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时间:2022-10-28 08:38:10 教育 我要投稿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

  近期我读了一本关于养成教育的书籍《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感触很多,简介以下一些体会,《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书中写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孩子们有修养,行为规范得体,成为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们的成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可以主宰我们的人生。

  正如书中所言,我认为孩子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与否。孩子习惯好,家庭往往是美满的。例如:孩子学习习惯好,学习成绩好,全家人都高兴;孩子有文明习惯,街坊、邻居都夸奖,家长心里就美滋滋的;孩子劳动习惯好,手底下有活,经常帮助家长干活,家长就感到孩子懂事,更喜欢孩子;孩子有孝敬老人的习惯,家庭关系就和谐,家长的脸上就会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作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没有科学的方法,单凭热心和干劲儿是不行的。现在有些教师和家长在行为习惯上虽然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因为不科学,所以不见成效。平时靠管、卡、压的办法,孩子们被管得表面服从,可是老师或家长一不在场,就原形毕露。有的家长于是采取简单生硬的'方法,久而久之,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目前,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迁就多,要求少,说教多,训练少,结果是很多孩子是天桥的把式,能说不能干。有的学生在班、队会活动上慷慨激昂地大赞劳动光荣,可是在家里连袜子都不洗,因此,我认为家长和教师要对孩子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不断强化。

  (1)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例如,教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家长可利用各种不同的场合,如去商场购物、乘车买票、不小心弄脏别人的衣服、外出作客等对孩子进行教育。又如训练学生的劳动习惯,家长可以把大扫除和美化家庭居室结合起来,把家务劳动和学习简单的修理、烹调技术结合起来。再如训练孩子专心学习,可以让他拿着书本到电视机前去看,看看他有没有意志力,不受干扰,专心学习,孩子感到信任,很有兴趣。这样就把枯燥的训练变得饶有兴趣的活动,孩子就会兴致勃勃地主动参加训练了。

  (2)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训练中给孩子提要求要明确,特别是指导要非常具体,从每个细小动作入手,从坐、立、行走开始,对握笔姿势,看书姿势等都要给与指导,有些孩子缺乏起码的生活经验,如果不给以生活指导,很难形成良好习惯。要手把手地教给孩子如何刷牙、洗脸、如何叠被子、擦桌子、扫地……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作为教师,我们就要义不容辞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他们今后幸福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每时每刻从好习惯做起!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2

  我赞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当从习惯培养开始。而幼儿园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是一本好书。作者孙云晓教授在本书中阐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等系列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典型的教育案例,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一个教育专家独到的教育智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说的简单一点,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本文从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展开了良好行为习惯实施内容我感觉很全面,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我想:作为一名新时代幼儿教师,必须学好这些理念,并能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适时的渗透一点,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教育契机,给予有效的引导。它说: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有了某种能力,因此可以说,习惯养成得越多,人的能力就越强。这是一种积累的过程。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会加速他们的成长进步。养成一个好习惯,应当想方设法让孩子明确需要,与孩子一起经常讨论制定培养哪几个习惯,并结合科学的教育手段,我概括好习惯培养的步骤:一通过体验,认识习惯的重要性;二、进行形象的榜样教育;三、持之以恒地练习;四、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五、创造好环境,培养好风气。

  愿我们将孩子的习惯培养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来,当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的确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幸福。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3

  读了关鸿羽教授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后感想很多,关鸿羽教授是著名教育专家,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研究室主任,兼任普教研究所副所长。而他写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是我国第一本养成教育系统的著作。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的封底页中写道这样一段话: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知识就这些。”

  从他的这本书中可以看出,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不是自然的。如果养成了不良习惯,要把它转化成良好的习惯,就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为了不让孩子经历这种痛苦的磨练,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因为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锐的,而且孩子往往具有“向师性”,他们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书中也提到了教师须达到的几点要求,在此写下以提醒自己:

  1、以德育德

  2、以才培才(以学促学)

  3、以趣激趣

  4、以情动情

  5、以意炼意

  6、以性养性

  7、以行导行

  我读过此书,觉得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觉得每个孩子来到学校时都是一块什么都没有的土地,教师在上面播种什么都很重要,它关系到田地上将来会是果实累累或是杂草丛生,为了使孩子离开学校时都会是一幅美丽的田园画,我们教师就应慎重地种下每一颗种子,所以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良好的修养,给孩子起到一个好的模范作用,使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4

  拜读了孙芸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我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本著作为我们任何年纪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精神食粮,是指导我们如何做好教育工作的一部好书。闲暇时拜读孙老师的著作,既能增加趣味,又能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还会大大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

  书中并不是一味的说教,既有必要的理论,又列举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读起来感慨不己。我很赞成孙芸晓老师给我们的诸多建议,如:“一分钟赞美法”“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原则”“计划周密有条理的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尊重的规律”等等这些措施科学合理,又简单易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特别对现在的小学生影响更大。可是我们都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随处可见,不做作业,随地吐痰,对人没礼貌,打架骂人等。这些坏习惯的养成已经对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为学校老师们的责任很重大。如果放任自流,那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即如书中所说包括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

