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12-06 14:38:33 总结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1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

  1、主要思想

  自由观——逍遥游。就是绝对自由,这种绝对自由是庄周幻想出来的,是不依赖外界任何事物的绝对自由。

  政治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起”,“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又说,“主上喜好施智巧,用机谋而不求至道,那么天下就要大乱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的弊端,提出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名言。

  认识论一一将人的知识分为有为的小知与无为的大知,提倡无为的大知,摈弃有为的小知。认为以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无穷大的领域,必然会述乱而无所收获。

  2、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整合五篇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2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防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

  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有。

  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②增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3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商代的政治特点

  (1) 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

  (2) 实行宗法制;

  (3)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 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 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3) 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4)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5)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6) 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7) 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 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

  (1) 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3)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4) 评价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 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

  (3)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

  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2.宗法制也是一种宗庙之法。

  其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在其宗族内分配政治权利,以保持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和财产的分配。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4

  一、时间:17、18世纪

  二、背景:①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发展的严重障碍。②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四、内容一用、二批、三消灭、三追求。

  五、主要人物:

  (一)英国(发源地、早期代表)

  霍布斯(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

  观点:(1)社会契约创造君权国家;(2)人民授予君权;(3)人民绝对服从民选君权;(4)支持专制王权,可以干涉私有财产;(5)宗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评论:提出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封建落后意识。

  2、洛克

  修正霍布斯观点:

  (1)国家政权不应干涉私有财产

  (2)主张君主立宪制,权力分属议会、君主。

  (二)法国

  地位:启蒙运动中心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程度,封建专制制度严重。

  代表:

  1、伏尔泰:(1)评价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上帝。(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提出三权分立原则;(2)权力制约与平衡。

  3、卢梭:(1)“社会契约”论;(2)“人民主权”说。

  4、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六、影响:

  (一)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

  (二)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三)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5

  一、帝国的建立,即 “六王毕,四海一”

  1.秦统一中原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2.军事上的巩固

  (1) 史实:筑长城、开“直道”,北击匈奴;开灵渠,平定岭南;开“五尺道”,开辟西南。

  (2) 意义:加强了北方的边防;首次把岭南、西南归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内。

  3.评价(意义):秦朝的军事、政治措施,不仅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二、巩固帝国统治

  1.地方制度:“废分封,行郡县”,即“海内为郡县”。

  (1) 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推行:秦统一之后。

  (2) 内容:郡、县、乡、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3) 性质:是中国古代自秦王朝以来长期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4) 特点(与分封制相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5) 巩固:西汉继续实行郡县制,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6) 评价:实现了这样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辖;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即皇帝、百官公卿。

  (1) 皇帝制度的创立:至高无上。

  (2)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三公”的职责:丞相: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事。九卿:略。特点: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 朝议制度

  概念: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评价: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

  (4)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增加了“刺史”和司隶校尉。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巩固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评价

  1.秦汉建立的“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的定了基本格局。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四、知识拓展

  1.秦朝虽有太尉一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设立官员,而是由秦始皇自己亲自担任。

  三公真正的确立是在西汉

  2.秦汉时期:郡守和县令每年定期是向丞相述职,而不是向皇帝述职。

  3.君主专制的两大基本矛盾:军权和相权;

  中央和地方。两大矛盾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本质特征: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

  5.君主专制的弊端:独断性和随意性,不可避免决策中的重大失误,且容易导致暴政。

  因此皇帝的品行在其执政过程中至关重要。

  6.三公九卿的评价:三公九卿组成的朝廷是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三公的出现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彻底否定。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6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

  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

  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

  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

  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

  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仅仅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

  ②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精选五篇08-04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11-10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08-25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12篇11-17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12篇)11-17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11篇11-10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11篇)11-10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合集12篇)11-18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通用12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