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干部事迹

时间:2023-06-26 17:31:19 新材料 我要投稿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村振兴干部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15篇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1

  “我叫xxxx旦,是一名乡村振兴专干,2020年春节,是我入职的第一个节日,也是特殊的一个节日。按照组织安排,我本来是有机会回到老家过一个祥和、欢乐的节日,但就在这个时期,全国爆发了冠性病毒疫情,通过各个媒体平台看到每天的确诊和死亡人数不断激增,我犹豫了,想到入党申请书里的誓言,我决定,放弃节假日,我要和国措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起,用身体为群众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疫情防线,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xxxx旦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提前结束假期纷纷赴村到岗,全力投身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和乡村干部一起,携手同心、主动作为,当好宣传员、劝导员、战斗员、服务员,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方百姓。

  一、加强舆论引导,身体力行筑长城

  接到上级通知后,xxxx旦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连夜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同驻村工作队3名队员、党支部在岗的17名党员成立巡逻组、值班组、应急组,在村域内开展24小时巡逻工作,禁止群众外出串门、聚会。在村口搭设简易帐篷,24小时开展值班登记工作,群众日常生活用品,全部由xxxx旦和村“两委”代办采购,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凭借几个月来在群众中打下的基础,动员带领大学生组成宣传队,一边学习、一边宣传疫情传染、防范知识,加强群众对疫情的.认知程度。

  二、科学管控,以身垂范防疫情

  疫情的爆发在藏历春节时期,按照往年的做法,国措村党员、群众将放下所有的工作,欢聚一堂,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庆祝新年伊始,但是看到疫情形势愈来严峻,为保证群众生命安全,经过与村“两委”代表和群众代表多次沟通协商,最终一致决定,取消今年所有庆祝活动,关闭所有娱乐场所,今年拜年全部以微信、短信通讯方式进行,坚决把上级的各项要求和政策落实到位、落实到人,不给病毒有机可乘。

  三、知恩图报,驰援湖北送爱心

  通过组织村党支部17党员认真学习吴英杰、齐扎拉致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后,本村17名党员主动交上了自己在回信中的学习体会,并纷纷承诺要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以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夺取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xxxx旦在看到全国人民饱受疫情折磨,想到西藏各族人民多年来一直深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厚爱,值此国难当头,理应站出来贡献发挥党员模范引领作用,在他的倡导下,发起“回报党恩、驰援湖北、彰显真情”自愿捐赠活动,筹集善款5450元,交由县民政局。大家表示,钱虽然少,但是代表的是国措村群众的真情厚意,希望这微不足道的帮助能让千里之外的湖北人民感受到一点温暖和关怀。

  他说:“这次疫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一场战争,也是对我任职乡村振兴专干的一方催熟剂,让我明白了群众对我的期盼有多高,我身上的担子就有多重,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里,我会像千千万万的党员、医护人员一样,乘风破浪、逆风而行,守初心、担使命,完成组织重托,不辜负群众期望,助力全面打赢此次疫情攻坚战”。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2

  人生有多少路口,就会有多少选择,决定人的选择的是一个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人民群众身陷穷困、需要帮扶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享受自己的安逸生活,有的人选择与人民群众一起奋斗。黄xx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毅然选择后者,虽然已不年轻、且身体患病,但却依然坚定执着、一心为民。

  20xx年7月,黄xx被选派到安乐乡担任扶贫工作队长,桃源村委会驻村队长、第一书记,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因在扶贫工作、群众工作中,他一心为民、经验丰富,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傅”,同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黄师”。

  面对扶贫他选择服务群众

  20xx年7月,黄xx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怀着对农村的深厚感情和一颗炽热之心,选择深入基层、扎根农村,到偏远的安乐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他积极组织村、组干部走村串户、了解民情、服务群众,逐户逐人进行摸排,为精准落实脱贫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指导帮助桃源村制定了帮扶工作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提出“强支部、夯基础,调结构、兴产业”的工作思路,为桃源村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为桃源村的发展,为桃源村群众的脱贫,他想的多、做的也多。村里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住址所在、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联系人等信息他都了如指掌,比包片的村干部还熟悉。他还积极协调争取扶贫资金15万元,实施了迆桃源、温家村村间道路硬化、者四冲坝塘维修工程;向县总工会争取资金6.7万元,用于补助村委会文化活动室建设;两次到州老体协,协调桃源村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目前,投资64万元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由他主抓的桃源村史馆也即将开馆。

  面对困难他选择建强支部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作为第一书记,黄xx深知基层党组织是推进精准脱贫、维护社会稳定、带领农民致富的战斗堡垒,是带领群众脱贫的主心骨。他充分发挥自己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熟悉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势,从实际出发,坚持党建、扶贫双推进的思路,帮助桃源村制定完善了村组干部定期学习、公开承诺、议事决策、结对帮扶等制度,有效促进了村“两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带领村组干部到戌街、共和参观产业发展、基层党建工作,主动协调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到桃源村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有力提升了村班子和党员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水平。指导桃源村制定“三会一课”年度计划,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把组织生活与农村工作相结合,既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又服务了人民群众,有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了支部班子,改变了村民小组无人理事的状况。刘家坝党支部、迆桃源党支部成功创建为规范化建设达标党支部。

  面对纪律他选择带头遵守

  作为工作队长,他始终带头遵守驻村工作纪律,严格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办法》和驻村在岗、考勤签到、请销假、工作例会等制度,切实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坚持带头转变作风、多办实事,严格按“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策、落实和公开公示,切实做到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让群众满意,确保了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坚持每月召开1次全乡驻村队员例会,了解驻村队员思想、工作情况,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扶贫工作文件会议精神,研究解决驻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面对病痛他选择重返岗位

