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安妮日记观后感
一天即将完结,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妮日记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妮日记观后感1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安妮日记》。
这本书讲的是,一位女孩子叫安妮,她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的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1933年希勒特(德国元首)上台,开始疯狂的迫害犹太人。为了逃避逮捕、坐牢和屠杀,安妮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父亲的公司大楼里的一处隐蔽的地方,直到1944年8月有人告密,隐居的8个人被捕并关进了集中营,到战争结束,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走出了集中营。这本安妮日记,是安妮在被抓进集中营之前,在躲在密室里偷偷写的日记。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佩服写这本日记的作者安妮。刚刚开始迫害犹太人的时候,对犹太人有很多规矩,比如,犹太人不能在晚上八点钟不能在大街上行走,只能上犹太人的学校……这些还不算什么,当安妮他们住进密室的时候,早上不能说话,做什么事都必须小心谨慎,因为如果说话很大声的话,就会被可恶的德国兵发现。这些拘束对一个才刚满十三岁的女孩而言,这是多么难做到的呀!
让我们一起想一想,安妮过的生活是多么痛苦啊!再想一想我们的生活,跟二战时期的安妮的生活比一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多么自由啊!多么快乐啊!
安妮虽然承受了这么多,但她非常坚强。在她的一生中,她曾经说过: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受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经历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魅力开端。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正确,安妮所要承受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所有人都能承受的。如果我们大家都有一段困难的生活经历,为什么不像安妮一样,去把那些痛苦的经历“变成”一段有趣的冒险呢?让我们和安妮一样吧,让每一段痛苦的经历都“变成”一段有趣的冒险吧!
安妮虽然很早就死了,但是她的精神是永远存在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学习的!
安妮日记观后感2
两个月前第一次看此片我没看的下去,也许是《指匠情挑》开发了我看英国古装片的兴趣,这次我能顺利地把这部片看完。
我对于李斯特的感觉,从一开始的讨厌,到后来的同情,再到最后的钦佩,她是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好吧,虽然她骨子里就是个男人,很man很man,很有见识很有担当很有胆量。
李斯特去勾引布朗小姐我可以认为她是寂寞空虚要慰藉么?那手边就有提布为什么不满足呢?后来布朗也没什么戏份,就是个过客啊过客。不过这一小段插曲倒显得李斯特很真实。
至于玛丽安娜,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塬来就是《灵契》的女主角啊。开始时是对她很有好感的,因为她澄澈的眼神,尤其是她结婚时在教堂跟李斯特握手时,我以为她是真想结束跟李斯特的同性情缘了。放弃也需要勇气呀。oh~whoknows~塬来她结婚只是为了掩住悠悠众口,她想李斯特依然做她的地下情人。= =从此开始不喜欢她。
还有提布,对她我真是又爱又恨,她的真情和执着令我触动,她妄图从玛丽安娜手中分一点李斯特的心,oh,so stupid~
识时务者为俊杰,即使我不想做俊杰,识时务还是不可缺的,做蠢事只能以大概率招来伤害。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即使在恋爱之中。
沃克小姐,在她说出“我想留下”之前,她闪烁的'眼神我还以为是对李斯特坏名声的恐惧呢。沃克是一个很理想的角色,在李斯特人生的低谷给了她强有力的支持,在缺钱时提供资金,在缺爱时献上自己的真心,难怪李斯特会说,她很适合我。
(出去玩了,玩耍回来都没有感觉了,容我仓促结尾吧)
好吧,昨天刚看了《前度》,在想,要是狗血一点,玛丽安娜亲吻李斯特的时候被沃克撞上了,沃克是否会介意呢?
