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12 17:25:36 设计 我要投稿

英语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语教学设计15篇

英语教学设计1

  教学重点:表示颜色单词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的学习

  教学难点:1、white 一词中元音字母 i发的音不易到位,black, brown 的发音也较难,且学生不易区分。

  2、Let’s do部分的指令语,听懂、会做即可。

  教具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个用硬纸壳制作的颜色转盘,和用硬纸壳制作的小雨伞。

  2 教师准备有颜色的纸板制作的指令牌。

  3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一套水彩笔或蜡笔。

  4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

  5 教师准备配套教材的录音带。

  6 教师准备一个小球。

  教学过程

  1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师生相互问候

  T: 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S: 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teacher。

  T: How are you?

  S: Very well, thanks。

  (2)游戏:接力问候赛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小球,建议道:Let’s play a game。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赞成别人提议的感叹语Great!教师将球抛给一名学生说: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How are you? 接球的学生回答:Fine, thank you。。 之后,由第一个学生抛球并问: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How are you? 第二个接球的学生回答内容与第一个学生不能相同,如:Very well, thanks。 。以此类推,直到不同的答语说完为止,再进行一轮。回答不上来的学生没权力投球。

  (3)教师建议:T: Let’s sing a song。 S: Great。

  师生同唱歌曲 “Teddy Bear” ,边唱边做动作。

  (4)游戏: 猜颜色

  让一个学生手中藏一种颜色的图片,上前主持游戏,请其他同学猜颜色。学生们众说纷纭, 颜色词练习。猜对的学生给与奖励并由他负责主持下一轮游戏。(颜色以学过的为主blue, green, yellow, red, purple)

  2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在猜颜色游戏中,教师有意在最后出示一个学生没学过的颜色,引出新单词的教学。如:white ,教师在出示白彩笔之后带读white ,学生跟读。white 一词中元音字母 i发的音不易到位,教师要提示学生张开口,发好音。

  (2)教师让学生拿出蜡笔和水彩笔,学习black, brown, pink, orange 。方法:教师举起粉色水彩笔或蜡笔说:Pink, pink, this is pink。 边说边举,边听边看,训练学生手、脑、口、心、眼协调统一的能力。注意 black, brown 的发音,适当提示,切忌盲目纠音。

  (3)利用颜色卡片,教师再次带读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 ,提示 white, black, brown 的发音。

  (4)学生听Let’s learn 的录音,指着书上的图跟读。边说边指,边听边看,也训练了学生手、脑、口、心、眼协调统一的能力。

  (5)游戏 BINGO

  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9种颜色的蜡笔,按三行三列的方法摆在桌面上,教师任意说颜色,学生如果听到教师说到自己所摆的蜡笔的颜色,则在蜡笔上放一小张纸片,当摆出的纸片,有三个成为一条线时说:BINGO ,为游戏的胜利者,教师可发小奖品。

  3 趣味操练 (Practice)

  (1)认读所学颜色的卡片 blue, green, yellow, red, purple,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

  (2)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一个用硬纸壳制作的颜色转盘,和用硬纸壳制作的小雨伞。边说英语边在上面涂颜色,制作好后将雨伞和陀螺转动,说说看到的颜色。

  (3)让学生听Let’s do部分的录音,根据录音做动作,说到颜色时就手中举起蜡笔,左右会懂。

  (4)教师举起准备好的指令牌,让学生说指令牌的颜色,教师说指令,学生做动作。如:教师举白色牌子时,学生说:White, white , 教师说:Stand up。 学生做起立的动作。

  4 课堂评价 (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5 部分的练习。

  5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让学生动手用所学颜色画把雨伞或做个陀螺。并让学生将所做的物品转动起来,说说所看 的颜色。这时,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做事情、说英语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时Lets learn 部分学习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等颜色单词。热身、复习环节,主要复习所学的各种问候语和颜色单词。呈现新课时,教师接着第一环节中猜颜色的游戏,有意在最后出示一个学生没学过的颜色,从而引出新颜色单词的教学。教学新知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蜡笔和水彩笔,学习black, brown, pink, orange。再利用颜色卡片,教师带读单词,同时要提示 white, black, brown等的发音。BINGO游戏可复习所学的全部颜色单词。在学生基本掌握新单词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用所学颜色画把雨伞或做个陀螺。最后,教师让学生将所做的物品转动起来,说说所看到的颜色。通过此种活动形式,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做事情、说英语

  探究活动

  1。仔细观看下面的图。

  2。然后在表格中勾出各种东西对应的颜色。

  3。结合选择的颜色,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每种东西是什么颜色。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最后在全班评出表现优秀的前三名。

英语教学设计2

  一、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属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应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从而使学生获得必须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以前学生未开设外语课,对外语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对此教师要谨慎对待,并注意培养其兴趣,不要挫伤其积极性。小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注意照顾大多数学生。

