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读书笔记

时间:2022-12-06 08:12:43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个人读书笔记(1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个人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个人读书笔记(15篇)

个人读书笔记1

  一个人老了的时候,总会有些遗憾,有些悔恨。有些事情总是郁结在心头,挥之不去,又遗忘不了。

  哈罗德就是这样一个人。

  当他在那天清晨,开始踏上旅途,为了就是消解心中的这一点郁结的遗憾和悔恨。

  徒步去贝里克代表了什么呢?代表着哈罗德这一生从来不敢做的事情,从来不敢去争取的事情。名义上是去看望他的朋友奎妮,实际上是期望对自己人生的一个突破,一个和解。

  奎妮代表什么呢?奎妮本身就是一个遗憾,一个悔恨。当年奎妮帮他顶罪,而哈罗德却没有正式的感谢她。类似的事情,在哈罗德一生中不断发生,而哈罗德的选择却始终是逃避。

  当他的母亲离开他的时候,他没有去阻止。

  当他的儿子溺水的时候,他不知所措。

  当奎妮离开的时候,他避而不见。

  当他们夫妻关系出现裂痕,他也不曾去补救。

  哈罗德就像是一叶浮萍,随着世间的波涛起伏流转,看似随遇而安,其实就是内心软弱,提不起一丝改变现状的勇气。

  这世界上平凡的人千千万万,每个看上去平凡的人,说不定都历经了苦难。但是像哈罗德这样的,说实话,我并不同情。他的一切遭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父母给他的影响。

  但是我依然被哈罗德所感动,他的`善良,他对莫琳的爱,他对儿子的爱,深深打动着我。

  莫琳对于哈罗德来说,是拯救他生活的天使,却也是毁灭他生活的魔鬼。哈罗德在看见莫琳的第一眼,就爱上了他。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就带着命中注定的色彩。

  她一眼就注意到了哈罗德。不可能看不到他,这个人在舞厅中央摇摆,仿佛要把体内锁着的东西都跳出来。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母亲给她介绍的年轻人个个都了无生气地系着黑领带。或许是感觉到了她的目光,他突然向她看过来,身体继续摇摆。她没有移开眼睛,仿佛被粘住了,吸引她的是那种原生态的能量,他是一个完整的人。他再次停下,看向她,终于曲曲折折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她跟前。他站得那样近,她能感觉到他身上散发出的热量。

  如今忆起这场景,她仿佛亲眼看着它发生:他微弯下腰,嘴唇贴近她的耳朵,伸手拨开她的一绺头发,才开口说话。这大胆的举动让她感觉到一股强烈的电流顺着脖子传上来,甚至今日想起,肌肤下仍能感受到那一份悸动。

  这一份相遇,多么美好。哈罗德对莫琳的爱是自始而终未曾改变的。即使莫琳对他恶语相向,对他冷漠,精神上折磨他。他依然深深爱着她。

  在一个人的旅程中,哈罗德每到一个景点城市,都要给莫琳买一份礼物,给她寄一张明信片。他经常要给莫琳打电话,即使莫琳对他冷漠,即使两人基本是无言以对,但是哈罗德依然在内心涌起要跟莫琳诉说的冲动。

  在旅程中,哈罗德不止一次遇到苦难,每次在苦难中,莫琳的身影总会浮现在他脑海。有时候跟莫琳的回忆让他轻松愉快,他记起他们新婚的时候,那么快乐,那么幸福。

  他想起刚结婚的那几年莫琳紧贴着他的身体,以及她双腿间美好的隐蔽。

  有时候一想到莫琳,却又觉得特别痛苦。他的痛苦并不是莫琳如何折磨他,而是他们之间的爱怎么会变成今天这样,为什么莫琳不再爱他了。他并不怨恨莫琳,而是深深地责怪自己,恨自己没有做好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从而导致今天这样的局面。

  哈罗德对儿子也是充满悔恨和自责的。他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却从来不知道怎么去表达。他连抱一下儿子都做不到,因为他的父亲、母亲从小就没有言传身教过怎么去爱一个孩子。

  哈罗德把儿子戴维的照片深藏在床头的抽屉里,是他抽屉里唯二的两张照片之一,另外一张是年轻的莫琳。

  当哈罗德来到贝里克的咖啡店,看到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一个婴儿的时候,哈罗德第一次表达出了自己对儿子戴维的思念。

  她回头看向管理层和咖啡店里的其他顾客,直视他们的眼睛。他说:“我想要我的儿子。”

  这句话让他身体整个颤抖起来,不是轻轻的战栗,而是从身体深处发出来的剧烈的震抖。那股疼痛撕裂胸前的肌肉撞上他的喉咙,哈罗德的脸都扭曲了。

  哈罗德是一个内向的人,他连跟妻子、儿子都没有表达过自己的情感,但是在这段旅程的最后,他终于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最痛的思念。

  对于儿子的去世,哈罗德的痛苦其实不亚于莫琳。莫琳因为戴维的去世,无法接受,开始变得精神不正常,一直在等待戴维回来。

  哈罗德其实也是无法接受,但是他只能埋在心底。莫琳怪他,连儿子的最后一面也不见。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哈罗德正是由于失去爱子的痛苦,才无法面对已经去世的儿子的遗体。

  这一段旅程,起因是奎妮,但是真正解脱的其实是哈罗德和莫琳。他们在儿子去世20年后,终于能面对自己的内心,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跟现实和解。

  每个平凡的人,每个普通的家庭,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苦难。哈罗德和莫琳的悲剧之处,在于哈罗德在幼年时期的缺爱,导致哈罗德不懂得怎么去表达爱。

  当磨难出现的时候,哈罗德完全是消极的,茫然无措又放任自流,以至于事情越发恶化,最终酿成苦果。

  所以这段旅途,与其说是为了他人的极善之旅,还不如说是意外获得自我解脱机会。解脱的契机就是打断生活的常态,破坏了生活的惯性,使得自己能跳脱出来,从而能回头看,能有时间、空间去思考,从而直面痛苦,获得解脱。

个人读书笔记2

  二战过后,冷战时期。德国被一分为二,分为美国控制下的西德和苏联控制下的东德。一夜之间,一堵柏林墙被砌成,将柏林一分为二,你在这头,你的家人在那头。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书《档案:一部个人史》,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

  本书作者蒂莫西·加顿艾什是一个历史研究者,最初为了研究“希特勒统治下的柏林”他以一个交换生的身份来到了东柏林。结果在这里发生的事情却对作者的人生轨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01.被迫的分离与惊悚的怀疑

  年轻的加顿艾什在东柏林期间,曾在一个酒吧中,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是一个穿着加州大学T恤衫、右手少一根手指头的年轻人告诉他的:他现在二十二岁,父母都居住在西柏林。柏林墙堆高起来的那一天,三岁的他,正好到东柏林的祖父、祖母家过夜。

