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事迹材料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1
20xx年,一座隧道开工建设,一位青年大学生毕业。走出兰州交通大学校门的韩xx,来到xxxx大山深处的大理至瑞丽铁路大柱山隧道中国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地。原计划只有几年工期的建设项目因为施工难度不断延期。打通“世界最难掘进隧道”成为建设者们的执念,韩xx坚守在横断山区,和隧道一起“成长”。
12年后的20xx年,超级工程大柱山隧道贯通,“技术小白”韩xx也成长为出色的铁路工程师。12年的青春、在大柱山隧道里的4000多天,执着、理性、乐观、自信的韩xx成为这个时代铁路青年美好形象的代表。
韩xx,中共党员,中国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曾获得中铁一局集团杰出青年、xx省劳动模范、xx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12年,青春无悔
横断山,路难行。位于四川xx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的横断山脉,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险峻的山脉之一。
滇缅公路、成昆铁路,百年里中国人在横断山以生命筑路。被联合国称为“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从横断山脉边缘通过,而20xx年开工建设、330公里长的大瑞铁路,穿越横断山脉。
20xx年的一天,汽车在山路上颠簸着开向大山深处,韩xx带着简单的行李住进了半山腰的工棚。第二天清晨,他戴上安全帽来到大瑞铁路建设现场,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远方,他的同龄人正穿着白衬衫走进城市里的办公室。然而,对他来说,更大的人生考验还在路上。
大瑞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完善路网布局、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项目之一。作为中缅铁路通道的重要干线,大瑞铁路连接南亚、东南亚国家,推动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开通后将结束xx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
从横断山脉腹部穿越的大柱山隧道是大瑞铁路全线最高风险隧道,其恶劣的地质环境让建设工期从最初的5年半先是调整为8年,后又调整为13年,足以见得项目推进之艰难。
大柱山隧道一共穿越12条断层,在燕子窝断层,韩xx和同事们24小时轮班施工,26个月只掘进了156米,平均每天掘进约20厘米。
“在其他地方,用手指抠都能抠这么长……”韩xx说。然而这里是横断山脉,地质复杂程度超过了建设之初的预想。
在大柱山隧道里,有些区段温度在40摄氏度以上,尽管放有冰块降温,但待2个小时以上,人的体力就会大幅消耗。7座抽水站的56台大水泵接力抽排隧道内部涌水,地质带来的涌水、突泥频繁发生,建设中的大多数时段,建设者们都在应对和清理突然涌出的大水和泥浆。
xx市xx区水寨乡平坡村,奔腾不息的澜沧江边,时间一年年过去,韩xx和同事们住的彩钢板房老化了,重建又重建……
打通全长14484米的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是韩xx的执念。
身边年年有人离开。“我也想过离开,可是这条铁路肯定得通。与其留给后面的人,为什么自己不成为那个打通的人?”对于坚持,韩xx这样解读。
在努力打通大柱山隧道的第9年,一篇来自铁路记者的报道这样写道:“火车只需7分钟就能穿越14.5公里的大柱山隧道,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7分钟的畅通……要付出13年的青春。”报道一推出就被几十家媒体转载,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络热点。
韩xx的这份执念和坚持在20xx年4月28日8时36分收到了回报:大柱山隧道全隧贯通。
一座隧道,12年,韩xx和他的同事们从青春年少到鬓生白发。青山之中,这一份青春无悔如此震撼。贯通那一刻只有欢笑,没有艰辛。
掌子面,炼就真金
“水深火热”是大柱山隧道广为人知的施工环境。受澜沧江断裂带影响,大柱山隧道的涌水能轻松灌满21个西湖。这种围岩裂隙水最高涌水量可达每小时3300立方米,最大水压3兆帕。可以打透岩石的钻头,在这里有时竟然打不进去。“硬岩富水”四字,形象描述了施工地段的地质特点。
韩xx和同事们在隧道掌子面水平钻孔,放入防水工业内窥镜对探孔内出水点、岩性进一步观察判定,制订了“远水近排、泄水降压”的施工方案。
在涌水掌子面附近,韩xx和同事们打出50多个泄水孔,每个孔长50多米。总长度超过2500米的钻孔成功将掌子面涌水量从每小时3300立方米降至每小时150立方米,水压从3兆帕降至0。2兆帕。硬岩富水段顺利实现带水作业,掘进工作快速推进。硬岩富水段的.这一泄水降压工法在大瑞铁路其他隧道得到了推广应用,并被评为省部级优秀工法。
韩xx认为,现在再面对横断山脉的断层,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以处理。“开始时我们太没有经验了。经验是在处理现场问题中积累的,特别珍贵、有用。大柱山隧道就是我的另一个大学,我在这里学习了10多年。”
韩xx和同事们自行设计加工了隧道二衬混凝土喷淋养护台车,接通水源后不需要持续盯控;自行设计加工了单线铁路隧道仰拱背模,破解了单线铁路隧道空间狭小、仰拱及二衬矮边墙一体浇筑的难题。
对断层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的处理方案和横断山脉地质特点深度思考总结后,韩xx主持编写了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断层处理中采用的多项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
隧道里,技术人员需要经常穿过“水帘洞”般的地段到掌子面查看围岩地质及出水情况。即使穿着雨衣,韩xx每次也会全身湿透。这些地下水只有18摄氏度左右,他的身体每次都要承受冰寒的痛苦。
施工记录里写道:一次掌子面突发管涌,掌子面可能整体失稳,必须尽快使用袋装水泥封堵。现场作业人员不愿靠近,韩xx抬起一袋水泥第一个冲到管涌位置。现场作业人员随后加入,最终化解了这次险情。
回忆这次险情,韩xx说:“现场作业人员不敢靠近,是因为他们不懂地质情况,无法综合判断,担心人身安全;我懂、我能判断,所以我才敢冲上去。这不是我有多么大无畏。要冲上去,首先要确定人身安全没有问题。排在大无畏前面的,一定是‘安全第一’!”
