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

时间:2023-01-02 12:58:49 新材料 我要投稿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

  张xx,化峪镇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

  走进付家庄村,温馨的环境、整洁的村庄、满眼的绿色、完善的'设施……处处体现着“生态宜居、村容整洁”。而这一切,无不浸润着张xx的辛勤汗水,自她20xx年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她修路、修渠,新建学校、新建舞台,改造吃水管道、改造管网,绿化村主要街道,完善农业灌溉设施,为村民办了数不清的实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民们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喜欢找她商量,喜欢让她给拿主意。无论是谁找她,她都热心地帮忙、耐心地解决问题,村民们都把她当做是自己的家人,亲切的称她是“领头人”。

  在20xx年的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和爱国卫生季运动中,她带领村两委干部率先垂范,先让村两委干部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引导村民们迅速行动,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紧抓“四个重点”,全方位开展卫生整治,做到了村庄全面治理,应拆尽拆、应整尽整,全村共清理五堆120处,拆除高速路沿线的违法建筑、违法占地11处,拆除村内乱搭乱建6处。她还针对管化线两边的店外经营、乱搭乱建进行了彻底的整治,全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受到镇党委、政府一致好评。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以后的工作中,张xx将继续通过建设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她也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争取建设美丽、宜居、文明、向善的和谐付家庄。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2

  梁xx在20xx年从工作岗位退休后,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扎根基层,投身农业,创办珍果园家庭农场,发展葡萄特色产业,农场种植规模达200亩,她以居家妇女为主体,以农场为载体,采取“基地培训、合作互利”的方式组建了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带动周边乡村200余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

  在农场经营过程中,她始终把创新作为农场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和外出学习考察,积极探索葡萄种植管理技术和营销模式,在葡萄成熟时,客商闻名而来,农场优质葡萄不仅畅销国内大中城市,还出口东南亚及非洲肯尼亚,产品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梁xx在东位村支村两委的引领下,坚持“走在乡村振兴最前列”,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实施产业化发展,积极发挥产业试点平台作用,通过特色产业导入拉动乡村经济升级转型,带动周边葡萄种植面积新增260余亩,使当地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了卓越力量。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3

  张xx,女,1992年08月13日出生,汉族,xx县xx镇赵庄子村人。20xx年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后,为实现人生价值,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她回到家乡xx县xx镇赵庄子村当起了职业农民。通过八年的努力,获得了颇多收获。现将事迹总结如下。

  一、以“一心一意”为宗旨,当好为民办事的贴心人

  张xx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业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是当农民后,才发现农民没那么好当,首先得懂政策才行,在前期了解了政策背景后,她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潜力,但初入行的她对农业生产几乎一无所知,从零开始。搞农业,从种养技术,到电商销售,方方面面需要学习的很多。遇到问题,她就向科研院校、农业农村局专家、技术人员请教,参加各类培训班,了解最新市场动向,不断给自己充电。她热爱祖国,代表着一份厚重的情感,内含着对农民深沉的热爱,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份责任。也正是这样一份执着的热爱,让她选择了农业用自己的热情与汗水,自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现代农业,诚实守信,勇于进取,无不良记录。

  二、加强理论学习,发展现代农业

  张xx就在想:“一个人致富不算啥,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脱贫致富,才是最有意义的!想做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就要能够吃苦耐劳,沉得下心,放得下架子,融入到田间地头,然后一切从村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以积极的心态去帮助村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她在20xx年10月和20xx年7月份参加了河北省高素质农民合作社骨干培训,通过参加培训在今后的发展经营中学以致用,不仅让她成为了一名绿色杂粮种植能手,还让她成为了带动当地农民共同发展的“领头雁”。

  以前她吃过不懂技术的亏,现在不想让大家再走弯路。农广校的老师常常教她们,作为高素质农民要自己干得好,还要带着大家一起干好。于是,从20xx年开始,她每年免费举办技术培训,她通过举办创业导师培训、实训实习、技术咨询、项目帮办、项目申报、技术人才引进等模式为种地大户及广大村民们提供服务,目前已开展的活动主要是涉及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植保体系技术、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无人机等农业新科技等种植技术培训20余次,创新创业培训9次,政策宣讲5次,电子商务培训3次,财务咨询3次;培训参加人数共达700余人。

  张xx领办的鑫翰合作社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合作社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面积应用以节水小麦种植技术为主的粮食增产技术,确保了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小麦亩产达495公斤以上,玉米亩产达700公斤以上。近几年来,合作社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精神,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农业局的安排部署,取得了粮食生产丰收,农民群众获益,为粮食生产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民群众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生产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的信心高涨。粮食生产在稳健中得到不断发展。

  三、夯实基地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

  近3年来她的规模不断壮大,现在合作社拥有耕作、收获、土地深松、农作物播种、病虫害防治等多种农用机械,合作社以诚信服务为宗旨,以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为纽带,在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植农作物的同时为广大农民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加工业务。合作社现流转土地13850亩,其中合作社自建基地6540亩,社员以土地入股7350亩;托管土地29500亩,每年社员分红资金约110万元。

