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读后感

时间:2022-11-24 08:27:14 国学 我要投稿

国学经典读后感12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读后感12篇

国学经典读后感1

  弟子规,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给我们的礼仪。弟子规,顾名思义,这是作为学生的规范。它虽简短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文明的灵魂,读起来朗朗上口,直入人心。这是圣贤之人都应学的良言,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精髓,是学生文化的瑰宝。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轻声读着弟子规的总叙,我就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她把一千多字的文明礼仪略成了24个字,虽然短短24字,却也已经树立了我文明的态度。弟子规,是圣人对我们的教诲,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接着要小心谨慎,诚实守信。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物,如果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要向多方面学习。

  弟子规告诫我们,如果父母在呼唤我们,我们不要迟钝,要迅速,父母有事交代我们,要立刻去做,不要懒惰。父母在对我们的教导时,要恭敬的倾听,做错了事,父母对我们责骂时,要接受,不要强词夺理。我们要孝敬父母,要遵循父母;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妹,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不要因为一些小矛盾伤了和气;与人相处不斤斤计思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

  我们还要注意,因为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上完厕所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德日进,的确,正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我们要珍惜时间,老了,时间就一去不复返了。身体健康更重要,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开口说话,诚信为是最重要的,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不要夸下海口,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的语言,肮脏粗俗的话,都不要去沾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只有守信用,朋友才会信任你。并且要说到做到,更不要说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些不好的言语,更不要去学习,去听取。

  并且,我们还要知道,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注重的都应是他的德行,而不是它的容貌。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让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物种以竞争为目的,人类以互助合作为目的。不管你是哪个种族的,都是同类,因该和睦相处,互相合作。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不良习气的人在一起,只会令你误入歧途;而与德行好的人物在一起,你也会变得更有德行。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正如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弟子规,这就是学生的传统,学生的文明,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它的魅力,用意去品味它的文明,就像弟子规余力学文的片段所说,不要一味地死读它。让我们一起置身于弟子规的文明世界吧!

国学经典读后感2

  《大学》是国学"四书五经"之首。相传《大学》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编入《礼记》的文章之一。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单独成书,并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四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重要著作,其内容和著述目的不仅在告诉人民怎样做人?怎样齐家?而且还告诉有邦有国者怎样安邦治国?同时还提示天子怎样做才能国泰民安,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此书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谓一部全方位的理论教科书。因为他的教育对象下从庶民起,中到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论对谁都适用。

  首先想谈一下个人对《大学》这部经典的感悟,此经开篇便挑明主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全围绕着发扬德性的原则,是为《大学》三纲,随后展开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大学》八目,而八目却是以修身为中心,阐发修身方法与修身目的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修身,是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义礼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大学"。《大学》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学》是研究和探讨人和人类社会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书。书中既教给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通过学习《大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大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国学经典读后感3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从国学经典中感悟师德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偶像、中国文化的'代表。

  中国人因为孔子而骄傲和自豪,外国人因为孔子而研究中国,“孔子学院”于是成为许多国家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尤其是研究中国的古人和今人的学术机构。孔子的经典语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论语》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国学经典读后感4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撰完成的,全书效仿论语采用的对话体的论文形式,记述孟子与诸弟子的“疑难答问”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学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与法先王的主张,确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论,发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扬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后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孟子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国人做人处事的原则中,有着孟子的影子。

  读《孟子》,就是在学为人处世。《梁惠王上》首先讲的是“爱民”的行为方式,《梁惠王下》则探讨了“爱民”的行为方式即是“与民同乐”;《公孙丑上》则是探讨爱心、同情心、怜悯心,恻隐之心和羞耻憎恶之心的行为方式问题,《公孙丑下》则阐述了天时、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滕文公上》开始提出“性本善”的思想,即怎样行善,怎样以身作则的问题,并且批驳了墨子学派“兼相爱”的思想,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差别等级的,《滕文公下》则讨论了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问题;《离娄上》是探讨行为方式的规范问题,用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离娄下》孟子举了两个地区和年代相距都甚远的帝王,用以说明统治、管理和服务人民,其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民”;《万章上》是围绕着“孝”这个行为方式来进行探讨,而《万章下》则是围绕着交“友”、“做官”以及“寄人篱下”的行为方式这些问题而展开的;《告子上》则从行为方式问题深入到人的内心,即人性的善恶,《告子下》则把重点放到了讨论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的问题上;《尽心上》则是从本性与行为的关系问题转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据什么样的心理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问题,《尽心下》则是对“自身修养”的尽心知命与行为方式间关系的.探讨。

  在孟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战乱频繁,诸侯们不择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扬仁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孟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治国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随处可见,孟子提出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为民”思想和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在做人方面,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他提出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如“舍生取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纵使已经过去两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独有的魅力影响着我们。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精神贫乏的时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孟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强调爱物节用,主张“取物以时”、“取物有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我们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

  2、孟子严厉批判了战国中期的社会不公:“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反对暴政,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提倡任人唯贤,这对我们维护社会公正有重大意义。

  3、“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这对我们思想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

  《孟子》一书所体现的思想,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应批判继承。孟子仁政理论中的和谐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理论是一致的,我们应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孟子》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思路。