这位“80后”技术带头人在施工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智慧、理性、冷静和担当,留在了许多建设者的记忆里。
“兄弟团”,共克难关
“大柱山隧道的建设驻地在大山里,最近的集镇在8公里外:那是一条只有100多米长的小街,刚来时只有几个杂货铺,现在已经有小超市了。我最怕深夜手机响,手机一响,一定是现场有麻烦事了;机械日夜不停地轰鸣,人在隧道里常常不会想到隧道外的事情;一年回家乡乌鲁木齐一次,那里有父母、妻子,平时最怕知道他们生病;哪有什么娱乐,根本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
韩xx的语气里总是透着一种轻快,说上面这些的时候也不例外。
一个地方、一座隧道、10多年,为什么你能如此?面对记者的提问,韩xx说:“不是我,是我们。我是我们。”然后,他说出了姜栋等一大堆名字。这些人都是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
“不是我一个人,我们都在这里。因为粗线条、乐观,所以我们才能坚持下去,隧道才能尽快打通。”
“我大学毕业就来到这里,一待就是10多年。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辛苦,许多人比我更辛苦、更有压力……”
韩xx一次次强调。
在铁路建设现场,“兄弟”这个词常常听到。在大柱山隧道建设者的口中,这个词出现得更频繁。从开工到现在,进入第13个建设年头,青山和隧道中的并肩携手,漫长的建设时间和一次次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施工困难,让他们成了感情深厚的血肉“兄弟团”。
现在,大柱山隧道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大瑞铁路共有40多座隧道,大柱山隧道通了,大瑞铁路开通运营就胜利在望。
大柱山隧道贯通后,建设难关渡过、“兄弟团”被打散。作为技术精英的韩xx被分派到其他建设项目。
在大柱山隧道,韩xx心怀“一定打通隧道”的执念,从见习生到技术员、隧道技术主管、工程部部长、总工程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隧道工程技术管理者。“80后”韩xx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给了大柱山隧道,而大柱山隧道也给了韩xx非同寻常的回报。那段经历带来的成长,已让他在新的工作中成为同龄同业者的楷模。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2
一、建立和谐班组,增强班组凝聚力
班组建设,思想先行。生产A班组大部分员工家在外省市,员工平均年龄较低,思想不够稳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最初,部分来到A班组工作的员工对本职工作缺乏热情,工作用心性不高,有的抱着“当天和尚撞天钟”的想法混日子,这种消极心态曾给班组生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班组调度任树斌同志发现这各问题后,主动找这些员工谈心,介绍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并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入手,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各种娱乐活动,释放工作压力,到郊区旅游,在游玩过程中与他们谈理想、谈人生、谈未来发展,使他们真正懂得人生的好处与价值,并规划自我的职业发展道路。任树斌同志还主动与他们的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做员工的思想工作,透过各种办法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及群众协作精神。经过努力,A班组员工稳定性及工作热情得到明显提升,班组员工的凝聚力大大增强,为公司培养并挽留了许多技术骨干。
二、知识武装头脑,建立学习型班组
没有坚实技术力量的班组很难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在班组中营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良好氛围,班组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轮岗计划。利用班前会和停产检修时间,组织班组成员系统地学习油脂浸出工艺,对原有的工作的感性认识进行再认识,理论学习上再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对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并请专家进行指导,对设备运行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常见质量问题用心开展学习讨论。透过学习,使班组员工的整体操作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为使员工做到一专多能,A班组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员工在某一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调至另一岗位学习操作,实行轮岗学习,使大家对生产线的各道工序不但做到了解,而且能熟练操作。同时,用心创造条件鼓励员工自我学习,推动员工学技术的用心性和主动性,让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员工透过多种形式深造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效地推动并提升了班组乃至全公司技术水平。
三、把好质量关,建立优质班组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下,产品质量是决定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为给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在年初生产部对以往指标考核方案重新进行调整,促进公平竞争,A班组严格按照考核标准中的规定进行控制操作。几年来,A班组从年度排行和创造综合效益等方面全部排在公司首位,体现了班组的团队精神和质量意识,为公司的经营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四、节能降耗,为公司创造效益
在公司节能减排的大方向下,工作中全班组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最大努力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 20xx年8月,A班组发现两个车间的蒸脱机冷却水(指没有受到污染的水)没有回收,而直接排放,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班组人员发现这一状况后,发动班组员工出主意、想办法,对设备进行改造,把水输送到循环水池内加以回收再利用,改造后经专业人士测算,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十多万元。
同年10月,A班组发现二期车间生产时为了工作方便,使用一期粕库的输送设备,而二期的输送设备由于设计不合理又将物料带入二期的输送设备中,导致设备空转现象。根据这一状况,班组人员及时向生产部提出合理化推荐并被采纳,从而超多地节约了用电量。 20xx年的金融危机使得一些中小企业减产、倒闭,作为粮油加工企业,中纺粮油(沈阳)公司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从20xx年2月份到8月份,生产车间一向未满负荷生产,生产任务时断时续,给公司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很大影响。在这种状况下,班组员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班组及时组织召开全班员工会议提出“尽我们所能,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口号,员工本着以公司为家,人人关注公司发展的精神投入到生产中,坚决杜绝各种浪费现象。当发现车间蒸汽压力过高时,我们及时与锅炉车间的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将不必要的蒸汽压力降下来,从而超多地节约了用煤量。
20xx年8月中旬的一天晚上,A班当班,由于设备原因导致堵流,超多原料从设备检查口处溢出,散落在地面上,金黄色的大豆铺满了一地,当天正逢大雨,如果不及时将散在地上的`大豆回收,这些原料将会被大水冲走,给公司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预处理车间班长孙木男同志在紧急状况下,身先士卒的组织本班员工一部分继续生产,一部分员工赶到设备故障处,冒雨将大豆回收干净。在回收大豆的一个小时里,员工们身上全被大雨淋透也有一句怨言,大家都只有一个共同目的:保护公司财产不受损失。
五、排除隐患,抓好安全生产
对于油脂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生产过程中,我们牢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务必安全”的指导思想,警钟长鸣,每一天班前例会将安全放在首位来讲。每周、月例会中贯穿安全知识,摆出浸出油厂事故案例,以事故案例为反面教材,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在实际工作中查找、解决安全隐患。
以往车间检修期间,大型设备拆装过程中没有吊至合理位置,悬挂在空中,检修人员在设备下检修作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班组人员发现这一状况后,自发研制制作固定支架,将悬在空中的设备支撑,固定,同时向起他班组推荐此方法,有效地增强安全系数,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0xx年5月,生产A班承担了二期浸出车间消溶大修工作,工期为35天。整体检修人员包括本班组员工,外来施工人员总计50余人,大修中,涉及立体、交叉作业,职责之重大可想而知。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班组人员做起了兼职的安全员,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对于不认真佩戴劳动保护用具的施工人员给予批评指正,透过我们的努力,消溶、大修期间的事故率为零,同时确保了一次开机成功,公司领导给予了肯定和好评。
生产A班作为公司生产部的一个班组,虽然在以往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们从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而是把它看成新的起点。生产A班组全体员工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向更高的目标攀登,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3
