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中考试总结

时间:2022-12-06 16:44:54 考试 我要投稿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期中考试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5篇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

  试卷分析:本次考试试卷题型分三大类:选择题、材料题和探究题。古代史内容考了12分,偏多;探究题形式和中考不相符,答案较为复杂、难度较大;对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重点知识考查不全,出题比较笼统,学生理解起来不知从何下手。

  成绩分析:本次考试,自己的成绩与其他学校相比,差距很大,尤其是优生。仔细翻翻卷纸,后来又通过和学生谈话,冷静下来后总结一下,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对相应的史实及史实间的联系不能很好的把握,出现混淆,该背下来的东西记不住,如明治维新的内容影响;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目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影响及启示;诺曼底登陆,巴黎和会等;

  二: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比较能力还很欠缺,平时强调的很多,但是学生一到运用的时候就不能自觉运用,同时也凸显学生对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理解还不到位;

  三:学生在细节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如历史术语的不准确,审题不到位,答题格式的不规范,语言不规范

  四:学生对本学科的不重视,还存在着侥幸心理,比较懒惰

  五:教师对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检查检测督促和辅导,在课堂上说的多,练得少,背的少,检测的少

  整改措施:

  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给学生背诵练习的时间,针对性的检查检测和辅导 第二:结合中考题型和最新试题加强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做题的训练力度,并尽可能给学生改出分数,随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同时结合试题传授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2

  这次期中考试过去,我现在还是觉得自己有一些不足,高一阶段的学习还是非常珍贵的,平时在学习当中,在平时的学习期间,我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这次的期中考试,我还是觉得有很多的问题,我知道接下来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这对我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是我还是有一些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所以成绩出现了很多不好,所以我应该要好好的总结反思一下。

  高一的学习同时也是比较紧张的,自我步入高中之后的,我就非常在乎这一点,这让我感觉非常的'有必要,学习方面的积累,确实还是感觉应该要遵守相关的规定,接下来也应该合理的去做好,考试结束之后我现在还是认识到了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让我感觉很有动力,这是我应该要去合理安排好的,我也总结了一下这次的考试,我确实还是需要维持好的状态,这也是我应该要好好去调整的,对于这一点我也应该要端正好自己的心态,这次考试我也是认识到了自己各方面的不足我也感觉非常的有动力,学习方面,我也是应该要去合理安排好好的,这也是对我专业能力的提高。

  我也接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的,我也渴望能够在接下来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来,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要认真维持下去的,有些事情确实是应该要认真去钻研,高一的学习我还是需要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一点,这对我个人能力还是有着很大提高的,期中考试的学习确实还是需要继续去做好,这也是接下来我应该要去维持好的,高中阶段我还是非常认真的,这次考试主要就是数学和物理考的非常的糟糕,我自身也是有非常大的压力,我真的感觉非常的不好,我应该要好好的去纠正自己,高一的学习也即将结束了,这第二个学期也已经过半,我确实应该要好好地去安排接下来的学习。

  这个学期后面的时间,我也一定不会辜负了老师的期望,我会认真去做好分内的事情,落实好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我也是认识到了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应该要去纠正的,这次考试结束之后,我也一定会做的更好一点,总结这次出现的问题之后我也是感觉很好,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能够保持做的更好,我觉得考试成绩出现问题,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没有认真对待,所以我一定会让自己去接触更多的知识。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3

  1、收复新疆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扬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我国西北的门户。

  2、新疆危机:

  <1>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

  3、“海防”与“塞防”之争:

  李鸿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保东南海防;

  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

  4、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②战略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③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是损失了中国西部的一块土地和大量赔款。

  5、历史意义:

  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6、评价左宗棠:

  (见课本第15页自由阅读卡,见课本13页画像。)

  左宗棠是湘军的重要将领,后做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他和李鸿章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但是左宗棠与李鸿章在对待外国侵略的态度是有很大不同,左宗棠对外国侵略势力主张抵御,是抵抗派的著名将领,左宗棠认为新疆乃西北屏障,新疆一失,必祸及内地,因此,他坚决主张出兵新疆,驱逐外患,收复失地,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4