  东德政府从此就不让他离开,他被人认养、长大,在军中服役时丢了一根手指,现在是电车司机。

  有的时候,他的父亲会开着发亮的奔驰汽车,带着小礼物,从西柏林过来看他。他身上穿着的加州大学T恤便是父亲送的礼物。

  据估计,1961年8月围墙一夜间砌起来时,有四千多名之多的儿童因此和父母分割开来。

  加顿艾什朋友和他的儿子也被分隔两地,他生活在西德,而他的儿子却生活在东德,他的儿子一直梦想着旅行到西德去见一见他的家人。

  后来,在他到匈牙利度假时,和许多同伴一样,从已变得很松懈的奥地利边境逃了出来。

  从那以后,他经历了一个难民接待营,回到西柏林,来到一个离他父亲的地方不到几里的地方。

  但是,他无法去探望他的家人,而他的家人也无法探望他——这情形可能会持续很多年。

  在当地,有一个地方,如果人在站在旧水泥砖块上,可以远眺柏林墙,看到西柏林的一个铁路车站。

  有一天,通过事先的电话安排,他站在车站月台上,而他的弟弟、妹妹则站在那旧水泥砖块上,遥遥相望。在围墙的两边,他们相互招手、吼叫。

  1980那一年,年轻的作者蒂莫西·加顿艾什还是一个在东柏林当交换生的英国青年。

  有一天晚上,他和当时的女友安德莉一起躺在床上,忽然她站了起来,把衣服脱了,走到面对街道的窗户旁边拉开窗帘,接着又开了足以点亮整个房间的大灯,然后才回到床上。

  这个举动似乎没有什么太深的含义,顶多是年轻人那种没来由的浪漫罢了。

  可是近二十年后,已在牛津大学教授历史,同时替英国各式报刊撰写评论及报道的加顿艾什,却对这件小小的往事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他怀疑安德莉其实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安插在他身边的线人;她那天晚上脱衣服开窗帘,为的是要方便外头的同伙拍照。

  他之所以生起这种疑惑,是因为他看到了当年东德国安部(俗称“斯塔西”)的一份档案。这份档案夹封面上盖着的OPK三个字母,代表的是Operative Personenkontrolle,也就是作战性个人管制档案。

  根据东德国家安全部的高等法律学院所订立的1985年版《政治作战工作辞典》,所谓作战性个人管制是指;辨识可能违反刑法、可能抱持“敌意负面态度”,或可能被敌人基于敌对目的而利用的人。

  作战性个人管制的中心目的,根据字典的解释,是要回答“谁是谁”的问题。

  而加顿艾什的档案,就是东德国安部对于加顿艾什“是谁”的回答。

  而档案所收集的信息都是从何处来的呢?

  02.“非正式合作者”提供了大量信息

  东德国安部心目中,最宝贵的信息来源就是“非正式合作者”,也就是线民——IM了。

  东德国安部对于IM所提供的信息特别重视。那些琐琐碎碎、看似没有任何重要性的信息被放在一起以后,杀伤力便相对加大,而那正是整个体系能作业的原因。

  线民的数目大得惊人。根据东德内部统计,1988年,也就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最后的一个“正常”年份,“非正式合作者”的人数达17万,其中有11万定期提供情报,其他则提供“共谋式服务”,例如,将公寓让出来给秘密集会使用,或仅仅被视为可靠联络人等等。

  东德国家安全部本身另有9万名全职人员,其中只有不到5千名属于HVA海外情报组织。如果将这些数字与东德全部的成人数目相较的话,就表示每50名东德的成年人中,就有一名直接与秘密警察相关。即便是每一名直接相关者只有一名眷属的话,那么每25名东德人中便有一名是与秘密警察有关联的。

  有这样一段描述,足以证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东德国安部的地位可见一般:“到处疑神疑鬼,它可能存在电话中,可能坐在酒吧里,可能与你一起乘火车旅行。只要有两三个人在一起,就不能不生疑。”西方世界估计,东德国安部至少雇佣了十万名线民,替他们工作。

  在这样密集的线人网络下,被搜集的情报经过加工处理被做成关于每一个被监控者的绝密档案陈列在档案部门。

  两德统一后,受迫于民间力量的压力,存放档案的东德国安部大楼被蜂拥而至的人群冲入了,国安部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的紧急处理并不能完全销毁数量庞大的“档案资料”,最后被两德统一后新成立的高克机构统一管理,并可供民间自由查询。

  加顿艾什就是这样申请查看了自己的档案,并发现了在别人眼中“另外的自己”,而这些向东德国安部提供资料的别人,却可能是自己身边的朋友、恋人以及师长……

  03.档案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档案中的情报即使在今天仍然相当有力量。

  过去国安部军官手上掌握的力量,转移到了高克机构办事员的手上,通过他们再传给个别的读者、记者、学者,或想要知道员工或未来员工的档案资料的老板。一旦拿到了高克档案资料后,这些人就必须做出决策:要雇佣?要解雇?要揭发?要原谅?

  更严重的是,当线民两字出现,就像其后面被涂黑的名字,代表的是污点。就算它背后存在着可以理解的善意,就算在法律的严格保护及公众的审慎监视下,那一抹涂黑代表的就是力量。

  这些档案可以改变人生。一位前来向高克工作人员调阅档案的读者,曾因想逃亡西方而被关了五年。从档案中,她发现当初告密的竟然是与她同居的男子。两德统一后,他们仍然住在一起。在她要去调阅资料的当天,他还在她出门前一天祝她一天愉快。那名妇女最后哭倒在工作人员的双臂中。

  到1996年6月时,高克机构已经回答了170万人次的公务及民间询问。换句话说,每十名东德人中,便有一人有过“高克经验”。在此同时,超过100万的男男女女正式提出申请,索阅他们的档案。其中将近42万人已经读过了自己的档案,而有36万以上的人——不知识令他们松了一口气还是失望地发现,他们并没有档案。

  一位调阅档案的女士发现她丈夫就是专门监视她的线民,许多人发现了令他们惊愕及震怒的事。只有他们自己有资格说,知道是否比不知道更好。

  有许多人因为档案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失去工作,被原工作单位解职,还有人在匆忙中不及申诉,就自动提前退休。另外,档案带来了无数的冲突,造成朋友绝交、婚姻破裂、家中的玻璃被突如其来的砖块打碎、莫名其妙地遭人动粗。最糟糕的是,有好几件自杀事件,部分原因必须归咎于高克文件的曝光于媒体的报道。

  当然在这些负面成果之外,还有更多、更多的人在阅读过档案以后,不但松了一口气,而且能更踏实地继续现在的生活。

  从档案工作人员的经验看来,大部分人在阅读后都认为能够一览自己的文件是非常值得的。一名老先生告诉工作人员:“至少我知道怎么写遗嘱了。我原本以为我的女婿在背后打我的小报告,所以一直告诉自己:我要是把房子留给他,就罪该万死。但是现在我知道我还是该留给他了。”

  “现在我知道了”是一个大家共同有的感觉,就好像在彻底洗涤以后,大家建立了一个更好的基础,可以共同努力向前。

  加顿艾什被“档案”背后的种种所深深的吸引,放弃了自己原本的研究方向,他希望可以通过对自己“档案”的.深入调查,可以还原出这一段无法忘怀的历史。

  04.关于“线人”的再调查

  从档案中,你会发现,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有多深。认得心中所能容纳的,可为律法与君王所随意予夺的那部分能有多大?