  20xx年5月27日,黄xx到羊旧村开展脱贫攻坚交叉检查工作,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他突然感觉头晕目眩、全身无力,倒在了地上,被紧急送到州医院进行抢救,经全力救治,终于转危为安。主治医生说,黄xx是突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幸亏转送和抢救及时,否则就有生命危险。单位领导、同事和身边朋友要求他出院后申请回单位工作,但都被他一一婉拒了,他说,“我没事,桃源村的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桃源村的贫困户还需要继续帮扶才能稳定脱贫,组织交给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桃源村的老百姓还在等着我。

  他用一颗赤诚之心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庄严承诺!一年多的扶贫工作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他已经和村民心心相通,成为了村民的知心人。在他的努力和带动引领下,村“两委”找到了引领发展的方向,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为桃源村巩固脱贫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3

  小果,20xx年元月至今担任稷山县稷峰镇平陇村村委主任。三年多来,她不辞劳苦,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为村民谋利益,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真正起到了一名村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推动全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小果上任以来,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积极发展枣树,搞好农业生产,加快全村土地流转。几年来,她积极想办法谋发展,向上级领导争取资金,改善全村基础设施。硬化了村委大院,安装了健身器材,盖起了日间照料中心;对全村街道进行绿化,安装了三十余盏太阳能路灯;新建了水塔,对村里的.老旧水管进行更换;硬化了村里的主街道,目前正在修建下水道;对荒坡进行绿化,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小果事事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以诚带人,热心助人,以情感人。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她跑前忙后,连续几天帮忙;谁家有了困难或村民生病住院,她积极登门看望。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4

  李xx,现任佛山市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委农办、区扶贫办专职副主任,20xx年6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授予“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大学时代,培养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

  李xx1993年入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成为国土与房地产开发管理专业的第一批学生。大学期间,他担任班长,也加入了学生会。“在仲恺校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老师们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师们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在生活上又很亲切,对我们很关心,还经常跟我们一起打羽毛球、打排球,我们管理学院书记李锡儒老师当时就住在学校里面,经常带我们去他家吃饭。可以说,在仲恺校园的这两年,既充实又快乐。”李xx回忆起仲园的点点滴滴,还是记忆犹新。

  李xx在专业学习上刻苦认真,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大二期间,光荣入党。“李锡儒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多出去锻炼,做事情要多实践。”“务实做人,踏实干事”是李xx做人做事的宗旨。大学期间,专业的老师常教导他们要肯吃苦耐劳、敢于创新,老师们的教导李xx一直记在心里,他也养成了务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用心帮扶,助力凉山州脱贫

  20xx年6月,李xx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授予“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实际上,早在20xx年响应号召到贫困村挂职任村委副书记时,李xx便与扶贫工作结缘。

  20xx年,为响应党中央“东西协作”的政策,南海区与凉山州的甘洛、越西、喜德三县签订了结对帮扶框架协议,李xx开始了凉山州扶贫的攻坚克难之旅。

  “像是从现代社会穿越回到了原始社会,村民们的住宅分散在山上,地板是泥土,卫生环境很差”,回忆起当初入凉山州时的情形,李xx仍充满感慨。当时凉山州是我国的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甘洛、喜德与越西是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的其中三个,彝族人口占大多数。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地形比较封闭,原本村民的住宅分散,李xx每次走访当地居民都需要坐四至五个小时的车程,下车后,李xx还要徒步走一到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各个散落的农户。

  地形的封闭导致当地与外界的交流较少,思想封闭,村民文化水平低,有些村民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村民们平日仅靠手工种植玉米、荞麦等作物维持生活。有些贫困户家里只有一口锅,一把勺子,也没有区分碗筷的意识,吃饭时一家人坐在泥地板上,用手抓饭吃,这把勺子全家共用。由于当地卫生环境的较差,村民们也不讲卫生,医疗资源匮乏,导致肺结核在当地比较多发,诸多问题摆在李xx等扶贫工作人员的面前,他们感到时间的紧迫和扶贫的压力。

  李xx觉得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变人的观念和思想。“在仲恺学经营管理时,老师一直强调,管理最重要的是激发人的内生动力,发挥人的优势。”他想让“一部分人先走出去,起带动作用”。李xx牵线搭桥、想方设法让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到珠三角地区打工,一开始他们没有工作技能,李xx就先对他们进行培训,耐心指导他们。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让他们尽快适应外面的世界,融入社会。几年间,共有6000多村民走出大山,到珠三角地区务工。这不仅改善了村里的经济,更重要的是,他们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技能,假期回到家乡,也会传播先进的思想、带动周围的村民改变观念,让他们看到依靠勤劳奋斗,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慢慢地,村里人也开始讲卫生了。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

  李xx不仅带领村民“走出去”,还采取了“引进来”的方法。他与扶贫队伍一起多方联系,为凉山州北三县引进企业11家,因地制宜,打造7个产业园区,总投资超3亿元,带动2万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村民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村里的卫生条件还是比较差,特别是学校条件简陋,设施也不齐全。没有开水房,学生们只能从家里带水到学校,带来的水喝完就没有了,实在渴了只能喝生水。李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成立了“雏鹰助飞扶贫慈善基金”,筹集社会善款310余万元专款为北三县104间学校安装255台净水热水器,使凉山州北三县学生饮上安全热水。