  二、教材分析

  一册教材共同分为11个模块,内含一个期末分析模块。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一般,第一单元呈现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提供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谣和小诗。歌谣和小诗的学习目的有三,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二是提高学生发音准确性,三是通过这些英语国家儿童所熟知的歌谣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不常用单词不要求掌握。希望学生结合语用和语词的基本语义,逐步获得最基本的运用英语的能力。课文呈现了一些新的语法内容,但不要求讲解,更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要求初步运用这些语句。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使学生:

  1.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2.能运用英语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情景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初步交际,如问候他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消息。

  3.能参加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的日常课堂教学和生活游戏,及其它课内外活动。

  4.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能读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进行口头描述,唱一些英语歌曲,背一些小诗和歌谣。

  5.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和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更多知识的求知欲。

  6.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礼貌策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7.乐于了解英语国家儿童的兴趣爱好,以及外国人的一般风俗习惯。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2.在课堂上尽量的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

  3.合理确定教学要求。不要求学生自由地说出课文所有内容,甚至不要求能自由地朗读课文。

  4.纠正控制性错误,不纠正非控制性错误。

  5.多表扬多鼓励。

  6.利用录音带、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图等。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 Module 1Greetings

  第二周 Module 2Introductions

  第三周 Module 3Classroom

  第四周 Module 4Colours

  第五周 Module 5Numbers 1-12

  第六周 Rest

  第七周 Module 6School

  第八周 Middle Review

  第九周 Middle Review

  第十周 Mid-term examination

  第十一周 Module 7Birthday

  第十二周 Module 8Friends

  第十三周 Module 9Family

  第十四周 Module 10 Body

  第十五周 Story Time

  第十六周 Review Module

  第十七周 Final examination

  12月以前完成全册教学任务。

  新标准外研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Module 1

  Unit 1 I’m Sam

  准备导入:

  1.教师在走进教室时热情地向同学们打招呼说:Hello或Hi.与近处的同学握手,向远处的同学挥手。表扬那些用英语向师打招呼的同学说:Very good!Well done!或Clever boy/girl!

  2.用英语告诉学生本人名字,说:I’m Mr Chen.并将名字写在黑板上。

  活动1:听音指图

  1.打开并举起书,让学生看到练习。指着各幅图用中文问学生图中的情景(校园中Sam,Daming,Amy和Lingling在介绍他们自己;在离开学校时,他们互相道别)。问他们认为图片上的孩子来自哪里?他们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每幅图上的孩子在说什么?

  2.放录音或读对话。学生看书听录音。放录音时教师要举起书指着图上说相应话语的人物。再放录音,要求学生们指着相应的说话的人物。

  活动2:听音说话

  1. 读出前两幅图的对话,要求学生跟读。

  2. 向学生解释老师将以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身份来介绍自己。每次老师说:Hello,I’m …(人物的姓名),他们要回答:Hello,…(同一人物的姓名)。

  举例:

  老师: Hello, I’m Lingling.

  学生: Hello, Lingling.

  3.用Sam和Amy做更多的例子。每个名字练习多次。

  4.告诉学生老师要点名让一些学生做自我介绍。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句型结构。 老师:指向一个学生

  学生: Hello, I’m Mr Chen.

  全班: Hello, Mr Chen.

  5.向学生说明Hi和Hello是一样的。重复这一活动,用Hi代替Hello,读出剩下的对话,每句都要停顿,让学生跟读。向学生说明Goodbye和Bye-bye是一样的。

  活动3:向同学问候及道别

  1.让学生们看书。告诉他们老师是A,他们是B。老师将会说:“Hello, class.”他

  们必须说:“Hi, Mr Chen”。用Goodbye做同样的练习。和学生单独做练习。

  举例:

  老师: Hi, Sam.

  学生: Hello, Mr Chen.

  老师: Byebye, Kim.

  学生:Goodbye, Mr Chen.

  2.要求学生向身边的人说“Hello”和“Goodbye”。让他们参照书中的例子。一个学生做A另一个做B。当他门说“Hello”时,必须握手,当他们说“Goodbye”时,必须互相挥手。和学生做一些例子。要求他们介绍自己,至少向班上四个同学说“Good-bye.”

  补充活动1:

  1.把四个生词写在黑板上: Hello,Hi,Goodbye,Bye-bye。

  2.读出这些词,要求学生跟读。

  3.要求学生从中选出一个单词,记住它。

  4.点名,让他们说出选的词。其他学生要说出相同意思的另一个词。

  举例:

  S1: Hi.

  全班: Hello.

  补充活动2:

  1.在纸上分别写出Hello,Hi,Goodbye,Bye-bye。

  2.将这些纸片放在教室的不同地方。告诉学生老师要读出单词,学生要指着并大声读出相应的单词。

  举例:

  老师:Hi.

  学生:(指着写有“Hi”的纸片)Hi.

  3.告诉学生老师读出单词,他们要说出相同意思的另一个词。

  举例:

  老师: Hi.

  学生: Hello.

