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的事迹(精选11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事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国工匠的事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国工匠的事迹 1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
因为技艺高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他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大国工匠的事迹 2
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组装工人。
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
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这8位“国宝”级的“大国工匠”,都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杰出劳动者,都工作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做的也是最平凡的工作,他们是当今中国千千万万一线工人中的`一员,他们所做的工作,正是千千万万中国工人每天都在做的工作。
但是他们精湛的技艺和积极探求的精神,令人赞叹不已。
他们虽没有过硬的学历,也没有超人的天赋,但他们用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和完美。
即使再小的细节,他们都会全心专注,全力以赴,即便再苦再累,付出再多,他们也没有任何怨言。
他们善于从细微处入手,用“螺钉”精神,努力在技工、技能上寻发展、求突破。
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德技双馨”,让人敬畏和感动。
这种执著、坚守、奉献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正是当今时代的“工匠精神”。
而他们身上所拥有的那种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执著专注、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以及甘心奉献的精神,正是工匠精神的现实展示,是当今时代工匠精神的完美代言人。
坚守、执着、热爱、奉献.....这世界一切美好的形容词用在他们身上都不违和,正是有着这样一群人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大国工匠的事迹 3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普通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秋亮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磨善钻研,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大国工匠的事迹 4
从“文物修复界泰斗”李云鹤到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从中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乔素凯到电网系统特高压检修工王进……他们是披荆斩棘的先驱,择一事,终一生,让“匠心”永远传承。他们精湛的技艺和积极探求的精神,令人叹为观止。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价值的.奋斗故事深深感染了观影师生。
作为新时代的中职学子,应当习得这种“工匠精神”,勇敢地在成为高技能人才的道路上寻梦、筑梦、圆梦,成为未来的“大国工匠”。
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大国工匠”的后备军,教师应当将“工匠精神”运用到日常工作中,通过各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练就精湛的专业技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大国工匠的事迹 5
张冬伟是个80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老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05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06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厚,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对肩上的重担,张冬伟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张冬伟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冬伟,是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大国工匠的事迹 6
今天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系列片《大国工匠》,看后感触颇深。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的高凤林,有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的顾秋亮,有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的胡双钱……他们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一个的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我是电气自动化的一名学生,当时报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长的打算,最近一年的学习使我对这个专业没有一点的兴趣,因为我们3年后是要到本科院校学习的所以我们上的课程都是理论课程,以致我甚至不知道以后我的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使我有些迷茫:未来到底要干什么?
现在我忽然有了一点点的明白了,我今后要一直坚持自己当初的.选择。那些大国工匠们就是我的目标。我要向他们看齐,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该做的,不求向他们一样那么出神入化,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选择。从现在起我将重新认识自己的专业,培养专业兴趣,确立明确的目标。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我要认真听好每一节课,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的专业课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课下认真复习每一门功课,阅读相关的文献。在空闲的时间我要多多的参加专业活动,培养我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素质。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也成为本专业的一名顶尖人才!
大国工匠的事迹 7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在无比艰难的两个多月里,徐立平和队友们挖出了300多千克药,且成功排除发动机故障,而他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工作结束后双腿几乎无法行走。
像这样危险的`任务,徐立平已不记得完成多少次了。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28年过去了,徐立平已不再年轻,同时进厂的工友们都已离开或调换岗位,只有徐立平一直坚守,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呐!”