过去的一年,xx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库上下努力拼博,锐意进取,全面落实上级仓储工作部署,全体保化人员脚踏实地,努力工作,365日风霜砥砺,以创新超越,不懈进取的精神,严格执行储粮技术规范,认真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企业理念,坚持做到“一符、三专、四落实”,大力发展“四无”粮仓,切实加强储粮管理工作,确保了该库存粮数字准确,质量良好,取得安全储粮率和粮仓“四无”率均达到100%的好成绩,使xx的仓储管理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一年来他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始终把仓储工作做为我们工作的中心
xx是一个集购、销、调、存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粮食企业,但做好仓储工作是他们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同时保管的大都是中央储备粮,中央储备粮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无论从仓库的发展,还是承担的责任,仓储工作是他们的立库之本,他们始终把它当作xx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员工有一种共识:仓储工作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因此他无论从人力、财力、物力上都向仓储工作方面倾斜,调动一切力量抓好储粮保管工作。
二、健全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储粮管理
仓储工作重在管,规章健全,措施得力,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是搞好储粮保管工作的关键。
对待仓储管理工作他们认真落实,不断完善各项仓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储粮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坚持三查即:平时一、三、七粮情检查,春夏冬普查和不定期抽查;在粮情检查上,严格执行统一时间检查、统一规范填写卡片、统一主任进仓检查的“三统一”,并且做到检查项目齐全,记录完整,使仓储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同时,他们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该库专门成立仓储工作领导小组,来领导协调仓储各项工作。企业一把手负总责,分管主任具体抓。化验科带领化验员分仓包干,对每仓入库粮食质量负责;仓储科带领保管员分仓包干,对每仓粮食的日常安全管理负责。同时,制定相关制度,逐级落实仓储各项责任制,并将经济利益与责任人保管责任、化验责任、岗位责任相结合。做到分工明确,奖罚兑现,责任落实。
三、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巩固提高“四无”质量
加大力度巩固和提高粮仓“四无”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该库保化人员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严格执行粮情检测手段和储粮技术规范,不断创新仓储管理工作。做到对入库的粮食入满一仓,平整一仓,对新粮提前涉入仓储管理,缩短新粮入库后管理空白时段。在害虫防治上,该库保化人员变被动的.“治”为主动的“治”,坚持卫生清洁制度,搞好卫生防治,杜绝虫害滋生的环境,在施药上,他们采取多种药剂,低剂量、小药包、粮堆立体除制法,因时、因仓、因虫、因药不同,把化学防潮技术和其它防治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互补配合,有效地提高了杀虫效果。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的巩固和提高了“四无”质量。
四、努力提高仓储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大力度提高科学保粮水平是做好仓储工作的智力要求,为此他们严格执行粮情检测手段和储粮技术规范,把科学保粮做为仓储工作的重要一环,加大科学保粮“软、硬”件的投资。
在该库千方百计促进仓储工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仓储保化人员更是以无私奉献、努力拼博的精神,以强大的责任感、使命感来履行自己的岗位责任。他们创新思维,延伸管理,保化人员不再是从粮食入库后才开始管理,而在在粮食入库前己介入粮食质量管理。由入仓的责任保管员对入仓的粮食全部进行重检,不合格的粮食一律不得入仓,从源头上为做好仓储工作打基础。在粮食入仓过程中,保管员们为确保粮质,总是坚守岗位。夏天,他们白天顶着的炎炎烈日,夜晚忍受的蚊叮虫咬;冬天,在夜晚零下十几度的时候,手冻肿了,脚冻木了,仍屹立在寒风中,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对入库的粮食他们及时安设粮食监测设施。为平整粮面,保管们拖着沉重的铁板,在仓内拖了一遍又一遍。走在粮面上,就象走在沼泽地,每走一步都需要费很大的力气,肩膀被子绳勒肿了,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但他们干劲不减,执着依旧。
在粮食入仓后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保管员们起早贪黑,忘我工作,每到下雨,无论在白天还是在黑夜,总是义无反顾地去巡查每一栋仓房。正是全体保化人员团结一心,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该库2亿斤存粮的安全无事故。一年春、夏、冬三季的安全普查,该库始终保持了“四无”率100%。仓储工作一直走在新乡市的前列,多次受到上级的好评。
一年来,他们从工作思路到工作方针都十分重视仓储工作。从软件到硬件都加大对仓储工作的投入力度。从规章健全到科技应用,在仓储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仓储科全体人员忘我工作,奋勇拼博,使他们在仓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会好好向其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会取长补短,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拼搏进取,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使储粮保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创造xx仓储管理工作的新成就。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4
曾获xx省第十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滇中引水重点工程测量工技能竞赛第一名、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先锋奖章、xx省技术状元、xx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国铁建xx局集团第八届“央企脊梁·员工榜样”、劳动模范等荣誉。
20多年来,中国铁建xx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测量主管娄xx,在南昆、内昆、贵广、沈白等线路上,年年月月穿山越谷,经天纬地缜密测量……伴随着高铁网在祖国广袤大地持续延展,娄xx不断成长,获得了xx省技术状元、xx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成为行走在深隧悬壁的“先行者”,激励和鼓舞着身边人。
敏而好学成长为年轻“大将”
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眼睛”。一条铁路要从设计图纸上的点线面精准落成到大地上,首先要由测量人员通过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放样、采集数据。由此生成的测量报告为后续施工提供最基础的数据参考。
1995年,娄xx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中铁xx局集团南昆铁路五处二队。到工地的第一天,技术主管就把他带去测量现场。当时,工地使用的测量仪器是较为老旧的经纬仪,操作复杂、繁琐,现场老同志使用起来不是很熟练。娄xx试了试,两次放线偏差极小。技术主管对这个毛头小伙儿刮目相看,把使用仪器的活儿交给了他。
半年后,更加智能、精密的测量仪器——全站仪在工地上广泛运用。一天,技术主管交给娄xx一台国外引进的全站仪,要求他用最短的时间弄清楚使用方法,并特意嘱咐“这机器价值十几万元,除了你谁也不许碰”。
娄xx深感重任在肩,面对全英文的使用说明书,他一边请教队里的大学生,一边逐字对照翻译。最终,经过刻苦钻研,他迅速把当时最先进的测量仪器学通弄懂。
“以前的技术、设备都不如现在,四五个人配合才能进行测量作业,效率很低。”娄xx回忆道。为了将所学运用到工地上,刚上班的他咬牙买了台卡西欧计算器,利用工余时间学会编写计算程序,极大提升了测算作业效率。
白天跑工地、架仪器,晚上回来潜心钻研图纸、规范和仪器,年轻的娄xx明白,要想做好测量工作,必须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不断跟进熟悉新的测量技术和仪器。为此,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20xx年,娄xx积极报名参加石家庄铁路工程学校的培训。3个月时间,他系统掌握了从控制测量到施工测量的相关知识,并学会编写卡西欧4800计算器测量程序。20xx年,为掌握铁路无砟轨道CPIII测量技术,娄xx积极参加京广高铁武广段无砟轨道测量培训,每天晚上一段路架着仪器来回跑上百趟。一个周期下来,他迅速熟练掌握无砟轨道CPIII的测量方法和精调技术。5年时间,年轻的娄xx迅速成长为测量现场的“大将”。
解隧道难题做技术“领军人”
作为施工的.“先行者”,测量人员担负着为施工扫除障碍、导航引向的重任,工作一点都不能差、差一点都不行。
20xx年,娄xx任赣龙铁路GL—4标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兼测量主管。当时,全线最长的梅花山隧道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控制测量要求精度非常高。
第一次担任铁路项目测量主管,娄xx提前3个月准备,带领项目测量班,认真分析、研究,结合以往经验,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长大隧道控制测量方法,不仅满足了长大隧道贯通精度要求,还为下一步洞内CPII和CPIII测量打下了基础。