  随着农民种地成本增加和土地收益的降低,农村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家中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一些土地因没有及时耕种变得荒芜。为帮助农民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张xx牵头组建了xx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以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力就业为目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调整种植结构,突出特色,努力实现杂粮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和市场多元化;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开发杂粮种植基地;依靠科技进步,稳步扩大杂粮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打造本地杂粮品牌,逐步扩大市场,助推脱贫攻坚,带领全乡镇村民致富奔小康。

  20xx年,她意识到合作社农机化转型升级需要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农机技术装备作支撑,合作社在20xx年承担了《河北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在项目中与国家农业智能装备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多方合作,共同搭建起了农业全程机械化平台。

  她积极发展粮食深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在确保粮食市场稳定的同时,也带动农民增加了收入,可谓一举两得。主要是特色农产品加工,拥有现代化绿色食品石磨面粉、鸡跳脚玉米渣生产线3条,分装线20余条,原粮收储及加工基地2个,年加工杂粮杂豆90万吨。她的合作社始终坚持“做名牌、创名牌”的经营理念,目前xx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鑫翰”农副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宸福农场”牌杂粮品牌扶贫公益品牌、“鹏沃”牌小杂粮系列产品品牌商标。助推了杂粮杂豆产品畅销北京、天津、广州、深圳东莞等全国50多个地区,解决了当地农户杂粮杂豆销售问题。

  今后她将继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富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努力让土地成为“聚宝盆”、大农业成为“致富源”。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4

  自20xx年到摆龙村任村主任助理以来,我便开始思考:乡村振兴,该如何振兴?《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一文中是这样说的“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而应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纵观我党百年发展历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三农”工作始终都是我党关心的重点,脱贫攻坚以后我们的工作重心便转向了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抓好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建设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望得见山”,“山”既是金山银山,亦是绿水青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摆龙村位于贵定县昌明镇猴场堡社区东北部,与都匀市毛尖镇接壤,地势较高,村内多山地林地,自然资源丰富。驻村以来,我积极协助村支“两委”开展村事务管理,积极推动村经济发展和产业项目发展。项目前期,我顶着烈日与村“两委”到贵州云华农旅有限责任公司参观调研山桐子生长种植情况、规模以及种植技术等,回村后我们便在各个网格组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向村民们讲解为什么要引进山桐子种植项目、如何种植、如何管护等相关事项,最终经过再三协调处理,我们成功说服了村民把山桐子种植项目引进了摆龙村,村民们增收致富又多了一条路。

  20xx年,粮食安全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都对粮食安全做出了相关的工作指示和安排。为了能够保障摆龙村的粮食安全,我协助村“两委”积极开展玉米大豆套种的'入户宣传工作。20xx年3月31日一大早,村委会门口早已热火朝天,大家在学习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后纷纷排队领取大豆玉米,他们边领边说“学完新技术,我准备种植4亩,2+3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是好事啊”“我准备种植5亩”“我要种9亩,我一直将土地空着,就是为了种植这个玉米大豆”,村民们热情高涨,看着大家这么积极,我也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将一袋袋玉米大豆送到村民们的手上,并再次告诉大家种植方法,在大家的满载而归中我结束了充实的一天,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看得见水”,“水”既是水资源充足,亦是驻村干部与村民们鱼水之情。

  走向基层,最基本的就是要识五谷、分六畜,敢于挽起裤脚踏进田间地头,敢于撸起袖子扛着米粟稻谷,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知晓农业信息技术知识,与村民们学在一起、干在一起。每每我进行入户走访时,“姥姥”们热情招呼“小娃崽,来我家吃饭啊”,秉承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我都婉拒了“姥姥”们的热情邀约。在基层有这样一句话,“驻村工作是否开展成功,看村民们会不会主动叫你去他家吃饭”,这意味着你的群众工作开展得好,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他们已经把你当做了一家人,我也在大家的热情邀约中逐渐有了归属感,摆龙村也成为了我的家乡。

  “留得住乡愁”,乡愁是一条无形的线,连着在外奔波的游子与故乡。

  摆龙村布依族分布较多,有极具少数民族风采的民族文化,如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四月八”、“六月六”,这些颇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是村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多少在外务工农民的乡愁,我们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宣传家乡文化,让更多的人看到家乡的风采,激励更多的青年才干热爱家乡,返乡建设家乡,推动家乡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乡村是奋斗的战场,是展示的舞台,是成长的天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一文中曾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乡村振兴离不开年轻干部的力量,年轻干部成就自我亦离不开乡村振兴的舞台。我们这一代的年轻干部应抓住乡村振兴这个机遇,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以青春之我、以奋斗之我,书写美丽乡村之画卷。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5

  原xx,现任化峪镇张开东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立足岗位、勇于奉献,发挥女同志特长,富有热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带领张开东村发展的越来越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注意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对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和重要文件,她都善于学习研究,认真领会,并注重体现到工作中,受到了领导干部和同事群众们的`一致好评。20xx年6月被中国共产党稷山县委员会授予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称号;20xx年3月被稷山县妇女联合会授予最美女性称号;20xx年6月被稷山县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甘于奉献,忘我工作。该同志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工作以来,她牢固树立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理念,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敬业爱岗,埋头苦干。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我加压,不怕艰苦,勇挑重担。

