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解读语文》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解读语文》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解读语文》有感1
暑假期间,我翻阅了《解读语文》这本书。对书中遴选的中学语文经典篇目,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三位学者对同一文本,进行了角度不同、尽显个性的解读。
翻开书本,孙绍振先生所做的序——《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赫然于眼前。基于语文课堂阅读低效的痼疾,孙先生认为,不遵循文本主体的读者主体解读是造成文本误读的根源。
“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和调节。”如何做到阅读的深化呢?孙绍振先生佐以实例提出以下四点解读方法:重视阅读过程中的三个主体和文本结构的三个层次,读出文本结构深层的文化密码来,读出作者驾驭文体形式的才华,在比较中显出人格与风格的精彩。
将序言读了两遍,我渐渐明白了自己在文本解读方面的短板:经常在文本显性的表层纠缠,缺乏进入文本隐性的深层的意识和方法,更不提对文体的风格琢磨了。那一刻,我觉得读这本书正当其时。鲁迅作品内涵丰富,蕴藉深沉,不少学生感觉作品艰涩难懂,一线老师中不少人因为能力或精力的原因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停留在浅层,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此书有1/3的内容是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就应该先读读这些文章,我重读了《祝福》《阿Q正传》等鲁迅经典作品,边读边思,每篇文章总有若干不解之处。其后,我花了几天时间阅读了此书中三位学者关于鲁迅作品的解读部分,拿序言中的方法去验证,和自己的阅读体验相比照,有了一些体悟。然而仍觉得没读懂,便又读了几篇相关的知网文章。
钱理群先生是研究鲁迅文学的知名学者,他关于鲁迅作品的解读观点和方法,对鲁迅作品教学特别有价值。对此,我印象深刻的有三点。
一是,“钱理群先生通过对鲁迅生活及精神状态的研究,最终寻求到了鲁迅作品中希望—绝望—希望的模式。”这个观点,有助于宏观上把握鲁迅部分作品。
二是,鲁迅“把他的主人公置身于社会(群众)的众目睽睽之中,在与社会(群众)的关系中来展现他的悲剧性格和命运从而形成‘被看与看’的叙述模式。“被看与看”的双重视点会带来观察与评价的对立、反差,人物形象、命运和小说的主题会带给读者更深的思索。
三是,“鲁迅的语言具有色彩感、音乐感、镜头感,将鲁迅作品时应该紧紧抓住这三大特点。”聚焦作品中的色彩、音乐和画面镜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感受去感悟,是赏读经典作品语言的有效抓手。
再读鲁迅作品,我发现鲁迅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个人风格,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国家命运、人民精神和个体生命的深沉思考。作品中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带给人们恒久的启迪与价值。被吃人的封建制度和迷信思想毒杀的女佣祥林嫂,生活重压下麻木不仁的的贫困农民闰土,被科举毒害、受到世人冷落、歧视的的`落魄读书人孔乙己,以自戕式复仇对社会进行绝望反抗的知识分子魏连殳,用精神胜利法战胜现实失败、获得精神自洽的愚昧农民阿Q……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启示我们思考人性和社会,不断寻求优化精神、改良社会的路径。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读懂其人和作品的关键是什么呢?带着这个思考,我继续读下去,似乎找到了答案。
诚如李怡所说,几代研究鲁迅作品的学者“共同特点就是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视作现代中国人人生与生命探索的重要表现……‘心灵的探寻’的方向则是现代人自我精神发展的基本走向。”
“心灵的探寻”,是钱理群解读鲁迅作品的主张。钱先生对鲁迅研究的基本看法是:“《心灵的探寻》可以说主要探讨的是鲁迅的“人学”。对鲁迅“人学”的开掘,具体来说,就是‘作为个人的鲁迅和民族精神代表的鲁迅,人类探索真理的伟大代表的鲁迅’的三者的统一。”
钱先生认为,“鲁迅在思考着中国普通人民的悲喜命运时,无疑也是在思考着自己”“鲁迅的悲剧意识和喜剧意识,最后必然归结为对自我的审视”。唐伟认为:“他(钱理群)在思考鲁迅精神世界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反观自己”;研究鲁迅作品“既是钱先生对心灵的探寻,也是经由对鲁迅心灵的探寻完成对自己心灵的探寻,完成自己心灵的一次勘察追问。”
钱理群条分缕析地将“鲁迅的心灵”分解成“思维”“心境”“情感”“艺术”等若干单元。而仔细辨查,便不难发现,书中的每一个单元,事实上都直指“人”的根本问题。对于青年时代的钱理群而言,研究鲁迅,“不是在学院中把他当作研究对象,而是把他当作引导者,首先学会怎样做人,然后有体会,写出书就是《心灵的探寻》”。
读着读着,我读出鲁迅作品似乎始终聚焦在人的精神困境与突围上。
觉醒的革命者,忧思的知识分子,如《故乡》《祝福》中的“我”、《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药》中的夏瑜,他们或同情劳苦人民,有良知、能自省,或追求进步,希望砸碎旧社会创造一个新社会,然而都不被他人理解,孤独无助。希望与绝望反复纠缠着他们,在精神困境中寻求突围,他们甘之若饴。
鲁迅笔下有一类生活艰难、困窘潦倒甚至受歧视欺凌的人,如闰土、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他们无力挣脱悲苦命运的枷锁,或变得麻木迟钝,或自欺欺人、得过且过,或精神萎靡、走投无路,失去了生命的活力,精神世界渐渐崩塌。阿Q更是因不敢正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处处挫败,用精神胜利法和种种臆想来挽回自己的尊严。阿Q的形象启示我们,要敢于正视生存困境,要愿意进行精神上的反省与自救,一个人的精神小屋才能屹立不倒。
