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精选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1
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⑴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xx)标准。
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
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2、花溪公园周围环境概况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那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形成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域。它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出自于景区的高坡乡,那里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乡的苗族有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场”最富魅力,观看、参与的游人络绎不绝。那里,古代苗族的悬棺葬和崖洞葬,也给人留下难解之谜。
花溪以南12公里处的青岩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始建于明初。镇四周原建有城墙,分内城、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筑有敌楼、垛口、炮台,因年久失修,成为残垣。现修复的.定广门城楼,巍然耸立,气势恢宏,与古道、石坊、寺庙交相辉映。西镇的3架古石牌宏伟壮观。古镇的古建筑栉比鳞次,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四溶洞”,保存完好。
“黔陶幽境”位于崇山峻岭中,因两座山峰间凌空飞跨着一座天然石桥--鬼架桥而出名。鬼架桥桥长约11米,宽约60厘米,系石岩与树根相伴天然生成。从桥面到谷底足有10多层楼高。站在墙上往下看,令人心惊胆颤。不少游人最初抱有“不过此桥非好汉”的决心,但到了桥头都却步不前了。从花溪到黔陶,一路环境幽静,山风吹来,林涛起伏,响声不绝。在鬼架桥的山后,还有一个直径数十米的仙人池。每年雨季,飞瀑灌池,吼声灌耳,十分壮观。
其中花溪天河潭风景区、青岩古镇景区为国家AAAA级国家旅游区,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已经成功申报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并对外开放。这些景点共同组成了花溪独特的风景网络,给花溪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3、花溪公园主要景点
花溪公园经过多年的改变之后,仍旧保存其原始的自然风貌,山水自然融合形成了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秀丽风景。目前其主要景点包括音乐广场、马鞍桥、百步桥、东舍、西舍、坝上桥、牡丹园、碧桃园、水杉路、红枫园、葫芦坡、松柏园、南湖、蛇山、麟山、龟山、儿童乐园等。主要以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配合花溪河水的流动,形成的一副动态的山水画。在公园内你能体会到自然的风光,也能看到现代城市的气息。在麟山顶,还可以俯瞰花溪的全貌。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2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确定调查的基本要素
1、调查的时间:从7月20号到8月24 号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
2、调查范围:布泉乡是一个比较大的乡镇,涵盖很多个村,此次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调查的范围,即对布泉乡新盏村(内盏屯、廷关屯、龙雁屯、三审屯、内浪屯、内把屯)进行调查。
3、调查的对象:布泉乡新盏村是一个比较贫穷的村庄,大多数的居民都是老人和小孩,对所要调查的问题不是很清楚,所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新盏村的村委会成员,以及一些常年住在那里的居民。
4、调查的方式:抽样法:从布泉乡几十个村中抽取新盏村作为调查的范围。访谈法:对新盏村的村委会成员以及那里的居民进行采访调查。一共采访了125人。
(二)、布泉乡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况
布泉乡是一个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尽管还未完全开发,但并不会因此而减少游客对它的喜爱。布泉乡真的有很多非常美丽的风景,还有一些风景更是十分罕见,可以称得上绝境。
经过调查以及结合访问发现布泉的景点非常之多。
1、旅游景点:布泉河、龙会“龙抬头”、高峰天坑、更望湖、崖葬、天王庙等。
2、景点介绍:
(1)布泉河:布泉河是一条内水河,全长23.8公里,泉源位于布泉社区发达山脚,流经本乡的龙会、巴香、龙礼及南圩镇的多林、四联等村。布泉河终年不竭,河水清澈碧绿,冬暖夏凉,水质优良,登高俯瞰,一泓碧水宛若明镜;拦河坝上31个桥孔泻下的飞瀑,飞花溅玉,令人心旷神怡。
(2)龙会“龙抬头”: 布泉河流经龙会村,河水不断冲刷河床,形成了九条栩栩如生的龙。当布泉河水清澈碧绿,九条龙俯卧水底,若隐若现,当地人称之为“九龙相会”,这就是龙会村的来由。每当布泉河水位下降,九条龙中便会有两条龙的头部露出水面,这便是传说中的“龙抬头”。据说,能见到“龙抬头”的奇观,一定会沾上龙的福气,对龙头虔诚地许愿,愿望就能实现。
(3) 高峰天坑群:高峰天坑位于布泉乡高峰村下冻屯村口不远处,距布泉街12公里,从村口到天坑上口需走路10分钟,要进入天坑底部需走30分钟。天坑深约170米,宽约180米。天坑底的植被茂盛,郁郁葱葱,冬暖夏凉,钟乳石奇幻多姿,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年的夏季,天坑山脚下随着雨量增多水位上涨,形成一汪碧绿的深潭,大约持续2个月的时间。秋季后,洪水退去河床露出,长出一大片绿草,又是另一番迷人景致。
(4)更望湖:位于布泉、南圩、屏山3个乡镇交界处的更望湖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以其美丽、闲逸、宁静、和谐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摄友和驴友。此湖是地表和地下水汇集贮存的天然水库。洪水期湖区一片汪洋,碧波荡漾,周围群山叠翠,湖上竹筏点点,来往如梭,一派湖光山色,令人赏心悦目。枯水期的更望湖,由于裸露的河床长出青草,成为一个天然草场,平时农人在其中放牧牛羊。每年2、3月——5、6月间,一道碧水在青青的天然草场中流淌,一只只放牧其中的牛羊犹如流动的音符,绵绵群山与蓝天白云互相映衬,构成了让人无限神往的“香格里拉”
(5) 崖葬:在布泉境内发现的崖葬属于崖洞葬,这种安葬的方法是将死者安放在悬崖峭壁上的天然崖洞的洞口一带,是壮族先民安葬人的遗体的一种葬俗。19xx年在布泉发现两处崖洞葬,一处是那王崖洞葬,另一处为巴南山崖洞葬。在隆安的七处崖洞葬中,数量最多的便是那王崖洞葬,位于距布泉街东南方1公里的那王山悬崖绝壁上。崖洞被发现时,洞内放置木棺18副,棺下垫着枧木,呈八字形分两边摆放。棺材用整段圆木从中剖开,工艺相当精细。目前这些棺材都存放在广西区博物馆。崖洞葬对于研究壮族先民经济生活与宗教信仰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
(6)天王庙:天王庙位于布泉乡岑山村上礼屯,庙堂始建于光绪年间。一百多年前,上礼屯出了一位奇人——“长春公”马世明。由于长春公屡屡为人们消灾解难,加强护佑,使得黎民百姓常年过上康泰的日子,因此,当地人为他建造了一座庙堂。该庙为四合院,中间另有一座两层高的六角亭。xx浩劫中,庙堂惨遭破坏,中间的六角亭全被捣毁,部分雕刻板被砸坏。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是长春公的诞辰纪念日,每年都会有上百人到庙里设坛诵经,并演变成当地一年一度的庙会。
二、调查的目的
当今世界是一个强调生态和谐的社会,开发新的旅游资源,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从而能更好的保护生态和谐。经调查发现,布泉乡虽然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因为资金,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十几年前,许多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完全开发,致使很多游客虽然听说布泉有优美的旅游风景,但是都没能亲眼目睹萁美丽壮观,特别是高峰天坑群,因为高峰处于较偏远的地区,公路不太好开车,人们又不愿意徒步去,所以,很多想一睹天坑风采的游客都无法实现这个愿望,近几年随着公路的修建完善,现在通往高峰的路变好了,天坑群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公路完善了,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等问题还是对布泉乡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很大的限制,所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总结经验,以促进布泉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
三、调查的基本内容
(一)调查对象的工作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有35位为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占28%;有20位为参加过旅游资源开发的工作人员,占16%;另有70位为各个屯的村民,占56%。其中,在这125人当中,50岁左右的占到14.4%,40岁左右的占到16%,30岁左右的占到40%,20岁左右占到29.6%。本次调查发现,在这125 人当中有92%的人赞同加大旅游资源资源的开发力度,把布泉打造成为一个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还有8%的人反对开发布泉的旅游资源,他们认为开发以后也许能拉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久而久之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污染。在8%反对的人中,都是景点区的村民,其余的村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旅游开发的工作人员都支持开发布泉的旅游资源。
(二)影响布泉乡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布泉乡的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完全开发,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布泉乡有很多尚未开发的景点,但由于资金的限制,没能得到开发。二是技术条件还达不到,布泉乡的部分景点都是在比较偏远的山村地区,想要进行开发还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三是当地部分村民的反对,村民们习惯了安静的生活,他们担心旅游资源开发后,当地的人流会变多,环境可能会变差,所以不支持开发旅游资源。四是有些领导人员没有发挥好领导带头作用,没有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经验总结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布泉乡的旅游景点确实很多,但基于一些原因还未得到完全开发,但比起十几年前已经好了很多,现在已经有部分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也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游客们可以参观布泉河的美,也可以亲眼目睹天坑群的壮观,还可以远观崖葬的神秘。但是要想进一步开发布泉的旅游资源还要尽心尽力,排除万难,首先,要做好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全面考虑旅游资源开发的利与弊,其次,还要解决资金技术等问题,最后,领导者还要稳定民心,以及借鉴各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二)调查结果建议