当时,梅花山隧道无砟轨道是全线的首件工程。“只有我们这个首件工程评估完成之后,全线的无砟轨道才能施工。”娄xx回忆。那是他第一次接触无砟轨道精调小车,按照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熟悉基本操作后,他又把数据复核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不放心。于是,他带着一个技术员、一个测量人员赶往贵广铁路,跟着厂家人员现场学习了两个晚上。最终,在娄xx的带领下,测量班顺利完成赣龙铁路全线无砟轨道首件工程的施工,并一次通过原铁道部验收。
20xx年,独自带队负责浩吉铁路崤山隧道无砟轨道CPIII测量工作的经历,也让娄xx记忆犹新。崤山隧道全长22。77公里,是全线最长、一级高风险双洞单线隧道,受自然环境影响,隧道洞内水雾成团,能见度不到50米,通视条件非常差,无法进行测量。半个多月,指挥部多次邀请设计院测量专家现场调研想办法,仍然无法达到测量要求。
作为测量工作的负责人,娄xx沉下心来分析,无法测量的原因是视线不好,如果改善洞内环境呢?带着这个问题,娄xx在洞内反复观察。终于,有一回坐在车上,他发现当车移动时,可以带动洞内的水雾,出现短暂的“可见”时间段。于是,小娄提出在隧道内加设通风机、封堵横通道、利用大型运输车在洞内行走带动水雾,然后进行分段测量的建议,确保将洞内温度、湿度影响降到最小。
按照这样的构想,每天晚上,等到洞内施工人员都收工后,娄xx就带领测量员进入洞内进行测量,一直到次日凌晨四五时出来。不分昼夜接连测了几天,他们最终圆满完成了测量任务。这一方案也得到了设计院测量专家的充分认可。
苦乐兼修无怨无悔当“先行”
棱镜、塔尺、全站仪,铁路、隧道、高架桥……入职以来,娄xx手上的测量工具迭代升级,他本人也从昔日的测量小将成长为今天的技术能手,高质量完成了11项工程的测量任务,为企业培养了20多名优秀测量人才。这一路,高光时刻很多,但更多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寂寞。
每次开展作业,要带着10多公斤重的测量仪器爬坡上坎进场踏勘;车子进不去的地方,他们就背着干粮和水徒步走;常年穿着胶鞋或雨靴,3个月就会磨坏一双。20xx年,为了给xx一个灾后重建项目进行复测,在垂直距离450米、边坡最大高差达98米的龙冲沟上,娄xx带领团队,系着安全绳,在没有立锥之地的山体上硬生生开凿出一个个作业台阶。
田野、荒山、泥巴、荆棘、蚊虫……常年的野外作业,牺牲了许多陪伴家人的时间。娄xx算了算,一年最多能回家两次,加起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xx年6月,因为要完成浩吉铁路崤山隧道无砟轨道测量工作,娄xx错过了陪伴孩子高考。等到测量工作结束,回到家时,孩子已经大学快开学了。
每天面对繁复枯燥的数据,娄xx也能找到其中的乐趣。在山上,大家围坐一起,吃着馒头就咸菜,娄xx却打趣说,这是时下最流行的野餐。偶尔施工到凌晨才回来,他就张罗着给大家伙儿做面条、煮荷包蛋。他喜欢做饭,乐在其中。
最开心的自然是看到挥洒的汗水转化为一组组精确的数字、一份份完美的测量报告时。作为团队负责人,每一个项目,从进场踏勘、方案编制、野外作业、数据处理、成果报告,到最后资料整理归档,每一个环节,娄xx都全身心付出。“测量工作贯穿施工全程,‘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测量工作不能耽误施工进度,更不能因为测量数据不准确而造成施工返工。”娄xx说。
娄xx一直没有忘记1998年6月的一个午后。当时,接到通知上场内昆铁路,现场在昭通威宁县中水镇,娄xx和团队一起,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到达贵州省六盘水市,再坐班车,经过一天的颠簸抵达威宁县中水镇。第二天,天刚刚亮,他们又背着一天的干粮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工地现场。
测量工作终于开始了。当地一个70多岁的老大爷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得知他们是修铁路的,大爷很兴奋,说自己这辈子还没见过火车呢。娄xx说:“大爷,这不我们铁路建设者已经来了吗?您马上就可以坐火车去北京了。”听到这话,大爷笑了,忙不迭从家里拿来土豆给他们用火烧着吃。“那个土豆真香啊,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美味。”娄xx回忆。
从那个时候开始,娄xx就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他知道,作为一名铁路测量人员,他走到哪里,铁路就会延伸到哪里。他丈量过的土地、算出来的数据,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化作蜿蜒匍匐的钢铁巨龙。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5
起xx,中共党员,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广通工电段电务维修技术中心电子设备专修队队长,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xx省劳动模范、全路技术能手等荣誉。
4月的xx,山野尽绿,百花争艳。位于滇西地区的大理东站院内,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广通工电段电务维修技术中心电子设备专修队队长起xx正在和工友们核对信号机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测试灯端电压是否符合标准。
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生产一线的“信号达人”,再到技术岗位的管理能手,参加工作30年来,起xx“确保铁路信号安全”的初心始终未曾改变。
练就攻坚本领,争做技术业务“领头雁”
“当一名最好的信号工!”这是1992年起xx参加工作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初来乍到,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的差距,让他这个电务新人很难适应,一度感到迷茫。但骨子里不服输的他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千方百计提高实作技能,逐步成长为铁路信号技术尖兵。
“不拿出钻的恒心和拼的狠劲,就练不出过硬本领。”为了尽快成为“业务通”,起xx白天练习设备操作,晚上学习书本理论。300多页的《电气集中电路》,他只用了3个月就熟记于心。
每当遇到新设备安装、新故障处置,他都主动上前打下手,缠着师傅问原理,详细记录技术特性和故障特点,积累梳理出TCC电子设备、S700K型道岔控制设备等21种电气集中设备操作流程和故障处置方案。短短2年时间,起xx就练就了“电路原理一口清、联锁检修一手精”的过硬技能,成了同事认可的信号专家。他的10余本学习心得和工作笔记,也成了大家追捧的“信号秘籍”。
“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必须时刻更新知识,身为一名党员,更要学在前、走在前。”进入新时代,铁路事业快速发展,电务信号技术迭代升级,技术革新浪潮一波又一波涌来。由于理论基础很扎实,起xx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比较快,每次更换新设备,他都会结合说明书学习,一周时间就能掌握新设备运行原理及故障处置。
20xx年7月,昆楚大铁路开通运营,TCC、CTC、RBC系统等新设备投入使用。为适应新要求、管好信号设备,时任该段信号技术科副科长的起xx提前一年就驻扎现场,参加设备调试。一年时间里,起xx如饥似渴地学习新技术,了解掌握从未涉足的业务领域知识,带领大家对设备进行精心养护,保障了线路安全运营。
“面对疑难杂症,多做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才能练就‘含真金’的技能。”在技能学习提升上,起xx始终付诸行动。针对机车信号窜码多发故障,他苦练测试分析技能,运用载频分频方法“抽丝剥茧”找准症结,通过替换关键零件破解了难题,节约整机更换费用50余万元。多年来,起xx带领团队实施各类小改革32项,修订电务规章标准和管理制度43项,破解各类技术难题58个,为单位节约1200多万元。
发扬攻坚精神,勇当应急处置“排头兵”
“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共产党员就是要冲在最前、守到最后,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技术不断精进,处理问题能力不断提升,起xx成了“红人”,哪里设备薄弱就被组织派往哪里任职。
大丽铁路提速改造施工中,起xx连续5个多月吃住在工地,瘦了10多公斤换来1278条信号电缆、258架信号机的安装调试均一次通过验收。此后,起xx又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确保昆楚大、永广、大临等线顺利开通。
20xx年,在基础设备维修一体化改革中,起xx担任信号设备基础薄弱的广通工电段拉鲊设备维修车间副主任。经过1年多的整治,车间电务专业安全生产基础得到夯实。
20xx年,由于元谋基础设备维修车间电务专业连续出现问题,起xx被上级调任为车间电务专业副主任。通过狠抓管理,他很快扭转了车间安全生产不利局面。
20xx年9月17日,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突袭成昆铁路。黄瓜园至红江区间2个轨道电路区段、2架信号机、1600米信号电缆被冲进了路基下的龙川江。起xx主动请战,带领工友们抢运物资、安装调试设备,连续奋战7昼夜抢通了线路。
20xx年,为确保新线如期开通,该段成立了电子设备维修队,安排起xx担任队长。自此开始,起xx带领队员奔波在66个车站、1252公里线路上。在多项关键施工中,他12次请缨,盯控风险最高、难度最大、工期最紧、任务最重的项点,10余次重点施工后电务设备一次验收达标。
20xx年11月,大临铁路建设进入攻坚期。由于桥隧占比高,起xx带领专修队经常在隧道内工作10多个小时,每日与压缩饼干相伴。经过50天的连续奋战,所有信号电缆、信号机安装调试一次通过验收。在大临线开通仪式现场,看着临沧人民载歌载舞,起xx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今,起xx又带领队员奋战在即将开通的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
锻造攻坚团队,当好铸魂育人“启明星”
“师傅总是教导我,学习知识不能只会看图,更多的是要到现场实践;一丝不苟做好本职工作,要经常多问几个为什么。”谈到师傅起xx,徒弟郑添水一脸钦佩,“平时,起xx老师很随和,工作中却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徒弟犯错,他绝不留情面,一定会当面批评指正。”20xx年初,郑添水和另外两名青工拜师起xx。
在起xx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徒弟们的业务技能提升得非常快。20xx年入路的郑添水在20xx年广通工电段技术比拼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只有我一个人技术好,是管不好设备的,必须大家的技术都好,才能确保安全生产。”起xx把设备整治现场作为人才培养的最佳“课堂”,毫无保留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经验分享给身边职工。
