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言

时间:2023-08-28 15:30:37 芊喜 绘画/书法 我要投稿

经典书法名言510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名言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熟记名言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理解类题目的理解。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书法名言510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书法名言510句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3、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4、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6、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7、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8、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9、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10、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11、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1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13、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14、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16、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17、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18、书肇于自然。——蔡邕

  19、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20、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21、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22、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23、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24、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25、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萧衍

  26、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27、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8、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29、知识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

  30、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岁月不待人。

  31、相识的人,在知心朋友中,知心朋友的人,在知心朋友中。

  32、不要等明天做你今天做的事,也不要等别人做你自己做的事。

  33、鸟要先飞翅,人要先求上进。

  34、每个人都要对世界的兴衰负责。──顾炎武

  35、书要用边少恨,事要知后难。

  36、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列夫·托尔斯泰

  37、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情。

  38、勤奋中,浪费中;成功是思想,但毁灭是随之而来的。

  39、读书有三种方法,即用心去读,眼睛去读,嘴巴去读。

  40、有志者,事竟成。人不辞劳苦,天高气爽,千辛万苦,三千甲可吞吾。

  41、少而好学,如太阳;坚强而好学,如阳光中的光芒;志存高远,求知如冰烛。

  42、如果你贫穷,你将一事无成;如果你有钱,你可以做任何事。

  43、纵马一跃,而非十步;次马十骑,宫英放弃;切尔知尔,不断朽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4、读书给人快乐、智慧和能力。

  45、每个人都要对世界的兴衰负责。

  46、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三百首唐诗,你至少可以吟诵其中的一些,即使你不会写诗。

  47、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48、如果你今天不做该做的事,明天就会耽搁。

  49、要配得上日子,配得上人民,配得上心灵。

  50、忘记今天的人,明天就会忘记。

  5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5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5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5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5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5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尚的东西——乔臾

  5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5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5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6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6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6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6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6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6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6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6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6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6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7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71、心源无风无雨,浩起宇宙。

  72、明月挂肝胆,海浪荡漾性情。

  73、诗在阳光下,琴操在水中知音。

  74、日久日落远,意重山轻。

  75、去小草里找奇石,云补山。

  76、站着的习惯让人害怕,但也有古人知道。

  77、风和云理论,笔和墨水到天堂。

  78、兰峰放跑,山谷更温纯。

  79、半个月知我窗,千卷书知我月。

  80、我没有读过书,不会对事物说话的人。

  81、天地入胸,文生风与雷。

  82、有山有园画,无水无文章。

  83、要勇于面对一切困难;凡事要模棱两可。

  84、世界并不像它所能达到的那样美好。

  85、阳光润梅花色,风吹柳叶壮。

  86、太阳和风,还有鸟儿的歌声。

  87、这一节可以延续几千年,书写自给自足。

  88、书因鸟痕入印,文不雕龙心。

  89、依赖世界就像太阳一样是徒劳的。

  90、心随孤鹤静,节效古松振。

  91、阳光青山藏山画,春水碧水吟。

  92、朋友之中常有朋友,美德本身就是邻居。

  93、没有什么可以静静地坐着,只有读书的祝福。

  94、立志要像古圣三那样,为书出一个字。

  95、一楼风轻,静室半枕书。

  96、它有许多古老的含义,可以由新诗组成。

  97、世界上只有善读书的人,世界上只有难吃的人。

  98、读书之路是有路可走的,学习之海是无尽的艰辛。

  99、脂直带白玉,读书多至青云。

  100、荣德很大,不欺心自平。

  101、日月两圆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102、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103、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104、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105、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106、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107、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108、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109、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10、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111、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12、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113、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14、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115、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116、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

  117、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118、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119、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120、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东汉。赵一《非草书》

  12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22、风行水石,自然成文;云出严间,无心有态;趣以触而生笔,笔以动而含趣,相生相触,辄合天妙。能含天妙,不必言条理脉络,而条理脉络自无之而不在。清·沈宗謇《芥舟学画编》

  123、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北宋·苏轼《论书》

  12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25、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虞世南《笔髓论》