  你所看到的其实并非那么多恶意,而毋宁(宁可,不如。副词。表示两相比较以后选取这一面)是人类的脆弱和人性中无尽的弱点。

  当你和那些与档案相关的参与者谈话时,你发现的也不是那么多蓄意的欺骗,而毋宁是我们无尽的自我欺骗的能力。

  向东德国安部报告加顿艾什信息的线人有五位,分别是加顿艾什在东德交换学习时的“指导教授”、交谈过多次的普通朋友以及“被偶遇”的聊天对象。

  他在后期根据档案所披露的历史,重新调查线人情况时,将一名线人的情况告诉了两人原来共同的朋友,她们之间也有多年未联系。

  结果可想而知,在作者展示新文件给他朋友看时,等于为她重新开启了一扇新的记忆之窗,但也因此关上了其他的窗户。

  她再也无法回到过去对这个线人朋友或两人之间发生的事件的回忆中了。

  这就好像一个人在经过多年以后,对自己所钟爱的人做不忠的表白,或一对夫妻经过一件丑恶的离婚官司,会降过去两人之间所有共享过的欢乐时光完整、全部、永远、惨痛地摧毁一样。只不过,连这一份痛苦的会议也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有所改变。

  每个人的回忆都随着时光的流转以及环境的变化,有的变得模糊,有的反更清晰,有的逐渐圆润,有的则越发尖锐。

  一名线民如何逐渐地被拉近“组织”之中,就好像鱼被引诱上钩的过程一样,一开始的时候线民决心“只谈专业的事”,最后连最亲密的关系也可以出卖了。就报告加顿艾什的其中一名线人而言,到后期,她连自己的继女有一名西德男友都招了。

  在这次寻觅中,作者并没有看到一个明显天性邪恶的人。但是,每一个人都很软弱,任由环境塑造他们。人性,他们都太人性了!然而,他们的行为的总和却是一大邪恶。

  如果,

  有这样一份“档案”摆在你的面前。

  你会如何选择呢?

  看还是不看?

  如果,

  有这么一天被诱惑的人是你,

  你会选择透露一些你自以为无关紧要的信息么?

  最后,你可能会发现……

  告密者就在我们身边。

个人读书笔记3

  一个在游乐园工作的老工人艾迪,退伍后就待在家乡,每天重复做同样的工作。他曾经想继续升学,曾经想四处游历,然而他怨怪自己在战争中残废了的脚,怨怪那个个性沉默然而却很暴躁易怒的父亲,害的他放弃梦想,困在这个海摊小镇。他经常作恶梦,梦到同样的大火。至亲所爱都已过世,他剩下回忆作伴。他的生活,苍白而无趣。可是,他仍然每天坐着维修工作,就算不耐烦也还是会为小朋友做几个玩具。

  83岁生日这一天,他为了救一个小女孩而丧了命。上了天堂后,艾迪遇见五个曾经出现在他生命里的人。这五人逐一说出自己的故事,说出他们何时在人间与艾迪相遇,以及艾迪要在他们身上学习的功课。艾迪逐渐领悟:原来,自己生命里一直都有别人的生命;而别人的故事与自己的`故事,绘在最无法预料的时空,产生交集。

  内容摘录:

  人生,是一段用生命碰触其它生命的时光。与你相遇,其它生命再也不一样。遇见他们,你才真的活过。

  我的观点:

  故事中的艾迪在他后半段的人生,当他失去她老婆他便忘了如何去爱一个人,他有他的梦想,但他却因为他的那只脚不得放弃,就像世上的有些人一样,即使自己在生命失去某样重的东西,也不失去自己的心,他就这样漫无目的都度过他的下半生。

  第一个是蓝肤人,他告诉他:“有人生,有人死。”世界上有人在这天去世,同样的也有人在这天出生,没有人是害谁死,也没有人是被害的,蓝肤人如果没有躲开,那就是小时候的艾迪死。第二个人是小队长,他告诉他:“牺牲是什么?”人或许常常都在牺牲,但是未必牺牲就是好事,有时换来的回报却是空,有时的牺牲是不值得而且是没有代价的。如果艾迪没有失去一只脚,他可能已经葬生在战争的火场里了,但他也带着瘸脚过一生;第三个人露比告诉他:“仇恨是什么?”他从小就很怨恨他的爸爸,因为他爸爸对他不好,但其实他的仇恨越大,他的痛苦也想对越多;第四个人他的老婆玛格丽特告诉他:“如何爱?”就像当初他们刚结婚一样,他要他去爱一个人;最后第五个人就是他在战争中烧死的小女孩告诉他:“他在人世间做了些什么?”人在世一定有他存在的价值,为人服务就是他的价值。

  “人生总会结束。爱,没有终点。”书中提到这句话,人总是会死,没有不会死的人,人虽然死了,但可以把爱留下来;生命虽然有限,但付出的爱却是无穷无尽。爱不是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是流在这世上。

个人读书笔记4

  学习传播学或者一直关注网络营销的人,大抵都看过这两年流行的几本书,诸如《引爆流行》、《引爆点》、《世界是平的》乃至《长尾理论》等。修源的这本小书,基本阐述的也是上述这些书的观点,但是它更简洁明了——只关注“流行”的成因,并且通过当前身边最新也最本地化的例子(例如电影《海角七号》的营销造势)来印证他的观点:诸多“流行”,都遵循“创新扩散S型曲线”的规律,如果你对网络传播有点好奇但是不太了解,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引导。

  提及豆瓣网(douban.com),常常有这样几个标签,比如Web2.0,长尾……的确,豆瓣向众人昭示了长尾的力量,“长尾”这条曲线,可视作豆瓣的特征之一。通过观察与归纳豆瓣网四年来的用户增长情况,修源发现豆瓣的用户增长,一直遵循另外一条曲线——创新扩散S型曲线的规律。由此,他揭开了“创新型曲线”的面纱,长驱直入,通过分析SARS病毒的传播,HI-PDA论坛的成长,iPod,自己的电子杂志创业经历,《海角七号》的营销与流行这几个安全,极为形象化的地阐释了“创新型曲线”的几个重要阶段,而“流行”的秘密,此刻也就水落石出了。书名《豆瓣,流行的秘密》其实重点在“流行”,豆瓣只是它的一个引子。

  案例新鲜生动,理论阐述得通俗易懂,是本书的优点。除此之外,我更欣赏的是修源的洞察力,他并不止于就案例谈案例,而是思考得更深,比如他不满意安德森对“长尾理论”成因的解释,他说:

  仔细深入思考长尾理论的时候,我发现,要造成长长的长尾,那么必须需要有人有需求,不停的个性化的需求最终造成了长长的长尾。

  我们还是从有限的产品中进行选择,而不是人一条漫无目的的长尾中进行选择。我们多样化的选择制造了长长的长尾,而不是因为长尾制造了我们多样化的选择。

  但是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那样的选择呢?还是因为“信息的流行“。我们每个人能接触

  到的信息都足够多,才最终可能进行多样化的选择。

  我发现,很多市场出现先行者的时候,他们都或多或少地赚取了不少利润,于是更多人开始进入,于是,竞争加剧,如果你没有非常出色得让别人选择你而不是别的公司的时候,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就会变得不美好。如果你属于迟缓者的话,那么你进入这个市场竞争的胜算就会低很多。

  在第一次电子杂志创业失败后,他选择了番茄树正品鞋专卖,也遵循了书里提到的“流行的秘密“第二个条件——基于大众市场的定位。而他能顶着巨大压力坚持下来,也因为他清晰地认识到并深深地相信:

  当你的用户积累到某个点的时候,会有很神奇的现象发生,只是,你要专注于在此之前的营销和推广,无论有多困难。

  5种不同的人群你是哪一种呢?