走上管理岗位后,起xx开始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他将自己工作30年来遇到的所有故障判断处理方法收集整理,图文并茂地总结成作业方法,并传授给身边的工友和徒弟。同时,他还充分发挥“起xx劳模和工匠创新大师工作室”的平台优势,鼓励技术苗子参与技术革新,并将成功经验和绝技绝活倾囊相授,帮助青年才俊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多年来,他先后培养出工班长20余人、专业管理人才15人、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8人。
起xx不仅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而且十分注重基层党建工作。在几年的班组党支部书记任职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培养标准,带头开展了16次党内立项攻关,其中6项获奖。
除了在工作中当好“育人导师”外,回到家,起xx还身体力行地感染教育着儿子起斌鑫。20xx年7月,同为铁路职工的起斌鑫主动请缨,带领xx通信段6名工友远赴老挝,提前介入中老铁路磨万段固定设备维管工作,为中老铁路顺利开通运营作出积极贡献。至今,起斌鑫依旧坚守在中老铁路磨万段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6
张xx,中共党员,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火车头奖章、“xx大工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戴上手套、拉下面罩、点亮焊枪,工作几十年间,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电焊工张xx一直重复着这几个动作。
从学徒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捧回中华技能大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当、学习、勇气让张xx拥有了幸福的人生。
勇于担当是人生最珍贵的种子
张xx的人生故事,以艰辛为起笔。父亲因病离世,作为家里最大的男孩,他必须担起养家的重担。1984年,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足45公斤的小张进入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当电焊工。
电焊工是当时铁路装备制造企业的苦工种。厂房里金属碰撞的声音非常刺耳,电焊作业时焊花四溅,工人们的工作服经常被汗水浸透……
电焊是什么?张xx不知道。车间领导给他安排了一位50多岁的电焊技术高人做师傅。师傅话不多,抛给张xx两句话:“踏实做事,注意安全!”两句话简单朴实,伴随张xx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电焊这活儿不容易。上班第一天,由于没有防护经验,张xx盯着电弧光看。第二天,他红肿着眼睛第一次穿上电焊防护服,在师傅的指导下第一次拿起了焊钳。
艰辛是人生的发令枪,担当是人生最珍贵的种子。张xx央求车间技术员带他去了一个他认为非常神圣的地方——工厂技术图书馆。当时,这不是普通工人能进去的地方。借着技术员做“挡箭牌”,只有初中文化的张xx开始读技术书籍。
后来,师傅发现这个小伙子也能偶尔说出几句电焊专业术语,便开始对这个徒弟格外关注。
好焊工首先要过“蹲”这一关,这就如同习武之人必须先扎牢马步。起初,张xx拿着焊枪蹲下去没多久,就感到腰酸腿痛,手中的焊枪也开始不听使唤。
酷暑严寒,四季更替,张xx埋首于钢铁堆里。蹲得痛苦难耐时,他就在心里默念师傅传授的电焊工“静平稳准均”5字要诀,咬着牙坚持下去。渐渐地,他蹲的时间越来越长,手中的焊枪也愈发稳了。
许多人知道电焊工是苦脏累工种,其实它还是个易学难精的工种。
刚过去一年,初出茅庐的张xx就能进行柴油机机体焊接了。柴油机机体是内燃机车的关键部件,在机车运行过程中长期承受反复冲击载荷,焊接难度大。一般能进行焊接操作的都是经验丰富、技术等级高的老师傅。
和技术工人中的“大腕”一起操作,张xx每一个动作都尽量规范,每一条焊缝都保持平整。作业时,他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心跳,耳边只有电焊的声响。一个班下来,他脱下厚厚的电焊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
柴油机机体焊接要通过泵水给压力检查质量,质检员对这个年轻人的质检近乎苛刻,张xx的焊接完全达到质量要求。
持续学习是人生回报最高的投入
一次因为一时疏忽,张xx焊出的工件报废了,耽误了生产进度,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他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
低谷中的张xx,在思考后订下了一份长期学习计划。
别的年轻人工余时间在闲聊,张xx在帮师傅除毛刺;别人在休息室闭目养神,他在帮师傅搬工件。老师傅们都对这个勤快好学的年轻人有了好感,都愿意教他绝招。
每个师傅的绝招都是“宝贝”。张xx跟着多个师傅学习焊接技术,把技术点记在小本子上不断琢磨:老师傅为什么用这样的手法焊接?怎样的小角度焊接能保证焊缝平整?
白天,他埋首于钢铁堆里,一干就是数个小时,眼睛常常被呛得睁不开直流泪,手臂酸得抬不起来。每周他都有4个晚上下班后直接到夜校学习。他每次从夜校上完课再骑十几公里自行车,回到家里已近22时了。
张xx在职工夜校完成了焊接技师、焊接高级技师、冷作工、钳工、机床工、探伤工、国际检测师等课程,还修完了高中课程,取得了大专学历。
多年之后,张xx对职工夜校的回忆依然清晰。学习让张xx完成了从一个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蝶变。2000年,他被聘为电焊工高级技师,成为当时全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戚墅堰公司送这位优秀的员工去国外培训,在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等接受的培训让张xx的焊接技术达到了世界水平。他先后取得了国际焊接技师证书、12项国际焊工资格证书以及国际EN473无损检测VT二级检测师证书。
没有持续的学习,成功不会到来,持续的学习让张xx拥有了世界视野。像张xx这样的技能型人才推动着中国铁路装备制造进入世界第一方队。
创新和勇气是技术提升的加速器
2008年初,公司开始制造旅游观光内燃动车组,开行于北京至八达岭区间,以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内外游客出行的.需要。
北京至八达岭段是京张铁路上列车运行难度最大的一段,对机车牵引和制动能力的要求远远超过其他线路。上坡需要大功率牵引,长距离下坡需要有效制动,对动车组制动缸体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这种制动缸体采用双面焊接,焊接完工、精加工后要用5倍放大镜检查焊缝表面,必须无任何缺陷。
张xx反复试验,总结出了“四步法”和独特的焊接方法,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了制动缸体焊接。旅游观光内燃动车组投入使用,八达岭长城下的新型动车为北京奥运会增添了一道风景。
近年来,公司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次出口机车生产中,外方监造团队对焊接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第一批试制产品出来后,因焊接质量不合格直接被叫停。张xx来到现场反复改进焊接工艺,摸索试验让工艺达到了技术要求。
外方人员提出所有的电焊工必须通过他们组织的培训考试,这样不仅公司要支付高额的费用,而且影响机车制造进程。
张xx主动找到外方监造:“我是高级技师,我来对其他电焊工进行培训,产品质量我负责!”外方专家被张xx的技艺和勇气折服,同意了张xx的提议。张xx将焊接工艺和技巧传授给其他电焊工,培训870人次。培训费省了,生产按计划进行。
公司制造的青藏高原机车要适应零下40多摄氏度的低温,对构架、总风缸等机车关键零部件的焊接要求高。张xx采用了一种重熔的工艺,先焊一遍,第二遍熔化第一次的焊层再焊接,提高焊趾的低温性能和焊缝的抗疲劳强度。如今,青藏高原机车正安全稳定地运行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上。
2019年,一台价值2000多万元的曲轴加工装备出现故障,需要进行主轴孔修复。修复的精度要达到2丝,即发丝直径的1/5,而修复的空间又十分狭小,很难入手。
这可是2000多万元的高级装备,修不好怎么办、高精度的装备修坏了怎么办?张xx没有犹豫,开始了修复工作……装备正常运转了。
一次次以创新和勇气直面技术难关,为张xx的技术提升带来了加速度。他总结提炼的先进操作法代表了我国内燃机车制造焊接工艺的最高水准,在我国内燃机车制造业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张xx攻克柴油机机体高难度焊补修复、高速动车组庞巴迪电机吊座焊接等关键技术难关百余项,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授业解惑是当下最大的幸福
现在,张xx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以他名字命名的“金蓝领”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中,弘扬工匠精神,攻克生产难关,传授技艺。工作室带来了强大的辐射效应,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xx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称号。
在公司的支持下,张xx开设了员工培训实训练基地,亲自担任培训讲师,还牵头组织开展电焊工技术培训、岗位练兵以及资质认证和比赛。近年来,他先后开展电焊工技术操作表演70多场次,举办技术讲座150余次,授课培训时间达到1000多课时,培训电焊工4000余人次。
几十年工作在高温及充满电弧光、金属粉尘的机车制造一线,回首往事,张xx认为生活里幸福很多,而授业解惑是当下最大的幸福。
张xx积极参加社会、行业内的技能交流等活动,走进大学城、企业及技工学校,现场表演绝招绝技,切磋指导焊接技艺,宣传劳模和工匠精神。
在被誉为“焊接世界杯”的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中,张xx历年担当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参赛队“总教头”,带领中车集团选手连续4次获得团体第一名。在2019“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他带领中车集团选手参赛,又获得团体第一名的成绩。
一路走来,一个普通的一线员工在铁路快速发展中,以担当、学习和勇气让自己拥有了成功的幸福。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7