  126、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晋。王羲之《书论》

  12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28、圆劲古澹,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于飞白;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南宋·姜夔《续书谱》

  129、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者,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若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间,自然于二法臻极,焕手妙体,了无阙轶。反是则流于尘俗,不入识者指目矣。北宋·赵构《翰墨志》

  130、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形,草又外其中间。无籍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识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唐·张怀灌《书议》

  131、赵子昂: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132、旭、素得超逸之兴,而失之怪。

  13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134、小楷难,小草犹难。楷以法胜,草以神胜。法可勉强合,神非绝迹无行地,不能超脱八法之外,游行九宫之中。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35、书之求能,且攻真草。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136、以楷法作行则太拘,以草法作行则太纵。

  137、志存高远:心存远大志向

  138、梁同书: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中来。

  139、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140、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14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42、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143、千里的远行,从脚下开始。这一路过来,有过目标,也就有过誓言,所以才有动力,为将来,也为现在,奋力去追梦,用真心在奋斗。想的是多年以后的问心无愧与微笑过活。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一路走来,我们需要精神的支撑,而一幅幅饱含正能量的励志书法,便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幅非常励志的书法作品,供大家欣赏。

  144、大字虽大而小,小字虽小而大,正书须有草意,草书须有正笔。郝经《原古录》

  145、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146、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147、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148、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萧洒纵横,何拘平正?南宋·姜夔《续书谱》

  149、业精于勤:学业精深的基础是勤奋

  150、体有疏密,意有倜傥,或有飞走流注之势,惊竦峭绝之气,淘淘闲雅之容,卓荦调宕之志,百体千形,巧媚争呈,岂可一概而论哉!南朝。萧衍《草书状》

  151、一画之间,变欺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唐·孙过庭《书谱》

  152、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

  153、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15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55、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南朝。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156、清平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

  157、山谷云:凡作书之害,姿媚是其小弊,轻佻是其大病。直须落笔,一一端正。至于放笔,自成行草,最忌用意装缀,便不成书矣。清·梁章钜《学字》

  158、字熟必变,熟而不变者,庸俗生厌矣。字变必熟,变不由熟者,妖妄取笑矣。

  159、魏伯子曰:古人作字,于楷细秀婉中,忽作一重大奇险者,盖其精神机势所发,无能自遏,不觉纵笔,览者亦遂怵然改观。后人见此,学为怪异,而所书不足动人。本无情兴,徒欲作怪故也。人有哈欠喷嚏,又舒肆震动而泄之。苟无是而学为张口伸腰,岂得快哉。清·梁章钜《学字》

  16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61、然欲自然,先须有意,始于方整,终于变化,积习久之,自有会通处。清·王澍《论书胜语》

  16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63、自强不息: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164、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百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臻于至善耶。

  165、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166、吾士行曰:“隶书人谓宜扁”,殊不知妙在不扁。挑拨平硬,如折刀头,方为汉隶。所谓方劲古拙,斩钉截铁备矣。清·梁章钜《学字》

  167、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168、用笔均极随意,绝无拘牵束缚之态,惟稍有霸悍之气,未能若烟客之冲和自在也,学者能得其意,一切尘俗蹊径,自扫除净尽矣。秦祖永《桐阴画诀》

  169、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静而观之,神情欢欣可喜耳。宋·蔡襄《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

  170、作字不须豫立间架,长短大小,字各有体。因其体势之自然与为消息,所以能尽百物之情状,而与天地之比相肖。有意整齐与有意变化,皆是一方死法。清·王澍《论书胜语》

  171、盖行草之笔多环转,若信笔为之,则转御皆成扁锋,故须暗中取势换转笔心也。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7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73、临书,易得意,难得体;摹书,易得体,难得意。

  174、八分为富于波磔之字体,汉人八分书,笔锋中出。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175、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176、变者,如高低,长短,阔狭,其变无穷也。《书法三味》

  177、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178、卫夫人: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