  一、试题综合分析:

  这次考试的题量适中,大部分学生四十分钟就能把会做的题做完。难易程度也比较适中,能真正考察学生的能力,既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试题的.区分度也比较适合。涉及的覆盖面相对比较广,既有综合的知识点,也有细小的知识区分,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总体上来讲,这次试题能考查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学生的做体审题能力及其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是比较符合课改新理念的。

  二、反映出的问题及原因:

  1、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掌握知识不牢固,即使教师用对比法,

  图示法,线索法等方法让学生去掌握,但仍有部分学生模模糊糊。

  只要稍有变化学生就出错。再有第21、22、24题学生根本不审题,仅仅是把原背的答案填上而已。

  2、对历史这门课不重视,虽然是九年级,但学生仍然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学生对这门科也抱着马马乎乎的态度,成绩不够理想。有些学生甚至扬言,历史这门课平时不用用功,考试以前看看书就可以。

  3、审题不仔细,做题能力差。虽然通过阶段性检测,二次过关,

  学生的做题能力仍然需要加强,有些学生,两问答成一问,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4、学习习惯不够好,浮躁,不注意思考,不求甚解,不注意把

  知识联系起来思考,错别字较多。

  三、措施:

  1、继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做到精讲多练,真正把具体的措施落实到人。

  2、课中注意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窍门,由繁化简,让他们乐于接受。

  3、注意个别辅导,通过写来培养学生的习惯,解决错别字问题和提高学生的审题做题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做题,练题中自己掌握做题技巧,实战出真知。

  4、通过阶段性检测及二次过关查缺补漏,做到由面再到点。

  5、继续探索新课改方式,让学生感兴趣,来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成绩。

  四、感想:

  本届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够好,自由散漫。加上对历史不重视,上课不注意听讲,课下不会复习,对知识的记忆不连贯,因此成绩还是不够理想。虽然经过我的努力,学生已经有了很大改观,课堂教学效果,成绩也在一步步提高。总之,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试卷分析,期中考试,基础知识,覆盖面,知识点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5

  期中考试结束了,卷子陆续发了下来,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好,一个个红色的分数十分扎眼,那些错题也大多是不该错的。有的是没读清题意,提笔就写,大意失分;有的是读题后没分析,想当然地写出答案,大概意思虽然对,但一些言语答非所问,就是我背得再熟,跑题了照样扣分。

  哎!可怜的思品卷子,要不是这个小错误,我的得分就是三位数了;有的是概念掌握不牢,到考场上便慌了手脚,思考半天仍没有答案,结果就又丢一分;有的因为字不会写而扣分,这应该算是历史上的错误,看来以后还要把好字词关呀。

  还有就是历史的阅读题了。阅读题所占分值很大,题型也多种多样,而我做得最不好的就是让谈自己的理解和总结概括,谈理解的题我最不能写的全面,结果许多的半对出现在我的卷子上;至于总结类的.题,我总不能把它写得十分简洁,也抓不住要点,写出来的答案往往不是总结,而是扩写,写的比原文还长。所以我以后还要加强阅读训练,不论是看课外书还是学课文,都要试着提炼出它的主要内容,并想想自己的感受,相信坚持下去我的阅读理解能力会不断提高。另外就是要加强课外阅读,这样有利于我扩大知识面,对我的作文也有好处。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6

  一、 教学情况总结

  1、 很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把知识要点和教师补充的相关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这样使集中注意力,课堂听课效果提高,同时便于以后的积累与复习。

  通过课堂提问及时反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前两分钟,朗读、背诵前一天所学要点内容,上课后提问,发现问题再讲解、强调。每一单元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列出单元知识体系表,前几个单元老师完成,之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归纳。

  2、 注重课堂、自习的`教学效率。

  课堂上要求学生纪录整理,随时提问反馈。自习课明确学习任务,做作业或练习册,比如做练习册时明确到具体某页某题,然后当堂反馈检查。

  3、 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

  本学期采取了多做基础题,以题带基础知识的做法。除了两本练习册以外,每课一练一评,题量是7-8个选择题,一个很基础的非选择题,做到小步子快反馈。每单元一测一过关,如果发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再讲解、强调、错题重做。