张xx,中共党员,现任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机务段检修车间业务指导,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
谷雨过后,空气格外清爽。敲开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机务段“张xx创新工作室”的房门,戴着黑边眼镜、身穿藏蓝色工作服的张xx笑呵呵地迎了上来。
在这位朴实随和的男子身后,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令人敬仰的奖章奖状熠熠生辉。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平凡的劳动者如此不凡?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只要想成功,就不要轻易放弃,多坚持一步,就会多一些机会。”张xx这样说道。说话间,他手里还拿着一组电力机车配件,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正在为“HXD3B型机车升弓控制电路加装接地开关联锁”攻关项目绞尽脑汁。
正是男儿发奋时
1980年,张xx出生在河北沧州的一个农村家庭。幼年时,他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在田间地头,他要担起照看弟弟的重任。他不仅从父母身上学会了勤劳俭朴,还练就了坚强独立的品格。
“我从小就喜欢火车,后来跟从事铁路工作的姨妈生活在一起,从言行中就能感受到铁路人的无私和责任感。当时就感觉铁路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行业,要能考上铁路学校多美呀!”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动力。初中毕业时,张xx以高分考入湖南株洲铁路电机学校(现更名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器专业。
张xx从小就对电器情有独钟,中学时代也偏爱物理课。4年的专业学习,不仅让他获得了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养成了自律自控的学习态度。
“记得当时教我电器知识的王老师业务技能特别强,但因为他的湖南口音很重,我有时听不懂,就一字不漏地把板书抄下,课后反复琢磨,有不明白的就追着老师问,直到弄懂弄通为止。”张xx笑着回忆在学校时的情景,“我们学校有自己的实习工厂,我一看到电路板和各种模型就两眼放光。正是这些实际操作的练习,给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非常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
宝剑锋从磨砺出
20xx年8月,张xx从湖南株洲铁路电机学校毕业,来到xx机务段检修车间内电组,主要负责检修、维护机车电器线路。
最初,张xx做牵引电机检测、更换电机碳刷等基础工作。这些工作让他觉得“非常简单”,可很快“这个幼稚的想法”就被改变了。
“我在学校学的车型是电力机车,当时段里都是内燃机车,一进车间我就傻眼了。师傅让我把机车旁的测速电机拆下来,送到电配组检修。我围着车转了两圈,愣是没找到测速电机在哪儿,急得满头是汗。”张xx回忆着第一天上班时的场景说道。
为了摸清牵引电机的结构,张xx白天下地沟跟着师傅学本领,经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为了强化学习效果,转子、定子、接线、碳刷……他将各个部件都绘制成简易图,便于熟记。
“火车安全行,全凭技能精。只有平时勤学苦练,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才能成为行家里手。”张xx自信满满地说。
那几年,车间、段里只要举办技术比武,张xx就踊跃报名参加,就是想在技术比武中向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更加精湛的技术。300多种、1000多个型号的机车电器配件,想要学精学透,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一本本厚厚的技师专业书籍被他生生背了下来,检修配件的每个作业环节他都烂熟于心。
20xx年6月,他被选拔参加第四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为了迎战如此高规格的比赛,他每天一头扎进机车内,冒着近50摄氏度的高温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每次从机车里出来,他浑身湿透,身上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最终在大赛上,他取得了总成绩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等荣誉。
天工人巧日争新
“只要是我检修过的机车,必须保证上线后100%不出问题。我把每一个配件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能够把有故障的.配件修复到完好状态,我就很有成就感。”每次提到与工作相关的话题时,张xx的眼神就特别明亮,“刚开始搞技术创新时,目标就是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和节约生产成本。”
他的技术创新之路从改进操作工具开始。常规操作工具机轮头手柄过长,用起来不方便,他就在机轮头上焊上一个把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xx年,该段配属机车车型增加,既有的试验台无法对多种型号的司机控制器进行检测。针对这个问题,张xx暗下决心要自己动手研究解决。通过重新布线、加装插头等,他研制出能够对6种型号的司机控制器进行检测的全能型试验台。
每到冬季,和谐D2B型机车电暖器电机故障频发,影响机车正常使用。为解决这个问题,张xx对故障电暖器进行了“解剖”并反复思考症结所在。“如果给它装个防尘装置,或许就能降低故障率了。”得此结论后,他便买来防火板材,测量尺寸、锯剪钻孔,制作出电暖器电机定转子防尘罩,装车试验后,电机性能和防尘效果良好。该项技改成果不仅保证了机车正常使用,而且节支近7万元,获得了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
几年来,张xx先后取得创新成果25项。20xx年初,该段以张xx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由包括张xx在内的7人组成,主攻方向是内燃机车配件检修与和谐型机车配件自主修。
“爱岗奉献、创新引领——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时代主旋律。”打开张xx的工作笔记,扉页上工整地写着这样一句话。
万紫千红春满园
20xx年11月24日,张xx参加了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荣誉的背后,是辛苦付出。日常,张xx热衷学习其他站段技术创新榜样的先进事迹,将他们的事迹当作自己开展技术革新的“指导书”,让自己的创新思路日渐丰富。
在工作中,他每看到同事皱眉头都主动上前询问原因,追根溯源摸清设备故障处理过程中的“绊脚石”,然后想方设法将“绊脚石”搬走。
如今,张xx在段内主动兼职当起教师,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授给身边的青年职工。刘子源就是这些青年职工中的一员。刘子源说:“刚开始从事机车检修工作时,对电器部件不熟悉,动作做不到位,胳膊和腿上经常碰得青一块紫一块;焊接电路时手容易抖,导致焊出来的电路歪歪扭扭。张xx老师不断给我讲解技术要领和操作方法,使我的技艺很快得到提高。”
有一次,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举办技能大赛,xx局集团公司有5名选手参加比赛,张xx被选为机车电工组总教练。集训期间,他白天手把手教选手们故障排除方法和电工基本技能,晚上熬夜编写模拟题。发现选手情绪波动,张xx一次次和他们谈心谈话。那次比赛,xx局集团公司获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除了让年轻人在工作中迅速成长,张xx还注重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让他们干一行爱一行。
“张xx创新工作室”与该段技术科联合举办“和谐大讲堂”,每期一个主题,主要讲解和谐D2B型机车、和谐D3B型机车、制动系统等知识。每名听课的青年职工都将讲堂所学应用到一线作业中,再把一线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带回讲堂与其他学员共同探讨解决。4年来,许多人的笔记攒了厚厚一摞,大家都成为“和谐大讲堂”的受益者。
“只有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了充分认同,才能够全身心投入。任何一项科技进步都需要长时间踏踏实实地去做很多基础性工作,只有把这些基础性工作做深做透,才能实现质的飞越。”张xx说。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8
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只是平凡的岗位、先进的事迹和感人的故事。她,就是xx,我们xxxx中心一名普通的物管主管和保管员。她敬业、精业、乐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实践着一个龙化人的光荣使命。
她从事保管工作以来,认真履行手续,严格检验入库物资,根据到货通知单,核准物品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入库,物资出库时一定要核对领料单,手续齐全方可发货。做好物资的保管、保养和物资的摆放,要“四号定位”、“五五摆放”、上放轻、下放重、中间放的经常用。定期进行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等。严格执行仓库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等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各种灾害和人身伤亡事故,确保人身、物品、设备的安全。
特别是20xx年,xx物资搬家时,她不顾自己已是50岁的人,仍然是天天到场和大家一起装车、点货、上架,不怕脏,不怕累。发挥着自己的余热,深深地鼓舞着我们。在学习方面也是不甘落后,别看年纪大,硬是在短时间内把ERP应用的熟练自如。
她就像我们老大姐一样,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无论谁家有难事儿,她都冲上来,帮这帮那儿,让我们感动。
是的,她又何尝不像叶呢?她只是一名普通的仓库保管员,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却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每一个对外、对内的服务工作。她把工作当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使命,就如海尔总裁张瑞敏说的: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是啊,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业绩。她,我们的物管主管xx,