  罗杰斯还把创新扩散的采纳人群分成了5类:

  1、创新者(Innovators):他们是勇敢的先行者,自觉推动创新。创新者在创新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s):他们是受尊敬的社会人士,是公众意见领袖,他们乐意引领时尚、尝试新鲜事物,但是行为谨慎。

  3、早期采用人群(Early Majority):他们是有思想的一群人,也比较谨慎,但是他们较之普通人群更愿意、更早地接受变革。

  4、后期采用人群(Late Majority):他们是持怀疑态度的一群人,只有当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了新鲜事物的时候,他们才会采用。

  5、迟缓者(Laggards):他们是保守传统的一群人,习惯于因循守旧,对新鲜事物吹毛求疵,只有当新的发展成为主流、成为传统时,他们才会被动接受。

  创造流行的四个条件

  1、传播者。拉扎斯菲尔德和其他调查者提出了“两级传播”(Two-Step Flow If Communication)的思想:

  在传播中,有些人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这些人接触了大量的相关领域信息(类似韩寒、李开复),他们拥有广泛的.人际传播关系,而那些媒体接触少,知识较为贫乏的人往往从意见领袖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即思想易为意见领袖所影响)。意见领袖会把他们得到的信息连同自己的看法观点,一起传播给其他人。

  因此这里“传播者”就是具有“意见领袖”功能的一群人。

  2、基于“大”众(相对于小众)市场。

  3、各种促成流行的因素:

  苹果iPod在产品上的优势:1如三步操作能找到想要听的歌曲(简单,任何产品都必须注意的原则,叫Mooers定律);2领先其它产品的各项特色(性能);3区别以往事物的概念或设计(差异化竞争)。

  4、引爆点效应

  当前三个要素具备了之后,这个要素指的是两点:1要流行,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使产品尽快达到“引爆点“,如《海角七号》在正式放映前向社会各个阶层的人进行了免费试映,形成口碑(最主要的是让看过的大众成为了传播者);2在没达到引爆点之前,要坚持。

  长尾效应产生的原因

  原因是互联网的产生,使得整个世界的信息传播门槛降低,让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幅提升,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人们能够轻易了解到互联网时代之前所无法知道的内容,因而能够选择的机会变多,人们在面对各类产品时,能够根据各自的偏好来进行选择。

  安德森把长尾理论没有办法在沃尔玛等传统的地方应用归咎为:沃尔玛无论是商品货架还有库存,都需要成本,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库存成本,导致沃尔玛销售的CD必须要卖出10万张才有可能回收成本,而真正能够达到这个销售量的唱片不足1%,这使得99%的唱片被沃尔玛拒之门外。

  作者修源认为这不仅仅是成本的问题,还有用户面临的选择压力问题,当用户被抛掷在一个很大的周围很多选择的地方,用户往往是很少能做出选择的(这个或者也可以称为机会成本,用户面对众多可选商品前,无法确定选择哪一个才划得来,进而产生焦虑与抗拒选择心理)。

  这与互联网长尾形成的不同在于,互联网信息是由用户自己进行搜索或者浏览来查找,

  每次找到的相关信息是基于用户自身喜好的考虑,假设有1000张CD的存在,用户会根据喜好而查找其中少量的进行比对,而不是直接接受1000张CD展示在眼前的选择压力冲击。

  因而,是用户的选择造成了长尾的产生,而不是长尾的产生制造了用户多样化的选择。

个人读书笔记5

  我看了高尔基的三部曲之一——《童年》。

  《童年》这本书讲述的是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生活,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情况。

  在这本书里清晰的刻画了很多不同的人物形象。有吝啬、贪婪、粗暴无礼的外祖父;逆来顺受、热爱生活的外祖母;乐观纯朴、善良的小茨冈;正直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儿”等,都给予主人公力量和支持。还有勇敢正直的主人公阿廖沙和贪婪恶毒的舅舅们。

  在阿廖沙童年的.生活中,即悲苦又绚丽。他的外祖父是家里最不和睦的一个,因为他渐渐变得吝啬起来,只要孩子一犯错,他就把孩子痛打一番。还有两个舅舅为分家而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在家中女人一点地位也没有,她们任凭丈夫打骂、发泄,生活比奴隶还要悲惨。一家人并不和睦相处,更不其乐融融,一切看起来都是无比丑陋、凄凉。但乐观主义精神的光芒却透过了这一层阴霾,照亮了阿廖沙前进的方向,使他带着好奇心看一切,观察周围的人,倾听外婆、外公和妈妈的人生经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娱乐对生活满怀信心,不断奋斗拼搏。我认为他从悲苦的生活中渐渐乐观了,这种乐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做个像阿廖沙一样处事乐观、毫不气馁的孩子,。

  我还从屠格涅夫说的“想要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这句话中明白了幸福的生活不是在于享受,而是在于劳动和承担起责任这个道理。

  《童年》是本十分有趣的书,其中还有很多很多的道理和知识值得我们学习。

个人读书笔记6

  真正使我坚持下来的原动力,应该是关于蛮荒时代人类祖先如何挣扎求生的一些模糊记忆。

  大约320万年前,南猿演化成了第一个具有人类特征的猿。某些科学家认为他们弥补了人类演化史上“缺失的一环”。

  南猿与人类相近的特征并非那只有人类1/3大的大脑,也不是他们毛绒绒的皮肤,他们只是做了一件别的猿类都没有做的事,直立行走。从字面意义上讲,他们迈出了人类的第一步。

  南猿随后进化为两种已知的'人类,尼安德特人是其中一种。如果在3万年前你也许认为他们更应该存活下来,因为他们更强壮,体格更魁梧,可能还更善于狩猎。

  但尼安德特人却不懂迁徙的道理。他们整年都呆在同一座山谷里,在不深的山洞里躲避严冬的侵袭。冰河时代来临,他们只有坐以待毙,我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是好的行者。

  另外一个分支是我们的共同祖先,他们在冬天迁往南方。于是我们得以存在,并统治今天的世界。我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告诉我这是完全正确的。行走是我最基本、最自然的生存本能。我渴望行走。行走使我活着。