国学经典读后感5

  读大学时,那位古代汉语的老教授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那《孟子》是要求全书背诵的,也许就是因为这特别的机缘,我一直特别喜欢《孟子》。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喜欢孟子散文中那种雄辩的气势。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我常常慨叹,要是孟子生活在当今时代,他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律师。读孟子的文章,我总是因此而想到艺术作品中那些大律师的“雄辩”或“诡辩”的场景,那些有经验的律师去质问对方律师的委托人时,只要求回答“yes”or“no”,从而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牵着别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样,让那些国君被他牵着鼻子走,从而成功地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近来再读《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辩风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而“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对这样的问题,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国之中的不足,那样会让好大喜功的君王难以接受,于是他以“王好战,请以战喻”巧妙地将话题转到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来,接下来,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让梁惠王明白并承认,自己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还有那次孟子见到齐宣王,为了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从“好乐”切入话题,他先是运用转换话题、偷换概念的方式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从而激发了齐王的兴趣,他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但孟子并没有就此阐发他的道理,而是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两个问题,让齐王很容易地同意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数人乐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从而诱导出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与民同乐的观点,于是他滔滔不绝地“为王言乐”,引导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意即: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但是我们知道,齐宣王真正关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着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这与孟子的“王道”主张是完全相对立的,可是孟子凭借着他的口才说服了齐宣王,成功地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我真的佩服两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难怪后人要尊他为“亚圣”了。

  可是此次再读《孟子》,我却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结果上: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我不得不慨叹这口才的苍白无力的尴尬了。

  我还想到我们这些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们虽然不一定有孟子那么敏捷的思维,那么雄辩的口才,但面对学生,我们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许学生所持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完全相反,但我们总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说服他们,可是我们过后往往会发现,学生表态挺好的,过后落实在行动中却效果不佳,有时甚至收效甚微,我们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口才的尴尬”吗?

  当然,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是孩子,注定他们就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但这不也值得我们所有的教师和家长来反思吗?如何用一种最有效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去选择,而不是以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去规定、去限制。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是卓有成效,我们才能解决这口才的尴尬问题。

国学经典读后感6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国学中更应该身先士卒,借中华传统魅力的精华,提升自己,滋养学生。

  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人生幸福的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弟子规》三字一平仄,教导我们一些如何做人的基础规范。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都可以得到这些良好优秀的贤子孝孙。这样的道理,于己于人都有着很好的实用价值。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孟子》一文,盖乎仁政,然而什么是“仁”?于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仁”,于自己,谦逊不自大,便是孟子提倡的人和。公孙丑说:“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向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孟子非常谦虚,从不把自己看作圣人,孔子尚不敢自沉圣人,何况我孟子呢?这正是孟子伟大人格魅力之所在。我们缺少的正是孟子的这种人格魅力,在学习生活当中,有一点成绩就夸夸其谈,自高自大。而在这里,我要说:孟子尚不敢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平庸之辈呢!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孔孟之儒学,一曰礼乐,二曰仁义。道家学说飘逸灵动,老庄是国学里“守望月亮,孤独而妩媚的树”。相较于此,诗词曲则是国学经典里或淡雅,或浓郁芬芳的奇葩。优质的国学启蒙老师,需要把国学之美传承下去,要有优秀课堂驾驭能力,要能把教学艺术化。在进行国学教育活动前,注重营造“美”的氛围;活动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利用多种途径感知、学习和表达;同时应注意在每个细节贯彻“美”的原则,竭尽所能地表现图画美、意境美、音律美、节奏美、情感美。活动过程中还应注意孩子学习的整体性,注重引导孩子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要想成为一名优质国学启蒙老师,勤奋读书很重要,乐于学习更重要,而让孩子主动快乐地学习最重要,愿我们以此为目标,在以后的国学启蒙教学路上,多学多思多探索,让孩子们在国学天地里更好更强更快乐!

国学经典读后感7

  五星推荐!每每阅读吕思勉先生的著作,总有提升的感悟。如“凡一种大宗教,必具高深及浅显二方面之理论,以满足于高等与低等之人。但宗教之为物,不徒重理智,而兼重意志及感情”,一句话就将宗教与哲学之关系打通。《国学知识大全》以篇区隔汇集了《国学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史学与史籍》和《中国史籍读法》七篇。个人看法,本书是民国至今初入国学的最佳选择,广博而深邃,可反复阅读。

  先生对于国学研究之广之深,寥寥数十字摘录,“儒家者流,盖出于古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中庸者,随时随地,审处而求其至当;絜矩者,就所接之人,我所愿于彼者,即彼之所愿于我,而当以是先施之”就将儒家及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讲得清清白白,这是一个治学大家的功力体现。“诸子之学重在社会政治方面,不重在哲学科学方面,因诸子本身之发展及其对后来之影响皆如此”。

  先生总结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要六家的别略如下:“最早者农家,沿袭简陋(时代或地域)之农业社会之思想。次之者道家,代表简陋之游牧社会。次之者墨家,其思想与夏代政治颇有渊源。次之者儒家及阴阳家,见多识广,知若干种治法,应更迭使用。最新者法家,对外主张兼并,对内主张摧毁贵族,总而言之,是打倒封建势力(以开明专制为手段)。”是不是言简意赅,大道化简呀。

  《经子解题》更是为国学初学者开出书单、阅读次序、纲要和参考书目,让无从下手者拨云见日,去伪存真。“吾国旧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由来已久。而四者之中,集为后起。盖人类之学问,必有其研究之对象。书籍之以记载现象为主者,是为史;就现象加以研求、发明公理者,则为经、子”;“昔人读书之弊,在于不甚讲门径,今人则又失之太讲门径,而不甚下切实工夫,二者皆弊也”。

  《理学纲要》计十五篇,是先生在1926年上海沪江大学讲《中国哲学史》时所编讲义。作者以为人生观与宇宙观是一件事,“人者宇宙间之一物,明乎宇宙之理,则人之所以自处者,自得其道矣”。理学之特色,在其精微彻底。理学与古代哲学及佛学皆有关系,古人以牝牡之合以为阴阳为万有之本。溯其源,则自“心即理”一语来而已。