  聊起扶贫中遇到的困难,李xx打趣道:“头发就是这样白的。”他顿了一下,说:“扶贫工作中的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常想起仲恺李锡儒老师的教导: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要惊慌,保持乐观,一步一步地去解决,要奋进,不要松懈!”这些话给了他前进的力量。

  在南海区扶贫干部们眼里,李xx一直是特别能战斗、特别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的“一线操盘手”,务实肯干的他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扶贫路上的“老黄牛”。

  李xx每年都要进凉山十几次,每次短则一周,长则十几天。回忆起刚到凉山的日子,李xx笑着说:“起初什么都需要我们手把手去教他们,就像父亲教孩子读书一样一遍遍地去教,虽说很辛苦,但是帮人的人是最幸福的,看到群众脱贫走向幸福,我也觉得很幸福。”

  科技扶贫,发展智慧农业

  “互联网对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而物联网是超越互联网的形式,通过物联网发展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向。”李xx对物联网发展农业的前路信心满满。李xx在帮扶地推动5G农业、智能化农业发展。最近几年,南海区配合当地在凉山三县打造起7个产业园:在喜德县,他们打造起鲁基乡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该产业园成为四川省第一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在越西县,打造的现代农业(苹果)产业园区,采用5G信息技术栽种“5G苹果”,成为凉山州首个产供销一体、物联网智能化农业园区……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促进帮扶地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

  李xx结合云浮罗定地区特点创立了“万亩南药基地”,除了引导利用好罗定当地资源外,他结合南海区的优势,联系南海区制药厂与南药基地对接,为基地引入实力雄厚的合作企业,以“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南药基地。同时,李xx还联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为基地注入先进技术力量。“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源泉,我们也致力于利用科技智能化推动帮扶地的产业发展。”李xx说。

  扶贫期间,李xx及其团队为云浮56条贫困村集约土地超过3万亩,落实产业项目326个;为凉山北三县引进企业11家,打造产业园区7个,建立“带不走”的长效脱贫机制。发动企业募集近1亿元款物,助推民生发展。20xx年发动165家企业结对云浮56条村,助力脱贫攻坚。20xx年底,云浮市2060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凉山州北三县全部脱贫摘帽。

  “看到群众脱贫过上好日子,我也觉得很幸福!”务实做人,踏实干事,李xx用自己在大学的所学、所悟,为乡村振兴和扶贫事业贡献力量。他,值得吾辈致敬和学习!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5

  小鹏,男,1976年12月9日出生,中共党员,现任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小鹏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期间多次受到嘉奖,还被评为优秀士兵,由于表现突出,1996年3月在部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退役后,回到家乡,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梨果储藏销售业,并创办赵县鹏承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带领群众探索梨果科学种植方法,打开销售市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一、基层战斗堡垒不断夯实。

  20xx年,小鹏开始担任xx村支部委员兼村委会副主任,他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记于心,热心村内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xx年换届当选为xx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后,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人作风,带领村“两委”干部,敢干事、干实事,凡事都争先进、创一流。小鹏深知,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村“两委”干部不仅要在田间地头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所需所想,还要有知识、有能力、有眼界,才能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他带领村“两委”干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性,注重学习政策文件,借鉴先进经验,确保每一项任务落实有力、方向准确。xx村“两委”班子已经成为了一支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坚强队伍。

  二、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xx村地理位置优越,定浚线(G515)和回新线穿村而过,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乡村创建中,针对村内私搭乱建这一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小鹏迎难而上,带领村“两委”干部认真筹谋,同群众摆事实、讲道理、宣政策、解难题,共拆除村内私搭乱建30余处,拆除断壁残垣3处,拆除广告牌80余个,清理墙体广告1300平方,绘制宣传画130平方,宣传标语14条,安装、维修路灯300余根,原本拥挤杂乱的街道变得宽敞、整洁、明亮,大大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村内老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

  三、强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xx村在90年代是全县的富裕村,现在已经大不如前。看着那些发展快的村庄越来越好,小鹏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为此,带领群众致富成了他长久以来的心愿。小鹏响应号召,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赵县鹏承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带领群众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拓展销售市场、创建特有品牌,提高农户收益,同时激活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另外,通过组织召开乡贤议事会,广开思路,向上问计,依托xx村2800亩千年古树群,逐步开展古梨树品牌打造,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内容,进一步拓展群众增收渠道。现有古梨树承包到户合同20xx年到期,村“两委”班子成员超前谋划,积极征求承包户意见,为下一步加快发展争取力量支持。

  在小鹏眼里,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引领,有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只要踏踏实实,认准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打赢翻身仗,帮助xx村重现昔日辉煌。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6

  江苏沭阳县的小雷今年41岁,20多岁他从部队退伍便开始自己创业,在南京有着自己的建筑公司,同时在家乡沭阳也经营着一家大型养羊场和农家饭店,种养殖结合,带动家乡的老百姓一起富起来。

  小雷说,他们的养羊场目前养羊近3000只,一年的收益可以达到一千多万元,利润也能达到200至400万元。可观的收益,离不开养羊场工人的付出,小雷雇佣的工人基本上都是沭阳周边的.村民,他们踏实能干,又能吃苦,过去为了生计,许多村民都会选择外出打工,自从有了养羊场,部分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工作,同时又能照顾家人,大大解决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困难。

  看着养羊场的生意越来越好,有的村民也想加入,可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小雷就会免费给他们提供小羊,与村民签订协议,教他们养羊的技术,养成以后,再自己掏钱将羊从老乡手里买回来,这样就让村民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更高的回报,几年下来,那些原本生活困难的村民,在小雷的扶持下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日子也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奔头。