  实验班适当做稍难题,在周测时适量出一些高考题或高考模拟题,提升能力,拓展视野。

  平行班以练习册上的题为主,要求学生全做,教师祥讲。

  4、 培养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

  教会学生审题:单项选择题教会学生抓材料和问题的关键词,关注肯定项和否定项。非选择题,教会学生提炼材料,找要点结论,注意时间断限。

  5、 注重史学基本理论和史观教学。

  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内容及运用;全球化、现代化、文明史观等史观。

  6、 在期中考试前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把主要知识点按复习日期列表,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强化学生背诵。

  二、 期中考试分析

  1、 成绩方面:

  总平均分:三校第一

  各班平均分 :实验班1年9班 名次下降,1年10班不变。

  单科最高分 : 一年10班卢成媛90分。

  2、存在的问题:

  ① 学困生的提质

  ②基础知识记忆

  ③进度过快

  ④语言归纳能力

  三、 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提质措施

  1、 在完成余下的教学任务时,放慢进度,边讲边巩固

  2、 把练习册的基础题弄透,加强实验班的基础知识教学。

  3、 继续制定详尽的期末复习计划。

  4、 做好差生提质工作,采用一帮一的措施,教师及时检查督促,课堂多提问,课后个别辅导。

  教学相长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生共同进步,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以达到和学生共同发展。这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7

  一、考试分析

  (一)成绩汇总:

  九一班应考人数为56人,班级平均分只有34.5,其中最高分72,最低分56;此外,30分以下的有19人,60分以上的仅2人,无80分以上者。九二班应考人数为52人,班级平均分更是少到28.5,其中最高分63,最低分7;此外,30分以下的有34人,60分以上的只1人,无80分以上者。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分为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两大部分。前者共20道小题,总分40,为基础型试题,涉及第一、二单元,共十一课的基础知识点,按具体题型可划分为:事件类、人物类、时间类、文件类,概括起来也可看作是对历史事件的经过之考察,皆是直接检验学生对一、二单元中所提重大历史事件的熟悉程度。而从学生的卷面来看,做正确的平均只有9道题,这反映出一个严峻的现实:学生连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没有五成。这里面不排除有些同学根本没认真对待选择题,只三、五分钟便搞定了这20道题,仓促之下必有疏忽,但客观来讲,还是学生的基础太过薄弱,这是通过本次考试我发现的最大的问题。

  而后者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最大的软肋所在,通过平时的了解,我得知很多学生一见这种题首先心理上就慌了神,脑中仅存的那些知识也便全不见了踪影,接着就是满篇的信口开河,想当然地涂鸦而作,甚至材料于不顾,只是凭感觉答题,结果,虽然是都答满了,但失分也极其的多,这次考试也不例外,两个班的学生在本大题中基本上都作答了,但60分的题,平均得分却仅有10分,许多同学都是个位数,在翻阅两个班的试卷后我发现其中的一个问题:不注意审题、马虎图快,对于毕业班的学生而言,现在说他们不知道做题前应该先仔细审题也不现实,所以归结起来,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的态度有问题,除此之外,对于此种题型缺乏一定的训练和做题技巧也是导致这类答题得分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阅卷感想:

  但就试卷而言,反映了两大问题:第一、基础薄弱,尤其是对于最基本的事件经过掌握远远不够;第二、态度不端、缺乏做材料分析题的基本能力。针对这两大问题,我的感触如下:

  首先,对于整份试卷,学生中普遍缺乏主次之分的观念,从卷面分数设来看,材料分析题所占分值较大,所以几乎所有同学都将答题的重点放在了其上,而对于选择题,只是草草地挥笔而成,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足够的时间审题,同时也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即三个“缺乏”),这原本是合情合理的,但前提必须是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量的储备是,而大部分学生的真实状况却是恰恰相反基础知识相当匮乏。就难度而言,选择题要较之简单的多,试卷的布可以说是先易后难,可我们的同学往往一拿到试卷就往难度较大的材料分析题里钻,说重了,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清楚自己究竟能够在哪些地方得分,不知道究竟应该在哪些地方花大精力去作答。