英语教学设计3

  一、本学期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将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学情简析:

  共有二个教学班,学生人数146人,其中男生86人,女生60人。通过一年半的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而自暴自弃,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

  另外,所教班的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三、教材简析:

  全书共有12个单元。本教材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间接引语、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反意疑问句)等。同时每个单元后都提供了一篇阅读文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四、教学总体目标

  1、学生应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能听懂教师对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能参与讨论

  3、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4、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

  5、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五、教学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研专题及作法

  (1)教研专题:关于学困生的评价倾斜模式

  据研究表明,人类学习语言的能力因人而异,差别是正常的。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但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一样,都按同一个模式去发展,而是要开发学生不同的潜能,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长期以来的评价用的是同一把尺子,导致了部分学生止步不前,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心理,课堂上学习的兴趣不浓。针对这种情况,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以倾斜式评价促进他们的发展。

  (2)具体做法

  1、让胆小的学生参加小组活动,让他们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放松心情,学会与他人的沟通,加强与他人的合作。教师根据他们参与的认真态度,设立参与奖。

  2、每月先让学生写出书面的自评(评价包括各个方面,如:书写,单词、句型的掌握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等),主要写出与上月相比进步的地方和本月的奋斗方向,教师根据情况设立进步奖。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把学生的进步告诉家长。

  4、以语言评价为主,对学生进行对话式的交流。

  七、教学进度安排

  根据学校行事例自己排。

  八、辅优补差安排

  (1)目的

  1、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英语教学设计4

  设计意图:

  顺应孩子的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摆弄,激发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开口说英语。我设计了这个英文活动,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自然宽松的情境,让幼儿在说说、做做、玩玩、想想、唱唱中快乐的学习英文,学习他们喜欢的英文。站出品

  活动目标:

  1、了解并且掌握日常生活中的英语短语。

  2、能用自然清楚的'语言描述关于生活习惯的经验。

  3、灌输幼儿能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

  活动准备:

  1、教学视频和ppt。

  2、游戏卡片。

  3、生活用品,毛巾,牙刷,梳子,脸盆。

  活动重点:

  了解生活习惯中的英语表达方式。

  活动难点:

  如何自我表达并能很好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分析:

  小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做那些事情,那么这些事情用英文该如何表达呢?而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是自己做的,还是有家长帮助呢?使幼儿不仅在学习了英文表达方式以后,还能更好的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并且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热身环节,与幼儿热情的打招呼并问候。

  2、带领幼儿一起做英文律动。

  二、展开

  1、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在来幼儿园之前,都会做那些事情啊?幼儿自由发言

  2、看《I can do it》视频,带着任务去寻找答案,小松鼠cindy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分组任务,四个小组分别有四个问题,当看完视频以后分组回答。

  师:孩子们,今天啊,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请你们认真地去发现cindy都做了哪几件事情,好吗?(播放视频)站出品

  播放视频并依次提问,并应引出四个重点短语;

  (1)brush my teeth (重音 br th)

  (2)wash my face (重音w f ce)

  (3)comb my hair (重音 com h air)

  (4)dry my hands (重音 dr ands)

  小结:小松鼠做了这几件事情,引出重点,并且正音,领读

  3、播放ppt,让幼儿更直观的看到短语和配图操练游戏,大小声。

  4、游戏,I say you do (操练)

  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生活用品拿出,将幼儿分为四组。每两组一轮,当教师说短语时,请幼儿利用面前的物品,表现出短语内容;

  增加难度,在预先准备的小盒子中,抽取两张短语卡片,卡片类型为出行方式(第三单元内容)和生活习惯(第四单元内容)。本环节不仅复习上一单元短语,并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5.巩固操练。Hold hands make a circle ,跟随歌曲,I can do it .做动作,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

  三、结束

  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你们看,小松鼠可以做那么多事情你可以做吗?那你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加油。

  Ok , class is over .see you

  活动反思:

  通过游戏活动,能主动与老师交流,共同游戏。游戏教学有利于化解缺失语言环境的障碍,降低英语教学的难度,幼儿轻轻松松地学英语,学习的乐趣不言而喻。

英语教学设计5

  《Apple and Bear》

  教学目标

  让小朋友学会字母AB 及代表单词(Apple and Bear ),并能在早上用"good morning。""good morning, teacher。"向家人、朋友及老师打招呼。

  教学准备

  单词卡人手一份,教师范画,幼儿用书, VCD,磁带。

  教学过程

  1。 让幼儿先听音乐做一个热身运动(good morning)。

  2。 教师向幼儿问好:good morning everyboday

  教师向幼儿介绍我是美乐迪老师

  (I am Melody)

  教幼儿齐声向老师问好

  (good morning Melody)

  小朋友们也可以用good morning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问好,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OK

  3。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们认识以A 和B 开头的单词 。先听磁带

 请看,这是字母A,请跟我读。以字母A开头的单词----(出示卡片apple), le on to me。请跟我读a le。出示字母B,以字母B开头的'单词-----(出示卡片bear)。Le on to me。 请跟我读Bear。小朋友们都认识这两个单词了,下面老师和小朋友们做个游戏,

  when I say apple

  you say apple

  when I say bear

  you say bear.OK

  (当我说苹果的时候,你就跟着说苹果。)

  (当我说熊的时候 ,你就跟着说熊)。

  游戏做得很好,让小朋友们自己表扬一下自己。

  Very very good。

  游戏继续进行:

  when I say apple,

  you say apple。

  When I say bear,

  You stop.OK

  (当我说苹果的时候,你们就跟着说苹果。)

  (当我说熊的时候,你们就闭上嘴。)

  游戏做得很好,小朋友们自己表扬一下自己,

  very very good,

  very very wonderful,

  very very cool.

