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时间:2022-11-11 09:45:02 羡仪 语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范文(通用14篇)

  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范文(通用14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1

  听《圆明园的毁灭》:总的感觉是老师用语文的规律和特点教语文,体现了真语文的特点。一是抓住语文点训练学生,用语文的办法解决语文的问题。比如老师说副题,让学生补充主题,体现了语文知识训练,也拓展了学生思维。二是在讲课中抓住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整体推进。比如学生写了一黑板字,老师问同学,哪一个字最漂亮,大家一致认为可耻的“耻”字,引导学生工整书写,再比如朗读,老师经常提醒学生,你应当用眼光与同学交流,有效指导学生有声语言与辅助语言的综合运用。三是老师引导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完成让学生充分表达的功能。这是一堂展示性的'课,也就是说通过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到老师长期以来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成果,如无平时的训练,这样类型的课是很难上下来的。

  这堂课存在问题主要是:课堂应体现出教师解惑的过程。试想,如果学生什么都会了,这堂课还有上下去的必要吗?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和解惑作用一定要体现出来,这是真语文之真应有的含义。还有,学生说了那么多主题,呐喊、阿Q精神、仇恨等,其中一个学生的主题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如果老师能抓住这个点深问一句,点拨一下,对启发学生思考会更有帮助。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2

  一年级学生进入校园,在教室中学习才两个多月,但一堂课下来,几乎没有发现一个孩子随意说话、随意搞闹,从头至尾,每一个孩子都以非常高昂的激情投入于学习之中,是什么牢牢地拴住了每一位孩子的心?我想,是陈老师课堂上表现出来的那投入的状态,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毫无浮华粉饰的扎实的教学过程,是“趣”字贯穿了整个课堂始终,才使得孩子们学得如此投入。下面,我从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激发兴趣,感受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在教学《影子》这一课时,陈老师首先通过猜谜语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文中来,激发她们喜欢影子的情感。然后老师通过范读故事,感受影子的有趣,让她们更快的走进课文情境中去。

  二、抓住重点,趣味识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课堂教学的'重点,然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让课堂变得更活泼,更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教学时,陈老师采用了各种方法调动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1、对字形的描述形象化。比如,认识“影”的时候,她是通过编故事的:一轮红日照着京京,旁边就有一片影子;认识“黑”的时候,陈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说说谁有办法记住。学生则描述:“黑”的四点底就像黑色的墨水,里就像瓶子。这样趣味性的描述,将字形和字意有机地结合起来,识字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一个生动有趣的过程,孩子们兴趣盎然,学得愉快,学得有趣。

  2、以游戏形式识字。学习“跟着”时,陈老师请学生当她的影子来演一演。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会了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

  3、归类识字。当学习反犬旁和足字旁的字时,陈老师还让学生说一说这一类字的特点,并举一些这类的字。

  三、以“趣”学文,提纲挈领。

  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教师应根据“课情”、“学情”因势利导找准切入点,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陈老师在教课文时,以“影子有趣在哪?”这个主问题做为切入口,以“趣”字引领学生学习文句,将“趣”字贯穿对文本的感悟、文本的感情朗读。陈老师的这种提纲挈领的教学,让孩子们的思维有了连贯性、整体性,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如果说这节课还有遗憾的话,那就是课堂的时间分配。那么最后的写字环节学生会学得更加扎实一点。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3

  本堂课的教学返璞归真,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简简单单

  课堂上没有繁琐的目标,庞杂的内容,零碎的讲解,新奇的形式,热闹的活动,有的只是简明的目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简要的讲述、点拨、激励。

  二、实实在在

  实实在在的读,实实在在的.说。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实实在在的指导,教师不厌其烦的指导学生学习概括,有要求,有点拨,有引导,有激励,有示范……让学生用通顺流畅、规范的语言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无不耐心细致。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是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今天,听了严老师所教的这一课,让我感受较深的是:

  教学设计体现了新理念、自主探索、互动学习的观念,且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突出教材的特点。如上课伊始,教师以歌词导入新课,能激发爱好,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情趣。其次、围绕阅读提示,抓住重点,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便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上圈点勾画,划出与问题有关的内容,互相交流,互相评价,老师再作小结。这一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师生合作的新理念。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最后的课外延伸拓展,让学生设计一则保护黄河的宣传语。这样,突出了文章主题,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纵观整个教学的过程,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问题,在书上圈点勾画,进行交流,主动地进行学习,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但这节课的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堂结构安排上不够合理,呈前松后紧的局面。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在读书练习中,虽然也进行了指导,但学生读得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读书的练习与指导。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4

  听《和时间赛跑》:总的感觉是老师用语文的规律和特点教语文,体现了真语文的特点。一是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比如写字词让学生分析比划笔顺,找出段落词语,分析课文,从原因、怎么、意义和几个写法角度分析,这都是语文的基本内容。二是这个班的学生谦词敬语使用得特别好,不仅问候老师,每次答完题都说,我这样答对吗或可以吗等等。三是这个班的学生说话的冲动特别强,足见老师平时对他们的训练和鼓励。