  《中国文化史》纵览梳理中国民国前各类史记。“研究历史,即研究过去社会之事实,所以求知现社会之所以然,通眼前之人情世故”。中国历史上确实之纪年,为共和元年,在公元前841年。自三皇五帝商周,广论姓氏缘起演变,“人类之团结,有依于血统者,亦有依于地域者”。社会阶层、农工商业、道路、用人制度、学术、政治、兵制、刑法、民族主义等。

  《历史研究法》,历史到底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有什么用处?所谓前车之鉴,“在社会变迁较缓慢之世,前后的事情,相类似的.成分较多,执陈方以医新病,贻误尚浅,到社会情形变化剧烈时,就更难说了”。旧时历史弊病:一是偏重于政治,以致过于聚焦战事和过度崇拜英雄;二是民族主义太过亦有弊;三是借历史以维持道德观念;四是借历史以维护宗教。去除弊端,在于“求状况非求事实”。

  《史学与史籍》,“非一物也。会通众事而得其公例者,可以谓之史学;而不然者,则只可谓之史籍。史学缘起颇迟,而史籍之由来,则甚旧也”。“学问为三类:一曰属于记忆者,史是也;二曰属于理性者,哲学是也;三曰属于情感者,文学是也”。正史六家:《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和《汉书》。

  《中国史籍读法》为先生73岁高龄抱病在华东师范大学讲学的若干次讲演合稿。文中开篇再次鞭挞所谓的“前车之鉴”,中国历代史权为统治阶级所篡,所记几于全部关涉政治,不涉及民生,记录不能保持客观。流传下来的,只是西洋史学家所谓“众所同意的故事”了。因此,读史宜先博览而后专精。首先读《通鉴》和《文献通考》,“初学读书,譬诸略地,务求其速,而戒攻坚”。

  初读国学,本书实在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国学经典读后感8

  上周,语文老师带我们看了《国学小名士》的比赛视频。

  感触很深,既佩服那些饱读诗书的哥哥姐姐,又为自己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而感到惭愧。

  突然间想起一个人,他经常在小区广场的六边砖上写字,字写得很方正,刚劲有力,是繁体字。我并没有见过他,只觉得他的字很漂亮,我非常喜欢他的字,让人有一种安静的感觉,赏心悦目。我也学过书法,但是没能继续学下去,挺遗憾的。比起楷书,我更喜欢隶书,因为我喜欢隶书的柔和,让人看了舒服。特别是用毛笔写,看着字就像在品味一副美丽的山水画。

  视频里比赛的同学不但诗书背读得多,而且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让人称赞。在那样的舞台上,想要在自己回答错误的时候临危不乱,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看他们对对联的时候,心中更是佩服,小小的一副对联,谁都没有在乎,也不知道有这样的知识在其中,原来对对联不仅要用词恰当,而且还有很多像上联有的字,下联尽量不要出现的问题,稍微不注意有对的对联就是错误的.。家里每年都会贴对联,有一年的对联是我写的,稚嫩的笔迹和简单的对联,怎么看也拿不上台面去,可大家还是很开心,因为这是我自己动手写的。

  学校曾经组织过传统文化的朗诵,像《弟子规》、《老子》等,开始大家都读得不精神,可慢慢就好了,读着读着还觉得挺有意思,不知不觉中就能够背诵下来了,每天早上读一点,日积月累,学校发的书都已背过了,张口背着,也觉得有趣,给自己增加了知识。书要重复利用,我们得把书给下一级的学弟学妹们,看着排队交书的同学们,我想这也许就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一种传承吧。我们从这本书上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下一级的学弟学妹也有同样的感触吧。

  有些诗是很美的,我最喜欢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不看诗的含义,单单是读这首诗的词,就会有一种美油然而生。了解了诗的含义后,又变成了一丝丝的凄美。我喜欢这首诗,只是因为它的词美而已,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诗的含义。因而忽略了一些东西,却也得到了一些东西。闲暇时,喜欢用钢笔将诗抄写在笔记本上,也是一种乐趣,写着写着心就会静下来,也许这就是古典诗词的特别之处——-它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宁静。有时用楷书、有时用隶书,随心所欲,很是安心、惬意。

  小时候的我对文学的认识都是因为我的爸爸,他会买很多书搬到家,其中就不乏古典诗词,我喜欢让爸爸念给我听,他总是读错音,逗得我哈哈大笑。不但有诗还有词,词也是很美的,我也非常喜欢听,只是听得少,还是古诗和古文居多,古文一般爸爸给我念着念着,我就睡着了,呵呵。小时候最喜欢童话故事,但是老爸就是给我读那些我根本听不懂的东西,像念经一样,我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当回事,长大后,我才慢慢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他希望我尽早的接触这种经典的传统文化,让我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只可惜小时候懂得太少。

  我认为让孩子们去了解这种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文化艺术的传承,也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可能觉得枯燥,但是静下来,认认真真去品读这些珍品,你会发现每一首诗、每一首词、每一首曲其实都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历史隗宝。

  了解国家的传统文化,去品味、感受经典,你会觉得心灵得到了洗礼。是的,这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我觉得应给多有一些这样的节目,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祖国的花朵爱上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去品味这些历史的珍宝,它们是我们与五千年历史沟通的桥梁。我们要保护好它们,珍惜它们。

  感受,经典。

国学经典读后感9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学习《国学》有以下感悟:首先,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再次,《国学》让我学会感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国学经典读后感10

  读了刘长林等的“自然国学研究的现代意义",领会其主旨是:继承中国传统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并应用于现代科学研究。该想法很好,问题是如何继承。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的科学思想很值得继承。但古人不可能预见到几千年后的科学发展,他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故应加以分析判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着重体现其精神,而不必拘泥于具体形式。是为抽象继承。

  我国先贤对天人关系有精辟的论述,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孟子等儒家则认为:人的善性天赋,尽心知性便能知天,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这种“天人合一"思想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为现代科学家所推崇。提倡天人合一,对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和保护环境等深具指导意义。但不要忘记,董仲舒却从中引申出“天人感应"说,一念之差、两字之异,就陷入迷信妄言。可见在继承时,应分辨良莠、择善而从。

  我国古代的“阴阳"和“五行相生相克"思想闪耀着东方智慧的光芒。前者蕴含着对立面双方相依共存、互通互补,演变转化的思想萌芽;而后者则表达了原始朴素的系统论思想。这些宝贵的科学思想如能与现代科学手段相结合,定能在科学研究中作出重要的贡献。但也必须注意到,阴阳五行之说久为方家术士们所利用,涂上了神秘的色彩,从中引申出荒诞不经的旁门左道来误人害世。这样的事难道还少吗?