  创新思路,业绩突出。她能根据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久久为功,心无旁骛,尤其是在近三年里,下大力气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真抓实干。20xx年投资5万元硬化村东环村路,投资2万元村边绿化,投资7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0xx年投资60余万元更新人畜饮水深井一眼,累计投资70万元为全村修建灌溉渠道4500米,解决了村民吃水用水难的问题,整理村容街道加宽、水渠盖板共投资8万元;20xx年投资4万余元对村北蓄水池进行改造升级;投资1万元左右对东街变压器线路进行改造;投资4万余元完成荒山绿化补栽1500余株等,持续优化村庄生态环境。

  作风严谨,清正廉洁。她作风优良,为人正直,关心同事,团结同志,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能以身作则,为同事作出表率。能做到办事不推诿,遇难不回避,做到不贪不占,清正廉洁。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6

  我叫黄xx,198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是一名退役军人,目前担任桂平市木圭镇泓源村党支部书记。

  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泓源村积极围绕贵港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目标,坚持“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的原则,以“四级书记”抓稻虾产业发展机制为抓手,通过经营土地流转、引进龙头企业、反季节养殖等措施,推动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

  泓源村全村人口6358人,人均田地0.5亩,人多地少,土地综合效益不高,加之没有产业支撑,村民们一年四季种农田,面临着“农业单一、农民贫困、大量劳力外出务工、农田土地撂荒”的境况。面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泓源村党支部结合村情实际,抓住近年来龙虾市场火爆和贵港市、桂平市出台稻渔综合种养奖补政策的机遇,大力流转土地,大力发展稻虾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路子。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稻虾种养产业。

  泓源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党建+合作社+公司+农户”农企合作新模式,引进广西桂平市浔盛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采取提前育苗、虾苗分养的方式繁育小龙虾,发展稻虾共作面积1000亩,建成了木圭镇首个千亩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增收、股份分红等多种方式,帮扶全村3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带动周边农民“抱团”发展稻虾产业,吸纳周边60多户农民务工,每人每年增收2万余元。

  二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推动稻虾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土地流转,关键在村“两委”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政府党员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为主要成员的土地流转工作专班,实行“5+2”“白加黑”工作模式,通过召开动员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张贴告示、进屯入户宣传等方式,深入了11个自然屯900多户农户家里宣传发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有一名老党员在发放土地租金时向我说道:“我儿子也是在外地发展稻虾产业的,现在看到稻虾养殖在我们家门口发展,政策又好,政府也大力支持,他也希望回来发展稻虾产业。我们村委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走了一条好的产业发展路子啊!这不仅使我们村里面的产业得到了发展,也使我们村的农民得到增收,这才是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的好政府!”经过一个多月,完成土地流转1200余亩土地,为稻虾养殖发展夯实了基础。

  三是践行“三变”综合发展模式。

  泓源党支部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共同致富”的理念,探索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综合性发展模式,形成了人人是股东、户户当老板,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子,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在资源变资产方面,我们将集体和农民掌握的资源和土地经营权以股权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变“死资源”为“活资源”、“冷资源”为“热资源”,解决村集体有资源无资产,农民有权利无利益等问题。在资金变股金方面,我们将与公司合作所得到的土地租金进行进一步整合,集中投入到村合作社,合作社在与公司合作,量化为村集体和农户的股权,激活和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增收。在农民变股民方面,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将个人的土地资源、资金等入股到经营主体,从而获得稳定的收益回报,让他们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由“打工族”变成“主任翁”。比如,桂平市浔盛公司从村里流转土地1000亩,每亩年付租金700元。20xx年小龙虾预计亩产量最低300斤,按照每斤最低20元计算,收入600万余元;无公害水稻按种植面积800亩,亩产500斤,每担300元计算,收入120万元。除去生产成本和人员工资,预计稻虾养殖第一年就盈利200多万元。按照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占股25%计算,全村11个屯的400多个股民可以分享50余万元的“红利”。随着“三变”的实施,我们村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壮大,乡亲们的“钱袋子”将装得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幸福。

  下一步,我们泓源村将进一步发挥支部党建引领作用,依托稻虾基地,聚焦产业振兴,积极探索稻虾发展的新路子,推动稻田产业升级,促进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稻虾共作”综合种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7

  张xx,蔡村乡段家堡村村委主任,多年来明确目标、攻坚克难,认真工作履行职责,开拓创新,成效明显,村委会在群众中威信提升。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做到清正廉洁,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从小事做起,抵制各种不良作风始终坚持用一个共产党员标准对照自己的行为。

  加强学习把握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张xx作为一名村主任,时刻牢记:不学习,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行动就会脱离实践。用正确的思想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修建翻新道路,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在任期间,她深刻体会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目前我们村内的大小道路,以及通向田间的小路已经实现全部硬化。村民们的小轿车能开进家门,粮食蔬菜能装上大车。靠种田种菜的村民收入得以提高。

  修建下水道,卫生环境一手抓。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她在村里村大力整顿环境卫生,修建下水道后村里的生活污水、下雨后的积水问题得到解决,村民们不再像从前出门随手泼,村子里的道路始终保持整洁。经过几年努力,在环境卫生方面,段家堡村多次获得县领导、乡镇领导的好评,并被评为先进卫生示范村。

