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汇编15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
一、密度知识点总结归纳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二、质量知识点总结归纳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②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三、初速度知识点总结归纳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10-4㎡。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2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 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 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
、地磁场:
① 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 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③ 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Ⅱ、电流的磁场:
①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②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③应用:电磁铁
三、电磁感应:
1、学史: 英 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 发现。
2、感应电流: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 运动方向和 磁场方向 有关。
4、应用交流发电机
5、交流电和直流电: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 电流方向 和 磁场方向 有关。
2、应用直流电动机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3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4
《电功率》
一、电能
电能是一种能量。如:电灯发光:电能→光能;电动机转动:电能→动能;电饭锅工作:电能→热能。电能的单位:J,kWh。1kWh=3.6×10J。电能表:测用户消耗的电能(电功),
几个重要参数:“220V”:这个电能表应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标定电流为10A,短时间电流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20A。50Hz:电能表接在50Hz的电路中使用。
600revs/kWh:接在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600转。电功:电流做的功,等于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6
二、电功率
电功率(P):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用电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单位:W,kW;1kW=10W.
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J、t用S,则P的`单位是W;②如果W用kWh、t用h,则P的单位是kW。kWh的意义: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R和P=U/R
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灯泡的亮度由实际电功率决定。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当U 223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P=UI. 四、电与热 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焦耳定律公式:Q=IRt,(式中单位Q→J;I→A;R→Ω;t→S。)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Q=UIt;Q=Ut/R。 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e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 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1e=1.6×10C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5、单位:(1)、国际单位:A(2)、常用单位:mA、μA(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6、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四、电路 1、组成: ①电源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④导线:输送电能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4、连接方式:定义特征开关作用电路图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串联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控制整个电路并联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 装置。 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 续对外供电 化学电池 干电池蓄电池 充电时,电能→化学能供电时,化学能→电能 分类 光电池 光能→电能 发电机 机械能→电能 《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两端电压的关系 试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分压作用:U1/U2=R1/R2;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的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n分流作用:I1/I2=R2/R1;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R=U/I)。(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电压电阻》 一、电压 电压: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电压物理量的符号:U。 单位:伏(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1kV=10V;1V=10mV;1mV=10μV.常见电压值:干电池:1.5V;家庭电路:220V;手机:3.6V;铅蓄电池:2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电压表:测量电压(分析电路时,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相当于断路)。量程:0-3V(大格:1V,小格:0.1V) 333 0-15V(大格:5V,小格:0.5V)。 使用: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2、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3、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用大量程试触,不超小量程,用小量程测量)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 电池的串联: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电池的并联: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串联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并联电路的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池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 三、电阻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就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物理量符号:R 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1MΩ=10KΩ;1KΩ=10Ω。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控制变量法:物理中对于多个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33 四、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结构:(电阻丝、绝缘管、滑片、接线柱等) 原理::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铭牌:例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1)、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2)、接线要“一上一下”(不能同时用上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导线】和同时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3)、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电流最小的位置)【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第一节 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1、 电源:提供电能; 2、 用电器:消耗电能; 3、 导线:传输电能; 4、 开关:控制电流通断。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③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的极上而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的电路叫短路。是绝对不允许的。 三、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1、用规定的元件符号 2、导线画线做到横平竖直 3、元件不要画在电路拐角处 第二节 电路的连接 一、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首尾相连的电路; 1、 电流只能一条路径,无干路和支路之分; 2、 电流通过每一个用电器,相互影响; 3、 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一样。 二、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的`电路叫并联。 1、 电流有两条及以上的路径,有分支点和汇合点,即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2、 各支路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3、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三、 组合电路: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 四、 集成电路:在较小面积的单晶片上构接了数千万个电子元件的电路。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分子来构成,无规则运动永不停。相互作用引和斥,三点内容要记清。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接触,彼此深入对方中,固液气间都扩散,气体扩散速最快。 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热传递:外界向物体传热,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向外界传热,物体的内能减小。 5、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6、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转移量,单位是焦耳。 常见考法 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以北京市为例,在近三年的中考中,考察这部分知识的.考题共出了5道。在题型分布上,出了三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一道实验题。在知识点分布上,连续三年的选择题都考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这一知识点,除此之外,04年出了一道考察“分子引力”的实验题(1分),06年出了一道考察“扩散现象”的填空题。在难易分布上,所有的考题都属于容易档次。可以推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这一知识点在今年的中考中依旧会是重点考察的知识点。 误区提醒 1、温度能够影响扩散的速度;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3、做功的实质是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典型例题】 例析: 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潮湿的地面会变干 B. 扫地时,太阳下能看到大量尘埃的无规则运动 C. 打开香水瓶满屋飘香 D. 