  179、积健为雄:日积月累方能成就霸业

  180、金石为开: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181、晋唐媲美,晋以韵胜,唐以力胜;晋人法度,难以揣摩,唐人法度,历历可数。

  182、学无止境: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183、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84、有志者事竟成

  185、精益求精:在好的基础上要求更好

  186、结字须令整齐中有参差,方免字如算子之病,逐字排比,千体一同,便不成书。

  187、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88、孙过庭:察之贵精,拟之贵似。

  189、其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诤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行书黝纠蟠屈,如龙蛇振动,弋戟森列,自成一家。宋·朱长文《续书断》

  190、一字之体,率多由于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如此应,各有义理。姜夔《续书谱》

  191、真书以平和为上,而骏宕次之;草书以简净为上,而雄肆次之。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92、一个人要么做一个好人,要么模仿一个好人。德谟克利特

  193、人之为善,不自吹自擂而为人之誉;人是邪恶的,不能自我毁灭,而要被人毁灭。

  194、善者得之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吕氏春秋》

  195、说远近的人说得好;谨守他的约,设谋略的,这人便为善。

  196、人们愿意为人类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自由。

  197、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吕氏春秋》

  198、好不积累,不足以成名;邪恶不足以杀人。

  199、积累的好家,总会有余情;不好的房子会被摧毁。

  200、人是好的,但还不够好,人是不好的,但还不够好。

  201、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韩诗外传》

  202、德无常师,善师;好无常的主啊,合克。

  203、心善耕地耕田,好为宝与无限。我们要有一颗纯洁的心,为群众积累好东西。幸福是没有极限的。

  204、为善异,同归于治;对于邪恶不同,与混乱。

  205、对好人行善会使他更好;你若善待恶人,他必越发作恶。米开朗基罗

  206、善治,人心惧;好的教学,人们喜欢它。善治兴邦,善教兴邦。

  207、用金钱分人以利,教人以善以忠,为天下赢得人以仁。

  208、人性的善良就像水的善良。没有好人,就没有水。

  209、以德报德,以德报怨;坏人虽不好,但一天也不够。

  210、善的事,我必行。他们做错了什么,我就改变。

  211、看到善,自然的实践将存在于自身;瞧,可怜的乔兰会自省的。

  212、绅士要有知识,有知识,有德行,不游手好闲。

  213、行善与其说是爱别人,不如说是尊重自己。

  214、亲切的话语带着人,温暖比布;伤人的话比长矛还伤人。

  215、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本身,而不在于地位的存在。

  216、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217、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218、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219、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220、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21、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222、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22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22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225、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226、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227、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228、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229、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3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231、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

  23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233、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234、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235、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236、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237、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238、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239、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240、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241、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242、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

  24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244、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245、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24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247、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248、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249、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250、时时只见龙蛇走。

  251、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252、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253、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254、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255、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256、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257、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258、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259、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260、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261、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262、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263、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264、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26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266、心正则笔正。

  267、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26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269、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270、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271、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27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273、字怕练,马怕骑。

  274、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275、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276、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277、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278、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279、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280、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

  281、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282、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

  283、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284、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285、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

  286、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287、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当初为什么要开始。

  288、优点一天比一天多,缺点一天比一天少。

  289、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290、如果有天我们淹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

  291、把生活当作游戏,谁游戏人生,生活就惩罚谁,这不是劝诫,而是——规则!

  292、你看着天空,才发现从七岁起陪着你的那个天空,一直都在你的头顶。然后,你最后一次的想,会不会云层的上头,真的有那一个城堡。却又突然间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很可笑。你终于是明白,原来生活比你想象的是艰难很多。

  293、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294、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

  295、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96、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297、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98、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299、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

  300、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301、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302、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303、画笔描绘美好未来,色彩绘就壮丽人生。

  304、弘扬传统,书写卓越。

  305、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306、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书法艺术。

  307、小小字儿方方正,一支钢笔直又硬。

  308、自古以来,关于书法的名言,可谓蔚为大观。举例如下:

  309、《跋王荆公诗》云:“公书气韵飘逸,势若率然,而未尝无从容整暇之意,亦自成一家。昔人论公书类忙时所作,此说非也。”