  翻新舞台,绿化道路,修建花园凉亭。进入新时代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村民在文化经济上的矛盾也日益增长。为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张主任和村民一道,修建花园,翻新舞台,修建凉亭。

  张主任撸起袖子和村民们一起建设自己的美丽新家园,用实际行动见证巾帼魅力。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8

  xxx,性别男,民族汉,1987年1月出生于xx省xx市,20xx年参加工作,20xx年7月入党,本科学历,就职于河北省建设投资集团秦皇岛秦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内职务为驻村第一书记(中层副职)。根据工作需要,xxx于20xx年2月至今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在脱贫攻坚时期主要荣获了20xx年度被河北省委组织部评为“河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xx年度被河北省委组织部评为“河北省优秀驻村工作队”;20xx年度被共青团河北省委评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团青建功”—“百名青年风尚人物”;20xx年度被河北省委组织部评为“河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xx年度被评为秦皇岛秦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被赤城县委评为赤城县“优秀第一书记”;20xx年被河北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扶贫脱贫进驻村工作队”;20xx年被河北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脱贫进驻村工作队”;20xx年被河北省总工会评为“河北省职工道德先进个人”。

  近年来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东沟村基本情况

  东沟村位于赤城县以北35公里,东沟村目前由3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全村耕地面积约为591亩,其中主要耕种玉米、土豆、油麦,无水浇地。东沟村地形为“两山夹一沟”,山多地少,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条件艰苦;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低,耕地少且土质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成果共享程度低;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传统的经营、养殖模式依然存在,贫困人口观念落后,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医疗条件落后,部分村民小病不能得到及时医治,久而久之,小病就变成重病,从而影响自身发展。

  全村总人口253户502人,常驻贫困户30户59人,非贫困户7户10人。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272人,20xx年整村贫困退出,20xx年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东沟村作为易地搬迁安置村,预计于20xx年10月迁入安置区。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1、协调资金建设基础设施。为了改善农村面貌和提升生活质量,解决村民迫切解决的.各项问题,20xx-2018年期间协调派出单位捐赠资金累计56万元分修缮村委会、全村路灯亮化工程、新建文化广场500平米、全村巷道硬化入户工程、全村引水入户等工程;

  2、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20xx年-20xx年期间为了能够因地制宜落地产业项目,切实提升贫困户收入,转变农户传统种植思想,也为了增强贫困户参与的积极性和种植信心,开展调研和制定参与及分配模式。协调派出单位捐助28、35万元建成春秋大棚11个占地13亩,确定了种植错季蔬菜,按捐赠大棚面积免费平均分配给参与种植贫困户,第一年的种植成本由派出单位进行帮扶,次年以后由村民们自行承担。我们积极跑办购买种子、化肥、农药,考虑到种植风险,引进架豆种植技术、聘请专家现场授课,联系销售渠道,打消群众的顾虑。最终,带动贫困户27户54人,此举不仅不耽误他们的正常外出打工和田间种地,20xx-2020年期间实现了参与贫困户每年额外增收至少3000元以上。

  3、做好桥梁纽带作用,全心全意为民办事服务。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慰问常在村贫困户,送去米面油、棉被、春联等物资,将党和政府、帮扶单位的关怀送到农户身边,增加村民幸福感。凡事村里家中有人去世,第一时间自发出钱出物进行慰问,村里老人李世亮、李春艮、李爱叶、李大义等老人去世,第一时间送去慰问金;村里老人戚文梅老人冬天突发脑梗,第一时间赶到拉往医院,及时抢救;多次帮助老人李勇前往张家口取药等等。通过真心实意服务群众,和村民们建立了真正的血脉联系。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9

  xx自20xx年3月入驻拉伯乡拖甸村委会以来,按照省、市、县关于“回头看”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四项工作”,以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为前提,以解决群众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的,与当地党员群众同学习,同工作,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了拖甸村委会帮扶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深入走访,准确掌握村情民意

  拖甸村位于拉伯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47公里。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610户,2542口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667人。

  xx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克服了高温的考验,起早贪黑、走村串户,深入农户调查摸底,访贫问计,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足迹踏遍了拖甸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159户。他还不时与村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认真记好民情日记。通过查村情和深入的走访调研,他不仅准确掌握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还清楚掌握了整个村情社貌。

  吃透政策,深入查找扶贫对象是否精准

  xx刚来,正赶上全省扶贫工作转入整改阶段,按照省、市、县关于“回头看”文件精神,先后进行了7次“回头看”。他先后参与了拖甸村委会易地搬迁工作存在问题的摸底调查、拖甸村卡外农户的摸底调查和托甸村精准扶贫动态调查等专项活动。xx与两委班子一道,及时组织广大扶贫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把握政策要点,吃透政策精神,并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六九五六”贫困退出标准,严格对标对照,逐户分析研判。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进村入户摸底调查等工作任务。

  在调查工作中,xx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脱贫目标,深入查找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扶贫对象是否精准,扶贫措施是否有效,资金管理是否严格,贫困退出是否真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一公示”的要求,逐村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对村内建档立卡户进行核实,拟定贫困户于组内,经村内评议、村内张榜公示后无异议报乡政府,确保了全村贫困户的准确性。