个人读书笔记7

  初读《一个人的战争》是在QQ空间,我为她另类的创作思路在午夜时分笑出声来。再读此文,不由心生怜爱。这是怎样的一种母女之深情?没有一个赞美之词,唯有咬牙切齿的痛恨。或许是优越的生活环境以及父母的宠爱,在反复读着这样一篇以特殊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祝福的散文,我竟然找不出一句话来表达读文的感受。对于“母亲”这个词多年来我始终保持沉默。

  我是家里的三女,父亲特别宠爱我。母亲虽然没读过几年书,思想却非常开明。小时候我长得特别可爱,父亲的朋友虎叔家三个男孩,每天叨叨着让我给他家做女儿或者直接做媳妇,妈妈都笑着征求我的意见。那时年纪小不懂事不愿意离开家,虎叔很失望。后来也没能当成他媳妇,到现在虎叔还拿我调侃着。其实虎叔家的男孩个个帅气,而且家底很厚实,但要想成一家人还是需要缘分的。

  《一个人的战争》中的“我”并不是因为母亲要拿她去换儿子而生气,是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而伤了自尊心。从此埋下了“恨”。母亲的形象在作者笔下“丑”到无与伦比,倔强的性格随着成长而根深蒂固。其实,在母亲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她的宝贝,即使换到了别人家,我相信母亲会多了更多的惦念和牵挂。

  我是家里唯一自由恋爱的女孩而且属于早恋,也许是我爱上的男孩特别斯文特别优秀,父母像疼爱我一样疼他,直到我们结了婚生活在一起,依然照顾着我们。我们一直在母亲身边生活,可以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即使买了房子也没离开父母。直到我36岁离开家,母亲的惦念更深,到现在还少不了给我们送这送那的。弟弟心疼母亲,跟我开玩笑说:“姐啊,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每次听到这话,心底总会有不可名状的滋味涌起。

  这点恰恰与《一个人的战争》中所描述的截然相反,而我却能感受文中“我”在逆反心理下的叛逆行为。读着一句句“憎恨”,我的眼角终于滴下了泪水。我没想过要恨,只是那些世俗的眼光与做法让我浪费了一生中最灿烂的年华,硬生生让一个不知愁滋味的少女演变成“忧虑”青年。这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挣扎。

  因我早恋,生活的不稳定让外界多了许多的谗言,致使我们的恋爱婚姻走了长长的八年时间才有了结果。青春有多少个八年?也正是外界的压力迫使我产生“逆反”心理,非要证明自己不是生活的弱者,从娇生惯养到自尊自强自食其力的过程对于我来说多么的艰难,以至于回首往事依然会泪流满面。就为了争这一口气,我一意孤行,不顾父母的理解、叹息与安慰,姐姐们的规劝、阻拦,最终让羡慕的眼光围绕着我。而我失去的永远都不可能再要回来,青春、容颜、无忧无虑……

  母亲退休后帮我养孩子,我不需要操一份心。母亲爱干净,会织漂亮的毛衣。在我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连门卫都认识我女儿,一个星期六天没有重复的穿着,让可爱的女儿更加漂亮惹人喜爱。邻居都说我只生了孩子没养过孩子,这话一点都不假。在我坐月子的时候,我还放不下没人能接替的生意,坐在床上偷偷干活。母亲除了叹息也拿我没辙。我没有为命运而屈服,失去的同时得到了我所想要的一切。然而,权衡一下得失,又能怎样?只不过争回了一口气而已。我们最终为这一切付出了健康的代价。

  《一个人的战争》中无奈下走进了母亲精心设置的婚姻圈套,此“恨”绵绵无绝期,却是母亲对女儿未来的期盼。女儿的不理解,女儿的报复,母亲眼里的女儿,疼痛的同时她又会如何面对?这就是母亲的伟大之处。我所能理解的母爱就是默默的',不需要只言片语,或许一个言神一句责备一个行为就可以表示出来。这种痛彻心扉的自责,在女儿憎恨之下,又一次淋漓地表达了出来。

  最让我内疚的是,在母亲生病卧床不起时没能照顾过她一天。当时的工作性质特殊,我只能匆匆忙忙骑车去看望母亲一眼就得走。都是二姐忙里偷闲照顾着母亲,病人的情绪不稳定,有时候刚好遇上内向的二姐被母亲气得流泪,我都特别的难受。读着《一个人的战争》中,为母亲的担忧,不由升腾起许多的歉疚。

  一场母女的较量最终在一个人的战争中宣告结束,动情之处震撼着我们这些同样做着母亲的儿女们。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儿女们将会以怎样的目光对待我们给予他们的“爱”。即将老去的我们,真正领悟到母爱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情感,我们又将如何去面对。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请关爱每一位爱我们以及我们爱着的人吧。

  本意只是写点读后感,没想到竟然口罗嗦起不堪回首的往事,只因太多的场景牵起我内心那片不愿意触碰的柔软的情愫。《一个人的战争》细腻的笔调丰富的情感把女儿对母亲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表露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光辉,以及女儿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与祝福。

个人读书笔记8

  人生的起点,就是炫灿的童年,我们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童年,幸福、快乐,而童年中的主角阿廖沙的却是一个到处都充满了悲惨的童年。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廖沙。彼什科夫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在那里,到处都是争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阿廖沙十一岁那年,母亲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产,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我已经12岁了,却事事都依赖着父母,就说一道挺简单的语文智力题吧,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这道题的答法,连脑子都不想再动动了,直接叫了妈妈过来,其实这道题3年级同学就做的出来,我这个5年级的`还要爸爸妈妈帮忙做。再说这么一件事吧,现在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太不放心,在父母他们向我们这么大时,早就没人管了,现在我家离超市也就1里地吧,妈妈就不放心,不让我自己去,骑车子不行是应该,这个没事,自己走着不放心,这也没事,连和同学一起去他们也不同意

  在这本书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廖沙的爱,给予了阿廖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廖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谁都能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那还会出现争吵、打架之类的事件吗?这又让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将心比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读了《童年》这本书以后,不仅让我珍惜这美好的童年,还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和做事。

个人读书笔记9

  《走近教育大师》为我搭设了一个平台,使我能够有机会以文字的形式,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心灵。作为这次教师主题读书活动的必读书目之一,正如编者所言,该书让读者一册在手,便能概览从孔子到蔡元培,从苏格拉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主张,通读全篇,受益匪浅。

  书中共收录了47位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言论,这个数字应该说不小了,但对于人类20xx多年的教育史而言,似乎又微乎其微。其实,任何一部辞书都难以容纳所有的教育家。所以,当我合上书本时,稍思片刻,就会深深地发觉:原来教育可以这样美的。竞争的时代,家长挑选学校,道老师的好、说老师的坏,这些现象已屡见不鲜。可以说一个学校创办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好老师的数量与质量却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