  这堂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还可以更“语文”些,也就是说,更加自觉地用语文的办法解决语文的问题。比如,如果把这篇散文的哲理性再深刻分析透,特别是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对启发思维和分析作者深意都会有帮助。还有,为什么不从这篇课文的课题入手,说:我们平时都是和同学赛跑或和其他动物赛跑,你想过和时间赛跑吗?如此提问引入话题,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还可以告诉学生修辞知识。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5

  听《阅读与演讲》,总的感觉是老师用语文的规律和特点教语文,体现了真语文的特点。一是教师把语文知识融入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如问学生有的`人说一堆话也不行,有人说一句话就让人记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又如一个人演讲大家分析等等。二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归纳,让学生自己归纳自己的学习方法。三是最可贵的老师将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和人文色彩的内容自觉融入到教学中。比如,一个同学答的并不好,但全班同学都举手让他留在台上示范,教师问大家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师说:“某某同学平常特别爱帮助人,所以他的人缘就好,大家都爱帮助他!”这样不经意的点评有润物无声的效果。

  这堂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一课一得的理念体现不明显,尤其是对学生活动还不能很好驾驭,把握不够得当。

  讲课者辛苦,评课者真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便是最好的回报了。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6

  今天有幸,能聆听孙主任的《钓鱼的启示》,对于高年级语文课,本是毫无经验的我怀着非常想要学习的心情去听课,果然收获颇丰。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听课的感受。

  在读中感悟,分析作者的心情变化。在揣摩文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然后联系生活,教育学生做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走进课文,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认识生活中的是非曲直。

  朗读是高年级语文课文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朗读每读一遍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作为老师孙主任把我的非常准确,根据学生理解情况,提出相应的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学生由浅及深,逐步提高。强调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增强朗读的效果。老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更能显现朗读效果。

  本课孙主任主要由四个大部分组成,即引入课题、详解课文、提取道理、布置作业这四个部分来进行。我深刻的记得“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个中心思想,孙主任全程直击主题,举生活中的简单明了的例子,来突出中心思想,不仅学生听得懂,也更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听课的过程我把自己当成学生,身临其境,思路清晰,并且积极的思考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是真实的体会又是心灵的洗礼,非常值得和有意义。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7

  上午,伍明镇中心小学请到了合肥海棠小学青年教师xxx为全镇四、五、六年级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少年王勃》,感触匪浅。《少年王勃》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宴时写下千古名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王老师从引导学生复习古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发,初步介绍了少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带着这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去研读文章,再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阅读、思考、感悟。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探究懂得文章要表达的深刻主题。整个学习的过程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有自己的收获,在纵向和横向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大部分学生能用书中词语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学习的目的!

  教学中,王老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课堂上重现了朗朗的读书声。文中有很多词语含义深刻,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王老师又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了“笔走如飞”、“拍案叫绝”、“胸有成竹”等词语的.意思,避免了枯燥的词义讲解,使课堂气氛兴趣盎然,从而揭示文章中心:阁都督夸王勃“奇才,真是奇才”。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读的过程中,将书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背诵第三小节时,先引导他们体会秋景之美,激发他们记忆的兴趣,使他们活记乐背。在体会秋景之美时,又安排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课件,所以学生理解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时水到渠成。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8

  一样的爱,别样的表现;一样的课,别样的感受。林教师的这一节课给我的感觉是“精致”。

  一、目标的`制定明确合理,落实到位。教学流程清晰,直奔重点,简便化解难点,整个课堂十分流畅。

  二、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前主动预习;学会审题、扣题质疑;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句子的含义;学会边读书边圈画批注等。

  三、以读为本。读中感知资料,读中理清顺序,读中体会父母不一样的爱,并且读得方式多,读得有层次,有感情,教师的恰当指点与评价使朗读更有效。

  四、以生为本。林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充分鼓励学生说出不一样的理解、感受,既“求大同,也存大异”,并作出及时的肯定,还课堂以真实,还孩子以真情,让孩子畅所欲言,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

  五、个人看法

  1、“语用”方面较少。如目标3中的“经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述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理解父母的不一样的爱,感受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教师注重的是情感感悟,没有渗透表达方法的指导。还有“扔”字换成“放”字,目的也只是体会父亲严厉的爱,没有从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这一方面来体会。还比如,学习词语“得意扬扬”,能够和“得意洋洋”进行区别,以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所以,如果搭建更多的语言实践平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那课堂效果必须会更好。

  2、整节课按照预设十分顺利完成,如果能引发学生产生一些生成点,那课堂会更加“精彩”。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9