  摸底调查结束后,他与其他队员一道不辞辛苦,认真撰写出《宁蒗县拉伯乡托甸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调查统计表》、《托甸村回头看整改意见汇总》、《托甸村回头看统计表》《托甸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增减情况明细表》、《托甸村贫困户信息表修改》等,准确掌握了拖甸村民委员会建档立卡贫困户变动情况,着力降低错评率、漏评率,努力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从而确保了拖甸村委会“整改”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谋划项目,农牧民受益匪浅

  xx与云南省社科院驻村工作组,筹建了托甸村委会精准脱贫作战室,并以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为出发点,同村班子一道,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把跑办帮扶项目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尽最大努力争取项目资金。

  xx与他的队友们,在确保托甸村委会贫困户1万元挂联配套资金、家庭助学基金10万等足额投入外,时刻关注并落实托甸村委会三江口、布落、两家村“灌溉用水”、托甸村委会文化活动广场等工程项目推进情况。同时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更多资金帮助村民解决安装太阳能路灯及安装厕所+淋浴室+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建设。为此,xx亲自认真撰写了《安装厕所+淋浴室+太阳能热水器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安装太阳能路灯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等报告。经过xx等同志不懈的努力,云南省社科院共落实项目资金27万元,在格落、草皮甸、古鲁甸三个村组试探性地实施了太阳能路灯项目,经评估验收后进行运营,效果十分良好。在最短的`时间内办成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到,用得上的好事实事,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xx还直接参与了《托甸村精准脱贫示范村建设项目》方案的草拟工作。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掌握了拖甸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初步确定了以打造4个示范村,即民族文化生态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房屋固化工程、道路硬化工程、路灯亮化工程、庭院美化工程、环境净化工程、特色产业、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基层党建创一流工程等为主的10大惠民项目。

  艰辛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如今,拖甸村委会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发展思路明确,农村经济有了坚实的保障。走进拖甸村,一条条宽敞的路面、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一间间整齐的民房、完善的各类公益设施,俨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祥和、安康的农村新景象。

  牢记宗旨,展现人民公仆形象

  在离开昆明时,xx在他的日志中写道:说实在的,年逾五十,重新接受一项全新的工作,确实有一定的挑战性,何况是去偏僻的乡下,有那么一瞬的忐忑。但这次去的地方,却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我能拒绝吗?我拒绝得了吗?故乡时时象一只无形的手,牵绊着我的心,何况我的故乡还是那么落后、闭塞,我能为她做点什么呢!好吧,去了再说,那怕只有三分力,我会使出四分劲!就让我带着一颗诚心,一份热忱,故乡我来了!

  刚入村那天,看着从车上搬下的三套行李、洗漱用品,乡党委书记惊讶地说:“真住啊?”xx真诚地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你的村民,每月要住20天以上。”从此,一住就是5个月。作为云南省社科院派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xx首先认真思考了四个问题,一是省委为什么要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为主题的整改活动,二是下派驻村工作队到村做什么,三是驻村期满给党员群众留下什么,四是回去收获什么。xx为了回答好这四个问题,他时刻警醒自己,驻村工作队是一面旗子、一面镜子,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

  xx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教师,他深知脱贫攻坚工作事关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他毫无怨言、义不容辞地投入乡村。时刻把基层党员群众的反映做为第一信号,时刻把群众满意又不满意做为标准。他时常对身边的年轻队员说,我们工作队来村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不是来享福的,要多向老党员、老干部请教、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改造,自觉把廉洁自律贯彻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整改”工作中,xx善于宣传教育和政策落实,他不仅带头讲党课,而且在深入村组和贫困户家中时,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解释政策变动的原因及新政策要点,使群众理解支持政策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几个月的相处,老百姓把xx和他的队友当成了亲人,他们的住处也成了村办公室,一天到晚总会有老百姓来唠家常,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来和工作队商量。他感慨地说:“都说群众工作不好做,通过驻村这几个月工作经历,我看只要心里始终有老百姓,带着感情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自己人,那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回到宁蒗,回报家乡,这是本人长久以来的一个强烈愿望。在驻村期间,我一定严守扶贫工作纪律,勇于担当,勤勉工作,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完成各项扶贫攻坚工作任务,给组织和当地民众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这是xx抵达拖甸村委会后第一篇日志中的话,可也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0

  黄xx,在永宁村里有口皆碑。上一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因病去世,一下子村里没有了当家人,整个村就像一盘散沙。20xx年7月根据组织安排,任命黄xx为永宁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她带领全体党员和全体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遇事多商量,多讨论,集思广益,把村里的日常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新建了两委办公场所和村门楼,改善了办公条件和村容村貌。为了解决农业用水和生活饮水的问题,黄书记和开发办多次协商,在村北大坡打一眼深水井,更换了全村的'吃水管道并修建了一座水塔,彻底解决村民用水的问题。同时,她解决了羊群乱放的问题。多年来,有些养羊户乱放羊群致使好多庄稼被毁,她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这些农户有了一定的制约,另外,给放养户提供有偿的场地。在20xx年冬天的村委成员换届时,黄xx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她用事实和行动向村民证明自己的能力,她带领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村北大坡新栽植枣树1800多亩,积极配合在村北大坡和老龙川开通观光路。近几年来,永宁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新建的村内的大街小巷全部硬化、村主街道实现了绿化、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硬化和绿化了永宁至南阳的同村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20xx年硬化老龙川田间道路1800米,20xx年天然气入户工程基本全面完工。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1