1、挖掘和宣传布泉的旅游文化。布泉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旅游胜地,在巩固布泉龙文化、经书文化和田园文化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挖掘布泉的人文和历史文化,提升布泉旅游文化品味;通过组织和引导村(社区)文艺队,挖掘民间民俗和传统历史文化艺术、开发和编排一批富有文化内涵的娱乐节目,充实旅游内容,展现布泉的旅游文化;通过举办各种民俗、农事节庆以及旅游节庆活动,以节为媒,在各类媒体上加强布泉旅游的宣传,扩大知名度,提高旅游形象。
2、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一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把旅游区和主要交通要道连接起来,形成路况好、标识明显的立体路网;二是改善旅游区周边环境。从优化环境、清洁卫生、方便游客出发,积极整治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三是将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国家投入新农村的专项建设资金作为杠杆,鼓励引导农户积极发展农家乐,使之成为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小区。
3、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坚持“科学发展、重点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方针,充分依托布泉乡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乡土文化底蕴等特色旅游资源,着力规划建设好一批规模化、精品化的旅游项目,把布泉河水上观光、高峰天坑、更望湖、天王庙等列为第一批重点开发的旅游项目。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3
万里长江一路蜿蜒在入海口两岸筑起了两座美丽的城市,南边的是上海,北边的叫南通。我们说南通比不上上海的繁荣,上海却是不比起南通的秀丽。
1.调查区旅游环境
南通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濒黄海,面向上海与苏州、无锡、常州,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现辖四市、二县、三区,辖区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人口785万。
南通江风海韵,风光绮丽。这样一个城市注定着它的旅游资源也蒙上了多样的色彩。约莫数一数,蜿蜒30华里的濠河环抱全城,形同葫芦,宛如珠链,被誉为南通城的“翡翠项链”。市区南郊的狼山风景区是江苏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区,区内有千年古刹广教寺、鉴真东渡出海遗址、骆宾王衣冠冢、康熙御书亭、葵竹山房等文物古迹;海安青墩新石器文化遗址;如皋冒辟疆、董小宛故居、水绘园、定慧寺;如东海上迪斯科;通州戏剧古镇石港;海门蛎蚜山;启东圆陀角。人文、休闲、生态皆囊括其中。
南通位于发达的江浙沪旅游区,又可以得到上海等大城市客源市场辐射,因而客源市场腹地广阔。但是由于区域旅游形象尚未完全确立、交通条件尚未完全改善、旅游项目偏少偏小,这一市场效应尚难全部显现。
南通市入境旅游市场接待数量小,所占比重低;入境旅游市场主要是东南亚和欧美市场;海外旅游者以商务客人为主,在南通停留时间较长,未来市场份额可以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是南通旅游业的主体,主要分布在江苏及周边的上海、浙江等省市,游客来通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观光、度假游客、探亲访友,目前南通国内旅游发展尚未成熟,市场开发不够,国内旅游市场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
2.旅游资源SWOT分析
优势:南通市江海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优势,近代、博物、宗教、长寿等文化独具特色;位处我国最大的客源地长三角,市场优势十分明显;狼山、濠河、海上迪斯科等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较为发达区域经济和良好的旅游发展的社会环境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劣势:海滨自然景观美感度较低,适游期短,可观赏性较差;沿江旅游开发受工业和港口项目影响较多,且较为分散;长寿现象、名人文化等众多资源载体不足,较难转化为物质性旅游产品;景点、景区知名度较低、拳头产品少,产品的包装与宣传不够,市场占有率较低;城市旅游的主导功能不突出,认可度较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购物、娱乐收入所占比重较低;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旅游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机遇:南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化上海都市圈的构建与世博会的举办,世界大城市带论坛项目的启动,将使南通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不断优化的交通环境,必将极大改善南通旅游的可进入性;全省建设旅游强省的宏观环境和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取向给旅游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威胁:与长三角连接后将直接面对周边旅游地的激烈竞争,成为南通旅游最大的威胁;市域内部分旅游项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影响了整体形象和综合效益;旅游产业结构不够完善,旅游体制和机制不顺,影响了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3.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归纳分为六类:
3.1历史性
悠然信步在南通,以清末状元张謇为代表的近代南通人开风气之先,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使南通成为中国人最早按照先进理念规划和建设的城市典范,15个全国第一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称。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丰厚的文化底蕴让您品味无穷。
南通博物苑位于南通城东南濠河之滨,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博物馆,由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20年创办。它融中国古代园囿与近代博物馆于一体,是一座“园馆一体”的城市园林式综合性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交通便利,景色宜人,历史建筑别具特色,苑藏文物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人们参观、学习、游览、休闲的理想场所。
南通博物苑坐落在濠河之滨,就像历史揉在水中,源远流长。
南通的历史都重现在一座座博物馆之中了。博物馆有:南通风筝博物馆、纺织博物馆蓝印花布艺术馆、给水技术博物馆、张謇纪念馆、南通民间艺术馆、南通建筑博物馆、海安博物馆和个簃艺术馆,可见南通旅游历史的厚重性。
3.2江海性
追江赶海。南通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个驿站。漫长的江海岸线使南通具有滨江临海城市的迷人神韵。南通有稀有淡水鱼类127种,是鳗鱼、长江水系中华绒鳖、蟹苗种的天然产区;有近海鱼类130多种,贝类资源蕴藏量达8万吨以上,“天下第一鲜”文蛤的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吕四渔场为全国四大渔场之一,盛产带鱼、鲳鱼、大黄鱼、小黄鱼、梭子蟹等水产品。
位于入海口北端的圆陀角风景区,是中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南通的`海滩平展开阔,一望无际,潮退了,可以赶海去,赤脚踩在松软的滩涂上,一只只鲜活的文蛤从脚边冒出来,随手捡起,兴奋之极,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旅游项目——海上迪斯科。
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南通一大代表之一的濠河,她原是南通的护城河,史载“城成即有河”,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她担负着防御、排涝、运输和饮用的重任,被称为“人身脉络”。而宽窄有序的水面,清澈的水流,迂回荡漾,鸥飞鱼翔的自然美景,又被誉为城市的“翡翠项链”曲水回环,绕城而流,景观丰富,林木葱郁。南通市民一向有爱河的传统,历代多加修葺,亭台桥榭掩映其间,画舫游艇荡漾水中,更增添了濠河迷人的风情。乘船游览濠河,您可以领略到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特别是濠河夜色,流光溢彩,两岸灯火辉映,树影婆娑,水上桨声灯影,乐声阵阵,泛舟景深处,如梦如幻,处处洋溢着浪漫的气息,定令您沉醉其中。
3.3佛法性
初来南通,就发现这里民风似乎比较注重礼佛。因此拜佛求神也成了游客来南通的一定目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狼山。
南通狼山则是由海溯江的第一座名山,被称为江海第一山。南通的山不高,也就100多米。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狼山是佛教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山上还供奉着惟一身披龙袍的大圣菩萨,这里终年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因此,狼山位列佛教八小名山之首。登临狼山,看大江东去,巨桥横跨,百舸争流,水天一色,心念高远,仙山圣境之旅,定令您心想事成。
也许是人比较虔诚,南通是还是长寿之乡,是中国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百岁老人的人口比例超过了国际标准的2倍多,全市共有百岁以上老人600多位,长寿现象受到世界关注。
游览东方大寿星园感悟健康的奥秘,也是南通一大旅游资源。
3.4文化性
南通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据古文化遗址考证,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南通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轶闻逸事。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名人为南通历史增色添彩。南通的传统民间艺术品有通派风筝、通派盆景、沈绣、剪纸、扎染、蓝印花布、红木雕刻、启东版画等。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与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的故居-——水绘园,是徽派园林孤本的代名词,在那里他们演绎了浪漫的爱情故事,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南通观赏水绘园,感受才子佳人的美丽故事,品位徽派文化,品尝董小宛亲手创制的董糖,定令您遐思无限。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4