  继承切忌食古不化牵强附会。例如有人将“八卦"与盖尔曼提出的强子分类“八重态图"相提并论,就显得不伦不类。将几千年前古人的'具体结论生搬硬套到现代科学,怎能不牵强附会?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抽象继承的必要性。

  抽象继承不仅限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其实是普遍适用的。西方科学家在对物质本质的探索中,抽象继承了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从19世纪初叶开始,发现了分子、原子、核子、夸克等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些微观粒子与德谟克利特原来的原子说——万物均由不可分割的坚硬粒子所构成,并不一样。他们只是继承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说的基本思想——物质具有基本单元,再分割下去性质就改变了。这不就是抽象继承吗?

  当前科学正面临一个挑战: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不仅包含着大量的组成部分,而且各部分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影响其行为,而且改变其结构,呈现出强烈的非线性。对于复杂的大系统,科学界所惯用的分析方法虽然深入细致。精益求精,但往往只见一斑而难窥全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具有全局观念,善于采用综合法处理大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难免只见概貌而失之粗略,但它能与分析法互补。如能将之与现代科学手段相结合,就有可能在复杂大系统的研究中开创新局面。

  实际上,主流科学界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人士,已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这在与刘长林等人文章同期刊出的一篇文章中就有反映。李衍达的这篇文章谈到他们开展的“功能基因组系统学"的研究,其特点是:“以系统、整体、相互联系以及发展的观点看待生物,采用系统的理论和实验方法了解生物功能;采用全景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观测)分析方法,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验数据结合起来,以探索基因组与生物功能 的关系。"他们用这种方法,在对酵母半乳糖的利用途径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接下去就是如何利用这些基因知识,对人体的各种生理和病理机制作更深入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在保健医疗等方面付诸实用。这种极为复杂的超级大系统所涉及的信息量浩如烟海,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并利用现代科学手段的系统论方法大有用武之地。在这方面,我们如能采取抽象继承的态度,发掘和利用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和方法,一定能作出重大的贡献。

国学经典读后感11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国学经典读后感12

  对于《学记》,以前只是了解它是古代一部阐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一篇文章,但是并没有读过它的原文,更没有深入地去了解它、体会它内在的含义。最近学习国学,认真的把《学记》读了一遍,感悟其精辟、敦厚、浓浓的书香在心间四溢。

  学习了《学记》之后,我才发现在这篇文章里,蕴含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道理,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更有重要的作用。

  《学记》里阐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当具备的品质,自古至今,关于为师之道的阐述有很多,我想为师之人做好以下三点很重要:

  一、厚积薄发

  教学之路像一条长河,要想保持河流的清澈和活力,就必须有众多的支流来滋润它、充实它。如果我们懒惰起来,教育的河流就将变得浑浊乃至枯竭。所以想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先是一个积累丰厚的人。在阅读中积累,在反思中积累,在实践中积累,读书可以让我们体验不同的人生,延长自己的生命;读书可以为我们添一些厚重的质感,读书可以为我们添一些文化的雅致;为我们的工作增添一些巧妙与机智;除了读书,我还要学会反思。反思,实际上就是与心灵对话,学会反思,可以让我们的头脑更清醒、思想更进步。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应该多去读书,多学习。平时有各种理由为自己的不积累开脱,是的,时间是自己去找,而并非等时间来找你,只有厚积方可薄发。

  二、方法引航

  《学记》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关于教学方法、为师之道的阐述。“不学操缦,不能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在此告诉我们课外积累的重要性;“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在此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师者若提前掌握这些规律,再去教学生,相信教育效果会更好!有句俗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而《学记》里有关教育的阐述无疑是精华中的极品。好的东西相伴一生,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上也要多运用里面的方法。新学期伊始,《学记》为新的学期找到了引航坐标。三、师之道也

  上学时,对于为师者的理解就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自己真正站在三尺讲台上,才知道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素质教育遍地开花的今天。评价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有很多,我想为师之日,就是重任在肩之日。《学记》里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作为一名教师,在知道自己责任的基础之上,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老师,“师”的内涵很广泛,“师”的底蕴更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做到《学记》中所说的“善喻”。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个性健全、素质全面、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贯彻启发性原则,以启发式教学方法思想为指导,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去激发和调动学生,教育教学就能朝着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接近。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作为一名当代教师,我们肩负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时代赋予我们更重的责任,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同事虚心学习,永不满足,努力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做一名领导认可、同事认可、家长认可、学生认可的既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好老师。

  《学记》可以说是中国人教育中国人的最好的教育方法。今天我们来认识它、学习它,了解、认识和掌握过去教育世界的成功经验,从小处说,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教与学;从长远说,是为了预测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创造更为美好的现实。

  以上只是我读完《学记》之后的一点感想,它里面还蕴藏着许多耐人深省的道理,需要我们仔细的去研读。

《国学经典读后感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国学经典读后感】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诵读感悟范文-国学12-25