已让“优秀”成为了她的习惯,正一直在这样努力着,工作着,服务着……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9
陈xx,男,中共党员,1958年4月出生,中央党校大学学历,1976年参加工作,从事粮食工作30年,1998年任武威南仓库副主任、纪委书记,XX年2月起任武威南仓库主任、党委书记、纪委书记。陈xx参加工作以来,始终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发展主渠道作用,解决“三农”问题,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各级部门的好评。XX年,他被武威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武威市第三届“十佳公仆”称号;XX年以来,连续三年在省粮食局县级干部考核中评为优秀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个人。仓库在他的带领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先后被省粮食局考核评定为省级一类“一符四无”单位;仓库领导班子在省粮食局XX年、XX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好班子”;被省粮油储运总公司评为XX年度经济效益最佳单位;被省、市物价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获凉州区和武威市“文明单位”、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消防安全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被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委、市总工会联合评为武威市第一届职工道德建设先进单位;XX年被中储粮总公司兰州分公司授予“中央储备粮优秀承储库”。尤其是XX年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副局长郄建伟先后视察和专项检查仓库工作时,详细询问了仓库的储粮质量、经营情况、经营规模、企业近两年的经济效益、企业改革、职工收入等情况,对仓库的企业管理和经营规模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领导班子建设和职工精神面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仓库管理科学、经营能力强、有较强的发展后劲。聂振邦局长专门为仓库题词:“确保储粮安全,发展粮食产业”,勉励仓库不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管好国家、地方的各级储备粮,而且要继续发挥仓库优势,做大粮食产业,真正把仓库做成能够推动企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大型粮食企业,为保证国家储备粮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现将陈xx主要工作业绩简述如下:
一、谋全局,抓大事,促发展
自XX年以来,陈xx深深感到肩负着企业发展与职工生存的重大任务。为此他就如何样充分运用国家政策推动仓库健康有序发展;如何样稳定职工队伍,增强职工凝聚力、向心力,提高职工收入与生活水平;如何样解决好企业改革与转型期的各种难点、热点问题;如何样紧紧抓好中央储备粮与地方储备粮管理,保证企业正常工作秩序进行不断探索与研究。他根据粮食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形势发生的不断变化,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与“适者才能生存、顺应才能发展”的管理理念,明确提出以规模经营为方向,以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中心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先后订单收购粮食万吨,与10多家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建立了工商协作关系,年提供优质粮油10多万吨,从经营量、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等方面为仓库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XX年仓库粮油经营量万吨,销售量万吨,销售收入3620万元,实现利润71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15461元;到XX年仓库粮油经营量达到万吨,三年增幅166%;销售量万吨,三年增幅211%;销售收入10003万元,三年增幅276%;人均年收入19207元,三年增幅124%。从XX年到XX年的四年中,仓库共实现利润323万元,上缴各项税金140多万元,累计消化潜亏975万元,累计清理应收款608万元。四年来,企业经营量、销售量、销售收入、职工收入连年提高,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粮油购销企业名列前茅,职工收入逐年上升。尤其是在XX年“全国乡镇企业经贸洽谈会”和“第二届天马国际旅游节”期间,他站在政治的高度,顾全大局,全力以赴,积极与省内各直属库站联系,用短短的时间完成17000吨玉米调入任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XX年他提出的“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转变经营思路”的观念,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发展迟缓,竞争力弱,市场意识淡薄等实际问题,得到了省粮食局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在全省粮食系统进行广泛学习与推广。
在“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中,陈xx始终保持了发展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增加仓库可持续发展水平,他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自筹资金380万元对仓库北墙外84亩土地进行征用,并争取到全省XX年1万吨省级储备粮库建设项目,同时经过不懈努力,仓库被省发改委、省粮食局列为我省粮食物流中心建设第一批规划重点单位,《项目建议书》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核,上报国家发改委立项。经过几年的发展,仓库已拥有总资产21196万元,占地面积近300亩,现有库房25栋,仓容8万多吨,储油罐2座,铁路专用线公里,钢网架结构罩粮棚7000平方米,简易仓棚3600平方米;机械库、装具库各1栋。截止XX年底库内储存各类粮油105496吨,其中中央储备粮44000吨、省级储备粮9600吨,其他粮51896吨。
二、严格管理,以身作则,推动企业发展
陈xx坚持把规范管理,依法治企作为企业永恒的主题,把从严管理贯穿于经营过程的始终,根据新的经营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了仓库制度建设,组织人员重新编排了《武威南仓库管理制度》,完善了岗位责任制、会议制度、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库务公开制度等,明确了仓库人、财、物管理权责,建立了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和收入挂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了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为规范仓库工作程序,强化企业管理,陈xx制定了员工“六条行为准则”,使库容库貌和职工精神面貌有了显着的变化。
在自身建设方面,陈xx始终把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心为了仓库的发展,坚持严以律己、团结同志、廉洁奉公、不谋私利。首先,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好班子团结,做到“小事通气、大事上会、重要事宜交党委会议集体决定”,切实形成团结协调,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堡垒。“勤政为民、廉洁自律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职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企业的重大决策方面,他从不自作主张,始终坚持民主管理与集体决策,作为仓库一把手,他的爱人与亲戚有好多都下岗失业,都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但他从没有利用手中权力为家人办过一件私事,始终保持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作风。其次,是要求干部职工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他多次强调: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不能使企业发展,不能使职工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就不配做一个企业领导。
三、吃苦耐劳,平易近人,乐于奉献,与职工同甘共苦
陈xx是一个喜欢与时间赛跑的人,8小时工作时间,他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在仓库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8小时之外也是他的工作时间,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争取时间,当天能做完的事情他决不会推到第二天,每次到外地出差,只要事情办妥,他都会马不停蹄的赶回单位,出差到酒泉,来回路程1000多公里,他仅仅用一天时间;西安出差XX多公里的路程只用三天时间,大多时间是在车上度过的;兰州出差,当天一个来回已经成为习惯,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却包含着陈xx对工作无限的热爱与无私的奉献。多年来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深入一线,和职工们一道同甘共苦,苦干大干保好粮,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收购工作开展前,他必须亲自带领仓库经营人员深入农村了解种植情况、市场价格、粮食产量、供需信息,大力宣传仓库的收购办法,及早与银行联系解决收购资金,在收购工作中强调做好为农服务工作。针对部分玉米水分较高的具体情况,他及时发动职工自己动手进行晾晒,与广大职工一道顶烈日、战酷暑、早出晚归、不分节假日,特别是遇到雨雪天气,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库区,哪里最苦、最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身迷彩服、一双手套、一把铁揪,就是他进入库区时的三件必需品。