  小雷说:“乡村振兴带头人我不够格,顶多算是村里的“领头羊”,有困难的乡亲都可以到我这里先‘领几头羊’。”后续,小雷还将继续加大投入,改进羊圈环境,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只有我的产业越做越大,才能带领更多乡亲父老发家致富。”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7

  小晓,谢菲尔德家庭农场负责人,20xx年秋天,小晓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硕士毕业回乡创业,在龙泉街道梁家屯、俞家屯村承包了800多亩土地,创建了谢菲尔德农场。为加快农场发展,小晓雇佣了农场附近梁家屯、俞家屯等村庄的五六十位农民在农场里帮工,教会他们标准化林木和庄稼种植等新农业技术,带动周围村民增收。“农场里化肥使用量锐减,经过林木种植、有机肥还田等土壤改良后,土质也越来越好,让农民们多掌握这些种植技术,也方便他们以后自己种植。”小晓说。

  在为周围村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小晓还积极将自己学到新技术,传授给周围的村民,并向他们推广优质树木新品种。20xx年,小晓考取了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的博士,随后便积极与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对接成立了科研基地,自此众多农林方面的老师、同学常常来他的农场做一些实践课题,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小晓还邀请老师们为周围的村民普及林业知识。

  在小晓的带领下,农场初见成型。农场的`建成,一方面树林可以为农场周边的工业区带来新鲜空气,另一方面通过树林建立起来的小型生态系统,可以提供真正的原生态食材,也可以让家长带着孩子到龙泉来亲近大自然。现在,小晓的农场渐有起色,他正信心满满地将农场打造成一个产学研基地。“我和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都可以在这里更好地展开,也可以为龙泉带来更先进的林业技术。”小晓坚定地说,“今年我准备和高校合作,做一个森林音乐节,即可以提高农场的知晓度,还可以带动周边村居的消费,一举两得。”截止目前,80后留学海归小晓的事迹获《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各级媒体争相报道。“我们80后也要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相信和我一样愿意扎根农村的年轻人会多起来!”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8

  小华,中共党员,20xx年8月至今担任蔡村乡人民政府党委副书记、乡长。

  一是以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做“产业兴乡”的带头人。推进“绿满蔡村”行动计划,发展经济林和生态林7000余亩,20xx年乡林业站被授予全市创森模范集体。适度推进规模化养殖,全乡肉牛养殖达到3000头,生猪存栏13000头,蛋鸡存栏11万只。积极打造”蔡村樱桃”农业品牌,探索实践“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二是以项目建设促乡村振兴,做“项目强乡”的带头人。全面推进投资1.2亿元的唐晋高速纺弹生产项目落户唐晋纺织公司,顺利竣工投产;推进投资3500万元的唐晋纺织公司熔喷布生产线在1个月时间内投产运行;引进了投资4800万元的博创良种牛繁育、投资20xx万元的'绿源养殖、投资1200万元的康利养猪等项目落户蔡村。

  三是以生态建设促乡村振兴,做“生态美乡”的带头人。聚力环境保护攻坚,建立常态化机制,持续动态清零“散乱污”企业;持续加大对建筑垃圾、农村“三烧”等行为的监管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聚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坑东、新化、西捻等5个连片整治示范村,其中,坑东村20xx年被评为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聚力镇区面貌改善,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实施了主街道柏油硬化、排水工程、乡村公园建设等工程。

  四是以乡村治理促乡村振兴,做“治理安乡”的带头人。扎实推进扫黑除恶、禁种铲毒工作,深入开展“三零”单位创建工作,高标准打造法治示范村5个,20xx年乡综治中心被评为全县平安建设先进集体。

  五是以民生福祉促乡村振兴,做“民生富乡”的带头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认真落实 “四不摘”要求,确保贫困户按期保质脱贫。聚焦群众关注的行路、用电、吃水等热点难点,完成“四好”公路15.7公里,实施电路改造7个村,提升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2个,新建幼儿园3个,完成了9个村饮水工程改造项目,倾力办好一批群众盼望的实事、好事。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9

  xx自20xx年3月入驻拉伯乡拖甸村委会以来,按照省、市、县关于“回头看”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四项工作”,以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为前提,以解决群众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的,与当地党员群众同学习,同工作,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了拖甸村委会帮扶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深入走访,准确掌握村情民意

  拖甸村位于拉伯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47公里。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610户,2542口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667人。

  xx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克服了高温的考验,起早贪黑、走村串户,深入农户调查摸底,访贫问计,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足迹踏遍了拖甸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159户。他还不时与村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认真记好民情日记。通过查村情和深入的走访调研,他不仅准确掌握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还清楚掌握了整个村情社貌。

  吃透政策,深入查找扶贫对象是否精准

  xx刚来,正赶上全省扶贫工作转入整改阶段,按照省、市、县关于“回头看”文件精神,先后进行了7次“回头看”。他先后参与了拖甸村委会易地搬迁工作存在问题的摸底调查、拖甸村卡外农户的摸底调查和托甸村精准扶贫动态调查等专项活动。xx与两委班子一道,及时组织广大扶贫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把握政策要点,吃透政策精神,并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六九五六”贫困退出标准,严格对标对照,逐户分析研判。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进村入户摸底调查等工作任务。