  其次,对于选择题,第一,以题型而论,我主张让学生放弃“时间类”的题,因为历史事件很多很杂,完全记清楚每个事件的具体时间虽然不是不可能,但对于即将应考的毕业班学生而言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平时用不着刻意去记忆,那考试的时候怎么办呢?既然这类题考试中不会超过三个,分值不大,但是完全放弃吗?不是!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答题技巧排除法,此法不仅适用于“时间类”的题,其他类型的题在无法确信答案时也可采用,因为选项里面必然有一至二个是明显错误的,最常见的就是“世纪”不对,譬如“一战”是二十世纪的事,那应该是19××年,而有的选项会是18××年,或是20××年,显然可以排除,这时候一般会剩下两个选项,都是19××年,不同的是月份和日子,那么需要学生快速翻阅整个试卷,搜寻有关“一战”的其它题,尤其是材料分析题,如果有,看里面的时间,然后在选项中寻找合理的,例如,有材料已经给出有关“一战”中的某一事件发生在1914年9月20日,然而在前面的选择题中考察“一战”爆发的时间,如果有选项给出的是1914年10月14日,那么就应该排除。第二,“事件类”的题其实就是历史经过的主要构成,这类题学生作答不好,归咎于我的教学策略,之前一直把课堂的重点放在了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的分析和讲授上,而对于“经过”言之过简,强调更是不够。

  二、教学反思

  (一)上半学期教学回顾

  1、授课方面。在本学期开始的时候,讲了一、两课我就感觉到一个问题学生对于本册书所讲的世界史相当陌生,不论是重大的事件也好,还是著名的人物也罢,我在课堂上一说,下面的学生一脸茫然,完全不知所以然。其次,在课后谈话中得知,几乎所有的同学在世界史和中国史之中,都钟情于后者,对世界史没有兴趣。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其后的讲课中,不得不对一些学生陌生的知识做大量的扩充,以便能够让大部分同学明白,所以往往觉得一周三节课时间太不够了,所以课堂之上往往留给学生的时间极少,可以说是满堂灌,这就减少了复习提问和强调重点的时间;另一方面,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在课前的准备中尽量加入一些名人趣闻以及一些学生在书本上看不到的历史真相,这样之下,课堂学习气氛虽然还算活跃,但同时在笑声之中,对于知识的有效吸收也打了折扣。

  2、作业批改方面。学期之初,我发现学生在作业中的抄袭现象相当严重,对此,在平时批改作业时,我将所有作业摊开而看,发现相似的就放在一块,找出其中相互抄袭的作业,记录名单,上课时公开指出,并制定相应规则:平时作业中累计抄袭三次以上者,作业本以后送达班主任处批改,并且平时作业成绩为零,而期末成绩分为期末卷面成绩、平时作业表现、平时课堂表现,期末卷面占80,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各占10,我会在期末成绩旁加上一列教师评定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多次发现作弊同学之后,整体的作弊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尤其九年级(一)班,只有一、两个“顽固派”仍是陋习不改。

  3、复习总结方面。历史是一门知识点极其散碎的学科,所以复习总结很重要,在第一单元新课结束以后,我专门用来一节课进行复习,再次强调每课的重点知识,降低语速、反复提及考点,也对于当初笔记没记完整的同学以机会补全。由于课时有限,仅仅是在第二单元讲完之后用了一节课时间对第一、二单元的基础知识点进行了一次检测,由于试卷是自己所出,难免有不足之处,加之没有时间进行以“做题”-“讲题”的方式来巩固知识的环节,所以效果不明显。

  (二)下半学期教学计划

  通过这次考试,反映了许多问题,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当然,更多的还是自己的教学环节出了岔子,对此,经过认真反思之后,我觉得下半学期的教学应该做如下的调整和改动:

  首先,就是对教学策略的调整。课堂教学中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历史事件经过的讲授上,而对于背景和意义的分析,点到为止,不宜做过多的延伸和扩充,这样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在课堂快结束时进行必要的小结,尤其对于经过中的重要事件、人物、文件等再次重申,而相应的在下一节课新知识讲授开始之前必须要对本节课小结时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或是集体共同回忆,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其次,加强基础知识点记忆能力的培养。起初,考虑到九年级学生学习压力大、任务繁重,所以平时没有要求学生在课下记忆背诵历史,现在看来是有必要采取“有选择性”的抽查工作了,对于(二)班,我的想法是先在班上进行统计,征集自愿背诵者,如果人数偏少,则统一直接由我考察;如果人数稍多,则分组,选出负责人来考察组员,而由我考察各负责人。对于(一)班,采取课前、课后提问的方式,重点针对历史成绩处于50分至30分之间的同学。这是考察的方式,而考察的内容则还是以历史事件的经过为主,这点我会在课堂小结时针对课堂笔记做出划分,明确指出哪些部分是需要加强记忆的。

  最后,加强材料分析题的训练。这个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对于每一课的“想一想”以及课后的“材料阅读”,尽可能在课堂上进行解决,当做材料分析题去做,启发学生,最后让学生给出答案。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要善于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字,比如“国家”、“人物”、“时间”等,并通过多次训练,养成学生仔细审题、做提前先阅读材料的习惯。===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8

  期中考试又结束了,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下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一、教师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任务重,为了加快总复习的速度,在11月份中旬学完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我没给学生复习历史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复习。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学生方面:从试卷看,主要失分是材料1有的学生理解有误,没有抓住中心内容,第一问应是文艺复兴就错,其它问题就全错了;材料2(但这道题不是会考内容)和材料3两个作用和意义。问答题主要失在美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二、学生方面:

  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功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三、今后的措施:

  1、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采取及时反馈抽查。期中考试后,我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边复习边抽查。经过验证,每讲一个知识点,我进行重复后,然后,让学生记忆,再抽查;这样做,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课堂气氛紧张,学生生怕漏听了而使自己起来丢脸,因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效果非常好。

  2、加强课后的巩固记忆程度,采取做练习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避免照抄照办的现象再次发生。

  四、我的看法:

  历史,有人把它看作文科的代表性科目是不为过的,它对你的记忆力、分析力、理解力,及对社会的感知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学历史要扎实、牢固、脉络清晰。上下五千年都由一根时间的红线串起,切勿东一个人物西一个事件地无规律记忆。因为那样,虽然把所学的事件都记住了,但这些事件如一盘散沙,缺少战斗力。今天的历史考试已不是单纯考察你对孤立事件的记忆,它要求你在记忆单个事件的基础上,经常重复一项工作——串线。这样的线索可大可小,可横可纵,十分灵活。越是灵活串线,证明你的知识掌握得越牢靠。在此我简单提及一些:最常见的是以时间为线索。这是一条自始至终的大线。也可以人物、民族等为线索。 “线不在多,有之则灵。”另外,要勤思考,千万不要以为历史就是前人的故事,我的任务只是记忆,实际上记忆只是一部分,只是手段,真正考察的是记忆基础上的分析、归纳、比较能力。这也是能暴露弱点的部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探索,大胆尝试,与课改同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9

  一、考试成绩分析及经验小结:

  本次考试试卷难度一般,有一定的区分度,主要侧重于基础题和学案错题的再现与变式。总体学生考试成绩一般。现将前期工作总结如下:

  1、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把知识要点和教师补充的相关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这样使集中注意力,课堂听课效果提高,同时便于以后的积累与复习。通过课堂提问及时反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前两分钟,朗读、背诵前一天所学要点内容,上课后提问,发现问题再讲解、强调。每一单元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列出单元知识体系表,前两个单元老师完成,之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归纳。