在日常工作中,陈xx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要求干部职工不做的坚决不做,他从来不以领导自居,始终把职工装在心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要是为了职工的事,他都会努力地去做好。XX年7月6日,仓库“五十铃”客货车在张掖回武威的途中不慎发生交通事故,由于事故现场比较远,他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到医院,召集仓库所有副科以上干部进行分工,照顾伤员,他不停地奔跑于各个病房,嘘寒问暖,安慰家人,这一夜他从未合过一眼,直到第二天病人病情稳定后才休息了一会。在XX年至XX年的粮油购销中,为锻炼职工队伍,节约费用开支,他身体力行,经常深入在一线,坚持跟班作业,亲自承担晾晒任务,带领仓库干部职工自己动手进行装包、出库、晾晒、入库作业。当外单位办事的同志从库房里找到手握铁揪、一身尘土、两手老茧、满脸汗水的.陈燕主任时,简直不敢相信他是仓库的一把手、县级领导干部。陈xx却说:“作为粮食企业,目前我不要求干部职工有多少高超、尖端的科技,我只要求能够踏实、认真、毫不走样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这才是我们粮食企业必须坚持并发扬的优良传统”。
四、大公无私、一心为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武威南仓库的全体职工永远都不会忘记两件事:一件是XX年11月24日夜10点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即将给仓库露天晾晒的100多万斤玉米带来严重危害,这时陈xx父亲刚去逝,正在家中料理丧事,但为了保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他不顾家人的劝阻,没来得及换去身上的孝服,带着极度悲伤,冒着零下15℃的严寒,亲临现场,带领广大职工、劳务人员挥动着铁锹、扫帚进行抢救。在他的指挥下,经过200多人历时七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直到凌晨五时,使所有晾晒的玉米都得到了妥善处理,陈xx又安排人员购置方便面、火腿肠为广大职工办好夜餐,现场的全体干部职工被他这种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精神深深打动,流出了感动的泪水。另一件是XX年4月,由于长期的超时工作和没有规律的上下班,陈xx积劳成疾,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10
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重载铁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曾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专项奖等荣誉。
20xx年,大秦铁路以4。2亿吨的年运量继续保持世界单条铁路年运量最高纪录。这一纪录凝聚着众多铁路科研人员躬身实践、辛勤耕耘的智慧和汗水。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重载铁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于xx就是其中之一。
重任在肩,他倾力投入
20xx年初,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xx局集团公司着手组织开展“新一代重载组合列车无线同步操控系统研究与应用”攻关。这个重担落在了于xx团队的肩上。
重载技术开发投入大、周期长,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沉淀和技术储备。于xx带领团队按照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的策略,先后完成了自主化同步操控系统技术方案论证与评审、样机研制、机车改装、试验方案评审等工作。20xx年9月,于xx及团队按照技术试验大纲,开始对19大项、37小项、200余个环节逐一进行测试。
技术试验并非一帆风顺,任何微小误差都有可能导致此项点所处系统乃至更大系统的重新调整甚至推倒重来。其间,在一次系统“背靠背”试验中,出现了从控机车与主控机车无法实现同步的状况。
同步性是安全开行组合列车的基础。于xx及团队先是将目光放在了主控机车上,将10余项判定条件和执行条件逐一梳理后,依然没有找到“症结”。之后,他们转换思路,在从控机车方面逐个项点反复排查。最终,他们在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微小异常反应中找到了突破口,实现了主控机车、从控机车操纵同步。
虽然现在回忆起来云淡风轻,但当时于xx却是顶着千钧压力。在数月的试验中,他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是对身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
在瓦日线万吨组合列车试验、北同蒲线2。1万吨组合列车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xx年4月11日,应用国产化无线同步操控系统的2。1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在大秦铁路全线成功试运行,各项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课题阶段目标,实现了重载组合列车无线同步操控技术自主创新的历史性突破。这标志着中国铁路重载组合列车控制技术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
服务运输,他主动担当
大秦铁路有60%是山区坡道,线路环境复杂。驾驶2万吨重载列车对司机提出了极高要求。
《两万吨重载列车模块化操纵办法》是重载司机安全平稳操纵的作业指导书。为快速培养更多高质素的重载司机,20xx年,于xx受命开展重载列车操纵评价技术研究。
为将个性化的'重载列车操纵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作业指导书,于xx数次添乘机车,将景生启等优秀重载司机精准操纵的经验心得按照起车、调速、过分相、停车、电空循环制动等操作进行分类。
他将其中约束性条款进行分解,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值评判指标,并在实践中不断对评价指标参数进行优化完善,保证评判标准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为了确保数据采集过程中不对机车其他系统造成干扰,于xx深入研究机车数据总线通信技术,按照采集数据类型制订数据采集方案。在进行机车操纵数据采集方法研究和地面分析软件开发中,他从操纵评价、统计分析、错误数据识别过滤计算等方面进行反复尝试,不断完善,使之更加适应现场运用。
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多年的于xx认为,铁路科研人员的价值必须以现场需求为导向。20xx年1月,瓦日线出现重载列车经过长大隧道时“列车管压力异常波动”现象。为快速解决这一危及行车安全的问题,于xx一头扎进瓦日线展开调研,详细记录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逐一分析排查可能导致异常的3种因素,最终找到了引发“列车管压力异常波动”现象的病根——隧道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并据此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
多年来,于xx主持或参与了20余项与铁路运输现场需求密切相关的科研成果,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协同合作,他释放能量
“重载运输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任何一项课题都不是一个人甚至不是一个单位能够独立承担完成的。”于xx在研究的“重载机车、车辆及可控列尾装置的匹配性研究”,是一项致力于装备合理匹配、系统整体性能最优的课题。他说,这项课题的最大难度在于协调多家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共同找出“最优解”。
机车、车辆、可控列尾既是3个独立的装备,分别都有自己的技术参数和设计标准,又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于xx说:“每个独立装备的个体最优并不能达到系统的最优。这就需要我们站在系统的角度提高三者的适配性,调整3个独立装备的技术标准、参数。但要调整哪个装备、调整到什么程度,这个装备的工艺、成本是否支持,需要在xx局集团公司重载铁路技术研究中心这个以需求为牵引的合作平台上不断协调才能完成。”
于xx介绍,这个旨在破解制约重载铁路发展难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平台,通过与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装备生产制造企业深度合作,聚合了强大的人才和研发优势。
作为项目牵头人,于xx从系统最优角度提出要求和目标后,中南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克诺尔公司等参研合作单位会共同跟进,不断优化设计标准、生产工艺、技术参数,让项目向着整体最优的目标趋近。
“发挥协同作用能够大幅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果转化率。”于xx说,他主导或参与的“重载铁路技术升级深化研究”等4项国铁集团重大课题,“基于MPC的重载组合列车差异化控制研究技术研究”等8项xx局集团公司重载专项课题,都得益于这种聚合的能量。他说:“立足于铁路科技创新这个广阔舞台,我将不断为中国铁路重载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12-05
优秀班组事迹材料11-08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15篇)12-13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15篇12-05
优秀班组主要事迹(精选5篇)12-05
铁路优秀班组事迹材料11-10
移动优秀班组事迹材料11-10
质量优秀班组事迹材料11-22
工厂优秀班组事迹材料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