  作为一名新教师,孔子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那道指什么呢?我理解,应是指社会、政治的准则和做人的准则。而要理解这些准则,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从少年到白头。准则其实是物与俱来的,有的隐藏较深或道理较深,有的则容易让人察觉和接受。不管怎样,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们的悟性所经历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样,但求道的过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谓“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就说现在学校开展的历史读书活动,读书之道,倒并不是真的为了颜如玉、黄金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所拥有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学习就会落后时代,落后于生活。特别是我们做教师的,如果知识不够用了,那就意味着职业生命的结束。拿什么去教学生!既然要读书,那又要花费许多休息时间,又会出现各种工作上的冲突,也就是求道之苦吧。

  我思索,佛教认为视名利为空者得道也,对吗?谁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这句话老在脑海里沉浮。反复玩味,目光流转,在猜测,这是怎样一种的情感呢?即便付出一切,只要能得到答案,再大的代价也可以承受。

  处于今天的社会中,立于自己的世界里,我以为“朝闻道,夕死不可矣”。求道之路辛苦如此,然得悟即死,得与不得,有何区别?求为何求?我们应体现道的价值,体现求的价值,然后死亦无憾。当然,理解为道是自觉,不是自主。朝闻道,夕死可矣,死的是“是非”的我,不是主我。即闻道者可以离开是非之人,进入立行真人世界。这又是另一种境界。

  走进书本与大师为友,走进书本与经典对话,走近这些教育的痴心汉可以让人少一点浮躁和功利,多一点理解和宽容,更多一点热情和关爱,可以让我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让学校的生命线真正得以延长。

个人读书笔记10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是一本关于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的著作,读完之后,我深深地感到教师这一职业不只是“育人”,从发展的角度讲,教师如何“育已”才是对教育质量、教师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可以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教育创造,因此,只有教师,真正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教师,树立起发展意识,才能将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迫切呼唤着教师的角色转换,我们应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界定自己的职能,使自己逐步从“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对话者的位置”作根本位移。

  一、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转换为教育意义上的对话者。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由原来的单纯的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这样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就发生了变化。虽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不可能被淘汰,但更需要的是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尊重学生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教师就应充分考虑“人本意识”,以人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在胆猜想,大胆怀疑,去探求科学的真知。

  二、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

  由于过去的课程编制的.特点,教师只能是消极、被动地忠实执行教科书的内容,对教科书内容的自主选择和重组的可能性极小。而今,在新课程的引导下,教师的创新精神将沿着新课程的成长而得到充分释放,从而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教学过程不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三、由课程成绩的评价者转换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过去的教学评价,比较注重其区别和选拔功能,教师扮演着课程评价者的角色,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极位置。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由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娴熟的驾驭课程评价的艺术。

  总之,今天的教育是为了孩子的明天,托起孩子的明天需要新的课程理念指引,也需要我们教师携起手来共同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在新课程的改革大潮中更新观念,加强反思,实现由现有教师向新型教师的转化。

  (1).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

  (2).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3).把教师职业当做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之一,“享受型”的教师――吃苦也是享受

  (1).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

  (2).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

  (3).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之二,“发展型”的教师――创造的幸福

  (1).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2).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

  (3).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

个人读书笔记11

  内容简介: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样的平淡。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

  徐福贵出生富贵,却是个地道的败家子,从小到大干尽了荒唐事,嫖,赌博生生让自己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个穷光蛋。这期间,他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这个同样出生富贵的富家千金没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撑起了日后苦难的天空。

  从地主到赤贫,徐福贵也不是没有恨过,恨这个,恨那个,最后恨的还是自个,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谁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活着的意义并非只是富贵。自从做了佃户,也许劳动是能改变一个人,不,应该说是生活,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贵努力劳作,再不若从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标。

  句段欣赏:

  “日子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实了。他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徐家从小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慢慢的重新发起来。只是世事难料,他被抓壮丁上了战场。在战场上历经生死,成了俘虏后面对解放军是选择留下还是领了盘缠回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家,那一刻,对家庭的牵挂也许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现在想想,如果那时他选择的是留下,也许人生会有所不一样吧,就如那同样成了俘虏选择留下参加解放军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买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龙二被枪毙了,真当是福兮,祸兮。这一刻,主人公已经想开了,认命了。用家珍的说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经历过分离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团圆的真实可贵。

  “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这样清贫而又安稳的过去了。直到”

  "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再不停了那时有庆已经不行了,可是出来的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那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还不住手,等到有庆的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到产房救县长的女人了。”

  看到这里真是说不出的愤懑,一条鲜活的人命,就这样没了,怎么会如

  此荒唐怎么会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么样的人心也许这就是当时社会的沉重吧。

  回头看我们的主人公,他活着,因为家珍。儿子有庆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随时会跟了有庆而去,想着往日种种,徐福贵撑了下来,跟着他受尽苦难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时候生病成了聋哑的女儿凤霞嫁人了,女婿虽然是个偏头,却是个极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头。凤霞的怀孕更是让这家饱经苦难的人喜极而泣,可是,这简单的幸福又终结在凤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来了,凤霞却死了。三个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贵和他的女婿围着他们的希望——苦根,艰难的活着。苦根,一个古灵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让人心疼。四岁的时候,苦根的父亲,徐福贵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压成了肉酱。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岁,发着高烧,帮着徐福贵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贵心疼外孙,没钱买药,煮了一大锅豆子,出门下地去了。不想回来后就发现苦根被豆子撑死了。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么些年。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的平平常常,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这是主人公的话,书看完了,很压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无所谓活着,尘世的苦难,活着的人总得承受,在命运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独,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

个人读书笔记12

  在我们身边,不乏残疾人克服自身的种种困难,以坚强的毅力实现人生价值的示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张海迪,我们小时候,几乎每个小学生都会知道张海迪的故事。现在,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海迪的故事逐渐远去,另一个澳洲的残疾人却用一种现代人独特的积极的方式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心底的震撼,他的名字叫做力克胡哲。从一个风趣激扬的演讲视频初识力克,从《人生不设限》这本书理解力克,这个可敬、可佩、可爱的大胡子小伙给人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心灵冲击。

  在仔细品味《人生不设限》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力克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词:信仰、豁达和坚持,信仰是人生动力之源,豁达是人生态度,而坚持则是成功途径。力克从他的实际人生经历,完美阐释了这三者对个体的作用。

  力克天生没有四肢,没人相信他这辈子能做成什么事情,他被同学视为“外星人”,他自己也曾自暴自弃,甚至于试图在家里的浴缸自杀。力克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们用上帝的胸怀包容了力克的一切,在力克读了圣经之后,上帝给他的启示出现了,他开始信教,心情开始平静,他把残疾认为是“上天的礼物”,而后我们看到了现在的力克。信仰给力克带来动力、带来人生目标、带来快乐豁达的心态,这是最精彩的精神力量,因为信仰,所以人生不设限,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是被爱的,所以每个人都没理由自己看不起自己。