  在调查工作中,xx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脱贫目标,深入查找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扶贫对象是否精准,扶贫措施是否有效,资金管理是否严格,贫困退出是否真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一公示”的要求,逐村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对村内建档立卡户进行核实,拟定贫困户于组内,经村内评议、村内张榜公示后无异议报乡政府,确保了全村贫困户的准确性。

  摸底调查结束后,他与其他队员一道不辞辛苦,认真撰写出《宁蒗县拉伯乡托甸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调查统计表》、《托甸村回头看整改意见汇总》、《托甸村回头看统计表》《托甸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增减情况明细表》、《托甸村贫困户信息表修改》等,准确掌握了拖甸村民委员会建档立卡贫困户变动情况,着力降低错评率、漏评率,努力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从而确保了拖甸村委会“整改”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谋划项目,农牧民受益匪浅

  xx与云南省社科院驻村工作组,筹建了托甸村委会精准脱贫作战室,并以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为出发点,同村班子一道,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把跑办帮扶项目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尽最大努力争取项目资金。

  xx与他的队友们,在确保托甸村委会贫困户1万元挂联配套资金、家庭助学基金10万等足额投入外,时刻关注并落实托甸村委会三江口、布落、两家村“灌溉用水”、托甸村委会文化活动广场等工程项目推进情况。同时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更多资金帮助村民解决安装太阳能路灯及安装厕所+淋浴室+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建设。为此,xx亲自认真撰写了《安装厕所+淋浴室+太阳能热水器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安装太阳能路灯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等报告。经过xx等同志不懈的努力,云南省社科院共落实项目资金27万元,在格落、草皮甸、古鲁甸三个村组试探性地实施了太阳能路灯项目,经评估验收后进行运营,效果十分良好。在最短的时间内办成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到,用得上的好事实事,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xx还直接参与了《托甸村精准脱贫示范村建设项目》方案的草拟工作。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掌握了拖甸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初步确定了以打造4个示范村,即民族文化生态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房屋固化工程、道路硬化工程、路灯亮化工程、庭院美化工程、环境净化工程、特色产业、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基层党建创一流工程等为主的10大惠民项目。

  艰辛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如今,拖甸村委会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发展思路明确,农村经济有了坚实的保障。走进拖甸村,一条条宽敞的路面、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一间间整齐的民房、完善的各类公益设施,俨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祥和、安康的农村新景象。

  牢记宗旨,展现人民公仆形象

  在离开昆明时,xx在他的日志中写道:说实在的,年逾五十,重新接受一项全新的工作,确实有一定的挑战性,何况是去偏僻的乡下,有那么一瞬的忐忑。但这次去的地方,却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我能拒绝吗?我拒绝得了吗?故乡时时象一只无形的手,牵绊着我的心,何况我的故乡还是那么落后、闭塞,我能为她做点什么呢!好吧,去了再说,那怕只有三分力,我会使出四分劲!就让我带着一颗诚心,一份热忱,故乡我来了!

  刚入村那天,看着从车上搬下的三套行李、洗漱用品,乡党委书记惊讶地说:“真住啊?”xx真诚地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你的村民,每月要住20天以上。”从此,一住就是5个月。作为云南省社科院派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xx首先认真思考了四个问题,一是省委为什么要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为主题的整改活动,二是下派驻村工作队到村做什么,三是驻村期满给党员群众留下什么,四是回去收获什么。xx为了回答好这四个问题,他时刻警醒自己,驻村工作队是一面旗子、一面镜子,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

  xx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教师,他深知脱贫攻坚工作事关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他毫无怨言、义不容辞地投入乡村。时刻把基层党员群众的反映做为第一信号,时刻把群众满意又不满意做为标准。他时常对身边的年轻队员说,我们工作队来村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不是来享福的,要多向老党员、老干部请教、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改造,自觉把廉洁自律贯彻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整改”工作中,xx善于宣传教育和政策落实,他不仅带头讲党课,而且在深入村组和贫困户家中时,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解释政策变动的原因及新政策要点,使群众理解支持政策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几个月的相处,老百姓把xx和他的队友当成了亲人,他们的住处也成了村办公室,一天到晚总会有老百姓来唠家常,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来和工作队商量。他感慨地说:“都说群众工作不好做,通过驻村这几个月工作经历,我看只要心里始终有老百姓,带着感情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自己人,那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回到宁蒗,回报家乡,这是本人长久以来的一个强烈愿望。在驻村期间,我一定严守扶贫工作纪律,勇于担当,勤勉工作,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完成各项扶贫攻坚工作任务,给组织和当地民众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这是xx抵达拖甸村委会后第一篇日志中的话,可也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10

  小飞,女,1970年10月出生,20xx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xx区xx镇杜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自20xx年担任村书记以来,她始终葆有闯劲、干劲、韧劲,着力提升村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整合村庄资源,深挖村庄历史文化底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下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途径。在她的带领下,杜庄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善治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省级绿化示范村、市级文明村。

  勇于破题的“闯劲”

  20xx年,小飞任xx贺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少,不够支付村里日常事务支出和村干部工资,无法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小飞下定决心,要为村里发展闯出一条路。

  “当时村里有大量土地长期荒芜。国家出台土地流转政策,我就挨家挨户宣传,通过土地流转搞活经济,带领村民富起来。结果,99%以上村民都愿意把承包的荒芜土地进行流转。”小飞说。而后,村里流转土地达300多亩,承包年限15年,迅速激活了村集体经济。

  “没想到抛荒的土地也可以带来好收益,我们的生活条件一下子好了很多。”受益村民刘先生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开心极了。

  攻坚创富的“干劲”