一、前言:
1、调查地点:
2、调查人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的分类、调查形成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调查要求:
⑴ 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等。
⑵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xx)标准。
⑶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⑷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⑸ 充分利用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统计、填表和编写调查文件等工作。调查方式以收集、分析、转化、利用这些资料和成果为主。
5、主要资料
⑴ 图件:调查区政区地图
⑵ 文件: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xx)标准。
⑶ 相关背景资料的收集,包括人文背景和自然背景等
6、调查成果:
⑴ 调查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⑵ 旅游资源调查汇总表
二、区域地理概况
1.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嘉善县,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西塘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近万。古镇区9条河道纵横交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在其中有27座古桥将市镇连通。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浙江省嘉善县。
嘉善位于上海西南方向与上海零距离接壤,距上海市中心80公里,大虹桥商务区60公里,西至杭州110公里,南濒乍浦港35公里,北接苏州85公里,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交通极其方便,,沪杭铁路,沪杭高速铁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亭枫高速连接线,320国道,都穿境而过,乘坐汽车,高铁,火车均能到达,乘坐已于20xx年10月26日通车的沪杭高铁,从嘉善到上海虹桥枢纽站仅需20分钟左右,,从嘉善至杭州只需35分钟左右。周边有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杭州萧山机场三大机场。西塘在嘉善市区北10公里处,乘坐公交快客前往20-30分钟就能到达。
(2)气候气象
西塘古镇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全年降水充沛。全年无霜期长,适合开展旅游活动,春秋两季为其最佳旅游时期。
2.人文概况
(1)历史沿革
西塘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县函署,民国24年(1935)为镇。1981年3月,撤销社、镇革命委员会,恢复西塘公社管理委员会、西塘镇人民政府。1984年1月,政社分设,西塘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西塘乡人民政府。1985年6月,撤销西塘乡,并入西塘镇。
(2)产业状况
西塘古镇历史上是一个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传统江南小镇,自1997年开发旅游以来,成绩斐然,凭借着独特的人文优势和丰富的环境资源,深受众多海内外游客的青睐,接待游客的数量平均每年都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随着西塘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西塘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创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3)地方特色
西塘的建筑独具特色,尤以马头墙、美人靠、河埠、船鼻子、瓦当、花墙、观音兜、高阶沿、系缆石等为代表。西塘的传统小吃极富盛名,其中的咸菜心,笋干,芙蓉糕,怪味豆,青豆,香扎肉,酒酿等四海闻名。
咸菜心:特色名菜,呈金黄色,口感清新,是一道老少皆宜带有浓重水乡气息的特色菜。
3.环境状况
西塘水环境优美。西塘是美轮美奂的水乡古镇,尽管江南有许多水乡古镇,但就其格局而言,西塘是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是不可复制的。西塘在嘉善的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是不可替代的。对中国而言,忽略了西塘,就无法了解中国水乡古镇的全部风貌。
三、旅游资源概况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
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西塘拥有独具特色的明清时期江南水乡风貌和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临河而筑,自古有桥多、弄多、廊棚多、古宅多的特色。镇内有连片的传统建筑群,规模之大和保存之完好是国内外少有的,且建筑风貌各异,沿河立面黛瓦粉墙高低错落。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或是民居、馆舍,在建造时对面积都寸寸计较,房屋之间的空距压缩到最小范围,由此形成了120多条长长的、深而窄的弄堂,长的超过百米,窄的不到1米,形成了多处“一线天”。与此同时,街道弄堂的名称均形象地体现出古镇商贸的繁荣和弄堂的特色,如米行埭、灯烛街、油车弄、柴炭弄、石皮弄等数十个称号与当年的商贸、建筑等都有直接的联系。
西塘旅游资源共有4个主类,10个亚类,19个基本类型,共51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一些资源如西园、醉园、石皮弄、送子来凤桥等享誉海内外。
四、旅游景区开发利用条件
1.资源条件
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赢得广大游人们的青睐。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一拱如月的石桥,桨声四起的流水,青瓦灰墙的人家,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小镇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称“双绝”,具有别样的风韵;河堤弯曲,垂柳舞丝。凭栏远眺,青黛隐现山峦天色交融,更逢落花时节,平添愁绪。多思情之或如朝露刹那凝消,或如杜康芳醇永留。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民风淳朴,街道类型多种多样,保存着相对完好的明清建筑风格。
2.交通条件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善县,临近上海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条件优良,来此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据统计由上海至西塘车程约一个半小时,由杭州至西塘车程约一小时四十分钟,由苏州至西塘总车程约一小时,其次 嘉善汽车站每5分钟发一辆车到西塘,为西塘古镇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市场开发条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古镇旅游以其山水古,建筑古,民风古吸引大批旅游者纷至沓来。市场是旅游开发的导向,西塘古镇以其朴实静谧、浓郁的水乡风韵和文化氛围在古镇旅游中独树一帜,无疑成为那些在物欲疯涨,纸醉金迷的现代社会中渴望释放压力的现代人的心灵栖息之地。
五、客源市场
西塘是一个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千年古镇,西塘古镇的旅游业发展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20xx年西塘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9万人次,创旅游门票收入1062万元,相关行业收入7600万元。20xx年“十一”黄金周共接待中外游客5万多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达万元,同比增长。20xx年“十一”黄金周西塘古镇旅游接待人次达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3048万元。
20xx年古镇接待游客人数达269万人次,位列20xx年中国旅游行业第一份“中国旅游百强景区”名单第38位。20xx年中秋假期期间,每天游客接待数量达一万多人,据估计20xx年全年接待人数将超过280万人次,西塘旅游业有望再创新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动机日益多样化,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身心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心理压力大普遍渴望对这种不平衡的身心状态进行调节,渴望亲近自然开展旅游活动,古镇旅游发展逐渐升温。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类旅游动机属于自我满足的需要,为需要的最高层次。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5
一、调查背景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情况,为旅游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本次旅游资源调查。
二、调查目的
1.全面掌握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现状。
2.分析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为旅游规划和开发提供参考。
3.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本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调查范围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集中在本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址、民俗活动等方面。我们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调查。
四、调查结果
1.自然资源
自然景观:本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秀美的山川、湖泊、森林等。这些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生态环境:整体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和水质均达到优良标准,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2.人文资源