  新学期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我惊讶于学生的课堂常规。据了解,六三班还是有好几个调皮捣蛋、无心向学的孩子,但是,在课堂中,我认不出来他们。因为,整节课,学生都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作为新教师,课堂常规是我最头痛的。如何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去,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二、王老师在巡堂和课堂讲解中,很注意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掌握阅读、写作的一些方法。实施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交流时,每一个小组都有序地进行讨论、交流,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我的课堂中,也会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小组交流,但往往达不到效果,学生一讨论,教室就像闹市一样乱哄哄的,并且没有价值高的答案出来。

  三、朗读方面。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朱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地更换形式让学生朗读,富有层次感,并且及时地学生进行评价和表扬,学生的热情很高。

  四、知识迁移方面。教学让我们既要教学、研读文本,但又还要切实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到更多书本外的知识。所谓,“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王老师在这节课的最后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在积累名言的同时,加深了对“奇葩”的理解。

  纵观王老师整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效,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形式的研究上。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10

  在《雾凇》一课中,教师始终紧扣文本,以学生为主体,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有效的学习环节,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长进,兴趣盎然,从而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感受这一美丽而又奇异的景象。

  一、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以多媒体尽情展示了三九严寒、大地冰封,吉林市壮观景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雾凇。聆听着动听的音乐,欣赏着美妙的景观,学生仿佛置身于河畔,在雾凇间穿梭。

  二、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多维互动的,师生双方都应允对方的主观能动性,并给予激发、肯定和鼓励,探究雾凇形成的原因,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可以以文字的形式,也可以是画画,还可以是复述的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将被动的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活动,课堂成为心灵共舞的地方,教师和学生都是这个家园的主人。

  三、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流、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用优美的语言赞一赞,用巧妙的画笔画一画,用流畅的语言介绍介绍等等,都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11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谈科英老师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

  1、巧妙设问,纲目分明。

  课文多处运用设问,既能引起听众注意,又做到纲目分明,如“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等等,都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2、典型事例,验证观点。

  课文运用了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交响乐团的演奏,一是从瓶中拉出七个彩球的实验;分别从要有协作精神和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不同侧面,验证了要获得成功,必须与他人合作的观点,令人信服。

  3、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录音等教学设备营造氛围,让学生观看乐团演奏图片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人们常说:“文道结合”,在总结课文时,谈老师又让学生谈谈合作过的经历,不管是成功的、不成功的。这时学生畅所欲言纷,进一不加深了对合作的.认识,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我认为谈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正体现了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学习。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12

  听了杨晶老师的《雾凇》一课,她像大姐姐一样亲切的样子首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给予者,而是一个引路人、组织者,所以整堂课在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中层层递进,深入核心。本课杨老师以“奇观”为核心,先让学生领略雾凇奇观的美,再体会奇观形成的原因,最后由雾凇奇观引入祖国风光无限好,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整课条理清晰,线索明确,课堂结构完整。在教学中杨老师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语、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读书效果也很好。

  但我仍觉得有些问题值得商榷,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关于朗读,我认为是学生在对课文真正领悟、体会,对文本语言文字之美真正感受之后情感的迸发。在教学中杨老师将重点字词在课件中出示,是不是将学生体悟过程简化了,是不是将文本的作用弱化了。学生虽然感受到了语句之美,但我觉得感受得不够深入、不够透彻,五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感悟,词语的出示少一些为好。

  另外,整节课教师设计紧凑细致,但总觉得教师“牵”得太多,“放”得不够,学生跟着老师牵的线一步一步地走,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体现得不够。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时自己发现问题,找出答案,最后将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教师预设的越多,课堂生成就越少,而课堂生成往往是最亮的亮点。

  此外,对小导游的设计,我的意见和大多数听课老师一样,就不赘述了。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13

  感谢郑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这么好的高年级的语文示范课,我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为我们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郑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

  整节课教师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课堂总是勃勃有生机。

  二、课前准备充分。

  赵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十分娴熟,对文章的背景及相关知识熟悉,讲解内容正确、到位,过度自然,由此可以看出赵老师课前备课十分认真,没有这么认真的备课

  ,就不能上出这么好的课,我认为,郑老师这种敬业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三、学习方式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在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通过组织、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读书、质疑、讨论、交流等形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读一读、划一划、说一说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解决,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篇14

  本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三个小动物处理礼物的不同,所以结果也各不相同。课文寓人生哲理于有趣的.故事中。教学时,教师创设了情境,注重学生的体验,让他们通过选择—体验—感悟三个环节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释放愿望,自由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角色,说说你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释放了学生敢想,敢说的这种愿望。

  二、注重细节,教给方法,指点习作。课文中,无论是小猪,小牛,小猴还是土地爷爷,都很有个性。这得益于精彩的细节描写,例如,“舔舔舌头”“看了又看”“忍不住”“哈哈大笑”等等,教者在教学文章时,能注重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去体会,去阐述,无疑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没有把课文蕴含的道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外显交流,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03-17

语文公开课评课稿02-01

小学语文评课稿10-14

小学语文评课稿08-24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10篇03-17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10篇)03-17

小学体育公开课评课稿04-12

小学语文课的评课稿03-31

小学语文课评课稿03-31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通用10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