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化市场复工复产工作情况汇报(精选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汇报,汇报通常是对工作的总结报告,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总结了哪些经验,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曾经或正在为写汇报而发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化市场复工复产工作情况汇报(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市场复工复产工作情况汇报(精选5篇)1
一、工作进展情况
截至3月3日,全县现有规上工业企业96家,累计复工96家,复工人数4575人,复工率100%;全县省市重点在建项目累计开复工80个;全县建筑领域企业26个,累计复工13个(其中房建复工10个,市政复工3个),复工率50%;全县商场超市共开业464家(其中城区80家,乡镇384家)。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成立县长任组长的服务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夯实复工复产工作责任,分类成立8个工作专班,分行业制定复工复产方案,明确复工复产流程,畅通复工复产渠道;出台《汝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应对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39条措施》《关于成立汝南县疫情防控期间重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专班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严格落实“六个一”工作制度(即一个重点工业企业,都有一名联系县级领导、一个责任部门(单位)、一名负责人、一名责任人和一名派驻监管员),坚持每天召开复工复产工作调度会,及时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分类指导,动态监管。对县内各类企业、项目进行摸底,做好研判分析,分三批列出拟复产复工企业、项目清单,科学有序分批分类推动其复工复产;进一步简化企业复工复产前置条件,具备复工复产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单位,在防控机制、员工排查、人员管控、知识宣传等各项措施严格落实我省《企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的前提下,向属地政府提交疫情防控承诺书后,即可自行复工复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检查督促机制,对复产复工的企业、项目派驻监管人员实行24小时监督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和督查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果断处置企业复工复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遇到的困难积极协调解决。3月1日上午,在县委礼堂召开企业复工复产监管工作培训会,全县重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专班分管负责人和监管员参加会议,县复工复产相关责任单位负责同志对监管服务工作要点及相关要求进行了培训讲解,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
三是多措并举,精准服务。牢固树立“企业至上,项目为王”的理念,着力解决企业、项目复工复产关键制约问题,确保推进全县企业、项目全面实质性复工复产。着力解决好员工返岗难问题,开展返岗员工集体包车服务,对符合返岗条件的人员,有计划统一送达或接收,实现“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直达服务;针对需要返岗的在外地居住的业务骨干、中高层管理人员,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为返岗人员办理相关证明手续,帮助其顺利返岗。着力解决好企业招工难问题,印发《致全县返乡农民工朋友们的一封倡议书》,鼓励回乡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同时,参照省市政策,抓紧制定鼓励县内人员本地就业政策,在驻马店市公共就业网站、汝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汝南县就业网等为企业发布用工招聘服务信息,搞好员工培训,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着力解决好防疫物资不足问题,一方面督促企业及早准备,备足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做到有备无患;另一方面县防控指挥部后勤保障组、县服务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科学调配,加大采购、争取力度,科学及时调配防疫物资。着力解决好企业生产用能问题,强化电力保障。对复工复产企业开通“火速办电绿色通道”,及时满足用电需求。实施支持性电价政策,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用户减容、暂停及恢复业务不受原有时间限制,可按实际暂停天数免收基本电费。对经认定的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和涉及疫情防控的生产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用电、用气、用水、用暖等,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疫情结束后3个月内,由企业补缴各项费用。着力解决好企业原材料供应问题,建立企业原材料供应协调保障机制。组建专班,随时掌握并协调解决企业原材料供应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名义向外地原材料生产企业发函,请求外地原材料生产企业给予帮助,并承诺在向我县运输原材料的过程中疫情防控做到绝对安全,切实保障生产需要。打通物流“梗阻”,一是加大与本地物流公司沟通对接,让本地的物流公司“冲上来、顶上去”,帮助复产复工企业做好原材料输入和产品运出。二是对原辅材料运输、生活供应、产品外销等运输车辆,实行A、B、C通行证制度,逐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出行车辆通达。随着立马、绿佳、信德昌等一批电动车制造企业和迅达、永长仪表等一批零配件制造企业复工复产,汝南县电动车产业复工复产迎来高潮。