历史文化遗址:本地区拥有多处历史文化遗址,如古寺庙、古建筑群等,这些遗址见证了本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民俗活动:本地区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庙会、舞龙舞狮等,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3.旅游设施与服务
交通设施:本地区的交通设施相对完善,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发达,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住宿设施:本地区拥有多家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
旅游服务:导游服务、旅游咨询服务等相对完善,但在某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五、旅游资源评价
1.优势:本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劣势:部分旅游设施尚待完善,如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同时,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六、建议与措施
1.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完善旅游设施:加大投入,改善旅游设施,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可停留性和可体验性。
3.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4.加强旅游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5.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结合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特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我们需要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宣传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措施。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信心将本地区打造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6
一、调查目的
本次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包括:
1.全面了解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及其分布情况。
2.评估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
3.为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与方法
1.调查范围:本次调查选取了xx省xx市作为调查对象,该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2.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从业者、收集相关资料等方式进行调查。同时,结合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自然资源:
xx市地处山水之间,自然风光秀丽。主要自然景观包括:xx山国家森林公园、xx湖等。这些景点以清新的空气、秀美的山水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此外,该市还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为开展温泉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人文资源:
xx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主要人文景观包括:xx古寺、xx历史文化街区等。这些景点以古朴的建筑风格、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游客。此外,该市还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和美食文化,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3.旅游设施与服务:
xx市旅游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市内有多家星级酒店和特色民宿,能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同时,该市还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服务,如导游服务、租车服务等,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旅游体验。
4.市场需求与前景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xx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未来,该市可通过加强旅游宣传、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xx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高xx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
4.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7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以其独特的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闻名。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贵州的旅游资源逐渐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为了更好地了解贵州旅游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自然资源
1. 喀斯特地貌:贵州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拥有众多壮观的溶洞、石林、峰林等景观。如黄果树瀑布、龙宫、荔波小七孔等景区,都是喀斯特地貌的杰出代表。这些景观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壮美的景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2. 动植物资源:贵州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不乏珍稀物种。如黔金丝猴、珙桐、桫椤等珍稀动植物,都是贵州独有的自然财富。这些动植物资源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3. 气候资源:贵州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尤其是夏季,贵州气温适中,气候凉爽,成为国内外游客避暑的好去处。
二、民族文化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49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17个。这些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包括风俗习惯、节日文化、服饰特点、村舍建筑等。如苗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歌舞表演、手工艺品等,都是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贵州省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如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同时,各类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的兴建,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住宿环境。
2. 旅游产品日益丰富:贵州旅游产品日益丰富,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应有尽有。如黄果树瀑布、梵净山等自然景观,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镇等民族文化景区,以及贵阳花果园、青岩古镇等休闲度假胜地,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3. 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贵州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了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整治。同时,各类旅游企业也积极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 旅游资源开发不够深入:尽管贵州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景区缺乏科学规划,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部分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和创新性,难以吸引游客。
2. 旅游市场营销不足:贵州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仍存在不足,缺乏有力的宣传和推广。这导致部分游客对贵州旅游资源了解不足,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3. 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尽管贵州旅游服务质量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景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质量不稳定;部分旅游企业存在违规行为,损害了游客权益。
五、建议与展望