  我们经常说,现在的中国缺失最厉害的是信仰,我们努力工作、赚钱养家糊口,但我们并不快乐,就像力克看到的,在最脏乱的垃圾场生活的人却有着很强的幸福感。当我们迷失在金钱与权欲堆积起来的虚幻时,我们人生没有目标,有人挣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却还总是要担心各种问题;有人看着同龄人有着不同的起步线,开始埋怨为什么自己不生在富贵之家;有人幻想着自己的祖居什么时候拆迁,幻想着昨天中了一亿彩票的人就是自己,幻想着像有钱人一样买房买车买美女,但我们却从来没真正考虑自己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没有自信,没有挑战的勇气,这也是来源于我们的信仰缺失。在这里,不是说上帝就是唯一好的信仰,也不是说信了上帝,人就有了以上的一切。不同的土地,孕育着不同的环境和信仰,我们应该放下虚幻,追求真实的人生目标,追求真实的美好。

  力克在演讲时谈笑风生,对自己的残疾身躯丝毫不以为意,还得意的把自己病态化的左下肢和两个脚趾称为“小鸡腿”,用自己的“小鸡腿”和颈部肌肉,力克做了很多常理来说四肢缺失的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吃饭、打字,甚至于游泳、骑马、钓鱼,让人目瞪口呆。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更表现在力克不再害怕被人骂作“怪物”,走出躲在角落一个人吃午餐的世界,主动接近他人,我能想象这种不易;表现在敢于做一些正常人才能完成的事情,那是彻底摆脱了身体桎梏;更表现在力克选择了一条通过坦陈自己心路历程,以幽默有趣、轻松快乐的演讲鼓励别人,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路。现在的力克激励了数亿普通人,力克曾经害怕自己不能给任何人拥抱,但现在人们争相拥抱力克。力克在《人生不设限》这本书一开始,就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幸福的不像话”,他鼓励读者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走向好得不像话的人生,这两个“不像话”正是力克这种豁达态度的最好诠释。

  其实,中国人都会有接受这种要豁达大度的教育机会,每个人都会在别人碰到什么事得时候让他“想开些”,然而事情真正到了自己面前,那自己就想不开了,豁达的态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我们经常觉得自己做不了有些事,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因为自己没有具备必要的条件,这是在害怕什么呢?做了不成功会损失自己什么呢?这需要我们保持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品质。豁达的态度要求自己少些顾虑,多些实际行动。再比如,我们经常的一个表现是,工作的时候想着休息,休息的时候想着工作,结果工作不在状态,休息无法过瘾。也有些人天天觉得自己的才能被埋没了,觉得身边的环境根本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觉得自己就该拿至少一倍的薪水,但这些想法并没给自己带来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豁达的态度要求我们少些幻想,多些脚踏实地。我们经常说自己很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但在机会面前,我们总是犹豫不前,害怕失去现在的东西,又害怕收入不及付出,我们经常用阿Q精神为自己找借口,总是谈论某某人已经什么级别,赚了多少钱,想当年也是穿开裆裤的,总是感叹时运不济。豁达的态度要求我们少些计较,多些闲云野鹤。

  力克最终能走出这样一条感动世界的道路,他本人坚毅不屈的品质绝对是其中的关键。毕竟缺了四肢的人要完成这么多无法想象的工作,那是需要多少的付出和努力啊,我们完全能想象他本人在练习用“小鸡腿”握笔时的难度,能想象他只用头穿衣服的滑稽与无奈。没有对人生目标的坚持,那最后只能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力克在书中描述了本来没手没脚的人偶然发现畸形的下肢也能干点什么,而通过手术,分离出来两个脚趾,力克马上学会了灵活地使用这个“小鸡腿”,对他而言,这个分离手术就像是突然多出了一只手。他在书中这样劝读者:“只要拒绝放弃,就会有超乎想象的美好在前方等着你。”

  我们曾经经历过多少次放弃?也许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几年前,一部只讲“不抛弃、不放弃”这么六个字的电视剧《士兵突击》就把大家都感动了,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自己在抛弃自己,在放弃自己,这实在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力克这样找准生活目标,为这个目标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很多年轻人,大学之前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高考,而当这个目标结束之后,来到大家,突然一下子就觉得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干啥了。这种情况也许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制度因素,但作为个体,找准人生目标,即使只是简单的让家人高兴,这是坚持的基础,也是坚持的意义所在。力克有一段话说:“我深知其实我最大的残障是恐惧,而非我身体上的缺陷,只有恐惧才能阻碍我继续向前走、尝试新事物及达到目的。”只有克服对未来的恐惧,不再逃避现在,才能迎难而上,放弃拒绝。

  人们在读同一本书时,各人从书中品味出来的感觉不尽相同。力克的故事精彩绝伦,《人生不设限》这本书更是内涵丰富,我希望大家都能读一读这本书,从中品味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确是从心底认同的共同感受。

个人读书笔记13

  又这样过了一个月了,尽管也就那么的几节数学史的课,可是,依然让我听得津津入味。

  认识数学历史,重温数学的发展道路。数学,似乎是一个枯燥的学科,但是,却是我们生活当中,最为有用的工具之一,它是物理化学生物的摇篮,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市场里的公平秤,是我们量化自己的必要工

  具。数学,就是这么的一个“工具箱”,前人用万分的努力汗水,把这个工具弄得更为人性化,更能让我们好好地使用。《数学史概论》这本书,真的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我说说从《数学史概论》这本书,我又学到了什么。研究数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自然科学史研究下属的一个重要分支。数学史研究的任务在于,弄清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史实,再现其本来面貌,同时透过这些历史现象对数学成就、理论体系与发展模式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说明与评价,进而探究数学科学发展的规律与文化本质。作为数学史研究的基该方法与手段,常有历史考证、数理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可以说,在数学的漫长进化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过彻底推翻前人建筑的情况。正是我们不断地为数学这座高楼添砖加瓦,它才能越立越高,越来越扎实,

  我也为可以这样学习和认识数学而感到满足!

个人读书笔记14

  人们总是抱怨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变化。其实什么都在变,只是我们没有留意,没有认真观察而已,就像在我的眼里———————————的善良、纯真也让我忘却了烦恼和忧愁。

  我记得有一次,我把孩子们做的作品———————————这些事情小到不能再小,不值一提,但就是这些小事让我时时感动,让我看到孩子那颗纯真的心,让我体会到作为幼儿教师的幸福!