着力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题,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压实房租减免政策,加大财税支持、信贷纾困、援企稳岗力度,加大政金企对接力度,发挥各类过桥基金作用,切实降低企业、项目融资成本和生产负担,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推动企业、项目迅速复工复产。2月28日上午,在格局商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银企对接会,汝南县8家银行与18家企业现场签约,贷款总额7300万元。着力解决好企业员工上下班问题,严格落实省市规定,对凡是持有《河南省新冠肺炎健康申报证明》的人员,纳入其所在社区疫情防控管理,除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外,凭证入住小区、正常出入;规范返岗就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查处一切办理健康证的收费行为,所有健康证一律免费办理;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集中解决员工吃住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我县将继续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服务,支持企业有序快速复工复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双胜利!一是采取多种有效方式,积极搞好协调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二是强化项目用地、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方面保障,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三是加大对已复工企业检查督导力度,开展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回头看”督查工作,确保企业复工后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四是实行容缺办理、联审联批,推动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五是创新招商方式和签约形式,推动洽谈对接项目早日签约落地。
文化市场复工复产工作情况汇报(精选5篇)2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企业复工复产力度,帮助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制定印发《颍东区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指南》《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复工管理的通知》《颍东区复工复产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管理规范(试行)》等指导文件,全方位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各个环节和流程,规范企业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和管理办法,确保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复工复产。编制《企业疫情防控歌》,提升防控知识宣传效果,有力推动企业坐牢做实疫情防控下复工各项工作,确保不出问题、不留隐患、不造成损失,保障企业安全稳定生产运行。落实《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四送一服”专项行动方案》,实行包保责任制,点对点了解联系包保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精准开展政策宣传解读、问题收集办理、复工复产手续辅导等帮扶,指导未达到条件的企业有序准备,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帮助已复工复产的企业稳定运行。
(二)支持保障应急防护物资。区经信局、区商务粮食局、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通过统一调配、代理采购、等方式,想方设法保障企业复工防疫物资需求,目前已帮助企业采购口罩16万余支、酒精2000余公斤,消毒原液1100余公斤(可按1:200比例稀释),免费发放红外线测温仪26支、体温计500余支。
(三)宣传解读兑现政策。针对省、市出台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若干政策包,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目前区商务粮食局已制定《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保障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区人社局已制定《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实施就业奖补措施的通知(讨论稿)》。区“四送一服”办将中央及省、市、区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发布各类企业微信群,宣传解读政策,提升企业发展信心,同时印制政策包宣传小册子300余份,组织相关部门送政策进企业。
(四)高效促进用工对接。针对疫情防控形势下,企业部分外地务工人员不能按时来阜的现实情况,区企业复工组制作在线调查小程序,广泛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目前已收集100家企业2823个岗位用工需求,将结合全区健康大走访活动摸排的辖区居民本地务工需求,精准对接推送招工方与就业方信息,实现双方高效合作与“双赢”。
(五)保障车辆、人员顺畅通行。针对疫情防控形势下,企业车辆、人员通行受阻问题,区企业复工组通过帮助企业出具通行证明、向有关单位主动沟通协调,制定员工返岗健康证、车辆通行证等方式,保障顺畅通行。目前已帮助工业企业向各交通监测卡点出具保障货物运输证明21份,帮助商业企业办理生活物资运输通行证26个,帮助农业企业出具农业生产资料运输通行证73个,帮助企业员工出具出入、乘车证明1000余个。
二、存在的问题
1.企业防护物资相对缺乏。特别是口罩、测温枪等防控物资保障较为困难。
2.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困难。受交通管控影响,部分企业货运运输受阻,企业的供货商配送原料和产品销售较为困难。
3.企业市外返岗人员到岗困难。受疫情防控影响,市外返岗人员返岗受阻,企业复工受到影响。