1. 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针对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制定更加合理的开发方案和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整治,确保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2. 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建议加大对贵州旅游资源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游客展示贵州的独特魅力和旅游资源。同时,加强与国内外旅游机构的`合作和交流,提高贵州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议加强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和整治,规范市场秩序和经营行为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展望未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贵州的旅游资源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我们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加繁荣和美好的贵州旅游业!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8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为了全面了解xx地区的旅游资源情况,本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以期为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调查区域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区域为xx地区,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献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实地考察主要针对区域内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址等进行了详细探查;问卷调查则针对当地居民和游客,收集他们对旅游资源的`认知和满意度;访谈则邀请了当地旅游部门、专家学者等,获取专业意见和建议。
二、旅游资源概况
1.自然景观:xx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包括雄伟的山脉、清澈的湖泊、茂密的森林等。这些自然景观为开展生态旅游、户外探险等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历史文化遗址:该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保留了大量古建筑、古遗址等。这些历史文化遗址是吸引历史文化爱好者的重要资源。
3.民俗风情:xx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活动,如民间舞蹈、节庆活动等,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机会。
三、旅游资源评价
1.资源独特性:xx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性,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可开发性:目前,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还较低,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3.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旅游品质的追求,xx地区的旅游资源符合当前市场对高品质旅游产品的需求。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问题:目前,xx地区的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
2.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可停留性和可体验性;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大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xx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对xx地区旅游资源的全面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然而,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水平提升,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推动xx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还应注重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确保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9
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旅游资源调查,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和管理有一个实际而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的理解。可以提高观察、研究、分析、评价、策划设计、归纳写作等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思考和训练,可以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和范围,为论文的开题做准备;可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专业性,开阔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业的需求,为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查要求:
(1)要求学生认识各种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说明其在区域空间中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征、特性、类型组合匹配、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并进行评价。
⑵以花溪公园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和景区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线路,有效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地貌向四面八方绽放。
⑶收集、熟悉和理解《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18972-2019)。
(4)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结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定量。
1.花溪公园概述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南郊花溪区。华西区北邻南明区、乌当区,东邻龙里县,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接清镇市、平坝县。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总土地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海拔1100米,气候温暖凉爽,夏天不热,冬天不冷。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以南17公里的花溪区,建于1937年,占地800多亩。它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是贵州三大“高原明珠”之一,集真山真水、田园风光、民族风情于一体。公园内形成具有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区。它不仅是附近居民的绝佳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2.花溪公园周边环境概况
花溪取其意,花开花落,溪水潺潺。花溪河沿岸有几座参差不齐的山丘,突兀孤立或蜿蜒曲折。那里山环水秀,水清山绿,池塘叠翠,形成了方圆十几公里的风景区。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湖”、“高坡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青岩古镇”、“贵州陶幽景”等八大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来自贵阳海拔最高的高坡乡,居民是苗族同胞。高坡乡有许多苗族传统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拍”、“正月跳洞”、“七月放牛场”最吸引人,游人络绎不绝,观赏参与。在那里,古代苗族的悬棺和崖洞也留下了一个谜。
青岩镇位于花溪以南12公里处,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建于明初。城镇周围最初有城墙,分为内城和外城。它们是用方石、敌楼、破口和堡垒建造的,因年久失修而成为废墟。修复后的丁广门塔巍峨壮观,与古道、石坊、寺庙相互辉映。西镇的三块古代石碑宏伟壮观。古镇的古建筑,九庙八庙五亭二庙四洞,保存完好。
坐落在群山之中的贵州——桃游径,以飞越一座天然石桥——两峰之间的鬼桥而闻名。鬼桥长约11米,宽约60厘米,由岩石和树根自然形成。从桥面到谷底,有十几层楼高。站在墙上往下看很吓人。许多游客最初有“但这座桥不是英雄”的决心,但当他们到达桥上时,他们停下来了。从华西到陶谦,一路环境安静,山风凛冽,林波起伏,喧嚣无边。鬼桥后面还有一个直径几十米的仙池。每年雨季,瀑布灌池,轰鸣灌耳,蔚为壮观。
其中,花溪天河湖景区、青岩古镇景区为国家AAAA级国家旅游区,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已成功申请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并对外开放。这些景点共同构成了花溪独特的景区网络,为花溪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3.花溪公园主要景点
经过多年的变迁,花溪公园依然保留着原有的自然风貌,山川自然融合,形成了位于市中心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主要景点有音乐广场、马安桥、百步桥、东社、西社、坝上桥、牡丹园、碧桃园、水杉路、红枫园、葫芦坡、白松花园、南湖、佘山、灵山、龟山、儿童乐园等。它是一幅以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花溪水流为主的动态山水画。在公园里,你可以体验自然风光和现代城市的气息。在灵山山顶上,还可以俯瞰华西的全貌。
南通旅游资源考察报告长江一路蜿蜒,在河口两岸打造两座美丽的城市,南临上海,北靠南通。我们说南通不如上海繁华,但上海不如南通美丽。
1.调查区域的旅游环境
南通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临黄海,与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相望,背靠广阔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现辖四市两县三区,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人口785万。
南通风景优美。这样的城市,注定了它的旅游资源被各种色彩所覆盖。关于数数,濠河绕城三十里,形似葫芦珠链,被誉为南通市的“翡翠项链”。位于城市南郊的狼山风景区是江苏省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区。该地区有广角寺、鉴真杜东海遗址、罗宾国王皇冠墓、康熙御书馆、桂竹山楼等文物古迹。海安青墩新石器文化遗址;如皋毛笔江、董小万故居、水墨画园、定慧寺;如东海的士高;石岗,通州戏剧古镇;海门牡蛎蚜虫山;启东圆托角。人文、休闲、生态都包括在内。