  4。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好,下面我们看着碟子、听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

  律动《good morning》。

英语教学设计6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从上个学期的情况来看在英语学习上掌握较好,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层次上很均匀,英语学习兴趣很高,口语朗读上较为扎实。四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所以我们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供小学四年级下学期使用的。全书共分10个模块,内含一个期末复习模块。每一个模块分为两个单元。一般情况下,第一单元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或小诗。歌谣或小诗的学习,目的有三: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二是提高发音的正确性;三是通过这些英语国家儿童所熟知的歌谣,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其中的一些不常用的单词,不要求学生在歌谣之外学会使用。在本册中,我们将学习星期的表达方法,谈论有关郊游的情况,初步了解有关伦敦和美国的基础知识;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表达能力,如何谈论将来发生的事情;我们还将学习如何描述过去的动作与状态,特别是如何在讲故事的进修讲述过去的动作与状态。

  三、教学目标

  1、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书写的习惯;

  2、发音准确、朗读流利,准确掌握书中的重点内容;

  3、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用语的交流,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写作;

  4、强调语言运用。本教材体现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采用"全身动作反应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

  5、突出兴趣激发。教学形式多样化,其中包括对话、歌谣、小诗、绕口令、游戏、任务、绘画等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提高课堂效率。

  (2)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3)发音清楚,语调正确,书写工整。

  2.难点:使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面提高英语成绩。

  五、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认真备好每节课,精心设计教案。及时反馈课堂中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课堂的有效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肯定他们的进步,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朗读和书写的好习惯。

  3、创新运用各种不同英语教学法来辅助教学,如:情景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和TPR全身反应法,并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4、创设英语情景和环境,使学生们在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里习得“第二语言”。做到“生活中有英语,英语中有生活”。

  5、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帮助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提升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6、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手、脑、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习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结合。通过大量地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地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地基础,开展学生简单的日常用语交流活动。

  7、利用教育资源及多媒体的辅助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英语歌及chant,教学小故事,情境创设等,初步尝试课本剧的表演,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8、在开学时,对个别的家长进行交谈,要求他们督促自己的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及时与他们关注孩子的表现。

英语教学设计7

  本假期我学习了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新课标,感觉收获颇多。我对本次学习的最大的体会是: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摒弃了过去的教学大纲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的落后观念。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现代课程价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既要从事教学活动,又要从事教育活动。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以学习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小学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教法更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的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三、创设情景

  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四、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应该都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不要变成教师满堂灌的知识课,不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从这种认识出发,“活动”就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天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只有在活动中儿童才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会巩固学习兴趣。

  二、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指导小学生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强调师生互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

  三、是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

  尊重个体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尊重个体差异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要认识到我们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另一层含义是我们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差异的孩子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获

  学生的知识结构在不断更新,驾驭英语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掌握的词汇在不断扩充,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只有通过对新教材的学习,迎接新理念新考验新挑战,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课堂实践中,努力落实新课标,善于钻研,才能驾驭教材,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英语教学设计8

  最近听了xxx老师的有关听说读写的讲座,颇受启发,以下是我的学习感受。

  1.听

  学生学习英语从"听"开始。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相当重要的。在听磁带跟读时,要鼓励他们积极模仿磁带中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不要只满足于听到了录音内容。在老师布置活动任务时要学生听清听懂听得完整。听后指导学生说说文本内容,再克引导学生阅读听力稿,深层次的理解文本信息。

  2.说

  学生开口说,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初中英语教材所选内容多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自始至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而不懈努力。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紧张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学会宽容,不能有错必纠。对一些语言能力稍逊色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课内课外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读

  学生阅读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理解能力,是学习英语知识、积累英语词汇、熟悉英语表达习惯的重要途径。对于初中英语来说,应注重朗读的训练及朗读习惯的养成。朗读英语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的重要途径。听说在前,阅读在后。朗读有助于学生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也是对说的能力的强化。做好阅读前的`必要铺垫和激发兴趣工作。老师可以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来历,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或者通过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猜测生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环节的缺少会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学生平时阅读英语文章,报刊杂志以及各级各类考题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务必要做到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章,不要逐词阅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阅读结束后,老师可以对重难点进行精讲,可以组织适当的口语和笔头训练,引导学生背诵几个好句子,有能力的同学要求复述文章(选择有价值的文章复述,否则只是增加学生负担)。

  4.写

  写作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安排写作内容力求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同时写作时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每课必写---比如写几句关于文本信息的话或者用所学词造句等。