国学的经典01-24

国学经典07-14

实用国学经典作文国学经典 作文01-09

国学经典语言06-18

国学经典语句06-18

经典国学故事06-14

国学的名言09-30

国学的句子12-15

国学经典诗句12-04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国学经典读后感12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读后感12篇

国学经典读后感1

  弟子规,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给我们的礼仪。弟子规,顾名思义,这是作为学生的规范。它虽简短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文明的灵魂,读起来朗朗上口,直入人心。这是圣贤之人都应学的良言,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精髓,是学生文化的瑰宝。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轻声读着弟子规的总叙,我就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她把一千多字的文明礼仪略成了24个字,虽然短短24字,却也已经树立了我文明的态度。弟子规,是圣人对我们的教诲,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接着要小心谨慎,诚实守信。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物,如果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要向多方面学习。

  弟子规告诫我们,如果父母在呼唤我们,我们不要迟钝,要迅速,父母有事交代我们,要立刻去做,不要懒惰。父母在对我们的教导时,要恭敬的倾听,做错了事,父母对我们责骂时,要接受,不要强词夺理。我们要孝敬父母,要遵循父母;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妹,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不要因为一些小矛盾伤了和气;与人相处不斤斤计思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

  我们还要注意,因为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上完厕所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德日进,的确,正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我们要珍惜时间,老了,时间就一去不复返了。身体健康更重要,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开口说话,诚信为是最重要的,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不要夸下海口,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的语言,肮脏粗俗的话,都不要去沾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只有守信用,朋友才会信任你。并且要说到做到,更不要说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些不好的言语,更不要去学习,去听取。

  并且,我们还要知道,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注重的都应是他的德行,而不是它的容貌。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让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物种以竞争为目的,人类以互助合作为目的。不管你是哪个种族的,都是同类,因该和睦相处,互相合作。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不良习气的人在一起,只会令你误入歧途;而与德行好的人物在一起,你也会变得更有德行。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正如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弟子规,这就是学生的传统,学生的文明,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它的魅力,用意去品味它的文明,就像弟子规余力学文的片段所说,不要一味地死读它。让我们一起置身于弟子规的文明世界吧!

国学经典读后感2

  《大学》是国学"四书五经"之首。相传《大学》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编入《礼记》的文章之一。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单独成书,并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四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重要著作,其内容和著述目的不仅在告诉人民怎样做人?怎样齐家?而且还告诉有邦有国者怎样安邦治国?同时还提示天子怎样做才能国泰民安,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此书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谓一部全方位的理论教科书。因为他的教育对象下从庶民起,中到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论对谁都适用。

  首先想谈一下个人对《大学》这部经典的感悟,此经开篇便挑明主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全围绕着发扬德性的原则,是为《大学》三纲,随后展开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大学》八目,而八目却是以修身为中心,阐发修身方法与修身目的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修身,是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义礼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大学"。《大学》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学》是研究和探讨人和人类社会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书。书中既教给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通过学习《大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大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国学经典读后感3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从国学经典中感悟师德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偶像、中国文化的'代表。

  中国人因为孔子而骄傲和自豪,外国人因为孔子而研究中国,“孔子学院”于是成为许多国家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尤其是研究中国的古人和今人的学术机构。孔子的经典语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论语》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国学经典读后感4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撰完成的,全书效仿论语采用的对话体的论文形式,记述孟子与诸弟子的“疑难答问”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学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与法先王的主张,确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论,发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扬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后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孟子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国人做人处事的原则中,有着孟子的影子。

  读《孟子》,就是在学为人处世。《梁惠王上》首先讲的是“爱民”的行为方式,《梁惠王下》则探讨了“爱民”的行为方式即是“与民同乐”;《公孙丑上》则是探讨爱心、同情心、怜悯心,恻隐之心和羞耻憎恶之心的行为方式问题,《公孙丑下》则阐述了天时、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滕文公上》开始提出“性本善”的思想,即怎样行善,怎样以身作则的问题,并且批驳了墨子学派“兼相爱”的思想,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差别等级的,《滕文公下》则讨论了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问题;《离娄上》是探讨行为方式的规范问题,用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离娄下》孟子举了两个地区和年代相距都甚远的帝王,用以说明统治、管理和服务人民,其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民”;《万章上》是围绕着“孝”这个行为方式来进行探讨,而《万章下》则是围绕着交“友”、“做官”以及“寄人篱下”的行为方式这些问题而展开的;《告子上》则从行为方式问题深入到人的内心,即人性的善恶,《告子下》则把重点放到了讨论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的问题上;《尽心上》则是从本性与行为的关系问题转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据什么样的心理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问题,《尽心下》则是对“自身修养”的尽心知命与行为方式间关系的.探讨。

  在孟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战乱频繁,诸侯们不择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扬仁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孟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治国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随处可见,孟子提出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为民”思想和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在做人方面,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他提出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如“舍生取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纵使已经过去两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独有的魅力影响着我们。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精神贫乏的时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孟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强调爱物节用,主张“取物以时”、“取物有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我们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

  2、孟子严厉批判了战国中期的社会不公:“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反对暴政,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提倡任人唯贤,这对我们维护社会公正有重大意义。

  3、“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这对我们思想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

  《孟子》一书所体现的思想,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应批判继承。孟子仁政理论中的和谐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理论是一致的,我们应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孟子》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思路。