4.资金压力较大。部分企业由于长时间停工资金链不足,发展面临困难。
5.目前规上工业企业未复工48家,主要原因为市场上下游企业还未复工,相关员工还未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及相关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复工管理。指导督促各企业做好厂区封闭管理,落实戴口罩、控出入、测体温、常消毒等管控措施,进一步规范岗位工作秩序,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着力加强职工防护,保障企业安全平稳生产。
二是进一步帮助解决复工问题。建立企业复工复产问题反映通道,在各个企业微信群里广泛发布,收集企业复工复产各类问题。区“四送一服”办公室及时做好问题分办交办、调度催办、限时督办、审核把关工作。各问题承办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办理责任,提高办理质效,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返岗困难、物流不畅、资金短缺等突出问题。
三是进一步推进惠企业政策落地。一是加大宣传解读。通过线上宣传发布,线下走访调研等方式,向各企业宣传解读中央及省、市、区各项政策措施,重点加大对省、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政策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的意见》等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增强发展信心。二是加大兑现力度。对于省、市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政策包,需要区级出台配套政策,要求相关部门抓紧制定出台;对于无需单独出台的政策,相关部门加大对上级部门的对接联系,明确兑现条件和流程,主动联系企业,指导申报,确保政策在我区落地见效。
文化市场复工复产工作情况汇报(精选5篇)3
一、复工复产基本情况
(一)企业复产复工情况。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05家规上工业企业,其中能源化工14家、棉纺织137家、机械制造40家、木制品54家、酒类包装25家、农副产品加工17家、建材11家、医药制造2家、医疗危废处理、金属污泥处理等其他企业5家,目前已全部复工,复工率100%,累计返岗4.5万余人,返岗率91%。分行业来看,春节期间坚持生产规上工业企业19家,以酒类包装、化工及热力、燃气企业为主;农副产品加工复工较为及时,初十前后已陆续开工,棉纺织和木制品紧随其后。另外从电力口径来看,3月15日,全县工业企业复工率50.9%,复产率101.43%,复工电力指数76.17%,分列各县区第二位、第四位、第三位。
(二)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情况。1-2月份,30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44.9亿元,同比下降12.1%,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亿元,同比下降16.5%,实现利润3.9亿元,同比下降26.4%。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2%,增速列各县区第一位。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制度保障。一是成立郓城县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郓城县工业企业节后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对返岗人员疫情核查、防疫物资、公共场所消杀防疫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夯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切实推动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二是成立由工信、发改、项目服务中心及县疾控中心等部门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建立多部门定期会商机制,对企业复工复产加强指导,科学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二)分类有序推进企业复产。一是开通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从快从简的原则,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协调解决易康医疗科技解决原料熔喷布紧缺难题,英君药业医疗器械备案自提出申请3天即获批,填补了我县医用隔离衣生产领域的空白,目前两家企业已开工生产。二是对六和食品、神舟食品等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靠前指导,简化备案手续,确保企业优先复工复产。对于其他企业进行全面摸底,优先保障重点骨干企业和有订单的企业复工复产。
(三)加强生产要素保障。一是为满足企业复工最为迫切的防控物资需求,先后协调两万余副口罩防疫物资,分发至各复工复产企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防疫物资紧缺状况。二是组织各金融机构开展“百行进万企”活动,积极走访我县中小微企业,深入了解中小微企业需求特点和偏好,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是严格落实“欠费不停电”和到户电价95%的优惠政策措施,对确因疫情影响出现经营困难,无法按时交纳电费的.企业,履行审核手续并签订缓交协议,明确缓交时间、违约责任等事项,对已签订缓交协议并按时履约的企业免除缓交期间的电费滞纳金。四是通过微信、电话、发放宣传页等方式,大力宣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线上招聘活动,积极引导县内求职者就近就地就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务工人员流动性,降低疫情防控风险。同时,通过线上招聘活动及时发布区内企业招聘信息,为企业复工提供用工宣传保障。
(四)做好返岗人员管理。一是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特别是市外返岗人员管理工作,用工量大、有条件的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返岗人员需自行隔离14天。二是对于本地返岗员工,自行申报并如实填写内容后,经当地防控小组审核通过方可返岗。