  20xx年,原杜庄、贺家、横安3个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小飞担任合并后的杜庄村党总支书记。上任后,她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和建设项目,在峧头、台门购买了4间店面房岀租,每年店面房的出租收入有12万元。“现在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万元。经济上去了,更能为群众办实事。”小飞说。

  此外,小飞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带领杜庄村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月老杜庄”文化品牌。每年举办的七夕活动都会吸引当地及周边地区青年男女参加,培育开发的乡村特色产品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步步干出了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浪漫经济”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事业。

  为民担当的“韧劲”

  “群众的事是首要大事。”小飞平常十分注重与村民沟通联系,建立了党员联户清单,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党员,实现村内党员和群众联系的全覆盖。

  在抗击台风“利奇马”期间,小飞率先带头组织党员干部转移受灾群众、清理受灾道路。在查看高危地段时,她摔伤手腕骨折仍坚持工作,履行一名党员干部对村民的承诺,得到杜庄村村民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有一次台风来了,我家住在低洼地带,郑书记带人帮我搬家具和生活物资,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真的很感谢她。”村民陈女士说。也就是在这一次防台工作中,小飞带着村干部走在约60公分深的水洼地里帮助村民搬东西,尽全力帮助村民挽回损失,获得村民的认可。

  “我要更加努力让村民奔向更和美的日子。”获评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后,小飞表示,她要继续跟随党的步伐,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最基层,把杜庄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带领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11

  xxxx,中共党员,2019年10月26日起在岗巴县岗巴镇门德村担任乡村振兴专干至今。她的日常工作是协助村(居)“两委”抓好社会稳定、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服务群众、基层党建等工作。同众多奉献在乡村振兴事业道路上的基层工作者一样,在日常巡逻的村道上、防疫执勤的设卡点、纸笔繁忙的办公室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总是热情地穿梭在人群中。自参加工作以来,她迅速转变思想,成功地完成了从初出校门的学生到群众工作者的角色转型,总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群众事业中。

  一、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

  夯实政治理论,增强党性修养。思想是行动的根基和源泉,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时刻跟着党走是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她一直坚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决策的悟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作风,奋力开创新发展理念,努力落实高质量乡村发展措施,不断努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争取让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牧民充满幸福感、获得感,始终将自己融入群众圈子,同大家一道,奋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常向群众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为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她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始终抱着一颗学习之心向群众请教、向村“两委”请教。在基层的锻炼中,她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转变了思维模式,工作水平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二、履职尽责显本色,服务发展践宗旨

  一肩多挑,支持推进民生工程。在工作上,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踏实进取、认真谨慎、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为切实改善民生,她边学习边实践,积极配合该村集体经济项目(养羊合作社、沙场、劳务输出、生态岗位)负责人担任会计职务,日常管理账本、起草会议纪要、统计分红、收入支出、整理材料以及撰写村委工作简报、统计上报文件、搞好党建、整理精准扶贫材料等文职工作,确保了各类项目的有效运行。

  预防为主,维护社会政治安全稳定。她积极配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更新综治台账,举行综治宣传号召。重要节日、敏感节点都加强值班备勤;强化扫黑除恶向持续纵深开展。特别是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她积极入户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并配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疏散人员聚集、关闭聚集场地。每天同村医一道给疫情期间入村人员量体温,教他(她)们正确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做好居家隔离;她积极筹备设卡点建设,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起制作防疫宣传栏并以张贴海报、宣传单以及先进模范者照片;配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给每个党员讲解《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并发放藏汉双语版的复印件。当夜空中星星闪亮之际,村庄道路上依然能看到她坚守岗位的身影。在防疫工作中,她一直坚持组织双联户、党员进行昼夜交叉巡逻,积极参与设卡点值班,并组织参与了疫情联防联控重点公安检查站、公安干警、县乡医院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工作和为武汉疫区捐款活动。

  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她发现该村党建工作及部分行政工作仍较滞后,更加积极投入相关工作,在建立党支部活动室、健全工作机制上勇越建言献策,使该村党建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建设。村“两委”班子也曾夸赞道:自从她来到门德村,加强了我们村的党建工作,规范了合作社文字材料工作,她的努力,我们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还经常开玩笑说:“她是我们村里最耀眼的星”。

  三、立足本职,制定目标

  回顾近四个月的工作,她深切感受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得到了加强。实践让她深刻的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乡村振兴专干工作的基础,不断学习提升是做好乡村振兴专干工作的前提,为群众办好实事是做好乡村振兴专干工作的突破口。她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科学指导实践。不骄不躁、始终如初、再接再厉地积极配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做好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她将努力为乡村振兴发展做实事、做好事,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我,充分调动个人工作积极性,压实责任,紧跟落实,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发力,始终把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做为自身工作的首要目标。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12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刘xx来到省定贫困村龙门县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4年来,他不忘初心,记住使命,扎根瑶乡,甘于献身,唱响了新时代消除贫困和振兴乡村的雄浑乐章,给村民们带来了消除贫困的成果。目前,上东村劳动力贫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的村集体收入从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加到39万元,从贫困村到小康村,从后进村到后进村,从产业空心村到网红打卡地的变化。

  用真相赢得民心,激发消除贫困的内在力量。

  上东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龙门县青田瑶族乡最大的少数民族村,这里的贫困在省里挂号:全村生病、残疾、智力贫困现象突出,集体经济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础设施不足、大众生产生活困难……

  得知被派往东村时,刘xx兴奋焦急。市委要求将上东村建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这意味着上东村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好,还要做好新的、优秀的工作。作为军转干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里暗暗地给自己立了军令状:不拔贫穷的帽子决不接受士兵!