  310、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311、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312、点到为止,一字千金。

  313、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314、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315、读诗千首,挥毫万字。

  316、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317、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

  318、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319、练好硬笔书法,传承汉子文化。

  320、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

  321、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

  322、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323、《跋张旭草书》云:“旭书雄劲飞动,神妙叵测而规矩固在,凡今之慕旭者,不免效杜季良之弊矣。”

  324、翰墨怡且乐,书法寿而康。

  3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26、“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327、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328、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329、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

  330、练中华书法,承传统文化。

  331、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33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33、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334、弘扬书法绘画艺术,宣扬中国传统文化。

  335、书画显功底,笔墨见精神。

  33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37、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

  338、练一手好字,传一代文明。

  339、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张大千)

  340、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341、泼墨造物,笔下生花。

  342、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343、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344、笔墨纸砚描绘山水诗乡梦,多彩宣城争创“中国书法城”。

  345、秦朝宰相李斯云,“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回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若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理当自见矣。”

  346、书画之道,纵有师授,全赖自己用心研求。

  347、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348、这是孙过庭的一句书法理论真言。有辩证思维,总结了学习书法一般规律。

  349、字无百日功。

  350、《书孔子庙堂碑后》云:“论者率爱世南书飘逸蕴藉,然其从容规矩准绳之中,学者须心得也。”

  351、美术可以表现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352、万壑泉声云外去;数点秋色雁边来。

  35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54、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355、“张旭书纵意豪宕,变化捷出,如健鹏掠野,怒骥脱羁。怀素得张之法,乃清劲精丽,应规合矩,盖鲁男子学柳下惠者,故足重也。”

  356、如诗如画山水多彩地,共创共享“中国书法城”。

  357、东汉名臣蔡邕,“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横鳞,竖勒之规。”

  358、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59、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

  360、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

  36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扬雄

  362、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363、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364、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36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366、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367、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68、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369、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370、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六体书论》

  371、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372、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袁昂《古今书评》

  373、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374、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375、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376、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操——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377、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梁武帝《又答论》

  378、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

  379、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清·梁献《学书论》

  380、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明。项穆《书法雅言》

  381、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北宋·黄庭坚

  382、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唐·欧阳询《用笔论》

  383、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384、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清·刘熙载《艺概》

  385、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386、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

  387、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宋·姜夔《续书谱》

  388、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接而成。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389、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390、真书用笔,自有八法。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宋·姜夔《续书谱》

  391、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面刺目。清·华琳《南宗诀秘》

  392、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卫烁《笔阵图》

  393、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394、横不能平,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清·笪重光《书筏》

  395、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396、使尽气力,至于沉尽入骨,笔乃能和。和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纵逸之谓。清·王淑《论书滕语》

  397、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上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398、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饨,比并皆然。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399、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400、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自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401、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清·刘熙载《艺概》

  402、人知直画之力尽,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清·笪重光《书筏》

  403、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书之六局,以气为主。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404、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宋·姜夔《续书谱》

  405、夫运者,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406、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清·刘熙载《艺概》

  407、刚劲忌野,清劲忌薄。清·梁献《评书贴》

  408、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明。项穆《书法雅言》

  409、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410、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清·王淑《论书滕语》

  411、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北宋·苏轼《论书》

  412、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唐·徐浩《论书》

  413、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414、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唐·孙过庭《书谱》

  415、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唐张怀灌《文字论》

  416、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17、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虞世南《笔髓论》

  418、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习美。清·冯班《钝吟书要》

  419、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20、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421、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42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423、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2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2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426、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

  42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42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42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4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431、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43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33、不愧于天,不畏于人。——诗经

  434、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43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436、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43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43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439、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440、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44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4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443、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444、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北宋·欧阳修《试笔》

  445、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清。梁谳《学书论》

  446、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草书不难工矣。北宋。黄庭坚《论书》

  447、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448、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旁来历,然后变化为草圣。学篆者亦必由楷书,正锋既熟,则易为力。学八分者,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明。丰坊《学书法》