(五)加强指导服务工作。一是建立乡镇科级干部帮包规上企业制度,开展“一对一”对接服务,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大宣传和指导,采取下发通知、发放明白纸、现场指导、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及时向企业提供防疫防控信息,确保各级工作部署第一时间传达到每户企业。三是积极组织企业注册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复工达产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人力、设备、原料、工艺、物流、政策等全要素保障以及防护物资供需对接等服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达产率相对偏低。不少企业虽已复工,但由于市场行情不景气等原因,部分企业存在开工不足,复产但未完全达产。
(二)经营成本上升。由于原材料购进、产成品销售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企业经营压力增大,盈利水平下降,疫情防控也加大了企业经营成本。以棉纺织企业为例,皮棉每吨14000元,40s 纱价格21000元,每吨除去生产成本费用8400元,每吨纱亏损1000余元,。
(三)用工供给不足。相较于前期,企业用工紧张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是部分有省外籍员工的企业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尚未组织这部分员工返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能的释放,另外部分员工有恐慌心理,返岗意愿低。
四、下一步措施
(一)加强运行监测。继续加强监测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协调易康科技口罩产品优先解决我县复工复产企业需求,加大电力调度力度,加强形势分析,全面把握产业政策和经济走势,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协调、早应对。
(二)做好惠企政策落地。吃准吃透各级各类支持工业经济的扶持政策,做好上级政策的宣传解读与落实落地,增强企业的获得感、成就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三)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继续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消除企业不必要的心里恐慌,继续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并加强市外返岗人员管理,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文化市场复工复产工作情况汇报(精选5篇)4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疫情防控部署,结合我镇工作实际,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坡心镇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8个工作组,合力做好我镇疫情防控工作。20xx年2月,领导小组召开小组会议,部署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工作,由各村委会再次对未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排查,任务分工,责任到人。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我镇通过宣传车、悬挂横幅及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转发防控知识的基础上,转发复工复产相关信息及与县就业局对接,转发省内外企业务工需求等多种宣传方式进行全覆盖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引导群众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及时掌握就业信息。
(三)继续排查,摸清未复工人员底数。在疫情防控统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前期排查的'基础上,我镇再次针对为复工人员进行排查,了解其工作地点、工种、为复工原因等,并进行分类统计,为下一步复工打下坚实基础。截止目前,我镇春节返乡务工人员共2746人,其中贫困户务工人员551人,已复工人员414人(贫困人口43人),未返岗务工人员2332人(贫困人口508人)。
(四)热情服务,做好复工复产服务工作。一是镇政府、镇卫生院、各村(居)委会对准备外出务工人员开具健康证明,帮助其注册海南健康一码通,申请健康码,确保复工人员顺利外出务工。二是对外省返回我镇务工的139名人员,要求务工企业做好复工人员自我隔离健康监测,镇派出所和镇卫生院每天到各企业单位为复工人员检测体温,建立健康档案,严防输入性病毒传播。三是联系辖区内企业单位,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工人复工、用工缺口等情况,对暂时用工困难的企业,发动农户到其企业务工。四是对接县就业局,及时掌握各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发动镇内包工头,组建工程队,点对点引导农户外出务工。
二、存在的问题:
(一)外省部分市县疫情防控形式还比较严峻,企业尚未复产,因此导致部分务工人员还未返岗复工。
(二)部分在省外务工的人员视疫情发展情况在观望,再决定返岗时间及是否再次外出务工。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宣传力度,宣传疫情防控、就业奖补等政策,发布就业岗位信息,解除他们恐慌心理,早日返岗复工。
(二)积极与县就业局、企业对接,按岗位需求,点对点发动农户直接到企业务工。
(三)发动未返岗人员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农户技术能力,扩大务工渠道。
文化市场复工复产工作情况汇报(精选5篇)5
一、当前复工复产复市工作进展情况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上下严格按照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复工复产复市的要求,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有力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复市工作,全面打响经济保卫战,复工复产复市进展快于预计,好于预期。
(一)科学制订计划,分区分级按下“重启键”