将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水中,很快整杯水变红了 解析: A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是蒸发现象,而蒸发的实质是液体中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有些运动速度较快,能量较大,有能力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跑出液面成为气体分子,可见蒸发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对于B选项中的大量尘埃的无规则运动,因为可以用肉眼观察的到,所以很明显不是分子的运动。C、D选项都是扩散现象,只能说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B 《电与磁》 一、磁现象 磁性:磁铁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两个磁极)。南极: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地理南极)的磁极(S);北极:静止时指北的磁极(N)。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二、磁场 磁场: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着看不见、摸不到的,能对磁体(或电流)产生力的作用的物质。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带箭头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磁体内部,磁感线是从南极到北极)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地磁场: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 三、电生磁 奥斯特(丹麦)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做成螺线管【线圈】,各条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一起,磁场就会强很多)。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一样。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四、电磁铁 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内部带铁芯)的螺线管。电磁铁的'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铁芯被磁化,铁芯和线圈磁场的共同作用)。 决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内部是否有铁芯;有铁芯,磁性强。2、电流大小;外形一定,匝数相同,电流越大,磁性越强。3、线圈匝数;外形一定,电流相同,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它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的电路的装置。 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低压电源、电磁铁等组成)和高压工作电路(电磁继电器触点、高压电源、用电器)组成。用途:可实现远距离操作,还可实现自动控制。扬声器:原理:把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 构造:永久磁体、线圈、锥形纸盆。发声过程: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将受到永久磁铁的吸引或排斥,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盆发声。 六、电动机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原理),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电流方向或磁感线的方向改变时,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改变)电动机构造:转子(转动的部分)、定子(固定不动的部分)、换向器。能量转化:电能→动能。 七、磁生电 法拉第(英)发现了电磁感应,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电磁感应:由于导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的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既跟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又跟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发电机:动能→电能。(能量转化)原理:电磁感应。构造:定子、转子。 交变电流:(交流AC)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地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直流:电流的方向不发生变化。 频率:电流1s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我国电网的频率是50HZ) 《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二、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电磁波,它可以传递信息。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传播。C=λf.(c=3×10m/s)。(λ电磁波的波长;单位m)。(f为频率;单位Hz)。1MHz=10KHZ=10Hz。 无线电波:频率在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部分电磁波叫无线电波(传递各种信息)可见光是电磁波大家族的一员。 微波炉:利用微波使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剧烈振动,使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68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无线电的频率越高,相同时间传输信息越多。微波通信:波长在10m-1mm,频率在30MHz-3×10MHz。 知识点总结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c 2、比热容的单位:符在物理学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3、应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Q吸=cm(t-t0),Q放=cm(t0-t),其中Q为热量,单位是J;c是比热容,单位是J/(kg·℃);m为物体质量,单位为kg;t0为物体初温,t为物体末温,单位是℃ 4、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很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很少,而干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多。因此,同在阳光照射下,内陆地区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形成了一年四季温差大,一日之中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也小。 正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室温比较稳定。有些机器工作时变热,也多用水来冷却。 常见考法 比热容这部分知识在北京市近几年中考试卷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有:比热容的概念和物体吸放热的计算。主要以选择题和计算题形式出现。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的频率较高,以下面几道题为例。 误区提醒 1、比热容表示的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一特性。 2、公式是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温度的变化和吸收热量的多少而变化。 3、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的值也不同。例如水和冰是同种物质,不同状态,它们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典型例题】 例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小,温度升高多的物体比热容小 B.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升温少 C.比热容大,质量大的物体吸热多 D.同种物质,升温相同,质量大的吸热多 解析:此题考查对热量计算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否清楚,在物体的温度变化时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应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及构成物体的物质性质——比热容的大小有关,C、m、△t与Q是多因一果的关系。所以凡讨论这类问题时,应写出热量计算公式:Q=Cm△t来对照审查,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缺一不可。A选项中给出了m、△t、C的关系缺少Q无法讨论,B选项只给出了Q、C和△t的关系,缺m所以不能讨论,C选项中只给出了C、m、Q的关系缺少△t也无法讨论,只有D项,四个因素都给全了,代入公式关系正确,故D选项正确。 答案:D 牛顿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它包含两层含义 ①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②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另: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若同时具备,则力做了功。 2、功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3、功的公式:W=FsW表示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J);F表示力,对应的单位是牛(N);s表示距离,对应的单位是米(m) 4、功的单位:主单位:焦耳(J),1J=1N?1m常用单位:千瓦时(kwh)1kwh=3.6x10J 5、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理想情况下:W机械=W人即:Fs=Gh 二、功率 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力)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物体(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 3、功率的公式:P=W/tP表示功率,对应的单位是瓦(w);W表示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对应的单位是秒(S); 4、功率的单位:主单位:瓦(w)常用单位:千瓦(kw)换算:1kw=1000w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 5、测量功率方法:(器材、步骤、表达式) 三、机械效率 1.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2.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3、机械效率公式:η表示机械效率,用;W有用表示有用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J);W总表示总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J);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影响η滑轮因素:动滑轮和绳子的重力、摩擦力、被提高货物的重力。 测斜面的机械效率:影响η斜面因素:斜面的倾度、粗糙程度。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1-28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2-09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集合12-08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12-15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2篇12-07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12-12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1篇12-06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1篇)12-06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0篇12-10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12-27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5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6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7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8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9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0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1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2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3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4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