  一、个人简介

  马xx,女,1986年9月生,汉族,邢台南宫人,中共党员,学历硕士,毕业院校上海师范大学。20xx年至20xx年任灵寿县大学生村官,现任灵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马xx在村官任职期间,切实履行村官职责,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立足灵寿特色农村资源优势,领办实体,开展品牌培育,建立产品标准,发起成立产业协会,成功申报注册“灵寿腌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着力发展了灵寿特色腌肉产业,推动腌肉产业实现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并通过订单帮扶方式,带动农民增收,示范带动作用强,对推动灵寿特色产业发展贡献突出。

  二、详细事迹

  马xx在村官任职期间,发起成立灵寿县腌肉特色产业项目,该项目采用“公司+协会+农户+合作社”的模式,按照三产融合的理念,以腌肉加工为带动,向前延伸订单帮扶与农户合作,带动农民发展生猪养殖;向后延伸发展精深加工、营销及服务业,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餐饮服务一体化经营,通过促进灵寿腌肉特色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走访调研,挖掘灵寿特色。

  灵寿是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历史悠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腌肉是灵寿地方特色名吃,声名远播,但腌肉作为地方名优特产,却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商品化、品牌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充分挖掘。马xx通过深入的走访调研,了解腌肉工艺、特色、文化,认为可以推动腌肉实现产业化发展。

  2、领办实体,立志小产品做出大产业。

  马xx在20xx年6月注册了灵寿县束修斋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公司使命和目标为“匠心小产品,做出大产业”,以灵寿腌肉为主打,围绕腌肉这一地方特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不断拓展产业多种功能,整合腌肉上下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公司在20xx年10被认定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3、注册商标,扎根品质,开展品牌培育。

  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注册了单品类商标“漫山飞猪”和全品类农产品商标“灵山寿水”、“灵灵和寿寿”。山区村民多养猪,“漫山飞猪”是山区景象的真实写照,也承载着企业的美好愿景,希望让灵寿漫山的猪飞出去,让山区的百姓富起来。通过培育腌肉品牌“漫山飞猪”,在将腌肉做深做精的基础上,进行品类延伸,打造全品类的农产品品牌“灵山寿水”、“灵灵和寿寿”,推动我县核桃、板栗、食用菌等其他特色农产品项目全面发展。并从选材、工艺等方面,设定多道质量关卡,建立产品标准,确保品质,有力的推动了腌肉产业实现品牌化、标准化。

  4、发起成立协会,成功申报注册“灵寿腌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马xx在20xx年发起成立了灵寿县腌肉协会,成功申报注册了“灵寿腌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灵寿腌肉”的地标属性,使其成为“土特产”中的精品,“灵寿腌肉”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对培育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打造地域品牌,促进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区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

  5、订单帮扶,就业带动,助农增收。

  该项目把帮助农民增收作为工作重点,采用订单帮扶的'方式,已累计与近200户农户合作,带动农民发展生猪养殖,合作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服务等融合经营,也有效促进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向加工业、养殖业、和服务业转移,累计带动人口约600人,服务人口约20xx人,提供就业岗位21人。

  6、电商+实体店,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该项目通过电商+实体,搭建营销体系。线上开通淘宝店、拼多多店、企业官方抖音账号,并开通“灵寿印象漫山飞猪”微博,通过微博打造一个灵寿腌肉信息交流地;线下开设了灵寿县城第一家腌肉实体店。以腌肉为主打,同时带动灵寿红薯、粉条、食用菌等其他特产销售,20xx年销售额突破500万。

  7、县长主推,灵寿腌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

  20xx年4月20日灵寿县《县长来了》淘宝直播活动,灵寿县委副书记、县长冯素伟携“县长天团”走进直播间,推介灵寿好物,“漫山飞猪”腌肉被选为县长直播主推产品。20xx年6月18日,共青团中央、灵寿县政府共同主办的腾讯QQ直播助农河北灵寿分场,国家发改委挂职副县长带货“漫山飞猪”腌肉,有“县长背书”的直播也让消费者对“漫山飞猪”品牌更加信赖。

  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力推进,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马xx说她将立足本职工作,持续推动灵寿特色产业发展,争取为灵寿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做出更大贡献。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2

  官成镇位于平南县城北部,距离县城15公里,辖17个行政村,人口10.8万人,行政区域面积203平方公里。20xx年,我镇财政收入4170.1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01万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6613.3万元、工业投资5453万元。20xx年,我镇获评为党建达标乡镇,八宝村获评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社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活富裕是根本。在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上,官成做了积极探索。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执行者,在几年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传统产业必须转型升级才能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引擎,二是乡村治理要出成效关键要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一、传统产业必须转型升级才能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引擎