  当然,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我们一定要在这关键环节不让孩子掉队。因此,我们可以好好地学习,孙芸晓老师提倡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原则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学会关爱别人,结合学校的感恩教育,爱的教育再根据学科的知识教肓,有机地渗透爱心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爱,感受爱,心中处处充满爱。不能老抱怨的学生多么不听话,多让人伤心。何不用抱怨的时间来思考用什么办法帮助和引导孩子的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从书中例举经验中可以发现,给孩子赞扬不能说些假、大、空的话,而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更重要的是,必要时还可忽略一下孩子所犯的'错误,不要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却用放大镜来看待孩子的缺点。

  孙老师也曾在书中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如果养成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有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我不断反思”。愿我们将孩子的习惯培养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来,当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的确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幸福。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5

  闲暇之余,认真拜读了张仁贤总主编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让我受益良多。本书共有五个专题,分别是:科学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思维习惯;得体的处事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书中阐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等系列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典型的教育案例,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一个教育专家独到的教育智慧。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他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当从习惯培养开始。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读了这本书,不但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读后还会大大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认真阅读,它会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会激励我们更加懂得我们教育人生的价值,使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书中并不是一味的说教,既有必要的理论,又列举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张仁贤老师给我们培养习惯的诸多建议,如:“合作交流”“用心观察、善于反思”“遇事宽容”,“心怀感恩”“乐观对待事情”“学会理财”等等这些措施科学合理,又简单易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特别对现在的小学生影响更大。可是我们都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随处可见,不做作业,随地吐痰,对人没礼貌,打架骂人等。这些坏习惯的养成已经对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为学校老师们的责任很重大。如果放任自流,那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即如书中所说包括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

  书中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如果养成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有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我不断反思”。愿我们将孩子的习惯培养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来,当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的确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幸福。

  我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教师,必须学好这些理念,并能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适时的渗透一点,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教育契机,给予有效的引导。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6

  我认真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我觉得这是一本给众多人的思想久远而深刻影响的一本好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本著作为我们任何年纪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精神食粮,是指导我们如何做好教育工作的一部好书。闲暇时拜读孙老师的著作,既能增加趣味,又能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还会大大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朱永新老师说:“云晓是一个真正走进儿童世界的学者;而我们通过阅读他的作品,在走进孙云晓世界的同时,也走了儿童世界。”我相信,有这样一本好书,它会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会激励我们更加懂得我们教育人生的价值,认真阅读,一定会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孙老师的这一名著会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会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巨大的'精神力量。

  孙老师用了七个章节精辟论述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一主题。他以一个作家的细腻和敏锐,以一个文人的独立思维,去深入地观察相关的问题,去观察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他的文章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极具文学性和人文性。他的这一著作对我们做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反复细读和品味的价值。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书,第四章做人的习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说“‘做人’绝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范畴内的概念,更不仅仅是一个空泛的词语。它与我们的生活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长期以来,‘做人’似乎总是停留在纯粹的道德范畴,实际上它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概念。”文中提到:“拥有一颗爱心是做人的基础,做人离不开四块基石,即真诚待人(爱心),诚实守信(诚信),认真负责(责任心),自信自强(自信)。”这里的第一块基石就是爱心。我们知道:爱,那是真正的智慧,没有对人纯洁的爱,没有对美好人性的向往,没有对生命的关怀,没有最起码的人间温情,也就没有了生活,世界也就没有阳光。读孙老师的这一名著,使我明白了作为教育者,也必须是爱的使者,让悲悯与同情成为我们的生命情感,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使下一代拥有以生命尊严为基础的价值观,拥有美好心灵,使整个社会真正地实现和谐。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7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是一本好书。作者孙云晓教授在本书中阐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等系列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典型的教育案例,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一个教育专家独到的教育智慧。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他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当从习惯培养开始。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读了这本书,不但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读后还会大大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认真阅读,它会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会激励我们更加懂得我们教育人生的价值,使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书中并不是一味的说教,既有必要的理论,又列举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孙云晓老师给我们培养习惯的诸多建议,如:“一分钟赞美法”“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原则”“计划周密有条理的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尊重的规律”等等这些措施科学合理,又简单易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特别对现在的小学生影响更大。可是我们都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随处可见,不做作业,随地吐痰,对人没礼貌,打架骂人等。这些坏习惯的养成已经对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为学校老师们的责任很重大。如果放任自流,那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即如书中所说包括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

  孙老师也曾在书中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如果养成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有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我不断反思”。愿我们将孩子的习惯培养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来,当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的确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幸福。

  我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教师,必须学好这些理念,并能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适时的渗透一点,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教育契机,给予有效的引导。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8