大国工匠的事迹 8
作为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艾爱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创新,成为了一身绝技的焊接行业领军人。由艾爱国牵头成立的`湘钢焊接试验室于2009年通过了计量资质CMA认证;2013年被湖南省总工会命名为“湖南劳模示范创新工作室”;2014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2018年批准成为“焊接工艺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艾爱国带领他的团队参与了“贯流式”新型高炉紫铜风口焊接等国内多项“大国重器”与“超级工程”,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军工等行业攻克各种焊接技术难关数百项。一把焊枪,征战四方,这抹夺目焊光也一道燎亮了中国制造的崛起之路。
“艾爱国荣膺‘大国工匠’称号,必将在全省掀起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争当工匠人才的热潮。用先进典型引导广大职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省总工会劳动经济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省总工会大力培育工匠人才,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湖湘工匠”品牌,成功举办了“大国工匠·湖湘论坛”暨“2021湖湘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实施了“百千万”工程,目前,全省已建立253个县级以上湖湘工匠培育基地,2021年开展技能培训16万余人次,通过培训使5.3万名职工提升技能等级;已建立省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16个,市级689个,县区级1081个,全年开展创新课题或技术攻关2549项,转化创新成果1518项,获得专利数1174项,取得经济效益9亿余元,开展技术培训3300余场,培训11万余人次。一个个模范人物走上前台,成为全省职工和企业学习的典范,引领着全省职工积极投身建设新代化新湖南。
大国工匠的事迹 9
刘更生出生在北京天坛北门的鲁班胡同,据说当时北京城耍手艺的人都聚集在此,其中木匠居多,而刘更生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
小时候,刘更生的玩具几乎都是父亲干活的工具,他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地对木质家具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983年,18岁的刘更生接了父亲的班,来到龙顺成工作。在他将近40年的从业生涯里,他潜心研究榫卯结构京作家具,并且练就了让古旧家具残件“起死回生”的绝活。
今年42岁的张云希是刘更生的徒弟,和刘更生一样,张云希的.父亲也是一位木匠。2002年,张云希从老家沧州来到北京进入龙顺成,到今年师徒二人已经共事了17年。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刘更生的严厉在于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作为徒弟的张云希对这种“严厉”已经习以为常。
进入龙顺成之前,张希云有5年的木工经历,进厂后不久他接到了一个制作3米高顶箱柜的任务,其中有一道工序是要使用猪皮胶来粘合。当时张云希为了赶工,在熬制猪皮胶的时候由于熬制时间短,没有达到师父要的固定效果,不得不返工重新制作。
刘更生说:“我们要把每一件家具当做‘传家宝’去做,只有用这样的心态制作才能对得起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在刘更生的桌子上摆放着几个榫卯结构的小玩具,看似简单却蕴藏着古人的智慧。榫卯被称为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结合,科学合理,其精髓也是匠人们长期探索研究的课题。
在木匠圈里流传着一句话——“宁干十方,不干一圆”,由此可见圆形、异形家具对榫卯结构的制作组装都有很高的要求。有一次,张云希参与到一个绣墩的制作,在做一个木销时,师父刘更生发现了问题,木销纹理决定着家具的耐用程度,在这个结构中,横向纹路比纵向纹路的木销稳定性更强。
大国工匠的事迹 10
30多年来,徐立平立足航天固体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岗位,苦钻善学,练就了一手高超的绝技绝活,为火箭上天、导弹发射、神舟遨游“精雕细刻”,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被誉为新时代雕刻火药、为国铸剑的“大国工匠”。
徐立平刻苦练习成就一流技术。他从最基础的拿刀、握刀学起,先后跟随多位师傅学习技术。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整形允许的最大误差,而他整形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一张纸的厚度。他用手摸一下,就能修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是这个领域响当当的“一把刀”。30年多来,徐立平整形的产品始终保持着100%合格率和安全事故为零的纪录,他还设计、制作和改进30多种刀具,其中一种刀具被命名为“立平刀”。