提早谋划。疫情期间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筹备复工复产复市工作,3月16日正式印发《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计划》,通过建立高效灵活的审批机制、灵活管用的组织引导机制、严格有序的防控机制、便捷高效的服务机制、机动灵活的用工机制,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复市。
迅速行动。成立企业服务组,实行“日调度、日通报”制度,推行“复工清单”“诉求清单”两个清单管理,督促各区和相关部门下沉一线、主动服务,动态摸排“愿意复”“可以复”企业,积极回应企业诉求。
加快进度。根据区域疫情风险等级变化,适时调整复工流程,精简程序,灵活备案,从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和新城区逐步推开到全市,从第一类企业逐步推开到四类企业,复工进度明显加快。截止4月12日,全市“四上”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复工11267家,复工率96.8%,复岗率75.4%。
(二)精准对接企业,分类分时压实“快进键”
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重点推进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烽火通信、长飞光纤、华为等14户龙头及其产业链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协调推动工信部梳理的61户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核心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全市龙头企业及1064家配套产业链企业全面实现复工,东风本田、武钢有限、湖北中烟、美的、格力等重点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2855家,复工率97.2%,复岗率76%。
服务业同步复工复业。充分依托31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180余栋重点商务楼宇等发展载体,紧盯细分行业313家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同步复工,大力发展“线上经济”“到家经济”“无人经济”等疫情催生经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复工2892家,复工率96%,复岗率74.7%。
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保障春耕生产农资供应,做好运输供需对接,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农业生产流通秩序基本恢复,27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6家示范合作社、381家示范家庭农场已全部复工。
(三)聚焦重大项目,多措并举筑牢“压舱石”
强力推动续建项目复工。制定重大项目复工计划,按照时间节点,每日形成复工项目清单,每日跟踪复工进度,每日协调解决问题,积极推动重大项目有序分批复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复工1323个,总投资29076.8亿元。
加快推动新建项目开工。聚焦汽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及5G、一流电网、轨道交通等“新基建”领域,加快项目开工进度。全市召开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集中开工1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865.7亿元。
实行项目服务清单管理。动态摸排未复工项目,“一对一”“点对点”贴身服务,领导逐项对口联系,干部全程帮扶帮办,协调解决了复工备案、员工返岗、交通运输、招标投标和建筑材料供应等问题。
(四)加强政策服务,共克时艰打下“强心针”
狠抓政策落实。全面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各项应对疫情惠企政策,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有关政策措施》等支持政策,通过建立纾困资金、贴息补贴、减费缓缴等措施,帮助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截止4月11日,帮助171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获得171.5亿元国家专项优惠贷款支持,拟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200亿元纾困专项贷款。
积极向上争取。抢抓“十四五”规划窗口期,比照国家对重点区域的倾斜扶持政策,研究提出了支持我市加快疫后经济社会发展的41条请求,已通过省委省政府报送国务院,涉及各部委支持的`151个事项正在抓紧推动。市委市政府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工作专班,纳入督办考评,最大限度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
优化企业服务。完善机关党员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机制,以“市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万名处(科)级干部联系服务万家小微企业”为基础,推动干部下沉一线,主动上门提供“店小二”式服务,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五)压实防控责任,严格审慎织密“安全网”
坚守一个底线。牢牢守住“不发生疫情防弹、不出现交叉感染”的底线,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该暂停的继续暂停,该推迟的坚决推迟,坚决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落实两个方案。详细制订各行业各场景复工复产防疫工作导则,指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明确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保障、信息报告等,细化落实到园区、楼宇、车间、班组,保障企业防疫管理清晰、开展有序。
压实四个责任。持续强化企业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属地的监督指导和服务责任、卫健部门的防疫指导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疫情期间,我市连续生产的224家企业和近期复工复产企业中,没有发生一起聚集性交叉感染。