  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用多年时间进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科学实验,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我国第一本养成教育系统著作——《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书中针对道德习惯培养;学习习惯培养;思维习惯培养;生活习惯培养等方面阐述学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并阐述了习惯培养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他认为在幼儿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效率最高,过了幼儿期,则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特别是如果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则要花成倍的时间来矫正。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遵循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书中还特别强调习惯培养的一致性,学校、家庭和社会(大千世界)的行为习惯要一致;家庭中父母、学校中老师自身的言行要一致,教育者的方式不一致会使教育者失去教育的权威性;培养儿童自身言行的一致性。习惯培养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心理过程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性;要考虑儿童学习、生活的整体性,要考虑把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和不良行为的矫正相结合。并给教师提出许多建议,例如:.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孩子的感情;要有一颗公正之心;培养好习惯不能改变孩子天性;引导孩子相互欣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等。

  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啊!由此让我很高兴自己在平时教育孩子和学生时总是有意识地教给他们正确的语言、行为和思维,特别是每逢家长会或平日里与家长交流或家访时总要求家长多鼓励孩子自己来学习、劳动等。一年级上学时就告诉所有的家长从小应该让孩子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的习惯 ,千万别以为孩子小,吃饭穿衣都要帮着做,孩子上了小学还整天帮着理书包,削铅笔……久而久之,孩子的习惯丝毫没有养成,还滋长了他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变成了只会“张口吃饭,伸手穿衣”的“小废人”,懒散、不孝顺等等不好的品行就随之而来,而造成这一严重后遗症的就是——为人父母、师长的不放手,没有没有为孩子创造习惯养成的条件,试问,一颗小树,不经历风雨怎会长大呢!何况这是一个人应该且必须的行为习惯,怎能总是父母师长包干代替呢!

  以前总认为“教育”不就是教育孩子们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吗?读罢此书,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很幸运,这本书改变了我的观念,从小要注重培养学生是养成习惯。有了这本书,让我们的教育又有了可参照的一面镜子。只重视孩子智育的发展,想必要培养一个杰出的人才,那也是难事!因为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9

  闲暇之余,认真拜读了林格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让我受益良多。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典型的小故事,字里行间处处闪烁出一个教育专家的教育智慧,那细致入微的点点滴滴的教育经验和妙招,既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精神食粮,又让我们感到了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这本书在详细解释了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养成教育的特点、关键期、方法和途径的同时,又通过很多生动的小故事,介绍了养成教育的14项内容和操作方法,令人感慨不已。我很赞成林格老师提到的养成教育的方法,如“榜样法“、“体验法”、“持之以恒法”、“家校合作法”等等,这些方法措施合理,简单易行。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方法就是“反复训练法”。书中说道: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是的,对于习惯而言,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才是实现转化的关键。由此我想到了一次家长讲座时听到的: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吗,让他重复33次,想改掉他的坏习惯吗,让他重复上百次。在平时的工作中,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也可以引导教师们坚持这样去做:首先保证训练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其次训练必须严而又严,只经过痛苦的磨练,才能养成好习惯;再次训练必须要求具体,这样学生才容易掌握要领;最后训练必须是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只有把内部的意志力与外部的`强制力结合起来,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保障。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养成有多么重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养成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习惯,往往起缘于一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但它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享受优质生活的能力。寻求最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的目标。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提高成绩;同时健全人格,学会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应该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读书真好,即学即用,如获至宝,我会将这本书常伴左右,因为书中的金玉良言还需要细细咀嚼,因为书中的思想还要不断地吸纳,因为书中的理论还需要与我的实践相磨合……看来一本好书也如一种好习惯——终身受益!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0

  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啊!由此也让我想起网上看到的一则短评:据说,上万日本人离开体育场,地上不会留下一片纸片等垃圾。就这一个好的卫生习惯、一点“小事”,让人们惊呼:日本人太可怕了,日本人没有理由不成功。

  小事决定成功,如若家长和老师还在一味追求高分,只重视孩子智育的发展,想必要培养一个杰出的人才,那也是难事!因为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人、成功的基础。

  养成教育怎样抓?怀仁一中的领导认为,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所谓“大处”,就是一切从培养合格的'学生构想,而“小处”则是从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我也极为认同,特别是细读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一真理!面对孩子,我们应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姿正确,首先老师就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家长和老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影响力。这力量绝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而是教育者用生命对学生的教育。

  教育无小节。在学生活动的世界里,教师应约束自己,不要以为是细枝末节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知道细枝末节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话更具吸引力的。每个教师都要用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学生,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教育的方法种种,在这本书中可谓包罗万象,如境教法、身教法、训练法、言教法、实践锻炼法、指导自我教育法、疏导法等等。

  至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作为重点看了好多遍,特别是班上也有学习磨蹭的孩子,上课不专心的孩子,写作业马马虎虎的学生也不少,文中提到的妙招有种一开学就想在我的学生身上试试的冲动,是呀,读书真好,即学即用,如获至宝,相信我会将这本书长伴左右,因为书中的理论需要与我的实践相磨合,因为书中的方法需要借鉴并因生而宜作改动,因为书中的金玉良言还需要细细咀嚼,因为书中的思想还要不断地吸纳……看来一本好书也如一种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啊!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1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0-26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10-28

教育随笔:幼儿习惯培养05-15

教育随笔幼儿习惯培养05-08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书心得03-14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5篇09-07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5篇)09-08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精选23篇)12-02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0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