  新《纲要》指出:“建立和谐的.师幼——————————我们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营造一个师幼平等的空间;赏识幼儿,营造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鼓励幼儿,营造一个天天向上的空间;关爱幼儿,营造一个互爱互助的空间。

个人读书笔记15

  四月中一个平凡不过的早晨,空气中飘着洗衣粉的香气和清新的草腥味。故事的主人公哈罗德收到了那封改变了一切的信。那封信来自哈罗德的前同事奎尼,信中,奎尼写道她被确诊患了癌症,虽然已经没有了治愈的希望,但是她依然很平静,并感谢多年前的这段友谊。震惊中的哈罗德难以平复心中汹涌的感情,他拿着自己斟酌了半天的回信,离开自己的家,朝着街尾的邮筒走去。

  故事第一章在英国最南部的一个叫金斯布里奇的静谧小镇展开,这里也是哈罗德和妻子莫琳住了大半辈子的家。出发的那一刻,没有人料到这将是哈罗德朝圣之旅的开始,也包括哈罗德自己。

  哈罗德是一个65岁的老头,在小酒厂干了四十五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职场上勤恳谦逊、自卑且不起眼,没有升职,连退休时告别会也没有举行。他的性格和他的家庭背景息息相关,在很小的时候,母亲离他而去,16岁时父亲又赶他出门,工作后,又遇到暴躁的老板,干着枯燥的工作,更不幸的是,唯一的儿子还因抑郁症自杀身亡,妻子20年来和他形同陌路,失去信任和交流,新邻居也几乎互不认识。总之,他的一生总伴随着各种不幸,而他,始终隐忍并自卑地接受。如果他突然离世,没有人会注意到他存在过。但当他收到前同事的信那天,积压在心头多年的感情让他决定出发,奇迹般地在87天徒步627英里,横穿整个英国腹地。这一路,他经历了很多热心相助的陌生人,认识了一群素昧平生的追随者,内心从忐忑、到崩溃、再到坚定,最终抵达了奎尼所在的疗养院。

  哈罗德希望用徒步的时间挽救老同事的生命,他坚信“如果我走着去看老朋友她就一定会好起来”。但是他没有想到,这场徒步也让他得以从新审视自己的原生家庭,新生家庭,以及过往的生活。

  年少的哈罗德生活在支离破碎的家庭。父亲和母亲关系不和,时常争吵。终于有一天,母亲无法忍受父亲而离家出走。瘦小的哈罗德依然记得母亲离开的那个早晨,狭小屋子里满地都是母亲的衣服,有的甚至落到了被称之为“前院”的草坪上。小小的哈罗德将衣服一件件捡起,上面充满了母亲的气味,极度悲伤的他需要将指甲掐进手臂才能忍住不哭出声来。然而母亲再也没有回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阿姨。学校里的孩子都叫他“没妈的哈罗德”,以至于他再也不愿去上学。十六岁生日的那天,哈罗德被醉醺醺的父亲赶出了家门,从此开始自力更生。幼年家庭的变故让小小的哈罗德天生缺乏关爱。母亲出走,父亲不务正业对哈罗德不管不顾,年幼的哈罗德不知道合格的'家长应有的模样,这也为之后儿子与他的隔阂埋下伏笔。

  哈罗德不像父亲一样玩世不恭,他按部就班在小酒厂谋得一份差事,并与莫琳结婚生子。他们的小孩戴维从小聪慧异常,哈罗德从内心里爱着这个儿子。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与儿子沟通,在儿子胆怯的时候他也不知如何鼓励他。戴维六岁那年,他们一起去班特姆海边游泳,小戴维越游越远,眼看着要被海水吞没。幸亏一个海上巡逻员及时相救,把嘴唇紫黑的戴维救起。而情急慌乱之下的哈罗德当时却由于恐惧不敢入水而假装在岸边解鞋带。哈罗德的胆怯逐渐让莫琳不满,而这积蓄已久的不满在戴维上吊自杀的时刻终于爆发,夫妻的感情由此降到冰点,二十多年即使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却形同陌路、鲜有交流。

  当人的生活令人绝望的时候,身边即使再细小的理解也是莫大的帮助。内向的哈罗德在小酒馆工作多年仍没有朋友,直到遇到奎尼。奎尼是一个矮矮胖胖,貌不惊人的女人,从她加入小酒厂的第一天起老板和同事便对她指指点点。即便如此,她仍能力排众议胜任每一份工作任务,并且几乎能做到完美。外表坚强的奎尼有一次在文具柜旁偷偷哭泣时正好哈罗德撞见,不善言辞的哈罗德似乎看到了刚加入酒厂时的自己,处处碰壁,也屡屡被同事嘲笑。他鼓励奎尼坚持下去,而奎尼的确挺过了那段最艰难的阶段。后来,哈罗德和奎尼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一路去小酒馆查账,奎尼时常会关心小戴维和哈罗德的近况,这让生活在无助和失望中的哈罗德有了对生活的希望。然而这一切都因哈罗德在酒醉之后打破老板心爱的穆拉诺玻璃而戛然而止。奎尼因主动替哈罗德背了黑锅而被逐出酒厂,从此音讯全无。

  哈罗德从未想过徒步会让他出名,当很多慕名而来的追随者开始和他一起向贝里克进发时,他十分感动。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慕名追求者大多有着各自的盘算和企图,旅途上开始充斥着各种不和与争吵。热闹只是暂时的,哈罗德始终知道自己徒步的初衷,不为名利,只是为了拯救昔日的好友和自己内心的救赎。最终他告别了追随者,重新开始一个人向北进发。这让我不禁想起《阿甘正传》里的主人公阿甘,他跑步横跨美国,直到无数追随者慕名而来并跟随着他跑。直到有一天,阿甘突然想明白了什么,突然停下脚步,淡淡说道:我要回家。于是众人让开道路,目送着自己的偶像一个人默默往回走去。而在这本书中,也许这是哈罗德从自卑到成熟的标志,不随波逐流,坚信自己的初衷,并有勇气执行下去。

  抵达疗养院的那一刻,哈罗德看到的奎尼已经不再有之前的外表,但他知道,奎尼还是亦如以前的文雅与善解人意。而哈罗德自己黝黑的外表下的面容虽然和之前相差无几,但是他的内心却已更加释然与安定。

  文中对奎尼的描述不多,让我感慨良多的是如下这一段:

  “哈罗德?弗莱。她想起来了。他来道过别了。

  她曾是一个叫奎尼?轩尼斯的女人。她会算账,还写一手极好的字。她爱过,也失去过,这样应该就够了。她触碰过生命的实质,也曾游戏人生,终于有一天,我们都将关上那扇门,把一切放下。这个可怕的想法伴了她许多年,但是现在?她不怕了。什么都不怕了。只觉得累。她把脸埋入枕头,感觉有什么东西像花朵一样在脑子里绽放,头越来越重…

  奎尼张开嘴,想吸入一口空气。空气没有进来,但是另外一样东西来了,像呼吸一样轻松自然。”

  哈罗德最终成功履行了诺言,但是却依旧没能扭转奎尼的病情。故事的结尾,奇迹没能发生,正如加油站女孩的爱也没能挽救她罹患癌症的阿姨。现实总是残酷的,也许这个故事本是告诉我们现实的残酷才是更加真实的。

  故事的末尾,重归于好的莫琳和哈罗德重新牵起彼此的手,走向海岸,两个小小的身影印在黑色浪花的背景下,一边走一边笑,渐行渐远。即使现实残酷,终有一天,我们将学会和这世界好好相处。

【个人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个人读书笔记11-07

个人读书笔记(精选15篇)02-04

个人读书笔记6篇02-16

个人读书笔记15篇11-28

《朝花夕拾》个人读书笔记12-23

个人读书笔记精选15篇01-02

《骆驼祥子》个人读书笔记03-24

骆驼祥子个人读书笔记03-02

个人读书笔记(集锦15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