徐立平冲锋在前,勇挑责任担当。89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进入攻坚阶段。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火药出现裂纹,为了找准故障原因,不影响后续研制进度,专家组决定成立突击队就地挖药。21岁的徐立平凭借精湛技术,和师傅们一起加入挖药突击队。在狭窄空间里,人如同“芯材”一样被包裹在成吨的炸药堆里,每次只铲出四五克药。为确保安全,规定每人在里面最多干上10分钟就必须出来。但为了让队友们能多休息一会,徐立平每次都坚持多挖五六分钟。历经2个多月的艰难挖药,故障成功排除。2005年,徐立平的班组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给一台已经装满推进剂的`发动机挖药。他毫不犹豫地第一个钻进发动机里,接连干了一个多月,成功找出问题所在,保证试验圆满成功。
徐立平开展培训传承经验技术。他针对大、小整形组各自擅长手工和机械整形技术的特点,开展手工和机械整形技术双向培训,使班组成员全都掌握手工和机械整形相结合的方法。他还编写整形机整形程序,实现数控整形机在药面整形工序的成功应用。他把团队的成长进步当作重要职责,依托“徐立平大师技能工作室”,帮助青年职工成长,所在班组被命名为“徐立平班组”,其中多人成长为国家级技师和技能技艺骨干。
徐立平荣获“时代楷模”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
大国工匠的事迹 11
刘更生教授是研究中医文献的,近十多年却业余玩起了砖刻,他戏称自己为“砖家”,他的玩法在国内可谓独树一帜。
到了刘更生的工作室,就是到了一座砖刻的文化宫。砖刻的表现形式包括真草隶篆、阴文阳文,内容又多涉岐黄,出自中医典籍。一见面,刘老师就在两面砖架墙中间,给我们介绍他最为心仪的几块砖刻作品。“二至丸”是他的中药方名系列作品之一,篆书,刻在半块青砖上,构图取太极之意,阴阳合一,画面古朴而生动,又合于这一药方“冬夏二至”的'内涵。“知道”二字大气典雅,刻在一块红砖上,对书法颇有研究的苏斌先生一眼看出,两字取自泰山经石峪石刻。刘更生连称“慧眼”,说这两个字确实是他从经石峪石刻拓片上摹来的。
在砖刻作品“一千砖头富翁”前,刘更生大笑自嘲:“这方砖完全摹自齐白石先生的一方印‘三百石印富翁’,哈哈,我比白石翁还富有!”至于“一千砖头”的来历,刘更生却按下不表,给我们卖了个关子。隶书砖刻“三耕堂”,是刘更生去年虚岁六十时,用于总结和自勉的一件作品。他说,总结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生活经历,可概括为“三耕”:一是一辈子当老师,卖嘴皮子,可谓“舌耕”;二是专业为中医文献,搞中医古籍整理,早年没有电脑,天天爬格子,是谓“笔耕”;最近十余年,喜欢上玩砖刻,就是“刀耕”了。加起来凑成“三耕”,他就成了“三耕堂主人”。
一名大学教授为何喜欢上了砖刻,刘更生给我们谈起“一千块砖头”的缘起。2007年,山东中医药大学从千佛山校区迁往新校区长清校区。老校区有一座文献楼面临拆迁,此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比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山东中医学院)建院还早。从大学时代起,刘更生在这座楼上学习工作了30年,建立了很厚的感情。2010年,当得到这座楼要拆掉的消息,刘更生实在不舍,就想留下一些砖作纪念。一座历经半个多世纪老楼,在铲车轰鸣声中很快被夷为平地。同事郭栋得知他的想法,从工地的民工手里“抢救”了上千块红砖头,雇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帮他拉到了长清校区的家里。刘更生激动不已,就将这上千块砖头存放在自家储藏室。这些废砖头以每块五毛钱买来,刘更生为此付了七百元钱。
望着散作一堆,回归原初状态的“文献楼”,刘更生忽一日萌生了一个念头。他从小喜欢篆刻,想用刻刀让这堆砖头重获生命。当他拿起刻刀在砖头上试了试,不觉心头一震,这砖头质地密实均匀,竟然是很好的镌刻材料。从此,一块块废砖在刘更生的刻刀下活起来,镌刻的内容围绕《黄帝内经》和传统文化,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每一块砖刻都匠心独运,力求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不知不觉,刘更生已坚持砖刻十余年,砖刻作品已完成300多件,开辟了独具风格的艺术门类。刘更生的砖刻作品做成的拓片,成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对外开展文化交流的靓丽名片,他的名气也逐渐大了起来。
本来,刘更生的砖刻材料限于那一千块红砖,随着名声大了,一些朋友主动为他搜集古砖。这搜砖、赠砖的背后,又有一串可资纪念的故事。
【大国工匠的事迹】相关文章:
大国工匠事迹02-27
大国工匠的事迹11-03
大国工匠事迹通用12-10
大国工匠事迹(热门)10-18
大国工匠事迹【推荐】01-02
大国工匠事迹(15篇)02-27
最新大国工匠典型事迹03-07
大国工匠事迹200字10-04
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