  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教学不是独立分隔开的,而是有机的进行组合,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是每节课侧重点不同。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计好各项活动,从综合层面上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各项能力。

英语教学设计9

  【摘 要】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它以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可以采取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地、科学地考察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关键词】英语;教学;成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深入,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设计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在教学中,认真备课,充分利用好教材、教学手段,搞好课堂活动等可以很轻松自然地搞活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升教师自身的有效发展,做好课后总结工作,促使初中的英语教学更加有成效性。

  1. 有效备课做好准备

  随着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担负的神圣使命。教师对于新课程的重视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对新课程的重视度将最终决定着新课程实施是否成功,以及素质教育推进的深度 。

  当然,备课不等同于写教案,备课是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逐渐成长的过程,而教案只是教学提要,是教师在上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备课还包括教案之外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知识储备以及积累的教学经验对课堂做出的准备。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备课模式都离不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在备课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活用教学方法、适用教学手段、精炼教学语言、精心设计问题等多种方法多方面进行有效备课。同时,各教师之间备课要做到资源共享,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2. 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④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入、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则学得轻松有趣,学得灵活,学得好;教学不得当,学生则学得吃力,学得枯燥,甚至厌学,最终导致弃学。

  3. 有效教学评价策略

  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同时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在批改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英语新课程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它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其他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它以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可以采取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地、科学地考察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4. 有效的教师策略

  更新关于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的观念和认识语言学习的体验性、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不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且有效的学习策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大量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更新教师角色,教师不能停留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它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加上既有可操作性又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语言学习任务,并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景,通过广泛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5. 做好课后总结工作,深刻反思

  课后,教师要主动地进行该课的自我反思,在备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哪些问题进行更深化,如对动词的理解,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反思找出在课堂设计和课堂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并认真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在这堂课中是否得到了应有的知识摄取。在反思的过程中要全面细致,做好书面记录和总结,对课堂设计的活动获得的效果进行认真的分析。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找个别同学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满意程度,也需要以作业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检测了解,这样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调整。

英语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 掌握字母Jj---Nn的准确认读及正确书写。

  2. 能正确认读Jj---Nn的相关词汇。

  3. 运用所学字母能准确拼读单词。

  教学重点:

  1.字母Jj---Nn的认读及书写。

  2. 相关词汇的认读。

  教学难点:

  1. 单词kite和money发音。

  2. 字母Jj 和 Gg的读音区别。

  3. 字母L l手写体和印刷体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唱字母歌(sing ABC song )

  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引入到英语课堂中来。

  (二)学新词(to learn new words)

  1. 用动画的方式出现新词吉普车。问:What’s this? It’s a jeep. 领读几遍。

  2.用半遮掩的方式出现新词柠檬。问:What color? What’s this?

  3. 用实物出现新词---袋鼠。

  4. 学生齐读数遍后,通过听并找卡片的活动巩固单词。 用多种方式呈现单词,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字母教学

  1. 认读字母 通过出示字母卡片,领读数遍后,用“找朋友”的游戏巩固字母大小写。既:老师把所学字母卡片的大小写分别发给学生,在听到教师“let’s go”的指令下,学生快速跑到前面并找到自己相应的大小写字母站好。

  2. 融会贯通 当学生找好相应的大小写字母并站好后,坐在位子上的学生一齐问: “What’s your name ?拿着卡片的学生答:My name is Jj /Kk/Ll……(本 册书 第一单元的重点句)。

  教师任意指着一个字母问:Who’s this/that?

  学生答:This is Jj/Kk...(本 单元重点句)

  把所学句型应用到字母教学中来,既为枯燥的字母教学创设了语言环境, 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灵活性,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得到了具体的应用。

  3.字母顺序 单个认读字母后,要把字母放回字母表中,让学生清楚每个字母在字母表 中的位置。先一起背诵字母Aa--Nn。

  然后全班同学逐个字母背诵,背对一个字母的同学给本组加一分,小组得分高者为胜者。当学生对字母顺序已基本掌握后,用“接龙”的游戏加以巩固。

  既:一个人任意说出一个字母,另一个人就从这个字母背出下面的字母。这样既把这节课所学的字母复习了,同时又让前面所学的字母得到了复现。

  4.区别字母Gg和Jj 这两个字母的发音极易混淆,因为汉语拼音的干扰,学生总把英语中的J j与拼音中的Jj当成一个发音,因此总读错。

  为此,我用语音归类的方法来区别。(只限于所学的字母)

  Aa Hh Kk Jj Bb Cc Dd Ee Gg Ff Ll Mm Nn 让学生大声读出每个字母,体会到它们含有相同的'读音。然后用语音判断 的方法进行巩固。

  即:教师任意拿出两个字母卡片,让学生用手表示出√或×,在做题时,提醒学生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能依靠别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5.书写指导 注意印刷体与书写体的区别。

  6.游戏 (单词lemon)

  这个单词共有五个字母,教师让五个学生站到前面 来,每人手里拿着一张这个单词的字母卡片,按单词拼写顺序站好,教师读到哪个字母时,持卡片的人就跳一下,当教师读到这个词时,这个词的所有字母就都跳一下。