哈哈,不过现实哪有这么多ifs。
安妮日记观后感3
在这个暑假里,我阅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一个犹太女孩在德国的纳粹大肆屠杀犹太人期间躲在阁楼上写的一本日记。
她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姐姐们都很爱她。但是大屠杀的到来毁灭了这一切:无数人没有了亲人,没有了家,无数人倒在了子弹下,还有无数人被送往了集中营……但那些人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
看了这本书,我很感动,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儿竟然能够在这么非常的情况下写出这么细腻的日记:她渐渐学会思考,沉着和冷静。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笔表达了对的德国的纳粹的控诉,也告诉了我们她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祷明天的安宁。
在看《安妮日记》的时我会想,安妮如果不是生在那个时代,那么,还会有写这本书的安妮吗?或许,名字叫做安妮的人只会是一个被父母宠溺的幸福女孩,满足地过完一生,可能会做一名记者一位作家,抑或只是一名庸庸碌碌的职员,但是不会在那个恶梦般的地方含恨而终的。
安妮将她的风华正茂献给了黑暗与恐惧,挥洒出了让人震撼的篇章,却是如杜鹃啼血,是用她的寂寞与生命在书写,所以,安妮,请你继续往前走吧,不要回头,因为我们幸福,快乐,喜欢胡思乱想,有一大堆心事,不吐不快……每天千篇一律地过着有些枯燥却又无比自然亲切的生活。
安妮,你瘦弱的肩膀背负了那么多,却还没等二八年华的蜡烛点燃,理想与抱负、生命与亲情便轰然坍塌,是那么不堪一击,却又是那样的坚韧,即便是屠戮也难以消弭掉的沉重。
透过《安妮日记》我看到了她的笑容,我会永远记住她甜美、坚强的笑容!
安妮日记观后感4
《安妮日记》是安妮写了自己从十三岁到十五岁时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分析,记录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自己的喜怒哀乐,连她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这些日记却震撼了世界的良知,成为了纳粹灭绝人性行为的罪证,向世界展示了在纳粹的铁蹄下善良的民众所遭受的苦难与残害,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期盼与渴望。
《安妮日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安妮一家为了逃脱纳粹种族毁灭的`魔爪,他们藏身到了安妮父亲那家公司楼上的“秘密后屋”。在“秘密后屋”避难的不仅只有安妮一家。他们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相继收留了父亲同事范达恩一家共四个。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安妮一家可真伟大。”在长达二年的避难生活中,他们整天过得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活动在没有阳光,没有自由,没有充足食物的几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时刻担心着被外人发现,被纳粹抓走。到后来,他们不仅食不果腹,衣不敝体,还经常受到盗贼的惊扰,空袭警报的惊吓,以及飞机炸弹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里,“秘密后屋”里原本温良恭俭的人变得敏感自私,你争我吵,而外面,忠厚善良的人也被特殊的环境被逼得去偷去抢,读到这里,我想在纳粹这样的统治下安妮也会变吧!然而结果出乎意料,安妮却没有在纳粹的施压下变得自私敏感,她仍旧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读到这里我为她对生活的态度没有改变而感到高兴。然而由于告密者的告密,秘密后屋”的所有人都被可恶的纳粹抓走,最后除了安妮父亲以外,所有“秘密后屋”成员都悲惨地死在纳粹集中营,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泪眼模糊,悲哀万分。我为安妮这位花季少女的香消玉殒感到可惜,更对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感到愤怒。
看完这本书,我想在当前的和平环境里我们衣食无忧,备受呵护的我们确实应该珍惜这种幸福,并且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强盛,为人类的持久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因为未来的希望在我们身上。
安妮日记观后感5
“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受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安妮·弗兰克
总是想为这本书写点什么,却不知道怎么下笔。我想我读这本日记的时候就是在读这个少女的人生。安妮有她的主见,有她独特的想法。战争让这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有深度,对生命、对生命有追求的人。不,其实更加准确的是……战争逼她成长。
安妮在这间狭窄的藏身小屋里,借助对日记的倾诉,思考着人性,世界以及宗教。一本日记,记录了她从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悲愤到最后的挣扎和死亡。这本在黑暗中写成的日记,带给她自己的和全世界的则是温暖与坚强。在困境中,每个人对死亡的态度可能都不一样。而安妮选择的,是乐观与坚强。这本细腻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一页页日记,犹如一串珍珠,串联起安妮的全部生活。