南通地处江浙沪旅游发达地区,可以被上海等大城市的旅游市场辐射,所以旅游市场腹地广阔。但是由于区域旅游形象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交通条件还没有完全改善,旅游项目少而又少,这种市场效应还很难充分体现出来。
南通入境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少,比例低;入境旅游市场主要是东南亚、欧美。海外游客主要是商务客人,在南通停留时间较长,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国内旅游是南通旅游业的主体,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等周边省市。游客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观光、度假游客、探亲访友。目前,南通国内旅游发展不成熟,市场开发不足,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潜力仍然很大。
2.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优势:南通江海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一定优势,现代、自然、宗教、长寿等文化独具特色;地处中国最大的客源地长江三角洲,市场优势非常明显;狼山、濠河、海上迪厅等。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相对发达的区域经济和良好的旅游发展社会环境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缺点:海滨自然景观审美度低,适游期短,观赏价值差;沿江旅游发展受工业和港口项目影响较大,且较为分散;长寿现象、名人文化等许多资源载体不足,难以转化为物质旅游产品;景点景点知名度低,拳头产品少,产品包装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占有率低;城市旅游的带动作用不突出,认可度低;产业结构相对简单,购物娱乐收入占比低;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旅游体制改革滞后。机遇:南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上海都市圈的建设和世博会的举办,世界都市带论坛项目的启动,将使南通旅游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不断优化的交通环境将大大提高南通旅游业的可达性;建设旅游强省的宏观环境和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导向,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威胁:与长三角接轨后,将直接面临周边旅游目的地的激烈竞争,成为南通旅游业最大的威胁;城市中一些旅游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影响了整体形象和综合效益;旅游产业结构不完善,旅游体制和机制不顺畅,影响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3.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它可以分为六类:
3.1历史性
徜徉在南通,以清末状元张謇为代表的近代南通人创造性地进行了城市建设,使南通成为中国人按照先进理念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城市典范,15个国家一等奖创造了“近代中国第一城”的美称。这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它丰富的文化底蕴让你品味无穷。
南通博物馆位于南通市东南部的濠河畔,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博物馆。19219年由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它集中国古代园林与现代博物馆于一体,是一座“园林博物馆合一”的城市园林式综合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意义。交通便利,风景宜人,历史建筑独特,文物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人们游览、学习、游览、放松的理想场所。
南通博物苑位于濠河畔,犹如历史在水中蹭蹭,历史悠久。
南通的历史在博物馆重现。博物馆包括南通风筝博物馆、纺织博物馆、蓝印花布艺术博物馆、供水技术博物馆、张謇纪念馆、南通民间艺术博物馆、南通建筑博物馆、海安博物馆和葛艺美术馆,展示了南通旅游历史的丰富性。
3.2江海
追河抓海。南通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个驿站。绵长的江海海岸线使南通具有滨江海滨城市的迷人魅力。南通有珍稀淡水鱼127种,是长江水系鳗鱼、甲鱼、蟹苗的'天然产地;近海鱼类130余种,贝类资源8万余吨。“世界上最新鲜”的蛤蜊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露西渔场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盛产带鱼、鲳鱼、大黄鱼、小黄鱼、梭子蟹等水产品。
元沱角风景区位于河口北端,是中国第一个太阳升起的地方。南通的沙滩平坦开阔,一望无际,潮水已经退去。你可以开车去海边,赤脚踩在柔软的滩涂上。新鲜的蛤蜊从你的脚边出来,捡起来,很刺激。这是一个著名的旅游项目——海上迪斯科。
另外不得不说,南通的伟大代表之一的濠河,本来就是南通的护城河。它有1000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她肩负着国防、排水、交通、饮酒的重任,被称为“个人血脉”。宽阔有序的水面,清澈的水流,迂回的涟漪,还有海鸥和飞鱼的自然美,也被誉为城市的“翡翠项链”,环绕着城市流动,景观丰富,森林茂密。南通市民向来有谈恋爱的传统,历代都有修缮,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游艇荡漾,更增添了濠河的迷人风情。当你乘船游览濠河时,你可以在一个绘画世界中享受坐在水中的城市和旅行中的人的美妙意境。特别是濠河的夜晚,异彩纷呈,两岸灯火辉煌,树木摇曳,水面上的桨闪着光,音乐爆棚,划船的场景深邃如梦,处处充满浪漫的气息,会让你陶醉。
3.3法性
刚来南通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民俗似乎更注重礼佛。所以拜佛求神成了游客来南通的一定目的,狼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南通狼山是第一座从大海回到河流的名山,被称为江海第一山。南通的山不高,一百多米而已。但山不高,仙名。狼山是菩萨道场,是西方佛教三圣之一。这座山也是献给唯一一位披着龙袍的大菩萨的。一年四季都是香火和游客。因此,狼山在佛教八大名山中名列第一。爬狼山,看不回的河,过巨桥,比拼,水天一色,胸怀高远,仙山圣地之旅,一定会让你的愿望成真。
也许人们是虔诚的,南通还是长寿之乡,是全国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百岁老人比例超过国际标准两倍以上。这座城市有600多名百岁老人,长寿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参观东方大寿星园,体会健康的奥秘,也是南通的一大旅游资源。
3.4文化
南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根据古文化遗址的考证,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的繁盛。南通人文底蕴深厚,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众多名人都曾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佳话。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的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师恭、晚清名士李、、张謇等“扬州八怪”为南通历史增添了光彩。南通传统民间艺术品包括铜排风筝、铜排盆景、沈绣、剪纸、扎染、蓝印花布、红木雕刻、启东版画等。
明末四子之一的毛笔江和秦淮八大美女之一的董小宛故居水会园,是徽派特有园林的代名词,他们在此演绎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名为《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在南通看水会园,感受才子佳人的美丽故事,品味徽州文化,品味董小万创作的董唐,一定会让你无限思考。
南通是著名的教育之乡,在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南通是一个著名的体育城镇。目前,14名世界冠军和奥运会冠军为祖国赢得了50枚金牌,在中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南通是著名的建筑之乡,建筑铁军共获得38个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项,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3.5生态学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南通是一个自然景观丰富的城市。所以南通旅游特别悠闲,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此外,南通还致力于休闲度假的发展,因此南通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生态特色。
比如李崖山岛的生态旅游,东枣港李崖山岛是海门市东枣港东北4海里黄海的一个天然两栖岛屿。是涨潮落潮的岛屿,平均海拔4.5米。该岛资源丰富,以牡蛎闻名,因此被称为李亚山岛。李崖山岛生态旅游线路已开通,首批旅游项目包括:渔港风光游、海上休闲、牡蛎山观景、海上日出观景、沙滩聚会、捕捉海洋生物、骑骡马花车等。
还有快乐森林山庄,是以“聚拢沙文化,展示乡村风情”为发展主题,集旅游休闲、生态宝石展示、农业科学教育、国防科技教育、宗教知识普及为一体的江海之一。它的南面是一个沿河的风景公园,北面是一个沿河的渔村。园区内有20多个以“生态旅游,趣味互动”为主题的项目,将学术文化与绿色世界相结合,观赏性强,参与性强,人气高,趣味性强。现在越来越成为依山傍水回归自然的生态公园。
3.6娱乐
当然,任何地方都逃不出娱乐圈,南通也不例外。南通世外桃源休闲农场总体规划面积3000多亩,已开发870亩。有休闲度假区、现代农业科技园、上水游憩区、森林公园。其中,休闲度假酒店已于20xx年开业。主要有餐饮、钓鱼、会议、休闲等项目。餐饮以江鲜、野味、农家菜为主;有3个鱼塘可以钓鱼,包括鲫鱼、鲈鱼、草鱼、鲱鱼和虹鳟鱼。休闲区主要有4个茅草屋、5个竹楼和5个木屋,可同时容纳40人娱乐。
南通海底世界是集海洋生物展示、科普教育、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大型海洋水族馆,也是现代海洋主题公园。整个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设有热带雨林区、两栖爬行动物区、极地区、珊瑚礁和鱼类区、鲨鱼观赏区和海底隧道区等10个主题区。它展示了800多种海洋动物,有10000多条尾巴。它是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南通主要的旅游聚集地和标志性名片。
4.旅游资源评价
南通旅游资源数量多,组合好;文化旅游资源是主要资源,创业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功能相对较弱、碎片化,潜在的休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旅游资源呈带状分布,开发利用水平低,产品化程度低。
5.关于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5.1旅游形象定位