  时间充裕就可以多练几个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为字母教学,字母的学习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字母教学时,首先通过正确认读字母及他们的大小写,然后运用所学句型及本课重点句型来巩固新字母。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当逐个认识字母后,又通过背诵比赛和接龙游戏来进行字母顺序的强化。 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字母Gg和Jj的发音易混淆,又通过语音归类及语音判断来区别和强调。在指导书写后又利用“叫号”的活动巩固字母及单词。

  从整节课来看,活动贯穿始终,这是因为低年级年龄特点所致。学习知识 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重要。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宗旨就是学习=快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并不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更不会用多做题等方式惩罚孩子。

  那么,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可怕,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那才是我们教师真正所急的。这节课通过活动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和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枯燥的字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英语教学设计1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 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 黄巧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形成英语教学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planning)。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众多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学校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教师有心,同样可以进行朴素却生动的.有效的教学设计;一个教师的基本功的精湛同样是成就教学精彩的基本元素,如清爽明了的简笔画和教师动听的歌喉也能使教学充满诗意,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并提升语言能力。

  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它不是教师完全预设的。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时,应认真思考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观念层面:是否充分领会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要素。

  内容层面:教学设计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情景和学习路径。

  操作层面:是否将学习空间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应充分重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学会主动把自己当成“鱼”,只有这样学会了“换位思考”,能够预想“鱼”的各种感受,才会在观念上和方法上得到自我提升,也才会真正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以下几点英语教学设计的技巧,或许对我们的教学有帮助,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 因材设计 所谓因材设计,就是能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环节,确立教学的重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这个重点来安排教学活动,让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既精彩又有实效。

  二、 因人设计 由于学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底子不一,接受能力也不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各个学生,设计出多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各展其长。我觉得,在作业设计方面尤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让作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层,设计面向成绩较差学生的基础题;第二层,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巩固题;第三层,设计面向“尖子生”的创新题。

  三、 因难设计 小学生学习英语最怕“难学”,而教师最担心“难教”。在“难”字解决之后,教学中的其他问题马上会迎刃而解。因此,在英语教学设计中,难点的处理尤为重要。处理得当,有事半功倍之效. 以上简短的语言其实不足以全面概括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要做到教学设计的科学,全面,还需要我们去多多的亲身实践。

英语教学设计12

  课题: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教材分析: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而英语知识意味着记忆的不断重复性,那么把学生抓在手中让他们跟着学,有兴趣学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设计精致、完美,行之有效,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求,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下面是我对我们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对如何将《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作如下探讨。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熟识新伙伴,同时引导学生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学习一些新词汇,掌握一些重点句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一、教学目标:

  1、重点词汇: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2、重点句式:How do you make? ?

  First? , than? ,next? , finally?.

  3、语法知识: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

  how many + 可数名词

  二、能力目标:学生学会熟练制作奶昔,并且能够用英语解说制作的步骤。

  三、教具:多媒体 搅拌器 几个塑料杯 六个香蕉 两杯牛奶 一大杯做好的香蕉奶昔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先微笑询问全班同学:What drink do you like?待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喜好时,举着备好的奶昔边说:Here is some banana milk shake. Would

  you like some?学生抢着回答yes时,把准备好的奶昔分给他们(部分学生自带有杯子)品尝。之后问:Do you know how to make this milk shake?(有学生回答no),并宣布:现在我们来制作这种香蕉奶昔。

  二、教学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1、播放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说出制作奶昔所需工具和物品(必要教师时帮助补充)。顺势学习搅拌器(biender)这个单词。

  2、播放制作香蕉奶昔全过程,结合学习关键词汇: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3、listening. 要求学生把制作香蕉奶昔的顺序标在书本1b的横线上。

  4、教师制作奶昔。边演示边解说(in English)

  5、pairwork 学生两人一组,操练如何制作香蕉奶昔。

  三、学生动手制作香蕉奶昔。

  分别请两位同学(自愿)到讲台上演示制作香蕉奶昔。要求按步骤用英语解说(如有误,教师纠正)然后连同老师做的奶昔一起分给同学们品尝。(充分肯定表扬上来制作奶昔的同学)

  四、Listening

  1、学生听、并完成2a、2b。

  2、小结how much与how many的区别和用法:

  how much+不可数名词

  how many+可数名词

  巩固这两词汇的用法,在黑板板书:

  how much、how many

  What do you want?

  apples does she have?

  birds can we see?

  chacolate did he eat

  要求学生完成句子?