无聊的市民,自私、迷信的农民,麻木的看客,有权有势的地主劣绅、举人老爷,这些人物的精神本质上是蒙昧混沌的,浅薄、偏执的自我认知让他们自以为是地活着。他们活得恣睢而浑然不觉,精神上虽无困境却最为可悲。
以上是我今年暑假阅读《解读语文》之鲁迅作品部分的一些感受,离真正读懂还需要继续地读,经常地读。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要想进入文本隐性的深层,读出作者驾驭文体形式的才华,既需要老老实实地读文本,读关于的经典解读,读教师用书,也需要教师自己对文本的意脉、主旨、文体风格等形成个人的观点。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说:“和文本做深度对话,是要有学养做本钱的。”
读《解读语文》有感2
寒假期间,我和同事认真阅读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共同编写的《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感触颇深。
解读的序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王湛亲自撰写,题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它从五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体系如何建立的问题。我认真地读了几遍序言,感受到了教育部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我认为,领导的重视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
一、领导重视
正如王湛副部长所说,教育部正是想通过语文课程的改革,来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瞧,领导的决心有多大。那么我们这些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就更加要有决心,搞好小学基础教育,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当代昭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目标明确,标准详尽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的制订解说,《解读》用词准确无误,同时,不难看出,它具有超前意识,时代感强的特点,我把它的六个方面的实质简单的概括为:改革就是在有针对性和讲究实效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功能,学校应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制订各项目标的过程中,标准力求站在高处,把握大局,建立一个总的目标性纲领。在具体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解读》又制订的非常具体。例如:对语文学科各个阶段的实施目标及实施建议方面,标准就制订得非常全面,不光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练习”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而且各部分制订相当完善。例如关于“阅读”,“标准”分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确立现代阅读理念。
2.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
4.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这四个方面全面、系统、详细。为我们这些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指明了方向,同时又明确了目标,一举两得。
三、有纵比和横比
“标准”除制订了当代课程标准外,还对比分析了以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对未来的教育寄予了厚望,同时在书后还附加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摘录,使我们有的比较,更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在工作中少走一些弯路,更快地探索出新的适合我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四、具体操作有章可循
“标准”制订不但全面详尽,而且课后还选编了一些语文实验教科书课例,课例后面还有教科书编写者说明,《解读》中的这些细小环节对于我们非课改年级来说,无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及改革的思路,使我们有章可循,有葫芦可比,我们这些非课改教师有了这本课标,再经过我们的努力探讨,实践,怎么可能画不出有自己特色的“瓢”呢?我们的目标:让中国的先进教育经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读《解读语文》有感】相关文章:
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12-05
解读新课标小学语文心得体会01-29
语文教材解读培训心得体会11-11
小学语文课程解读心得体会03-10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解读培训心得(通用9篇)12-06
新课标语文课程解读心得体会01-2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05-03
读《这样教语文》有感10-24
读《语文教学通讯》有感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