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踏青随笔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节踏青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节踏青随笔1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由于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便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最是一年春好处,清明踏青正当时”。虽然绵绵的春雨下了一夜,渲染了几分迷蒙黯淡的气氛,但仍未阻挡我们全家去长寿湖踏青的脚步。
一下车,满眼的春色让我目不暇接,令人心旷神怡。瞧,遍地的郁金香五颜六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有的刚抽出花骨朵,有的含苞欲放,还有的绽开了笑脸拼命地怒放,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再定睛一看,郁金香的花瓣呈椭圆形,中间是黄澄澄的花粉,还竖立着一根根又直又细的花蕊呢。我情不自禁地凑近花朵嗅了嗅,那淡淡的花香使人陶醉。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像是给大地铺上了华丽的织锦。微风徐徐,花儿舞动着纤细的.身姿,连连点头。仰头一看,啊,不计其数的风车随风旋转,宛若一朵朵流动的五彩花。
午后,我们来到长寿古镇一览风光。沿着河堤蜿蜒前行,脚下那坚实厚重的青石道路,不知丈量着多少岁月的痕迹。眼前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房屋,房顶由无数瓦片盖成,层层叠叠,四个小角还翘了起来。墙面由灰蒙蒙的砖块砌成,古朴典雅,别有韵味。阳光洒在清澈的小河里,河面上顿时波光粼粼,泛起一圈圈细小的波纹。那小桥流水,旋转的水车,吐芽的垂柳,使小镇显得格外清幽美丽。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清明踏青,我乐,我盼!
清明节踏青随笔2
我向来喜欢春山如黛、泉水叮咚的春天,与生俱来害怕寒冷的我,每到冬天来临的时候就开始期盼温暖的春天,盼望可以甩掉棉衣却也不再冻伤手脚的美好日子。
我的生机是属于春天的。生在西北,不像四季温暖如春的南方,于是春天在我的心里显得弥足珍贵。儿时的记忆里,弥漫着好多春天美好的往事。喜欢用报纸糊风筝,起风的那天,定会带着堂妹去山上放。西北老家春天的风可大了,有一次还把家门口一颗老杏树拦腰折断了,所以风筝糊的再笨重,也一样可以飞上天。跟邻居家的孩子去焦沟河里抓蝌蚪,用瓶子兜回家倒在门口的一个废弃的石槽里,盼望着它们早些变成青蛙……
这是我在异乡兰州的第一个春天,恰逢清明学校放假,便约上故友去郊外踏青。
春水初生,春林初长。漫步在黄河岸边,聆听黄河水滔滔的歌唱,夹杂着这个城市白天的喧哗,那种小时候在农村随处可寻的宁静似乎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遍地都是“城市化”的绿草地,方方整整的。所有的草全是一个品种,一样的个头,清一色的色彩,如出一辙。这使我又想起故乡的春天:每到这个时节极其的热闹,满山遍野挖野菜的人特别多,嫩嫩的苜蓿,苦涩的苦苦菜,还有微带辣味麦喇喇……那里的山川草木是上帝的恩赐,人们不分你我,按需分配,妇女们挎上一个竹篮,哼着小调,领着自家顽皮的小孩,往山上去了,不用费多大功夫,便能摘上满满一篮子,于是在黄昏时分,各家的饭桌上都会有几盘醋溜的野菜,是那么的可口,虽不像周作人江南故乡的马兰头的荠菜,却也是另一种风味。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放眼望去,黄河岸边的杨柳都吐出新嫩的枝芽,在娇柔的阳光下更是春意融融,料峭的春寒终将向我们挥别,其实,再和熹的春光也阻挡不了人们对城市生活追求的`脚步,不过终有一天,还将回归自然。