国学经典读后感5

  读大学时,那位古代汉语的老教授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那《孟子》是要求全书背诵的,也许就是因为这特别的机缘,我一直特别喜欢《孟子》。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喜欢孟子散文中那种雄辩的气势。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我常常慨叹,要是孟子生活在当今时代,他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律师。读孟子的文章,我总是因此而想到艺术作品中那些大律师的“雄辩”或“诡辩”的场景,那些有经验的律师去质问对方律师的委托人时,只要求回答“yes”or“no”,从而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牵着别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样,让那些国君被他牵着鼻子走,从而成功地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近来再读《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辩风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而“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对这样的问题,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国之中的不足,那样会让好大喜功的君王难以接受,于是他以“王好战,请以战喻”巧妙地将话题转到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来,接下来,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让梁惠王明白并承认,自己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还有那次孟子见到齐宣王,为了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从“好乐”切入话题,他先是运用转换话题、偷换概念的方式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从而激发了齐王的兴趣,他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但孟子并没有就此阐发他的道理,而是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两个问题,让齐王很容易地同意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数人乐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从而诱导出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与民同乐的观点,于是他滔滔不绝地“为王言乐”,引导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意即: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但是我们知道,齐宣王真正关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着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这与孟子的“王道”主张是完全相对立的,可是孟子凭借着他的口才说服了齐宣王,成功地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我真的佩服两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难怪后人要尊他为“亚圣”了。

  可是此次再读《孟子》,我却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结果上: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我不得不慨叹这口才的苍白无力的尴尬了。

  我还想到我们这些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们虽然不一定有孟子那么敏捷的思维,那么雄辩的口才,但面对学生,我们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许学生所持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完全相反,但我们总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说服他们,可是我们过后往往会发现,学生表态挺好的,过后落实在行动中却效果不佳,有时甚至收效甚微,我们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口才的尴尬”吗?

  当然,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是孩子,注定他们就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但这不也值得我们所有的教师和家长来反思吗?如何用一种最有效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去选择,而不是以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去规定、去限制。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是卓有成效,我们才能解决这口才的尴尬问题。

国学经典读后感6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国学中更应该身先士卒,借中华传统魅力的精华,提升自己,滋养学生。

  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人生幸福的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弟子规》三字一平仄,教导我们一些如何做人的基础规范。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都可以得到这些良好优秀的贤子孝孙。这样的道理,于己于人都有着很好的实用价值。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孟子》一文,盖乎仁政,然而什么是“仁”?于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仁”,于自己,谦逊不自大,便是孟子提倡的人和。公孙丑说:“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向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孟子非常谦虚,从不把自己看作圣人,孔子尚不敢自沉圣人,何况我孟子呢?这正是孟子伟大人格魅力之所在。我们缺少的正是孟子的这种人格魅力,在学习生活当中,有一点成绩就夸夸其谈,自高自大。而在这里,我要说:孟子尚不敢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平庸之辈呢!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孔孟之儒学,一曰礼乐,二曰仁义。道家学说飘逸灵动,老庄是国学里“守望月亮,孤独而妩媚的树”。相较于此,诗词曲则是国学经典里或淡雅,或浓郁芬芳的奇葩。优质的国学启蒙老师,需要把国学之美传承下去,要有优秀课堂驾驭能力,要能把教学艺术化。在进行国学教育活动前,注重营造“美”的氛围;活动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利用多种途径感知、学习和表达;同时应注意在每个细节贯彻“美”的原则,竭尽所能地表现图画美、意境美、音律美、节奏美、情感美。活动过程中还应注意孩子学习的整体性,注重引导孩子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要想成为一名优质国学启蒙老师,勤奋读书很重要,乐于学习更重要,而让孩子主动快乐地学习最重要,愿我们以此为目标,在以后的国学启蒙教学路上,多学多思多探索,让孩子们在国学天地里更好更强更快乐!

国学经典读后感7

  五星推荐!每每阅读吕思勉先生的著作,总有提升的感悟。如“凡一种大宗教,必具高深及浅显二方面之理论,以满足于高等与低等之人。但宗教之为物,不徒重理智,而兼重意志及感情”,一句话就将宗教与哲学之关系打通。《国学知识大全》以篇区隔汇集了《国学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史学与史籍》和《中国史籍读法》七篇。个人看法,本书是民国至今初入国学的最佳选择,广博而深邃,可反复阅读。

  先生对于国学研究之广之深,寥寥数十字摘录,“儒家者流,盖出于古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中庸者,随时随地,审处而求其至当;絜矩者,就所接之人,我所愿于彼者,即彼之所愿于我,而当以是先施之”就将儒家及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讲得清清白白,这是一个治学大家的功力体现。“诸子之学重在社会政治方面,不重在哲学科学方面,因诸子本身之发展及其对后来之影响皆如此”。

  先生总结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要六家的别略如下:“最早者农家,沿袭简陋(时代或地域)之农业社会之思想。次之者道家,代表简陋之游牧社会。次之者墨家,其思想与夏代政治颇有渊源。次之者儒家及阴阳家,见多识广,知若干种治法,应更迭使用。最新者法家,对外主张兼并,对内主张摧毁贵族,总而言之,是打倒封建势力(以开明专制为手段)。”是不是言简意赅,大道化简呀。

  《经子解题》更是为国学初学者开出书单、阅读次序、纲要和参考书目,让无从下手者拨云见日,去伪存真。“吾国旧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由来已久。而四者之中,集为后起。盖人类之学问,必有其研究之对象。书籍之以记载现象为主者,是为史;就现象加以研求、发明公理者,则为经、子”;“昔人读书之弊,在于不甚讲门径,今人则又失之太讲门径,而不甚下切实工夫,二者皆弊也”。

  《理学纲要》计十五篇,是先生在1926年上海沪江大学讲《中国哲学史》时所编讲义。作者以为人生观与宇宙观是一件事,“人者宇宙间之一物,明乎宇宙之理,则人之所以自处者,自得其道矣”。理学之特色,在其精微彻底。理学与古代哲学及佛学皆有关系,古人以牝牡之合以为阴阳为万有之本。溯其源,则自“心即理”一语来而已。