  官成镇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种植的作物糖分足、甜度高,群众历来有种植红薯、龙眼、荔枝的传统,人称官成三宝。全镇的龙眼种植面积20272亩,年产量达8896吨,荔枝种植面积3598亩,年产量2131吨;红薯种植面积1322公顷,年产量700多吨。虽然也有龙眼干、红薯干加工,但是大多以小作坊为主,全镇的红薯干加工作坊有200多个。且因鲜果(薯)销路不畅、价格低迷,群众种植管护的意愿不高,进入了群众越不管、品质越不好、价格越不高、收入越不增、品种越老化的恶性循环。为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我镇党委政府一方面通过电商平台扩大鲜果(薯)的.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发展蜜蜂养殖,增加蜂蜜销售、采蜂蜜体验等发展项目,增加农民收入。第三是引导传统的加工作坊提档升级,重点培育三宝培强红薯专业合作社、薯大郎食品有限公司、喜乐食品等红薯干、龙眼干加工企业,引导企业引入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切实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销售量。通过三措并举,不断做大做强我们的甜蜜产业。目前,官成镇红薯干年产量达1万吨,深加工产值收入近1.6亿元,月销售额达2万多单,销售量达5万多斤,远销广东、港澳和东南亚各国,解决了本地农民4500多人就业增收问题。通过深入挖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了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成为助农增收的优势产业。

  二、乡村治理要出成效关键要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我镇通过搭建一套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立一套乡村治理规范机制、开展一系列乡村治理有效行动“三个一”举措开展乡村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这些措施中,最有效的当属结合“万名干部回故乡,带领群众建家乡”活动,组建以“老党员、老干部、新乡贤”等“二老一新”为主导的屯级理事会,由他们带动、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矛盾纠纷处理、文明乡风引导、环境卫生整治、乡村风貌提升等乡村治理中,让村民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也构建起了党建引领、干群联动、群防群治的乡村治理工作格局。20xx年,全镇完成了114个基本整治型村屯和八宝村喜地屯精品型村庄建设;在主要路口、村庄新增摄像头3500多个;全镇约70%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屯一级,调处信访积案7件;全年无较大以上信访维稳事件和安全事故发生;评比出乡风文明标杆屯46个;八宝村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乡村振兴,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责任和干部的职责所在,更需要发挥群众主体的能动性,只有他们主动参与、发挥作用,才能更顺利、更高效地推进。以上是我在参与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谢谢!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3

  韩xx,20xx年元月至今担任稷山县稷峰镇平陇村村委主任。三年多来,她不辞劳苦,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为村民谋利益,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真正起到了一名村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推动全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韩xx上任以来,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积极发展枣树,搞好农业生产,加快全村土地流转。几年来,她积极想办法谋发展,向上级领导争取资金,改善全村基础设施。硬化了村委大院,安装了健身器材,盖起了日间照料中心;对全村街道进行绿化,安装了三十余盏太阳能路灯;新建了水塔,对村里的.老旧水管进行更换;硬化了村里的主街道,目前正在修建下水道;对荒坡进行绿化,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韩xx事事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以诚带人,热心助人,以情感人。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她跑前忙后,连续几天帮忙;谁家有了困难或村民生病住院,她积极登门看望。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4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

  今天,我带大家认识一下我的家乡——桂平市南木镇联江村绿水冲屯,给大家讲讲我的乡村振兴小故事。

  绿水冲屯位于广西桂平市4A级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毗邻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村庄依山傍水、仙气缭绕,这里的空气饱含负氧离子,让人身心为之沉醉,是不可多得的休闲旅游好去处。

  小时候,我的家乡偏僻闭塞,进城返乡需要跋山涉水,先步行40分钟的山路,再坐1个小时的轮船才能到达县城,黔江是唯一的交通要道,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每天只有一趟船,中午1点从码头登船出发,第二天才有船返回,而且每次经过黔江弩滩段险滩时都有一次死里逃生,出行非常困难。父亲从小教育我们这一代:“要走出大山必须靠自己。”父亲的话一直鞭策着我成长,20xx年大学毕业后,我考上了公务员,真正地“走出”了大山。但是,我依然盼望着能有一天再“回到”大山。

  绿水冲屯,这里有养育我的热土,有我可亲可敬的乡亲,有我魂牵梦萦的乡愁。富而思源,富而思报,支持家乡发展谋振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兜兜转转,20xx年7月,根据组织部的安排,我回到了南木镇人民政府任职,组织的这份信任让我既欢喜又担忧,高兴的是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担忧的是怕做不好愧对父老乡亲。在挂点联系老家联江村的.2年多时间里,我走家串户,和父老乡亲打成一片,我时刻惦记着如何带领绿水冲人走出大山,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如何让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再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这始终是我心头的一件大事。

  20xx年,桂平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万名干部回故乡,助推群众建家乡”活动,号召乡贤们参与到建设家乡中来,回到家乡置业,支持家乡发展。我非常兴奋,这是一次改头换面的好机会,我马上把这好消息告诉村民,连续4次召开了绿水冲的户主会、理事会,谋划村庄发展事宜,在我的劝说下,乡亲们纷纷表示愿意给我一次机会,一起改造村庄。