  2、注重课堂、自习的教学效率

  课堂上要求学生纪录整理,随时提问反馈。自习课明确学习任务,做作业或练习册,比如做练习册时明确到具体某页某题,然后当堂反馈检查。

  3、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

  本学期采取了多做基础题,以题带基础知识的做法。除了导学案和固学案以外,每课一练一评,题量是7-8个选择题,一个很基础的非选择题,做到小步子快反馈。每单元一测一过关,如果发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再讲解、强调、错题重做。

  4、培养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

  教会学生审题:单项选择题教会学生抓材料和问题的关键词,关注肯定项和否定项。非选择题,教会学生提炼材料,找要点结论,注意时间断限。

  5、注重史学基本理论和史观教学

  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内容及运用;现代化、文明史观等史观。

  二、存在的问题

  1、态度问题

  在“三科主打、六科主导”的大环境下,学生对历史学科很不重视,从学生写的反思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是抱着“三科考好,无所谓”的态度走入历史考场尝试了“裸考”,结果可想而知。

  2、不重视基础

  学生不愿意,也没时间去落实基础知识,无课前预习,作业不能认真完成。课堂上听过即放过。不能及时在书本上做记录。

  三、下阶段学法指导

  1、首先要从态度上重视,每一门课都要紧跟老师,都不能掉以轻心;

  2、注重课前预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3、注重落实基础,紧抓教材,课堂随着老师在书本上做圈划,重点内容及时做笔记。

  4、学案认真完成,不会做的题及时找老师和同学解决。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0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

  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1

  试题结构及特点:

  这次试卷的总成绩是100分,考察北京版教材第1课至第11课的知识。

  题型分为三种:选择题(9分),填空题(11分),材料解析题(5分)。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而材料解析题考察的是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及材料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更注重对同学们进行能力的培养。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一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93.2%;一、二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100%。三班及格率100%,优秀率68.2%。同学们在选择题上得分较高,说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而填空题相对较弱,更多的情况是汉字书写错误,这就说明了同学们的语文功夫存在着欠缺。材料分析题同学们答的很好,能用流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失分很少,这就证明了教师在平常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

  如何改善?

  1、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做过的题有必要反复联系,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对于认真审题答对习题的同学给予表扬。每个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比如有的同学说做题一快就忘了审题。我们答题的目的是把我们会的知识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求答题的'速度快慢。所以对审题问题要高度重视。告诉自己审题审题再审题。

  2、加强大题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前伸后延。进行有跨度、有联系、有对应的综合复习,采用形象视图、逆向思维等方式,查缺补漏,重点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复习。课上现场让学生翻书答题,每节课至少做一道大题。老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共性的问题统一强调,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做到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善。对做过的同类的习题进行整理总结。在总结中升华提高。

  3、计划好复习的步骤,按照步骤一步步将学过的知识作系统的回顾,都有助于在自己的能力和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因此不必紧张焦躁,应该冷静地思考自己的弱点在哪里,针对弱点制定计划,有条不紊地加以实施,轻松备考,切忌东一头西一头乱撞,顾此失彼,乱了方寸,到头来事倍功半。“为什么”上多下功夫。要特别注意选择题的深度、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多角度、多层次、有跨度的问法,千万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那样会耗费大量时间却不得要领。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2

  本次考试度中等偏上,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很简单,但是还用很多学生不及格,在其任教的七个班中优秀率不是很高,13名满分的学生只占了5名,并不是很多,而不及格的学生仍然比后七个班多。我认真的对学生的试卷进行了分析,以及对过去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学生在细节上丢分。学生不按问题的顺序答题而丢二分,审题抓不住问题两个关键词而丢二分,学生对历史事件叙述不准确,错别字。

  问题二:对材料分析题,学生答起来还不是得心应手,学生不注重对材料的阅读、分析与运用。

  问题三:审题不认真,不会审题和答题速度过慢等问题

  二、改进措施

  1、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要注意学生的投入度,多观察多督促,要盯人,有溜号的或不认真的,要马上给予提醒,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2、平时做题就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抓准主体问、关键词、限定词如时间、年代、人物、历史事件名称、性质、会议。