  《中国文化史》纵览梳理中国民国前各类史记。“研究历史,即研究过去社会之事实,所以求知现社会之所以然,通眼前之人情世故”。中国历史上确实之纪年,为共和元年,在公元前841年。自三皇五帝商周,广论姓氏缘起演变,“人类之团结,有依于血统者,亦有依于地域者”。社会阶层、农工商业、道路、用人制度、学术、政治、兵制、刑法、民族主义等。

  《历史研究法》,历史到底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有什么用处?所谓前车之鉴,“在社会变迁较缓慢之世,前后的事情,相类似的.成分较多,执陈方以医新病,贻误尚浅,到社会情形变化剧烈时,就更难说了”。旧时历史弊病:一是偏重于政治,以致过于聚焦战事和过度崇拜英雄;二是民族主义太过亦有弊;三是借历史以维持道德观念;四是借历史以维护宗教。去除弊端,在于“求状况非求事实”。

  《史学与史籍》,“非一物也。会通众事而得其公例者,可以谓之史学;而不然者,则只可谓之史籍。史学缘起颇迟,而史籍之由来,则甚旧也”。“学问为三类:一曰属于记忆者,史是也;二曰属于理性者,哲学是也;三曰属于情感者,文学是也”。正史六家:《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和《汉书》。

  《中国史籍读法》为先生73岁高龄抱病在华东师范大学讲学的若干次讲演合稿。文中开篇再次鞭挞所谓的“前车之鉴”,中国历代史权为统治阶级所篡,所记几于全部关涉政治,不涉及民生,记录不能保持客观。流传下来的,只是西洋史学家所谓“众所同意的故事”了。因此,读史宜先博览而后专精。首先读《通鉴》和《文献通考》,“初学读书,譬诸略地,务求其速,而戒攻坚”。

  初读国学,本书实在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国学经典读后感8

  上周,语文老师带我们看了《国学小名士》的比赛视频。

  感触很深,既佩服那些饱读诗书的哥哥姐姐,又为自己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而感到惭愧。

  突然间想起一个人,他经常在小区广场的六边砖上写字,字写得很方正,刚劲有力,是繁体字。我并没有见过他,只觉得他的字很漂亮,我非常喜欢他的字,让人有一种安静的感觉,赏心悦目。我也学过书法,但是没能继续学下去,挺遗憾的。比起楷书,我更喜欢隶书,因为我喜欢隶书的柔和,让人看了舒服。特别是用毛笔写,看着字就像在品味一副美丽的山水画。

  视频里比赛的同学不但诗书背读得多,而且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让人称赞。在那样的舞台上,想要在自己回答错误的时候临危不乱,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看他们对对联的时候,心中更是佩服,小小的一副对联,谁都没有在乎,也不知道有这样的知识在其中,原来对对联不仅要用词恰当,而且还有很多像上联有的字,下联尽量不要出现的问题,稍微不注意有对的对联就是错误的.。家里每年都会贴对联,有一年的对联是我写的,稚嫩的笔迹和简单的对联,怎么看也拿不上台面去,可大家还是很开心,因为这是我自己动手写的。

  学校曾经组织过传统文化的朗诵,像《弟子规》、《老子》等,开始大家都读得不精神,可慢慢就好了,读着读着还觉得挺有意思,不知不觉中就能够背诵下来了,每天早上读一点,日积月累,学校发的书都已背过了,张口背着,也觉得有趣,给自己增加了知识。书要重复利用,我们得把书给下一级的学弟学妹们,看着排队交书的同学们,我想这也许就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一种传承吧。我们从这本书上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下一级的学弟学妹也有同样的感触吧。

  有些诗是很美的,我最喜欢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不看诗的含义,单单是读这首诗的词,就会有一种美油然而生。了解了诗的含义后,又变成了一丝丝的凄美。我喜欢这首诗,只是因为它的词美而已,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诗的含义。因而忽略了一些东西,却也得到了一些东西。闲暇时,喜欢用钢笔将诗抄写在笔记本上,也是一种乐趣,写着写着心就会静下来,也许这就是古典诗词的特别之处——-它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宁静。有时用楷书、有时用隶书,随心所欲,很是安心、惬意。

  小时候的我对文学的认识都是因为我的爸爸,他会买很多书搬到家,其中就不乏古典诗词,我喜欢让爸爸念给我听,他总是读错音,逗得我哈哈大笑。不但有诗还有词,词也是很美的,我也非常喜欢听,只是听得少,还是古诗和古文居多,古文一般爸爸给我念着念着,我就睡着了,呵呵。小时候最喜欢童话故事,但是老爸就是给我读那些我根本听不懂的东西,像念经一样,我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当回事,长大后,我才慢慢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他希望我尽早的接触这种经典的传统文化,让我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只可惜小时候懂得太少。

  我认为让孩子们去了解这种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文化艺术的传承,也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可能觉得枯燥,但是静下来,认认真真去品读这些珍品,你会发现每一首诗、每一首词、每一首曲其实都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历史隗宝。

  了解国家的传统文化,去品味、感受经典,你会觉得心灵得到了洗礼。是的,这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我觉得应给多有一些这样的节目,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祖国的花朵爱上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去品味这些历史的珍宝,它们是我们与五千年历史沟通的桥梁。我们要保护好它们,珍惜它们。

  感受,经典。

国学经典读后感9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学习《国学》有以下感悟:首先,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再次,《国学》让我学会感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国学经典读后感10

  读了刘长林等的“自然国学研究的现代意义",领会其主旨是:继承中国传统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并应用于现代科学研究。该想法很好,问题是如何继承。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的科学思想很值得继承。但古人不可能预见到几千年后的科学发展,他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故应加以分析判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着重体现其精神,而不必拘泥于具体形式。是为抽象继承。