  非成业难,而得贤难。有了父老乡亲的支持还不够,乡村振兴需要强大的外力支撑,而乡贤回归可以实现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回归。于是,我又开始寻找绿水冲在外发展的乡贤,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动员乡贤回乡出钱出力和献策,我主动带头并动员家族兄弟姐妹们捐款捐物,村民和乡贤们也跟着踊跃参加,仅3天时间就筹集到捐款捐物20万多元用于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出乎我的意料。同时,为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经过多方走访和争取,建成“一事一议”道路1.5公里,搭建了总投资80万元的村庄大桥,彻底解决了一到洪水期道路就被淹没导致群众出行难的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了学生上学途中的一大安全隐患,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同时,依托人大履职平台的优势,我多次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实地调研绿水冲屯,倾听各界人士对绿水冲未来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并形成记录,和乡亲们反复探讨,邀请了广西设计院的专家一起参与村庄的规划,深入了解村庄存在的实际问题、农民意愿、发展动力,确保乡村风貌提升建设符合村庄的实际发展要求,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不忘家乡根,回报桑梓情。大部分喝着龙潭水成长起来的绿水冲人,骨子里都有一种浓烈的乡情。未来,我将继续用情怀号召人,让乡贤回归成为家乡建设者用美景吸引人,让乡贤回归成为旅游开发者。以“旅游+康养”为特色产业,通过发挥绿水冲的自然环境特色,向山坡觅空间,将绿水冲打造成一个集康养保健、休闲娱乐、文化体验、观光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和康养旅游度假名村。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5

  郭xx,男,1993年1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20xx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xx省xx市xx镇柏林西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xx普阳钢铁集团董事长、团委书记,兼任全联冶金商会副会长、xx省节能协会会长,邯郸市政协委员、邯郸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发起人。曾荣获“xx省新时代冀青之星”“中国制造业十大领军人物”“xx省诚信企业建设优秀工作者”“xx省优秀团干部”“xx好人”“邯郸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邯郸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近年来,该同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诚实守信、矢志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响应党团组织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团员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主动开展精准扶贫

  作为一名农家子弟,郭xx热爱自己的家乡,并时刻满怀为家乡做贡献的热情,20xx年普阳钢铁集团与xx市xx镇政府签订精准扶贫合作意向书,郭xx第一时间组织各厂部室青年员工,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主动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去,和驻村扶贫干部一起到镇上24个村摸排统计,深入农户家中了解贫困群众状况,最终确定帮扶建档立卡户270户,涉及贫困群众701人;为112名70岁以下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留守老人设立了公益性岗位,每年支付工资80余万;出资22万元为19户贫困群众修葺危房;出资100万元建立了“精准扶贫基金”,对全镇失去劳动能力的“特困户”进行帮扶,解决他们的日常开销;每年出资300多万元为建档立卡之外相对贫困的边缘户补助医疗保险,进一步减轻了他们看病就医负担。发起青年志愿者“一对一”帮扶活动,每逢传统节假日,郭xx都会和青年志愿者们为困难群众发放米面油等慰问物资,各村支部书记都说:“每个贫困户都能领一大袋米、一袋面,两壶油,过节可不愁了。”

  在郭xx和他的青年志愿者队伍的热心帮扶下,20xx年xx镇24个村701名建档立卡群众全部高标准脱贫,当地群众夸赞郭xx为村里新一代年轻人的榜样!

  二、汇聚钢城青春力量,大力支持乡村治理

  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干部,身为年轻一代的企业管理者,郭xx一直想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争做工业反哺农业的典范。为了让乡亲们能够享受更加美好幸福的乡村生活,为了让村里的街道更宽敞、房子更漂亮、广场更时尚,为了让大家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20xx年郭xx积极落实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要求,一方面组织青年志愿者经常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关爱留守儿童、走访慰问困难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发展优势,大力支持本村及周边村庄的乡村治理工作。对xx镇商业街实施复古修缮,建设了便民图书室3处、党史阅览馆2处、健身广场10处、大型停车场4处、地标性文化雕塑3处;种植各类观赏花木7万多平方米,美化墙壁15余万平方米,合计出资80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千年古镇的居住环境。同时,出资1.5亿元美化了柏林村西近万亩荒山,保护了生态环境,并大力扶持发展种养殖等生态农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30余人,通过村企联合的方式,开辟了产业助农新渠道。

  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秉承着“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建幸福家园”的职责使命,郭xx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面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出资3亿多元铺设暖气管道400多公里,为周边13个村10000多户居民提供集中供暖,让农村群众温暖过冬;捐资7亿多元建设的邯郸市高等幼儿专科师范学校已经正式投运1年,源源不断为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小学输送青年教师人才,助力农村教育发展;20xx年8月,向河南郑州、xx邯郸抗洪救灾合计捐款3000万元,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此外,普阳钢铁集团近几年稳步强健的发展势头也很好地带动着周边各行各业的同步发展,大大促进了周边乡村的商务、餐饮和村镇建设的协同振兴;解决了贫困山区7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并安排下岗职工及未分配大中专毕业生900余名,安置退伍军人500余名。40多年前,普阳钢铁集团所在的xx镇,在年收入百元的家庭里,恐怕十户里难有一辆自行车。现如今,许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早就过上了住二层楼、开小轿车的小康生活。

【个人乡村振兴先进事迹】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1-20

乡村振兴的先进事迹11-22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5篇11-22

乡村振兴优秀个人先进事迹范文(通用11篇)11-19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通用5篇)11-21

乡村振兴的先进事迹(通用23篇)11-21

乡村振兴的先进事迹(通用5篇)11-21

乡村振兴的先进事迹范文(通用7篇)11-22

乡村振兴个人典型事迹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