  3、启示类题要给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

  4、课堂上注意对所学历史事件的归纳和练习,注意对学生解答综合问题能力的培养

  5、尽量和学生谈话,鼓励学困生坚定学习历史的信心。

  “路漫漫其徒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及时反思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我要继续努力。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3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考生共有78人,其中80分以上3人,占4%;60分以上32人,占41%;不及格的46人,占59%。最高分87分,最低分10分。

  二、试题分析

  本份试题难易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但题干设计巧妙,学生需认真审题才可以作出答案,非选择题的小题设计也是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如选择题中的5、6、7、9、11小题,非选择题的第23题,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本试题满分40分,学生得分主要在25分左右。容易出错的有4、5、6、9、10小题4、6、10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对历朝历代所发生的事情记忆不准,混淆导致出错。5、9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二)非选择题

  21、(1)本试题满分4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3分之间。本试题学生的错字、别字太多,失分严重。另外出现的问题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准确,张冠李戴。

  (2)(3)材料分析题大部分同学对史料掌握不熟,失分较多。(4)是开放题,大部分同学思维不太灵活,答题较死板,得分也不多。

  22试题满分16分,得分在8分左右,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灵活运用,第2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把两次战役相混淆,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记忆不准,第3小题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没分析清,记忆不准确。

  23试题满分13分,学生得分在9分左右。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记忆不准,对知识点没掌握,胡乱拼凑。

  24试题满分5分。得分状况较好,在4分左右。但也有个别学生 掌握不准确,

  (6)探究题

  本试题满分16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0分左右。

  国家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对,但错别字较多。 人物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正确,存在的问题还是错别字较多,“嬴政”的'“嬴”出错率较高,很多学生写成了“输赢”的“赢”;出错最多的还是最后一个试题,大部分学生不知亡国之君。

  措施篇中,秦皇、汉武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掌握不到位,错别字也较多。

  分合篇中,很多学生朝代顺序模糊,没记忆准确,出错最多的还是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形势理解不深刻。

  四、采取措施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从这次初一学生的历史试卷来看,出现了很多空白试卷,且学生的试卷书写相当潦草,胡写乱写的学生很多,不及格人数占参考人数的13,成绩令人瞠目,同时为初三历史教学埋下了隐患。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历史学科,从而导致成绩低下,对此情况,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重视起来,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使学生下半学期成绩能够得到提高。

  2、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历史学习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本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反复落实,要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下来,避免书写错别字,要使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3、对课本上涉及到的文言文要加以讲解。

  由于七年级是中国古代史,所涉及的一些资料大多是文言文,所以对于课本出现的一些文言资料要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到位进而掌握相关知识点。

  4、复习时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重视单元小结、同类知识的总结及比较,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有明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对于单元学习主题也要重视讲解,要让学生掌握单元主题。

  5、复习时要对学生进行审题、答题规范、答题技巧的训练。

  初一阶段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审题、认真答题的训练,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读题,规范答题,同时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4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备课——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和晋江市的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虽然学校初中部无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我仍不断进行教材分析,制作课件,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完美。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5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一、 存在问题:

  1、各班之间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各班的.成绩差距较大。

  2、对重本生的培养措施和力度还不够。

  3、对普本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对其非智力因素挖掘得不够,练习还不够到位,没有形成应有的能力,故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还不够理想。

  4、老师有时讲得过多、包得过多的教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5、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6、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同时还存在书写不工整答题不规范等问题。

  二、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夯实基础,反复练习,狠抓落实。

  2、少讲,多练,课前提问,课下抽查。

  3、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试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等问题的指导与训练,对症下药,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5、加强学法指导:指导笔记。

  6、对个别学生进行试卷的书写与规范指导

  7、认真备课,研究教材,多听课,多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8、加强对重本和普本边缘生的指导

  三、目标

  学科 前5

  组内 前7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相关文章: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2-06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通用12-28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热】12-16

【荐】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2-21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荐】12-21

【精】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2-22

【热】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2-22

【推荐】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2-22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推荐】12-22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精】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