  我国先贤对天人关系有精辟的论述,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孟子等儒家则认为:人的善性天赋,尽心知性便能知天,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这种“天人合一"思想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为现代科学家所推崇。提倡天人合一,对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和保护环境等深具指导意义。但不要忘记,董仲舒却从中引申出“天人感应"说,一念之差、两字之异,就陷入迷信妄言。可见在继承时,应分辨良莠、择善而从。

  我国古代的“阴阳"和“五行相生相克"思想闪耀着东方智慧的光芒。前者蕴含着对立面双方相依共存、互通互补,演变转化的思想萌芽;而后者则表达了原始朴素的系统论思想。这些宝贵的科学思想如能与现代科学手段相结合,定能在科学研究中作出重要的贡献。但也必须注意到,阴阳五行之说久为方家术士们所利用,涂上了神秘的色彩,从中引申出荒诞不经的旁门左道来误人害世。这样的事难道还少吗?

  继承切忌食古不化牵强附会。例如有人将“八卦"与盖尔曼提出的强子分类“八重态图"相提并论,就显得不伦不类。将几千年前古人的'具体结论生搬硬套到现代科学,怎能不牵强附会?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抽象继承的必要性。

  抽象继承不仅限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其实是普遍适用的。西方科学家在对物质本质的探索中,抽象继承了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从19世纪初叶开始,发现了分子、原子、核子、夸克等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些微观粒子与德谟克利特原来的原子说——万物均由不可分割的坚硬粒子所构成,并不一样。他们只是继承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说的基本思想——物质具有基本单元,再分割下去性质就改变了。这不就是抽象继承吗?

  当前科学正面临一个挑战: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不仅包含着大量的组成部分,而且各部分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影响其行为,而且改变其结构,呈现出强烈的非线性。对于复杂的大系统,科学界所惯用的分析方法虽然深入细致。精益求精,但往往只见一斑而难窥全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具有全局观念,善于采用综合法处理大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难免只见概貌而失之粗略,但它能与分析法互补。如能将之与现代科学手段相结合,就有可能在复杂大系统的研究中开创新局面。

  实际上,主流科学界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人士,已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这在与刘长林等人文章同期刊出的一篇文章中就有反映。李衍达的这篇文章谈到他们开展的“功能基因组系统学"的研究,其特点是:“以系统、整体、相互联系以及发展的观点看待生物,采用系统的理论和实验方法了解生物功能;采用全景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观测)分析方法,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验数据结合起来,以探索基因组与生物功能 的关系。"他们用这种方法,在对酵母半乳糖的利用途径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接下去就是如何利用这些基因知识,对人体的各种生理和病理机制作更深入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在保健医疗等方面付诸实用。这种极为复杂的超级大系统所涉及的信息量浩如烟海,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并利用现代科学手段的系统论方法大有用武之地。在这方面,我们如能采取抽象继承的态度,发掘和利用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和方法,一定能作出重大的贡献。

国学经典读后感11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国学经典读后感12

  对于《学记》,以前只是了解它是古代一部阐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一篇文章,但是并没有读过它的原文,更没有深入地去了解它、体会它内在的含义。最近学习国学,认真的把《学记》读了一遍,感悟其精辟、敦厚、浓浓的书香在心间四溢。

  学习了《学记》之后,我才发现在这篇文章里,蕴含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道理,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更有重要的作用。

  《学记》里阐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当具备的品质,自古至今,关于为师之道的阐述有很多,我想为师之人做好以下三点很重要:

  一、厚积薄发

  教学之路像一条长河,要想保持河流的清澈和活力,就必须有众多的支流来滋润它、充实它。如果我们懒惰起来,教育的河流就将变得浑浊乃至枯竭。所以想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先是一个积累丰厚的人。在阅读中积累,在反思中积累,在实践中积累,读书可以让我们体验不同的人生,延长自己的生命;读书可以为我们添一些厚重的质感,读书可以为我们添一些文化的雅致;为我们的工作增添一些巧妙与机智;除了读书,我还要学会反思。反思,实际上就是与心灵对话,学会反思,可以让我们的头脑更清醒、思想更进步。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应该多去读书,多学习。平时有各种理由为自己的不积累开脱,是的,时间是自己去找,而并非等时间来找你,只有厚积方可薄发。

  二、方法引航

  《学记》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关于教学方法、为师之道的阐述。“不学操缦,不能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在此告诉我们课外积累的重要性;“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在此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师者若提前掌握这些规律,再去教学生,相信教育效果会更好!有句俗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而《学记》里有关教育的阐述无疑是精华中的极品。好的东西相伴一生,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上也要多运用里面的方法。新学期伊始,《学记》为新的学期找到了引航坐标。三、师之道也

  上学时,对于为师者的理解就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自己真正站在三尺讲台上,才知道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素质教育遍地开花的今天。评价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有很多,我想为师之日,就是重任在肩之日。《学记》里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作为一名教师,在知道自己责任的基础之上,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老师,“师”的内涵很广泛,“师”的底蕴更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做到《学记》中所说的“善喻”。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个性健全、素质全面、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贯彻启发性原则,以启发式教学方法思想为指导,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去激发和调动学生,教育教学就能朝着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接近。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作为一名当代教师,我们肩负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时代赋予我们更重的责任,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同事虚心学习,永不满足,努力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做一名领导认可、同事认可、家长认可、学生认可的既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好老师。

  《学记》可以说是中国人教育中国人的最好的教育方法。今天我们来认识它、学习它,了解、认识和掌握过去教育世界的成功经验,从小处说,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教与学;从长远说,是为了预测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创造更为美好的现实。

  以上只是我读完《学记》之后的一点感想,它里面还蕴藏着许多耐人深省的道理,需要我们仔细的去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