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建筑区创设实践专题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建筑区创设实践专题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为了有效提高幼儿园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师在活动区域创设的能力和区域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园于20xx年4月至5月组织了从小班到大班年龄段教师的建筑区创设实践研究活动。共有16位老师参与了实践研究,我有幸参与到了建筑区的创设与指导中,从中有很多收获。
此次建筑区实践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重点展开,“适合投放哪些建筑材料,如何体现在建筑区活动中”、“孩子与建筑材料的互动中教师的观察和指导”、“教师如何抓住重点问题评价”。本次实践研究中,我主要围绕“孩子与建筑材料的互动中教师的观察和指导”这一重点展开梳理,以下是我通过这几次的观察与指导获得的收获: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作为幼儿游戏中的观察者、参与者、指导者,在两个月与幼儿游戏和创造的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了大班幼儿的学习和年龄特点,逐渐掌握到了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性,游戏中教师应先作为观察者处于幼儿游戏之外,只有很好的观察才能针对活动表现作出判断。其次,作为参与者,当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想要提高而又缺少动力时,教师的参与可以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最后,就是指导者,完完全全是教师的身份,将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搭建技巧或方法教授给幼儿,是幼儿能否成功接收建构思维的关键。无论是从那一角度参与到活动中都是对幼儿的一种支持和引导。建筑活动有其特有的功能和教育价值,那么如何让幼儿在操作中不断提高建构水平,让建筑区成为真正的成长园地,这对幼儿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怎样指导和评价幼儿的建构行为,也是需要老师们考虑的问题。
二、及时的指导与评价
在两个月的观察记录中,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多变的,每个孩子作为一个个体都会给予你不同的反应和创造,根据孩子游戏过程中的表现,灵活调整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在系列的观察中我觉得教师的指导非常关键,对于同一年龄的幼儿来说,他们的已有经验不同,有的还处于低水平的摆弄熟悉积木的阶段,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已经能够独立构思和建构积木了。所以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每个幼儿当前的积木建构技能的水平,以形成正确的评价,这是有效指导幼儿游戏的基础和前提。
三、正确指导的方向
1、组织游戏
教师除了要拥有锐利的目光去观察,敏捷的思维去评价,应该还要具备正确的指导方向,合理的指导和调整幼儿参与建构游戏,对于促进每个幼儿建构技能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在熟悉每个幼儿建构技能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以下指导:一是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给处于低水平表现的幼儿,让他们在经常的操作中真正开始建构游戏;二是定期地将处于相邻两个发展阶段的幼儿安排在一起进行积木游戏,使处于低水平发展的幼儿在同伴的影响下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模仿学习,以达到自身的发展;三是在游戏前了解幼儿各自的建构主题,将建构主题有联系的幼儿安排在一起游戏,使他们由原先独立建构的状态转变为共同合作的游戏,这既有利于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学习,也有利于他们社会性发展。
2、讨论游戏
讨论是指导幼儿建构游戏,提高幼儿积木建构水平的主要方式。讨论主要集中于游戏活动前、游戏过程中和游戏结束后三个阶段。
游戏前,教师与幼儿的讨论主要以确定游戏主题和激活幼儿的表象经验为主要目的。主题一般来源于幼儿比较熟悉的或者是近期接触的事物或活动,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建构愿望,组织他们在商量中协调意见、确定主题,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讨论图形的整体形象以及细节特征。比如,一座建筑物整体是长的还是圆的,由哪些部分组成,等等,由此激活了幼儿的表象经验。教师在游戏之前还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建构出新的或者与以往不同的造型,以促进积木建构的创新。
游戏中,教师就幼儿积木建构过程中的困难与幼儿及时讨论解决方法。比如,引导其选择大小、形状适宜的积木进行建构或由教师引发讨论如何有所创新,如何使建构物更加完善。
游戏结束后的讨论,主要是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游戏中获得的新经验,或者讨论游戏中发现了但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可以请幼儿叙述一下个人的构思和搭建过程,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幼儿整理自己的思路,又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讨是论必不可少的,既能帮助幼儿提升新经验,同时也为下次的积木建构提出了新挑战。
3.游戏中的操作指导
操作指导可以贯穿于整个游戏过程,主要是由教师亲自进行积木建构,幼儿观察模仿学习。操作指导要求教师熟悉积木建构的各种技能,同时也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积木建构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实施完整的或者细节的操作指导。
完整的操作指导适合于刚刚接触积木游戏还处于摆弄积木阶段的幼儿,通过教师操作演示一个完整的积木建构过程,让幼儿了解积木游戏的玩法和相关步骤。
细节的操作指导一般适用于在幼儿出现困难无法解决时或是需要比较高的手眼协调能力才能成功完成的建构。如建筑物中的镂空,它要求在部分堆积好的积木中抽取一块或几块积木。这样的建构对幼儿来说有些困难,很多幼儿想要建构镂空但不知如何操作,还有部分幼儿无法抽取木块,这时教师的操作演示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另外,部分细节操作可以帮助幼儿试误,最终获得好的建构方式。教师可以运用幼儿讨论的种种办法建构部分细节,在不断操作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建构方法。
通过本次的建筑区创设的实践研究,让我从实际出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区域活动的诸多细节。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还要有正确的分析与指导能力,而这些教学能力正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获得的。作为青年教师,更多的参与到研究当中才能更快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从自身出发把握每一次能够学习的机会,与幼儿一起成长。
【大班建筑区创设实践专题总结】相关文章:
建筑实践总结04-30
建筑实践总结15篇04-30
建筑实践总结(15篇)04-30
建筑实践总结(精选15篇)04-30
建筑工地实践总结04-07
区建筑业调研报告07-22
大班绘画区的观察记录10-28
建筑实践总结(通用15篇)04-30
建筑实践报告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