战争可以摧毁一切,但唯独不能摧毁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这是对纳粹德国暴力的诉控!是对反法西斯的坚决抵抗!是犹太人民在二战期间艰难生活的一个缩影,是战争的罪恶,是人性的贪婪与挣扎。
开头的那句话很显然地体现出了安妮对待黑暗生活的`乐观。安妮在这间秘密阁楼中的确度过了一个提心吊胆却又美好的25个月。例如,她和皮特的初恋。我想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必不可少的经历,可惜常常不能如你所愿。
“我觉得,不仅政府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负责,普通公民也有责任。人的心中藏有太多的欲望,总想驾驭别人,控制别人,否则只凭少数政客兴风作浪,是不会发起战争的。”这是我从书上摘抄的一句话。这句话很了然地说明了战争的原因。不错,每个人心中都是有冲动,有欲望的。这使他们不顾一切地满足自己。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之后,将会是对和平的漫长而又痛苦艰难的等待。
安妮日记观后感6
你大概也有记日记的习惯,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
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姑娘。再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写了两年多的日记,从13岁写到15岁。安妮父亲经商,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玛格特。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全面推行独裁统治,猖狂迫害犹太人。安妮一家在1933年前往荷兰避难,可是德国军队入侵荷兰。希特勒视犹太人为,想要将犹太人赶净杀绝。八个人在秘密后屋里度过了两年难熬的时间。虽然有朋友们的帮助,但他们每天还是生活在恐惧中。秘密后屋里本来善良的人变得自私,外面原本忠厚的人也被逼的去偷去抢。然而有人告密,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格特最终被转移到伯根—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
安妮的遭遇我十分同情,她写日记的时候和我一样大小,她当时在秘密后屋的生活艰难。我和她比真是天壤之别!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想想现在的生活,回忆安妮的生活,你就知道现在有多幸福,多快乐!安妮在秘密后屋里并没有绝望,她坚持读书,写日记,希望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当一位作家和记者,施展自己的才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安妮在日记中写下了她对友谊,对种族,对军事等等的`看法。在几十平方的小天地里,大家时刻担心被发现,被抓走。他们经常空袭警报的惊吓,飞机轰炸的威胁……安妮在日记中观察仔细,文章通畅,描写生动,着实让人感到可惊可叹!
战争只能说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安妮对漫长的和平而痛苦的等待,换来的只是苦难和死亡。像安妮一样苦苦等待和平的不止一个,让我们大声说出:“和平万岁!团结万岁!”
安妮日记观后感7
一本好书,如同一杯香醇浓郁的咖啡,待人细细品味,似苦似甜;它,又如一杯美酒,让人陶醉其中,若隐若现;它,亦或一层层阶梯,让人穿梭自如,时上时下。
曾经,老师在上课时就向我们推荐过《安妮日记》这本书,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寒假中看完这本书,并认真的写一篇读后感。
安妮13岁那天,她收到的礼物中,有一样是日记本,那天,她就在日记本上写下第一篇日记,后来,这本日记成为了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日记处了开头一小部分外都是以假托写给好友凯蒂的书信形式形成的。安妮,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日记中表达了她在密室中与母亲的争执、她对成年人世界的看法、她活泼热情的天性以及她不为人知的写作才华等等。日记中,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安妮说: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样的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我想:安妮可以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旧可以学习,可以写作。而我们,拥有如此好的学习环境却不思进取,每天只是,做完作业就了事。这种环境的对比,态度的对比铸成了一种反差,我认为我们一定要改正这种现状,像安妮一样坚强,不想困难屈服,把困难当做自己前进的动力。
看完《安妮日记》这本书,我把安妮当做自己的榜样。我想,如果安妮还活着,一定会是一位作家,能带给我们更多好书。
在《安妮日记》中我看到了许多安妮身上的优点,她有自己独特的思考逻辑,能用真、善、美的标准衡量自我。我希望自己能从安妮
身上学到更多的优点,并把它们用到平时的点滴生活中。
【安妮日记观后感】相关文章: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11-04
绿山墙的安妮作文04-30
安妮宝贝经典语录12-20
安妮宝贝经典语录10-24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02-08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02-21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感想03-13
《安妮日记》读后感02-10
安妮日记读后感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