  五、教学拓展

  两人一组,就某种水果奶昔或水果色拉如何制作进行讨论、操练。然后请一、两组同学站起来表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Summary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七、Homework作业

  1、默写本课重点词汇、短语。

  2、用英语写出制作某饮料或食品的步骤。

  教学反思

  1、巧妙导入。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质课,不但要求教师潜心备课,熟悉教材、了解教材,而且要求教师优化课堂,增强趣味性,最大限度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把注意力放到课堂上来。这得靠教师巧妙构思,设计合情合理的导入方式。这节课从教师随口询问学生喜欢什么饮料到分别给学生品尝香蕉奶昔,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神经,一下把他们吸引住了,连后进生也跃跃试试,积极配合。本节课做到了这一点,从学生的反应看,这种导入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2、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灵活的教,也应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课堂中避免了以往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这一模式。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香蕉奶昔,品尝奶昔,增强了学习趣味性,引发学生思考、记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学到知识同时亦学得开心、有趣。

  3、创造性教学。学习,不但要学习前人的丰富经念,牢记掌握固有知识,还要学会灵活应用,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在本课堂,大胆进行教学拓展。在学生学会制作、描述制作奶昔之后。设计让学生充分使用发散思维,想象制作其他奶昔或食品的方法。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努力,不但学会了制作香蕉奶昔,也探讨到了制作其他食品的方法。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4、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发现归纳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但要跟随教师学习,也应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归纳总结,自己得出结论。所学的知识才印象深刻,牢固掌握。把别人的知识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经验。我在处理how much与how many的区别用法时疏忽了这点,没有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出来,而是直接告诉他们,然后通过几个简单练习来巩固。使得学生记忆机械,呆板。效果也欠佳。

  5、掌控课堂,灵活教学。灵活过渡,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取舍,游刃有余是每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我在上课时完全按照备好的课按部就班,觉得每一步骤都很重要,不可少。时间不多时还继续按原来的思路授课,以至到最后超时。操作过于呆板,不够灵活机智,影响到教学质量。

  6、平等原则。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初中生对这要求体现得尤其强烈。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细节,也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联想。甚至引发他们的情绪,使自信心受到打击。课堂中把给忽略了这部分。体现在让学生到讲台来示范做奶昔时,不少学生高高举起手,都希望自己能去试试。结果,我叫上来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令那些“后进生”极其失望。甚至有个别学生露出不屑的神色。这点非常欠考虑。备课时没有想到应该让一个优秀生,一个后进生来表演,从而体现出教师对各个学生一视同仁的原则。以后应该多考虑学生个体、心理以及年龄等各因素。

  通过这一节课,我对如何备好课,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了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的真正含义。

英语教学设计13

  第一次课:设计与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英语的运用能力,教师设计了专门的教学环节。

  话题导入与语言“热身”部分

  执教教师通过演示自己假期泥林风景区之行的照片以及师生的语言互动来导入假期旅游的话题,并通过学生对一次旅游经历的讲述进行英语的运用与实践。从师生互动的效果来看,学生的回答信息量很有限,“热身”环节并没有“热”起来;从学生的讲述质量来看,英语运用的整体水平不高。

  分析与诊断:教师本身语言表达的信息量不够,示范的叙述不到位;教师的提问方式过于单一,致使学生语言发挥的空间受到限制;教师对课堂上有意义的生成关注不够,致使学生表达的内驱力和成就感不足。

  建议与改进:教师充实假期泥林风景区之旅的内容,讲述一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或插曲,引发学生对假期旅游话题的兴趣,同时给学生的英语语言实践作好铺垫。教师的提问采用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结合或以追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挖掘更多的信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互动过程出现的一些关键词或实用的短语及句型及时在板书中呈现;对于学生比较好的回答也可以及时转述。

  想象作文与现场指导部分

  执教教师通过自己想象的月球之旅作为原型,并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作文的构思“支架”,从而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描述理想的假期之旅。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英语语言实践运用的“成果”来看,想象没有展开,作文也多以句子的拼凑为主。

  分析与诊断:教师自己想象的月球之旅根现实的泥林风景区之行混同在一起叙述,出现得比较突兀,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教师的想象力没有充分展现,减弱了想象旅游这个话题本身的吸引力。教师提供的想象作文构思支架,以具体问题来表示想象作文可以涉及的内容,容易导致学生针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

  建议与改进:教师可以充实月球之旅的描述,增加一些有趣的细节,使想象之旅更加令人神往,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想象作文的构思支架尝试用关键词表述的形式替代原来以具体问题呈现的方式,并提示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方面展开叙述,给学生留有想象的余地和空间。

  第二次课:改进与充实

  第二次研究课,主要是针对第一次研究课上,师生语言互动不充分和学生想象作文质量不高的问题进行教学再设计后的实践改进。

  执教教师在个人叙述以及学生的叙述过程中比较好地注意到了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在预设的问题没有从学生那里得到积极的回应之时,教师注意变换问题的方式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来修正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出现了精彩的生成。在想象作文的构思支架上,执教教师采取了关键词提示的呈现方式,并特意留下一些空白的选择,让学生灵活添加。但是,就学生的作文整体质量而言,英语语言实践运用的能力提高和改进不明显。学生的想象在自由驰骋,但落实到用语言来表达的实践环节仍表现乏力。

  分析与诊断:从课堂观察来看,导致学生“想象力提升与语言表达脱节”或学生习作不精彩的原因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教师在示范叙述的过程中“节外生枝”,容易让学生在想象作文中也游离中心话题。教师在想象作文的现场指导过程中,注意到了把作文的要领用到指导修改的环节之中,但是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纠正句子语法错误的层次。