  要想脱贫,先改变自己。从机构到乡村,只有扎根,才能把两心变成一心。白天访问贫困家庭了解情况,晚上熬夜整理扶贫资料,到了上东村,刘xx忙于工作。

  第一次来的时候,有些村民给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推测刘xx是否来镀金。但刘xx决心以真心战胜民心,凝聚消除贫困的攻势。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里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东村。他积极深入村民家,嘘寒问暖家,了解村民家庭成员和收入状况、贫困原因等,正确识别建卡贫困家庭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力贫困家庭35户153人,无劳动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地,与村民寻找财富的良策,与贫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来,刘xx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上东村贫困大众筹措扶贫慈善金和物资共计一百多万元,帮助大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最令村民感动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刘xx一直与村党员干部奋斗在防疫现场,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担当守护者。

  刘xx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动了上东村村民。现在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内生力进一步激发了。

  寻求良策实际招募,铺设产业兴村新路径。

  治贫困要治根。产业扶贫是消除贫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大众就地就业的长期计划。

  上东村是龙门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很难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卡,最大限度地将现有资源转化为现实财富?刘xx认为,产业扶贫只有根据土地条件、对症疗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的扶贫。

  在实际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刘xx和村两委班寻求构想,提出构想,寻找产业兴村的突破口。他立足于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租赁、竹制品加工等。此外,刘xx为上东村赢得韶新高速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说他为上东人民做了现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刘xx通过建立财富领导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培训财富领导人,培养技术、通电商、会管理财富领导人,建立专业合作社3人。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途径,帮助上东村和贫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长期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抓住党建促进和谐,描绘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送钱送货,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刘xx指导省、市、县加强党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方案,强调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设体系引领上东村党建设,建设不去的扶贫团队。

  针对上东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多、经常教育困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上东村党员之家的.微信群,在小组中及时发表了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党员建立了学习教育的便利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重视发展培养党员,近3年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多岁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重视制度管理党务村务,致力于解决班级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了上东村党支部的战斗要塞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驱模范作用。党建促进和谐,现在上东村各社会事务呈现出繁荣景象。该村也相继荣获省xx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刘xx坚信,在党建的带领下,上东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现在的上东村,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xx,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东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刘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21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刘xx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13

  小村是革命基点村,由于多年以来煤炭开采,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和生产生活用水枯竭,群众强烈要求实施“造福工程”搬迁。村书记陈志强、村主任张天明“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通过各种渠道筹措搬迁资金。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地质灾害搬迁”和造福工程等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实施“退宅还耕”,争取土地增减挂钩指标资金。两位村主干带领其他两委干部不厌其烦地多次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精心组织,广泛发动,为申请造福工程、地灾搬迁、退宅还耕等三个项目,他们共填报各类表格几千份,各种申请报告数十份。

  为实施退宅还耕项目,村主干陈志强、张天明带领其他村两委一家一户做群众思想工作,一间一间破房去丈量,一坵一坵田埂去组织施工,积极协调区扶贫办、矿管办、兴想房地产公司,组织129户480个村民通过购买商品房进行安置,并采用摇号选房的公平公正的方式让村民选购,体现出村两委“执政为民,公正无私”的优良品格,圆了群众的'安居梦,也为全区乃至全市的国定、省定贫困户易地搬迁模式探索出新路子。

  在此基础上,小村求新思变,明晰思路,善谋实干,狠抓工作实绩,制定并实施了村级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人饮”、“水毁”、“旧宅复垦”等各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其中向上争取9万元投入“人饮”工程,“水毁”工程投入15万元,村道13公里投入400余万元等。其它文明创建、综合治理、计生卫生、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较快发展,实现了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相应适应、相互促进、统筹发展。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14

  河南南阳的小果,2017年在南阳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组织成立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起初,她们的合作社仅用来园林绿化,随着规模发展越来越大,业务范围也扩展到了农作物种植、农业机械服务等。2019年,小果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合作社日常运营中,社员农闲时出去打工,农忙时回社干活挣钱,有农机的加入合作社干活,没农机的`也可以到合作社当农机手,大家分工明确,工作认真,合作社很快就有了规模。由起初仅有2台农机,发展到2020年底已经拥有36台,服务能力也由不足万亩发展到2020年底的10万余亩,服务范围达7个乡镇21个行政村。

  2021年夏季小麦成熟期推迟,南阳市甚至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小麦同时成熟,联合收割机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小果多方组织本地收割机,并协调陕西、河北作业队到南阳市支援三夏生产,助力全市小麦及时收获,保障了当地农民的最大收益。

  在积极服务广大农民的同时,小果还带领合作社积极参加市农机局农机深耕项目和市农业农村局农机深耕项目,帮助当地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民丰产丰收。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合作社还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小果的团队自筹资金,免费为十林、罗庄两个乡镇街道及周边多个村开展防疫服务,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15

  现在,一提到xx县xx镇xx村,周边的百姓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百姓生活富裕安康、村容村貌整洁优美……xx村人的生活俨然和城里人一样。闪亮的成绩也让xx村荣誉加身:20xx年,获评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再次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xx年,获评省级文明村。

  众多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个人付出,他就是xx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小金。