围绕“江海福地,休闲港湾”的区域形象定位,积极利用世博会余热,持续打造“近代中国第一城”、“追江赶海南通”等一系列形象宣传口号。
5.2节日活动
做好各类旅游节,重点推出中国南通国际江海旅游节、世界都市带论坛、中国如皋长寿文化节、中国启东海鲜节、中国东南黄海风情旅游节、中国舞龙旅游节等一系列旅游节。
5.3市场开发手段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全市每年将筹集不少于500万元的旅游公共推广资金,用于旅游营销活动。
通过打造休闲南通品牌,可以打造南通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差异化营销策略,突出长寿品牌推广,组织长寿探险游,利用特殊宗教活动扩大旅游市场影响力。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10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调查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目标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状况,为未来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保护培育提供直接的数据资料和科学决策依据。
二、调查区域与方法
本次调查区域为xx地区,运用了科学合理、经济适宜的调查方法,包括现场勘探、问卷调查、访谈等。我们依据既定的分类系统,对目标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有重点的调查。
三、旅游资源状况
1. 自然景观资源:xx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壮丽的山川、秀美的湖泊、独特的峡谷等。这些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旅游吸引力。
2. 人文景观资源:该地区还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资源,如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这些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
四、旅游资源评价
1. 美学价值:xx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均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能够为游客带来愉悦的观赏体验。
2. 文化价值:该地区的人文景观资源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 科学考察价值:xx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科学考察提供了宝贵的实地研究资料。
五、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1.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提升旅游设施与服务质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可停留性和可体验性。同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3. 深化旅游产品开发: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和自然景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
4. 加强旅游宣传与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xx地区的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六、结论
通过本次旅游资源调查,我们全面了解了xx地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并对其进行了评价。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开发利用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我们相信,在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开发下,xx地区的旅游资源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11
一、调查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大家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其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旅游资源调查。本次调查旨在全面掌握我国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
1. 文献调查: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的相关研究资料,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方法和开发策略。
2. 实地考察:对全国各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详细记录各类资源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信息。
3. 问卷调查:针对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旅游资源的'认知、评价和需求。
三、调查结果
1. 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我国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包括自然景观(山、水、森林、草原等)、历史文化遗址(古建筑、古村落、石窟等)、民俗文化活动等。各种资源相互补充,形成了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2. 地域分布不均:旅游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较少。这需要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旅游发展规划。
3. 旅游资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但也有一些资源因缺乏保护和管理而受损,影响了其旅游吸引力。
4.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尽管我国已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但仍有许多优质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这些资源有望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四、建议与措施
1.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政府应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保护政策,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
2. 提高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引入专业团队进行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充分挖掘资源的潜力,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和吸引力。
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改善交通、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和舒适度。
4. 加强旅游宣传与推广:利用各种媒体渠道进行旅游宣传,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五、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我国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潜力。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开发新资源,不断提升我国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12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报告旨在对当前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为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
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调查范围:调查涵盖了本地区的主要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服务设施及相关的旅游企业和机构。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旅游资源分布与特点
本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山川、湖泊、森林、温泉等为主,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历史古迹、文化遗址、民俗节庆等为代表,体现了本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2.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日趋齐全,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旅游条件。
(2)旅游产品开发日趋多样化,涵盖了观光、休闲、度假、探险等多种类型,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3)旅游市场营销力度加大,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了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存在的问题
(1)部分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2)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3)旅游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存在不正当竞争和价格欺诈等问题。
四、建议与对策
1. 加强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旅游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3.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行业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4. 创新旅游营销策略,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拓展旅游市场,提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结论
本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开发潜力。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创新旅游营销策略等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13