  建议与改进:想象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想象力的发挥和英语的'实践运用两方面都能有所进步,因此,教师在注重精彩示范的同时,要加大指导的力度,不仅要使学生的想象作文语言正确,还要追求前后意思连贯和符合逻辑,因此,在进一步的改进课上,应突出表现和强调。

  第三次课:改进与提升

  本次研究课执教教师,主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想象作文的现场指导,学生的习作表现出了明显进步和提高。

  学生在英语实践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性和较强的自我表现意识。学生的想象作文比较精彩,教师现场指导想象作文的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分析与总结: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使学生畅所欲言,营造了想象的氛围。小组代表的全班汇报既是分享,也是对合作结果的检验,保证了质量。学生站在教师的位置上批改同学的作业,有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对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种促进和提高。教师结合学生的习作进行的现场评改,有理有据,真实而有实效,升华了想象作文教学的主题。学生在教师修改示范的指导下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再度加工,有助于作文出现新亮点。

  经过三轮课的不断改进和探索,研究小组认为,要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同时又要使学生能够逐步用规范的并代有文采的英语来进行表达,教师从教学的设计到过程的实施再到教学的反馈应当充分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的落实:贴切的话题选择、充分的语言铺垫、积极的问题引导、精彩的原形示范、开放的构思支架与全面的反馈平改。

英语教学设计14

  准备导人:

  1、教授下列单词:bag,pen,book和pencil.拿起每件物品,说出单词让学生重复。然后指着物品让学生说单词。

  2、在教室里边走边拿着一件东西说:What’s this?当学生回答:It’s a …..后,再问:“what colour is it?”(注意,学生们不一定要会问这个问题。)这时学生应该回答:“It’s…”

  举例:

  老师:What’s that?

  学生:It’s a book.

  老师:What colour is it?

  学生:It’s red

  活动1:听音指图

  1、让学生看书并用汉语提问。如:孩子们在哪儿?为什么汤姆有那么多问题?汤姆为什么害怕?

  2、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指出相应图片。

  3、向学生说明,由老师来说图中物品的名字,由他们来指出正确的图片。

  举例:

  老师:It’s a cat.

  学生:(指向猫的图片)

  老师:It’s a bag.

  学生:(指向书包的图片)

  4、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练习。

  活动2:听说

  1、读例句或放录音,每句停顿并让学生重复句子。再做一次。

  2、让学生合上课本。重放录音,每个问题后停顿,让学生给出答案。再放一次让他们检查对错。

  活动3:指图问答

  1、拿起书,指着上面的一个拼图小片说:What’s this?引导学生回答:“It’s a (颜色十物品)”举两到三个例子。

  2、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练习。六次后交换角色。

  补充活劝:

  1、让学生在课桌上放一些不同颜色的.铅笔、钢笔和书包。拿起其中一件说:What’s this?引导学生回答。

  2、多举几个例子,要使学生的答案里既有物品的名字也有物品的颜色。

  3、让学生两人一组继续练习,四次后交换角色。

  教学技巧:

  把教室里的物品名分别写在一些双面胶贴或小卡片上,然后交给学生,让他们把双面胶或卡片贴或放在相应的物品上。如果他们在家里也想这么做,告诉他们需征得家长的同意。这是一个记单词的好办法。

英语教学设计15

  目标:

  1. 教幼儿学会deskchair的正确发音,学会听懂短语stand u sit down,clapyourhandsds。

  2. 培养幼儿大胆说英语,对英语的浓厚兴趣。

  准备:

  桌子、凳子、一些幼儿喜爱的玩具,五角星,剪纸花。

  过程:

  1. 老师和蔼向幼儿问好,(good monrningboys and grils)。

  2. 老师做寻找东西样,请幼儿猜老师在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后,教师出示凳子、桌子,告诉幼儿他们的英文名是desk chair 教幼儿先听音看口形发音。注意发准{k}。

  3. show me (desk chair) 并发音。做法:室内藏有许多小凳子还有桌子,教师指幼儿说,幼儿指教师说练习发dask chair。

  4. 游戏:九个凳子围成一圈,十个幼儿围成一圈站在凳子边,幼儿听音乐学小动物做动作的'行走,音乐停幼儿打个凳子坐下,没抢到凳子的幼儿说deask chair。

  5. 游戏中同时练习发stand up,sit down。

  6. 送礼物给幼儿。

  做法:桌子、凳子放许多玩具,五角星,剪纸花,幼儿想要什么就去拿什么,只要用 deask chair 说一句正确的话就行。

  7、小结:向幼儿用英语再见good by让幼儿拿上 deask 去户外游戏。

【英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英语教学设计07-31

英语教学教学设计01-12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12-27

英语教学设计(15篇)04-26

英语教学设计精选15篇05-09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02-27

2023小学英语教学设计03-12

英语教学设计(精选15篇)03-11

英语教学设计15篇12-31