握镇域范围内湖北返常人员的信息和动态,维护重点人员管理系统,为全镇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防疫“二线”,有“她”在付出。
镇政府离卫生院不到500米,却让他们俩在整个春节期间很少有机会相聚。在小徐的朋友圈,有这样一句话:“你在一线,我在二线,我们一起加油”,配图是“全副武装”的小周。2020年的新春,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却把心更紧密地连在一起。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新一代基层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抗疫感人事迹】相关文章:
抗疫典型感人事迹(精选13篇)10-03
抗疫防疫的感人事迹(精选11篇)12-19
2022防疫抗疫感人事迹(精选13篇)10-02
防疫抗疫感人事迹(通用14篇)10-02
抗疫的医生感人事迹(通用5篇)09-27
防疫抗疫人员感人事迹(精选14篇)12-19
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通用7篇)09-27
抗疫核酸检测感人事迹(通用6篇)11-16
抗疫先进个人感人事迹(通用8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