  20xx年10月担任xx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小金在加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上下功夫,几年下来,带领村班子想法设法增加村集体收入,惠民利民力度持续增大,成为xx村百姓心中的好支书和贴心人。优异的工作成绩也让他被淄博市人民政府表彰为“第六届淄博乡村之星。”7月19日,当记者向他说起这些成绩时,44岁的小金摆了摆手说道:“作为村支书,为百姓谋利益本身就是职责所在。让老百姓满意,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村班长建设,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一个村发展的好坏,村党组织坚实有力的领导是关键。小金深知此道理,上任伊始,他便在增强村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上下功夫。

  首先是定期开展集中学习活动。利用“灯塔—党建在线”、“云党建·先锋在线”平台,组织党员每月15日集中学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强化党性修养。

  在决定村发展的重大事项上,小金都认真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在办理各项村事务中,小金也是第一个冲在前面。靠着肯干事、愿干事的这股劲,小金在村班子成员中得到了认可,这使得xx村两委班子特别团结。

  村班子凝聚力的问题解决后,小金着手强化村班子为民服务意识。这一背景下,xx村“坐班代办服务”应运而生。

  小金介绍,20xx年,xx村旧村改造后,百姓从原来的平房里搬出,住进了楼里。一家老少住在一起的情况比较多,平日里难免产生纠纷矛盾。为了帮百姓解决问题,同时也为了规范村级事务管理,村“两委”推出了“集中坐班代办”服务,确保“三个第一时间”,即村民有事第一时间能找到村干部,村“两委”第一时间形成处理意见,问事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满意答复。

  小金告诉记者,去年,村里有郝姓兄弟姊妹三人因赡养老人问题达不成协议,闹得关系特别紧张。第一时间向村委反映后,他主动找来兄弟姊妹三人和他们的母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兄弟姊妹三人达成了赡养老人的协议。小金说,这几年来,“集中坐班代办”服务协调解决了上千件百姓的难事和烦心事。

  20xx年8月,台风“利奇马”的侵袭让xx村党组织凝聚力得到了检验。台风的袭击导致xx村北引清济湖溃堤,加之持续降雨,河水大量涌入小区,小区各干道水位最深可达60厘米。受台风影响,村里全部停电,通讯受阻。小金说,面对灾情,村“两委”第一时间成立抗击灾情指挥部,班子成员和村全体党员冲锋在前,挨家挨户排查受灾情况,及时转移受灾群众。同时第一时间找来30多台抽水泵,及时排水抗洪。在抗击台风的那几天里,很多村党员干部三天三夜几乎未合眼,饿了就泡一袋方便面吃,正是靠着干群同心,xx村把灾害损失降至到了最低。

  壮大集体经济收入,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小金告诉记者,近年来,xx村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收入,就是为了更好的造福群众,让群众共享发展的巨大红利。

  近几年来,xx村通过土地流转,形成大面积流转腾空土地资源。利用这些土地资源,xx村构建起规模化、统一经营的.村集体资产。采用种植速生林、承包、租赁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20xx年速生杨林创收800余万元,20xx年村集体收入900余万元。

  同时,在小金的带领下,xx村还积极招商,引来三家企业入住。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xx很多村民也开始在企业上班,有效解决了百姓就业问题。

  此外,xx村还用实实在在的福利待遇让群众共享村级发展红利:村集体统一发放口粮款、全村居民每人享受500元取暖补贴、重阳节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1000元生活补助;开展“水质量提升工程”,免费为每位村民提供100元水卡,确保居民免费用上放心水;为高中、大学、研究生入学新生发放奖学金,20xx年共计发放奖学金4.6万元。

  现在的xx百姓摈弃了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过上了富足祥和的日子,对于小金这名村带头人,百姓们都会竖起拇指称赞。

  创建优美宜居环境,丰富百姓文娱生活,生活富裕之后,考虑的就是民生问题了。

  为了让村里的百姓居住环境更优美。20xx年,在小金的带领下,xx村先后对居民楼的供暖锅炉、公厕、垃圾转换站、门球场、篮球场进行升级改造,更新更换健身器材30余件,粉刷美化居民楼道墙体,添置中国结样式的彩灯300余个装点社区夜景。

  社区外围,集体栽种速生杨林18000余棵,打造村级“绿肺”。填平村北24亩大湾,着手进行复垦验收。社区内部,栽种海棠320棵、玉兰30棵、美国红枫70棵、竹子200余棵,绿化面积5000余平方米。

  为了调动村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xx村积极开展“美在家庭”示范户创建。村“两委”集中走访一楼住户,逐户签订环境卫生协议书。通过选树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村居院落环境整体提升。

  7月19日,走进xx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记者看到,棋牌室,书画室、卡拉OK练歌房等各种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三两成群,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比拼唱歌“功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小金告诉记者,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娱生活,xx村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向村民开放。同时,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大厅、书画室等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饭后茶余时间,大伙儿都会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聊天、运动。不仅活动了身体,村民的邻里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融洽了。

  眼下,xx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经名声在外:20xx年,他们村承办了全省文化进万家启动仪式首场演出和xx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现场观摩会议;举办了xx县首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婚礼;先后迎接中央文明办、省住建、省妇联等部门调研参观,逐步形成了“积极参与、活泼向上、邻里和睦、诚信友爱”的农村社区特色文化品牌。

  小金说,他并不满足于现在取得的成绩,作为xx村党支部书记,他会在服务xx百姓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11-20

乡村振兴干部事迹范文(精选12篇)11-19

乡村振兴事迹11-13

乡村振兴的事迹11-22

振兴乡村事迹12-27

乡村振兴模范事迹11-22

乡村振兴的典型事迹11-29

乡村振兴先进户事迹12-26

乡村振兴的先进事迹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