  449、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晋。卫铄《笔阵图》

  450、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执,痛痒相关。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451、作书起转收缩,须极力顿挫,笔法既得,更多临唐贴以严其结构。清。梁谳《学书论》

  452、若气质薄,则体格不大,学力有限;天资劣,则为学限,而入门不易;法不得,则虚积岁月,用功徒然;工夫浅,则笔画荒疏,终难成就;临摹少,则字无师承,体势粗恶;识鉴短,则徘徊今古,胸无成见。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453、初作字,不必多费诸墨。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视之,既复,背贴而索之。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闭而追之——清·宋曹《书法约言》

  454、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北宋。苏轼《论书》

  455、旭常云:或问书法之妙,何得其古人?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须口传手授,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识怀,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唐。蔡希综《法书论》

  456、初学字时,不可尽其形势,先想字成,意在笔前。一遍正其手脚,二遍须学形势,三遍须令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每加抽拔,使不声涩。——晋·王羲之《笔势论》

  457、若泛学诸家,则字有工拙,笔多失误,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其止,不悟转换,随意用笔,任笔赋形,失误颠错,反为新奇。南宋。姜夔《续书谱》

  458、初学条理,必有所事,因象而求意。终及通会,行所无事,得意而忘象。故曰由象识心,象不可着,心不可离。明。项穆《书法雅言》

  459、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试势,乃可加功;功势既明,则务迟涩;迟涩分矣,无系拘踞;拘踞既亡,求诸变态;变态之旨,在于奋斫;奋斫之理,资于异状;异状之变,无溺荒僻;荒僻去矣,务于神采;神采之至,几于玄微,则宕逸无方矣。唐·张怀灌《玉堂禁经》

  460、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宋·袁文

  461、形者,神之质地;神者,形之用也。是则形称其质,神音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南北朝。范缜《神灭论》

  462、神即形也,行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射则神灭也。南北朝。范缜《神灭论》

  463、夫神在形似之外,而形在神气之中。形不生动,其失则板;生外形似,其失则疏。故求神似于型似之外,取生意于形似之中。明。高廉

  464、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评估语文课的质量,不要忽视这一点。

  465、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

  466、笔下龙蛇似有神。

  467、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

  46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69、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470、欧阳询: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471、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472、拳要打,字要练。

  473、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唐·耿湋《咏宣州笔》

  474、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475、一看二写三对照

  476、教师范写是最最直观,最最经济的、最直接的课堂教学资源。

  477、儿童幼小的心灵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就会破碎,应倍加呵护

  47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79、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480、正确的执笔方法和良好的写字姿势必须从小培养。改正坏习惯比养成好习惯更难。

  481、对小学生来讲,写字习惯要比字写得好差与否重要得多,学生的字写得不太整齐美观,勤练就会有进步,写错了几个下次还有机会纠正,可习惯养成了那是很难改变的。

  482、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483、用手指进行随时随地的练习、书空、桌写、掌心写,感受书写的起运点,这样的训练,简便有效又有趣。

  484、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485、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486、“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以字键体”

  487、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

  488、学习是学习者调动眼、耳、口、脑、手多种身体器官来认识新事物,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这些器官协同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489、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

  49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491、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92、快而好、慢而好、快而不好、慢而不好。

  493、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

  494、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495、平生懒著书,书成亦快余。惊风日夜吼,随处足安居。

  496、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497、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498、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499、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500、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501、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502、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503、平生懒著书,书成亦快余。惊风日夜吼,随处足安居。——明·李贽《续焚书》

  504、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于西方文化中音乐所起的作用相似。

  505、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506、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胜利的欣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绩,也会激发起奋斗的志趣。

  507、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的写字欲

  508、丰子恺说:“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因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毛笔里”

  509、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场,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510、王羲之: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书法名言】相关文章:

书法的名言01-18

经典书法名言12-27

书法鼓励名言12-28

关于书法的名言11-05

我爱书法的名言12-28

关于书法的名言大全12-20

书法名言名句10-30

关于书法名言11-02

书法的名言15篇01-18

书法的名言(15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