目前,我市复工复产复市进展良好,但“三个信心”仍需进一步提振:一是市场信心仍需提振。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外贸市场持续萎缩,外地市场对武汉产品、武汉企业履约能力信任降低,企业订单流失较多。二是企业信心仍需提振。复工企业存在返岗率低、产能利用率有待提高等问题,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原材料短缺、人才流失和市场份额下降等不利情况,生产经营、增资扩产活动趋向谨慎。三是消费信心仍需提振。长期停工、收入下降导致居民消费趋于谨慎,汽车、家具、金银珠宝、服装类商品消费支出明显减少,实体消费恢复尚需时日,线上消费难以弥补传统消费回落损失。
二、下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全市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全力以赴抓达产、促满产
精准分级调度。加强“一对一”“点对点”精准调度,将工作重点向达产满产、提质增效转变,压实各区各部门推动复工复产的主体责任,加强领导、大员上阵、全面动员,强弱项、补短板,实现从人控物控下的有序复产转向全行业智控自控下的全面恢复。
精准分类施策。抓重点行业产能释放,聚焦汽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新基建”领域,着力解决复工率和复岗率不匹配、复工率与达产率不平衡等问题。抓龙头企业产业链协同,精准疏通上下游企业配套衔接,协调推进跨市产业链企业协同达产,同步推动金融、人力资源、物流等要素配置企业跟进服务。抓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加快推动政策落实,协调解决疑难杂症,疏通经济运行“毛细血管”。
精准分业推动。紧抓农业生产和稳产保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帮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产增产。加快服务业恢复进程,推动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复业达效,推进“互联网+服务业”快速发展、“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提振消费市场,综合采取发放消费券、跨界促销、平台“带货”等措施刺激消费。做好建筑业、房地产业协同复工,对接行业供需,加快施工进度。
(二)全力以赴抓项目、赶进度
加强投资扩容增量。突出新动能培育壮大,加快推进武汉新芯二期、东风日产云峰、吉利路特斯等128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突出城市功能提升,加快推进地铁12号线、白沙洲公铁大桥、“三湖三河”治理等2198个重大项目建设。突出补齐民生短板,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狠抓开工复工,支持643个续建项目加快进度、弥补缺口,帮助条件成熟项目尽快开工。狠抓项目调度,坚持“周调度、旬拉练、月通报、季考核”制度,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市级重大项目机制,推动开工量转化为实物量。狠抓审批提速,积极推行“先建后验”和“拿地即开工”,简化环节,优化流程,压缩时限。
加大策划招引力度。坚持招大引强,大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营经济500强企业,大力引进一批龙头性、支柱性产业项目。坚持招新引特,瞄准产业发展前沿,重点引进一批创新性、标杆性、引领性项目。坚持招高引尖,大力吸引集聚国内外产业顶尖人才和团队,以人才引进带动项目引进。
(三)全力以赴抓服务、疏堵点
为企业送信心。聚焦用工难、资金难、市场难等问题,下沉一线主动上门服务,强化土地、资金、人才、原材料等保障供给,帮助企业保订单、拓渠道、抢市场、稳就业,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加快企业恢复进程,为企业稳预期、强信心。
为企业送政策。优化政策供给,坚持“应享尽享、应减尽减”“人有我优、人优我更优”,细化政策配套和操作指引,提供完备政策保障。树立各区政策落实第一人的责任意识,增强政策落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等不靠、不推不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100米,及时为企业“解渴”。
为企业送服务。完善服务机制,加快落实“万名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组织企业招工和就业对接、银企对接、农超对接、商超对接、建筑业上下游企业对接等活动,满足企业“点单”需求。优化审批机制,加大“不见面”“一站式”审批,打通“中梗阻”,让企业省心办事。建立责任机制,专人专班、一企一策帮扶行业企业,企业不恢复正常运行,联络员负责到底;行业不恢复正常,工作专班负责到底。
(四)全力以赴抓安全、保民生
确保防疫安全。压实企业防控主体责任,做好办公场所、厂区及公共区域通风消毒、环境清理和必要防护品配备工作,加强园区企业防控统筹,加大防疫指导和督导力度。慎终如始加强社区防控,持续保持社区居民体温检测和健康服务,确保防控措施不留死角。安全有序做好公共场所防控,强化地铁、商超、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措施。
确保民生安全。千方百计保供给,加强农副产品采购力度,保障粮油蔬果肉供应,及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千方百计稳就业,举办各类线上招聘会、供需见面会,推动大学生就业、稳岗就业和各类人才服务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千方百计补短板,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步伐,加大卫生服务、应急体系、人居环境等社会事业建设力度。
确保生产安全。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聚焦建设、交通、消防、燃气、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开展日常安全排查,切实把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文化市场复工复产工作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复产复工情况汇报01-22
复产复工情况汇报(精选13篇)12-06
景区复工复产情况汇报(精选6篇)12-27
乡镇疫情复工复产情况汇报(精选26篇)12-07
工地复工复产情况汇报范文(精选14篇)12-07
复工复产工作计划02-11
复产复工工作汇报12-31
2022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汇报(通用8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