就像王安忆在《忧郁的春天》里谈到的那样:“城市是混凝土的世界,本没有鲜明的颜色和格调,只有等到忧郁成为生理的病症,才会正视春天的感伤。”回眸人类走过的历程,从一开始就上演着征服自然的大戏。远古的刀耕火种已经腐烂,农业文明的斧子已经锈迹斑斑,我们自豪而仓促地踏进了工业文明的新天地,被那里的世界蒙蔽了双眼,头脑充斥着金钱与势力。于是,有了遍地的工厂,滚滚的烟雾,没有了清澈的河流,碧蓝的天空,如今,连春天也更难寻觅。不过,忧郁的背后总还是好的吧,我相信这样的现状不再久远,若干年后的春天一定花红柳绿,遍地芬芳。
郊外四野里的桃花,此时是如此激奋,夸张地吐出粉红色的花瓣,进袭这座城市混凝土的外壁,你必须经过忧郁的历练,才有对自然的崇敬之意,才有抵抗力,抵抗这样的春天。
清明节踏青随笔3
时下,鸭梨儿并不是国人爱食的水果,这不仅因为又涩又大的梨核难以入口,更因为水多肉少的梨儿除了解渴去火,实在没有多少美味可言。大学毕业后,分到一处山乡中学任教。当地的同事家里有梨树,每到秋季果熟时节,同事就邀请到梨行里吃梨。看到那缀满枝头的金黄梨,忍不住摘一个大快朵颐一番,但往往吃不上一个就作罢,同事送的梨子也送了别人。
每年春天的看梨花,却是少有的兴致。那满山遍野的梨花,如圣洁的流云,似绽放的木棉,将整座山装点成为一片片雪野,在山坳石缝间突兀而出,错落有致,成为游人最为赏心悦目的一景。
俗语说:“梨花落,清明到。”今年的清明节,天气持续降温,加之多年罕见的一场暴雨,盛开的梨花得以连日不败,在乍暖还寒的仲春时节显得愈发清丽,惹人怜爱。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来到“千亩梨花飘香”的神童山下,体验清明踏青的乐趣。
山还是那座山,树大多还是那片树,但游人如织,或举家同游,或朋友相邀,或情侣相携,在一片片赞叹声和相机闪光之中,这座往昔落寞的小山显得格外喧闹而嘈杂。走在山间小道上,对扑面而来的梨花便更多了一份流连。
心仪梨花,始于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那质朴素雅的白花,恰如无瑕美玉,更胜出水芙蓉,给人以生命的敬畏和无尽的遐思;感念梨花,是在读过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后,蓬勃绽放,如雪如荼,让人心生敬畏而倍感爱怜。如今,在这座小山上走近梨花,质朴的花,一簇簇,一丛丛,缀满枝头,迎风招展,没有牡丹的雍容,没有桃花的娇艳,没有水莲的孤傲,没有菊花的萧瑟,冰清玉洁,独立寒风,让人顿生敬畏和怜爱。一阵山风吹过,碎散的花瓣微微颤动,我的心也随之而栗——多可畏可敬的花啊,在这贫脊的山间绽放,耐得孤寂清苦,不惧风霜雨雪,如大山母亲般坚强不屈,孜孜以求。回头再看这冰清玉洁的梨花,越发觉得她的可亲可敬。
那株老梨树怕有几十年了吧,合抱粗的身躯,苍劲盘旋的`虬枝,婆娑的枝叶,在山间拧成了一股劲,绽放出一树的雪白,给人“伏青白以死直兮”的敬意。年轻人纷纷在树下合影,脸上洋溢着花样年华的幸福;爱动的孩子攀上树,模仿着影视中名星的动作,尽显童真烂漫的可爱。一树梨花一树春,穿梭于梨花丛中,春天的美好荡漾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生活便有了别一样的色彩。
晚上,在山下与朋友聚餐。席间,上了一道菜,用南瓜状小盘托着半块精美的熟梨,入口如鲜美的桃子,软甜清爽,别有滋味。“梨子的滋味,尝一尝才知道。”人生更是如此,落花流水春去也,在这梨花盛开的时节,拥有那份美好,何必计较曾经的短暂?
清明时节梨花香,一树梨花一树情。
【清明节踏青随笔】相关文章:
清明节踏青随笔02-11
清明节作文踏青随笔06-25
清明节踏青随笔通用11-19
清明节踏青随笔6篇02-11
清明节踏青随笔(6篇)02-11
清明节踏青随笔(精选6篇)02-15
清明节踏青随笔(3篇)11-03
清明节踏青随笔7篇11-03
清明节带着孩子踏青随笔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