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追寻教育大师》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追寻教育大师》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追寻教育大师》读后感1
小学生都是很害怕作文课的,现在也是这样。当年钱穆教作文的方法很有趣,他认为,作文就是说话,口中如何说,笔下就如何写,出口为言,下笔为文。他要求学生口中想说什么如实写下即可,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发问。有一天下午,钱穆要求学生做作文,作文题目为《今天的午饭》。学生的作文交上来以后,钱穆选择一篇写得好的将它抄在黑板上。这篇作文是这样写的:
今天午饭,吃红烧肉,味道很好,可惜咸了些。
通过这篇作文,钱穆告诉学生,说话、作文要有曲折,就像这篇作文的最后一句:可惜咸了些。
小学生写作文,常常会感到没有写作内容,既而就会失去写作兴趣。于是钱穆常常带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去了解社会,去观察生活,去开阔视野。有一次,他带学生来到郊外的一个古墓边,这儿有上百棵古松。他叫学生各自找一棵树坐下来,静观四周地形景色,然后各自当场写下来。接着再叫学生围坐在一起,要求每个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什么地方有人忽略了,什么地方有人遗忘了,什么地方轻重倒置,什么地方先后失次,什么地方详略不当,当场要求学生讨论,根据眼前实景相互对照,进行修改。这样学生们感到既生动有趣,又切实有效。讨论完毕,钱穆又引导学生说,今天还有一景,你们没有注意,你们听听头上有什么声音?学生们根据老师要求,都纷纷竖起耳朵来听。接着,他要求学生注意,这种风声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此外因多古松,风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密,风过其间,其声飒然,自然与他处所过风声不同,这就是松风。学生们在钱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几多思考,几多观察,几番讨论,纷纷感到其乐无穷,终于笔下也就言之有物了。
这样历时半年,这些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最短的都能写出几百字的`作文来了,最多的已能写千字文了,并且都能文从字顺,条理明畅,言之有物。
钱穆认为考试不能单纯只看学生静态的学习结果,考试考试,“考”是为了让学生去“试”,让学生更爱学习,更知道怎么学习,学习什么,考试应该让不同的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评价。人与人之间无论是先天禀赋还是后天影响都是有差异的,古人所谓“一娘生九子,子子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与人相比,有时是不能用一个标准的。多给学生一把尺子,学生就会多一种长度。
分数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更不是学生的命根,考试也不是教师的唯一法宝。
《追寻教育大师》读后感2
如今的时代已经今非昔比,但身为一名当今的教师,相信在脑海中也会无数次地疑问:什么是教育?西方有一种意味深长的诠释:把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然而我们作为教师又剩下了什么?曾几何时,又有多少教师固守着陈旧的教育理念,不肯做到真正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又有多少学生为了考试尽可能得高分,不得不压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学科;更有甚者,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甚至导致厌学、恐学,内心畸变,人格扭曲,这的确是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所极不愿看到的.状况。
于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如果我们在平日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追求分数,置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于不顾,是绝对不会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创新能力是学生的一种潜能,等待教师去唤醒,去激发,去激励他们自由想象,勇于实践,不断探究。作为教师就放手吧,大胆让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去体验学习的乐趣,去领略生活的多彩,去感悟生命的奥秘,给予他们创造之时,创造之地。
【《追寻教育大师》读后感】相关文章:
追寻幸福01-03
投资大师名言11-11
建筑大师名言11-11
绘画大师作文01-17
追寻幸福作文01-03
投资大师经典语录10-25
音乐大师名言09-30
设计大师的细节名言12-28
投资大师名言通用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