一、前言
本报告旨在通过系统调查和分析目标区域的旅游资源,为未来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经营管理和保护培育提供直接的数据资料。调查围绕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点、级别、性质、未来经济价值、未来可开发程度及周边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以期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二、调查概述
1. 调查时间:xx年xx月至xx年xx月
2. 调查地点:目标区域(具体名称)
3. 调查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网络搜索等多种方式
4. 调查人员:旅游规划与开发团队
三、区域地理概况
目标区域位于[具体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该区域交通便利,与周边城市和经济圈联系紧密,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潜力。
四、旅游资源状况
1. 自然资源:目标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山岳、湖泊、河流、森林、草原等。这些资源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 人文资源:该区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和民俗风情。这些人文资源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卖点。
五、旅游资源评价
1. 美学价值:目标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能够满足游客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2. 文化价值:该区域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丰富,能够为游客提供深入的文化体验和知识教育。
3. 经济价值:目标区域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开发,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有条件、现状及存在问题
1. 现有条件:目标区域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逐渐增多,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现状:目前,该区域的旅游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够深入,缺乏特色和亮点;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之间存在矛盾等。
3. 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不合理、旅游产品缺乏创新和特色、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旅游市场营销不足等方面。
七、未来开发的策略及采取的措施
1.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2. 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和特色开发,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4. 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提高目标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八、结论
通过对目标区域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该区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开发潜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可以进一步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14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本次旅游资源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范围与方法
本次调查范围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调查结果
1. 旅游资源分布情况
全国旅游资源丰富,各类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自然风光方面,有雄伟壮丽的山川、湖泊、海滩等;历史文化方面,有众多的古迹、遗址、博物馆等;民俗风情方面,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
2. 旅游资源利用情况
目前,全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断提高。许多景区和城市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
3. 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部分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过度商业化、破坏环境等问题,导致旅游资源质量下降。
(2)旅游服务质量不高: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旅游安全管理不到位:部分景区存在安全隐患,游客安全难以保障。
四、建议与对策
1.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商业化。同时,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3.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景区安全设施建设,提高游客安全保障水平。
4. 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鼓励旅游企业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动旅游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旅游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业发展迅速。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保护、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管理并推动创新发展。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15
一、引言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目标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为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经营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调查范围涵盖了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条件等多个方面。
二、调查区域概况
本次调查的目标区域位于xx,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该地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自然景观多样,包括山岳、湖泊、河流、森林等多种类型。同时,该地区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旅游资源现状
1. 自然旅游资源
目标区域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山岳、湖泊、河流、森林等。其中,山岳景观以雄奇险峻、秀美多姿而著称,是登山、探险等户外运动的理想场所;湖泊景观则以其清澈见底的湖水和优美的湖光山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河流景观则以其独特的河流生态和丰富的水上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森林景观则以其茂密的植被和清新的空气成为游客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2. 人文旅游资源
目标区域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遗址、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等。该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如古城墙、古寺庙、古民居等;同时,该地区还是多个民族的聚居地,拥有丰富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如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美食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四、旅游资源评价
1. 美学价值
目标区域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独特,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享受和心灵体验。
2. 文化价值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对于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 经济价值
目标区域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就业的增加,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五、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1.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同时,加强旅游交通建设,提高交通便捷性和舒适度。
2.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目标区域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内涵,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同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提高游客的文化体验感受。
3. 推广旅游品牌形象
加强旅游品牌形象的推广和宣传工作,提高目标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加强与其他旅游区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旅游品牌集群效应。
六、结论
综上所述,目标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推广旅游品牌形象等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